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
2024年高等教育计算机应用课程大纲
2024年高等教育计算机应用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向高等教育学生介绍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培养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熟悉常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1. 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3. 熟悉常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4. 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5. 培养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 计算机基础知识(20学时)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4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2. 计算机应用软件(60学时)2.1 办公软件的使用(30学时)2.1.1 文字处理软件2.1.2 表格计算软件2.1.3 演示文稿软件2.2 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10学时) 2.3 数据库软件的使用(10学时)2.4 多媒体软件的使用(10学时)3.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40学时) 3.1 计算机网络基础(20学时)3.1.1 网络的基本概念3.1.2 局域网和广域网3.1.3 网络协议与通信方式3.2 信息安全基础(20学时)3.2.1 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3.2.2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御措施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团队合作等。
通过教师讲解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占40%,包括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2. 期中考试占30%,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3. 期末考试占30%,考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5版),作者:Peter Norton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作者:李军七、其他注意事项1. 学生须遵守学院和课程要求,完成课程作业和实验报告;2. 学生需按时参加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积极与他人合作完成团队项目;3. 学生在考试中需遵守考场规定,不得抄袭或作弊;4.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师会提前通知学生。
说课大学计算机基础
说课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课程概述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它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包括Windows 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电子邮件的使用等。
3、素质目标: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
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操作系统部分主要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工具;办公软件部分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 等的使用;计算机网络部分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信息安全部分涉及网络安全和防范措施。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在实验环节中,学生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各种操作练习,以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还可以通过课外作业、小测验等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实验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等;期末考试则主要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六、教师角色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
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引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案。
本文以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为标题,将从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师合理设计计算机基础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案设计的基础。
在设计目标时,应考虑学生的年级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要求。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
2.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4.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和教学要求,可以细化这些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计算机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主机和外设设备的功能和原理等。
2.计算机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3.计算机网络部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
4.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通过编程训练、信息搜索和处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避免内容过多或过少,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教师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确定。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2.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大纲
2024年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2024年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全面了解。
本课程将涵盖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体系结构、网络硬件与软件、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掌握常见的网络协议;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与软件技术,包括网络设备、网络编程等;4. 理解和应用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通信方式1.3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2. 计算机网络协议2.1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2.2 常见的网络协议及其功能和特点(如TCP、IP、HTTP、DNS 等)3. 计算机网络硬件与软件技术3.1 网络设备和硬件组成(如路由器、交换机等)3.2 网络编程基础(如Socket编程)3.3 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工具4. 网络安全4.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4.2 常见的网络攻击与防范技术4.3 网络安全实践和策略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网络编程的技巧。
3. 综合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实际应用项目,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辅助教材:《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王建中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参考资料:-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第五版),Douglas E. Comer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本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和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
掌握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和常用网络服务。
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安装和设置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
能够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处理、数据分析和演示文稿制作。
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
能够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创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应用领域。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任务管理、系统设置等)。
3、办公软件Word 文字处理软件文档的创建、编辑和排版。
表格的制作和编辑。
图片、图形和艺术字的插入与编辑。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工作表的创建、编辑和格式化。
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和图表制作。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软件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和美化。
幻灯片的布局和动画效果设置。
4、网络基础网络的概念、分类和组成。
TCP/IP 协议和 IP 地址的概念。
网络连接的设置和网络资源的共享。
常用网络服务(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下载等)。
5、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处理技术。
常见多媒体软件(如 Photoshop、Audition、Premiere 等)的基本操作。
2024计算机基础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2024计算机基础个人教学工作计划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师素养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探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它明确了课程的方向和目的。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网络技术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等;网络技术及应用,包括互联网基础知识、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等;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包括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和视频处理等;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库和数据库设计等。
三、教学安排教学安排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在教学安排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课时分配: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课时;实践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和综合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课外学习: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如参加学科竞赛、参与科研项目等,以拓展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支撑。
在教学资源方面,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教师队伍:应有一支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教学设施:应具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室等,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学资料: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如教材、课件和实验指导书等,方便学生学习和参考。
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说课稿
函数与模块化编程
为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 性,需要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如 何将代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
难点内容
指针与内存管理
指针是C/C等语言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也是初学者的一 个难点。学生需要理解指针与内存地址之间的关系,以及 如何通过指针操作内存。
文件I/O与数据结构
文件操作涉及到文件路径的表示、文件的打开与关闭、读 写操作等。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和队列等也需要学 生能够理解和实现。
信息检索和数据处理。
培养计算思维
03
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创新
能力。
课程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
网络基础知识、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等。
数据库与编程基础
数据库原理、SQL语言、Python编程等。
课程安排
理论授课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多 媒体技术和数据库与编程基础。
实验与考核方式
制定合理的实验与考核标准,确保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得到有效锻炼。
04
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内容
数据类型与变量
这部分内容是计算机编程的基础, 需要学生掌握不同数据类型的定 义和使用,以及变量的声明和初 始化。
控制结构
包括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是实 现程序逻辑的关键,要求学生能 够理解并编写简单的控制流程。
教学环境
教室设施
确保教室设施齐全、舒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 习环境。
实验室配置
实验室应具备足够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满足学生实 践操作的需求。
网络环境
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方便学生在线学习、交流和资 源共享。
智慧树答案大学计算机基础(海南联盟)知到答案见面课章节测试2022年
大学计算机基础(海南联盟)绪论1.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有以下哪几个()答案: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技术与基本应用;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2.计算机基础课程包含以下哪些内容()答案: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3.课程资源架构于以下哪几个平台()答案:智慧树在线教学平台;基于云平台的“一体化新形态教材建设”;服务重复实训的“E-Learning教学系统”;基于全面开放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个性化协同教学平台“SPOC学院”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哪几个角色()答案:创设者;引导者;辅导者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哪几个角色()答案:行动者;主动者;主导者6.课程紧紧围绕哪几个环节开展个性化开放学习()答案:课堂教学;上机实验;课外训练;综合测试7.课程的考试题型有哪几个()答案:客观题;实操主观题8.课程的考核过程包含以下哪几个()答案:全面性;总结性9.课程构建了()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答案:多维度10.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答案: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自学并用第一章1.IP地址由()位二进制数组成。
答案:322.使用16位二进制表示声音与使用8位二进制表示声音效果相比,前者()。
答案:噪声小,保真度高,音质好3.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主要理由是()。
答案:物理元件性能所致4.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CPU内数据总线的宽度,若一台计算机的字长是4B,则它在CPU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传送处理的二进制代码为()位。
答案:325.2B表示()二进制位。
答案:16位6.()个二进制位组成1B。
答案:87.十进制数415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答案:110011111B8.在计算机内把汉字表示为()B的二进制编码,这种编码叫机内码。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硬件设备;(3)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4)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3)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习惯;(3)培养学生遵守计算机伦理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讲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第2讲计算机硬件1.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第3讲计算机软件1.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 常用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的操作过程和软件工具的使用;3.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3. 实验设备:计算机教室,配置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备;4. 网络资源:利用校园网,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辅导。
六、教学安排第1讲计算机概述(2课时)第2讲计算机硬件(2课时)第3讲计算机软件(2课时)第4讲操作系统(3课时)第5讲计算机网络基础(3课时)第6讲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2课时)第7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2课时)第8讲计算机编程基础(2课时)第9讲数据库基础(2课时)第10讲计算机信息安全(2课时)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学生能够适应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机知识;3.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4. 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相关的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一」(一)课程培养目标《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公共必修课程。
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中文文字处理、表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网络及多媒体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即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处理、展示和再现、存储保存、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五种基本能力。
(二)教学要求课程内容介绍:本门课程是今后学习各类计算机课程的先行课,以训练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
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文Windows20xx、Word20xx、PowerPoint20xx、EXcel20xx和Internet的一般知识及操作。
教学要求:要使学生通过理论讲授、上机训练掌握基本技能(6大技能):(1)微机操作基本技能;(2)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技能;(3)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对信息的基本技能;(4)多媒体技术应用基本技能;(5)上网基本技能;(6)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展示和再现、存储保存、传递和交流信息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篇二」1、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MS 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 Expres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后续学习和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操作。
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
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如网络搜索、邮件收发等。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和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数制与编码,如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 ASCII 码、汉字编码等。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磁盘管理、控制面板的使用等。
3、办公软件Word 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档排版、表格制作、图片插入等。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涵盖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图表的制作等。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软件,如幻灯片的设计、动画效果的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等。
4、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网络协议,重点介绍 TCP/IP 协议。
网络连接方式,如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设置。
网络应用,如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文件的上传与下载等。
5、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的概念、类型(音频、视频、图像等)。
多媒体文件的格式及处理软件。
6、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治信息安全的概念、重要性及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及防治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实践教学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计算机基础说课稿(通用3篇)
For everyone first, for everyone later.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计算机基础说课稿(通用3篇)计算机基础说课稿11. 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课程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经过学习,使学生达到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办公室软件(word和excel)的使用,掌握因特网的简单知识及应用。
(二)具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1、知识目标(1) 掌握计算机的初步知识;(2) 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方法;(4) 掌握可以实现文字图表混排的实用文字编辑软件Word 的使用方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5) 掌握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处理各种报表的基本方法。
(6) 掌握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制作各种演示文稿;(7)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8)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
并取得安徽省计算机一级考试证书。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6)使学生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内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应计算机应用为主,同时也应适量介绍些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硬件知识,整本书中的内容分成七个独立模块进行组织教学,共计68学时。
教学内容改革主要是参照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模块化教学,重点加强模拟练习,教材的选用吕新平、张强华、冯祖洪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与习题集》人民邮电出版社2.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最后全体参加安徽省计算机一级考试,取得证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基础知识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处理,能够解决日常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树立信息安全的意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素养。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2、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使用3、网络基础知识及网络安全4、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基础知识及网络安全。
2、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处理,能够解决日常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有初步的认识。
2、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3、问题探究法: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
4、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在当今社会的应用,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基础知识等。
3、示范教学:教师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4、学生实践: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5、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六、评价与反馈1、评价方式:采用考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掌握情况。
2、反馈方式:根据学生的考试和实际操作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1、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及相关实验教程。
2、教具: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3、多媒体资源:PPT课件、视频教程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一、课程概述《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为后续的计算机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六版教学设计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六版教学设计前言计算机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未来职业道路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教学设计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将为您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六版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操作及使用,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方面的基本应用和操作。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网络设备的使用;4.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流程;5.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6.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计算机素养。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概念和基本组成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评价标准第二部分:Windows操作系统1.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2.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见应用程序3.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应用程序第三部分:办公软件1.Word文本编辑2.Excel电子表格3.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四部分: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组成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3.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介和通信协议第五部分:计算机编程基础1.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2.编程语言3.编译器和集成开发环境第六部分:计算机应用1.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2.数据库软件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3.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中包括:1.讲授法2.课堂互动法3.实践教学法4.合作学习法5.同步辅导法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我们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评价:1.期中和期末考试2.平时作业3.课堂发言和参与度4.项目实践成果5.学生问卷调查教学资源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我们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课程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六版2.课程PPT3.教学视频4.实验平台5.计算机教室和实验室小结本文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六版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7001课程名称: 计算机基础课程类别:通识教育类修习类别:必修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56(理论学时32、上机学时24)先修课程:无授课对象: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也是第一和第二学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首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机环境的能力,为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及实际工作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应全面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软硬件构成、信息数字化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
重点讲授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和Internet的实际应用。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常用信息编码与数据处理方法、常用的数制转换和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能自己动手组装微型计算机;重点掌握Windows 7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常用办公软件的功能和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和Internet基本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学生考级提供帮助。
三、基本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常用的数制及其转换(3)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基本特征、应用领域。
掌握系统结构、工作原理、数制转换、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重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微型计算机组装知识。
难点:数制及编码。
第2章 Windows 7教学内容:(1)概述 (2) 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3) 文件与存储管理 (4) 进程与软件管理 (5) 设备管理与个性化设置 (6) Windows 7的常用附件。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个性化设置和Windows 7的常用附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
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办公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和信息安全基础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和Office 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电子邮件和浏览器的能力;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职业道德规范。
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1.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法3. 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4. 熟练掌握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的使用方法.。
5. 理解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相关概念以及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三.教学内容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2.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3. 掌握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熟练掌握数制间的转换运算4. 理解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
【教学内容】1. 计算机概述2. 信息与信息技术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进位计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各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数据的单位;数值和文本信息在计算机中的标识;编码:信息与数据的联系和区别,ASCII码、BCD码、汉字编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进制及各数制之间的转换运算难点:编码第2章计算机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以及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概念2.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3.了解微机系统硬件的基本配置与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常用外设的功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说课
03 实操能力
通过上机实验和项目实践
,评价学生的计算机操作
和应用能力。
02 学习态度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 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 态度和积极性。
04 团队协作
通过小组项目和协作任务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和
沟通能力。
评价标准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应掌握计算机基 础知识,如计算机组 成、操作系统、网络
等。
实操能力水平
参考书
推荐学生阅读《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系统概论》等参考书,这些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深 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网络资源
在线课程
推荐学生参加诸如Coursera、edX等 平台的在线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 学生补充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
技术博客与论坛
引导学生关注诸如Medium、CSDN 等博客和论坛,这些平台上有许多关 于计算机技术的文章和讨论,有助于 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实践经验 。
更新实验内容
根据技术发展更新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技术水平。
调整课程结构
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适时调整课程结构,保持课程的先进性和 实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互动教学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 、问答互动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03
教学资源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选用《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主教材,该教材内容全面,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 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等内容,适合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
未来发展计划
拓展课程领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拓展课程领域,引 入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已经成为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应当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一、课程目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该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计算机的运行原理以及计算机网络等。
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层次结构,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2. 编程基础编程是计算机科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如C、C++或者Python,并掌握基本的编程概念和技巧,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等,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场景。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常见的算法,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并能够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4. 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SQL语言,能够进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查询。
5. 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
通过软件工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大学计算机基础_教案
教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性质:通识教育课程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通信等;3. 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分类和分代、信息技术的特点;2.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应用;3. 计算机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文件管理、常用软件的使用;4. 计算机编程: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算法和数据结构、编程方法和技巧;5.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协议、互联网的应用。
教学安排:共4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PPT展示和板书演示,讲解计算机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际操作练习;3.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计算机应用场景。
教学过程: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1.1 计算机的发展1.1.1 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1.2 计算机的分类和分代1.1.3 信息技术的特点1.2 信息技术概述1.2.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1.2.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1.3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1.3.1 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1.3.2 计算机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章:计算机系统2.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2.1.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2.1.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2.2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应用2.2.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2.2.2 常用操作系统的应用第三章:计算机操作3.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3.1.1 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3.1.2 鼠标和键盘的操作3.1.3 桌面和界面的操作3.2 文件管理3.2.1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3.2.2 文件管理的常用操作3.3 常用软件的使用3.3.1 办公软件的使用3.3.2 网络通信软件的使用第四章:计算机编程4.1 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4.1.1 编程语言的分类和发展4.1.2 编程语言的选择和应用4.2 算法和数据结构4.2.1 算法的概念和特点4.2.2 数据结构的基本类型4.3 编程方法和技巧4.3.1 编程规范和习惯4.3.2 编程思路和技巧第五章:计算机网络5.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5.1.1 网络硬件设备的组成5.1.2 网络软件和协议5.2 互联网的应用5.2.1 浏览器的使用5.2.2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的使用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2. 实践成绩:上机操作练习、实验报告;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编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课意 义
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与学习效果评价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 | 0人阅读 | 0次下载 | 举报文档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与 学习效果评价
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习内 容
(一)计算机操作基础
(二)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 (三)电子表格Excel2003 (四)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03 (五)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和信息处理原理。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般知识和操作技术。 3.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和操作。 4.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网页制作。 5.了解多媒体图像、音频、视频等基本原理。 6.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 (二)职业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 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 (三)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开 课意义及学习收获
2014202253 曹秉正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源自质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课意义
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习内容 五、学习收获 六、结束语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性 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 公共课程。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 规律,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技能密切结合,大 学计算机基础向学生系统介绍以操作系统、网络 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包括计算机系统构 成、操作系统、办公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信 息检索与安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页设计等 内容的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全面提升计算机 文化基础的层次,体现文化和信息意识,突出计 算机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能够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软、硬 件技术和网络的基本概念,具备在网络环境下应 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处理能力。
五、学习收获
本学期通过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 和操作),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计 算机操作及应用技能。 (一)掌握了WindowsXP操作系统 (二)掌握了word2003字处理软件 (三)掌握了Excel2003电子表格软件 (四)学会了制作演示文稿
结束语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预习可以使我们对整个章节有个 融会贯通,在听课中,将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做比较,着重加强 难点和疑点的学习深入领会老师的讲解意图,做好分析,有的放矢去 理解和消化,花同样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