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完整word版)最新初一数学知识点讲解习题附答案大全(绝对实用)(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梳理】1.数轴: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2.2.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反之亦然;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3.3.倒数:若两个数的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4.绝对值: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5.科学记数法:,其中。
6.实数大小的比较:利用法则比较大小;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7.在实数范围内,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都可以进行,但开方运算不一定能行,如负数不能开偶次方。
实数的运算基础是有理数运算,有理数的一切运算性质和运算律都适用于实数运算。
正确的确定运算结果的符号和灵活的使用运算律是掌握好实数运算的关键。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④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A 1B 2C 3D 42. a,b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把a,-a,b,-b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A -b<-a<a<bB -a<-b<a<bC -b<a<-a<bD -b<b<-a<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7-2×5=-9×5=-45C 3÷D -(-3)2=-95.若a+b<0,ab<0,则 ( ) A a>0,b>0 B a<0,b<0C a,b两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D a,b两数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6.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25±0.2)kg, (25±0.3)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A 0.8kgB 0.6kgC 0.5kgD 0.4kg7.一根1m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它的,第二次截去剩下的,如此截下去,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是()A ()5mB [1-()5]mC ()5mD [1-()5]m8.若ab≠0,则的取值不可能是()A 0B 1C 2D -2二、填空题。
【精选】有理数(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点到点、点的距离相等,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 大于秒.(1)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2)求当等于多少秒时,点到达点处?(3)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4)求当等于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答案】(1)1(2)解:[6-(-4)]÷2=10÷2=5(秒)答:当t=5秒时,点P到达点A处.(3)2t-4(4)解:当点P在点C的左边时,2t=3,则t=1.5;当点P在点C的右边时,2t=7,则t=3.5.综上所述,当t等于1.5或3.5秒时,P、C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解析】【解答】解:(1)依题意得,点C是AB的中点,故点C表示的数是: =1. 故答案是:1;( 3 )点P表示的数是2t-4.故答案是:2t-4;【分析】(1)根据x c=可求解;(2)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点坐标之差的绝对值可求得AB的距离,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可求解;(3)根据题意可得点P表示的数=点P运动的距离+X B可求解;(4)由题意可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① 当点P在点C的左边时,由题意可列关于t的方程求解;② 当点P在点C的右边时,同理可求解.2.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5,点B表示10.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负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为________秒时,P、Q两点相遇,求出相遇点所对应的数________;(2)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并求出此时点P对应的数.【答案】(1)5;0(2)解:若P、Q两点相遇前距离为3,则有t+2t+3=10-(-5),解得:t=4,此时P点对应的数为:-5+t=-5+4=-1;若P、Q两点相遇后距离为3,则有t+2t-3=10-(-5),解得:t=6,此时P点对应的数为:-5+t=-5+6=1;综上可知,当t为4或6时,P,Q两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此时点P对应的数分别为-1或1.【解析】【解答】(1)解:由题意可知运动t秒时P点表示的数为-5+t,Q点表示的数为10-2t;若P,Q两点相遇,则有-5+t=10-2t,解得:t=5,-5+t=-5+5=0,即相遇点所对应的数为0,故答案为5;相遇点所对应的数为0;【分析】(1)由题意可知运动t秒时P点表示的数为-5+t,Q点表示的数为10-2t,若P、Q相遇,则P、Q两点表示的数相等,由此可得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2)分相遇前相距3个单位长度与相遇后相距3个单位长度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得.3.列方程解应用题如图,在数轴上的点A表示,点B表示5,若有两只电子蜗牛甲、乙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保持匀速运动,甲的平均速度为2单位长度秒,乙的平均速度为1单位长度秒请问:(1)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________秒相遇,此时对应点上的数是________.(2)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多少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答案】(1)3;2(2)解:设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y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依题意有,解得.答: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9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解析】【解答】解:(1)设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x秒相遇,依题意有,解得..答: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3秒相遇,此时对应点上的数是2.【分析】(1)可设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x秒相遇,根据等量关系:两只蜗牛的速度和时间,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可设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y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根据等量关系:两只蜗牛的速度差时间,列出方程求解即可.4.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P、Q两点的距离为d(d≥0)个单位长度.(1)当t=1时,d=________;(2)当P、Q两点中有一个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求d的值;(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直接写出d的值;(4)当d=5时,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3(2)解: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是:=1.①如果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AP=AB=3,t==3,BQ=2×3=6,即Q运动到A点,此时d=PQ=PA=3;②如果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BQ=AB=3,t=,AP=1× =,则d=PQ=AB﹣AP﹣BQ=6﹣﹣3=.故d的值为3或(3)解: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两种情况:①如果AP=AB=2,那么t==2,此时BQ=2×2=4,P、Q重合于原点,则d=PQ=0;②如果AP=AB=4,那么t==4,∵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此时BQ=6,即Q运动到A点,∴d=PQ=AP=4.故所求d的值为0或4(4)解:当d=5时,分两种情况:①P与Q相遇之前,∵PQ=AB﹣AP﹣BQ,∴6﹣t﹣2t=5,解得t=;②P与Q相遇之后,∵P点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t=3,此时Q运动到A点,停止运动,∴d=AP=t=5.故所求t的值为或5.【解析】【分析】(1)当t=1时,求出AP=1,BQ=2,根据PQ=AB﹣AP﹣BQ即可求解;(2)分①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②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①AP=AB;②AP=AB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当d=5时,分①P与Q相遇之前;②P与Q相遇之后两种情况进行讨论.5.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为﹣36,﹣12,12;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若点P到A点的距离是到点B距离的2倍,求点P的对应数;(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点Q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P、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当P在A、B之间,PA+PB=AB,因为点P到A点的距离是到点B距离的2倍,所以PA=2PB,故2PB+PB=AB,代数可得PB=8,故P点对应数为﹣12﹣8=﹣20;当P在B、C之间,PA﹣PB=AB,所以2PB﹣PB=AB,故PB=AB=24,故P点对应数为﹣12+24=12,与点C重合.(2)解:分四种情况考虑,第一种情况:当Q未追上P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PA﹣QA=4,设时间为t1, AB+t1×1﹣3t1=4,故24+t1×1﹣3t1=4,则t1=10;第二种情况:当Q超过P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QA﹣PA=4,设时间为t2,3t2﹣(t2+AB)=4,故3t2﹣(t2+24)=4,则t2=14;第三种情况:当Q从C点返回未和P相遇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设时间为t3,3t3+t3+4+AB=2AC,故3t3+t3+4+24=2×48,则t3=17;第四种情况:当Q从C点返回和P相遇后,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设时间为t4,3t4+t4+AB=2AC+4,故3t4+t4+24=2×48+4,则t4=19.【解析】【分析】(1)P从A运动到C,存在两种情况:1.P在A、B之间2.P在B、C之间,后计算发现此点与C重合;(2)分四种情况考虑,第一种情况:当Q未追上P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第二种情况:当Q超过P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第三种情况:当Q 从C点返回未和P相遇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第四种情况:当Q从C点返回和P相遇后,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6.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1)在数轴上标示出-4、-3、-2、4、(2)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4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表示-2和-4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如果表示数a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即那么a=________②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3和2之间,则的值是________;③当a取________时,|a+4|+|a-1-|+|a-4|的值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1)解:如图所示:(2)6;2;1或-5;5;1;8.【解析】【解答】解:(2)①数轴上表示4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2)=6,表示−2和−4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4)=2;∵|a−(−2)|=3,∴a−(−2)=±3,解得a=−5或1;②因为|a+3|+|a−2|表示数轴上数a和−3,2之间距离的和,又因为数a位于−3与2之间,所以|a+3|+|a−2|=5;③根据|a+4|+|a−1|+|a−4|表示一点到−4,1,4三点的距离的和,所以当a=1时,式子的值最小,此时|a+4|+|a−1|+|a−4|的最小值是8.故答案为:6,2,−5或1;5;1,8.【分析】(1)数轴上原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表示负数,原点右边表示正数,然后在数轴上找出表示各个数的点,用实心的小原点标记,并在实心小圆点上方写出该点所表示的数;(2)①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解含绝对值的方程,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解即可;②因为数a位于−3与2之间,故a+3>0,a−2<0,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合并他即可;③根据|a+4|+|a−1|+|a−4|表示一点到−4,1,4三点的距离的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出当a=1时,式子的值最小,从而将a=1代入即可算出答案。
(word完整版)初一数学上册完全辅导——第一章有理数精讲
初一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学习参考第一章 有理数一、知识结构有理数: 按定义分 按符号分正整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0 整数 有 正分数(含正有限小数负整数 理 0 和循环小数)有限小数 正分数 数 负整数分数 负有理数无限循环小数 负分数 负分数(含负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注意:常见的不是有理数的数有π和有规律的但不循环的小数。
如:0.010010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二、掌握要点1、了解有理数的概念(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包含的范围有哪些、有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如3、1.8、5%等。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即小于0的数,如-3、-2.5、-5%等。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以外,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基准。
(4)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强调: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他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出;二是他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
(5)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
(6)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7)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有理数集”,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负数集”……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
(8)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问: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2、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数轴的三要素、怎样看数轴、掌握应用数轴来进行去绝对值符号的简单运算)。
(1)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原点。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点 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AB,试计算此时 BC—AB 的值.
(3)在(1)(2)的条件下,点 A、B、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 A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 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 B 和点 C 分别以每秒 3 个单位长度和 x(x>3)个单位长度的 速度向右运动,请问:是否存在 x , 使 BC-AB 的值随着时间 t 的变化而不变,若存在求 出 x;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1;1;4 (2)解:BC-AB =(4-1)-(1+1) =3-2 =1. 故此时 BC-AB 的值是 1
(3)解:t 秒时,点 A 对应的数为-1-t,点 B 对应的数为 3t+1,点 C 对应的数为 xt+4. ∴ BC=(xt+4)-(3t+1)=(x-3)t+3,AB=(3t+1)-(-1-t)=4t+2, ∴ BC-AB=(x-3)t+3-(4t+2)=(x-7)t+1, ∴ BC-AB 的值不随着时间 t 的变化而改变时,其值为 7 【解析】【解答】解:(1)∵ b 是最小的正整数, ∴ b=1, ∵ |c-4|+(a+b)2=0, ∴ c-4=0,a+b=0,∴ a=-1,c=4 【分析】(1)根据 b 是最小的正整数,即可确定 b 的值,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几个 非负数的和是 0,则每个数是 0,即可求得 a,b,c 的值;(2)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 求 BC、AB 的值,进一步得到 BC-AB 的值;(3)先求出 BC=4t+3,AB=4t+2,从而得出 BCAB,从而求解.
和。原点同侧两点之间的距离即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小的。
(2)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意义,小颖说的也有意义。列出等式代数求值即可。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 .且 .(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AB|=2,那么x=________;(3)当代数式|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3;3;4(2)1;-3(3)−1⩽x⩽2【解析】【解答】解:(1)、|2−5|=|−3|=3;|−2−(−5)|=|−2+5|=3;|1−(−3)|=|4|=4;( 2 )、|x−(−1)|=|x+1|,由|x+1|=2,得x+1=2或x+1=−2,所以x=1或x=−3;( 3 )、数形结合,若|x+1|+|x−2|取最小值,那么表示x的点在−1和2之间的线段上,所以−1⩽x⩽2.【分析】(1)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2)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得出AB=,又 |AB|=2 ,从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x+1|+|x−2| 表示数x的点到-1的点距离与表示x的点到2的点距离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当表示x的点在-1与2之间的时候,代数式|x+1|+|x−2|有最小值,从而得出x的取值范围.2.同学们都知道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 ________.(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得.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值有________(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是否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有最大值或最小值是多少?有最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1)7(2)-3,-2,-1,0,1,2;(3)最小;3【解析】【解答】(1)原式=|5+2|=7.故答案为: 7;(2)令x+3=0或x-2=0时,则x=-3或x=2.当x<-3时,- (x+3) - (x-2) =5 ,-x-3-x+2=5,解得x=-3(范围内不成立)当-3≤x≤2时,(x+3) - (x-2) = 5,x+3-x+1=4,0x=0,x为任意数,则整数x=-3,-2,-1, 0,1,当x>2时,(x+3) + (x-2) = 5,x=2(范围内不成立)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整数x有: -3, -2, -1, 0,1,2.故答案为:-3,-2,-1,0,1,2;(3) 由(2) 的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有最小值为3,令x-3=0或x-6=0时,则x=3,x=6当x<3时,-(x-3)-(x-6)=-2x+3﹥3当3≤x≤6时,x-3-(x-6)=3,当x>6时,x-3+x-6=2x-9>3∴对于任何有理数x,有最小值为3【分析】(1)直接去括号,再按照去绝对值的方法去掉绝对值就可以了;(2)要求x的整数值可以进行分段计算,令x+3=0或x-2=0时,分为3段进行计算,最后确定x的值.(3)根据(2)方法去绝对值,分为3种情况去绝对值符号,计算三种不同情况的值,最后讨论得出最小值.3.如图,在数轴上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且 .(1)那么 ________, ________:(2)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秒后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也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当点到达点处立刻返回,与点在数轴的某点处相遇,求这个点对应的数;(3)如果、两点以(2)中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从图上的位置出发也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始终保持,当点运动到时,点对应的数是多少?【答案】(1)-6;-8(2)解:由(1)可知:,,,,点运动到点所花的时间为,设运动的时间为秒,则对应的数为,对应的数为: .当、两点相遇时,,,∴ .答:这个点对应的数为;(3)解:设运动的时间为对应的数为:对应的数为:∴∵∴∵对应的数为∴①当,;②当,,不符合实际情况,∴∴答:点对应的数为【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解得,则;【分析】(1)由a、d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d=a+8,代入已知的等式可求得a的值,再根据数轴可确定原点的位置;(2)根据相遇问题可求得相遇时间,然后结合题意可求解;(3)根据AB=AC列方程,解含绝对值的方程可求解.4.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在学习绝对值时,我们已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如|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又如|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基础知识点详解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基础知识点详解填空题1、已知a,b互为相反数,则a+2a+3a+⋯+49a+50a+50b+49b+⋯+3b+2b+b=________.2、已知a与b的和为2,b与c互为相反数,若|c|=1,则a=__________.3、向指定方向变化用正数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用负数表示,“体重减少1.5kg”换一种说法可以叙述为“体重增加_______kg”.4、2020年12月17日,我国发射的“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现了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成就举世瞩目.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是384400千米,数据384400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千位、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5、写出一个数,使这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__________.解答题6、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B,C,其中AB=2,BC=1,如图所示.设点A,B,C所对应数的和是p.(1)若以B为原点,写出点A,C所对应的数,并计算p的值;若以C为原点,p又是多少?(2)若原点O在图中数轴上点C的右边,且CO=28,求p.7、计算:(1)(﹣4120)×1.25×(﹣8);(2)56×(﹣2.4)×35;(3)(﹣14)×(﹣100)×(﹣6)×0.01;(4)91819×15.8、计算:(1)3×(−4)+(−28)÷7;(2)3−22+(−3)2−|−2|.9、如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若点A表示数−2,将A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2)若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B,则B表示的数是________;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3)若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t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终点B,此时A、B 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10、已知|x−3|=5,求x的值.(文末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_00B参考答案1、答案:0解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得到a+b=0,继而可得出答案.解:∵a,b互为相反数,∴a+b=0.∴a+2a+3a+...+49a+50a+50b+49b+...+3b+2b+b=(a+b)+2(a+b)+3(a+b)+...+50(a+b)=0.所以答案是: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概念,属于基础题,注意掌握相反数的概念是关键.2、答案:1或3解析:根据已经得到:a+b=2 b+c=0 且c=±1,便可求出a.解:根据已知有:b+c=0 且c=±1,当c=1时,b=-1,则a=3当c=-1时,b=1,则a=1综上a=1或者3小提示:本题考查绝对值的定义,应当分类讨论求值.3、答案:-1.5解析:根据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来表示.减少1.5kg可以表示为增加﹣1.5kg,故答案为:﹣1.5.小提示:本题考查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关键在于理解题意.4、答案:3.84×105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且比原数的整数位少一位;取精确度时,需要精确到哪位就数到哪位,然后根据四舍五入的原理进行取舍.解:数据384400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千位是384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84×105.所以答案是:3.84×105.小提示: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注意对一个数进行四舍五入时,若要求近似到个位以前的数位时,首先要对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5、答案:−1(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又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可以得到答案.详解:设|a|=-a ,|a|≥0,所以-a≥0,所以a≤0,即a 为非正数.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应用和定义.6、答案:(1)-2,1,-1,-4;(2)-88.解析:试题分析:(1)先确定原点,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确定点A ,C 所对应的数,从而计算出p ;(2)原点在点C 的右边,说明点C 表对应的数是-28,由此确定点A ,B 对应的数.试题解析:(1)以B 为原点,点A ,C 分别对应-2,1,p=-2+0+1=-1.以点C 为原点,p=(-1-2)+(-1)+0=-4.(2)p=(-28-1-2)+(-28-1)+(-28)=-88.考点:数轴,有理数的加减运算.7、答案:(1)40.5;(2)−65;(3)-84;(4)149419解析:(1)原式变形后,约分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变形后,约分即可得到结果;(3)原式利用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4)原式变形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1)原式=8120×54×8=40.5;(2)原式=−56×125×35=−65;(3)原式=﹣(14×6)×(100×0.01)=﹣84;(4)原式=(10−119)×15=150−1519=149419.8、答案:(1)−16;(2)6.解析:(1)先算乘除,后算加法即可;(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化简绝对值,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1)原式=−12−4=−16(2)原式=3−4+9−2=6小提示: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9、答案:(1) 3 ,5 ;(2) 2 ; 1 ;(3)|n−t|解析:试题分析:(1)由数轴上面的点表示的数查出结果即可,并根据绝对值求出两点间的距离;(2)由数轴上面的点表示的数查出结果即可,并根据绝对值求出两点间的距离;(3)结合(1)和(2)的距离与平移的关系直接列式即可(距离为两次移动的单位长度的差的绝对值). 试题解析:(1)(1) 3 ,5 ;(2) 2 ; 1 ;(3)|n−t|10、答案:x=8或x=−2解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得x−3=5或x−3=−5,进一步即可求出结果.解:由题意得:x−3=5或x−3=−5,所以x=8或x=−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绝对值,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完整版)有理数知识点总结.doc
有理数知识点总结(2016 )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数一、概念1 、正数:大于零的数,有根据需要在正数前面加“+”(正号)2 、数:在正数前面加上“—(” 号)的数明:一个数前面的“+”“—叫”做它的号,其中“+”有可以省略,但仍然表示正数,有“+”是了它是正数,但“—”号是不能省略的。
3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数,它是正数的分界。
明:关于0 的——数,自然数,有理数,整数,非正数,非数,偶数,相反数是本身,没有倒数,是本身,正数分界二、用在解决一些,可以定具有相反意的量的正。
例如:收入正,支出,收支平衡0 零上正,零下,分界 0 向北()走正,向南(西)走,原地不0 加分正,扣分,不加不扣0 逆正,超正,低,准0 地上正,地下,地面基准0 盈余正,空,收支平衡0 水位上升正,水位下降,水平面0 高于平均分正,低于平均分增加正,减少,不增不减0 海平面以上正,以下,海平面0三、易易点1 、-a 一定是数么?答案:不一定,需要分分析解析:当a大于0,-a就是数;当 a 等于 0 , -a0 ;当 a 小于 0 ,-a 是正数因此,a不一定是正数也不一定是数,判断字母的正,需要分,也不能忽略0 的存在。
2 、海拔 0 米并不表示没有海拔,而是海拔中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 米。
3、非正数:0和数非数:0和正数1.2有理数一、概念1 、有理数:正整数,0,整数,正分数,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含有限小数和无限循小数)的形式,的数称有理数。
2 、无理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分数,就一定不是有理数。
如无限不循小数π=3.1415926⋯它不能化成分数形式。
二、分1 、按定分;有理数分整数(正整数、0、整数);分数(正分数、分数)2 、按性符号分;有理数分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0、有理数(整数、分数)三、数1 、定:数是一条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定三要素——原点,正方向,位度注意“ 定”二字,是三要素是根据需要定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有理数》第1讲 有理数 (答案+解析)
第1讲有理数第一部分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正数、负数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不是表示不存在或无实际意义。
概念剖析:①、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正数或负数,不能用数的前面加不加“+”“-”去判断,要严格按照“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0小的数叫做负数”去识别。
②、正数和负数的应用:正数和负数通常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③、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组成整数集合;④、常常有温差、时差、高度差(海拔差)等等差之说,其算法为高温减低温等等;知识点二: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如下:(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符号分类:概念剖析:①、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数是有理数,则它就一定可以化成整数或分数;②、正有理数和0又称为非负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又称为非正有理数③、整数和分数都可以化成小数部分为0或小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但并不是所有小数都是有理数,只有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知识点三:数轴标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
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即从数轴的左边到右边所对应的数逐渐变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概念剖析:①、画数轴时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②、数轴的方向不一定都是水平向右的,数轴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方向;③、数轴上的单位长度没有明确的长度,但单位长度与单位长度要保持相等; ④、有理数在数轴上都能找到点与之对应,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初一数学知识点《有理数》解析
初一数学知识点《有理数》解析初一数学知识点《有理数》解析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初一数学知识点《有理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1.2有理数1.2.1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1.3.2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基础)知识讲解
《有理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概念.2.理解并会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五种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学会借助数轴来理解绝对值、有理数比较大小等相关知识.4. 理解科学记数法及近似数的相关概念并能灵活应用.5. 体会数学知识中体现的一些数学思想.【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有理数的相关概念1.有理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分类:要点诠释:(1)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有理数“0”的作用: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要点诠释:(1)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的是有理数,如π.(2)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称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要点诠释:(1)一对相反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两点是关于原点对称的.(2)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即可.(3)多重符号的化简:数字前面“-”号的个数若有偶数个时,化简结果为正,若有奇数个时,化简结果为负.4.绝对值:(1)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几何意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要点二、有理数的运算1 .法则:(1)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3)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4)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a ÷b=a ·1b(b ≠0) . (5)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①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②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非零次幂都是0.(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①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②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③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要点诠释:“奇负偶正”口诀的应用:(1)多重负号的化简,这里奇偶指的是“-”号的个数,例如:-[-(-3)]=-3,-[+(-3)]=3.(2)有理数乘法,当多个非零因数相乘时,这里奇偶指的是负因数的个数,正负指结果中积的符号,例如:(-3)×(-2)×(-6)=-36,而(-3)×(-2)×6=36.(3)有理数乘方,这里奇偶指的是指数,当底数为负数时,指数为奇数,则幂为负;指数为(0)||0(0)(0)a a a a a a >⎧⎪==⎨⎪-<⎩偶数,则幂为正,例如: 2(3)9-=, 3(3)27-=-. 2.运算律:(1)交换律: ① 加法交换律:a+b=b+a ; ②乘法交换律:ab=ba ;(2)结合律: ①加法结合律: (a+b)+c=a+(b+c); ②乘法结合律:(ab )c=a(bc)(3)分配律:a(b+c)=ab+ac要点三、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有:(1)数轴比较法;(2)法则比较法: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 作差比较法.(4)作商比较法;(5)倒数比较法.要点四、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及精确度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10na ⨯的形式(其中110a ≤<,n 是正整数),此种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例如:200 000=5210⨯.2.近似数:接近准确数而不等于准确数的数,叫做这个精确数的近似数或近似值.如长江的长约为6300㎞,这里的6300㎞就是近似数.要点诠释: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只要看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是舍还是入.3.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称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精确到的这一位也叫做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度.要点诠释:(1)精确度是指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2)精确度有两种形式:①精确到哪一位.②保留几个有效数字.这两种的形式的意义不一样,一般来说精确到哪一位可以表示误差绝对值的大小,例如精确到0.1米,说明结果与实际数相差不超过0.05米,而有效数字往往用来比较几个近似数哪个更精确些.【典型例题】 类型一、有理数相关概念1.若一个有理数的:(1)相反数;(2)倒数;(3)绝对值;(4)平方;(5)立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分别为(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答案】(1)0; (2)1和-1;(3)正数和0;(4)1和0;(5)-1、0和1【解析】根据定义,把符合条件的有理数写全.【总结升华】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倒数,绝对值,相反数等概念.举一反三:【高清课堂:有理数专题复习 357133 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变式】(1)321-的倒数是 ;321-的相反数是 ;321-的绝对值是 . -(-8)的相反数是 ;21-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___. (2)某种食用油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涨落,规定上涨记为正,则-5.8元的意义是 _ ;如果这种油的原价是76元,那么现在的卖价是 .(3) 上海浦东磁悬浮铁路全长30km ,单程运行时间约为8min,那么磁悬浮列车的平均速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 m /min.(4) 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323b a cd ____ . (5) 近似数0.4062精确到 位,近似数 5.47×105精确到 位,近似数3.5万精确到位, 3.4030×105精确到千位是 .【答案】(1)35-; 213; 213;-8;2 (2)降价5.8元,70.2 元;(3)33.7510⨯;(4)3; (5)万分;千;千;3.40×1052.如果(x-2)2+|y-3|=0,那么(2x-y)2005的值为( ).A .1B .-1C .22006D .32005【思路点拨】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y ,x 的值再代入计算.【答案】A【解析】 因为(x-2)2,|y-3|都是非负数,且(x-2)2+|y-3|=0, 所以由非负数的性质先求出x=2,y =3的值,代入得: (2x-y)2005=12005=1.【总结升华】偶次方与绝对值都具有非负性.3.在下列两数之间填上适当的不等号: 20052006________20062007. 【思路点拨】根据“a-b >0,a-b =0,a-b <0分别得到a >b ,a =b ,a <b ”来比较两数的大小.【答案】<【解析】法一:作差法 由于20052006200520072006200610200620072006200720062007⨯-⨯-==-<⨯⨯,所以2005200620062007< 法二:倒数比较法:因为2006112007112005200520062006=+>+= 所以2005200620062007< 【总结升华】比较大小常用的有五种方法,要根据数的特征选择使用. 举一反三:【变式】比较大小:(1)199-________0.001; (2)23-________-0.68 【答案】(1)< (2)>类型二、有理数的运算4.(1)(﹣12)﹣5+(﹣14)﹣(﹣39)(2)﹣32÷(﹣3)2+3×(﹣2)+|﹣4|(3)()1526061215⎡⎤⎛⎫⎛⎫---+⨯- ⎪ ⎪⎢⎥⎝⎭⎝⎭⎣⎦(4)()()5410.751252⎡⎤⎛⎫-⨯-÷-+- ⎪⎢⎥⎝⎭⎣⎦(5)231111312112132442434(0.2)⎛⎫⎛⎫⎛⎫÷-++-⨯- ⎪ ⎪ ⎪-⎝⎭⎝⎭⎝⎭ 【答案与解析】解:(1)(﹣12)﹣5+(﹣14)﹣(﹣39) =﹣12﹣5﹣14+39=﹣31+39=8(2)﹣32÷(﹣3)2+3×(﹣2)+|﹣4|=﹣9÷9﹣6+4=﹣1﹣6+4=﹣3(3)()1526061215⎡⎤⎛⎫⎛⎫---+⨯- ⎪ ⎪⎢⎥⎝⎭⎝⎭⎣⎦ =×60﹣×60﹣×60 =10﹣25﹣8=﹣23(4)()()5410.751252⎡⎤⎛⎫-⨯-÷-+- ⎪⎢⎥⎝⎭⎣⎦=﹣×[(﹣)÷(﹣)﹣32]=﹣×[2﹣32]=﹣×[﹣30]=24(5)231111312112132442434(0.2)⎛⎫⎛⎫⎛⎫÷-++-⨯- ⎪ ⎪ ⎪-⎝⎭⎝⎭⎝⎭ 3124575512416543415⎛⎫⎛⎫=⨯-++-⨯- ⎪ ⎪⎝⎭⎝⎭⎛⎫- ⎪⎝⎭ 14575524242412540434⎛⎫=-+⨯+⨯-⨯+ ⎪⎝⎭ 12705633012540=-++-+1121403912040=-+= 【总结升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首先弄清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边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然后利用各种运算法则计算,有时可以利用运算律来简化运算.举一反三:【变式】计算:(1)11(2)(2)22-⨯÷⨯- (2)()20064261031-+--⨯- 【答案】解:(1)111(2)(2)(1)(2)(1)2(2)4222-⨯÷⨯-=-÷⨯-=-⨯⨯-= (2)()20064261031-+--⨯-=-16+4-3×1 =-15类型三、数学思想在本章中的应用5.(1)数形结合思想:有理数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a ,-a ,1的大小关系.A .-a <a <1B .1<-a <aC .1<-a <aD .a <1<-a(2)分类讨论思想:已知|x|=5,|y|=3.求x-y 的值.(3)转化思想:计算:3135()147⎛⎫-÷- ⎪⎝⎭ 【答案与解析】解:(1)将-a 在数轴上标出,如图所示,得到a <1<-a ,所以大小关系为:a <1<-a . 所以正确选项为:D .(2)因为| x|=5,所以x 为-5或5因为|y|=3,所以y 为3或-3.当x =5,y =3时,x-y =5-3=2当x =5,y =-3时,x-y =5-(-3)=8当x =-5,y =3时,x-y =-5-3=-8当x =-5,y =-3时,x-y =-5-(-3)=-2故(x-y )的值为±2或±8(3)原式=33135(7)357724614142⎛⎫--⨯-=⨯+⨯= ⎪⎝⎭ 【总结升华】在解题中合理利用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数形结合——“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分类讨论中注意分类的两条原则:分类标准要统一,而且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转化思想就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举一反三:【变式】若a 是有理数,|a|-a 能不能是负数?为什么?【答案】解:当a >0时,|a|-a =a-a =0;当a =0时,|a|-a =0-0=0;当a <0时,|a|-a =-a-a =-2a >0.所以,对于任何有理数a ,|a|-a 都不会是负数.类型四、规律探索6.将1,12-,13,14-,15,16-,…,按一定规律排列如下:请你写出第20行从左至右第10个数是________.【思路点拨】通过观察题目所给的图形、表格或一段语言叙述,然后归纳总结,寻找规律. 【答案】1200- 【解析】 认真观察可知,第1行有1个数,第2行有2个数,第3行有3个数,……,所以第20行有20个数,从第1行到第20行共有1+2+3+…+20=210个数,所以第20行最后一个数的绝对值应是1210;又由表中可知,凡是分母是偶数的分数是负数,故第20行最后一个数是1210-,以此类推向前10个,则得到第20行第10个数是1200-. 【总结升华】特例助思,探究规律,这类题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从特殊到一般来总结发现规律,并将规律表示出来.。
《有理数》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⑦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0
数之最
①最小的正整数是1②最大的负整数是-1
③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④平方最小的数是0
( 9) 、24,( 10)、
(
( 11) 、(2)3,( 12)、
⑤最小的非负数是0⑥最大的非正数0
⑦没有最大和最小的有理数
⑧没有最大的正数和最小的负数
1
( 13) 、
⑥的平方与它的立方互为相反数;
(21)、(2)2=--------------(22)、
-----
32=---------
⑦_的倒数与它的平方相等;
⑧的平方是4,的绝对值是4;
(23)、
(2)2=
3
(24)、
22=
有理数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3)、
(6)(9),(4)、
一、基本运算和基本概念
本身之迷
①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
②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正数和 0)
(56)(14),
(5)、1647,(6)、
③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
(7)、
(3)3,(8)、
④立方等于经本身的数是±1,0
⑤偶数次幂等于本身的数是 0、1
3
(5)(3)
610
1,( 14)、
2
,
(15)、0.253,(16)、0.54,
8
例、填空:
( 17) 、
55,( 18)、
①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和是;
②与它绝对值的差为0;
③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商是;(0除外)
④的倒数等于它本身;
(19)、(5.9)(6.1),
(
⑤的绝对值与它本身互为相反数;
七年级有理数(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是数轴上位于点左侧一点,且AB=20,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________;点表示的数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3)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又等于?(4)若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在点运动的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的长.【答案】(1);(2)解:若点P、Q同时出发,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2.25;②点P、Q相遇之后,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2.75.答:若点P、Q同时出发,2.25或2.75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解:设点P运动x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则5x-3x=20-2,解得:x=9;②点P、Q相遇之后,则5x-3x=20+2解得:x=11.答:若点P、Q同时出发,9或11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又等于2(4)解: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0;理由如下: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N=MP+NP= AP+ BP= (AP+BP)= AB= ×20=10,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N=MP-NP= AP- BP= (AP-BP) AB=10,则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0【解析】【解答】(1)∵点A表示的数为8,B在A点左边,AB=20,∴点B表示的数是8-20=-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0)秒,∴点P表示的数是8-5t.故答案为-12,8-5t;【分析】(1)根据已知可得B点表示的数为8-20;点P表示的数为8-5t;(2)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设点P运动x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4)分①当点P 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2.如图,数轴上一动点从原点出发,在数轴上进行往返运动,运动情况如下表(注:表格中的表示2到4之间的数).运动次数运动方向运动路程数轴上对应的数第1次____①_____3-3第2次左____②_____第3次____③_________④_____(1)完成表格;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已知第4次运动的路程为 .①此时数轴上对应的数是________;②若第4次运动后点恰好回到原点,则这4次运动的总路程是多少?________【答案】(1)左;;右; .(2)或;解:当时,或-0.5,不符合题意;当时,,,所以这4次运动的总路程是32.【解析】【解答】解:(1)动点从原点运动到点-3,所以是向左运动;再从点-3向左运动,故终点数字是;∵,∴,∴第三次点是向右运动,运动路程是,故答案为:左,,右, .( 2 )①向右运动时,;向左运动时,,故答案为或;【分析】(1)根据始点与终点的数字符号确定第一次运动方向;第一次终点数字与第二次运动路程的差即第二次终点数字;根据第三次终点数字与第二次终点数字的差的符号确定运动方向和运动路程.(2)①分向左或向右两种可能,根据确定第四次移动后最终在数轴上的对应数字;②根据第四次运动后的对应数字确定的值,再计算总路程.3.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和5,P为数轴上一点,对应数为x.(1)若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相等的三部分的两个点),求P点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点到A点,B点距离和为10?若存在,求出x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A,点B和点P(P点在原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1,6,3个长度单位/分,则第几分钟时,A,B,P三点中,其中一点是另外两点连成的线段的中点?【答案】(1)解:因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2和5,所以AB=7,又因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所以 AP=7÷3= 或AP=7÷3×2= ,所以P点对应的数为或(2)解:若P在A点左侧,则﹣2﹣x+5﹣x=10,解得:x=﹣;若P在A点、B中间.∵AB=7,∴不存在这样的点P;若P在B点右侧,则x﹣5+x+2=10,解得:x=(3)解:设第x分钟时,点A的位置为:﹣2﹣x,点B的位置为:5﹣6x,点P的位置为:﹣3x,①当P为AB的中点,则5﹣6x+(﹣2﹣x)=2×(﹣3x),解得:x=3;②当A为BP中点时,则2×(﹣2﹣x)=5﹣6x﹣3x,解得:x= ;③当B为AP中点时,则2×(5﹣6x)=﹣2﹣x﹣3x,解得:x= .答:第分钟时,A为BP的中点;第分钟时,B为AP的中点;第3分钟时,P为AB的中点.【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出AB=7,又因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所以 AP 或,进而再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点P所表示的数;(2)分类讨论:若P在A点左侧,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由PA+PB=10列出方程,求解算出x的值;若P在A点、B中间,由于PA+PB=AB=7,故不存在这样的点P;若P在B点右侧,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由PA+PB=10列出方程,求解算出x的值,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3)设第x分钟时,点A的位置为:﹣2﹣x,点B的位置为:5﹣6x,点P的位置为:﹣3x ,然后分类讨论:①当P为AB的中点,②当A为BP中点时,③当B为AP中点时三种情况根据线段的中点性质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完整word)有理数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一、正数,负数的定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注意: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 练习:1、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对吗?2、 如果收入50元记作+50元,那么支出80元应该记作 没有收入也没有支出记作3、七年级一班第一小组五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85分,一名同学以平均成绩为标准,超过平均分记正,将五名同学的成绩分别记作—15分,—4分,0分,4分,15分。
这五名同学的总分?二、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1、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2、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练习:观察下面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5、5.6、-6、-3.7、0、3、-2、9/3、-1/2、0020、π 整数: {} 分数:{ }正数: { } 负数: { }三、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练习1、.在数轴上记出下列各数:-2, -2.5,+2,+1.5, 2、、如图,数轴上所标出的点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点A 表示的数为( )A 、30B 、50C 、60D 、803、数轴上到1距离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A +6 B -4 C+6或-44、有理数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求ccb b a ++a 的值ab0c四、相反数: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精品word)人教新课标初一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 一定是负数
B.在正数前面加上“-”就成了负数
C.自然数一定是正数
D.-a 不一定是负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不带负号的数都是正数 ②带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③0℃表示没有温度 ④0 既
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1
5、在跳远测验中,合格标准是 4.00m,小明跳出了 4.18m,记作+0.18m,小华跳出 了 3.96m,应记作____
6、-1,2,-3,4,-5__,__,__,…第 81 个数是__,第 2005 个数是__。 7、峨眉山上某天的最高气温为 12℃,最低气温为-4℃,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
气温高( ) A.4 B.8℃ C.12℃ D.16℃ 8、一架飞机在距离地面 1500 米的高空飞行,它第一次下降了-200 米,第二次又上
5
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 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利用数轴比较大小(重点、难点) 1、数轴上的数的大小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 2、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1)正数都大于 0 (2)负数都小于 0 (3)正数大于 负数
注:(1)有理数的分类必须按同一标准,不漏、不重。 (2)0 和正整数统称为非负整数。 (3)0 和负整数统称为非正整数。 (4)0 和正有理数统称为非负数。 (5)0 和负有理数统称为非正数。
典型例题
1、-7 是( )
A.自然数 B.负分数 C.非负数 D.负整数
2、所有的正整数和负整数结合在一起构成( )
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用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就表 示与其相反的量,反之亦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坐标之差的绝对值可求得点 B 所表示的 数;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点 P 运动的距离,再根据平移的点的坐标的性质可得点 P 表 示的数; (2)①由题意可列方程求解;②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P 与 Q 重合前: 当 2AP=PQ 时,可得关于 t 的方程求解; 当 AP=2PQ 时,可得关于 t 的方程求解; P 与 Q 重合后: 当 AP=2PQ 时,可得关于 t 的方程求解; 当 2AP=PQ 时,可得关于 t 的方程求解。
3.如图,已知数轴上点 A 表示的数为-3,B 是数轴上位于点 A 右侧一点,且 AB=12.动点 P 从点 A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点 B 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1)数轴上点 B 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 P 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 Q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点 A 方向匀速运动;点 P、点 Q 同时出发,当点 P 与点 Q 重合后,点 P 马上改变方向,与点 Q 继续向点 A 方向匀 速运动(点 P、点 Q 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当点 P 到达 A 点时,P、Q 停止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①当点 P 与点 Q 重合时,求 t 的值,并求出此时点 P 表示的数. ②当点 P 是线段 AQ 的三等分点时,求 t 的值. 【答案】 (1)9;-3+2t (2)解:①根据题意,得:(1+2)t=12, 解得:t=4, ∴ -3+2t=-3+2×4=5, 答:当 t=4 时,点 P 与点 Q 重合,此时点 P 表示的数为 5;
南通数学有理数(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通过学习绝对值,我们知道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表示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即表示、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类似的, ,即表示、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地,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那么,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 .请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结合数轴解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两点的距离为,点表示的数是,则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2)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 ,那么到点 .点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_ (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若到点 .点的距离之和有最小值,则的取值范围是_ __.(3)的最小值为_ __.【答案】(1)2;1或7(2)|x+1|+|x-2||-1≤x≤2(3)3【解析】【解答】解:(1)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2=2;数轴上P、Q两点的距离为3,点P表示的数是4,则点Q表示的数是4-3=1或4+3=7;( 2 )A到B的距离与A到C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x+1|+|x-2|,∵|x-3|+|x+2|=7,当x<-1时,|x+1|+|x-2|=2-x-x-1=1-2x无最小值,当-1≤x≤2时,|x+1|+|x-2|=x+1+2-x=3,当x>2时,x+1+x-2=2x-1>3,故若A到点B、点C的距离之和有最小值,则x的取值范围是-1≤x≤2;(3)原式=|x-1|+|x-4|.当1≤x≤4时,|x-1|+|x-4|有最小值为|4-1|=3故答案为:(1)2,1或7;(2)|x+1|+|x-2|,-1≤x≤2;(3)3【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数轴上表示两个点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可求解;(2)同理可求解;(3)由(2)中求得的x的取值范围去绝对值,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求解.2.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4)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什么数?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答案】(1)4;7(2)1;2(3)﹣13;9(4)解: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 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m+n﹣p,A、B两点间的距离为|n﹣p|.【解析】【解答】解:(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4,A、B两点间的距离是7;(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1,A、B两点间的距离为2;(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13,A、B两点间的距离是9;【分析】(1)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2)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3)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4)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3.在学习绝对值后,我们知道,|a|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5|表示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而|5|=|5﹣0|,即|5﹣0|表示5、0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类似的,有:|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那么A、B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请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并结合数轴解答下列问题:(1)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分别用A、B表示出1和3的两点(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3)点A、B、C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1、3、x,那么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________(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4)若将数轴折叠,使得表示1和3的两点重合,则原点与表示数________的点重合【答案】(1)解:如图所示,(2)2(3)(4)4【解析】【解答】解:(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2;(3)由题意得,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故答案为:;(4)在数轴上,1和3中点的数为:,设与原点重合的点的数为x,由题意得:, ∴x-2=±2,解得x=0或4,∴则原点与表示数4的点重合,故答案为:4.【分析】(1)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找出1、3点,分别用A、B表示即可;(2)根据题意,计算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可;(3)根据题意,把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表示出来即可;(4)首先求出1和3中点表示的数,再设与原点重合的点的数为x,根据题意列式求出x 即可.4.阅读下面的材料:如图1,在数轴上A点衰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则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AB.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如图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1cm到达A点,再向左移动2cm到达B 点,然后向右移动7cm到达C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1)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2)点C到点人的距离CA=________cm;若数轴上有一点D,且AD=4,则点D表示的数为________;(3)若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4)若点B以每秒2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A.C点分别以每秒1cm、4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CA﹣AB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如图所示:(2)5;﹣5或3(3)﹣1+x(4)解: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得:CA=(4+4t)﹣(﹣1+t)=5+3t,AB=(﹣1+t)﹣(﹣3﹣2t)=2+3t,∴CA﹣AB=(5+3t)﹣(2+3t)=3,∴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解析】【解答】(2)CA=4﹣(﹣1)=4+1=5(cm);设D表示的数为a,∵AD=4,∴|﹣1﹣a|=4,解得:a=﹣5或3,∴点D表示的数为﹣5或3;故答案为5,﹣5或3;( 3 )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1+x;故答案为﹣1+x;【分析】(1)根据题意容易画出图形;(2)由题意容易得出CA的长度;设D表示的数为a,由绝对值的意义容易得出结果;(3)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1+x;(4)表示出CA和AB,再相减即可得出结论.5.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P、Q两点的距离为d(d≥0)个单位长度.(1)当t=1时,d=________;(2)当P、Q两点中有一个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求d的值;(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直接写出d的值;(4)当d=5时,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3(2)解: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是:=1.①如果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AP=AB=3,t==3,BQ=2×3=6,即Q运动到A点,此时d=PQ=PA=3;②如果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BQ=AB=3,t=,AP=1× =,则d=PQ=AB﹣AP﹣BQ=6﹣﹣3=.故d的值为3或(3)解: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两种情况:①如果AP=AB=2,那么t==2,此时BQ=2×2=4,P、Q重合于原点,则d=PQ=0;②如果AP=AB=4,那么t==4,∵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此时BQ=6,即Q运动到A点,∴d=PQ=AP=4.故所求d的值为0或4(4)解:当d=5时,分两种情况:①P与Q相遇之前,∵PQ=AB﹣AP﹣BQ,∴6﹣t﹣2t=5,解得t=;②P与Q相遇之后,∵P点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t=3,此时Q运动到A点,停止运动,∴d=AP=t=5.故所求t的值为或5.【解析】【分析】(1)当t=1时,求出AP=1,BQ=2,根据PQ=AB﹣AP﹣BQ即可求解;(2)分①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②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①AP=AB;②AP=AB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当d=5时,分①P与Q相遇之前;②P与Q相遇之后两种情况进行讨论.6.我们知道,在数轴上,表示数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一步地,如果数轴上两个点A、B,分别对应数a,b,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为:如图,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1)求a,b的值;(2)求线段AB的长;(3)如图①,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是方程的解,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求出点M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②,若N点是B点右侧一点,NA的中点为Q,P为N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B点,当N在B的右侧运动时,请直接判断的值是不变的还是变化的,如果不变请直接写出其值,如果是变化的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且,解得,,;(2)解:(3)解:存在.设M点对应的数为m,解方程,得,点C对应的数为,,,即,①当时,有,解得,;②当时,有,此方程无解;③当时,有,解得, .综上,M点对应的数为:或4.(4)解:设点N对应的数为n,则,,若N点是B点右侧一点,NA的中点为Q,P为N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B点,,,,点Q对应的数为:,点P对应的数为:,,①当时,,此时的值随N点的运动而变化;②当时,,此时的值随N点的运动而不变化.【解析】【分析】(1)根据“若非负数和等于0,则非负数均为0”列出方程进行解答便可;(2)根据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便可;(3)根据已知线段的关系式,列出绝对值方程进行解答便可;(4)用N点表示的数n,列出关于n的代数式进行讨论解答便可.7.已知,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为-20,点B对应的数为120.(1)请写出线段AB的中点C对应的数.(2)点P从点B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Q从点A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当点P、Q重合时对应的数是多少?(3)在(2)的条件下,P、Q两点运动多长时间相距50个单位长度?【答案】(1)解:AB=120-(-20)=140,则BC=70C点对应的数是50.(2)解:设P、Q运动时间为t,则BP=3t,AQ=2t当点P、Q重合时,则BP+AQ=140即:3t+2t=140,解得:t=28所以AP=56点P、Q重合时对应的数为56-20=36(3)解:分两种情况,①当P、Q相遇之前,BP+AQ=140-50,即3t+2t=140-50,解得:t=18②当P、Q相遇之后,BP+AQ=140+50,即3t+2t=140+50,解得:t=38当P、Q两点运动18秒或38秒时,P、Q相距50个单位长度.【解析】【分析】(1)先求出AB的长度,即可求出线段BC,再确定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即可;(2)设P、Q运动时间为t,则BP=3t,AQ=2t,根据题意可知BP+AQ=140,即3t+2t=140,进而求得t的值,即可表示P、Q重合点的对应数.(3)分两种情况,①当P、Q相遇之前,BP+AQ=140-50;②当P、Q相遇之后,BP+AQ=140+50,分别求出t的值,即可解决问题.8.如图,点O为原点,A、B为数轴上两点,点A表示的数a,点B表示的数是b,且.(1)a=________,b=________;(2)在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若有,请求出点P表示的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点M从点A出发,沿的路径运动,在路径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在路径上的速度是每秒4个单位,同时点N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向终点A运动,当点M第一次回到点A时整个运动停止.几秒后MN=1?【答案】(1)-8;4(2)解:根据题意,若要满足,则点P在线段AB中点右侧,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2≤x<0时,则x+8-(4-x)=2(-x),解得:x=-1;②当0≤x<4时,则x+8-(4-x)=2x,方程无解③当x≥4时,则x+8-(x-4)=2x,解得:x=6.综上:存在点P,表示的数为-1或6(3)解:设运动时间为t,根据运动情况,可知MN=1的情况有三种:①M在A→O上,且M在N左侧,则2t+3t+1=12,解得t= .②M在A→O上,且M在N右侧,则2t+3t-1=12,解得t= .③M在O→A上,且N到达点A,此时,M在A→O上所用时间为8÷2=4(s),M在O→A上速度为4个单位每秒,∵MN=1,∴(8-1)÷4= ,∴此时时间t=4+ = ,综上:当MN=1时,时间为秒,秒或秒【解析】【解答】(1)解:∵,∴ab=-32,b-4=0,∴a=-8,b=4.【分析】(1)根据,利用绝对值及偶次方的非负性即可求出;(2)若要满足,则点P在线段AB中点右侧,分三种情况讨论;(3)当MN=1时,根据运动情况,可分三种情形讨论,列出方程解答.9.阅读材料:如图①,若点B把线段分成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AB和BC,则点B叫做线段AC的中点.回答问题:(1)如图②,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B所表示的数是0,点C所表示的数是3.①若A是线段DB的中点,则点D表示的数是________;②若E是线段AC的中点,求点E表示的数________.(2)在数轴上,若点M表示的数是m,点N所表示的数是n,点P是线段MN的中点.①若点P表示的数是1,则m、n可能的值是________(填写符合要求的序号);(i)m=0,n=2;(ii)m=﹣5,n=7;(iii)m=0.5,n=1.5;(iv)m=﹣1,n=2②直接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数________.【答案】(1)﹣4;;(2)(i)(ii)(iii); .【解析】【解答】解:(1)①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B所表示的数是0,A是线段DB 的中点,∴点D表示的数是﹣4,故答案为﹣4;②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C所表示的数是3,E是线段AC的中点,∴点E表示的数为.(2)①点M表示的数是m,点N所表示的数是n,点P是线段MN的中点,点P表示的数是1,∴1=,即m+n=2,∴m、n可能的值是:(i)m=0,n=2;(ii)m=﹣5,n=7;(iii)m=0.5,n=1.5.故答案为(i)(ii)(iii);②点P表示的数为.【分析】(1)①依据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B所表示的数是0,A是线段DB的中点,即可得到点D表示的数;②依据点A所表示的数是-2,点C所表示的数是3,E是线段AC 的中点,即可得到点E表示的数;(2)①依据点M表示的数是m,点N所表示的数是n,点P是线段MN的中点,点P表示的数是1,即可得到m、n可能的值;②依据中点公式即可得到结果.10.观察下列等式,,,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猜想并写出: ________(2)计算: ________(3)探究并计算:【答案】(1)(2)(3)原式=.【解析】【解答】(1)故答案为:.(2)故答案为:.【分析】(1)分子为1,分母为相邻2个数的积,结果等于分子为1,分母分别为2个因数的分数的差;(2)利用(1)规律进行拆项,化简后只剩首位两个数的差,求出结果即可;(3)根据(1)规律进行变形后然后乘以,求出结果即可.11.已知数轴上,一动点Q从原点O出发,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来回移动,其移动的方式是: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1)动点Q运动3秒时,求此时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2)当动点Q第一次运动到数轴上对应的数为10时,求Q运动的时间t;(3)若5秒时,动点Q激活所在位置P点,P点立即以0.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数轴运动,试求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答案】(1)解:由题意得:0.5秒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1,1.5秒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1,∴3秒时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2,即此时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2)解:设每改变一次方向为一次运动,分析动点Q的移动规律可知,第一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1的位置,第3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2的位置,第5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3的位置,…,所以第2n-1次到达数n的位置,所以第19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10的位置,此时运动的总路程为:,∴Q运动的时间t=190÷2=95秒(3)解:∵3秒时,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2,∴5秒时,动点Q所在位置为−2,①若P点向左运动,动点Q先向右运动5个单位长度到数轴3的位置,再向左运动6个单位长度,Q在数轴3位置向左运动时,PQ=5+ ×0.1=,设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用的时间为t1,则(2−0.1)t1=,解得:t1=,∴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为:−(2+ ×0.1+ ×0.1)=;②若P点向右运动,动点Q先向右运动5个单位长度到数轴3的位置,再向左运动6个单位长度,Q在数轴3位置向左运动时,PQ=5− ×0.1=,设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用的时间为t2,则(2+0.1)t2=,解得:t2=,∴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为:−(2− ×0.1− ×0.1)=;综上所述,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是或 .【解析】【分析】(1)根据动点Q的移动规律,分析得出0.5秒和3秒时所在位置,即可求出答案;(2)分析动点Q的移动规律,求出到达数轴上表示数10的位置时所走的总路程,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进行计算即可;(3)首先求出5秒时,动点Q所在位置为−2,然后分情况讨论:①P点向左运动,②P点向右运动,分别列出方程求出相遇时用的时间,然后再计算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即可.12.阅读理解:若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好点(点C在线段AB上).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好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好点,但点D是(B,A)的好点.知识运用: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1)数________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2)如图3,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当t为何值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答案】(1)2(2)解:设点P表示的数为y,分两种情况:①P为【A,B】的好点.由题意,得y﹣(﹣20)=2(40﹣y),解得y=20,t=(40﹣20)÷2=10(秒);②P为【B,A】的好点.由题意,得40﹣y=2[y﹣(﹣20)],解得y=0,t=(40﹣0)÷2=20(秒);综上可知,当t为10秒或20秒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解析】【解答】(1)设所求数为x,由题意得x﹣(﹣2)=2(4﹣x),解得x=2【分析】(1)设所求数为x,根据好点的定义列出方程x-(-2)=2(4-x),解方程即可(2)根据好点的定义可知分两种情况:①P为【A,B】的好点;②P为【B,A】的好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y,根据好点的定义列出方程,解得t值即可.。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数学有理数(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1)如果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图中点A、点D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当点B为原点时,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点M到点A的距离是点M到点D 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M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点A、点C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和0.5个单位长度同时向右运动,同时点P从原点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答案】(1)-4;2(2)解:存在,如图:当点M在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则x﹣(﹣2)=2(4﹣x)解得:x=2,当点M在A,D右侧时,则x﹣(﹣2)=2(x﹣4),解得:x=10,所以点M 所表示的数为2或10(3)解: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①﹣2+2t﹣(3+0.5t)=3,解得:t=6,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6=18,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18.②3+0.5t﹣(﹣2+2t)=3,解得:t= ,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 =4,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4.答:点P表示的数为﹣18或﹣4.【解析】【解答】解:(1)∵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B为﹣2,D为2,∴点A为﹣4,故答案为:﹣4,2;【分析】(1)由数轴上表示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得出BD的中点就是原点,进而即可得出点A,C所表示的数;(2)存在,如图:分类讨论:当点M在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 ,则AM=x-(-2),DM=4-x,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M在A,D右侧时,AM=x-(-2),DM=x-4,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① 追击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3+0.5t﹣(﹣2+2t)=3 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② 追击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2+2t﹣(3+0.5t)=3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在学习绝对值时,我们已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如|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又如|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因此,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那么A,B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线段AB的长度)可表示为|a-b|。
因此我们可以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按如下方法求的最小值;即数轴上x与1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即数轴上x与2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把这两个距离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把距离相加即可得原式的值.设A、B、P三点对应的数分别是1、2、x.当1≤x≤2时,即P点在线段AB上,此时;当x>2时,即P点在B点右侧,此时= PA+PB=AB+2PB>AB;当x <1时,即P点在A点左侧,此时=PA+PB=AB+2PA>AB;综上可知,当1≤x≤2时(P点在线段AB上),取得最小值为1.请你用上面的思考方法结合数轴完成以下问题:(1)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求的最小值为________,最大值为________。
备用图:【答案】(1)当x<-3或x>4(2)-3;3【解析】【解答】解:(1)由,在数轴上表示-3和4两点,当x<-3时, >7;当-3≤x≤4时, .当x>4时, .故当x<-3或x>4时 .( 2 )当x<-1,当-1≤x≤2,,此时当x=2时,取得最大值3,当x=-1时,取得最小值-3;当x>2时, .故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3.【分析】(1)此题实质就是求表示x的点与-3的对应点的距离及表示x的点与4的对应点的距离和大于7时,x的取值范围,从而分当x<-3时、当-3≤x≤4时、当x>4时三种情况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分别去绝对值符号后一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2)此题实质就是求表示x的点与-1的对应点的距离及表示x的点与2的对应点的距离差最小值与最大值,从而分当x<-1、当-1≤x≤2、当x>2时三种情况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分别去绝对值符号考虑即可得出答案.2.阅读下面的材料: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设点A在原点,如图①|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1 )如图②,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AB|=|OB|﹣|OA|=|b|﹣|a|=b﹣a=|a﹣b|(2 )如图③,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a|=﹣b﹣(﹣a)=|a ﹣b|( 3 )如图④,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OA|+|OB|=|a|+|b|=a+(﹣b)=|a﹣b|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AB|=2,那么x为________.(3)当|x+1|+|x﹣2|=5时的整数x的值________.(4)当|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2;4(2)x+1;1或-3(3)-2或3(4)-1≤ x≤2【解析】【解答】(1)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4)|=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3)|=4故答案为:2,4(2)数轴上x与-1的两点间的距离为|x-(-1)|=|x+1|,如果|AB|=2,则x+1=±2,解得x=1或-3;故答案为:|x+1|,1或-3(3)解方程|x+1|+|x﹣2|=5,且x为整数.当x+1>0,x-2>0,则(x+1)+(x-2)=5,解得x=3当x+1<0,x-2<0,则-(x+1)-(x-2)=5,解得x=-2当x+1与x-2异号,则等式不成立.故答案为:3或-2.( 4 )根据题意得x+1≥0且x-2≤0,则-1≤x≤2;【分析】(1)直接根据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代入数值运用绝对值的意义即可求解;(2)直接根据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由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可知,|x+1|+|x−2|表示点x到−1与2两点距离之和,由于,2与-1之间的距离是3小于5,故表示数x的点,不可能在-1与2之间,然后分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数轴上表示数字1的点的右边及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数轴上表示数字-2的点的左边两种情况考虑即可解决问题;(4)由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可知,|x+1|+|x−2|表示点x到−1与2两点距离之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3.通过学习绝对值,我们知道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表示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即表示、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类似的, ,即表示、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地,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那么,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 .请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结合数轴解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两点的距离为,点表示的数是,则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2)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 ,那么到点 .点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_ (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若到点 .点的距离之和有最小值,则的取值范围是_ __.(3)的最小值为_ __.【答案】(1)2;1或7(2)|x+1|+|x-2||-1≤x≤2(3)3【解析】【解答】解:(1)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2=2;数轴上P、Q两点的距离为3,点P表示的数是4,则点Q表示的数是4-3=1或4+3=7;( 2 )A到B的距离与A到C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x+1|+|x-2|,∵|x-3|+|x+2|=7,当x<-1时,|x+1|+|x-2|=2-x-x-1=1-2x无最小值,当-1≤x≤2时,|x+1|+|x-2|=x+1+2-x=3,当x>2时,x+1+x-2=2x-1>3,故若A到点B、点C的距离之和有最小值,则x的取值范围是-1≤x≤2;(3)原式=|x-1|+|x-4|.当1≤x≤4时,|x-1|+|x-4|有最小值为|4-1|=3故答案为:(1)2,1或7;(2)|x+1|+|x-2|,-1≤x≤2;(3)3【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数轴上表示两个点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可求解;(2)同理可求解;(3)由(2)中求得的x的取值范围去绝对值,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求解.4.阅读填空,并完成问题:“绝对值”一节学习后,数学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进行了拓展.数学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数轴上,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那么,如果用P(a)表示数轴上的点P表示有理数a,Q(b)表示数轴上的点Q表示有理数b,那么点P与点Q的距离是多少?”(1)聪明的小明经过思考回答说:这个问题应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点P和点Q在原点的两侧,此时点P与点Q的距离是a和b的绝对值的和,即∣a∣+∣b∣.例如:点A(-3)与点B(5)的距离为∣-3∣+∣-5∣=________;另一种是点P和点Q在原点的同侧,此时点P与点Q的距离的a和b中,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即∣a∣-∣b∣或∣b∣-∣a∣.例如:点A(-3)与点B(-5)的距离为∣-5∣-∣-3∣=________;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有道理吗?如果没有道理,请你指出错误之处;如果有道理,请你模仿求出数轴上点M()与N()之间和点C(-2)与D(-7)之间的距离. ________(2)小颖在听了小明的方法后,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小颖说:我们可以不考虑点P和点Q 所在的位置,无论点P与点Q的位置如何,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数a与b的差的绝对值,即∣a-b∣.例如:点A(-3)与点B(5)的距离就是∣-3-5∣=________;点A(-3)与点B(-5)的距离就是∣(-3)-(-5)∣= ________;你认为小颖的说法有道理吗?如果没有道理,请你指出错误之处;如果有道理,请你模仿求出数轴上点M()与N()之间和点C(-1.5)与D(-3.5)之间的距离.________【答案】(1)解:8;2;有道理;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为点C与点D之间的距离为(2)解:8;2;有道理;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为点C与点的之间的距离为【解析】【分析】(1)数轴上的点,原点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即点到原点绝对值的相加之和。
原点同侧两点之间的距离即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小的。
(2)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意义,小颖说的也有意义。
列出等式代数求值即可。
5.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2)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试计算此时BC—AB的值.(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x(x>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是否存在x,使BC-AB的值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不变,若存在求出x;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1;4(2)解:BC-AB=(4-1)-(1+1)=3-2=1.故此时BC-AB的值是1(3)解:t秒时,点A对应的数为-1-t,点B对应的数为3t+1,点C对应的数为xt+4.∴BC=(xt+4)-(3t+1)=(x-3)t+3,AB=(3t+1)-(-1-t)=4t+2,∴BC-AB=(x-3)t+3-(4t+2)=(x-7)t+1,∴BC-AB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时,其值为7【解析】【解答】解:(1)∵b是最小的正整数,∴b=1,∵|c-4|+(a+b)2=0,∴c-4=0,a+b=0,∴a=-1,c=4【分析】(1)根据b是最小的正整数,即可确定b的值,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是0,则每个数是0,即可求得a,b,c的值;(2)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BC、AB的值,进一步得到BC-AB的值;(3)先求出BC=4t+3,AB=4t+2,从而得出BC-AB,从而求解.6.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a、点B表示数b,a、b满足|a﹣40|+(b+8)2=0.点O是数轴原点.(1)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2)若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请在数轴上找一点C,使AC=2BC,则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__.(3)现有动点P、Q都从B点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移动;当点P移动到O点时,点Q才从B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且当点P 到达A点时,点Q就停止移动,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问:当t为多少时,P、Q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答案】(1)40;﹣8;48(2)8或﹣40(3)解:(i)当0<t≤8时,点Q还在点B处,∴PQ=t=4;(ii)当8<t≤12时,点P在点Q的右侧,∴解得:;(iii)当12<t≤48时,点P在点Q的左侧,∴3(t﹣8)﹣t=4,解得:t=14,综上所述:当t为4秒、10秒和14秒时,P、Q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解析】【解答】解:(1)∵|a﹣40|+(b+8)2=0,∴a﹣40=0,b+8=0,解得a=40,b=﹣8,AB=40﹣(﹣8)=48.故点A表示的数为40,点B表示的数为﹣8,线段AB的长为48;(2)点C在线段AB 上,∵AC=2BC,∴AC=48× =32,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0﹣32=8;点C在射线AB上,∵AC=2BC,∴AC=40×2=80,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0﹣80=﹣40.故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8或﹣40;【分析】(1)根据偶次方以及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求出a、b的值,可得点A表示的数,点B表示的数,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线段AB的长;(2)分两种情况:点C在线段AB上,点C在射线AB上,进行讨论即可求解;(3)分0<t≤8、8<t≤12,12<t≤48三种情况考虑,根据P,Q移动的路程结合PQ=4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7.点P,Q在数轴上分别表示的数分别为p,q,我们把p,q之差的绝对值叫做点P,Q之间的距离,即.如图,在数轴上,点A,B,O,C,D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请探索下列问题:(1)计算 ________,它表示哪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________(2)点M为数轴上一点,它所表示的数为x,用含x的式子表示PB=________;当PB=2时,x=________;当x=________时,|x+4|+|x-1|+|x-3|的值最小.(3)|x-1|+|x-2|+|x-3|+…+|x-2018|+|x-2019|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1)5;A与C(2)x+2;-4或0;1(3)1019090【解析】【解答】解:(1)|1−(−4)|=|1+4|=|5|=5,|1−(−4)|表示点A与C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5,点A与C;(2)∵点P为数轴上一点,它所表示的数为x,点B表示的数为−2,∴PB=|x−(−2)|=|x+2|,当PB=2时,|x+2|=2,得x=0或x=−4,当x≤−4时,|x+4|+|x−1|+|x−3|=−x−4+1−x+3−x=−x≥4;当−4<x<1时,|x+4|+|x−1|+|x−3|=x+4+1−x+3−x=8−x,当1≤x≤3时,|x+4|+|x−1|+|x−3|=x+4+x−1+3−x=6+x,当x>3时,|x+4|+|x−1|+|x−3|=x+4+x−1+x−3=3x>9,∴当x=1时,|x+4|+|x−1|+|x−3|有最小值;故答案为:|x+2|;−4或0;1(3)|x−1|+|x−2019|≥|1−2019|=2018,当且仅当1≤x≤2019时,|x−1|+|x−2019|=2018,当且仅当2≤x≤2018时,|x−2|+|x−2018|≥|2−2018|=2016,…同理,当且仅当1009≤x≤1011时,|x−1009|+|x−1011|≥|1009−1011|=2,|x−1010|≥0,当x=1010时,|x−1010|=0,∴|x−1|+|x−2|+|x−3|+…+|x−2018|+|x−2019|≥0+2+4+…+2018=1019090,∴|x−1|+|x−2|+|x−3|+…+|x−2018|+|x−2019|的最小值为1019090;故答案为1019090.【分析】(1)由所给信息,结合绝对值的性质可求;(2)由绝对值的性质,分段去掉绝对值符号,在不同的x范围内确定|x+4|+|x−1|+|x−3|的最小值;(3)由所给式子的对称性,结合绝对值的性质,将所求绝对值式子转化为求0+2+4+…+2018的和.8.已知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对应的数为,且 G 为线段上一点,两点分别从点沿方向同时运动,设点的运动速度为点的运动速度为,运动时间为 .(1)点对应的数为________,点对应的数为________;(2)若,试求为多少时,两点的距离为;(3)若,点为数轴上任意一点,且,请直接写出的值. 【答案】(1)-4;11(2)解:∵,且 ,∴,①即解得:②即解得: ,(3)解:①当点H在点B的左侧时,如图:设,∵,,∴,,∵,∴,∴,∴,②当点H在点B的右侧时,如图:∵,而∴∴,故答案为:或【解析】【解答】(1)∵,∴,,∴,,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平方与绝对值的和为0,可得平方、绝对值同时为0,可得答案;(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 ,② 分别列式计算即可;(3)也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H在点B的左侧时,设,列式计算即可;②当点H在点B的右侧时,直接列式计算即可;9.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在数轴上运动,点C在点E的左边,且CE=8,点F是AE的中点.(1)如图1,当线段CE运动到点C、E均在A、B之间时,若CF=1,则AB=________,AC=________,BE=________;(2)当线段CE运动到点A在C、E之间时,①设AF长为 x,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BE的值(结果需化简);②求BE与CF的数量关系;(3)当点C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从点E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后,立即以原来一半速度返回,同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t≤8),求t为何值时,P、Q 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答案】(1)16;6;2(2)解:∵点F是AE的中点,∴AF=EF,设AF=EF=x,∴CF=8﹣x,∴BE=16﹣2x=2(8﹣x),∴BE=2CF.故答案为① 16-2x,② BE=2CF.(3)解:①当0<t≤6时,P对应数:-6+3t,Q对应数-4+2t,,解得:t=1或3;②当6<t≤8时,P对应数, Q对应数-4+2t,,解得:或;故答案为t=1或3或或【解析】【解答】(1)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AB=16,∵CE=8,CF=1,∴EF=7,∵点F是AE的中点,∴AF=EF=7,,∴AC=AF﹣CF=6,BE=AB﹣AE=16﹣7×2=2,故答案为16,6,2;【分析】(1)由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別是-4、12,可得AB的长;由CE=8,CF=1,可得EF的长,由点F是AE的中点,可得AF的长,用AB的长减去2倍的EF的长即为BE 的长;(2)设AF=FE=x,则CF=8-x,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BE,即可得出答案(3)分①当0<t≤6时;②当6<t≤8时,两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得解10.(阅读理解):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CA是点C到B的距离CB 的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好点.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CA是2,到点B的距离CB是1,那么点C是(A,B)的好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DA是1,到点B的距离DB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好点,但点D是(B,A)的好点.(知识运用):(1)如图1,表示数______和_______的点是(A,B)的好点;【答案】1|5(1)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①表示数________的点是(M,N)的好点;②表示数________的点是(N,M)的好点;(2)如图3,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t为何值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答案】(1)2或10;0或(2)解:设点P表示的数为n,则①P为(A,B)的好点时,有:,解得:,则秒;②P为(B,A)好点时,有两种情况:当点P在A、B之间时,有:,解得:,则秒;当点P在A点左边时,有:,解得:,则秒;③点B是(A、P)的好点时,有:,解得:,则秒;④点A是(B,P)的好点时,有:,解得:,则秒;⑤点A是(P,B)的好点时,有:,解得:,则秒.综合上述,当t为10秒或15秒或20秒或50秒或60秒或80秒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解析】【解答】解:(1)设所求数为x,则①当好点在A、B之间时,有:,解得:;②当好点在B的右边时,有:,解得:;∴表示数1和数5的点是(A,B)的好点;故答案为:1;5.当好点在M、N之间时,有:,解得:;当好点在N的右边时,有:,解得:;∴表示数2或10的点是(M,N)的好点;故答案为:2或10;②设所求数为z,则当好点在M、N之间时,有:,解得:;当好点在M的左边时,有:,解得:;∴表示数0或的点是(N,M)的好点;故答案为:0或;【分析】(1)设所求数为x,可分为:①当好点在A、B之间;②当好点在B点右边,根据好点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①与(1)同理,可分为好点在M、N之间和N的右边,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②与(1)同理,可分为好点在M、N之间和点M 的左边,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好点的定义可知分五种情况:①P为(A,B)的好点;②P为(B,A)的好点;③点B是(A、P)的好点;④点A是(B,P)的好点;⑤点A是(P,B)的好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n,根据好点的定义列出方程,进而得出t的值.11.已知数轴上,点A和点B分别位于原点O两侧,AB=14,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1)若b=-4,则a的值为________.(2)若OA=3OB,求a的值.(3)点C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c.若O为AC的中点,OB=3BC,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c的值.【答案】(1)10(2)解:当A在原点O的右侧时(如图):设OB=m,列方程得:m+3m=14,解这个方程得,,所以,OA= ,点A在原点O的右侧,a的值为 .当A在原点的左侧时(如图),a=-综上,a的值为± .(3)解:当点A在原点的右侧,点B在点C的左侧时(如图), c=- .当点A在原点的右侧,点B在点C的右侧时(如图), c=-8.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点C的右侧时,图略,c= .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点C的左侧时,图略,c=8.综上,点c的值为:±8,±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数轴,由已知条件得出AB=14,OB=4,则OA=10,得出a的值为10.(2)分两种情况,点A在原点的右侧时,设OB=m,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进一步得出OA 的长度,从而得出a的值.同理可求出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时,a的值.(3)画数轴,结合数轴分四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12.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3,B是数轴上位于点A右侧一点,且AB=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点B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P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点A方向匀速运动;点P、点Q同时出发,当点P与点Q重合后,点P马上改变方向,与点Q继续向点A方向匀速运动(点P、点Q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当点P返回到达A点时,P、Q 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点P返回到达A点时,求t的值,并求出此时点Q表示的数.②当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时,求t的值.【答案】(1)9;(2)解:①根据题意,得:(1+2)t=12,解得:t=4,∴P回到A需8s,当t=8时,点P与点A重合,此时点Q表示的数为1;②P与Q重合前(即t<4):当2AP=PQ时,有2t+4t+t=12,解得t=;当AP=2PQ时,有2t+t+t=12,解得t=3;P与Q重合后(即4<t<8):当AP=2PQ时,有2(8﹣t)=2(t﹣4),解得t=6;当2AP=PQ时,有4(8﹣t)=t﹣4,解得t=;综上所述,当t=秒或3秒或6秒或秒时,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知,点B表示的数是﹣3+12=9,点P表示的数是﹣3+2t,故答案为:9,﹣3+2t;【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求解可得;(2)①根据重合前两者的路程和等于AB的长度列方程求解可得;②分点P与点Q重合前和重合后,依据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并据此列出方程求解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