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必修2知识点复习-23基因的本质文库.doc

必修2知识点复习-23基因的本质文库.doc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本质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在|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S型活菌|会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把加热杀死的S型死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给小鼠,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说明混合|产生丁& 型活菌|,由此提出了加热杀死的S型死菌|可能含有转化丽的推测。

后来,|艾活里|把 E型细菌的回京蛋白质、多糖|等分离提纯,分别加到培养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发现加入阿后,培养基中产生了 S型活菌,证明了御是使R型细菌产生暗定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DNA是遗传物质。

2.1944年|艾弗里|提取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 02%的匮函。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I把|DNA和蛋白质I完全的分离出来做实验,证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l^遗传的,与|蛋白质|无关(|蛋白质|未进入大肠杆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在这个实验中,采取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腐心分离|法进行研究。

3.细胞生物的核酸有厕和RNA|,遗传物质是回。

病毒的核酸是"A或RNA|,所以遗传物质是|DNA或RN&。

由于I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厕,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2 DNA分子的结构1.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苜酸|, DNA是巾两条反向平行的I脱氧核苜酸I长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外侧是稳定不变的是|磷酸和脱氧核糖|的交替排列,内侧通过也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遵循I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也就是A-T, G-C|o2.人体细胞内的核酸有|DNA和FW,碱基有厨种,分别是|A、G、C、T、u|),核昔酸有司神,人体内碱基为A时的核昔酸称为|腺嘿吟脱氧核苜酸和腺嘿吟核糖核苜酸|。

流感病毒的核酸是可,碱基有富种,分别是(火G、C、U|),核昔酸有国种豚糖核昔酸|。

T2噬菌体根据宿主又叫|细菌病毒,它的核酸是画,碱基有国种,分别是(区G、C、@),核苜酸有国种懒氧核苜酸I。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DNA的结构 基因的本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DNA的结构 基因的本质

科塞尔:
核酸含有嘌呤 和嘧啶
莱文: 核酸的基本构成单
位是核苷酸
• 1920年: 莱文发现两种不同的核酸,即:DNA和RNA。
• 1934年: 莱文发现核酸可被分解成含有一个嘌呤/嘧啶、一个核糖或脱 氧核糖和一个磷酸的片段,这样的组合称为“核苷酸”。
莱文 P.A.Levene 1869-1940
DNA分子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的结构
课标要求
1.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领悟模型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 2.说出DNA结构的主要特点,举例说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素养要求
1.科学思维:思考在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和数量之间的规律,总结有关碱基 计算的方法和规律。 2.科学探究:动手制作模型,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提示 4处;核糖应是脱氧核糖、碱基U应为T、磷酸二酯键连接位置及C、G间氢键 数错误。
学习 小结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
04
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储存
0.9
鲱鱼 1.43 1.43 1.02 1.02 1.02
➢ 不同生物DNA分子嘌呤与嘧啶 的物质的量大致相同。
即A+G=T+C ➢ 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的物质
的量大致相同;
鸟嘌呤(G)和胞嘧啶(C)的物质的 量大致相同。
E.Chargaff, et al. J Biol Chem,1949,177(1):405

必修二 第3章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  第3章  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

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两种肺炎双球菌格里菲思的小鼠转化实验S型细菌加热后,蛋白质部分变性失活,而DNA的性质未改变,对于S型细菌自身来说,蛋白质失活即死亡。

当加热失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利用R型细菌内的化学成分合成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转化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

【实验结论】格里菲思的推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中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艾弗里的实验①S型细菌的DNA使RNA型细菌发生转化②S型细菌的其他物质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T2噬菌体的特点(1)结构: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含有DNA。

(2)生活方式:必须寄生于大肠杆菌体内,不能独立代谢。

(3)增殖特点:在噬菌体自身的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进行增殖。

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过程中,除模板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是由亲代噬菌体提供的以外,原料、能量、酶、场所等都是由细菌提供的。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因噬菌体蛋白质含有DNA没有的特殊元素S,所以用35S标记蛋白质;DNA中含有蛋白质没有的特殊元素P,所以用32P标记DNA;因DNA和蛋白质都含有C、H、O、N,所以此实验不能标记C、H、O、N。

【实验过程】(2)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实验结果】(1)用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上清液(T2噬菌体)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

第3章基因的本质知识清单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知识清单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3章知识点清单目录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2)实验过程与现象(3)实验结论: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

2.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设计思路: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的一种物质,再观察该细胞提取物是否仍具有转化活性。

(2)实验过程与现象(3)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3. 特别提醒(1)加热致死的作用原理:蛋白质和核酸对于高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

在80~100 ℃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失活,DNA双链解开;当温度降至55 ℃以下时,DNA双链能够重新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无法恢复。

(2)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进而在R型细菌中指导合成了S型细菌的一些物质,使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一般情况下,这种转化率很低。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 实验思路和方法(1)思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2)方法:同位素标记法,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2. 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1)T2噬菌体: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如图。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并增殖的过程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

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噬菌体。

3. 实验过程(1)标记T2噬菌体(2)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①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第3章 基因的本质-【必背知识】(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第3章 基因的本质-【必背知识】(教师版)

尾部 头部 图3-4T 2噬菌体的模式图 DNA 蛋白质 新人教版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梳理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第一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 类型及特点 类型 菌体 菌落 毒性 S 型细菌 有多糖类的荚膜 表面光滑有 R 型细菌 没有多糖类的荚膜表面粗糙 无①实验过程及现象②结论: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 型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菌。

(2)艾弗里体外体内转化实验①实验方法:将S 型细菌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分别与R 型细菌混合培养,独立地观察各自的作用。

②实验过程及现象(填右图)结果发现:只有加入S 型细菌的DNA ,R 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 型细菌。

DNA 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

③实验结论:DNA 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 是遗传物质。

也证明了蛋白质、多糖、 DNA 水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人:赫尔希和蔡斯。

(2)T 2噬菌体病毒①结构特点:无(有/无)细胞结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

②代谢特点:只能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③增殖特点:侵染大肠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 体内的物质(氨基酸、脱氧核苷酸等)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

(3)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用35S 和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分子。

(4)实验过程(实验分为两组,相互对照)不死亡死亡S 型 R RS R①标记大肠杆菌②标记噬菌体含35S的培养基+大肠杆菌→含35S的大肠杆菌含35S的大肠杆菌+噬菌体→含35S的噬菌体含32P的培养基+大肠杆菌→含32P 的大肠杆菌含32P的大肠杆菌+噬菌体→含32P 的噬菌体③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离心的目的:让离心管的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 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DNA是主要遗传物质1、遗传物质所必须具备的四个特点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第一是指遗传物质在化学组成和结构方面是相对稳定的,不象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物质那样经常处于变化的状态;第二,DNA分子是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是严格的,碱基的配对方式是稳定不变的2.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是指遗传物质可以将自身复制出一份传递给子代,使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结构一定,保证前后代相应性状的稳定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这是遗传物质特点在生物个体发育中的表现.遗传物质将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只有在子代个体发育中控制合成特定结构的蛋白质,才能体现与亲代一致的生物性状4.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是指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相应性状随之改变,变化的分子结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不断传递下去,使变异的性状在后代连续出现,即出现可遗传的变异2、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遗传物质。

格里菲斯实验过程:① R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 S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③杀死后的 S 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无毒性的 R 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结果分析:①→④过程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说明:S型细菌加热杀死后,蛋白质变性失活,DNA氢键破坏双链打开,但降温后变性的DNA可复性恢复正常(类似于PCR扩增中变性复性过程)艾弗里实验过程:⑤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 DNA 、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R 型活细菌中培养,发现只有加入DNA ,R 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 型细菌。

⑤过程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 。

结论:DNA 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性遗传变化的物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有毒的S 菌的遗传物质指导无毒的R 菌转化成S 菌。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提纲总结说课讲解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提纲总结说课讲解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本章提要: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1928年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 )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①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②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2 )实验过程(看书P43图3-2)(3)推论(格里菲思):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活性物质一“ 转化因子”,促使R型转化为S型。

2、1944年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 )实验过程(看书P44图3-3)(2 )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二)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结构和元素组成:T2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模板是亲代T2噬菌体的DNA原料是来自细菌体内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2、实验过程(看书P45图3-6 )标记大肠杆菌T标记T2噬菌体T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即:DNA是遗传物质)、RNA 也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 在只有RNA 的病毒中,RNA 是遗传物质。

三、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 (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 DNA 病 毒 RNA 病 毒 核酸 DNA 和 RNA DNA RNA 遗传物质DNADNA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第二节DNA 分子的结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构建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2、构建依据(看书 二、DNA 的结构 1、DNA 的组成元素: 2、DNA 的基本单位: 3、DNA 的结构:(1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 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单元知识结构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单元知识结构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基本单位;双螺旋本质其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的遗传信息。

半保留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 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①活R,无毒活小鼠②活S,有毒小鼠死小鼠;分离出活S③△杀死的S,无毒活小鼠④活R + △杀死的S,无毒死小鼠;分离出活S转化因子是什么?(2)体外转化 1944年美国艾弗里多糖或蛋白质型活S DNA + R型培养基型 + S型DNA水解物型转化因子是DNA 。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952年赫尔希、蔡明电镜观察和同位素示踪32P标记DNA35S标记蛋白质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实验也是遗传物质。

二、DNA的分子结构1.核酸核苷酸核苷含氮碱基:A、T、G、C、U磷酸戊糖:核糖、脱氧核糖2.1950年鲍林 1951年威尔金斯+ 富兰克林 1952年查哥夫3.DNA的结构①(右手)双螺旋②骨架③配对:A = T/UG = C4.特点①稳定性: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②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各异③特异性:每个DNA 都有自己特点的碱基对排列顺序5.计算1.在两条互补链中C T GA ++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2.在整个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

3.整个DNA 分子中,C G TA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三、DNA 的复制1.场所:细胞核; 时间:细胞分裂间期。

2.特点:① 边解旋边复制 ②半保留复制3.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② 原料:是游离在核液中的脱氧核苷酸;③ 能量:是通过水解ATP 提供;④ 酶:酶是指一个酶系统,不仅仅是指一种解旋酶。

4.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四、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基因是DNA 片段,是不连续分布在DNA 上,是由碱基序列将其分隔开; 它能控制性状,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概述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概述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概述新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概述新人教版必修2教材解读第3章《基因的本质》是在前两章学习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基因的本质。

第3章教材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详尽地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

通过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以及基因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使学生对DNA和基因的有关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遗传上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其教学内容的结构单元目标一、知识方面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4、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3、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三、能力方面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进行遗传信息多样性原因的探究。

3、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讲述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后,讲述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使学生理解对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机制的揭示必须来源于实证;二是使学生了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由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的难度较大,出于对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将这部分内容安排为选学。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由一个游戏活动引入对问题的讨论的。

在活动中运用排列组合的数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DNA分子可以贮存大量的信息。

本节包括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两部分内容。

这两部分内容分别通过两个活动来完成。

在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中,主要是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认识基因与DNA的关系。

第3章基因的本质知识清单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知识清单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科学家是怎样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构成,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引起了生物学届激烈的争论,当时人们对蛋白质了解较多,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一)格里菲斯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1)肺炎链球菌有两种类型,S型有荚膜,有致病性,菌落表面光滑。

R型无荚膜,无致病性,菌落表面粗糙。

(2)实验过程及结论注意:发生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

本实验小鼠的存活状态为观察指标,细菌的类型为检测指标。

(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三)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①T2噬菌体的结构及生活方式②T2噬菌体的增殖吸附→注入→合成→装配→释放,增殖过程中病毒提供模板,宿主细胞提供原料(氨基酸、核苷酸)、核糖体、tRNA和能量等。

(2)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用、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3)实验过程①先标记大肠杆菌,再获得标记的噬菌体赫尔希和蔡斯分别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和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具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蛋白质被标记的T2噬菌体或DNA被标记的T2噬菌体。

②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的大肠杆菌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为什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后来的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外,还有RNA。

有些病毒不含有DNA,只含有蛋白质和RNA。

(四)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生物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注意:没有任何一个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3)病毒的分类DNA病毒:T2噬菌体(专门寄生大肠杆菌的病毒);天花病毒、乙肝病毒(动物病毒)。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第2节DNA的结构 (7)第3节DNA的复制 (12)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效遗传的DNA片段 (12)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2.两种肺炎链球菌的比较图示菌落(光滑、粗糙) 有无荚膜有无毒性S型细菌光滑有有R型细菌粗糙无无两种菌在小鼠体内繁殖,毒性效果相互对照3.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结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还不知道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在人工培养基中繁殖【科学方法】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1)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

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是利用了“加法原理”。

作加温、滴加FeCl3(2)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是利用了“减法原理”。

[典例1]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促进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S 型菌的( )A.蛋白质B.多糖C.RNAD.DNA答案 D【易错提示】(1)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2)由于DNA的热稳定性比蛋白质要高,所以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永久变性失活,但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3)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都通过添加特定的酶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和DNA的结构知识点的复习课件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和DNA的结构知识点的复习课件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科学家认识到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 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G、C 4种碱基。
1951年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获得了DNA-X射线的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据 此沃森和克里克据此得出 DNA呈双螺旋结构。
1952年 查哥夫提出了查哥夫法则:在DNA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
二、DNA的基本知识点
1.DNA的基本单位: 2.DNA的元素组成:
3.脱氧核苷酸的组成: 4.DNA的水解产物:
初步水解产物: 彻底水解产物:
三、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脱氧核糖上与碱基相连的碳叫做__ __,与磷酸基团相连 的碳叫做______。
2. DNA 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 基团,这一端称为_ ___,另一端有一个羟基(-OH),称 作;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4)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
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未侵染大肠杆菌; 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已经释放。
搅拌目的 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离心目的 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沉 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5)实验结论: 证明DNA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规律五:DNA分子的总氢键数=2(A-T碱基对数)+3(G-C碱基对数)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默写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预测
1.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

控制。
2.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命名为 。
3.1903年:萨顿通过对蝗虫细胞观察得出假说:

4.1909年: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基因位于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要学好高中生物,店铺整理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部分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的重要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精确的自我复制;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3、具有储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二、确定遗传物质的历程1、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①、从物种特征看:真核生物的细胞中都有一定形态和数量的染色体;②、从生殖过程看:生物体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三个过程使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③、从染色体组成看:主要是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在染色体里含量稳定;④、从DNA的分布看: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里,少数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中。

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①、研究思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②、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i、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A、1928年格里菲思(美)实验a、材料: S型细菌、R型细菌。

b、过程:① R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 S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③杀死后的 S 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无毒性的 R 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c、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B、1944年艾弗里(英)实验a、过程:①S型活细菌DNA+ R型细菌→R和S②S型活细菌多糖或脂类+ R型细菌→R③S型活细菌DNA+DNA酶+ R型细菌→Rb、结论: DNA 是遗传物质。

ii、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A、材料:噬菌体B、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过程: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D、结论: 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背诵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背诵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背诵知识点总结背诵知识点之--------第三章基因的本质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能够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细菌注意:1、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使小鼠死亡的是S型活菌,而不是S型菌的DNA;若给小鼠注射S型细菌的DNA,则小鼠不会死亡。

2、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不能够证明DNA是不是遗传物质,仅能证明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注意:1、DNA酶将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S型细菌的DNA 水解产物不能使R菌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DNA必须保证完整性才能完成其功能;2、艾弗里的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同时也能够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加入S型细菌的DNA为实验组,而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多糖等为对照组;噬菌体侵染细菌知识汇总:1、写出该实验的实验过程。

(1)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细菌;(2)用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3)用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4)搅拌离心;(5)放射性检测;2、实验中保温、搅拌、离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保温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充分接触;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3、若保温时间过短,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保温时间过短,有些噬菌体还没来得及侵染大肠杆菌,导致32P 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加;4、若保温时间过长,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若搅拌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保温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导致32P 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加;搅拌不充分,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有些没和细菌分离,导致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加。

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知识点总结基因的本质是指生物遗传特征的载体,即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由核苷酸序列构成的基因组中的一个单位。

基因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一个个体的生理性状、形态和行为等特征。

下面来具体了解一下基因的本质。

1. 基因是DNA的一部分DNA是一种双螺旋结构的分子,由四种不同的核苷酸(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鳥嘧啶)按照特定的顺序组成。

基因是由这些核苷酸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

每个基因可以编码一种特定的蛋白质。

2.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基因是生物遗传特征的载体。

它决定了生物的生理性状、形态、行为等特征。

例如,人眼的颜色、血型、指纹、身高等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3. 基因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基因在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有性生殖中,一个生物的基因组由其父母的基因共同组成。

每个基因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在每个有性生殖的后代中,这两个等位基因可以随机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基因组合。

4. 基因表达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转录成mRNA,然后再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三个步骤:转录、剪接和翻译。

在剪接过程中,mRNA中的内含子会被切除,而外显子则会被保留。

在翻译过程中,mRNA序列中的信息被转化成特定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蛋白质。

5.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基因的功能异常,进而影响生物的生理和生化特征。

一些基因突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血友病、克隆氏症等。

此外,一些基因突变也可能与生物进化相关,这些突变可能是随机发生的,并在自然选择中得以保留下来。

综上所述,基因作为生物遗传特征的载体,在生物的生理、形态和行为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我们对基因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遗传机制,并为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工程技术创新提供基础。

必修2知识整理第3章-基因的本质

必修2知识整理第3章-基因的本质

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知识整理第3章基因的本质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2、实验过程(见书)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1、实验过程:(见书)2、实验证明:DNA 才是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如右图。

2、实验过程:(见书)*沉淀物或上清液的放射性不为0的原因分析?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 遗传的。

(即:DNA 是遗传物质)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在RNA 病毒中,RNA 是遗传物质。

五、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核酸DNA 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DNA DNA 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六、DNA的结构1、DNA的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 种)3、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第1页共2页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T;G≡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DNA的特性: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实验名称实验过程及现象结论
细菌的转化体内
转化
1.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小鼠正常。

2.注射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死亡。

3.注射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正常。

4.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加热杀死的有毒S
型细菌”,小鼠死亡。

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
物质。

体外
转化
5.加热杀死的有毒细菌与活的无毒型细菌混合培
养,无毒菌全变为有毒菌。

6.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①DNA②蛋白
质③糖类④无机物。

分别与无毒菌混合培养,①
能使无毒菌变为有毒菌;②③④与无毒菌一起混
合培养,没有发现有毒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用放射性元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
外壳和DNA,让其在细菌体内繁殖,在与亲代噬
菌体相同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检测出放射性元素
32P
DNA是遗传物质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一、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 T ;G ≡ C 。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特点
①稳定性:DNA 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要的)、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
③特异性:DNA 分子中每个DNA 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5.计算 1.在两条互补链中C T G
A ++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2.在整个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

★3.整个DNA 分子中,C G T
A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第三节 DNA 的复制
一、实验证据——半保留复制
1、材料:大肠杆菌
2、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二、DNA 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

(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 的两条链); ② 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 能量:由ATP 提供;
④ 酶:DNA 解旋酶、DNA 聚合酶等。

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5.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简记:一所、二期、三步、四条件
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条件:a、能自我复制
b、结构相对稳定
c、储存遗传信息
d、能够控制性状。

DNA分子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