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医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重点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医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篇总论

1.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手术治愈

22%,放射治疗治愈18%,化学药物治疗治愈5%。一些国家的恶性肿瘤诊断后,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50%。50%的放射治疗为根治性放射治疗。

2.放射肿瘤科及放射肿瘤医师:放射肿瘤科是一个临床学科,和肿瘤内科、肿

瘤外科并列。

3.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放射敏感性的四个主要因素是肿瘤细胞的固有敏

感性,是否乏氧细胞,乏氧克隆细胞所占的比例,肿瘤放射损伤的修复。放射治愈性是指治愈了原发及区域内转移的肿瘤。中等敏感的肿瘤放疗效果好。

4.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肾脏20,肝脏25,肺脏30,脊髓45,小肠、角膜、

脑干50,皮肤55,骨、大脑60Gy。

5.分割照射的基础是正常组织的修复,肿瘤细胞的再氧和,肿瘤细胞的再增殖。

超分割的目的是保护正常组织,加速超分割和后程加速超分割的目的是克服肿瘤细胞的再增殖。

6.亚临床病灶的定义:一般的临床检查方法不能发现,肉眼也不能看到,显微

镜下也是阴性的病灶,常常位于肿瘤主体的周围或远隔部位,有时是多发病灶。鳞癌的亚临床病灶的照射剂量为50GY。

7.局部控制对远处转移影像的认识:放射治疗是一个局部或区域治疗手段,提

高放射治疗的疗效只能是提高局部或区域控制率。局部控制率越高,远处转移率越低。

8.现代近距离治疗的特点:a、后装;b、单一高活度的放射源,源运动由微机

控制的步进马达驱动;c、放射源微型化;d、剂量分布由计算机进行计算9.现代近距离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源:永久性插植的源包括碘-125和钯-103,腔

内和管内照射主要用钴-60,而铱-192由于能量低,便于防护,所以更常用,铯-137已少用,因为它活度低,体积大。

10.近距离治疗剂量率的划分:低剂量率(2~4GY/H),中剂量率(4~12GY/H),

高剂量率(>12GY/H),使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肿瘤时,总剂量低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

11.近距离治疗的适应症:主要用于外照射后复发或残存的病变,或者是小病变,

且没有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转移已经控制,无远地转移。内容包括:腔内或管内照射,组织间照射,术中照射,模照射。禁忌症:靶体积过大(易发生坏死),肿瘤侵犯骨(治愈机会小,且容易造成骨坏死),肿瘤界限不清,肿瘤体积无法确定。

12.综合治疗:术前放疗----使肿瘤缩小,减少播散,但缺乏病理指导,延迟手术,

用于头颈部癌,肺尖癌等;术中放疗----靶区清楚,很好的保护正常组织,但只能照射一次,不符合分次照射原则,用于胃癌;术前后放射治疗用于头颈部癌,软组织肉瘤。

13.部分术后放疗间隔:肾母细胞瘤术后不要超过10天放疗,最好48小时内,

一些良性病如疤痕疙瘩要求手术后拆线当天起放疗,预防骨关节创伤或手术后的异位骨化应在术后1~2天开始,最迟不超过4天。

14.电离辐射诱发的肿瘤,最常见的是发生于结缔组织的肉瘤,上皮型癌肿中则

以乳腺癌和肺癌常见。

15.电离辐射诱发的恶性肿瘤(radiation-induced carcinogenesis RIC)之一------电离辐射诱发的肉瘤(radiation-induced sarcoma RIS)的诊断标准:1.RIS所发生曾接受照射的区域,在照射前组织病理学和/或临床影像学均无已存在肉瘤的证据,以尽可能排除与放射治疗无关诱因所导致的自发性肉瘤;2.RIS有组织病理学的证实,明确为与原治疗肿瘤不同的病理诊断,组织形态学的描述不能RIS的鉴别;

3.曾接受照射,RIS发生于5%等剂量线范围内;

4.一般有相对为长的潜伏期(10~20年),但亦接受<2年的短暂潜伏期。

第二篇放射物理学

第一章照射剂量学

1.照射野:由准直器确定的射线束的边界,并垂直于射线束中心轴的射线束平

面。有两种定义方法:一是几何学照射野,即放射源的前表面经准直器在模体表面的投影;二是物理学照射野,即以射线束中心轴剂量为100%,照射野两边50%等剂量线之间的距离。

2.源皮距(SSD):从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束中心轴到受照物体表面的距离。

3.源轴距(SAD):从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束中心轴到等中心的距离。

4.参考点:模体中沿射线束中心轴深度剂量为100%的位置。对于低于400KV

的X线来说,该点定义为模体表面。射线质:用于表示射线束在水模中穿射本领的术语,该质是带电和非带电粒子能量的函数。

5.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age depth dose PDD):水模体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

度的吸收剂量与参考深度的吸收剂量的比值。影响因素包括:射线能量,照射野,源皮距和深度。各个放疗中心应根据机型的不同具体测量和建立不同射线束的百分深度剂量数据。

6.组织空气比(tissue air ratio TAR):水模体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剂量,

与空气中距离放射源相同距离处,在一刚好建立电子平衡的模体材料中吸收剂量的比值。若深度正好位于参考深度d0处,其组织空气比通常取名为反向散射因子或峰值散射因子。影响因素包括:射线能量,照射野,深度。

7.组织模体比(tissue phantom ratio TPR):水模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

收剂量,与距放射源相同距离的同一位置,校准深度处吸收剂量的比值。校准深度的选择低于10MV的X线为5cm,10~25MV的X线为7cm。影响因素同TAR。

8.组织最大比(tissue maximum ratio TMR):水模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

吸收剂量,与距放射源相同距离的同一位置,参考深度处吸收剂量的比值。

影响因素同TAR。

9.散射空气比(scatter air ratio SAR):水模中某一深度的散射线剂量,与空间

同一点空气吸收剂量的比值,等于某一点某一放射野的组织空气比减去零野的组织空气比,若该点为最大剂量点,则这时称散射最大剂量比(scatter maximun ratio SMR)。

10.X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因素:1.能量和深度:对于中低能X线来说,随着

深度增加,百分深度剂量减小,下降速率较快;对于高能X线来说,由于剂量建成效应,百分深度剂量先增大后减小,减小的速率较慢;2.照射野:由于照射野中某一点的吸收剂量包有效原辐射(放射源原射线和经准直器产生的散射线)和有效原辐射在模体中产生的散射线,而高能X射线散射方向更多的是沿其入射方向向前散射,中低能X线旁向散射多见,所以,中低能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