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情感:所描绘的景物无一不显示出 环境的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 的孤寂、落寞的情感。 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观 赏景物时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对 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秋槐落蕊图
思考与探讨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 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为什么不写秋槐的高大挺拔,只写 其落蕊? 写落蕊,描绘了视觉形象和触觉形象, 给人一种寂静无人、作者独自徘徊的遐想。 只有与自然交融,方能流露出内心深处的那 份“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的寂寞、凄凉情怀。
几声秋蝉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 渲染了故都之秋寂廖、悲凉的气氛。此 处以动衬静,令人顿生“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之感,加“浓”了秋味。
秋雨话凉图
思考与探讨
1.作者笔下的“秋雨图”有何特点?
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一句一景, 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 雨的阵势,活灵活现。 2.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有怎样的作用?
郁达夫 (1895 —1945), 原名郁 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
主要经历: 三岁丧父,1922年 日本留学归来后,与郭 沫若等组织“创造社”。 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 盟。抗日战争爆发后, 赴武汉参加抗日救亡运 动,并到新加坡宣传抗 日。1945年被日本宪兵 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1952年被追认为烈士。
结尾: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 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向往、眷念之情。
描绘秋 的“清、静、悲凉”,流露出深沉的 忧思和落寞。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忧 伤 而 又 苍 凉
故 都 的 秋 是 一 支 歌
美 丽 而 又 落 寞
故 都 的 秋 像 一 幅 画
第三部分:总括 (13—14)
(13)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14)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 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总写 (1—2段)
(1)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2)江南的秋:慢、润、淡 (3)秋晨小院
向往
故 都 的 秋
观秋色:清 (4)秋槐落蕊 记 (5)秋蝉残鸣 听秋声:静 叙 分写 (6-10)秋雨话凉 品秋味:悲凉 (3—12段) (11)秋果奇景
②江南之秋: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足”
第二部分:分写
(3—12)
记叙、描写:①庭院秋景(3) ②秋槐落蕊(4) ③秋蝉残声(5) ④雨后话秋(6—10) ⑤北国秋果(11) 议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 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 萧瑟的感触。(12)
小院秋景图
品读小院秋景图,找出表现故都秋味的词句:
深 沉 而 又 含 蓄
故 都 的 秋 像 一 首 诗
24
有关“秋”的佳作名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屈原《九歌•湘夫人》 曹丕《燕歌行》 王勃《滕王阁序》
4.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5.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Leabharlann Baidu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刘禹锡《秋词二首》
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8.无端木叶萧萧下,更与愁人作雨声。”
苏轼《赠刘景文》 陆游《落叶》
抚清骨 慰、髓普 A、色彩 碧绿的天色、青天 (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 作幽的通 (清冷) 者静传百 饱而统姓 B、声音 驯鸽的飞声 经又神的 (宁静) 离有韵世 乱点。俗 C、形态 (日光)一丝一丝 (秋草)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和落只生 (幽雅) 屈寞有活 辱的这, D、环境 一椽破屋、破壁腰 的环种渗 漏下来的日光 (悲凉) 灵境平透 魂,淡了 租破屋、泡浓茶、看天色、听飞声 E、生活 。才、深 能凄入 (悠闲) 细数日光、静对蓝朵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 形象更具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 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也流露出了作者对“都市 闲人”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之情。
北 国 秋 果 图
思考与探讨
作者为什么不写果子成熟时,而写“淡 绿微黄”的将熟未熟的秋果景色?
“淡绿微黄”所呈 现出的是一种清、静的 淡色,它与作者对故都 的秋清、静、悲凉的独 特情感体验相一致的, 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 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 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 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 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文中“这些深沉的地方”,指的是什么?
秋天给人的那种既细腻又清闲且有些 落寞的情感体验。
秋蝉残鸣图
思考与探讨
写秋蝉的目的何在?
议论(12)赞美北国之秋 总写 (13—14段) (13)南国之秋比不上北国之秋 (14)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
品味
赞美
眷恋
讨论交流
开头:
悲秋 、颂秋?
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 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 的秋味。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 《沉沦》《薄奠》 《春风沉醉的晚上》 中篇小说: 《迷羊》《出奔》 《她是一个弱女子》 散 文:
《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
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
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散文
《故都的秋》。
郁达夫北京故居 (前海北沿11号院)
整体感知
1.从语法上分析,题目是什么词组?
故都的秋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 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 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2.速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总起
(1—2)
①对北国之秋的感受:
“清、静、悲凉”和向往:“饱尝”秋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