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师德新论》讲座心得体会【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心得体会(通用24篇)
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心得体会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心得体会(通用2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心得体会篇1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
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
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
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
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
以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以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发扬民主,才能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要做到有事要和学生商量解决,让学生有话敢说,有主意敢讲,有意见敢提,教师对学生要热爱、理解和信任。
教师一般都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利,要求学生事事听从自己,服从自己。
其实教育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心灵接触,孩子的心是极其敏感的,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情感。
如果把学生比做幼苗,那么,爱就是滋润的清泉。
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连接起师生情感的纽带,很好地缩短了与师生横向的心理距离,放下教师的架子,尊重学生的人格、意见,是民主,也是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
民主平等的环境能让学生在老师的面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语言上的沟通则是心灵上沟通的前提和关键。
因此师生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是建立在民主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当老师在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时,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敢于向学生说“对不起”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岂能没有缺点和过失。
因此,教师应学齐王纳谏,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敢于接受学生的批评。
这样不仅不会损害老师的形象,相反能赢得学生。
爱,是师德不变的承诺!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应热爱学生。
教师应是学生的益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
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欣然和期望作出积极的反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像对待花瓣上颤动欲滴的露珠那样小心地呵护孩子们的心灵。
”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与学生建立起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
老师还要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制造“自己人”,如与学生一起参加体育运动,一起探讨难题,一起谈笑风生等等。
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
弘扬传统文化 加强师德修养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师德修养——关于李清泉教授专题讲座有感这次,我们学校组织了全体教职工听李清泉教授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师德培养的讲座,在这次培训中,我对于师德部分的讲析深刻于心,同时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我想作为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人所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我们老师就应该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时俱进,铸造新时代师魂,就要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远大理想,敬业爱岗、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做一名学识渊博,能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的引路人,生活的指导者,人生的方向盘的合格老师。
因此,加强师德修养必须重视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接下来我自己谈谈点看法:一、关心和爱护学生是传统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古代,孔子提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思想,原意就是:“我爱着他,我能不为他付出操劳吗?我忠于他,我能不为他尽心劝导吗?”表现出对学生负责,对社会、国家前途负责的强烈责任心。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热爱与溺爱的尺度,掌握好严格与严厉的分寸。
教师对学生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宽严相济,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爱之,敬而钦之,而不是敬而远之,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教,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对学生无限温情的真爱之心,爱学生的一切,爱一切学生,才会把自己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教育事业,才会培育出人世间最绚丽的师德之花。
二、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教师本身的师识本领,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识包括教师自身的素质学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教改意识和适应教学发展的竞争意识。
教师要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必须注重学历层次的提高,继续教育学习能力的增强,加强“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
传统文化师风师德心得体会5篇
传统文化师风师德心得体会5篇传统文化师风师德心得体会【篇1】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的师德师风要在对古代师德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赋予新的内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低,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
要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的大学教师,就要加强自身师德水平的培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工作重点方面在工作重点上,要努力转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上来。
今后,我们的高职生源中,从对口高职升上来的学生和3+2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基础与应届高中生有很大的差异,并且个体素质也相差较大,因此如何良好的实现教学课程中高职无缝对接,将是我们重点要研究的内容。
我们要认真分析中职、高职“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并且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既不能让中职升上来的学生感到困难重重,也不能让应届高中升上来的学生感到过于简单乏味、没有挑战性。
二、在教学态度方面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
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心得体会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心得体会(通用5篇)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心得体会篇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学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到师德建设的学习对一个老师很重要,体会很深。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老师的身正,在德育中尤为重要。
其身不正,何以为师?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授业解惑”之人,更应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教书不育人”的教师因自身素质不完善,忽视了学生细小的举动。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小事,一不留意过去了。
但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冷静地想一想,其实,这是一种“心罚”,它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心灵。
学生对教师的说教进行认知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教师自身的言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评价。
如果二者一致,学生就会乐意接受,反之,就会抱鄙夷甚至抵制的态度。
的确,我们教育工作者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东西,便无法真正给予学生,因为教育不是演戏,假象逃脱不过学生明亮的眼睛。
教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一致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他们在对真理的信奉中也对教师产生敬仰之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小事”做好了,就能拓展教育空间,缩短师生距离,赢得学生的信赖,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时间:是20XX年7月2日~20XX年7月12日,共11天。
地点:许昌市双龙湖开发区管委会三楼会议室。
人物:一群怀着共同目标,想改变自我,学会做人做事,进而不记报酬奉献自我的力量,感化更多的现代迷失在人生道路上的人们。
事件:做义工(即志愿者。
台湾等地为义工一说,内地为志愿者)。
起因:我的名字叫陈乙辉。
虽然我这个人从小衣食无忧,父母爱我胜过爱他们自己,但是我不知足,心胸狭窄,爱抱怨发脾气,经常一副别人都欠我的样子。
父母看我每天不开心,想各种办法劝解我。
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好心的阿姨。
她是一位学习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她告诉妈妈,她的亲身经历。
原来,她在几年前也非常痛苦,因为自己的父亲得了癌症。
她感到命运对她的不公,母亲已经离她而去,现在她是万万也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她想要救父亲。
就这样,阿姨向人诉说起她的过往。
这时,她的生命中遇到了一位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那个老师并告诉她,传统文化可以救她和她的父亲。
由于内心对父亲的孝心,她虔诚的接触、学习这种文化。
慢慢的父亲的病有了了改善。
看到父亲的改变,她怀着感恩的心对待这一切,并决心弘扬这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结果: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会了孝道,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放下并活在当下。
现在我就详细的叙述一下以前的我吧:以前,我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
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洗过衣服。
妈妈每天把我的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
因为妈妈小时候家里穷而且孩子又多,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妈妈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当我瓜瓜坠地时,妈妈看着襁褓中的我,要给我温暖的母爱。
可以说家里的饭,妈妈不重样的给我做,我还经常嫌弃妈妈做的饭不合味口。
要知道,妈妈做的每一吨饭里都蕴藏着浓浓的爱意,我说了多少伤母亲的话,不知道,那是数不清的伤啊。
教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和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合集
教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和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合集教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而丰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和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精神价值。
2.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然情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
3.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教育,倡导孝道和家庭和睦。
作为教师,我要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温暖和支持。
4.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思辨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我认为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2. 师德师风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正直诚信,以诚相待,维护学校和教育行业的声誉。
3. 师德师风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我应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
4.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
我要不断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结起来,教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师德师风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提高的过程。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自身的角色和责任;通过学习师德师风,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成为更好的教育者。
这些心得体会将指导我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心得精选5篇
中国传统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心得精选5篇中国传统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心得篇1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老师是学生增长学问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老师肯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领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
老师素质重在师德,老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老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
老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重视老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
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这就要求老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要有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老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老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要做好老师工作,就必需首先喜爱教育事业。
忠诚教育事业是老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作为一名老师,假如没有崇高的抱负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不能担当培养人才、造就人才重任的。
在当代,老师只有从根本上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较大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师德修养,树立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动,新形势和新任务对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想成为新世纪的优秀老师,除了学识渊博、教学得法之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这就是以育人为抱负,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己任。
这是没有功利目的的,而是完全出于对社会、对学生一生负责的责任感。
能承担如此重任,首先在于老师自己做人的层次要较高,要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
喜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惜学生,是老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喜爱学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
《学习《文化建设与师德新论》有感》
《学习《文化建设与师德新论》有感》1、教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有着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普通人,而教师的工作也是天底下所有平凡工作中的一种,也是一种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
但是,当今社会,给予老师的光环太多太多,仍然将老师比作“燃烧的蜡烛”、“无私奉献的辛勤园丁”,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因为有这些光环的存在,所以,一方面想让这些光环发光,另一方面又要面临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心理压力很大,此外还要处理好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的关系,虽然自己参加工作只有短短的三年,但是我慢慢发现自己当初选择上榆林学院、从而当老师的初衷似乎和实际不相符。
我是一个想法很简单、不善于和人交流,人际交往的能力很差的人,原本认为老师很适合我,现在才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
就像专家说的一样——“过去的人际关系是围棋、象棋,是对立、敌视、你死我活;现今的人际关系是跳棋,是包容、求同存异,是怎样用他人作支撑架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所以,我很同意专家的一句话——教师是一个很体面的工作,教师要有尊严的活着,不跪着教书,更不跪着做人。
2、“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创意教学。
虽然平时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时常提到要改变教法,但是好像效果不怎么明显,原因是学校的制度问题,还有就是自己的经验不足。
专家举了大家熟知的龟兔赛跑的故事,乌龟是傻瓜,靠投机取巧,对手的失误来取胜;兔子同样是傻瓜,比赛的时候为什么会睡觉。
不能跑到终点再睡。
裁判更是傻瓜,组织如此白痴的比赛,怎么不让小鸡和小鸭比游泳。
但是咱们在给学生或自己的孩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多数人都会表扬乌龟,向乌龟学习,包括我现在给我的小孩儿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也还是这样讲的,讲完以后问我儿子,乌龟和兔子谁跑的快啊。
我儿子就会说“乌龟”。
《愚公移山》上初中学过的一篇课文,当时老师讲要学习老愚公不怕困难,有毅力,坚强的优秀品质。
到现在大多数老师也还都是这样讲的。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应该是精神的一次补给。
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老师而同时又是一名家长应该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尤其作为年轻的我,更应该好好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自己,并在今后工作和育儿过程中不断反思,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和合格的家长。
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
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
参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这次讲座让我更加认
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师德。
首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被强调。
讲座中提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
传
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根基,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历史记忆,更能够塑造人们的
价值观和道德观。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
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其次,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也被讲座所强调。
作为教师,师德是我们的灵魂,师风是我
们的形象。
我们要始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时刻保持端正的师德师风。
在讲座中,我听到了许多关于优秀教师的事例和故事,这让我深受启发。
我意识到,作为一
名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要时刻保持谦逊、坚韧、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最后,讲座还强调了公益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公益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
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和弱
势群体,让他们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参加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师德师风
和教育公益。
我会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努力做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
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公益教育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统文化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传统文化讲座心得体会传统文化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统文化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讲座心得体会1一、精彩课程。
课堂上一个个真实故事引发的思考,结束时90度鞠躬礼及《感恩词》让我们心存敬意。
以位音乐老师的《德音雅乐》及《孝亲感恩歌曲学唱》课程给整个大讲坛带了歌声、笑声还有感动的低泣声。
悠扬甜美的《生命之河》在义工老师们曼妙手语舞姿中展开,让与会学员感受《生命之河》滋润心田。
用心去唱一首好歌,就能净化歌者的内心;用心去听一首好歌,能涤荡听者的灵魂。
一个个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经典故事和一首首优美的感恩教育歌曲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深深的感染了全场学员,互动渐入佳境,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情到深处,学员们还不时发出动情的低泣声。
二、温情服务。
据悉,为大讲坛服务的十几个义工都是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以帮助别人为乐,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个人修行的方法之一。
他们一次次90度鞠躬迎侯,轻言慢行,半蹲在地上擦拭会场的每一个角落,用半蹲的姿势为在场的贵宾和授课老师端茶送水,他们用真诚的微笑温暖每一个人,他们身体力行践行《弟子规》,他们用言行践行道德礼仪,宣扬传统文化。
每当听到一声声“老师,早上好!”、“老师,下午好!”“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请愉快用餐!”等等温馨话语,我们恍惚来到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世外桃源。
三、专心学习。
本次大讲坛所有学员均是来自一线的老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但会场秩序井然,学员们完全融入到了和谐、宁静、纯粹的吸收经典文化的氛围中。
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全体的学员,大家无不认真听课、细心笔记。
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国培计划——传统文化与现代师德 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传统文化与现代师德心得体
会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中牟县国培计划(2019)——送教下乡项目中牟研修班。
在学习班上,我们聆听了河南大学杨飞云博士的讲座——传统文化与现代师德,他讲到教师要做到以德立身的楷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杨教授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教育家名言和案例,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实际教学,揭示了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我们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展现教育教学中的个人魅力和道德修养。
为人师表,以德为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师德素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孩子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我们要负起应负的责任,遵循教师规章制度,多奉献一点爱心,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心得体会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心得体会「篇一」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
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
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是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坚冰”,让他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虽然我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师德修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
中华优秀传统⽂化与师德修养⼼得体会范⽂(精选13篇)中华优秀传统⽂化与师德修养⼼得体会范⽂(精选13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篇⼼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怎样写好⼼得体会呢?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中华优秀传统⽂化与师德修养⼼得体会范⽂(精选13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化与师德修养⼼得体会1 当我们谈论今天新时期教师道德的含义时,不仅涵养了师德的永恒内涵,业注⼊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师德观念……“以⼈为本”的师德内涵。
“爱⽣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那么做为教师就要把爱奉献给学⽣,⽤爱⼼去教育学⽣。
爱⼼与责任⼼是相互联系的,爱⼼是指对⼈或事有深挚的感情,这是做⼈做事的最重要的感情基础。
有了这种感情做基础,我们就会全⾝⼼地投⼊到⼯作中去。
我们作为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对学⽣的“⽆意伤害”,有了这种爱,我们就会对⼯作尽职尽责,为⼈师表,从⽽赢得学⽣的爱戴。
作为教师,要努⼒做到“爱⼼满天下”,爱学⽣就是要公平对待有差异的学⽣,把每个学⽣视为⾃⼰的⼦弟。
对学⽣投⼊更多的爱,但不是偏爱,我的成长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
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学⽣付出全部的爱,真⼼地去爱你的每⼀名学⽣,这才能完成你的职责。
们对每⼀名学⽣付出真挚的爱。
学⽣才能真正从内⼼世界⾥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关注每⼀名学⽣,实际上⽆形中给学⽣⼀种⿎励、⼀种奖励,学⽣就会加倍努⼒。
教师关注学⽣,对学⽣对学⽣的成长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
作为教师要⽤全部的爱去爱⾃⼰的学⽣,使学⽣得到真正的爱,这才能完成你的职责。
中华优秀传统⽂化与师德修养⼼得体会2 教书育⼈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品德⾼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道远。
我们应该向全国优秀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尚品德、⽆私奉献,修⾝敬业。
我们要不断地在思想上严格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加强师德修养作为⼀个永恒的主题,通过科学的⽅法,不断提⾼⾃⾝素质,这样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的重任我从学校毕业踏上三尺讲坛已四年有余了,作为⼀名⼈民教师,我深知⾃⼰的责任和⾃⼰应具备的素质,在教师职业道德⽅⾯,通过长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平将直接关系到⼴⼤学⽣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时间:是2020年7月2日~2020年7月12日,共11天。
地点:许昌市双龙湖开发区管委会三楼会议室。
人物:一群怀着共同目标,想改变自我,学会做人做事,进而不记报酬奉献自我的力量,感化更多的现代迷失在人生道路上的人们。
事件:做义工(即志愿者。
台湾等地为义工一说,内地为志愿者)。
起因:我的名字叫陈乙辉。
虽然我这个人从小衣食无忧,父母爱我胜过爱他们自己,但是我不知足,心胸狭窄,爱抱怨发脾气,经常一副别人都欠我的样子。
父母看我每天不开心,想各种办法劝解我。
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好心的阿姨。
她是一位学习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她告诉妈妈,她的亲身经历。
原来,她在几年前也非常痛苦,因为自己的父亲得了癌症。
她感到命运对她的不公,母亲已经离她而去,现在她是万万也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她想要救父亲。
就这样,阿姨向人诉说起她的过往。
这时,她的生命中遇到了一位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那个老师并告诉她,传统文化可以救她和她的父亲。
由于内心对父亲的孝心,她虔诚的接触、学习这种文化。
慢慢的父亲的病有了了改善。
看到父亲的改变,她怀着感恩的心对待这一切,并决心弘扬这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结果: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会了孝道,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放下并活在当下。
现在我就详细的叙述一下以前的我吧:以前,我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
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洗过衣服。
妈妈每天把我的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
因为妈妈小时候家里穷而且孩子又多,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妈妈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当我瓜瓜坠地时,妈妈看着襁褓中的我,要给我温暖的母爱。
可以说家里的饭,妈妈不重样的给我做,我还经常嫌弃妈妈做的饭不合味口。
要知道,妈妈做的每一吨饭里都蕴藏着浓浓的爱意,我说了多少伤母亲的话,不知道,那是数不清的伤啊。
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
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师德师风教育公益讲座,深受启发和感动。
在这场讲座中,我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对于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加清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标准。
首先,讲座中讲师详细地介绍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沉淀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石。
它包括了孔孟之道、诸子百家、周礼春秋等,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资源。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其与新时代的教育紧密结合,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同时,将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也落在我们肩上。
只有通过教学、生活等方面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的祖国的文化底蕴得以延续。
其次,讲座中详细讲述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和标准。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是评价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标准之一。
它包括了道德修养、职业精神、言行举止等方面。
我们需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和学生相处中,也需要以平等、和善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发挥我们的师德优势,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最后,我认识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以身作则,树立师德光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场讲座,我对于传统文化和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也清晰了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和贯彻,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的师德师风,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传统文化的价值更加凸显。
因为我们不仅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还需要能够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意义的方向和价值。
传统文化与师德养成心得体会5篇范文
传统文化与师德养成心得体会5篇范文传统文化与师德养成心得体会1从古至今,教师享有了无尽的美誉,如“渡人的小船、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无穷的美誉彰显了教师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无数的教师博得到了人们的敬仰。
实际上,教师确实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教师的素质。
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靠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和道德行为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识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教师不仅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前世界的前沿科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用自身的德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所以,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我们教师就要努力加强个人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
知识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
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
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集的神圣讲坛。
教师要具备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
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
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
其次,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
但是,教师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存在的“教书匠”,而是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所以说,热爱学生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爱满天下”的教育宗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与师德新论》讲座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与师德新论》讲座心得体会
2011年12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十二五”第一批骨干教师培训。
并聆听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书记、副馆长马晓雄老师关于《传统文化与师德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佛更要金装》的专题报告。
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马晓雄老师以鲜活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及深刻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很多指导、引领和启发,使我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
马老师从当前传统文化现象谈起。
并从以下切入点进行详尽分析:1.认识现代教育之特点是开放而非封闭的。
因此务必要实现从培养劳动者、建设者到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转身;2.鼓励教师自由发展、自我提升,倡导依靠岗位实现个人价值和利益最大化;3. 尊重、关爱教师而非强化约束和控制。
4.帮助教师享受职业乐趣而非增加职业和心理压力。
5.帮助教师塑造“师道尊严”而非销蚀和诋毁“师道尊严”。
6.帮助教师实现家庭文化的传承和提升。
马老师的报告中,着重强调的六个方面的问题,目的是要求教师要认真把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要认清人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实践中,应当努力使“个性化教育”要成为现代教育的核
心理念,并通过学生教育之成功重塑“自身师德建设与师道尊严”。
马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同身受。
现从下列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从传统文化中认清当前教育的弊端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采用小班化,个别化教育,并在教育中注重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培养。
例如孔子在教育两个不同学生时针对同一问题给出的不同答案,不仅说明个性培养之重要,更强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而在反思现行教育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高分低能”,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创造性。
他们甚至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规格统一的产品,缺乏自己独特的个性。
究其原因,是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被引进到教育中,学校成了“智慧的工场”,而学生则成了批量生产、规格统一的标准件,教师则成了机械操作的教书匠。
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与我们长期“以知识和分数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高考指挥棒”有直接关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过分重视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创造精神的培育。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上课老师讲知识,下课学生背知识,考试考知识。
我国现在通行的“排名次”方法正是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异的表现。
其实,大量现实现象表明,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差学生”。
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不一样,有的学
生成绩不好,但是他努力了,也确实进步了,或者是他在其他方面有了发展,这样的学生应该算好学生(虽然他对老师本人的教学评价确实没有好处)。
我们只能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全面完美(根本不可能)。
因此,作为教师,务必应当成为教育智者,教育的行家里手。
切不可在教育中出现“病人不吃药,非病者反就医”之乱象。
我们应当在教育中着力培养学生个性与创造性。
二、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师道自悟与师道尊严”
马老师在报告中指出:当前的教育一方面正在被人们政治化、另一方面只重规范教师行为而不重教师发展。
教师节来临,整个社会好像突然发现,自己还都是老师教过的学生,鲜花、掌声、恭维,扑面而来,叫我们这些教书匠们受宠若惊。
不过,9月8日《中国青年报》一则报道,在某种程度上表达出教师们的真实想法。
这则新闻的标题是:《教师节,老师们更希望社会以维护师道尊严作为节日礼物》。
这种节日效应正是一种政治主义。
在人们心中,教师应当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完神”。
为了让教师成为“完神”,诸如“名角可以收钱,名师不可提薪”之思潮随之而来。
这一现象不但违背了社会公平和市场规律,而且严重挫
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同样是劳动,同样是职业,为什么出现截然不同的要求?
所以,相对于提高教师待遇,如何维护教师的尊严可能更为教育从业人员所看重。
毕竟,这是一份特殊的职业,教师并非如推销洋葱、白菜一样是知识销售员,“教书”、“育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教育无法短缺的两个车轮,而对于教师如我,也许“育人”常常比“教书”更为重要。
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位大学教授与一位成绩优秀的毕业生聊天,谈到大学四年的教育,她说,所学知识已经全忘,所受教育感觉最重要在于世界观和理解问题的方法。
对这个学生的说法,这位教授深以为然,他不由感叹:一个没有尊严的老师,如何谈得上“育人”二字呢?
那么,师道尊严从何而来,如何保障?相对寄希望于提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以及立法保证老师可以批评学生,有人认为是:“身为教师,不可忘记师道尊严更为重要的一面——师道自尊。
师道自尊是师道尊严的基础,因为,没有这个自尊,即便老师的待遇比公务员还高,整天生活在社会艳羡的目光之中,是否真有师道尊严,依然要打上一个问号”。
当然,保证师道自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做了17年老师,常有感觉师道尊严全无的时候。
但这些时候,既非面对学生,
也非面对家长,却是面对庞大的教育行政体系,以及他们制定的明显荒谬的游戏规则:从学科教学评估到职称评定,从课题教学规范到要求教师积极申报具有官方色彩的课题,从用金钱多少钱衡量论文质量高低以及没有时间空间保障的形式主义教研……每每遇到此类情况,我感受到自己作为教师,只能随波逐流的无力,我觉得这才是教师尊严的最严重缺失。
所以,今天建设师道尊严,要以师道自尊为基础。
正如有专家所说:而师道自尊,则应建立在保持心灵自由的个体人格基础上,建立在对于人类普世伦理价值的坚持之上,建立在对真理的坚守上,建立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上。
其实所有这些,不过是些常识性的东西。
比如,不作假,不说谎,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寻找真理,真诚思考,善待他人。
其实教育行内人心里恐怕都清楚,若做不到这些,既无师道自尊,更无法奢望师道尊严。
三、教师应该注重自身师德建设与师道塑造
1.我们必须承认个性与差异性的存在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发展都是存在差异的。
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只有在承认个性并注重培养个性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这种差异。
同一个班的学生中,学业成绩参差不齐,这是必然的。
差异性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结果。
2.不要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
当前,有的教师为了个人利益,歧视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单一地用分数衡量,把学生能否考好分数作为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像拟GDP一样抓升学率。
让高智商学生重复做低层次的试题。
等等。
不仅扼杀了学生发展创新,浪费学生宝贵时间,更是将师德建设与师道塑造消磨得荡然无存。
3.教师应当清楚认识:教育的核心是爱而不是分数;教育不是填塞,而是激活;教育不是出产品,而是出人品;教育不是产业,不能作政绩。
总之,这次学习,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让我在今后我工作中,对自身师德建设与师道塑造,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就算身边“众人”皆醉,我也应该清楚明白地认识并把握教育之根本,同时应当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唤醒为分数和眼前利益所醉之“众人”,还学生一个真正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