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静夜思》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

《静夜思》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

《静夜思》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静夜思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

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

(主要是字音)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

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诗文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文解释: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诗文赏析: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

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

小学古诗试讲万能模板教案

小学古诗试讲万能模板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理解古诗内容,学会背诵《静夜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

2. 古诗内容的理解。

3. 诗歌背诵。

教学难点:1. 古诗意境的体会。

2. 诗人情感的表达。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古诗《静夜思》文本。

3.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李白的画像,简要介绍李白及其生平。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吗?他有哪些著名的诗作?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古诗《静夜思》。

二、朗读古诗1. 教师范读《静夜思》,学生跟读。

2.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音和停顿。

3.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强调生字词的读音。

三、学习生字词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生字。

2. 学生跟读生字,教师纠正发音。

3. 学生尝试组词,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

四、理解古诗内容1. 教师逐句讲解古诗,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古诗的理解。

3. 教师总结:古诗表达了诗人李白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五、体会诗歌意境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画面,教师评价并总结。

3.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六、诗歌背诵1. 学生分组,进行古诗背诵比赛。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停顿。

3. 评选出背诵最流利的小组,给予表扬。

七、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 背诵《静夜思》。

3. 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静夜思》的内容和意境,培养了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静夜思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静夜思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静夜思》这首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静夜思》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提高文学素养。

2. 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以“夜晚,你有什么感受?”为话题,引导学生谈论夜晚的景象和心情。

2. 引出《静夜思》这首诗,让学生简要介绍诗人李白。

二、诗歌解读1. 教师朗读《静夜思》,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 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读音和节奏。

3. 教师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4. 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如月光、故乡等,探讨这些意象对诗歌意境的影响。

三、诗歌赏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 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强调诗歌的文学价值。

四、口语表达与思维训练1. 教师设计一个与《静夜思》相关的情景模拟,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表演。

2. 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自编一段关于思乡的故事,并进行口头表达。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和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 布置作业:学生背诵《静夜思》,并写一篇关于这首诗的感悟。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

本教案旨在通过诗歌解读、赏析、口语表达与思维训练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静夜思》这首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一年级静夜思试讲教案模板

一年级静夜思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床”“明”等8个生字,会写“头”“思”等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感受诗的韵律美。

2. 认识生字,学会生字。

3.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 运用想象,描绘诗中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李白的《静夜思》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介绍诗人李白,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感知诗意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学生跟读,纠正发音,体会诗歌的节奏。

三、识字写字1.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识生字。

2. 教师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 学生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讲述诗中的画面。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交流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与家乡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

2. 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背诵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分组背诵课文,互相纠正发音。

3. 教师检查背诵情况,纠正发音和节奏。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诗意等方面的收获。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八、作业布置1. 背诵《静夜思》。

2. 画一幅描绘家乡美景的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静夜思试讲教案十分钟三篇

静夜思试讲教案十分钟三篇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五言古诗。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静夜思试讲教案十分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静夜思试讲教案十分钟1(一)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猜一个谜语。

大家听好了: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这是什么呀?大家说得对,谜底是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请大家举起小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同学们,请大家大声的读一读我们的课题:静夜思( 静夜思试讲教案十分钟三篇)。

(二)新课讲授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大声的读一读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用笔画出来,开始。

好,时间到,大家请看大屏幕,老师已经把本课的生字标好了拼音,现在就请大家跟着老师来读一读吧。

嗯,大家读的都很认真。

老师要带着大家来做一个游戏,请看大屏幕,屏幕上的月亮姐姐说,她有十颗星星,每颗星星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她想考考我们的小朋友,看看大家会不会读。

我找一位同学来翻开这些星星,其他同学来读一读后面的生字。

好,你来。

嗯,对,非常好,大家读的都很认真,相信我们的同学以后也能够记住这些字的读音。

请大家一起再来朗读一遍课文。

(三)巩固提升(配乐)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

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

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请大家想象一下,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心里是什么感觉?你来说一下,哦,伤心(板书),说的有道理。

还有吗?好你说,孤单(板书),对,一个人离开家乡会感到孤单。

哦你也要说,难过(板书),是的,所有这些感情,都可以总结为一个词:思念。

幼儿古诗试讲万能教案模板

幼儿古诗试讲万能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大班幼儿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内容,学会背诵古诗。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诗人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内容。

2. 学会背诵古诗《静夜思》。

教学难点:1. 理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诗句的含义。

2. 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1. 古诗《静夜思》的文本。

2. 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诗歌朗读示范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与月亮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月亮的特征。

2. 提问:你们有没有在夜晚看到过月亮?月亮是什么样的?3. 引出课题:《静夜思》。

二、新课讲授1. 朗读古诗《静夜思》,让幼儿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

2. 解释古诗中的生字词,如“床”、“疑”、“地”、“光”等。

3. 分析诗句含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人坐在床前,看到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上落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又低头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4. 结合图片或视频,帮助幼儿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景。

三、互动环节1. 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句诗句进行朗读,其他幼儿猜猜这句诗句是什么。

2. 邀请幼儿上台,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含义。

四、巩固练习1. 让幼儿跟随示范录音,尝试背诵古诗《静夜思》。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语调。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理解诗句含义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朗读古诗《静夜思》,并尝试背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朗读示范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内容,学会背诵古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将古诗与音乐、舞蹈等形式相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静夜思试讲教案

静夜思试讲教案

静夜思试讲教案篇一:《静夜思》教案《静夜思》教案设计? 1、(看一组图片)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光华四射,明月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中秋节源远流长,古时候,每当暮色降临,明月升起,祭月、赏月的活动便开始了。

人们纷纷设案桌于月下,桌上有月饼、水果、饮料、芋头等食品,全家人在月光下一起团圆赏月,大人们给孩子讲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古老神话传说。

在银色的月光下一边品尝节日佳肴,一边赏月聊天,全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如今,每到中秋节,人们总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从各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有的夫妻相约一起赏明月,有的一家三口,吃团圆饭,还有的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月亮圆了,人也团圆了。

2、说说你们怎样过中秋的?3、齐唱《八月十五月儿明》一、明月,入题1、从刚才的图片中,以及同学们的回忆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个爱月的民族,中秋节我们赏月,故事里我们讲嫦娥奔月,古诗里更有许多明月呢!你能记起几句有月的诗句吗?2、月儿圆了,人团聚了,这是人间最温暖的时候。

可是,有一些人却由于各种原因回不了家,李白就是其中一个,只好借一首古诗表达他心中的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静夜思,去感受他的心情。

二、解题,品读1、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齐读课题。

2、这首诗你们早就会背了吧?一起背诵。

3、(看课件,听朗读),说说听出了什么?(慢,忧伤,低沉)思念的滋味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

出示学生文章,《妈妈,我想对你说》,教师深情朗诵,思念的滋味你尝到过吗?指名说。

带着思念的感受读题。

4、李白也在思念,他的感受又如何呢?让我们进一步走近他吧。

①打开课本,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板书:思故乡。

是什么让李白想起了故乡呢?(提示读古诗前两句)②重点理解:疑:好像。

什么好像什么?解释后两句。

③师:地上铺着一层霜,给人什么感觉?李白站在像霜一样的月光中冷吗?他怎么不叫夫人给他拿件衣服啊?叫丫鬟给他端个火盆啊?师:(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场大病。

小学静夜思试讲教案

小学静夜思试讲教案

小学静夜思试讲教案教案标题:小学静夜思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2. 能够正确朗读《静夜思》。

3. 能够理解《静夜思》中的意象和情感,并进行简单的表达。

教学准备:1. 李白的《静夜思》的诗歌原文和中文翻译。

2. 一张展示《静夜思》的图片或幻灯片。

3. 学生的诗歌笔记本。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静夜思》的图片或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幻灯片中的细节,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图片给你什么感觉?”导入:1. 提问:“你们知道李白是谁吗?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一首诗。

”2. 分发《静夜思》的诗歌原文和中文翻译给学生,让他们跟读中文翻译。

主体:1. 逐句解读《静夜思》的中文翻译,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和整个诗句的意境。

2. 引导学生朗读《静夜思》的中文翻译,注意语音语调和抑扬顿挫。

3. 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如月亮、床前、疑是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义。

4.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静夜思》中的意象和情感。

巩固:1. 分组让学生互相朗读《静夜思》的中文翻译,评价对方的朗读是否准确、感情是否传达到位。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词语创作一首类似《静夜思》的小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拓展:1. 分享其他李白的诗歌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古代诗歌,培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强调《静夜思》中的意象和情感。

2.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朗读和欣赏《静夜思》。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朗读准确性和情感传达。

2. 收集学生的诗歌创作作品,评价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在课后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更多的古代诗歌,如杜甫、白居易的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小学语文试讲古诗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试讲古诗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静夜思》,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李白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比喻手法。

2. 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静夜思》2. 课件或黑板3. 朗读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李白,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古诗,为学习新诗做好铺垫。

二、朗读诗歌1. 教师范读《静夜思》,学生跟读。

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音、语调、节奏。

3.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三、理解诗歌内容1. 教师提问: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月光、地上霜、床、头、明月、故乡。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理解诗句的含义。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

3. 教师总结: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四、体会诗歌情感1. 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思念家乡?学生回答:因为他在异乡,孤独寂寞,想家。

2.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 教师总结: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背诵诗歌1. 学生跟读教师范读,注意节奏和停顿。

2. 学生分组背诵,互相检查。

3. 教师抽查,检查背诵效果。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和诗人情感。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自然景象,感受生活的美好。

七、布置作业1. 背诵《静夜思》。

2. 课后收集关于家乡的诗歌,进行阅读和赏析。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使学生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静夜思》教案8篇

《静夜思》教案8篇

《静夜思》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条据文书、汇报材料、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eflections, written documents, reporting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静夜思》教案8篇每次写教案都是一个思考如何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机会,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需求,提高教学的创新性和适应性,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静夜思》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静夜思小学试讲教案模板

静夜思小学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正确认读“静”、“夜”、“思”等10个生字,并能书写“目”、“耳”等4个生字。

2. 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理解《静夜思》这首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3.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静夜思》这首诗的意思。

2. 正确朗读和背诵《静夜思》。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静夜思”、“疑是地上霜”等诗句的含义。

2. 感受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晚上睡觉时都做了什么梦?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晚上,我们常常会做梦,梦见自己在家乡,梦见亲人朋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夜晚思乡之情的古诗——《静夜思》。

二、初读课文1.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 学生跟读,老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三、学习生字1. 老师讲解生字:“静”、“夜”、“思”、“床”、“光”、“地”、“上”、“霜”、“举”、“头”、“明”、“月”、“低”、“乡”。

2. 学生跟读生字,老师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四、讲解诗句1. 老师讲解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2. 学生朗读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

五、学习诗句1. 老师讲解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2. 学生朗读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

六、背诵课文1. 老师带领学生背诵《静夜思》。

2. 学生跟读,老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七、总结1. 老师总结《静夜思》这首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意境。

2. 老师鼓励学生课后多读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背诵等环节,让学生理解了《静夜思》这首诗的意思,感受了诗的意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

2. 注重生字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静夜思试讲导入教案模板

静夜思试讲导入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静夜思》的作者李白,认识“床”、“疑”等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体会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1. 理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境。

2. 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李白画像,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吗?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李白是唐朝的诗人,他的诗歌豪放、奔放,富有想象力。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一首著名诗作——《静夜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错误。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精读课文,体会意境1. 教师提问: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境,提问: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什么意思?4.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月光照在床前,仿佛地面上覆盖了一层霜。

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布置作业:背诵《静夜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初读、精读、拓展延伸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静夜思》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静夜思》试讲稿

静夜思》试讲稿

《静夜思》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试讲科目]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静夜思》。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古诗——《静夜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
3.大家一起齐读一遍。

三、精读理解
1.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这首诗,结合注释,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谁来说说你对“床前明月光”的理解?(诗人看到床前洒满了皎洁的月光)
3.“疑是地上霜”又是什么意思呢?(诗人把月光误认为是地上的霜)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诗人抬头仰望明月,不禁低头思念起故乡来)
5.让我们一起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李白独自一人,望着天上的明月,他会想些什么呢?(思念远方的亲人、思念故乡的山水)
四、拓展延伸
1.除了这首诗,李白还有很多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
2.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离开过家乡呢?当你们想家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五、总结归纳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静夜思》这首诗,感受到了李白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2.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六、作业布置
1.把《静夜思》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课后搜集一些其他诗人描写思乡之情的作品,读一读。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试讲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关于《静夜思》教案(精选12篇)

关于《静夜思》教案(精选12篇)

关于《静夜思》教案(精选12篇)关于《静夜思》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朗读古诗和认字。

三、教学难点:背诵古诗。

四、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1)小组交流。

(2)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3)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

(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

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山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

真美!)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二)、初读古诗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评议。

(三)、识记生字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1)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2)认读生字。

(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3)游戏“运西瓜”。

(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它们的背面都有一个生字)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1)指名学生朗读,评议。

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2)配乐朗读。

(3)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静夜思》教案优秀5篇

《静夜思》教案优秀5篇

《静夜思》教案优秀5篇《静夜思》教案篇一语言活动:《静夜思》活动目标:1.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2.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

3.喜欢学习古诗。

活动准备: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活动过程:一:引出古诗师;小朋友们,谁会朗诵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

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二.学习古诗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提问:古诗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2.理解古诗(1)逐句欣赏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

教师解释句中“疑”、“举”的意思。

(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

抬起头,遥望天边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故乡。

(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故乡的什么?(5)迁移经验,联想中秋节的。

含义。

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圆,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他们都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图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3。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古诗朗诵表演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

注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

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学生特点:《静夜思》是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学龄前的儿童就应该有所接触,可是字音咬不准。

他们对月亮很感兴趣,却不知道对月思人的情怀。

教师要立足于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读准字音,读中悟情。

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机会去运用。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

静夜思试讲教案

静夜思试讲教案

静夜思试讲教案教案标题:《静夜思》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静夜思》这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 能够正确理解并朗读《静夜思》这首古诗。

3. 能够通过分析古诗的词句、意境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静夜思》的课文、注释和翻译。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课前布置的阅读任务。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对夜晚的感受和印象。

2. 引发思考:提问学生,他们是否听说过《静夜思》这首古诗,以及对这首古诗有何了解。

步骤二:介绍《静夜思》(10分钟)1. 展示《静夜思》的全文,并解释作者、背景和主题。

2. 分享《静夜思》的翻译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和内涵。

步骤三:学习《静夜思》(15分钟)1. 播放录音或老师朗读《静夜思》,让学生跟读。

2. 分段解读《静夜思》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的意思。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共同探讨《静夜思》中的词句、意境和修辞手法,并记录下来。

步骤四:文学鉴赏(15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分享对《静夜思》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分析《静夜思》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

3. 引导学生思考《静夜思》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个人朗读《静夜思》,并注重语音语调的表达。

2. 邀请学生创作自己的一首类似风格的古诗,表达自己对夜晚的感受。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静夜思》的内容、修辞手法和主题。

2. 评价学生对《静夜思》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和其他李白的作品,拓宽文学知识面。

2. 学生可以尝试朗读其他古代诗歌,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对《静夜思》的理解和朗读表达能力的评价。

3. 学生创作的古诗作品的质量和创造力。

《静夜思》教案三篇

《静夜思》教案三篇

《静夜思》教案三篇《静夜思》教案篇1课前透视《静夜思》是唐代闻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

《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

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亮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剧烈的思乡情感。

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简单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同学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

但是多数同学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熬炼。

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同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爱好,引导同学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的意境。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信息资料1、课件或挂图,朗诵配乐磁带,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同学观测晴朗夜晚的天空,收集李白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谈话:同学们喜爱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指名回答,给同学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

)“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约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从同学的实际入手,针对同学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同学对古诗的深厚爱好,并且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同学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2、演示:出示课件或挂图,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好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适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你能把课下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出来,并介绍一下他吗?(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同学学习语文的爱好,培育观测、想象和语言表达等技能。

收集、展示资料的过程,培育了同学收集处理信息的`技能。

初中古诗无生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古诗无生试讲教案模板

一、课题:《静夜思》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静夜思》。

2. 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中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通过学习《静夜思》,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中的意境。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静夜思》。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及其代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总结古诗的特点。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 学生自由朗读《静夜思》,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诗句大意,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三)细读感悟,深入理解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诗句,理解诗句的含义。

- “床前明月光”,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感受月光的美丽。

- “疑是地上霜”,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将月光误认为是霜,表现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 “举头望明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抬头望月,思念家乡的情感。

- “低头思故乡”,引导学生理解诗人低头时更加思念家乡,表现诗人对家乡的眷恋。

2.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 “明月”,引导学生想象明月的光辉,感受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 “地上霜”,引导学生想象霜的寒冷,表现诗人的寂寞与无助。

(四)朗读背诵,巩固提高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静夜思》,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分组背诵《静夜思》,教师抽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拓展,升华情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静夜思》的主题思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师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六、板书设计:《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诗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小学古诗的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古诗的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三年级教材:《小学生语文课本》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品味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内容。

2. 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 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欣赏、品味古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明月、故乡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教师引入古诗《静夜思》,简要介绍作者李白。

二、新课讲授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静夜思》,注意字音、字义。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和字义。

3. 学生再次朗读古诗,尝试背诵。

4. 教师讲解古诗《静夜思》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5. 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句古诗,用自己的话解释这句古诗的意思。

2. 各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解释,其他学生评价。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解释,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静夜思》的情感表达。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将古诗《静夜思》背诵给家长听。

2. 学生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古诗《静夜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朗读、背诵、讲解、课堂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欣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试讲语文古诗教案模板

小学试讲语文古诗教案模板

课题:《静夜思》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2. 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

2. 感受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1. 课件:《静夜思》诗歌及相关图片。

2. 诗卡:《静夜思》诗歌内容。

3. 情境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月亮和星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吗?月亮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月亮是圆圆的,夜晚它挂在天空中,非常明亮。

”3.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月亮的诗歌——《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1. 教师范读《静夜思》,学生跟读。

2.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字音、字形的正确。

3.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三、品读古诗1. 教师提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话中的‘疑’字是什么意思?”4.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疑’字的意思是‘怀疑’,诗人看到月光照在地上,以为地上落了霜。

”5. 教师提问:“诗人在异乡看到明亮的月光,为什么会想起家乡呢?”6.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因为诗人思念家乡,所以看到月光就会想起家乡。

”四、背诵古诗1. 教师带领学生背诵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 学生分组背诵,互相纠正发音和节奏。

五、拓展延伸1. 教师播放情境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思念家乡的情景。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夜思试讲教案篇一:《静夜思》教案《静夜思》教案设计? 1、(看一组图片)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光华四射,明月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中秋节源远流长,古时候,每当暮色降临,明月升起,祭月、赏月的活动便开始了。

人们纷纷设案桌于月下,桌上有月饼、水果、饮料、芋头等食品,全家人在月光下一起团圆赏月,大人们给孩子讲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古老神话传说。

在银色的月光下一边品尝节日佳肴,一边赏月聊天,全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如今,每到中秋节,人们总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从各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有的夫妻相约一起赏明月,有的一家三口,吃团圆饭,还有的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月亮圆了,人也团圆了。

2、说说你们怎样过中秋的?3、齐唱《八月十五月儿明》一、明月,入题1、从刚才的图片中,以及同学们的回忆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个爱月的民族,中秋节我们赏月,故事里我们讲嫦娥奔月,古诗里更有许多明月呢!你能记起几句有月的诗句吗?2、月儿圆了,人团聚了,这是人间最温暖的时候。

可是,有一些人却由于各种原因回不了家,李白就是其中一个,只好借一首古诗表达他心中的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静夜思,去感受他的心情。

二、解题,品读1、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齐读课题。

2、这首诗你们早就会背了吧?一起背诵。

3、(看课件,听朗读),说说听出了什么?(慢,忧伤,低沉)思念的滋味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

出示学生文章,《妈妈,我想对你说》,教师深情朗诵,思念的滋味你尝到过吗?指名说。

带着思念的感受读题。

4、李白也在思念,他的感受又如何呢?让我们进一步走近他吧。

①打开课本,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板书:思故乡。

是什么让李白想起了故乡呢?(提示读古诗前两句)②重点理解:疑:好像。

什么好像什么?解释后两句。

③师:地上铺着一层霜,给人什么感觉?李白站在像霜一样的月光中冷吗?他怎么不叫夫人给他拿件衣服啊?叫丫鬟给他端个火盆啊?师:(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场大病。

中秋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你觉得他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5、师: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多么想立刻飞到亲人们的身旁啊,哪怕听听亲人的声音也好啊,可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

他只能孤独地写下了这首静夜思,然后对着月亮深情朗诵,希望明月能带去他的思念,与祝福。

你也来当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图,指明对月朗读,齐读。

6、你们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给我们讲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7、月圆人团圆,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望着皎洁的明月,思念故乡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没了他。

让我们完整的欣赏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

欣赏课件后再次齐读全诗。

三、扣题,拓读。

师: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除了静夜思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诵,出示其中三首:《春夜洛城闻笛》、《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朗读,说说是什么让诗人想起故乡。

(简要理解诗意)四、结题,回读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总是把思念故乡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但是每当夜晚来临,每当佳节来到,每当明月当空时,想到自己孤单一人,想到家乡的亲人,怎不令人低头沉思,怎不令人归心似箭哪!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起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吧!篇二:静夜思教学设计《静夜思》《静夜思》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

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教学理念: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

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他在想些什么?(课件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简介图上的画面内容。

)师: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二)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画像及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指导后鼻音及整体认读、平舌音的发音,从而读准字音。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知道李白是谁吗?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汇报自己课外搜集查到的资料。

教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

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

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

)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观察图画,结合图意,采用单字解释再串连的方式解释题目。

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放音乐,让学生背一背〖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师: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同学们初读时,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最能干,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

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

(点生朗读,及时鼓励)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2)检查识字效果:师:大部分同学都能随诗读准生字的音了,生字娃娃们有些不服气了,它们跑出课文,到投影仪中排好队要考考大家呢,小朋友们敢向它们挑战吗?(课件投影生字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

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

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师: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给这些生字娃娃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师:现在生字宝宝们和他的朋友已经排好队了,我们来与他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

师:哦,老师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当小老师,那我们来分组吧,一个小老师教一排,读完后我们评一评哪个小老师教的最好,我们奖励他一个“智慧星”。

师:小老师们真棒,你们要为有这么出色的小老师骄傲。

同学们学的也真是认真,小眼睛睁的大大的,腰板挺的直直的,嗓门也放的大大的,小老师们也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而高兴呢!(3)游戏巩固。

师:小老师们这么努力教大家了,相信好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那现在我们来开火车。

火车,火车,哪里开?生:火车,火车这里开!师:好,我们就从这个外圈作为火车行驶的轨道吧!“火车修理员”们注意了,你们可不能闲下来,要随时发现情况,支援前线啊!师:经过努力,火车顺利到站了。

现在要开始大波浪的翻江倒海了,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这趟任务里,可不允许任何一个小朋友分心掉队哦,否则就要“翻船”了哦!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师:真棒!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火车顺利到站了,大波浪也确实气魄压人。

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那现在老师来增加些难度,看谁还能认出它。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词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了拼音。

师:对了,生字宝宝们真淘气,把“帽子”甩掉了,那现在还有谁来挑战呢?师:恩,挑战者真多,看来老师可低估你们了。

那你们自己派一个能代表吧!师:果然是不负众望,读音标准响亮!真了不起!师:现在生字宝宝们还是不服气,又有新招了,他们不按原来顺序排队了,同学们还能认识他们吗?(5)游戏巩固:课件出示生字转盘,学生们快速抢读[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

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

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认清字形。

(1)交流方法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生:我记住了“静”字,它是由“青”和“争”组成,“青”是绿色是树林的意思,“争”是争吵,“静”是没有声音,连起来就是树林里在争看谁最青,没有争吵的声音。

生:我记住了“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

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

生:我记住了“床”字,广西有根木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