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苏教版

合集下载

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合集5篇)

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合集5篇)

欢快的泼水节说课稿(合集5篇)教学人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常常要依据本身的教学要求撰写讲义,而讲义是为讲义作准备的书面材料,起着非常紧要的作用。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欢快的泼水节说课稿,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欢快的泼水节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欢快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快”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庆祝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敬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这有五句话,实在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快场面。

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

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

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

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因民族差异,同学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同学年龄小,有猛烈的古怪心,思维较活跃。

依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布置,再结合二班级同学的年龄特点,我从学问与本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订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格里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育同学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本领3、创设情境,同学全面热诚参入,老师和同学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快心情。

其中1、2是重点,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依据教材特点,同学特点,我计划用三课时来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教时:我将通过“揭题设疑,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书写”这三个环节引领同学初步感知文本。

一、揭题设疑,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多媒体显示泼水节的欢快情景,让同学们说说所看到的情景,相机揭示课题,读准课题,围绕课题让同学质疑,从而让同学带着“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呢?等问题进入第二环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里,我先让同学借助拼音按要求自渎课文,把课文读正确,再指名请不同层次的同学分节读,读后相互正音,予以同学充分的时间,让同学反复读,结合朗读回答刚开始提出的问题。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识写生字“泼”、“吉”、“如”、“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3、了解西双版纳风情,体会隆重、幸福、盼望已久、热闹、欢乐的泼水节。

【教学过程】:一、揭题1.揭“泼水节”(1)同学们,每年寒假的时候,咱们都会度过一个隆重的节日——春节,在傣族也有这么一个隆重的节日,读读——泼水节。

(三声发满,词儿连读) “泼”左边三点水旁,右边“发”有离去的意思,使水迅速离去就是“泼”,伸出右手来书空。

(长撇起笔高于点,撇画穿过中心点)(2)齐读课题(的字读轻往前靠)二、初读课文1.打开语文书,翻到P112。

【提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书要做到:读准字音,看清标点,读好停连,读出意思。

三、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同学们,像这类写事的文章,开头会告诉我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起因。

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你的理解。

(1)【西双版纳】、【凤凰花】、【傣族】听出来了,泼水节在——西双版纳,时间是——凤凰花开的时候,人物是——傣族人民起因是——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预设:有的课文是准确地告诉我们时间,有的是通过词语来推测时间的,咱们读书就得读读想想。

)(版:声调饱满,嘴巴张开)(纳:咬准声母,韵母用力)(凤:扁扁嘴巴,舌根高抬)(前音不拖,词儿连读)(声调饱满,嘴巴张开)在云南的最南端,有一片年平均气温为21℃左右的热带雨林,西双版纳四季如春,每年四月春季,西双版纳到处都开满了火红火红的凤凰花。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金碧辉煌的佛寺,有民族特色的竹楼和服饰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这是傣族最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器,因鼓像大象的脚而得名,听着象脚鼓点,跳着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度”是“次”的意思,就像咱们的春节一样,一年只有一次,所以傣族人民——“迎”......(2)这样读书,不仅能把文章读正确,还能读出它的意思,咱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

江西省景德镇市四小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苏教版

江西省景德镇市四小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苏教版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教学重难点、关键】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板书课题。

2.教学“泼”。

读准字音“po”,怎么记这个字?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二、初读.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tong hu shi lin2.(出示词语)水桶互相湿淋淋幸福jiao sai ken li ban na象脚鼓赛龙舟不肯离去西双版纳feng huang dai ji凤凰傣族吉祥(1)自读生字词。

(2)你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字音:“赛”:读平舌音。

“湿”:读翘舌音。

“幸”:读后鼻音。

“离、淋”:读边音。

字形:“幸”:不能跟“辛”混淆。

(3)带读,指读,开火车读.(4)去拼音,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5.再指名分段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了吗?如果知道,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2.指名回答.3.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1自然段.1。

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2。

简介:西双版纳凤凰花。

3。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4.从第1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什么?5.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五、教学生字.课文读的好,字也会写得好。

1.分析字形。

“互":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2。

指导写字。

“迎": 笔顺为:撇,竖提,横折钩, 竖, 点,横折折撇,捺。

“幸”:第三笔横要长。

3。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

xiang zheng zhun bei po shui yi nian yi du( )()()()pang bian li qu ken ding shi lin lin( )( ) ( ) ()二、数笔画,填空。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0个字;理解“泼水节、吉祥如意”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

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10个字;理解“泼水节、吉祥如意”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回顾旧知:小朋友,你还记得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这些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习俗?(学生交流)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泼水节中有哪些习俗)那就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水桶互相湿淋淋幸福象脚鼓赛龙舟不肯离去西双版纳凤凰傣族吉祥(1)自读生字词:这些词语你都能读准确吗?(2)引导学生自主交流:你在读生字词时,发现有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说出来提醒大家。

教师相机引导。

(3)多种形式练习读:指读,学生领读,开火车读,齐读!3、学生自主突破难读的句子:朗读中,你发现哪些句子难读,提醒大家注意。

教师相机指导: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句中的“象脚鼓点”不要分开读。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5、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指导写字。

1、学生自学生字: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方面来进行自主学习。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音:指生认读,及时正音。

(2)理解字义:你能给生字找朋友吗?看谁找得多?(指生给生字扩词,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哪个生字?说给大家共享。

(4)感受字形:你觉得注意什么才能把字写漂亮?3、教师指导:“互”的第二笔是撇折,第三笔是横折,整个字要站稳了;“幸”的第三笔横要长;“泼、桶、祥、如、味”都是左窄右宽。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以下是语文网小编整理的教学方案内容,仅供各位同学和老师参考!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设计理念:以第一课时为例。

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就题目提出问题,接着有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前找到的资料,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课文。

利用小组的能力合作总结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通读全文。

记字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识记生字,显出学生自己的见地。

不是局限于我说出这个字的结构,他们就按照我的话去死记。

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教泼,领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提问:(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2)什么是泼水节?泼水节是怎么来的?(3)到了泼水节的时候,人们都干些什么?(4)人民相互泼水代表什么?3、今天上课前,我们班有些同学说他们找到一些有关泼水节的资料,想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请上这些同学上来讲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由来。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4、听完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泼水节)好,那我们就一起认真地看课文,它会告诉我么有关泼水节的具体的事。

二、初读感知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揭示生字词。

Tǒng桶h互相shīlīnlīn湿淋淋jxing吉祥xngf幸福kěnl不肯离去bǎnn西双版纳fng凤凰花si比赛(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适时纠正)(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说教材:《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

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

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

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

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格里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能力3、创设情境,学生全面热情参入,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其中1、2是重点,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我打算用三课时来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教时:我将通过“揭题设疑,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书写”这三个环节引领学生初步感知文本。

一、揭题设疑,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多媒体显示泼水节的欢乐情景,让同学们说说所看到的情景,相机揭示课题,读准课题,围绕课题让学生质疑,从而让学生带着“什么叫泼水节?人们互相泼水表示什么意思呢?等问题进入第二环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里,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按要求自渎课文,把课文读正确,再指名请不同层次的同学分节读,读后互相正音,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读,结合朗读回答刚开始提出的问题。

三、指导书写这节课,我将指导学生书写“泼、桶、祥、如、味”。

这五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

第三课时:我将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整理思路,指导背诵;补充练习,拓展知识”这三个坏节深化文意,并且让学生巩固本课学到的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

《欢乐的泼水节》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课文配有插图,教学时可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对第一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与,通过感情朗读,感受当时的欢乐场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本的感悟,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3.教学重点、难点: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因此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

解决重难点的关键就是通过创设情境,观看图片、录像、感情朗读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二、说教法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也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创设情景——引导探究——激发情感”的思路,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具:多媒体课件自制生字卡片三、说学法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我不仅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更重要的是我还考虑到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上耗费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所以我准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品读感悟”的方法学习课文,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023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5篇

2023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5篇

2023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5篇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五彩云南》设有“多彩的裙摆”,“风花雪月看白族”,“欢乐的泼水节”三个课题。

运用丰富的艺术活动为学生开启一扇扇民族艺术之窗,让他们在这一片多彩的天地里去了解、发现各民族的特点,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进行艺术的创造和表现。

本节课为“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着重从民族特色出发,展开对傣族的介绍。

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重要的节日“泼水节”,学跳孔雀舞,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能力,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三维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课标指出的:“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应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掌握附点节奏,能初步掌握傣族简单的舞蹈动作。

2、过程与方法:用体验、探究、想象、合作、视觉图象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之中。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能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能力,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欣赏、歌唱、舞蹈等学习活动中,感受音乐作品,并能初步感受傣族的人文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结合学生的学情及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傣族舞蹈,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

确立依据:课标中指出,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看孔雀的录像,学习孔雀的姿态,创编孔雀的动作。

确立依据: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合作意识。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背景泼水节是中国许多地区的传统节日之一,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浪漫、神秘、欢乐的特点,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快乐。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泼水节这个主题,让学生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和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听、说、读、写多种方式,掌握与泼水节有关的词汇、句式和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课文选段《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欢乐的泼水节》。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沟通教学资源,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泼水节的相关知识;•准备与泼水节有关的图片、音频等教具,营造课堂氛围;•打印相关课文材料,方便学生跟读、积累词汇。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播放泼水节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们了解泼水节的背景和相关知识。

第二步:阅读课文教师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语音节奏,大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模仿教师的语音和语调,感受文本的魅力。

第三步:理解课文教师让学生听课文,并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1.泼水节的起源和历史文化内涵是什么?2.什么是“唠叨”?“唠叨”的意思是什么?3.什么是“端午节”?民间还有哪些节日?第四步:词汇积累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词汇的意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第五步:写作训练教师给学生布置写作题目:“你家乡有哪些传统节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构思好文章的内容,编写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

第六步:反思总结让学生自我评估自己的表现,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并联系实际,思考古代节日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和差异。

拓展活动•邀请家长或其他人员来校参与泼水节活动,让学生了解聚会和交流的重要性。

•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编写自己的泼水节童谣或短剧。

•利用科技手段,制作一个泼水节PPT,让学生用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呈现泼水节的魅力。

柳林县二小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苏教版

柳林县二小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苏教版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教学重难点、关键】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板书课题。

2.教学“泼”。

读准字音“po”,怎么记这个字?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二、初读.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tong hu shi lin2.(出示词语)水桶互相湿淋淋幸福jiao sai ken li ban na象脚鼓赛龙舟不肯离去西双版纳feng huang dai ji凤凰傣族吉祥(1)自读生字词。

(2)你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字音:“赛”:读平舌音。

“湿”:读翘舌音。

“幸”:读后鼻音。

“离、淋”:读边音。

字形:“幸”:不能跟“辛”混淆。

(3)带读,指读,开火车读.(4)去拼音,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5.再指名分段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了吗?如果知道,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2.指名回答.3.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1自然段.1。

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2。

简介:西双版纳凤凰花。

3。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4.从第1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什么?5.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五、教学生字.课文读的好,字也会写得好。

1.分析字形。

“互":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2。

指导写字。

“迎": 笔顺为:撇,竖提,横折钩, 竖, 点,横折折撇,捺。

“幸”:第三笔横要长。

3。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

xiang zheng zhun bei po shui yi nian yi du( )()()()pang bian li qu ken ding shi lin lin( )( ) ( ) ()二、数笔画,填空。

元阳县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苏教版

元阳县第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苏教版
三、说教法.
《课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正确运用祖国语言,利于他们积累经验,培养语感.因此,语文课上要体现语文姓“语"的特点,即琅琅书声,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以读为体,读中赏欣,才能感情境。
在教材处理上,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新知,从角色表演中加深体验,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知识学生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的活动中。
4.全课总结:风和太阳到底谁的本领大呢?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系统地归纳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质疑。
5.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延伸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讲故事,编故事的兴趣。
这语言到处都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提出问题。
自由读课文,思考:
(1)风和太阳两次比本领分别比的是什么?
(2)风和太阳的本领分别是什么?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使能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读第一段(1—3自然段)。
风和太阳碰到一起,谁提出比本领的?比什么?风施展什么本领?怎么理解风的话?结果怎样?(3)太阳呢?
4。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新授。
1.教学第1—2自然段.

铁力市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苏教版

铁力市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苏教版
a。开动作.
b.看看图,你如果参加泼水节,你希望是谁?为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4)指导读书“清水是吉详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部分。
a.喜欢过泼水节吗?指名答.
b。指名朗读“怎么能不高兴呢!”读好感叹句。
(5)有感情地齐读第2自然段。
1.要理解本文的内容并有所感悟,必须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有所了解。因此,最好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在揭示课题后进行交流,并相机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问: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感到特别高兴?)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教学“泼”。读准字音“po”,怎么记这个字?
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tonghushilin
2.(出示词语)水桶互相湿淋淋幸福
jiaosaikenlibanna
通过你的声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b。你看,就连那清水有的洒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c.生回忆说。
d。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e.有感情齐读第一句。
(3)指导读书“开始泼水了---——-—人人脸上笑开了花”部分。
2。全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
1。看录像,读读书上的语句,再自己背背。
2。同座位互背,还可以做做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苏教版说教材:
《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析学生:
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说教学:
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1.激发情感,引起需求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
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低年级的学生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

激发学生饶有兴趣的读1-2句。

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重中之重,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A.出示象脚鼓点声,引发学生读的欲望,先读,感到“快乐、好玩”。

B.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 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

学生下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C.读出体验
D.看课件,(傣家人过泼水节的录像)
E.体验后,观看后,男、女生赛读
(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第三个层次:5句
A.角色体验: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
B.出示第5句,生读。

C.师述: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D.生读3-4句。

(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3.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
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

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学生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

在礼炮声中,在五彩滨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文
用读给在座的老师听,让在座的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去西双版纳过泼水节,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5.生字教学
学写“吉”“祥”二字,引导学生观察、描红,提醒写好这两字要注意的地方。

来指导学生写好两字。

说效果:
此课教学,基本上达到了我预设目标,师生都能融情于文。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1.请他们自读二自然段后,我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有那么多读后的感受跟我说,比我预想的“泼水节很好玩”,“人们好高兴呀”这些话要丰富的多。

他们有的说了心中的小问号,有的说了当时的情景,有的说了自己的感受,当时,学生的回答激励了我,我感觉他们真可爱,真会读书,更爱思考。

2.学生是最真实的,比如弱处理的第三段,礼炮的轰鸣,五彩缤纷的火花,象脚鼓点声中赛龙舟的场面,给了学生巨大的震憾,让他们在课堂上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唱歌,跳舞时,我放的是音乐课学过的傣族舞蹈《金孔雀轻轻跳》,我班学生都会跳,在元旦联欢会上还表演过,然而课堂上只听见唱,没有几个人跳。

课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二,一是我放的是伴奏带,由听到唱到跳,于学生着想,是必有一个熟悉过程,因此不能达到伴奏带一响,马上就能唱跳的效果,因为毕竟是二上学的一首歌,也许在这里我放有歌词的歌带,效果会好些。

二,我要学会他们音乐课上那样跳就好了,能刺激他们的回忆。

因此此处为学生着想不够。

此外,我希望我评价学生的语言更精炼些,不要重复学生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