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痛经优势病种分析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痛经的疗效分析论文(共2篇)

中医治疗痛经的疗效分析论文(共2篇)

中医治疗痛经的疗效分析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医治疗痛经的效果与案例分析痛经是妇科常见的多发病,常于经期和经期前后出现小腹部疼痛,甚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

近年来运用中药加针灸以及拔火罐的方法治疗痛经126例,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126例中,年龄13~45岁,20岁以下者32例,21~30岁者55例,31~45岁者39例;未婚者56例,已婚者70例;腹痛时间发生于经期前者72例,发生于经期者25例,发生于经期后者19例;病程1~5年者61例;6~10年者26例;11~15年者22例;15年以上者17例;在126例中,经期及前后均腹痛同时伴有剧烈恶心呕吐者5例,经期伴有头痛者10例。

临床分型根据经期腹痛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将痛经分为轻,中,重度三种。

轻度:经行小腹疼痛明显,伴有腰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口服止痛药。

中度:经行小腹疼痛难忍,伴有腰部酸痛,用止痛药等措施疼痛暂缓。

重度:经行小腹疼痛剧烈,坐卧不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且伴有腰部疼痛,恶心呕吐剧烈,面色恍白,四肢厥泠,泠汗淋漓,腹泻等症,用止痛药等措施无明显缓解。

病例中,重度痛经患者,均排出器质性病变,月经周期基本正常。

都用中药,针灸和拔火罐治疗,不加任何镇痛药。

诊疗方法自拟方柴胡15g,郁金20g,香附20g,白芍20g,枳壳12g,蒲黄10g,五灵脂15g,炙甘草10g,随症加减:腹痛甚者加元胡,呕吐不止者加生姜、姜半夏、吴茱萸。

乳房胀痛者加青皮,血块多者加三七粉,腹泻者加炒白术、仙灵脾,腰痛甚者加寄生,川断,狗脊,菟丝子,肢泠汗出者桂枝。

上药水煎2~3次,每次煎至150~250ml,1剂/d,早晚空腹服用。

于经期前一周开始服用,每服用10剂为一疗程。

连服3个月经周期。

中成药在两个月经周期之间口服新乡佐今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产的《活血通脉片》一日三次饭后口服。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独特而又有效,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在众多疾病中,中医药疗效显著的病种不胜枚举。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总结,为大家介绍几个中医的优势病种。

一、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包括胃病、肠病等等。

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医治疗胃病主要采用针灸、中药等方法,能够改善胃的消化功能,缓解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

中医对肠病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如采用温中散寒、行气活血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肠胃蠕动,缓解腹泻、便秘等症状。

二、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等等。

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注重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通过调理气血运行,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和呼吸系统功能。

中医采用针灸、中药等方法,能够缓解咳嗽、清除痰液、舒缓气管痉挛,减少哮喘发作。

而在治疗感冒方面,中医则注重通过草药治疗、汗、解表等方法,提高患者的体质,加速康复。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等。

中医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依靠中药和针灸疗法。

中医认为,心血管疾病与人的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通过中药调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

针灸也可调节血液循环,舒缓心脏疲劳,减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症状。

四、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头痛、失眠、抑郁等等。

中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依靠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方法。

中医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恢复充沛的精神状态,稳定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药物中的一些草药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针灸和推拿也能够通过调整经络和穴位,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五、妇科疾病妇科疾病是中医治疗的传统优势病种之一,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

中医治疗妇科疾病主要依靠中药,如当归、川穹、香附等草药,具有调经止痛的作用。

痛经病案分析总结

痛经病案分析总结

痛经病案分析总结引言痛经(经期疼痛),又称月经痛或痛经,是指在女性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疼痛或不适的症状。

痛经是女性生理周期的一部分,但对于一些女性来说,痛经可能会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多个痛经病例,总结其中的共同特点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案。

病案分析病案一主诉患者A,年龄25岁,主诉月经期疼痛,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现病史患者经过详细询问,每个月月经来潮前一天开始出现下腹部疼痛,并伴有腰酸背痛、头痛、乏力等症状。

疼痛程度随着月经的进行而加重,常常需要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

除了痛经外,患者的月经量和周期均正常。

体格检查患者身体无明显异常,下腹压痛明显。

辅助检查患者进行盆腔超声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病案二主诉患者B,年龄30岁,主诉月经期间出现严重疼痛并伴有腹胀和腰痛。

现病史患者每个月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伴有腹胀感和腰痛。

疼痛程度非常严重,常常需要卧床休息,并使用止痛药物。

患者月经量正常,但周期不规律。

体格检查患者腹部无明显肿块,下腹压痛明显。

辅助检查患者进行盆腔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增生并伴有子宫内膜息肉。

分析与讨论从以上两个病例中可以看出,痛经的症状和程度可以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痛经的原因可能是与盆腔器官相关的问题。

进一步辅助检查为确诊提供了依据,盆腔超声检查可以排除一些盆腔疾病,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在第二个病例中,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子宫内膜有增生和息肉,这可能是导致其痛经的原因之一。

对于痛经的治疗,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原因不明的痛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疼痛缓解:可以使用非处方药或处方药来缓解疼痛,比如非甾体消炎药和止痛药。

此外,热敷也可以缓解下腹部的疼痛。

2.调节生活方式: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减轻痛经的症状。

同时,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咖啡因的摄入也可能有助于减轻痛经。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

崩漏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

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

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崩漏可见于西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

西医学认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

素体阳盛,外感热邪,过食辛辣,致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情志抑郁,肝郁化火,致藏血失常;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或产后余血未净,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发为崩漏。

忧思劳倦过度,损伤脾气,统摄无权,而致冲任不固;肾阳亏损,失于封藏,使冲任不固,或肾阴不足致虚火动血,而成崩漏。

本病病变涉及到冲、任二脉及肝、脾、肾三脏,证候有虚有实。

西医治疗主要是止血治疗、激素疗法或手术治疗,而中医则多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论治。

1.血热崩漏证治:证见出血量多,色深红,面赤口干,舌质红,苔黄,脉洪或滑数。

治疗方法,实热:以舒肝解郁,调冲止血为主。

方用丹栀逍遥散或奇效四物汤。

虚热: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为主。

方用清热固经汤。

2.血瘀崩漏证治:证见出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多,夹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舌质黯红或舌尖边有瘀点,脉沉涩或弦紧。

治疗以祛瘀止血为主。

方用四物汤合失笑散。

3.脾虚崩漏证治:证见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色淡质薄,面色苍白或虚浮,身体倦怠或四肢不温,纳少脘闷,大便溏,苔薄白、湿润或腻,舌体胖嫩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

治疗以补脾益气,养血止血为主。

方用固本止崩汤。

4.肾虚崩漏证治:肾阳虚证见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畏寒肢冷,腰膝痠软,面色晦黯,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妇科学-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妇科学-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妇科学-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案附件1中医诊疗⽅案:慢性盆腔炎1.定义CPID是指⼥性上⽣殖道(⼦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2.诊断2.1诊断依据:2.1.1病史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2.1.2 症状主症:⼩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黄、⽓臭;次症:神疲乏⼒,低热起伏,⽉经不调,经⾏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便黄,⼤便⼲燥,或⼤便溏泄,⾆象异常,如⾆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2.1.3 体征⼦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宫⼀侧或双侧⽚状增厚、压痛;⼀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状增厚或包块)压痛。

2.1.4 辅助检查⾎常规检查:⽩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增⾼;⾎沉增快;宫颈管分泌物涂⽚或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沙眼⾐原体;B超检查:可探及直肠⼦宫凹陷积液、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炎性渗出液或脓液;⾎清CA125可增⾼;C反应蛋⽩可增⾼;⾎清或腹⽔同种淀粉酶可降低;腹腔镜检查:可见⼦宫、输卵管表⾯充⾎⽔肿、脓性渗出,或粘连包裹病灶,或脓肿形成。

根据上述主要症状、必备体征,辅助检查(⾄少具备1~2项),结合病史即可诊断。

2.2鉴别诊断:2.2.1.⼦宫内膜异位症⼦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

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鉴别困难时应⾏腹腔镜检查。

2.2.2卵巢囊肿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

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卵巢囊肿⼀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粘连,活动⾃如。

2.2.3.卵巢癌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不规则,⼦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患者⼀般情况较差,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中医优势病种简介

中医优势病种简介

中医优势病种简介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的疗效在一些病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将就一些中医优势病种作简要介绍,并提供一些具体的临床案例,以丰富内容。

具体而言,本文将介绍中医在以下病种中的优势:心血管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男性健康、皮肤病、骨伤病、精神心理疾病等。

一、心血管疾病中医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具有综合调节的作用。

例如,中医经络理论认为,心脏是人体的主宰器官,通过调节心脏相关的经络系统,可以达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临床上,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下面是一个临床案例:病例:患者是一名50岁的男性,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乏力。

经过中医的诊断,患者被诊断出为冠心病。

中医师给予患者一种中药方剂,并结合针灸治疗。

经过一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胸闷和气短症状完全消失,体力恢复。

同时,患者进行了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二、肿瘤中医在肿瘤治疗中也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通过调整机体的整体状态,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来抑制肿瘤发展。

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气功等。

下面是一个临床案例:病例:患者是一名40岁的女性,诊断为乳腺癌。

经过中医的诊断,患者的病情被判断为湿热蕴结型,中医师给予患者一种中药方剂,并结合针灸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乳房肿块明显减小,癌细胞的生长也得到了抑制。

同时,患者的身体状态也得到了改善,精神焕发,食欲增加。

三、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通过调整脾胃气血的运行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具有整体调节的作用。

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下面是一个临床案例:病例:患者是一名30岁的女性,主要症状为腹胀、食欲不振、大便干燥。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和推广,人们对中医治疗某些疾病的优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旨在分析和总结优势病种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中医药提供依据。

1. 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一类疾病,中医在其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增强血液流动,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

其次,中医药具有辨证施治的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差异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最后,中医药可以通过减少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频率和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 慢性疼痛病慢性疼痛病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中医在疼痛管理方面的优势备受认可。

中医药通过调理气血、舒筋活络、通经活络的方法来缓解疼痛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

中医的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手段也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阻肺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中医药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改善气机运行等方法,有效地缓解了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中医作为一种综合疗法,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可以通过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等方法,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减轻胃肠道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妇科疾病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影响了众多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医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能够通过调理女性的气血、阴阳平衡等方式,缓解症状,促进身体健康。

中医的针灸疗法、中药调理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在优势病种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等方面,中医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妇科优势病种

妇科优势病种
与多个学科紧密协作,共同诊治 复杂外阴疾病。
80%
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 外阴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03
阴道疾病优势剖析
阴道炎
01
02
03
细菌性阴道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 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 等症状。
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引起,通过 性接触传播,表现为阴道 瘙痒、灼热感等症状。
分类
妇科优势病种包括但不限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 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等。这些疾病可根据其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分类。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妇科优势病种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外邪侵犯、七情内伤和素体虚弱所 致的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侵犯以寒、湿、热邪为主,七情内伤则与人的精神情志 变化密切相关,素体虚弱则主要是肾、肝、心、脾的功能失调。
开展妇科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
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培训课程等形式,向女 性普及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保 健方法。
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
设计并制作妇科健康宣传手册、折页、海报等, 免费向公众发放,提高女性对妇科疾病的认知和 预防意识。
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广泛 宣传妇科疾病防治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卵巢早衰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01
卵巢早衰
0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卵巢早衰(POF)是指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的40岁之前即 闭经的现象。POF会导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潮热 多汗、面部潮红等低雌激素症状。对于POF的治疗,需要 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激素替代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由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子宫出血,而不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功血常发生于青春 期或围绝经期,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等症 状。对于功血的治疗,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个性化治疗 。

综合医院各大临床科室的中医优势病种

综合医院各大临床科室的中医优势病种

小儿推拿
拔罐推拿
通过手法按摩和穴位刺激,促进小儿身体发 育和增强免疫力,缓解小儿疾病症状。
将拔罐和推拿结合应用,达到温经散寒、舒 筋活血的效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小儿贫血与营养不良
总结词
小儿贫血与营养不良是儿科常见营养代谢 疾病,中医治疗以调理脾胃、补益气血为 主。
VS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小儿贫血和营养不良都与脾胃虚 弱、气血不足有关。对于贫血,中医治疗 宜用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的方法,对于营 养不良,治疗宜用消食开胃、养血安神的 方法。同时,中医还注重整体治疗和饮食 调理,以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
06
中医特色疗法在优势病种中的应用
中药内服法
风热感冒:银翘散、桑菊饮
阳虚感冒:参苏饮、再造散
风寒感冒:麻黄汤、桂枝汤
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散
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外治法
针刺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调和气血、平 衡阴阳的目的。
艾灸疗法
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产生热刺激, 达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效果。
拔罐疗法
综合医院各大临床科室的 中医优势病种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内科中医优势病种 •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 •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 • 小儿科中医优势病种 • 中医特色疗法在优势病种中的应用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越来 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中医优势病种的定义和重要性
01
中医优势病种是指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和优势,且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 和应用的疾病种类。

中医医院妇科特色与优势病种

中医医院妇科特色与优势病种

中医医院妇科特色与优势病种一、不孕症中医药综合治疗女性不孕具有良好疗效。

我科齐聚海派朱氏妇科、海派蔡氏妇科多位优秀传人,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形成了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的独到经验。

近年来,随着妇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对盆腔炎性疾病、内异症、异位妊娠后所致输卵管粘连、堵塞而导致的不孕症,我科结合宫腹腔镜、B超造影、输卵管介入等微创诊疗技术,手术前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穴位贴敷、针刺、艾灸、离子导入等内外合治,促进盆腔内及输卵管病损部位渗出的吸收和水肿的消退,减少输卵管及盆腔的再次粘连,有利于输卵管功能恢复,维持输卵管的通畅,促进卵巢血液循环改善卵巢功能,并改善宫腔内环境,有利于受精卵着床,明显提高了妊娠率。

二、月经病月经失调影响到妇女身心健康乃至造成不孕不育,是妇科的常见病。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应用激素调整周期。

我科擅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月经病。

运用中药周期疗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或纯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加外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三、流产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习惯性流产、IVF前后调理中医保胎特色鲜明,我科针对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习惯性流产、试管婴儿胚胎移植前后患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孕前调理、孕后安胎的综合疗法。

设有中医特色病房,针对不同证型,给予安胎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艾灸、耳穴等,提高了试管及保胎成功率。

四、异位妊娠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异位妊娠若不及时诊断处理,易失血休克而危及生命。

然而此类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或不孕的几率十分高。

我科充分运用中西医结合特色,通过对患者综合评估,选择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符合保守治疗指征患者在使用杀胚药同时给予中药加强杀胚之功效,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

手术患者可使用腹腔镜微创手术保留输卵管,清除异位妊娠胚胎,术后早期给予中药口服、保留灌肠、外敷、微波理疗、离子导入等方法治疗,有利于减轻盆腔粘连,祛除输卵管异常壅积,达到恢复输卵管畅通之效,从而大大提高再孕机率,减少异位妊娠的再次发生。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1)年龄:发病年龄大于40周岁。

(2)主要症状:月经紊乱或绝经时间出现烘热汗出,或情绪改变. (3)次要症状:①腰背酸痛、头晕耳鸣;②或胁肋疼痛、乳房胀痛、头痛;③或心悸怔忡、心烦不宁、失眠多梦;④或手足心热、阴道干灼热感、性交痛,口干便秘;⑤或腰背冷痛、形寒肢冷、精神萎靡、面浮肢肿、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夜尿多等。

(4)舌淡红或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或沉细.具备疾病诊断中(1)、(2),与/或兼见次要症状中得①—②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1)在40岁以上妇女,月经紊乱或绝经同时出现以下三组症状:①典型得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症状,如潮热、汗出、胸闷、心悸等;②精神神经症状,如抑郁、焦虑、烦躁、易激动等;③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如阴道干烧灼感、性交痛、尿频尿急、反复泌尿道感染等。

(2)血FSH升高或正常,E2水平可升高、降低或正常。

(二)证候诊断1。

肾虚肝郁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伴情志异常(烦躁易怒,或易于激动,或精神紧张,或抑郁寡欢)。

腰酸膝软,头晕失眠,乳房胀痛,或胁肋疼痛,口苦咽干,或月经紊乱,量少或多,经色鲜红。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2.心肾不交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心悸怔忡。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甚情志异常,或月经紊乱,量少,色红.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3。

阴虚火旺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心烦易怒.手足心热,面部潮红,口干便秘,懊憹不安,坐卧不宁,夜卧多梦善惊,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稠。

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

肾虚肝郁证治法:补肾疏肝。

推荐方药:滋水清肝饮加减《医宗己任编》。

熟地、山萸肉、白芍、山药、柴胡、郁金、香附、赤芍.中成药:左归丸合逍遥丸等.2。

心肾不交证治法:滋肾宁心.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合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中医妇科治疗痛经9例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妇科治疗痛经9例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妇科治疗痛经9例病例分析专题报告例一景××,女,29岁,已婚,1977年7月19日初诊。

据述七年前,因在风雪中践冰赶路,时值经水正行而停止,从此发现月事不调,每于经前数天,即发作小腹疞痛,并逐日加剧,常伴呕吐、腹泻,苦不可耐,俟月经既行始逐渐缓解。

月经周期错后。

量少有块,颜色紫黑。

素常腹胀肠鸣,纳少便溏,肢体酸痛四末欠温,间多白带,婚后四年迄未孕育。

按脉沉缓,苔白略腻。

此系寒湿,搏于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拟温化寒湿,兼通血脉。

处方云茯苓、福泽泻各12克,炒白术9克,藿香6克,车前子12克(布包),炮姜炭6克,桂枝6克,天仙藤、汉防己各9克,香附米、姜厚朴各9克,广陈皮6克,砂仁1.5克(打分二次冲),5剂,水煎服。

二诊(7月25日)药后溲利、带减、腹胀亦轻,纳食略增,肢痛未作。

刻下经期将届,自觉腰酸、腹坠痛,先予温通经脉,以为未雨绸缪之计。

处方秦当归12克,三棱、莪术、赤芍药、苏木各9克,牛膝、丹参、刘寄奴各12克,香附米9克,醋柴胡、台乌药各6克,淡吴萸3克,桂枝6克,4剂,水煎服。

服上方后,于八月二日经潮,腹痛大减,吐泻未作,能够坚持工作。

此次带经四天,量少有块。

刻诊腹胀溲浊,带下绵绵,肢面浮肿,因此脾阳不振,寒湿之邪,遂乘血去脉虚之隙;肆虐为患,极拟健脾利湿法。

处方炒白术12克,茯苓皮15克,福泽泻、萹蓄、大腹皮各9克,瞿麦穗12克,车前子、冬葵子(同布包)、天仙藤各12克,醋柴胡、姜厚朴、法半夏各9克,香附米、广陈皮各6克,4剂,水煎服。

嘱药后每日上午服妇科金丹一付,下午服二陈丸一付,连服20天。

下次经潮前五天,服下方3至4剂。

秦当归12克,三棱、莪术、泽兰叶、草红花、赤芍药、苏木、香附米、炒枳壳各9克,刘寄奴、怀牛膝12克,冬葵子,车前子各15克(同布包)。

四诊(12月29日)上药服后,月经来潮三次,诸皆正常。

现月事五旬未至,尺脉略滑,缕缕不绝,似为孕象,妊娠试验,果为阳性,嘱勿须服药,善为调摄可也。

中医药优势病种 范式

中医药优势病种 范式

中医药优势病种范式
中医药优势病种范式主要指应用中医药治疗某些疾病的经验总结和医疗实践中,中医药在该疾病治疗中的优势表现。

中医药在不同疾病中具有不同的优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药优势病种范式:
1. 内科疾病:中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内科领域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化痰止咳、活血化淤等方式调节整体体质,改善内脏功能。

2. 妇科疾病:中医药在妇科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包括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子宫肌瘤等。

中医药通过药物调理、针灸、艾灸等方式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生殖系统功能。

3. 皮肤病:中医药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湿疹、银屑病、痤疮等。

中医药认为皮肤病与体内湿热、血瘀、气滞等有关,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可以改善皮肤病症状。

4. 骨伤科疾病:中医药在骨伤科领域中有一定的优势,如骨折、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

中医药可以通过草药外敷、中药熏洗、推拿按摩等方式缓解疼痛、消肿止痒,并促进骨骼组织修复。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的优势病种范式仅代表中医药在某些疾
病治疗上的潜在优势,而并非对所有疾病都适用。

治疗时应结合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中药治疗。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妇科疾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等相关疾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乳腺增生等多种病症。

中医在妇科领域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可以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下面是一些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1.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经期长短不规律、经量过多或过少、经血质地变化等症状。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包括调理脾胃、活血祛瘀、补益虚损等。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芪等。

同时,还可以结合针灸疗法,如用足三里、关元、足太阴肾经等经穴进行调理。

2.痛经痛经是指在月经来潮期间或前后,出现腹痛、腰酸等症状。

中医治疗痛经主要包括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暖宫散寒等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延胡索、丹参、姜黄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缓解痛经,如用足三里、关元、足太阴肝经等经穴进行治疗。

3.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中医认为多与肝郁气滞、气血不通有关。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疏肝理气、活血祛瘀、软坚散结等。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芍、赤芍、丹参、广木香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如用磁针、腧穴贴敷等。

4.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生长引起的病症,常见症状为经期腹痛和性交疼痛。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包括行气活血、疏肝理气、祛瘀止痛等。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延胡索、丹参、赤芍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缓解疼痛,如用足三里、足太阴脾经等经穴进行治疗。

5.盆腔炎盆腔炎是盆腔器官(如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的感染性炎症,常见症状为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增多等。

中医治疗盆腔炎的方法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连翘、丹参、红花等。

针灸疗法也可以提高盆腔血液循环,如用中脘、关元、足太阴脾经等经穴进行治疗。

6.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乳房组织增生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症,多见于青年女性。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包括疏肝理气、活血祛瘀、调理中焦等。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医妇科在妇科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对许多常见的妇科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和中医的诊疗方案。

一、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经期过长、过短、过多、过少、不规律等都属于月经不调。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重在调理气血,促进经络畅通。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赤芍等,可以活血化瘀,调理月经。

二、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它生长在子宫壁上,容易引起月经失调、痛经等症状。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主要采用中药疗法,如桃仁、红花、莪术等可以活血化瘀,缩小肌瘤的体积。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外部,引起周期性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注重调理气血,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丹参等,可以活血化瘀,舒缓症状。

四、盆腔炎盆腔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炎症,常见症状有下腹部疼痛、白带增多等。

中医治疗盆腔炎主要是清热解毒,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连翘等,可以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五、阴道炎阴道炎是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阴道黏膜炎症,常见症状有白带增多、瘙痒等。

中医治疗阴道炎注重调理阴道环境,常用的中药有苦参、黄柏、黄连等,可以抑制病菌生长,缓解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妇科诊疗方案针对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医疗法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调节气血、活血化瘀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一些功能性和慢性的妇科疾病,中医疗法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缓解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有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因为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需要针对个体进行针对性治疗。

同时,中医疗法通常需要长期调理,治疗过程可能会比较缓慢,需要患者坚持治疗。

痛经优势病种分析评估总结

痛经优势病种分析评估总结

2012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2012年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诊疗方案较完善,现就方案实施一年来的情况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疗效与特色指标的分析与评价1.1临床疗效2012年共收治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病人40例,40例病人中,中医辩证属寒凝血瘀证6例,气滞血瘀证12例,肾虚血瘀证10例,湿热瘀阻证12例。

均按手术方案治疗,中医药治疗率100%,治愈40例,治愈率100%,总有效率100%。

1.2特色指标的分析与评价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主要是用手术疗法,另辅以中药制剂的口服,中医药治疗率达100%,验证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该方案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升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

2.并发症的分析2012年与2011年各种数据比较经过1年的临床实践和补充完善,2012年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诊疗方案比较完善,切合临床,特色明显,中医药对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要充分运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和疗法,不断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该方案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小结:通过诊疗方案,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科室中医诊疗方案制定考核措施。

2012年重点优势病种癥瘕病(子宫肌瘤)临床难点及解决方案一、确定难点及确定理由1.确定难点a)术后腹胀,排气、排便困难;b)切口愈合不良c)盆腔粘连d)术后复发,痛经无明显改善。

2.难点分析部分患者在术后常常出现腹胀,排气、排便困难,切口愈合不良,盆腔粘连,与术中麻醉、手术操作、手术时间长短、患者自身情况(肥胖、体质)、手术创伤有关。

中医认为,术后脾虚有湿,气机湿运有关。

痛经术后复发,患者术后痛经复发或无明显改善,考虑与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灶、子宫腺肌瘤挖除不彻底有关。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

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同时,中医作为一种独立的医学体系,也逐渐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和尊重。

中医临床疗效在一些特定的疾病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将结合具体的病例,对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总结。

主要包括:气虚症、湿疹、痛经、慢性疲劳综合征和神经衰弱等五种疾病。

一、气虚症气虚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容易疲劳、精神不振等。

中医认为中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虚会导致各种病理变化。

传统中医治疗气虚症主要是通过调理脾胃、益气养血,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病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病例:患者女性,年龄45岁,主诉乏力、容易疲劳、嗜睡等。

中医诊断:脾胃气虚。

治疗方案:建议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藕粉等。

并配合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改善气虚症状。

同时,建议患者服用养气益气的中药,如脾胃气虚方剂。

疗效分析: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乏力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态改善,不再感到嗜睡。

体检发现,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等指标也有所提高。

说明中医治疗气虚症的效果确实显著。

二、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婴儿和儿童,也会出现在成人身上。

湿疹的症状主要是皮肤红肿、瘙痒、起疱等。

中医认为湿疹多与内分泌失调、脾胃功能紊乱等有关。

中医采用内调外治的综合治疗方法,以祛湿热、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

病例:患者男性,年龄7岁,于5个月前开始出现湿疹。

中医诊断:湿热郁降型湿疹。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体质特点,建议以清热利湿、养阴生津为主要治疗方向。

患者外用湿疹膏药,同时内服清热利湿的中药汤剂。

疗效分析: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者皮疹逐渐消退,不再瘙痒。

体检发现,患者的皮肤水分含量有所提高,皮肤的自然屏障功能也得到改善。

说明中医治疗湿疹的疗效较好。

三、痛经痛经是指月经期间或经前腹痛,伴有胸闷、乏力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痛经优势病种分析
1、临床疗效与特色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1、1临床疗效xx年共收治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病人40例,40例病人中,中医辩证属寒凝血瘀证6例,气滞血瘀证12例,肾虚血瘀证10例,湿热瘀阻证12例。

均按手术方案治疗,中医药治疗率100%,治愈40例,治愈率100%,总有效率100%。

1、2特色指标的分析与评价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主要是用手术疗法,另辅以中药制剂的口服,中医药治疗率达100%,验证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该方案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升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

2、并发症的分析xx年与xx年各种数据比较住院时间(天)尿潴留率(%)排便困难率(%)延迟愈合率(%)排气时间xx7-9002、4术后2天xx7-9002、7术后3天经过1年的临床实践和补充完善,xx年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诊疗方案比较完善,切合临床,特色明显,中医药对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要充分运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和疗法,不断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该方案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小结:通过诊疗方案,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科室中医诊疗方案制定考核措施。

全文结束》》年重点优势病种癥瘕病(子宫肌瘤)临床难点及解决方案
一、确定难点及确定理由
1、确定难点a)
术后腹胀,排气、排便困难;b)
切口愈合不良c)
盆腔粘连d)
术后复发,痛经无明显改善。

2、难点分析部分患者在术后常常出现腹胀,排气、排便困难,切口愈合不良,盆腔粘连,与术中麻醉、手术操作、手术时间长短、患者自身情况(肥胖、体质)、手术创伤有关。

中医认为,术后脾虚有湿,气机湿运有关。

痛经术后复发,患者术后痛经复发或无明显改善,考虑与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灶、子宫腺肌瘤挖除不彻底有关。

二、难点解决办法
1、改进手术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有多种术式,如经腹子宫腺肌瘤挖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挖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各有利弊。

经过我科手术后长期观察
及参考外院科研资料,选择最佳术式、术中尽量挖除干净腺肌瘤,清除盆腔异味灶,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

2、针对术后早期排气、排便困难,在xx年优化方案中加服陈皮排气汤,理气运湿,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拟方如下:陈皮12 神曲15 莱菔子15 川朴12枳壳12 甘草6 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方中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为君药,厚朴、枳壳消痞除满,为君药为臣药,炒莱菔子、神曲健脾消食为佐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3、切口愈合不良,在xx年优化方案中加用三黄汤外敷,预防切口液化,促进愈合,拟方如下:黄连、黄芩、黄柏、苍术、白术、陈皮各15g,甘草12g,煎水湿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4、盆腔粘连已给予防粘连汤或小承气汤口服,改善盆腔环境,理气运湿,通腑和胃,行气活血,防止粘连。

5、针对术后痛经复发或无明显缓解,可给予中医、药保守治疗,如体针、耳针、灸法,中药口服、保留灌肠、外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