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关键是思维问题,其中思考力是关键。从2008年7月开始,文化诊断学开始了一项旨在针对当代中国人思维方式和思考力状况的分析调查,到今天已经二年多了。作为第一阶段的工作小结,在此,我们向社会公开《当代中国人思考力状况分析测评报告》的部分内容。

在第一阶段的调研工作中,我们重点从一般意义上分析调查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力水平,了解当代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共同特征。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些提问,希望通过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分析他们的日常思维习惯以及他们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这些问题既有一定的矛盾性,又有一定的统一性,既有理论上的思辨价值,又需要有实践上的执行技巧,对它的回答不但能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也可以间接分析出一个人的心态特征。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在匆忙和偶然的情况下得到这些提问的,这些提问他们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完全凭着一时的心情和兴趣。恰恰如此,它能真实自然的反映出参与者日常的思维特征和思考力水平。

我们是通过网络展开这些调研的,不会给参与者造成难堪。由于这些题目看似简单,参与方式也比较自由,因此参与答题的人很多。根据统计结果,二年来我们共收到5000多份有效电子邮件,同时我们也都一一给予了回复,其中部分网友与我们进行了多次交流和信息反馈。参与答题人员的构成比例为:在校大学生约占:35%;企业管理人员约占:32%;研究生约占:21%;教授约占:4%;宗教人士约占:2%;公务员及社会其他人士约占:6%;从他们答题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有:

(一):辩证法“观念”深入人心。几乎所有参与答题的人都能够不同程度的运用辨证法分析我们的提问。辩证法几乎成了中国的“圣经”,或者已经成为一种“中国式思维”。这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但是我不得不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个潜在危机,即人们对辩证法的理解过于片面、机械、僵化和表层。过分倾向于用辨证逻辑贬斥形式逻辑,辨证逻辑和形式逻辑不能在认识上达到有机统一,思维矛盾和存在矛盾混为一谈的现象十分严重,以至于辨证法作为一种思想模式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如果说辨证法对于反对“形而上学”和“八股文”具有进步意义的话,那么,从5000多份答题情况来看,辨证法可能成了“新的形而上学”

和“新的诡辩论”窒息着人们的思考。

事实上,辩证逻辑一旦脱离了与形式逻辑的统一,就会演变为诡辩论。必须弄清楚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之间的可转换关系,并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有可能使思维变得相对完善。然而,当代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忽视了形式逻辑的合理性,强调了辨证逻辑的重要性,用辨证逻辑取代形式逻辑,并且撇开了条件的相对性空谈辨证逻辑,以至于辩证法等同于诡辩论。这是思想被模式化的一种表现,是对辨证逻辑的一知半解,也是混淆存在方式和认识方式的表现,更是阻碍思维科学顺利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思考力与学历没有必然联系。参与答题的有博士生导师,也有中等水平的企业管理者和社会其他人员,从他们答题的情况可以看出,他们表现出来的差别主要是文笔上的差别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别,从思考力水平上没有本质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思考力水平与学历没有必然联系,而知识广度和表达能力与学历存在很大的联系性。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思考力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在物理学上,力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其实思考力同样也离不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首先,思考力的大小取决于思考者掌握的关于思考对象的相关信息量,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量,就不可能产生相关的思考活动;其次,思考力的方向取决于思考的价值目标以及围绕着目标形成的思路,如果思考没有目标和方向,思考就会精力分散、思维紊乱,也就不能产生思考的力量。最后,思考必须找准作用点——必须把思考集中在特定的思考对象上,并把握其中的关键环节,这样的思考活动就会势如破竹,如果找不准思考的着力点,就会出现胡思乱想和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现象,思考就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浮光掠影,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能够满足思考力的三个基本条件,那么思考力就能够得到培育和提升,反之,如果不能满足思考力的三个条件,那么思维就很难形成体系,也就很难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水平。当前,学校在教育上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不重视能力培养,某些院校的高等教育几乎成为从事文凭的商品交易……

其实,同样的知识,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思考力水平,将有着不同

的运用并发挥着不同的价值。知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灵活运用和创造性的发挥才能转化为价值。假如知识离开了灵活运用和创造活动,那么知识只能是躺在书柜里的一堆废纸——而能否将知识转化为价值(力量、能力、财富和品德等等),取决于人的思考力水平和思维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方式上都是以应试教育和知识灌输为主,对于思考力和思维方式的提升和培养缺乏必要的重视,使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甚至缺乏道德行为能力……从思考力测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些现象,我们为中国当前的教育方式感到无比的焦虑。

(三):思考力体系不完整,思维方式缺乏相对完善性。从这次思考力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思想高度的人往往满足于自己的价值信仰而缺乏思维深度,导致思想观念过于理想化,由于脱离了客观现实,使他们出现了虚假的“清高”。

无视矛盾、逃避矛盾,自视清高、片面夸大主体的精神意志,忽视客体的制约力量,用价值思维取代科学思维,使思想走向孤僻和死胡同,这种思维现象从一些宗教人士和具有初等国学知识的人的答题中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了。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过于执着于科学思维,缺乏价值思维和应变思维,使自己的思维陷入了一种狭隘的深度而不能自拔,导致片面和极端,出现钻“牛角尖”、“一根筋”的认知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思考力体系不完整,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缺乏有机统一造成的认知现象。

从思维方式的完善性角度上讲,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组成了思维的三维结构。如果以科学思维为横轴,价值思维为纵轴,二者的统一能够组成关于思维的平面坐标,这样的思维模式属于二维平面思维。二维平面思维是理论形态,不是实践形态,它虽然能在抽象意义上达到主客体关系的统一,但往往容易脱离现实条件患纸上谈兵的毛病。如果能够在科学思维和价值思维基础上延伸出应变思维,就会形成思维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是立体的,思维也由平面转化为三维立体了,对问题的理解就会由理论形态转换为实践形态,由抽象理解和纸上谈兵转向实事求是。一般来说,思维处于一维状态的人很容易“认死理”、“钻牛角尖”;思维处于二维状态的人容易脱离现实条件,患纸上谈兵的毛病;只有思维处于三维状态,考虑问题就会周密严谨,随机应变,并且善于把握矛盾的力度、适度、角度、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