文夕大火
2019年中考历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2019年中考历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一、湖南省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
1、湖南境内大量的远古遗存,其中著名的有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彭头山遗址和城头山遗址。
①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的地方是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距今1万年左右。
②距今8000-5000年的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在这里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远古部落居住处和生活垃圾,还发掘出一座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
③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是距今5500年左右湖南澧县的城头山遗址,号称中国第一城的。
6500年以前的城头山遗址的水稻田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水稻田”。
④彭头山遗址发现于湖南澧县,距今8000年,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最早的地方之一。
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传说。
①炎帝传说:炎帝是传说中著名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炎帝部落在和黄帝部落争夺黄河流域的战争中失败,炎帝带领一部分部众成员南迁到湖南境内,教民耕种,传播农业技术,为民治病,尝百草而终,为纪念炎帝,后人修建炎帝陵,其陵位于炎陵县塘田乡。
②蚩尤传说:蚩尤是九黎族部落联盟首领,在与黄帝部落的战争中兵败自杀,九黎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向南流徙,成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③舜帝南巡:舜帝晚年,南巡征战,打败三苗,葬于九疑山,后人为纪念他,在九嶷山修建舜陵和舜庙,显存舜庙始建于明初。
④大禹传说: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立下大功,称为大禹,在湖南留下很多有关于禹的传说和遗迹。
3、四羊方尊(图)发现于湖南宁乡县,为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酒尊,为我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4、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中了出土3. 6万余片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所出秦简的总和。
对研究秦朝的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目前发现的国内出土秦简数量最多的地方是龙山里耶县,对研究秦朝的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5、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意义: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文夕大火是怎么回事?长沙大火为何叫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是怎么回事?长沙大火为何叫文夕大火>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
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
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
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12日所发的电报代码是“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所以称此次大火为“文夕大火”。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日军继续南犯,湖南由抗战的大后方转变为抗日的前线。
11月9日日军攻陷岳阳,继续向南推进至新墙河北岸,湖北门户洞开。
在此严峻形势下,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蒋介石在长沙两次召集军政会议,讨论战局问题。
因对确保长沙缺乏信心,蒋介石指示实行“坚壁清野”和“焦土抗战”的方针,在长沙沦陷前将全城焚毁。
11月7日,蒋介石在长沙召开的重要军事会议上再一次指示:长沙要实行“焦土抗战”,如不守,必须彻底破坏,“不资敌用”。
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据此于11月10日召开省府会议议决,由长沙警备司令部第二团团长徐昆任放火总指挥,组织放火队伍,准备放火工具。
放火时,以城南天心阁处举火为号,全城统一行动。
按此计划,徐昆将警备第二团以3人为一组,编成100个放火小组,分发放火器材,调集大量消防车,灌入汽油,作为放火车。
11月12日上午9点左右,由衡阳上行的火车宣布停开。
当天下午,一些主要街道便堆放了大量易燃物。
有些墙壁上用石灰写着“焦”字,或画了其他纵火暗号,或用日文写着对敌宣传标语。
几乎同一时候,蒋介石限一小时到达的密令送到张治中手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随后,张治中又接到蒋侍从室副主任林蔚的电话,内容是“对长沙要用焦土政策”。
当时,“前线平静”,敌我双方还相持于新墙河以北,距长沙还有100多公里。
抗战时期“文夕大火” 戴笠监控焚城计划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抗战时期“文夕大火”戴笠监控焚城计划
导语:说到长沙抗战,文夕大火是绕不过去的一段历史。
在诸多面世的文章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却很少有人提及,那就是军统局副局长、“特工王”戴笠。
说到长沙抗战,文夕大火是绕不过去的一段历史。
在诸多面世的文章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却很少有人提及,那就是军统局副局长、“特工王”戴笠。
近日,戴笠发给蒋介石的一份电报原件以及各方资料浮出水面,诸多真相得以解密。
原来,文夕大火前,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竟然在长沙,严密监控焚城计划……
一份电报,最终使蒋介石痛下决心毁城
1937年,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大批城市沦陷。
焦土政策开始被国民政府重视,李宗仁还将此策略汇编成册。
其时,汪精卫等人对此策略提出反对意见。
1938年10月13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贺耀祖、军统局副局长戴笠联名电呈蒋介石,汇报江西九江失陷前未能贯彻焦土作战,被日军获大量物质的情形。
原电文为:“九江自沦陷后,暴敌除奸淫烧杀外,并将有历史性及珍贵之物品悉数搬运回国。
近将各商店居户搜出之日用品及我军遗弃之大米万余包,分发汉奸与难民以示小惠,或贱价售于苦工以收人心。
现市民颇感敌军之来反获利益,宁肯冒险亦不远离。
查此实因由我党政军警,对政府坚壁清野、焦土抗战之政策,未能贯彻实行,以致资敌利用也。
”
同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政府严令实施焦土政策,并责成戴笠与军统人员在武汉督促方案的执行。
然而,国民党内部意见不统一,武汉警备司令郭悔擅自先行撤退,焦土计划未能全部完成,最终机场为敌所用。
生活常识分享。
焦土抗战长沙文夕大火

焦土抗战:1938年长沙的焚城之灾楼主图集1938年11月12日的长沙,就像时任市长席楚霖回忆录中描述的那样,“像一只在狂风巨浪中颠簸着的破船”,战争的恐怖和阴影将这座城市完全笼罩。
上午9点左右,由衡阳上行的火车宣布停开。
几乎同一时候,蒋介石限一小时到达的密令到达张治中手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旋即张治中又接到蒋侍从室副主任林蔚的电话,内容是“对长沙要用焦土政策。
”时任湖南省会警察局机要秘书吴世佶回忆,11月12日下午17点以前,“长沙市区并没有撤退和准备撤退的迹象,不过山雨欲来的传说和谣言时有所闻”。
吴世佶记得那时候,他正和时任警察局局长文重孚一起吃晚饭,文重孚当时忧虑的不是战局的恶化,而是出现了与其职责相关的警察大批逃亡,“值班警察逃亡后,就加派一班人去执勤,结果加派的人也跑了,再加派一班人去追,连追的人也跑了,约计已经陆续跑了好几百人”。
文重孚两天前已经派人将家属送回益阳原籍,自己搬到警察局住宿,随身的一个小被包里,“仅有一条白布统被,一条白被单,一床羊毛毯和一个小枕头,此外再无他物”。
战况的节节失利,将原本是抗战大后方的长沙推到了抗战第一线。
席楚霖在两个多月前的8月25日匆忙就职,他回忆,就在上任前一周,8月17日,“日军18架飞机第七次轰炸长沙,投弹100余枚,被炸20余处,伤亡800余人”,“前方又不断传来战败的消息”,“10月25日武汉沦陷后,形势更为紧张”。
11月1日,湖南省市政府动员市民疏散,并决定将省政府迁往沅陵,市政府迁往邵阳。
“仅有的交通工具被各机关占据,车站码头混乱极了,因争夺一个座位而相互斗殴,造成流血事件经常有之”。
从11月初开始的疏散,周立波在《三至长沙》中甚至认为,“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人口大迁移”。
因为武汉会战失利之后,难民和伤兵源源不断地涌入,加上武汉的机关、工厂的迁移,长沙人口已经由30万骤增至50多万。
如此庞大的人群转移,对于当时长沙铁路、公路、航运等所有可能的运力而言,是一次残酷而严峻的考验。
二战期间毁坏最严重的4座城市,包括中国长沙(图)

二战期间毁坏最严重的4座城市,包括中国长沙(图)1、中国湖南长沙1938年11月12日晚至14日,国民党当局在湖南长沙放的一把冲天大火,夤夜将全城百姓从睡梦中惊醒,此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数千年古城毁于一旦,几成废墟。
全城63%的街巷、房屋被烧,1900余石谷米被烈火吞掉,300万元绸缎烧成灰土,400颗价值连城的汉印及许多文物珍品荡然无存,3000多人葬身火海,史称“文夕大火”。
这就使得长沙与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日本的广岛与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4座城市之一。
虽说此事刚开始是国民党政府最高领导人、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阻挡日军南下,提出“焦土政策”,也就是“以火代兵”,下令“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听命,时任长沙警备司令部第二团团长徐昆执行;但最终造成如此巨大的灾难和损失,主要原因还是到后来事态的疯狂失控,非人力所能挽。
不过话说回来,蒋介石和国民党当局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后却只将长沙警备司令部司令酆悌及其第二团团长徐昆、长沙警察局长文重孚三人枪决以平民愤,不过是令其做了替罪羊和替死鬼。
除了“文夕大火”,还有先后4次“长沙大会战”,敌我双方投入兵力巨大,激烈争夺拉锯,交战旷日持久,导致偌大的一座古城几被毁灭殆尽,房屋、街道十分之八九皆被摧垮,仿佛鬼城。
国军被日寇打得落花流水、呜呼哀哉,血流成河、尸堆如山,但我英勇的湖南人民始终屹立不倒,决不屈服投降。
2、前苏联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亦名伏尔加格勒、察里津。
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红军顽强不屈,与气势嚣张来犯的德国法西斯大军誓死抵抗,一直战斗在顿河与伏尔加河畔,最终挫败了德军疯狂扬言N个月内消灭苏联的“神话”,成为苏德战场乃至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但是,极为严酷、激烈的城市巷战,短兵相接,殊死火拼,不论是人员(包括战士和平民)还是建筑都损失极为严重。
双方投入总兵力350余万(苏250万、德104万),结果死亡200万左右(苏113万、德84万),还有大量无辜市民遇难。
文夕大火简介

文夕大火简介文夕大火啊,那可真是一场特别惨痛的灾难呢。
在1938年的时候,长沙就遭遇了这么一场大火。
当时的情况啊,真的是乱成了一锅粥。
国民党当局呢,为了不让长沙这座城市的物资被日本侵略者给利用了,就想出了这么一个焦土政策。
可是啊,这政策执行起来完全乱了套。
你想啊,本来是想有计划地把一些重要的东西给处理掉,结果呢,一下子就失控了。
那大火就跟疯了似的,呼呼地烧起来了。
那火势大得呀,就像一条巨大的、发怒的火龙,在城市里横冲直撞。
老百姓们可惨喽,好多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呢,家就被大火给包围了。
好多家庭啊,辛辛苦苦积攒了一辈子的家当,就这么一下子被大火给吞噬了。
那些温暖的小窝,那些充满回忆的小物件,全都没了。
有的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房子在大火里倒塌,那得多绝望啊。
而且啊,在大火里,大家四处逃窜,那场面就像世界末日一样。
亲人之间被人群冲散的情况多得是,哭喊声、呼喊声,整个城市都乱哄哄的。
这场大火啊,把长沙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几乎给毁了个干净。
那些漂亮的古建筑啊,好多都化为了灰烬。
长沙以前可是有很多独特的文化和传统的地方,就这么被一场大火给烧没了影。
这对长沙人民来说,简直就是心中永远的痛啊。
不过呢,长沙人民也是很坚强的。
大火过后,他们就慢慢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
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点点地把废墟重新变成了有生气的城市。
虽然曾经的那些美好很多都找不回来了,但是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又让长沙慢慢地站了起来。
现在我们看到的长沙啊,充满了活力,高楼大厦林立,各种美食到处都是。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曾经的那场文夕大火,它是历史给我们的一个惨痛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平,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从长沙“文夕大火”谈城市灾后重建

新型的居住建筑群,建 筑在有限的空间 内整齐 而富丽 。建筑群 中问常设有方形的 、规则的广 伦 (o d n 文 明遭到毁 灭, 城市文 脉 中断,造 成了长 沙 “ 全国 都市 中充实 富庶 ,长沙 当居 首要 ”。 的 场 ,形 成 了被称 为 “ 敦 斯贵 尔 ” L n o 发展史 的 “ 断层 ” 。长沙 “ 夕大火”后 ,截 优势 。 文 Sur) qae[ 的建筑 群布置形式 。 在 这~过 程 中,伦敦 成 了其他城 镇建 设 至13 9 8年 l 2月 中甸,政府 先后调动 了50 0 0 名 民工、 自卫团 员和突 击队 员清理街 道,掩 灾 后 城 市重 建 的 成 功 案 例 的范例。 同时,经济 的繁荣、财 富的积累 、技 埋尸体,拆除危墙断壁,收集砖木,搭盖棚屋。 当人们 准备 从 废墟 中再 建 长沙 的时 候 , 术 的进步 ,促使 其他城镇 也 先后开 始 了砖 瓦 城市 中发生 些 天灾人 祸, 如地震 、洪 房屋 的建设 ,建 成 了 批具 有 “ 治时 代风 乔 13 9 9年 9月 ~1 4 9 4年 8月, 日寇 四次大 举 涝 、火 灾、战 争等是 城市 发展 中可能会 遇 到 格 ”的建筑 : 宽敞的屋 宇 、坚实 的墙壁 、高 进攻长 沙城,将火 后余存 的古城彻底破坏 了。 的突发 性事件 。在承 受这些 灾难给 城市 带来 大 的门厅 同 时,很 多城镇 还趁机 拓宽 了街 这两 次灾 害, 中止 了长沙 的经济复 苏,破 坏 的破坏 的同 时,规 划建设 者们能 否通 过积极 道 ,形 成 了当 时城市 的 鲜 明特 色。 可 以说, h i t p e W e 了长 沙千年 发展形 成 的物质环 境, 使长沙 失 主动 的 方式 利 用 灾后 重 建 的机 会 为城 市 的 C r s o h r r n主持 的重建规 划具有划 发展更 好地服 务呢? 事实上 ,古 今 中外有不 时代 的意 义,不 仅影 响了城 市住 宅的建 筑风 去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城市建设元气 大伤, 蹶不振。直 到 1 4 9 9年 长沙和平解放前, 长沙 少例 子 就证 明 了城 市 的 灾后 重 建 是 能做 到 格, 还深深地 影响了城市 本身的格局 。 城市 的 发展 基本 上处 在 个缓 慢 的恢 复期 , 的,甚 至还能 解决城 市无序 发展 、 自然扩张 2 2德国弗罗伊登 . 战后重建 在城 市建设 方面 虽有几 次大 的规 划,但 由于 带来 的许 多积 重难 返 的问题 战争 频繁和 经济 崩溃, 城市建 设计 划大都 未 14 9 5年二 战结束时, 德国在物 质上和精 能 实施,城 市布 局混乱 ,基 础设施 差,城 市 2 1 国伦敦 大火后重建 .英 神 上均处 于崩 溃的边 沿,许 多重 要城市 中心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伦敦已是全 国的 的公共设 施均 遭破坏 ,大 量的历 史城市 沦 为 建设处 于停 滞不前 的状态 。 5 解放 后, 长沙市 在全 国城市 中率 先进行 商业中 和 生产中心,人 口约 4 万 ,建筑密 废墟 。在 ~些较 小的城 市, 人们 采取 了较为 6 6年 9月发生的伦敦大火, 保守 的重建策略 ,并注 重延续地方 传统。 城市规 划,1 5 年 就制定 了 《 90 长沙市规 划原 集,瘟疫盛行。1 6 则草案提纲 ,这成 为 2 0世纪 5 0年代长 沙进 几乎毁灭了这个城市,老城 区仅五分之一 的部 弗罗伊 登施 塔特 ( r u e s a t 是这 Fed nt d) 6 9年起按 行城市 建设 管理 的主要 依据 。随 着时代 的发 分幸免 于难 。但这 次火 灾却为 伦敦提 供 了遵 方面最好 的例子。这座 城市从 1 9 展,《 沙市规 划原则草案提 纲 虽经过 了若 循近代城市功能要求调整城 市结构的机会。 长 个 理想 化的城 市规 划而建 ,其 中心厂场 周 围 大 火后,伦 敦设 立 了专 门的委 员会, 由 的 6 0多栋 房屋在 二战 中被毁坏 ,该 市的市 0 干次 的修编 ,但 都遵循 了第 次规 划的基 本 格局 。在这 一规 划建设 过程 中, 古城的支 干 C r s o h r r n负责重建规 划工作 。委 民不是 在 老城 的原 有格 局 上加 上新 的结 构, h ] t p e W e 脉络开始显现,麻石路 、老式 民居 、水井、传 员会规 定在重 建时拓 宽街 道,使 街道 边 的 而 是委托 ~些建 筑师 对老建 筑和 街 区尽 量按
蒋介石追责长沙“文夕大火”

名其故” 。
天亮 后 ,酆悌 奉 命 向第 九
房屋 ,街 巷 焚毁 达 5 9 0 余条, 原 本繁华 的北 正街 、坡 子街、 府 后街 、八 角亭等 一片废 墟 , 就连湖南省政府 、民政厅 、建
据纲要 , 做好细则 , 送来核定” 。 实施焚城有一个前提 ,那 就是必须等 日军攻入长沙时才 可执行 。 不料计划还没完成“ 核 定” ,大火就在 1 3日凌晨 提前
似乎在说 ,蒋介 石已经下指示 要查 明实 际责任人 ,这对酆而 言, 在责任方面或可有所减轻 。 那么事情真 的是这样吗? 要办酆悌
为 了安抚 长沙乃 至湖南 民众 , 蒋介石在 1 4日就已经决定 “ 弃 车保帅” ,处理次一级责任人。 但 在对 部 属 的 指 示 中,仍 然
内外 警 钟 响起 ,突 然 出 现 的大
往张治中的住所。酆悌抵达张 寓时 ,已是凌晨 4点半 ,他将 情况报告张治 中,两人都对这 次一无省府命令、二无警备司
令 部 命 令 、三无 天 心 阁挂 出放 火信 号 的放 火 行 动 “ 嗟 叹 而莫
火很快就将全城笼罩。一时间 到处都是火海 ,仍然留居城 内 的市民争相逃奔 ,爆炸声 、嘶
根 据 《陈 诚 先 生 书 信
集—— 家书》所载 ,蒋介石主 张 “ 不能使湘 民反感 ,增加政 府 困难 ……不 可使文 白 ( 张治 中) 政治生命从此断送 ,而予
以善 后 机 会 ” 。在 此 前 提 下 ,
火正指挥的警备团长徐 昆,是
首要责任人。
然而 当张 治 中于 1 5日命
放火焚毁长沙城 ,原本是 湖 南省 政府 主席 张治 中于 1 1 月 1 2日上 午 9时许 收 到军 事
委 员会 委 员 长侍 从 室 发来 的 “ 文侍参电” , 即蒋介石下达 “ 长 沙如失陷 ,务将全城焚毁 ”的
文夕大火.刘立煌

焚城命令
• 紧急会议结束后,长沙警备司令鄷悌 鄷悌又召开省 鄷悌 会党政军警宪处长以上负责人会议,宣布实行 紧急疏散,并开始策划焚毁长沙的行动。 • 11月12日,上午9点,从衡阳上行的火车宣布 停开,与此同时,张治中也接到蒋介石的紧急 电报,电报内容如下:“长沙如失陷,务将全 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 • 几个小时之后,鄷悌 鄷悌等人就将焚城计划拟好了, 鄷悌 计划的全称叫做《破坏长沙计划大纲》,具体 《破坏长沙计划大纲》 负责计划起草的是当时长沙警备司令部参谋处 徐权。 长徐权 徐权
失去了太多
• 长沙的文化教育事业,一直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然而这场文夕 长沙的文化教育事业,一直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大火,却使创建于明末清初的明德中学、周南中学、 大火,却使创建于明末清初的明德中学、周南中学、省立长沙高等学 校等数十所学校,全部烧成废墟。仅私立中小学就有31所被完全焚毁 所被完全焚毁。 校等数十所学校,全部烧成废墟。仅私立中小学就有 所被完全焚毁。 其中明德中学的乐诚堂,堪称是中西合璧的优秀建筑, 其中明德中学的乐诚堂,堪称是中西合璧的优秀建筑,是著名科学家 周光召之父,即中国近代著名土木工程师周凤九所设计, 周光召之父,即中国近代著名土木工程师周凤九所设计,大火中被烧 得千疮百孔。 得千疮百孔。 • 当时古玩店聚集的地区藩城堤一带,大火中全部被毁,无数价值连城 当时古玩店聚集的地区藩城堤一带,大火中全部被毁, 的文物,也随同大火化为灰烬。 的文物,也随同大火化为灰烬。 • 明代高大城墙上耸立的天心阁,是古城长沙的象征,也是长沙地势最 明代高大城墙上耸立的天心阁,是古城长沙的象征, 高的地方,在大火中烧得仅剩下残垣断壁。 高的地方,在大火中烧得仅剩下残垣断壁。 • 西汉长沙王刘发所修筑的定王台,清朝末年被改建为“湖南省立图书 西汉长沙王刘发所修筑的定王台,清朝末年被改建为“ 然而这座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名楼, 馆”。然而这座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名楼,连同它所珍藏的万卷善本古 在大火中毁之殆尽。 籍,在大火中毁之殆尽。 • 长沙人祭祀火神的火宫殿,千百年来是长沙民众寻求火神护佑的地方, 长沙人祭祀火神的火宫殿,千百年来是长沙民众寻求火神护佑的地方, 然而这个供奉火神的地方在文夕之夜也同样没有幸免于被火烧的厄运, 然而这个供奉火神的地方在文夕之夜也同样没有幸免于被火烧的厄运, 大火中仅剩下这座门楼。当时这里还安置了一批从前线下来的伤病员, 大火中仅剩下这座门楼。当时这里还安置了一批从前线下来的伤病员, 也随同火宫殿一起化为了白骨轻烟。 也随同火宫殿一起化为了白骨轻烟。
文夕大火纪念日有感_小学作文

文夕大火纪念日有感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文夕大火纪念日有感,感谢您的阅读!星期日的早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老天爷也好像是特意要照顾我们似的,以往几天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早已跑到了九宵云外,换来了一幅灿烂的笑脸。
当人们被繁重的工作和枯燥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好不容易盼来休息日,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时,我们砂子塘小学长沙晚报校园记者站的一些小记者们就已经整装待发了。
9:00整,我们在校园记者俱乐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搭乘校车浩浩荡荡地前往天心阁采访。
来到天心阁,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口大钟,它的四周还围着许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慢慢靠近这口大钟时,才发现其周身还雕刻着许多文字和花纹,活像是穿了件合适贴身的花衣裳。
大钟的名字叫“警世钟”,是长沙市人民政府在公元2005年建造的。
或许与它饱经沧桑的历史有关,尽管是现代的制品,但它的全身依然透着一股古色古香的神韵,甚至和古代造的大钟相比也毫不逊色。
可再细看,却发现一些游人竟然在它内壁涂上了一些并不雅观的文字和色彩。
我不禁暗自伤心,心想:想我中华大国,地大物博,民风淳朴,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为什么还会有不文明的游客呢?正在我感慨之时,天心阁的教授梁爷爷迈着矫捷的步伐走来了。
他的到来,立刻引起了小记者们的轰动,我们都争先恐后地围在了梁爷爷的身旁,向他提出了许多的历史问题。
梁爷爷应接不暇,有条不紊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解除了许多困扰在我们心中的疑惑。
他那丰富的历史知识,令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小记者都羡慕不已。
除了少许的嫉妒,更多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幻想着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
从梁爷爷那里我终于了解了许多有关文夕大火的相关历史知识:文夕大火又称长沙大火,是长沙历史上毁坏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城人为性质的火灾。
1938年11月13日凌晨2时,长沙南门口外的伤兵医院首先失火,接着便是全城起火……古城长沙2500多年的历史财富几乎被烧得一干二净。
1938年长沙大火的再考察_兼与_省略_酆悌与长沙文夕大火新探_一文商榷_李常宝

, “12 日下 张治中所称与上项表述稍有分歧 。 午 4 点酆悌、 徐权同来, 拿出一焚城准备纲要 ” 酆悌提出让长沙市社训副总队长王伟能、 警备司 、 。 令部参 谋 处 长 许 权 充 当 正 副 指 挥 但 张 认 为 “王伟能是军训教官, , 恐不方便 ” 故改用警备第 王、 许二人副之。张治中 二团团长徐昆为正指挥, 做 好 细 则, 送来核 还吩 咐“明 日 须 根 据 纲 要, 瑨 瑏 。 定” 据此可知, 许权所述酆悌命令其起草的计划, 当是张治中所要的实施细则, 此前的焚城纲要和 只有张治中、 徐权、 酆悌三 正副指挥的人选一事, 人明了, 长沙市府未能与闻, 乃有市府当日下令长 致使大火发生时无消防救火。 下午 沙警局撤退, 6 点, 许权草成了酆悌所要求的计划 ( 实施细
DOI: 10. 15937 / j. cnki. issn 1001 - 8263. 2015. 07. 020 作者简介 李常宝,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山西临汾 041004
柯文曾指出, 历史学家重塑历史的工作与另 — —经历和神话— — — 历史的路径— 外两条“认知 ” 是格格不入的。 历史经历是凌乱的、 复杂的和不 “书籍 ” ) 则把杂乱无章的经 明晰的, 而历史( 或者 , 历条理化和明晰化 这样无形中就简化和浓缩了 真实。于是, 真实的历史、 当事人的经历与后人建 构的历史神话之间便产生巨大的差异, 尤其是作 , “他们的目的不在于扩大或 为历史神话的制造者 加深这种理解, 而是要使之为政治、 意识形态、 自我
文夕大火:两个邵阳人的幸与不幸

从 排 长 、连 长 做 到营 长 。他历 经 百 战 ,参 加
过 东 征 、北 伐 和 “ 八 一 三 ”淞 沪 抗 战 ,指 挥
军 队得心应手 。
1 9 3 8 年 ,岳岑 在 湖南 省会 长沙 任警 备 旅
少将旅长 。那年秋 天 ,他 的黄埔向期 同学陈大
大 幸者 是 时任 长 沙警 备旅 少 将 旅长 的岳
岑 。1 9 0 2年 出 生 的 岳岑 ,是 邵 阳新 邵 县 人 ,
黄 埔军 校第 一 期学 员 。其父 岳 卓如 是 近代 著
名 的教育 家 、实业 家 。岳岑 年轻 时身材高 大 , 作 战 勇猛 ,在 北伐 战 争 中屡立 战 功 ,很 快 就
他 最爱 的活动 ,年 轻 的时 候 常与 士兵 打 ,与 老 乡打 。 1 9 9 2年 ,他 从 台湾 回乡定 居后 ,依 然 兴趣 不 减 当年 ,晚 辈来 看 望他 ,礼 品 可 以
不 带 ,但 麻 将 却不 能 不 陪着 打上 几 圈 。他还 不 时饶 有 兴趣 地 回忆 当年 在 长沙 与著 名 报人 严怪 愚 ( 1 9 1 1 - 1 9 8 4 ,湖 南邵 阳人 ,第 一个 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躲 过了 “ 文 夕 大火 ”那 场劫 难 后 ,岳 岑 看淡 了功名 利 禄 。后 主 动 申请 到南 京 中 央陆 军 学校 空 军入伍 生 营 担任 教官 。作 为 黄埔 一 期学 员 ,他退 役前仅 是 国防部少将 高参 而 已。 而 在戎 马 倥偬 之余 ,他 尽 兴娱 乐 。打麻 将 是
二团团长徐昆和长沙市警察局长文 重孚 ,本该 担任此次放火行动总指挥 的岳岑则 因 回乡治腿
奔走在城市边沿—拯救“文夕”大火后的长沙文脉

奔走在 巾 疆
— —
拯救“ 大火后的 文夕" 长沙文 脉
文 , 记 图/ 志 雄 火 颜
9 8 1 月上旬 , 3年 1 日军 轰 炸 长 沙 、 阳 ,2日攻 陷 岳 阳 , 北 门 户 洞 开 。 1 3 年 衡 1 湘 98
l 1J2 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接到蒋介石关于火烧长沙的电话、 1 E1 日, 电报指示后,
火 的 文化 食 的品牌
长 沙坡 子 街 的 火 宫 殿 , 曾是 祭 祀 祝 融 大 帝 (即火 神 ) 庙 宇 , 公 元 十 六 世 纪 的 是
了一个消防宣传的基地, 而作为后继者的
火 宫 殿 也 一 直 将 消 防 安 全 宣 传 作 为 其 一 个 重 要 的 发 展 方 向。
风 雨黄 兴 路 见证 新 长 沙
黄 兴 路 如 一 把 历 史 之剑 , 开 了吉 王 劈 府 , 路 于 民 ; 兴 路 又 如 一 杆 历 史 之柱 , 还 黄 记载 了长沙变迁的艰难步伐。 沧 桑 变 幻 , 旧 交 替 。 黄 兴 南 路 是 由 新 原 司 门 口 、 牌 楼 、 正 街 、 门 口 四 条 街 红 南 南 连 缀 而 成 。清 末 民 初 , 一 块 就 属 于 商 业 这 繁 荣 区 , 公 安局 中 华 信 义 务 教 堂 等 外 , 除
聚集商铺,这是人为制造 的一种气氛, 而
火 宫 殿 依 托 的 是 火 神 庙 ,发 展 的 是 美 食 , 两 者 之 间 是 有 着 深 厚 渊 源 的。火 庙 文 化 只 是 火 文 化 中 的 一 个 点 , 考 证 , 国 范 围 据 全 在 此 领 域 内 有 火 庙 文 化 的 只 在 南 方 , 从 而 火 文 化 孕 育 出 饮 食 文 化 来 说 , 宫 殿 是 全 火 国 唯 一 的 火 文 化 现 象 。 有 史 料 考 证 , 火 拜 神 的风 气 在 当年 是 比 较 盛 行 的 : 里 不 幸 家
文夕大火

抗日战争爆发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多次组织的大规 抗日战争爆发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多次组织的大规 爆发后 正面战场 模会战,均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 月武汉失守后, 模会战,均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日军继续 年 月武汉失守后 粤汉铁路南犯 进逼湘北,湖南由抗战的大后方转变为抗日的前线 南犯, 由抗战的大后方转变为抗日的前线。 月 沿粤汉铁路南犯,进逼湘北,湖南由抗战的大后方转变为抗日的前线。11月9 日日军攻陷岳阳,继向南推进至新墙河北 河北岸 湘北门户洞开。省会长沙 长沙风声鹤 日日军攻陷岳阳,继向南推进至新墙河北岸,湘北门户洞开。省会长沙风声鹤 草木皆兵,谣传敌人即将进攻长沙,聚集在长沙的各军政机关纷纷撤退。 唳,草木皆兵,谣传敌人即将进攻长沙,聚集在长沙的各军政机关纷纷撤退。 人心惶惶,一夕数惊。 人心惶惶,一夕数惊。 在此严峻形势下,蒋介石在长沙召开了军政人员会议,讨论战局问题。 在此严峻形势下,蒋介石在长沙召开了军政人员会议,讨论战局问题。基 于对已经沦陷的重要城市未加破坏,资为敌用, 于对已经沦陷的重要城市未加破坏,资为敌用,实为失策的认识和对确保长沙 信心的缺乏,会议期间,蒋介石曾指示张治中等人 如果长沙不保, 曾指示张治中等人, 信心的缺乏,会议期间,蒋介石曾指示张治中等人,如果长沙不保,即实行火 日上午9时许 烧。11月12日上午 时许,蒋介石侍从室正式指示张治中对长沙采取焦士政策; 月 日上午 时许,蒋介石侍从室正式指示张治中对长沙采取焦士政策; 稍后,张又接到蒋介石“限一小时到”的紧急电报: 长沙如失陷, 稍后,张又接到蒋介石“限一小时到”的紧急电报:“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 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 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
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南方都市报)

藩城堤喻家巷老三号,多岁地向家奶奶,被大火逼得走投无路,情急之下,爬进了冷水缸.另一个女人,也抱着孩子跳入水中.最后,她们被煮熟了.日军未到,手持放火器具地军警,三五成群,四处点火,顷刻之间,城内黑烟弥漫,火光冲天.这是抗战地第二个年头,广州、武汉相继失守,湖南面临日军南北夹攻.“焦土抗战”地论调之下,为免这一繁茂城市“资为敌用”,国民政府决定火焚长沙.年月日凌晨,大火骤起,火势持续天夜,千年古城只剩得断壁残垣.因蒋介石日密令电报地代码是“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故此次大火也被称为“文夕大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凌晨大火:焦土抗战与焚城密电黄兴路是一条纵贯长沙城地主干道,沿路地地铁号线正在建设中.如同年前,这里依然是商贸集中地.黄兴南路所在地是旧时地南正街,腊味店、米店、印染坊、古董店云集.罗华松家地腊味店“罗养正堂”就在南正街上,这是当时享誉长沙地一家腊味店.今年岁地他,和老伴住在长沙东北面地一个小区,与曾经地“罗养正堂”直线距离约公里.罗养正是他祖父地名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罗华松记得,祖父将在湖南出产地猪肉做成腊味,经由粤汉铁路运到武汉,从武汉经长江顺流而下至上海,再从上海走海运至广州.每月要销出一个货柜地量,重达到斤.生意很红火,在坡子街,他们开设了另一家分店.彼时,罗家到长沙经营已余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罗华松地父亲早逝,他是五房独子.年月,日军南下岳阳,祖父地妹妹带着他到望城坪塘乡下躲避.因为店里还屯着几百斤腊味,他地祖父母和家里地伙计没有走,继续开门做着生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传闻在几天前已散布开,为了“不资敌用”,这座城市将要做出牺牲.据当时长沙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长许权回忆,蒋介石地命令是,“如果日寇越过新墙河进攻长沙,而长沙弃守,就举火烧掉长沙.”“不要迟疑,烧掉就是.事先能转运地物资运走,运不走地也要烧掉,公用和民用房屋都烧掉.”许权称,蒋以年拿破仑入侵俄国时,俄人为击败法军忍痛烧光莫斯科为例,认为这段历史值得效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月日上午时许,蒋介石密电张治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官方地准备已然完备,民众却是蒙在鼓里.罗华松地祖父担任长沙食品行业商会会长,同时是广东旅湘同乡会会长,与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多有交集.据其祖父后来地讲述,他曾向省政府打听消息,得到地回复是,“暂时不会执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是日,孙中山诞辰,长沙市府庆祝活动照旧.在教育会坪地集会上,时任长沙市长席楚霖发表讲话说,敌人尚在新墙河以北.新墙河距离长沙余公里,是日军从岳阳南下需要突破地第一道战略防线.他要求商店开业,市民安下心来,已经疏散者迅速回城.晚上,其亲率市府所属人员及各团体人士约人,参加火炬游行,队伍经过水风井、八角亭和南正街等主要街道,直到南门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这边厢,军警处秘密筹备好了焚火器材.省主席张治中指示,要在日凌晨点检阅为焚烧长沙所做地预习准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时为国民政府监察院湖南湖北监察区监察使地高一涵,在长沙大火后曾受委派调查大火原因,有亲身经历者对其陈述,日晚间,军警在放火地准备计划中,决定在天心阁举火为号,因为天心阁在长沙城中地势最高,四面都可以看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日凌晨时,大火骤起,火光冲天.许权等多人在回忆文章中说,起火地地点在南门附近,系民房“失慎”.焚城任务在身地军警误以为是放火信号,立即行动,点燃了各处引火点.霎时间,长沙城陷入一片火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南门并非约定地举火地点.第一把大火究竟是如何燃起地?这一直是史学界探究地谜团.当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军委政治部联合发表了一个关于长沙大火经过真相地说明,称“十二夜长沙大火实为地方军警误信流言,自卫民众激于义愤之所造成”.作为大火亲历者和蒋介石“焚城密电”最高负责人,张治中在回忆文章《长沙大火真相祥记》中否认了“类似阴谋地纵火”,称其为“意外地突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此后,对于大火地起因一直众说纷纭,但“一字之误”被认为是关键原因:在一封电报中,长沙指挥长办公室将日军进达地地点“新墙河”误解为“新河”.前者在岳阳,距离长沙多公里,后者则是长沙南郊地一个村庄.这个消息令放火地军警惊慌失措,没有等到总部命令,就草草行事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月日清早,在距离长沙城里外地望城坪塘,岁地罗华松一早起床,看到漫天黑色灰屑飞舞.“一开始,以为是隔壁私塾张老师家烧纸,后来一看,不对呀,长沙城里火光都冲上天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他不知道,祖父母和家人刚刚从火海中逃生.祖母事后跟他描述,一家人睡到半夜,听到有人敲锣,喊“起火了,快跑”.情急之中,祖母只来得及抱上一个首饰盒.后来,这些首饰成了一家人地全部家当.“家里有一个装光洋地大箱子,还有其他值钱地东西,都没能拿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罗华松家在黎家坡白鹤巷,当时是长沙地富人聚居区.罗家在此购置有两栋住宅,跟长沙所有房屋一样,木墙,木地板,火苗扑过来,立马化为灰烬.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家人经由半湘街到了湘江边,租了个竹筏过河.过河者众,竹筏坐地起价,他们花了平时倍地价钱.从火海中仓皇出逃,步行到白泉罗华松地舅舅家.此后,在乡下住了一年多,才重新回到长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祖母变卖了仓皇携出地首饰,租下一个小铺面,一家人重整旗鼓售卖腊味,但生意已远不如前.此后,战乱不断,第二次长沙会战时,生意难以为继,他们关掉铺面,住到了白泉乡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逃离火海:从睡梦中被叫醒岁地唐德华在黄兴北路旁地仓后街住了年,曾亲身经历文夕大火.岁那年,家住湘潭农村地唐德华来省城觅生活,投靠堂兄,租住在仓后街.仓后街往北地湘春街,是长沙《大公报》社址所在地,年创刊地这份民营报纸,在民国时期地湖南颇有影响力.大字不识地唐德华和堂兄从这里批发报纸零售.除了《大公报》,他还卖《申报》、《国民日报》等.每卖一份报纸赚分,一天能赚好几角钱.这比在农村老家务农要划算得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仓后街有纽扣店、棺材铺,还有一间武馆.往西沿潮宗街一路直上,就到了湘江边.有时,唐德华去做点副业,用板车担河水来卖.没有自来水地年代,市民地饮用水以湘江水为主.把江水放些明矾,担到街头小巷,人们就提着桶子围了上来.每桶水分钱,一天能担上担.靠卖报和卖水挣了些钱后,他在长沙城娶了一名孤女为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出生地曹菊先,当时跟随父母住在城东协操坪旁(现湖南省人民体育场所在地).出了经武门,越过便河,鹅卵石马路旁,搭一个临时棚架,是一家人地窝.他地家里有祖母、父母亲、一个兄长和一个妹妹,父亲靠拉板车养活一家口.曹菊先正在上二年级,每天在国民义务学校上半天课,便回来帮爸妈做事.据他回忆,起火前,政府曾在城里张贴布告,说日本人要来了,赶紧离开长沙.他地父母没有理会,“要赚钱养家,等日本人来了再说吧”.在他们居住地棚户区,还有许多靠体力谋生地底层人留守在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月日晚,住在仓后街地唐德华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喊“起火啦”!爬起身,他看见北正街地青年会房屋上空,腾起金黄色地火苗,连忙推醒妻子,抱着一双儿女,胡乱塞了几件衣服,逃到湘江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此时地江边已是人山人海,黑压压地一片,人们携老扶幼,熙熙攘攘,女人地嚎哭声,小孩地吵闹声,骂声,喊叫声混杂.大部分人都是从睡梦中被叫醒,没有来得及拿走任何东西,全副身家赔进火海当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曹菊先一家卷了铺盖和衣服,在湘江边跟邻居家合租一条小木船,过河回了望城老家.美国人爱德华·盖克利当时正在长沙雅礼中学担任英文教师,在其回忆录《在战时中国地教学生涯》中,他认为,这是一场人为地灾难.“他们将消防器械搬离了长沙,十人一帮地闯入民房,往楼梯上或楼梯间扔易燃物品、泼煤油,再点燃火柴扔上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大火来得仓皇,至年月日,仍有约万人留在长沙市区,仅前线退下来地伤病员就有多人.放火前没有发警报,虽有士兵捶门催促市民逃走,仍有一些小街小巷无暇顾及,有人在大火临门,甚至烧到身边时,才从睡梦中惊醒.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爱德华·盖利克后来回忆,熊熊大火烧了天,待各处燃烧殆尽,后续小分队再继续点燃留下来地东西.在湘雅医院地中式小洋楼前,一名叫菲尔地医生,手握一根十五英寸地重杆与后续小分队抗争.“谁第一个到小楼放火,就打谁地头”,他用生硬地湖南话说.最终,小洋楼得以保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然而,整个长沙城几被焚毁.灾后营生:被大火改变地命运唐德华一家步行了两天,才回到湘潭乡下.然而,家中并不是久留之地,苦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唐德华又回到长沙仓后街卖报.一家人寄住在《大公报》报社地一间米仓,在屋外搭个棚做饭.大火熄灭后,曹菊先地父母也回到长沙,继续工作,但营生更为艰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根据此后地统计数据,这场大火对长沙经济打击致命.不少行业从此一蹶不振.损失最为惨重地是粮食行业中地碾米业和粮栈业.原本多家地经营户,大火后仅家半幸存,损失谷米多万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绸布业也元气大伤.以当时有名地绸布庄为例,大盛损失将近百万元,瑞丰约万元,天申福虽已运出部分货物,损失仍在万元以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不少人在大火后重新回来,在废墟上干起了营生.坡子街重新成为商贸繁华之地,人们担着油盐柴米来卖.更多人地命运因这场大火被改变.火烧导致地经济衰败难以恢复,家庭情况愈发困难,曹菊先在学校呆了不到一个月,便被家人送到城南路地叶顺发古玩店当学徒.如今,岁地他是长沙知名地古董商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火起后第日,国民政府成立长沙市火灾临时救济委员会,开始善后,拨付了万元,用于救济灾民.在教育会操坪里,唐德华和老婆排队,领了灾民证和块光洋地救济金.岁地林协舜和母亲也在队伍里.林协舜地家在寿星街号.长沙大火当晚,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正是从隔壁地寿星街号地房屋里离开,逃过一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幼地林协舜常常在寿星街号玩耍,他还记得,这间房屋门口挂着印刷字体地招牌:“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集团军驻湘办事处”等.办事处地主任是王凌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文夕大火前,他和家人已躲到公里开外地东边乡下,火熄灭两天后,方才跟着母亲回到长沙,他看到,原本居住地地方,已经变成一块黑色地平地,周边散落着断壁残垣.整条寿星街,只有一家名为“高原红”地米店幸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无家可归地林家母子,只好前往重庆投奔亲戚.母亲在别人家里当保姆维持生计,林协舜每天从报纸上找工作,一家在桂林地无线电厂和在重庆地兵工厂同时录取了他.林协舜听从了“八字先生”地意见,进了兵工厂.在兵工厂,林协舜通过选拔考试考进了当时地士继工学(现重庆理工大学前身),学习机械学.直到年,日军打到贵阳,重庆地学校搬家.抱着抗日救国地理想,林协舜投笔从戎,加入驻印远征军地行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古城焦土:房屋焚毁尸体成堆根据后来统计数据,大火焚毁了城内百分之八九十地房屋,约计五六万栋,遍地碎瓦残垣,满目凄凉.作为秦汉以来湖湘地区地军政中心,这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地古城,被毁殆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商业繁华地南正街、坡子街、臬后街、八角亭、药王街、太平街、西长街、大西门正街及沿江一带受灾最为惨重.往北,包括中山西路、清泰街、北正街到北门一带,除圣公会外,一律荡然无存.幸免于难地房屋,大部分是神祠、庙宇、庵堂,和外国人地洋行、教会医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爱德华·盖利克在回忆录中写道,“大火和热浪消退以后,菲尔·格林走过冒着烟地废墟,他看到惊慌失措之中困在一起、成堆地尸体.往南,南门口附近地一些街区,尸堆非常密集,大部分都灼烧得恐怖,为了避免踩到,他只能在地上找空白地来落脚前行……菲尔发现这座城市不只是烧焦了、移平了,也被废弃了,只有他一个人和两万多具非常寂静地尸体.”(注:当时官方通报死难者为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月日,蒋介石从衡阳启程,到达长沙,极目所见,“黑暗凄惨,莫可言喻”,立即责令张治中根究肇事者.日,在尚未毁坏地湖南圣经学院,蒋亲自主持军事法庭,火灾责任归咎于长沙警备司令酆(ē)悌(ì)、警备第二团团长徐昆和湖南省会警察局长文重孚人,次日即被执行死刑.作为湖南省主席地张治中给予“革职留任”处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经长沙大火,国民党各方对焦土抗战策略进行检讨.陈诚事后总结,“再则在实施焦土之前,至少应先期有一次预告,不怕时间短暂到一天或半天,总要给人一点逃避地机会”.月日,孔祥熙在致电蒋介石时,力主限制破坏范围,“妥慎从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老兵志愿者孟启平为采访提供支持,特此鸣谢.)参考文献:岳麓书社《长沙大火》;长沙市政协文史委《长沙文史资料》第辑;台北“国史馆”馆刊第期《年长沙大火地调查与检讨》,杨维真著;《在战时中国地教学生涯》,(美)爱德华·盖利克著,邹婷芳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档案]焦土抗战与华中战场年,俄国为抗击拿破仑入侵,将莫斯科焚毁,不留任何物资以资敌.抗战期间,这一战略被国民党当局借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月,华东重镇相继陷落,侵华日军溯江西上,直指华中腹地,武汉会战爆发.历时月,歼敌近万人.随着日军疯狂反扑,月日,国军撤守武汉.武汉沦陷后,蒋介石在南岳和长沙等地多次召开地军事会议上,一再强调“焦土抗战”地政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日军一路南下,年月日攻占岳阳,长沙成为下一个主攻目标.蒋介石下令,在日军逼近长沙时,实施焦土政策,火焚长沙,以避免物资为敌所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造成数千人死难地长沙文夕大火被认为是国民党政府实行“焦土抗战”政策地一大败笔.此后,长沙成了中日主力部队交战地主战场.年月到年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为中心地第九战区进行了次大规模地激烈攻防战,史称“长沙会战”或“长沙保卫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讲述人一开始,以为是隔壁私塾张老师家烧纸,后来一看,不对呀,长沙城里火光都冲上天了!———罗华松林协舜地家在寿星街号.长沙大火当晚,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正是从隔壁寿星街号地房屋里离开,逃过一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于大火地起因一直众说纷纭,但“一字之误”被认为是关键原因:在一封电报中,长沙指挥长办公室将日军进达地地点“新墙河”误解为“新河”.前者在岳阳,距离长沙多公里,后者则是长沙城南郊地一个村庄.这个消息令放火地军警惊慌失措,没有等到总部命令,就草草行事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最后,蒋介石红笔批示:“酆悌身负长沙警备全责,疏忽怠惰,玩忽职守,殃及民众,着即枪毙.”“文重孚甚为警察局长,擅离职守,率警逃遁,着即枪毙.”“徐昆玩忽职守,殃及民众,着即枪毙.”后世有对联云:治绩云何,两大方案一把火;中心何忍,三颗人头万古冤横批:张皇失措。
“文夕大火”前后:长沙早期电影放映业兴衰(1905—1938)

Before and after"Wenxi Fire":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arly Film Screening Industry in Changsha(1905-
1938)
作者: 睢人源[1]
作者机构: [1]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出版物刊名: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页码: 110-121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2期
主题词: 长沙;电影放映;文夕大火
摘要:电影于1905年传入长沙地区,但其观者寥寥,直至1925年出现一批由湖南私商兴建的专门电影院,长沙电影放映业才逐步走向兴盛。
1938年11月13日"突如其来"的大火使长沙近千年的物质积累付之一炬,城中八成建筑毁于一旦。
本文以"文夕大火"事件为转折点,试图从长沙早期电影放映活动的传入和初始、竞争与发展、大火之后电影放映业的生存空间进行历史性梳理,希冀对长沙早期地方电影放映活动进行阶段性再发现。
《长沙文夕大火》课件

安全管理建议:建立健全火灾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 置能力。
结语
总结与感悟:文夕大火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提醒我们重视火灾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这次火灾的教训,能够提高我们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课件资料来源于网络)
长沙文夕大火 PPT课件
# 长沙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是指发生在长沙市的一场大规模火灾,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背景介绍
时间与地点:文夕大火发生于2021年9月,在长沙市市区的一座商业大楼。 原因分析:火灾起因仍在调查中,初步推测与电线老化、火灾隐患未得到及时处理有关。
火势蔓延
火场图示:火灾发生后,烈焰熊熊,浓烟滚滚,一时间整座大楼被吞噬。 火势蔓延过程:火灾初期,由于缺乏有效的扑救手段,火势蔓延迅速,造成 火灾的扩大。 救援队伍介绍: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展开全力扑救。
影响与救援
影响范围:大火导致附近道路交通瘫痪,周边商业区域受到严重影响。 救援措施:消防、医护人员协同行动,疏散被困人员,进行消防扑救和救援 工作。 救援过程:火灾发生后,各方力量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响应,组织有序,最终成功扑灭火势。
经验与教训
救援经验总结:文夕大火的救援行动中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对救援处置流 程和应对策略进行改进。
中国抗战的三大惨案

中国抗战中的三大惨案[转载]中国抗战三大惨案——花园口决堤、长沙大火、重庆防空隧道窒息。
读者也许疑问为什么没有把南京大屠杀以及旅顺大屠杀包含在内。
其实可以发现,上面所说的这三大惨案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含有人祸的成分,而不仅是“(日本)鬼祸”,更直白的说,即日寇侵略中国这一事实不变,这三大惨案是可以不发生的。
换个角度说,比较哪个是更大的惨案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无论惨案大还是小,死的都是我中国人,同样为抗战牺牲了,无意义比较哪次死的人多,受残害的都是我中华民族。
这里仅仅是一个合称吧,没有比较排序的含义。
以前老朽只知其一而不知有三,甚是羞愧悔恨。
当第一次看到这些时,内心真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感觉,难以评判是非,难以做出决断,也许读者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吧。
(一)花园口决堤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
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中正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以水代兵”绝非蒋中正一人决断,冯玉祥(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白崇禧(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都曾向蒋介石建议放黄河之水制敌。
1935年武汉行营参谋长晏勋甫便有中日交战时可决黄河之堤将敌隔绝于豫东借以保全郑州之议案;1938年他出任第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时,又和副参谋长张胥行以此计划向程潜(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建议,程认为可行,遂向蒋介石请示,蒋回电予以批准。
陈果夫(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三处主任)于1938年4月3日建议在武陟决堤。
姚琮(时任军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建议在刘庄、朱口决堤。
陈诚转呈炮兵第16团王团长王若卿建议在黑岗口决堤。
花园口决堤的任务地点首先选在了大堤较薄的赵口,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
蒋介石知道赵口无望扒开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
抗战时期“文夕大火” 究竟是谁放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时期“文夕大火”究竟是谁放的?
导语:随着电视剧《战长沙》的热播,许多人都被其内容之一的“文夕大火”吸去了目光。
文夕大火还是二战中的三大惨案之一,可大火到底是谁下令放的
随着电视剧《战长沙》的热播,许多人都被其内容之一的“文夕大火”吸去了目光。
文夕大火还是二战中的三大惨案之一,可大火到底是谁下令放的呢?
1940年9月,父亲奉调为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书记长。
在这期间,父亲与政治部主管宣传的第三厅厅长郭沫若有过小过节。
其实,在重庆期间,父亲一直袒护郭沫若等人。
有人要把郭沫若一派文人排挤出去,父亲非但没有这样做,还在政治部设置一个文化工作委员会,请郭沫若主持,以安置这些左派文人。
父亲的用意很明确:“我特意为我们左派文化人建立了一个租界!”父亲曾当面和郭沫若说过这句话。
他还经常与郭沫若谈话,帮助郭沫若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郭沫若做的一件事情让父亲非常不满意,没有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父亲说,到抗日战争中期,在重庆的左倾文化人都有对特务的恐惧,昨天说某人失踪,今天又说某人被捕,他们时刻提防会被逮捕,纷纷向香港、南洋转移。
为此,父亲曾召集文化界人士,发表谈话,表示态度,保证他们在重庆不会有危险;同时指出香港、南洋也不是个安全地带,希望大家勿为谣言所动摇。
父亲说这话是从爱护文化人的角度出发,但是郭沫若对父亲的讲话大加嘲讽。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
武汉会战失利后,武汉的机关、工厂,以及大批难民和伤兵涌入长沙,使当时30多万人口的长沙骤增至50多万。
加上以前长沙作为上海,南京等会战的后方,长沙已经积累了许多战略储备,商业也很繁荣。
但长沙有限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根本难以承载如此大量的迁入,这些都给日后的巨大损失埋下了隐患。
11月8日,日本侵略军攻入湖南北部,并轰炸了长沙和衡阳。
9日、11日,临湘、岳阳接连失守,中日对峙新墙河。
长沙的局势十分严峻,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对长沙能否守住十分缺乏信心。
蒋中正提出焦土抗战的作战思想,认为即使烧毁长沙也不能让日本获得任何物资。
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接到电报,在11月10日(一说12日)的会议中传达了蒋中正的思想,并组织纵火队伍。
当城东南的天心阁放火时,即开始全城放火。
文夕大火 - 过程
1938年11月12日深夜(13日凌晨2时),长沙南门口外的伤兵医院失火(是故意纵火的信号或是无意失火,至今仍然是谜)。
纵火队员以为是信号,便全城放火。
大火持续了整整五天五夜,古城长沙2500多年的历史财富几乎被毁灭殆尽。
无数市民争相逃命,在长沙城的湘江渡口发生严重的事故。
3000多人在大火中丧生。
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共计5.6万余栋。
大火造成经济损失10多亿元,约占长沙总值的43%。
政府机关被烧毁的有省政府、民政厅、建设厅、警察局、警备司令部、省市党部、保安处、地方法院、高等法院、电报局、电话局、邮政局、市商会、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和在长沙各家报馆等大部或全部建筑;被烧毁或大部烧毁的学校有湖南大学、明德中学、岳云农工,楚怡工业学校、兑泽中学、第一师范、南华女中、明宪女校、妙高峰中学、省立长沙高中、民众教育馆等31所;被毁的银行有湖南省银行、江西裕民银行、上海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十余家;被烧毁工厂的有40多家,其中损失最大的有湖南第一纺织厂,其厂房损失达27万余元,原料损失达96万余元,机器设备损失达60多万元。
长沙作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190多家碾米厂和粮栈仅幸存12家半。
绸布业损失约200余万元,约占全行业资产的80%。
湘绣业40家全部毁灭。
除湘雅医院外的所有医院均被烧毁。
当时周恩来和叶剑英都在长沙,起火时他们带重要文件急忙撤离,于13日下午到湘潭。
郭沫若当时也在长沙亲历了大火,《郭沫若传》中对情景进行了描述:“只见城中烈焰升腾而起,映红了整个夜空,来不及撤退的长沙百姓,披头散发寻找亲人的,顿足捶胸的,望着大
火发呆的,扑向火丛抢救财产的,……歇斯底里失望地绝叫,伴随着房倒屋塌的轰隆声。
……车至城郊关帝庙前,极目远望,根本不见长沙踪影,惟有冲天的火光和翻滚的浓烟,显然火势还在蔓延。
”
文夕大火 - 影响
文夕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
长沙作为中国唯一一个2000多年城址不变的古城,文化传承也在此中断,在历史研究上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人民流离失所,商业贸易、政府机关、学术机构等几乎完全被摧毁。
但这只是大摧毁的开始。
从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日寇发动了四次长沙会战,轰炸长沙100多次。
国军在前三次会战都获得胜利并重创日军。
在文夕大火中损毁严重的长沙成为了一片废墟。
当时《中央日报》的社论:“长沙近30年来,物质、人力欣欣向荣。
全国都市中,充实富庶,长沙当居首要。
百年缔造,可怜一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