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ppt课件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第八页,共76页
(2)人工化学合成的有机农药 有机氯
有机磷
氨基甲酸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 有机氮等
第九页,共76页
(三)按作用方式分类 二、农药的分类
1.杀虫剂
触杀剂:表皮(体壁)→血液→作用部位 (神经系统)
胃毒剂:口腔→消化道(中肠)→血液→ 作用部位
内吸剂:植物吸收→植物汁液(药剂)→ 口器→消化道→作用部位
第二十一页,共76页
毒力表示方法
3.有效中量(ED50)和有效中浓度(EC50) 有效中量(Median Effective Dose):
抑制病菌50%的孢子萌发所需的剂量。 有效中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抑制病菌50%的孢子萌发所需的浓度。
第二十二页,共76页
对照区病情指数(%)
感病指数%= (调 感查 病总 叶 最 叶 ( 该 高 数 株 级 级) 代 数 数 表 1值 0值 0
第三十一页,共76页
绝对防治效果%=
对照区病指增理 长区 值病 -指 处增长值 对照区病指增长值 100
病指增长值=施药后感病指数-施药前感病 指数
第三十二页,共76页
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第六页,共76页
二、农药的分类
(二)按成分与来源分类
1. 无机农药
主要由天然矿物原料加工、配制而成的 农药,故又称为矿物性农药。
常见的有石灰、硫磺、磷化铝、硫酸 铜等。
第七页,共76页
二、农药的分类
2.有机农药
主要由碳氢元素构成的一类农药,且大多数可用 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制得。通常又可据其来源及性质 分为: (1)天然有机杀虫剂 ➢植物性杀虫剂(烟草、除虫菊、印楝等) ➢矿物油杀虫剂(石油乳剂等) ➢微生物源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农用抗菌素等) ➢动物源杀虫剂 (沙蚕毒素类)

绪论植物化学保护ppt课件

绪论植物化学保护ppt课件

2002年亚洲飞蝗从境外迁入
2005年大量西藏飞蝗成虫迁入青稞田危害
小麦条锈病
经济性: 省工、省钱、省时间、防治及时。一般情况下为: 投资1元可收入2.89-29元,经济效益为成本的6倍 以上。
农药在各种作物的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
水稻 柑橘 蔬菜 苹果
5.6% 9.1% 5.5% 7.1%
农药 使用
农业有害生物 靶标作物 无害分解物
大气 水体 土壤
在收获物上的残留
非靶标作物: 非靶标生物:
后茬作物 周边作物
鱼、虾等水生生物 鸟禽等野生生物 益虫
微生物
人、畜
3、再猖獗
再猖獗(Resurgence):是指使用某些农药后,害虫密 度在短时期有所降低,但很快出现比未施药的对照区 增大的现象。
1874年德国化学家Zeidler蔡德勒合成出DDT;
1939年瑞士化学家Paul Müller发现DDT能够有效地 杀死昆虫 ;
1944年1月,意大利那不勒斯战役中虱传播的斑疹 伤寒流行,盟军用DDT消灭了由寄生虫传播的传染 病---斑疹伤寒;
Müller在1948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增产:
美国
甜菜
175%
(杀线虫剂)
大豆
91%
菲律宾(除草剂)
水稻
50%
巴基斯坦(杀虫剂)
苹果
7.1%
节省劳力:
日本:
未用除草剂,每亩(折算)需除草工时为330小时
使用除草剂,每亩(折算)仅为28.8小时
救救我们吧! 保护我们就是 保护你自己!
教材
徐汉虹主编 《植物化学保护》 第四版 2007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考书
1、陈年春,《农药生物测定技术》,北京农大出版社。 2、屠予钦,《农药使用技术原理》,上海科技出版社。 3、唐振华,《农药害虫抗药性》,中国农业出版社。 4、赵善欢,《昆虫毒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5、吴文君,《农药学原理》,陕西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农药的定义及分类,掌握农药的毒力测定和药效的计算方法,明确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了解农药的中毒类型,知道农药对作物的影响及科学用药的原则,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毒力与药效定义的理解;毒力的测定;以及药效的计算。

三、本章知识点㈠农药的概念1.农药的定义;2.根据防治对象对农药的分类㈡农药的毒力与药效1.毒力和药效的定义;2.毒力和药效的定义、表示单位及计算方法㈢农药的毒性与安全评价五、本章考核要求㈠识记农药、毒力、药效、致死中量、致死中浓度、有效中量、有效中浓度、相对毒力指数等的概念。

㈡领会1.农药的分类;2.影响药效的主要因子;3.农药对人畜毒性的表现方式;4.毒性的分级标准㈢综合应用根据农药的特点,对农药安全使用作出评价。

第一节农药的定义及分类一、农药的定义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有害生物:害虫、病菌类、螨类、杂草、线虫、鼠害及有害的鸟类等。

农药的范围:各种杀虫、杀菌、除草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及提高活性的辅助剂,增效剂等;调节、抑制植物与昆虫生长发育、影响昆虫生殖及生物学特性的化学物质,如保幼激素,抗保幼激素、不育剂、拒食剂、驱避剂等。

动植物及微生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物:Bt毒素、烟碱、鱼藤酮等;转基因生物:将害物的致死基因导入植物中培育的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的作物。

二、农药的分类(一)防治对象分:1杀虫剂:对昆虫机体有直接毒杀作用,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可控制其种群形成或可减轻、消除害虫为害程度的药剂。

2杀螨剂3杀菌剂:对病原菌能起到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因而可使植物及其产品免受病菌为害或可消除病症、症状的药剂。

4除草剂5杀线虫剂6杀鼠剂7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控制、促进或调节作用的药剂。

植物化学保护PPT课件

植物化学保护PPT课件

• 蜕皮激素:抑食肼、虫哒酰肼嗪酮类:哒幼酮
•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 不育剂、拒食剂、驱避剂等
苯甲酰基脲类:灭幼脲、氟铃脲、氟虫脲、 氟啶脲(抑太保)
噻嗪酮类:噻嗪酮
第10页/共20页
(二) 今后农药发展的方向 Nhomakorabea1.开发利用生物农药,如植物性农药、抗菌素等; 2.研究开拓新的化学防治途径,如性诱剂、激素
等的应用; 3.人工合成高效、低毒、低残留、选择性高的化
学农药; 4.改进剂型和使用技术,利用水溶剂、微乳剂提
高防治效果,降低用药量提高选择性,减少环 境污染。 总 之 , 要 符 合 I P M 的第1要1页求/共2。0页
(三)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及化学防治在IPM中所占的地位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简称 IPM) 采用植物检疫、遗传工程防治、生物防治、物 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途径控制 有害生物的为害,保护植物的一门科学。
第12页/共20页
这就要求我们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中注意 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有综合的观点 2. 要有生态的观点 3. 要有环境保护的观点 4. 要有经济效益的观点
第13页/共20页
IPM应避免的两种倾向
• 1.片面强调化学防治的重要性,完全依赖化学农药
• 3R问题:Resistance 抗药性

第5页/共20页
三、化学防治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有害生 物综合治理中的地位
(一)农药发展的历史
化学农药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6页/共20页
• 1. 无机农药时代(1940年前) • 天然产物的利用及无机农药时期。亦称第一代农药,是化学农药发展的初始时

植物保护课件课件5

植物保护课件课件5

植物保护课件课件5植物保护课件5一、引言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氧气、药材等必需品。

然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植物保护成为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课件将介绍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病虫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

二、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植物保护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的过程。

植物保护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和损失,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植物保护的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

三、病虫害的种类1.病害:病害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疾病。

病害的发生会导致植物叶片黄化、枯萎、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常见的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

2.虫害:虫害是由昆虫、螨类等害虫引起的植物损害。

害虫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啃食叶片等方式,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甚至死亡。

常见的虫害有棉铃虫、麦蚜、稻飞虱等。

3.草害:草害是由杂草引起的植物竞争。

杂草会抢占植物的养分、水分和光照资源,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常见的杂草有稗草、马唐、狗尾草等。

四、防治方法1.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化学农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能够迅速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常见的化学农药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然而,化学农药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等,因此应合理使用。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点,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常见的生物制剂有昆虫病原菌、天敌昆虫、性诱剂等。

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植物保护方法,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3.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通过改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的方法。

农业防治包括合理轮作、选育抗病虫害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

植物化学保护: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基本概念

植物化学保护: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学 的基本概念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第三节 药害 第四节 农药的毒性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一、农药的定义
农药(Pesticide):指用于预防、消灭 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 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 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 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 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第四节 农药的毒性
一、农药毒性的定义 二、农药毒性的分类 三、农药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
一、农药毒性的定义
农药毒性: 农药对高等动物 的毒害作用。
二、农药毒性的分类
➢ 1、急性中毒 ➢ 2、亚急性中毒 ➢ 3、慢性中毒 ➢ 4、迟发性神经毒性
1、急性中毒
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 通过呼吸道、皮肤、消 化道进入人体内,在短 期内可出现头昏、恶心、 呕吐、抽搐痉挛、呼吸 困难、大小便失禁等中 毒症状。
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我国农药急性毒性暂行分级标准(卫生部)
给药途径 Ⅰ(高毒) Ⅱ(中毒) Ⅲ(低毒)
大鼠口服 (mg/kg)
大鼠经皮 (mg/kg.d)
大鼠吸入 (g/m3.h)
<50 <200
<2
50~500
>500
200~1000
>1000
2~10
>10
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农业部)
毒性分级
3、杀菌剂 Fungicide
(二)按用途分类
4、杀线虫剂 Nematocide
(二)按用途分类
5、除草剂 Herbicide
(二)按用途分类
6、杀鼠剂 Raticide

《植物保护》PPT课件(2024)

《植物保护》PPT课件(2024)

深耕细作
深耕可以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 ,减少害虫数量;细作可以改 善土壤结构,提高植株的抗病 能力。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和灌 溉,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12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 生蜂、捕食螨等,控制
害虫数量。
2024/1/30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 金杆菌、白僵菌等,防
生长。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 农药,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和危害

2024/1/30
31
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保护策略
营造混交林
通过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多样性,增强林木的抗逆性和抵御病 虫害的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鸟类等自然敌害控制有害生物,减少化学农药的 使用。
抚育管理
加强抚育管理,及时修枝、间伐,改善林分通风透光条件,提高 林木生长势和抵抗力。
植物检疫的意义
2024/1/30
03
04
05
防止危险性病、虫、杂 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 、林业生产安全;
促进农产品贸易,保障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保 护生物多样性。
17
植物检疫的程序与方法
申报与受理
货主或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构申报,提交相关单证和资料;
2024/1/30
检验与鉴定
植物检疫机构对申报的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验,包括现场检 验、实验室检验等;
品质变劣
影响植物产品的口感、色泽和 营养价值。
生态失衡
破坏生态平衡,引发其他生物 的连锁反应。
2024/1/30
10
03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杀虫剂, Insecticide 2、杀菌剂, Fungicide 3、除草剂:Herbicide 4、杀螨剂:Acaricide 5、杀鼠剂:Raticide 6、杀线虫剂:Nematocide 7、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Hormone Mimics)
(一)无机农药(Inorganic Pesticide) :天然 矿物硫磺、磷化铝、硫酸铜等。 (二)有机农药(Organic Pesticide) : 植物性农药(Botanical Pesticide 烟碱、 印楝等); 矿物油农药(石油乳剂等); 微生物农药(Microbial Pesticide苏云金杆 菌、农用抗菌素等); 有机合成农药(Synthetic-organic Pesticide )
5.拒食剂(antifeedant)可影响昆虫的味觉器 官,使其厌食、拒食,最后因饥饿、失水而逐 渐死亡,或因摄取不足营养而不能正常发育 的药剂。 6.驱避剂:施用后可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 (如颜色、气味等)使害虫忌避或发生转 移、潜逃现象,从而达到保护寄主植物或特 殊场所目的的药剂。 7.引诱剂:使用后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 (如光、颜色、气味、微波信号等)可将 害虫诱聚而利于歼灭的药剂。

对照区草量- 施药区草量 防效 100% 对照区草量
一、农药对作物的药害 1、农药的性质 2、植物的种类和生育阶段、生理状态 3、环境条件 4、植物药害的症状 A、急性药害 B、慢性药害 二、农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
对作物的药害(pesticide damage on the crops) Pesticide properties: 各种农药的化学组成不同,对植物的安全程度有 时差别很大。一般来说无机药剂较容易产生 药害,有机合成药剂比无机药剂要安全得多。 安全性指数(K)=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最低浓 度/植物对药剂能忍受的最高浓度
1、剂量转换为对数,死亡率转换为机率值,毒力 单位一般有以下几种: (1)致死中量(Lethal Dose :LD50 ) (2)致死中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 (3)有效中量(Effective Dose:ED50) (4)有效中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5)击倒中时(Knock-down Time: KT50) (6)抑制中浓度(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50) 2、相对毒力指数(Relative Toxicity Index)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第三节、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第四节、农药的毒性 第五节、农药科学使用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一、农药的定义 二、农药的分类 1、按原料来源及成分分类 2、按用途分类 3、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1)、杀虫、杀螨剂 (2)、杀菌剂 (3)、除草剂
农药(Pesticide) 系指用于预防、消灭或 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 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 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 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 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美国 :agricultural chemicals 欧洲:agrochemicals
1.输导型除草剂:施用后通过内吸作用传至杂 草的敏感部位或整个植株,使之中毒死亡的 药剂。 2.触杀性除草剂: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移动,只 能杀死所接触到的植物组织的药剂。 3 、 选择性除草剂: 即在一定的浓度和剂量 范围内对杂草有效而对作物安全的药剂。 4、灭生性除草剂: 在常用剂量下可以杀死所 有接触到药剂的绿色植物体的药剂。
一、农药的毒力与药效的概念 二、农药毒力测定 三、农药药效计算 1、杀虫剂 2、杀菌剂 3、除草剂
毒力(Toxicity)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的条 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 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药剂的一个 量度,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 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药效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 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定的 毒性(Toxicity) 一般指对哺乳动物或人而 言。

Ta Cb 防效 1 100 T b C a
Ta =处理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 Tb =处理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 Ca =对照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 Cb =对照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
相对防治 效果 对照区病 情指数 % 处理病情 指数 % 对照区病 情指数 % 100%

Calculation of adjusted mortality: (x-y)/x*100 X: percent survival in the untreated controls Y: percent survival in the treated insect. The approximation is permissible when the control mortality is less than 20% or is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r observation.
1.保护性杀菌剂:在病害流行前(即当病原菌接 触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施用于植物体可能受 害的部位,以保护植物不受侵染的药剂。 2.治疗性杀菌剂:在植物已经感病以后,可用一 些非内吸杀菌剂,如硫磺直接杀死病菌,或用 具内渗作用的杀菌剂,可渗入到植物组织内部, 杀死病菌,或用内吸杀菌剂直接进入植物体内, 随着植物体液运输传导而起治疗作用的杀菌剂。 3.铲除性杀菌剂:对病原菌有直接强烈杀伤作用 的药剂。
1.胃毒剂:只有被昆虫取食后经肠道吸收进入体内, 到达靶标才可起到毒杀作用的药剂。 2.触杀剂:接触到昆虫体(常指昆虫表皮)后便 可起到毒杀作用的药剂。 3.熏蒸剂:以气体状态通过昆虫呼吸器官进入体 内而引起昆虫中毒死亡的药剂。 4.内吸剂:使用后可以被植物体(包括根、茎、 叶及种、苗等)吸收,并可传导运输到其它部位 组织,使害虫吸食或接触后中毒死亡的药剂,如吸 食而引起中毒的,也是一种胃毒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