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中下游水利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初步构想

合集下载

最新 汉江流域水利建设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几点思考-精品

最新 汉江流域水利建设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几点思考-精品

汉江流域水利建设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几点思考随着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管理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汉江流域水利建设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欢迎阅读查看。

1流域概况1.1自然概况汉江是长江中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于武汉市汇入长江,全长1577km,支流展延至甘肃、四川、重庆、河南4省(市),流域面积15.9万km2,水资源总量573亿m3,约占长江流域的5.8%,水能理论蕴藏量10831.6MW,其中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8167.2MW,流域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1.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08年汉江流域总人口350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228亿元,人均约17749元,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并且呈现出上游经济相对落后、中下游相对发达的局面,上游(丹江口以上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10600元,中下游(丹江口以下及唐白河流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21556元。

流域耕地面积313.4万hm2,占全国的2.6%;粮食产量1747万t,占全国的3.3%;棉花产量30.87万t,占全国的4.12%;油料作物产量232.43万t,占全国的7.87%。

流域工业以机械、、建材为主体,石油、化工、纺织及汽车制造具有相当规模,2008年流域内工业增加值2555亿元。

2建设必要性随着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管理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

为了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及尽量减轻对调水区的影响,需要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洪涝和干旱等极端天气灾害及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需要加强流域综合管理能力。

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工程措施与科学技术、律及市场等手段,不断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流域涉水事务管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加快推进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汉江中下游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汉江中下游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汉江中下游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水环境影响分析文威;李涛;韩璐【摘要】以汉江中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为例,通过收集开发前后水环境资料,分析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中下游干流水体形态、径流量、水质和水温4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干流水电梯级开发极大程度地改变了工程所在汉江河段的水体形态,主要表现在库区平均流速减小,平均水深增大;丹江口枢纽作为汉江中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的控制性枢纽,水库调度运行对下游河段月平均流量调节作用明显;水电梯级开发没有造成汉江中下游王甫洲和崔家营枢纽河段水质恶化;丹江口枢纽对坝址下游河段水温影响显著,王甫洲和崔家营枢纽建成对坝址下游河段水温无显著影响.【期刊名称】《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年(卷),期】2016(006)003【总页数】7页(P259-265)【关键词】汉江中下游;梯级开发;水环境【作者】文威;李涛;韩璐【作者单位】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1;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2;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1;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2;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0.3随着流域水电开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3]。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分析及相关研究也广泛开展:魏浪等[4]研究了乌江上游梯级水库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梯级电站大坝阻隔引起的水动力条件变化,N和P等营养盐输入、网箱养殖、日照和水温条件均对库区富营养化状况产生重要影响;薛联芳等[5]研究了红水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对水质的累积影响,结果表明,红水河梯级水库建成后对水质的影响呈顺向累积效应,没有出现逆向累积变化,梯级开发没有导致水质恶化;侯保灯等[6]研究了岷江上游河段水电梯级开发对水环境的累积影响,结果表明,水电梯级开发导致径流量逐年下降,水量年内分配发生明显改变,水质累积影响变化不大,水温累积影响较大,可能会对下游鱼类生长和繁殖、浮游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及分布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汉江中下游梯级开发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汉江中下游梯级开发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汉江中下游梯级开发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汉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全长约1,578公里,流经湖北、河南、陕西等省区。

汉江中下游地区因其丰富的水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交通枢纽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传统的开发模式已经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需要探索新的科学开发模式,以推动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汉江中下游地区应该重点发展梯级开发。

梯级开发是指利用河流自然高差的特点,建设一系列水电站,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通过建设多个水电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潜力,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同时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此外,梯级开发还可以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汉江中下游地区应该重点发展梯级开发,充分利用水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汉江中下游地区还应该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

传统的区域发展模式主要以城市为中心,以扩大城市规模和提高城市功能为目标,导致城市化进程过快,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相反,汉江中下游地区可以通过发展农业、旅游等产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

此外,该地区还应该注重发展现代产业,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汉江中下游地区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多元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实施梯级开发和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汉江中下游地区还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和规划。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措施,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其次,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定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边界,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资源。

此外,还要加强政府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监管机制,确保梯级开发和区域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汉江中下游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需要探索新的科学开发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浅析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构想

浅析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构想

ojci s a dhgl hso o s ut n ae pee td be t e n ihi t fc nt ci r rsne . v g r o
K y w rs a rm dri tn e od:w t oe z i ; mdl adl e r ce o aj n i r oj te; i l h e n ao i e n o r e hs fH ni gRv ; be i s hg i t d w a a e cv hg s
第三 . 汉江 中下 游有 中央 支 持 这 个 先决 条件 。一 是汉 江 中下游 兴隆 枢
北 省 汉 江 流 域 中下 游 水 利 现 代 化 建

设试 点 规 划构 想 》 以下 简 称 《 ( 构想 》 )
在 汉 江 流 域 中下 游 开展
和《 湖北 省汉 江 流域 中下 游水 利现 代
Ha ja g R v r i b iP o ic / hn h hn n in ie n Hu e r vn e Z agZ i eg / c
Abta t u e rvn e m k s ln o nt t g pltpoet fr w tr m d ri t n i h d l a d src:H bi oic a e a pa f iiai i rjcs o ae o e z i n te mide n P in o n ao lw rrah so h aj n ie ai. O t n fpa nn s m d codn l.i m k scer h tw t o e ec e fte H ni g R vrB s a n ul e o ln ig i a e ac rigy t a e n cn t cin i te mide a d lw rrah s o nin i r so l nue f o aey pi d ri i o s u t n h d l n o e ec e fHaj g Rv hud e s r l d sft,o t ao r o a e o —

加强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第07期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原主席宋育英承办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全国政协委员宋育英提案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全长1577公里。

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占全长的55.25%,流域范围包括10市(林区)40个县(市、区),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33.89%。

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期间,兴建了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实施了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对汉江中下游实施生态补偿,完成了引江补汉前期工作,缓解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但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后,打破了汉江流域原先的水资源分布格局,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量大大减少,对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长期性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一是水环境容量急剧下降,二是水污染防治难度加大,三是水生物和鱼类品种减少,四是工农业用水受到影响,五是汉江堤防局部运行环境发生变化,六是航运能力下降。

汉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任务紧迫而重大。

我们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

一、建议国家解决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运行费用鉴于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一是建议国家加大碾盘山水利枢纽项目资本金投入力度,促使项目尽快开工;二是建议国家安排资金解决碾盘山水利枢纽建成运行前过渡期的四项治理工程运行费。

二、建议国家尽快批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汉江中下游影响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规划》随着中线调水实施,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全面影响将会逐步显现。

建议国家尽早批复实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汉江中下游影响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完善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更新改造沿江泵站、涵闸、机井等水利设施,对兴隆库区及坝下崩岸进行治理。

把汉江中下游建成三峡向黄河供水的黄金水道

把汉江中下游建成三峡向黄河供水的黄金水道

向全社会呼唤:认知汉水北调的决策腐败——水利官僚引汉不济黄经营城市供水搞形象工程应重新筹划汉江中下游连通长江黄河调水通航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易贤命提要:一代伟人提出南水北调战略构想,核心内涵是“借长江水济黄”——先丹江口引汉济黄,后延伸三峡引江济黄,构建连通江淮河汉海的中华大水网,成为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如今水利官僚背弃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异化为“引汉不济黄、江汉乱调水”,付出昂贵的代价,将汉水北调主体工程建成纵跨四大水系的地上长河,抢夺引黄城市供水市场为水利行业大小官员牟利,确实“伟大而可咀咒!”水源配套又舍弃两沙运河,斥巨资另行毁地挖河填湖修建孤立的水上立交航道,冒充“现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糟践湖北水运。

南水北调要树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治水丰碑,必须遵循一代伟人的谋略,把汉江中下游打造成连通长江黄河调水通航的黄金水道。

当前实施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国家战略,就应重新筹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复原两沙运河,兴建碾盘山抽水蓄能供水工程,开挖鄂豫运河和河南运河,从三峡水库下游向黄河下游补水。

重大决策失误是最大的腐败!决策腐败在腐败案件中危害性最大!水利官僚是深化水利改革的拦路虎!只是当前中央在不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上的执政能力不足,还难以制止不计成本的“中国式”调水。

但是,国务院部署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一定要汲取教训,不要再纵容水利官僚强行实施神农溪(或大宁河)引江补汉工程、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碾盘山建闸坝河床式电站和搞航道整治、小浪底枢纽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贯通工程等四项工程,延续“江汉乱调水”,阻碍由汉江中下游连通长江黄河构建南北大运河“借长江水济黄”。

历时11年、耗资2013亿元(超过三峡工程),征占50多万亩耕地(不含丹江口水库为防洪与洪水资源化加坝完建而淹没湖北12.5万亩、河南 13.2 万亩耕地)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汉水北调),如今正式通水了。

汉江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方案

汉江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方案

汉江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方案一、总体概况汉江流域面积广阔,涵盖多个省市,水资源分布不均,流域内部的生态环境和水质差异较大。

因此,我们将治理工作划分为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分别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和工程建设计划。

上游:主要是陕西和四川等省市的部分区域,该地区地形复杂,水资源丰富,但存在着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需要加强土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中游:主要是湖北和河南的部分地区,该地区是汉江的干流,水流湍急,河道起伏大,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同时,该地区也是农业集中区,农药、化肥等农业活动对水质造成的影响较大。

下游:主要是湖南和湖北的部分地区,该地区是汉江的下游平原地带,水质较差,还有少量的工业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二、建设方案1. 深入开展水污染治理针对汉江流域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我们将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工业废水治理,推行河道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实施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全面提升汉江水质。

2. 加强水资源管理深入推进水资源整合与调配,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合理分配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流域内水资源保护和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汉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湿地保护范围,加强湿地恢复和修复工作,保护汉江流域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4.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河道整治工程进度,加强堤防防洪工程建设,完善水利设施,增加水库水库泄洪能力,提高流域治理能力和抗灾能力。

5. 改善水生态环境结合生态保护和水质改善,加强水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恢复和重建湿地与原生水生态体系,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培育和保护水生态环境。

6.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推行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化肥农药使用,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汉江流域十二五发展规划

汉江流域十二五发展规划

汉江流域十二五发展规划一、水利航运建设(一)、问题、机遇与挑战1、问题1.水源污染威胁人畜饮水安全汉江流域荆门段处于汉江中下游,上游地区生产污水顺水而下,直接影响流域内人畜饮水安全。

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将对汉江流域荆门段水质生产如下不利的影响:随着汉江水流量的减少,流速的降低,其水体自净能力将大大降低;工程形成的库区与干流交流能力变小,上游污水特别是竹皮河,直排库区,加之沿江农田渍水排放,将造成库区水质的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库区生活用水安全;引江济汉工程将长湖一分为二,导致长湖南北部水域不能有效互通,降低自净能力。

同时,由于汉江上游段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工业和生活污染物大量增加,将进一步加剧流域内城区的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

2.水运作用日益下降沙洋县和钟祥市是汉江流域荆门段的主要区域,近年来水运作用日益下降。

主要原因包括: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分流了大量港口货物;资金投入有限,港区内码头设施简陋,机械化程度低,水运能力日益萎缩;通行能力低,不能适应船舶货运发展的需要。

此外,兴隆水利枢纽建成蓄水后,水位上涨,不能满足船舶最小作业空间的要求,航运设施急需改进。

3.防汛制约城镇发展汉江由于长期江水下泄,河泓偏移,迎流顶冲,造成崩岸险情频繁发生,给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近年来,沿江老城区建设一直处于停顿状态,设施陈旧,环境日益恶化,房屋年久失修,行洪通道不畅,已经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特别是,沿江防汛设施年久失修,存在较大隐患,如遇洪水暴发时,水位上涨,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崩岸和内涝现象。

2、机遇1.防洪工程加固改造全面实施主要包括汉江堤防及连接河道、分蓄洪区,闸站改造,城市建设,水资源调配。

丹江口大坝加高加固和大坝以下河道6级梯级开发,使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发生根本性变化,为汉江中下游的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契机。

防洪标准的提升,使部分分洪区的使用标准由5—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为汉江流域荆门段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水利环境。

汉江中下游流域绿色堤防经济发展探究

汉江中下游流域绿色堤防经济发展探究

汉江中下游流域绿色堤防经济发展探究汉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四川、重庆、湖北等地,最后注入长江。

汉江中下游流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但同时也面临着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问题。

为了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堤防建设成为一种重要的路径选择。

绿色堤防是指在河堤上种植大面积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提高堤岸的抗洪能力和生态效益。

绿色堤防不仅可以增加土地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促进土壤肥沃度的提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绿色堤防还可以种植经济作物,提供农民增收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绿色堤防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资源。

在汉江中下游流域,土地贫瘠、土壤不稳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可以增加土壤的抗蚀性能,减缓水流速度,降低冲刷力。

树木的根系能够牢固地抓住土壤,增加土壤的稳定性,防止土壤被冲刷走,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绿色堤防的建设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种植大面积的树木和草本植物能够吸引大量的鸟类和昆虫,形成丰富的生态系统。

这些生物在绿色堤防上繁衍生息,帮助农田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农药的施用。

树木的落叶和枝干可以降解成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肥沃度,提高农田的产量。

绿色堤防还可以净化空气、固定有害气体和尘埃,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绿色堤防可以为农民提供增收机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绿色堤防上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如果树、茶树等,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绿色堤防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居民的就业状况。

农民通过参与绿色堤防的建设和管理,可以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提高生活水平。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6.28•【字号】鄂政办发[2006]69号•【施行日期】2006.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鄂政办发[2006]69号)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六年六月二十八日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实施意见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指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部分闸站改造和局部航道整治工程,下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全额投资、我省负责建设管理的大型战略性基础设施。

为了规范工程的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国调委发〔2004〕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建设管理体制(一)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是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设的领导机构,其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等,决定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其他重大问题。

(二)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南水北调办)是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其主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决定;受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委托并按照省人民政府赋予的职能,行使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等行政职能;负责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的投资计划、前期工作、质量监督、进度控制、安全生产、招标投标、经常性稽察和对项目法人日常建设管理行为的监管;协调工程征地拆迁安置、协助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南水北调工程的方案(3篇)

南水北调工程的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我国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工程目标1. 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三、工程总体布局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分别从长江、汉江和黄河调水。

1. 东线:从长江下游江苏省扬州市的长江干流取水,经黄河、淮河、海河等流域,最终向华北地区供水。

2. 中线:从长江中游湖北省宜昌市的汉江干流取水,经黄河、淮河、海河等流域,最终向华北地区供水。

3. 西线:从长江上游青海省的通天河取水,经黄河、海河等流域,最终向华北地区供水。

四、工程实施方案1. 工程建设阶段(1)规划阶段: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全面规划,明确工程规模、布局、技术方案、投资估算等。

(2)设计阶段:根据规划阶段确定的工程规模和布局,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工程设计、设备选型、施工方案等。

(3)施工阶段:按照工程设计,进行施工建设,包括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管道铺设等。

(4)验收阶段:工程建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工程技术方案(1)水源工程:采用大型水库、湖泊、河段等水源,确保调水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输水工程:采用管道、渠道、隧洞等输水方式,确保调水工程的输水能力和效率。

(3)泵站工程:建设大型泵站,实现调水工程的能量转换和输送。

(4)水生态保护工程:采取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等措施,保护调水工程沿线的水生态环境。

3. 工程投资估算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约1.8万亿元,其中东线约5000亿元,中线约1.2万亿元,西线约1000亿元。

汉江中下游联合生态调度方案可行性研究与分析

汉江中下游联合生态调度方案可行性研究与分析

汉江中下游联合生态调度方案可行性研究与分析随着汉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汉江流域梯级水库群的建成投运,对汉江中下游产漂性卵鱼类的繁衍生存帶来巨大影响,汉江中下游鱼类资源呈现衰退趋势。

标签:汉江;联合调度;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汉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汉江流域梯级水库群的建成投运,对汉江中下游产漂性卵鱼类的繁衍生存带来巨大影响,汉江中下游鱼类资源呈现衰退趋势。

梯级水库群的建成投运对产漂性卵鱼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梯级水库群对汉江水文情势的影响汉江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的建成后,其对径流蓄丰补枯的调蓄作用,使得汉江中下游径流过程坦化,汛期涨水幅度下降,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所需的涨水条件发生较大改变;特别是随着丹江口水库加坝扩容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这些生态环境影响进一步加剧。

(2)枢纽建设对鱼类洄游阻隔的影响汉江作为长江中下游最大支流,汉江流域与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具有高度相似性,迁移交流频繁。

一般而言,长江中下游及其湖泊肥育后的鱼类上溯至汉江支流索饵繁殖,汉江繁殖的仔幼鱼降河至长江中下游及其湖泊中索饵肥育。

丹江口水库建成后,阻断了汉江上游与汉江中下游及长江的鱼类洄游,崔家营的建设,阻断了坝上汉江、支流唐白河与汉江中下游乃至长江中下游的鱼类洄游,兴隆枢纽的建设,又进一步阻断了兴隆至崔家营坝址间汉江干流与汉江下游、长江鱼类洄游。

二、研究意义本项目针对以“四大家鱼”为代表的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繁殖需求,开展汉江中下游梯级水库群的联合生态补偿调度研究和实践,提出梯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方案,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汉江中下游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的实施,缓解梯级水库群建设对汉江中下游河段鱼类产卵繁殖的影响。

同时,研究成果作为汉江中下游碾盘山等规划建设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非工程措施,可为工程前期论证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15•【字号】鄂政办发[2011]24号•【施行日期】2011.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鄂政办发〔2011〕24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0-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0-2020年)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乃至全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为推进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资源配置,综合开发治理,带动汉江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署,在水利、国土、农业、林业、财政、农村建设等6个专题规划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区域范围主要包括汉江流域自丹江口水库以下至汉江与长江交汇口河段干流与支流(湖北境内)沿线的神农架林区、十堰市、襄阳市、荆门市、随州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荆州市、孝感市和武汉市等11个市(林区)所辖的34个县(市、区)(详见《汉江流域中下游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总体目标》,附后)。

一、规划背景(一)基础与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地跨东经109°56′~114°17′、北纬29°38''~32°58′之间,全长652公里,集水面积469万平方公里。

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量丰沛、良种优质,历来是我省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区;地处中原腹地,信息发达,交通便利,初步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航运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为区域内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优越条件。

汉江中下游干流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汉江中下游干流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汉江中下游干流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汉江中下游干流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回顾性研究报告(简本)1 流域及梯级规划情况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于武汉市汇入长江。

干流全长1567km,总落差1964m,全流域面积15.9万km2。

多年平均径流量566亿m3。

汉江干流可分为三段: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约925km,流域面积9.52万km2;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长约270km,流域面积4.68万km2;钟祥以下为下游,长约382km,流域面积1.70万km2。

汉江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全流域可开发水能资源6140MW,年发电量250亿kW·h。

汉江流域规划工作始于50年代。

长江水利委员会最早于1956年提出了《汉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对汉江干流规划了6级梯级开发方案,即黄龙垭—石泉—二郎滩—甲河关—丹江口—碾盘山。

1993 年10 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了《汉江夹河以下干流河段综合利用规划报告》,推荐孤山(179.23m)—丹江口(168.23m)—王甫洲(86.23m)—新集(76.23m)—崔家营(62.23m)—雅口(55.23m)—碾盘山(49.23m)—华家湾(40.23m)—兴隆(34.23m)共9 级开发方案。

湖北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2004年编制完成了《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2005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以水规计[2005]85 号文件批复了《规划纲要》。

根据《规划纲要》,到2020年,汉江中下游干流规划建成丹江口—王甫洲—新集—崔家营—雅口—碾盘山—兴隆七级水利梯级枢纽,全面完成干流梯级综合开发利用工程。

7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542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61.32亿kW·h:丹江口初期工程于1973 年建成,后续(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于2005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仍未完工;王甫洲已于2000年建成发电,2003 年通过各单项验收;新集已完成可研设计工作;崔家营2010 年主体工程完工并投产运行;雅口、碾盘山已开展前期设计工作;兴隆2009年开工,现正在建设中。

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规划

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规划

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规划
韩翔
【期刊名称】《水利规划与设计》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按照水利部领导关于开展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的要求,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省水利厅和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省政府的领导下,
在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的指导下,开展了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研究工作.湖北省汉江流
域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流域大小适中,具有一定的水利基础和条件,特别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开工建设,为汉江中下游的综合治理和整个流域经济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也为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总页数】5页(P1-4,12)
【作者】韩翔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武汉,43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美国田纳西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湖北汉江流域中下游现代水利建设的启示 [J], 程邦谊
2.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问题探讨 [J], 周琴;曹夏飞
3.浅析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构想 [J], 张志成
4.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实
施意见的通知 [J], ;
5.守护汉江生态促进协调发展——湖北省政协首次专项民主监督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纪实 [J], 毛丽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简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

京津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开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并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正常开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开展战略。

因此,实施跨流域调水,向京津华北地区补充水资源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XX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个五年方案纲要?要求“加紧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十五’期间尽早开工建立〞。

为此,根据水利部统一部署,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修订工作。

本次中线工程规划修订过程,除进展受水区的需水预测外,还针对中线工程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编制了?汉江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研究??供水调度与调蓄研究??总干渠工程建立方案研究??生态与环境影响研究??综合经济分析??水源工程建立方案比选?等6个专题报告。

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于2001年7~8月组织有关专家对这6个专题进展了评审。

评审意见认为,各专题报告资料翔实,研究的技术路线正确,方法科学合理,工作深度到达了规划阶段的要求。

同时,也提出了修改和补充的意见。

在此根底上,编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送审稿〕。

2001年9月,水利部主持对规划报告送审稿进展了审查,审查意见认为,规划修订报告到达了规划阶段的深度要求,多数专家同意规划修订报告的主要结论并赞成推荐的方案。

一、工程建立的必要性京津华北平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但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6%和14%。

海河流域缺水状况最为严峻,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0%以上,以国际标准衡量,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其严重性主要表现为:水源枯竭、水质恶化,大局部河道已成为季节性或常年无水的河道,地下水严重超采,城乡供水出现全面紧X的态势。

湑水河焦岩水库工程调整初步方案

湑水河焦岩水库工程调整初步方案

湑水河焦岩水库工程调整初步方案新华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陕西新华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黄河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水电三局设计院二〇一一年七月焦岩水库工程位于汉江一级支流湑水河中下游,距域固县县城21km,是一座以防洪、发电、灌溉、城镇供水为主的大(2)型水利水电工程,是湑水河干流梯级开发的最末一级工程。

2000年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焦岩水利工程项目建议书,2004年3月汉中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与汉中市水利局联合向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报送焦岩水利工程项目建议书,同年4月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要求按发电为主的原则论证水库的规模和电站装机规模和项目投资分摊方案等。

尔后,由于工程投资巨大,经济效益差而未能开发。

本次根据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陕计农经(2004)279号《关于汉中市城固焦岩水库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的原则,建议农业灌溉以适当对现有灌区进行补水和提高灌溉保证率为任务,重点研究增加电站装机容量,提高工程发电效益的经济合理性。

按以发电为主的要求,进一步论证水库规模和电站装机规模的精神,对焦岩水利枢纽工程原项目建议书方案进行调整。

一、原项目建议书方案(简称原方案)原方案坝址位置位于升仙村水文站上游3.5km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143 km2 (直接移用),工程成果如表1: 原方案工程概算以2000年初物价指标为概算单价基准年,工程总投资为83648.36万元,分项概算见表2:二、方案调整(一)、本次调整将原坝址位置上移动4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2020 km2 ,电站由河床式改为引水式,引水隧洞长度3.5km。

其主要目的是减少移民投资,增加工程效益。

表1工程特性表表2 焦岩电站总概算表(二)、调整后的坝址采用三种方案比较:方案一考虑梯级电站首尾衔接(上游双溪电站尾水位578.0m),正常蓄水位定为578.0 m;方案二不考虑与上游电站的衔接,正常蓄水位定为590.0 m,方案三正常蓄水位定604.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初步构想摘要提出了在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和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下,建立湖北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的初步构想。

详细阐述了建立湖北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本内涵、建设目标、发展阶段、规划原则、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等。

示范工程主要包括防洪保安工程、资源配置工程、生态环境工程、综合开发工程、汉江数字工程和现代管理工程。

分析认为建立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区,一是可以大大提高防洪标准,二是可以显著提高供水保证率,三是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四是可以有效激活区内旅游资源,五是将极大地增强群众的现代文明意识。

该区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航运的改善,将促进流域、区域资源、环境的持续优化,带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这一区域成为湖北省的核心经济板块,并成为全国范围内有特色、有影响的重要经济带。

关键词汉江流域;汉江中下游;示范工程;现代水利;规划;设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为汉江的综合治理和整个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历史性战略机遇。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的指示精神,经过认真研究,现就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建设规划提出如下初步构想。

一、实施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的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汉江流域地处我国中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流域总面积15.9km2,全长1577km,其中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段,长925km,集水面积9.52万km2;丹江口至汉口为中下游段,长652km,集水面积6.38万km2。

汉江中下游地区在湖北处于承东启西,南北过渡地带,气候兼有山区与平原的特点,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工农业基础较好,是湖北省的精华所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的范围为丹江口至汉口的中下游段,长652km,集水面积6.23万km2的区域(扣除河南省0.15万km2),其中核心区为干流两岸19个市县区,2.73万km2,人口1138.1万人,耕地面积69.82万hm2的区域;示范幅射区为除核心以外的3.5万km2的区域,区内有15个市县,人口604.32万人,耕地面积40.37万hm2。

1、工程实施的目的抓住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和汉江中下游4项治理工程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充分发挥汉江水资源多功能为重点,整合流域资源优势,激活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增强人民群众的现代文明意识,促进汉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河流综合治理开发提供现代化的示范样板。

2、工程实施的必要性该区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受到资源、市场和生态环境等问题的严重制约。

一是防洪标准不高,洪涝问题突出。

堤防工程堤质不良,堤基差,而且有581km干堤堤顶宽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堤顶高度按防御1964年型洪水普遍欠高1m左右;民垸分洪难以适时适量,分洪后损失巨大;河势变化大,崩岸多。

二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配置不够合理,缺水问题突出。

一方面,现有灌溉和供水工程标准低、配套不完善,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抗大旱的要求,另一方面,工程布局与生产力布局、工农业结构、城镇发展的战略性调整不配套。

三是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不够,环境质量问题突出。

特别是潜江以下河段先后于1992年、1998年、2000年和2003年4次发生“水华”现象,给区域生态环境敲响了警钟。

四是水管体制不顺,政出多门问题突出。

工程管理分散,水质水量多头管理,不能做到系统优化,科学调度,合理有效配置水资源。

与此同时,还缺少专门的流域性法规,管理手段落后。

另外,还存在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资源开发不充分的问题。

实施好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一是大大提高防洪标准。

在中游民垸基本不分洪的情况下,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而且杜家台分蓄洪区由5~10年使用一次减少到20年使用一次,这将大大改善该区域的投资环境。

二是显著提高供水保证率。

引江济汉工程、兴隆枢纽和部分闸站改扩建工程完成后,沿江闸站的供水水量保证率和灌溉水量历时保证率都将明显提高。

三是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以该区域生产力布局、工农业结构、城镇发展的战略性调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平台,进行灌溉和供水工程布局,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再辅以灌区节水改造和灌溉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将大大提高水的配置效率和可调控能力,为经济作物适时适量灌溉创造条件,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节水、减污措施的广泛推行有利于引导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四是有效激活区内旅游资源。

在加强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的同时,利用汉江中下游沿线河岸、库面、洲滩、湿地生态等水域环境优势以及沿线名山(武当)、古迹(隆中)等人文景观,深度开发水的旅游、休闲、娱乐功能,将汉江中下游建成风景如画,蓝天、碧水、游人和谐共处的旅游胜景,将大大促进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五是极大增强群众的现代文明意识。

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是一个现代文明意识。

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是一个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集水利、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现代化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将探索形成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突出强调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有助于提高区域内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科技意识和环保意识。

此外,还有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航运的改善。

这些都有利于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城镇化的发展,将促进流域、区域资源、环境的持续优化,带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这一区域成为全省的核心经济板块,并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有特色、有影响的重要经济带。

与此同时,实施好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将会给水利自身的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四个试验场”。

一是现代治水理念和全新治水思路的试验场;二是现代水利科学技术的试验场;三是新型水利建筑、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场;四是水利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试验场。

3、工程实施的可行性(1)区域产业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可观。

汉江中下游地区在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武汉、襄樊等大中城市外,在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市县中,有六强位于该区域,其中仙桃市和天门市已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的行列。

核心区内人均GDP8471.7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也走在全省前列。

该区域工农业基础较好,已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汽车工业带和以饲料加工、水果蔬菜种植为主导有农业产业带。

因此,该区域在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具备走在全省前列的基础条件。

(2)水利工程体系形成,功能比较齐全。

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已形成以堤防为基础,丹江口水库为骨干,包括杜家台分洪工程和沙洋以上14个蓄洪民垸在内的工程体系。

整体防洪能力达到在民垸不分蓄洪情况下,运用杜家台分洪工程基本上可解决20年一遇洪水;配合民垸分蓄洪,并在十分理想的调度运用条件下,基本上可以防御百年一遇的1935年实际洪水。

建国以来,已先后抵御了1964年、1983年秋季洪水和1975年夏季洪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防洪效益。

灌溉工程在正常年景目前可基本满足区域内工农业用水需求,核心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2.9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5.9%。

区域内蓄水工程较多,其中包括温峡口、西排子河、熊河等大型水库10座,总库容20.22亿m3,调洪库容7.73亿m3,兴利库容11.55亿m3。

汉江沿岸还建有水闸和泵站等106座引(提)水工程,其中包括天门罗汉寺、潜江兴隆、仙桃泽口等大型引水闸。

在水能资源开发方面,汉江及其众多支流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目前已经建成王甫洲枢纽等一大批水电工程。

(3)发展机遇千载难逢,部省合作意向明确。

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建设期正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而奋斗。

与此同时,水利发展进入新阶段,对治水的认识不断深化,新的治水思路日趋成熟。

正是从全国发展的大局、从湖北发展的大局、从水利发展的大局发出发,各级领导寄希望于湖北并把目光投向汉江。

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看望湖北代表团时,强调湖北要抓住三峡、南水北调两大水利工程建设机遇,带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俞正声书记明确要求计划、水利部门要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切实抓紧抓好此项工作。

水利部对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很重视,认为在一省范围内,有利于组织实施。

汪恕诚部长要求引入最先进的现代水利理念治理汉江,参照美国田纳西河治理开发模式开发汉江,建成全国现代水利示范工程,力求达到工程设计最优、工程效益最好、环境污染最少、人文景观最美的标准。

这些都为实施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创造了难得机遇。

二、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的基本内涵、建设目标、发展阶段1、基本内涵汉江中下游现代水利示范工程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4项治理工程的实施为契机,以现代治水理念和现代治水理论为指导,以汉江中下流域自然环境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系统工程。

具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工程层面。

就是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建立起人水协调的防洪保安工程、持续优化的资源配置工程、优质良好的生态环境工程、科学合理的综合开发工程、快捷安全的汉江数字工程、协调高效的现代管理工程等六大工程体系。

二是制度层面。

就是建立健全汉江流域治理开发、水工程设施设备保护、水环境水生态保护、水市场和水权交易的法律法规体系,探索建立结构合理、权责配套、运转灵活、协调高效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决策机制。

三是文化层面。

在治水性水价政策、汉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两利”“双赢”,强调需水管理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以水利的发展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水利的持续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在管理上,建立用现代企业管理、现代组织管理理念武装的、高素质的现代化管理队伍和具备高科技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立以工作—学习—创新为主旋律的学习型组织,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和人文环境。

2、建设目标在省政府授权范围内管理流域自然资源,解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约束,探索解决人类在资源的开发、节约和保护中遇到的问题,使汉江中下游地区走上人水协调、水旱无忧,配置优化、供水安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体制健全、管理高效,信息畅通、运行可靠,人民富裕、社会进步的文明发展道路。

具体目标就是力求达到工程设计优、工程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文景观美。

(1)工程设计优。

以现代治水理念和现代治水理论为指导,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来确定水利发展的任务和重点,统筹考虑水环境治理、水资源配置和水功能开发中的各种问题,科学规划布局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