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化学反应原理)全套优质课件【精品】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专题3第1单元.pptx
配苏教版 化学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3)氧化反应——可燃性 为:C烷 __nH_烃_2_可n+_2_在+__空3_n_气2+__或1_O_氧_2―_气点_―_中燃_→_燃_n_烧C_O_生_2_+成__(Cn_+。O21和)H2HO2O,燃烧的通式
(4)分解反应——高温裂化或裂解 烷烃受热时会分解产生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 如:C16H34催―高― 化温→剂C8H16+C8H18。
(3)加聚反应 nR1—C≡C—R2催―化 ―→剂
配苏教版 化学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脂肪烃的来源和石油化学工业 1.石油的物理性质和成分 (1)颜色状态:_黄__绿___色至_黑__褐___色的黏稠液体。 (2)组成:主要是由__气__态_烃___、__液_态__烃___和_固__态__烃___组成 的混合物,其中还含有少量不属于烃的物质。
【体验2】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配苏教版 化学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答案】C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具有不可 再生性,是一个国家工业和生活的重要支柱。石油裂解产物有 烯烃和烷烃,是混合物,烷烃不能发生聚合反应;CH4含碳量 最少,易充分燃烧;水煤气是碳与水蒸气反应得到的CO、H2 的混合物。
配苏教版 化学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石油的炼制
炼制 和加 工方 法
原理
原料 条件
分馏
裂化
常压分馏 减压分馏 热裂化 催化裂化
裂解
催化重 整
利用蒸发和冷却的方 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 点范围的蒸馏产物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 课件完美版
合成氨、汽油的原料
橡胶工业的原料
可以用于制造颜料、油墨、油漆等
3、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3、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科学探究
• 你从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 • 从所得的实验信息中你能得到哪些
启示
3、取代反应 注意:装置要放在光亮的地方. 现象:
⑴ 试管内水面上升 ⑵ 试管内Cl2的黄绿色逐渐消失 ⑶ 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
2.这一段介绍了怎样学习,也就是学 习的要 素。荀 子认为 积累是 学习的 第一要 素,也 是学习 的根本 。学习 可以达 到奇妙 的效果 ,可以 “兴风 雨”“ 生蛟龙 ”。“ 神明自 得,圣 心备焉 ”从人 的角度 ,来说 学习的 效果。 接着运 用正反 对比的 手法来 说明积 累的效 果,体 现了荀 子文章 说理的 生动性 。
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 与应用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
知识技能
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甲烷的分子模型,理解正四面体结 构,培养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
认识物质结构,理解本质结构与化学现象的内在 关系。
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 色 无 味的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
Cl
Cl
四氯甲烷的形成
Cl
Cl
Cl C H + Cl—Cl 光 Cl C Cl 苏教版选修五 课件完美版
光照
CH4+Cl2
CH3Cl+HCl
光照
CH3Cl+Cl2
CH2Cl2+HCl
光照
CH2Cl2+Cl2
CHCl3+HCl
光照
CHCl3+Cl2
橡胶工业的原料
可以用于制造颜料、油墨、油漆等
3、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3、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科学探究
• 你从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 • 从所得的实验信息中你能得到哪些
启示
3、取代反应 注意:装置要放在光亮的地方. 现象:
⑴ 试管内水面上升 ⑵ 试管内Cl2的黄绿色逐渐消失 ⑶ 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
2.这一段介绍了怎样学习,也就是学 习的要 素。荀 子认为 积累是 学习的 第一要 素,也 是学习 的根本 。学习 可以达 到奇妙 的效果 ,可以 “兴风 雨”“ 生蛟龙 ”。“ 神明自 得,圣 心备焉 ”从人 的角度 ,来说 学习的 效果。 接着运 用正反 对比的 手法来 说明积 累的效 果,体 现了荀 子文章 说理的 生动性 。
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 与应用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
知识技能
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甲烷的分子模型,理解正四面体结 构,培养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
认识物质结构,理解本质结构与化学现象的内在 关系。
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 色 无 味的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
Cl
Cl
四氯甲烷的形成
Cl
Cl
Cl C H + Cl—Cl 光 Cl C Cl 苏教版选修五 课件完美版
光照
CH4+Cl2
CH3Cl+HCl
光照
CH3Cl+Cl2
CH2Cl2+HCl
光照
CH2Cl2+Cl2
CHCl3+HCl
光照
CHCl3+Cl2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专题4第1单元.pptx
配苏教版 化学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例2】为了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有以下操作,顺序合
理的是( )。
①加AgNO3溶液 ②加NaOH溶液 ③加热 ④加蒸馏水 ⑤ 加硝酸至溶液显酸性
A.②①③⑤
B.②④⑤③
C.②③⑤①
D.②①⑤③
配苏教版 化学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解析 溴乙烷中的溴元素不是以离子状态存在,因此,不能与 AgNO3溶液直接反应,必须使之变为溴离子。由题意可知, 应通过溴乙烷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得到溴离子,但反应后溶液 显碱性,不能直接加入AgNO3溶液检验,否则Ag+与OH-反 应得到AgOH白色沉淀,AgOH再分解为Ag2O褐色沉淀,影 响溴的检验,故需加入足量硝酸使溶液变为酸性,再加 AgNO3溶液检验。 答案 C
【慎思1】1-溴丙烷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相比,其反应条件 有何差异?由此你可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溴丙烷的水解反应是以水为溶剂,而消去反应则是 以乙醇为溶剂,溶剂的共同作用是溶解NaOH,使反应易进行 。 由此可以看出同种反应物,反应条件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 产物不同。
配苏教版 化学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配苏教版 化学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卤代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状态 常温下除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等少数为气体 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2)沸点 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它们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 ______。
配苏教版 化学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慎思2】根据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请思考是否所有的卤代烃 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配苏教版 化学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慎思3】回顾前面的学习,哪些反应能生成卤代烃? 写出你所知道的几个方程式。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精品课件
★
★
★
★★
学以致用 ★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科学视野
诺贝尔化学奖与不对称合成
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 给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美国 科学家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 良治及美国科学家夏普雷斯。
得奖理由:在手性催氢化反应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对有机化合 物进行了不对称合成。他们的研究成果涉及到手性分子与对映异构。
3、甲烷用光照后,立即在黑暗中与氯气混合,不生成甲烷氯代产物。 甲烷中C─H键较强,光照不能发生均裂,产生自由基。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新知学习
2、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
O
18
浓H2SO4
O
18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酯的水解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问题导学
请用解释下列实验现象的反应机理: 1、将氯气先用光照,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与甲烷混合,不生
成甲烷氯代产物。
氯气光照产生氯自由基(Cl·),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销毁。
2、将氯气先用光照,立即在黑暗中与甲烷混合,生成甲烷的氯代产物。 氯气光照产生自由基(Cl·),立即在黑暗中与甲烷混合,未销毁引发反应。
把C6H5CH2CH=CH2与CH2=M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下列产物不可能存在的是( C )
A. C6H5CH2CH=M
B. CH2=CH2
C. C6H5CH2 CH2C6H5
D. C6H5CH2CH=CHCH2C6H5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当堂巩固
2.烯烃复分解反应机理是催化剂金属卡宾(如CH2=M)与烯烃分子相遇后,两对舞 伴会暂时组合起来,手拉手跳起四人舞蹈。随后它们“交换舞伴”,组合成两个新 分子,其中一个是新的烯烃分子,另一个是金属原子和它的新舞伴。后者会继续寻 找下一个烯烃分子,再次“交换舞伴”。(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教学课件
橡胶工业的原料
可以用于制造颜料、油墨、油漆等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课件
3、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3、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科学探究
• 你从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 • 从所得的实验信息中你能得到哪些
启示
3、取代反应 注意:装置要放在光亮的地方. 现象:
⑴ 试管内水面上升 ⑵ 试管内Cl2的黄绿色逐渐消失 ⑶ 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课件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课件
讨论: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区别
取代反应 适用于有机反应
置换反应 适用于无机反应
反应物、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 反应物、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质
逐步取代 ,很多反应是可逆的 反应一般是单向进行
反应能否进行受催化剂、温度、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遵
光照等外界条件影响较大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课件
问题: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有几种?
甲烷与氯气反应,共得到5种产物,其 中一氯甲烷和氯化氢是气态,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为液态。而氯化氢 易溶于水,其余难溶于水。
注意:
①反应条件:光照(室温下在暗处不发生反应) ②反应物质:纯卤素单质;如甲烷与氯水、溴水不 反应,与Cl2、溴蒸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③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可逐一被取代,故甲烷 的卤代物并非一种,而是几种卤代物的混合物。
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 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甲烷的结构式形成卤代物的历程
一氯甲烷的形成
H
光
+ Cl—Cl
H
C
Cl + H
Cl
H 二氯甲烷的形成
H
H
Cl C H + Cl—Cl 光 Cl C Cl + H Cl
可以用于制造颜料、油墨、油漆等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课件
3、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3、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科学探究
• 你从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 • 从所得的实验信息中你能得到哪些
启示
3、取代反应 注意:装置要放在光亮的地方. 现象:
⑴ 试管内水面上升 ⑵ 试管内Cl2的黄绿色逐渐消失 ⑶ 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课件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课件
讨论: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区别
取代反应 适用于有机反应
置换反应 适用于无机反应
反应物、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 反应物、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质
逐步取代 ,很多反应是可逆的 反应一般是单向进行
反应能否进行受催化剂、温度、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遵
光照等外界条件影响较大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课件
问题: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有几种?
甲烷与氯气反应,共得到5种产物,其 中一氯甲烷和氯化氢是气态,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为液态。而氯化氢 易溶于水,其余难溶于水。
注意:
①反应条件:光照(室温下在暗处不发生反应) ②反应物质:纯卤素单质;如甲烷与氯水、溴水不 反应,与Cl2、溴蒸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③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可逐一被取代,故甲烷 的卤代物并非一种,而是几种卤代物的混合物。
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 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甲烷的结构式形成卤代物的历程
一氯甲烷的形成
H
光
+ Cl—Cl
H
C
Cl + H
Cl
H 二氯甲烷的形成
H
H
Cl C H + Cl—Cl 光 Cl C Cl + H Cl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学PPT课件汇总
都不来自于有机体,故 A、B 均错。有机物并不是有生命的化
合物,D 错。
答案:C
3.《中国科学报》报道,截止 2013 年 1 月 28 日美国化学文摘社
(CAS)日前宣布,已收录了第 7 000 万种物质。下列有关 7 000
万种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是无机化合物
B.全部是有机化合物
C.大多是有机化合物
返回
2.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 1∶1,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2∶3
B.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1∶2
C.该有机物中肯定含氧
D.无法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
解析:n(CO2)∶n(H2O)=1∶1,则 n(C)∶n(H)=1∶2,CO2 和
1.某化合物 6.4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 8.8 g CO2 和 7.2 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1∶2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解析
解析:由题中数据可求出 n(CO2)=44 8g.·8mgol-1=0.2 mol,m(C)= 0.2 mol×12 g·mol-1=2.4 g,n(H2O)=18 7g.·2mgol-1=0.4 mol,m(H) =0.4 mol×2×1 g·mol-1=0.8 g,所以 m(C)+m(H)=3.2 g<6.4 g, 故该化合物中还含有氧元素,n(O)=61.46 gg-·m3o.l2-1g=0.2 mol,该化 合物最简式可表示为 CH4O。 答案:D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专题一 第二单元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共22张PPT)
H2SO4
CH3—C—O—H+ C2H5OH
18
1.根据产物中18O的分布情况,你能判断出乙酸乙酯在 发生水解时分子中的哪个共价键发生了断裂?
2.请你说说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时运用了同位 素的哪些性质?
3.你还知道其他可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的化学反应吗? 请举例说明。
科 学 家
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
有机物组成的研究
怎 样
研 究 有 机 物
有机物结构的研究
不对称合成 逆合成 甲烷与氯气取代的机理 同位素示踪法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课堂检测
( B)
课堂检测
(A) A.①③ B.①④ C.② D.②③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理由:“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研 21 究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理由:阐明了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反应 机制。
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是从Cl2的光照开始的,
且由Cl2生成的活性物质机理)的区别。
2.自由基的特点?
3.阐述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机理。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反应历程
O
CH3—C OH+H
18
O
O—C2H5
浓H2SO4
CH3—C O—C2H5 + H2O
苏教版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在已颁发的95项诺贝尔化学奖中,有40 多项获奖项目的研究内容涉及有机化合 物的合成和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与不对称合 成
获奖理由: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研究方面做出 卓越贡献,对有机化合物进行了不对称合成。
研究成果:涉及到手性分子与对映异构
苏教版选修五化学全册教学课件
随着人类不断的文明和进步,人对天 然材料的利用已不能满足很多方面的需要, 于是就发生了一场材料的革命--人工合 成材料;
合成材料的原料丰富、制造加工简单, 性能千变万化;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称为三大 合成材料;
粘合剂、涂料也属于合成材料。
塑料
低密度聚乙烯包装膜
聚
塑料
四
氟
乙
烯
酚醛树脂
聚丙烯
合成纤维
例2.某化合物6.4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 8.8 g CO2和7.2 g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2、李比希法: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 的方法。最早是由于1831年提出。
设有机物燃烧后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C), H2O中氢元素质量为m(H)。若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
例1.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 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
是( B )
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A.86
B.88
C.90
D.92
3. 逆合成分析理论 科里,美国有机化学家,生于1928年 7月12日,1967年他提出了“逆合成分析 原理”,采取逆行的方式,从目标物开 始,往回推导,每回推一步都可能有好 几种断裂键的方式,仔细分析并比较优 劣,挑其可行而优者,然後继续往回推导至简单而 易得的原料为止。199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合成材料的原料丰富、制造加工简单, 性能千变万化;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称为三大 合成材料;
粘合剂、涂料也属于合成材料。
塑料
低密度聚乙烯包装膜
聚
塑料
四
氟
乙
烯
酚醛树脂
聚丙烯
合成纤维
例2.某化合物6.4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 8.8 g CO2和7.2 g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2、李比希法: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 的方法。最早是由于1831年提出。
设有机物燃烧后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C), H2O中氢元素质量为m(H)。若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
例1.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 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
是( B )
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A.86
B.88
C.90
D.92
3. 逆合成分析理论 科里,美国有机化学家,生于1928年 7月12日,1967年他提出了“逆合成分析 原理”,采取逆行的方式,从目标物开 始,往回推导,每回推一步都可能有好 几种断裂键的方式,仔细分析并比较优 劣,挑其可行而优者,然後继续往回推导至简单而 易得的原料为止。199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 PPT课件下载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 与应用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
知识技能
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甲烷的分子模型,理解正四面体结 构,培养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
认识物质结构,理解本质结构与化学现象的内在 关系。
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 色 无 味的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
Cl
Cl
四氯甲烷的形成
Cl
Cl
Cl C H + Cl—Cl 光 Cl C Cl + H Cl
Cl
Cl
光照
CH4+Cl2
CH3Cl+HCl
光照
CH3Cl+Cl2
CH2Cl2+HCl
光照
CH2Cl2+Cl2
CHCl3+HCl
光照
CHCl3+Cl2
CCl4+HCl
产物为混合物
问题: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有几种?
CO2+2H2O 用“→”不用“
注意: 点燃甲烷前必须验纯,否则=会”爆炸.(思考:什么
时候甲烷会爆炸最强烈?)
CH4爆炸极限:5%~15.4%
瓦斯爆炸 因此在煤矿矿井里要采取通风, 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甲烷
2、甲烷的受热分解 在隔绝空气并加热至1000℃的高 温下,甲烷分解 CH4 高温 C + 2H2
3.景物也有时令色彩。一般而言,早 春之景 给人的 感觉是 充满生 机,富 有生命 力,抒 发喜悦 、向上 的情感 ;暮春 之景衰 败纷乱 ,抒发 感伤、 惋惜之 情;秋 冬给人 凄凉萧 瑟之感 ,抒发 悲哀惆 怅之情 。
苏教版选修五化学全册教学课件
设有机物燃烧后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C), H2O中氢元素质量为m(H)。若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
例1.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 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
是( B )
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开创
者 。 1824 年 人 工 合 成 了 尿 素 , 1828 年 发 表 论 文 《 论 尿 素 的 人 工合成》。 此外他在化学上的成就有:
1824年合成了草酸; 1827年分离出了纯铝;发展 了硅烷、硅氯仿;分析了大量 的矿石,制备了多种稀有金属 化合物;研究了醌、氢醌、醌 氢醌等。他完成的实验研究工 作数量多得惊人。
高分子分离膜
(2)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 性,较少受到排斥,可以满足人工器官对 材料的苛刻要求,如:人工心脏、人工关 节、人造鼻等,下面的图中给出了一些有 关人工器官的图片。
医用高分子 材料
人造心脏
人工肾脏
人工膝关节
人工心脏瓣膜
思 考
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蛋白 质是什么?
C3H8
2.最简式法
最简式又称实验式,指有机物中所含元素原子个
数的最简整数比。与分子式在数值上相差n倍。 利用最简式求算分子式的基本路径:
标况密度 (或相对密度)
相对分子 质量
有机物中各元素原 子的质量分数或质 量比
最简式
最简式 的式量
分子式
例3、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 氢20%,又测得该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 求该化合物的最简式和分子式。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 m(有机物)=m(C)+m(H)→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
例1.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 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
是( B )
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开创
者 。 1824 年 人 工 合 成 了 尿 素 , 1828 年 发 表 论 文 《 论 尿 素 的 人 工合成》。 此外他在化学上的成就有:
1824年合成了草酸; 1827年分离出了纯铝;发展 了硅烷、硅氯仿;分析了大量 的矿石,制备了多种稀有金属 化合物;研究了醌、氢醌、醌 氢醌等。他完成的实验研究工 作数量多得惊人。
高分子分离膜
(2)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 性,较少受到排斥,可以满足人工器官对 材料的苛刻要求,如:人工心脏、人工关 节、人造鼻等,下面的图中给出了一些有 关人工器官的图片。
医用高分子 材料
人造心脏
人工肾脏
人工膝关节
人工心脏瓣膜
思 考
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蛋白 质是什么?
C3H8
2.最简式法
最简式又称实验式,指有机物中所含元素原子个
数的最简整数比。与分子式在数值上相差n倍。 利用最简式求算分子式的基本路径:
标况密度 (或相对密度)
相对分子 质量
有机物中各元素原 子的质量分数或质 量比
最简式
最简式 的式量
分子式
例3、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 氢20%,又测得该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 求该化合物的最简式和分子式。
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专题2第一单元课时1
3 .有两位同学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定 可逆反应:A2+3B2 C2的化学反应速率。 甲测得: v(A2) = 0.5 mol· L - 1· min - 1 ,乙测 得: v(B2) = 1.5 mol· L - 1· min - 1 ,则这两位 同学的测定( )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甲正确,乙不正确 D.都对或都错 解析:选 D 。甲、乙测出的速率之比等于方 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都正确或都不 正确。
Δc A Δt 示的反应速率为: v(A)= _________ , v(B)=
Δc C Δc D Δc B Δt Δt ________ , v(C)= ________ , v(D)= ______ 。 Δt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1.测定原理 浓度 , 测定不同反应时刻反应物或生成物的 _________ 可 通 过 观 察 和 测 量 体 系 中 的 某一物质的相关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进行适当的 转换和计算。 2.测定方法 (1)量气法 对 于 反 应 2H2O2===2H2O + O2↑ , CaCO3 + 2HCl===CaCl2 + CO2↑+ H2O 等有气体生成的 反应,可测量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释放出来 的气体的体积。
3.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有何区 别与联系?
【提示】 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是指在某段时间 Δc 间隔内反应快慢的平均值,我们通过公式 求得 Δt 的即是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是指某一时刻的速率, 反映了在某个时刻化学反应的快慢。对平均速率 Δc 取 Δt 趋近于零的极限值即为瞬时速率。 Δt
4.已知Zn+H2SO4===ZnSO4+H2↑;你有 几种方法测定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提示】 ①测定收集一定体积的H2时所用 的时间。 ②测定一段时间内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 ③测定一段时间内锌粒质量的变化。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专题1第二单元
(3)利用基团理论分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即 利用官能团所发生的特征反应进行分析,利 用此方法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官能团的结构以 及它们所具有的特征反应,根据特定的实验 现象以及定量分析可准确判断某基团是否存 在以及其数目的多少。
(4)确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两种谱图 ①1H核磁共振谱图是通过推测有机物分子中 有几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量,进 而推断出有机物的碳骨架结构; ②红外光谱图可准确判断有机物中含有哪些 化学键或官能团。
3.图1和图2是A、B两种物质的1H核磁共振 谱。已知A、B两种物质都是烃类,都含有6 个氢原子。请根据图1和图2两种物质的1H核 磁共振谱图选择出可能属于图1和图2的两种 物质是( )
A.A是C3H6;B是C6H6 B.A是C2H6;B是C3H6 C.A是C2H6;B是C6H6 D.A是C3H6;B是C2H6
常见的基团有:羟基(—__O__H_)、醛基(—__C__H_O_)、 羧基(_—__C__O_O__H__)、氨基(_—__N_H__2____)、烃基 (—__R___)等,它们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2.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方法 (1)核磁共振法 在1H核磁共振谱中: ①特征峰的个数就是有机物中不同化学环境 的氢原子的__种__类__数____; ②特征峰的面积之比就是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原子的_个__数_____比。
A……
余2 为烷烃
除尽 为烯烃或环烷烃 差2 为炔烃或二烯烃 差6 为苯或苯的同系物
其中商数A为烃中的碳原子数,此法适用于 具有特定通式的烃(如烷烃、烯烃、炔烃、 苯、苯的同系物等)。 (4)化学方程式法 利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 关系求分子式的方法。 在有机化学中,常利用有机物燃烧等方程式 对分子式进行求解。常用的化学方程式有:
2013年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专题2第一单元课时2
【提示】 MnO2作催化剂,参与反应,降 低反应达到过渡态所需的活化能,使反应更 易发生,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自主体验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
①温度 ②压强 ③催化剂 ④浓度 ⑤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A.①②③④⑤
B.仅⑤
C.仅①④
D.仅①②③④
解析:选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内
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温度、压强、催
①N2+O2 2NO
②Fe+H2SO4===FeSO4+H2↑
③2NH3 N2+3H2
④2SO2+O2 2SO3
A.只有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适 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课堂互动讲练
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气体 或溶液)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几种情况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 浓度改变。所以在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 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 (1)对于没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由于改变压强时, 反应物浓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对化学反 应速率无影响。
4.催化剂:可以大幅度地影响化学反应速 率,在可逆反应中,催化剂可以同等地改变 正、逆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1)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某催化剂对某一反应 可能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但对其他反应就 不一定具有催化作用。
(2)催化剂只有在一定温度下才能最大限度地 显示其催化作用,不同的催化剂对温度的要 求不一定相同。
(3)温度、反应容器的容积都一定,随着时间的 延长,SO2、H2S物质的量逐渐减少,气体的压 强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如图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示符号 单位
测定装置
ΔH kJ·mol-1 (或 kJ/mol )
量热计
二者关系
恒温、恒压下的反应热即为焓变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概念
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 的反 应
放热反应 的反
放出热量 应
反应物与 生成物能
量关系
反应物 的总能量 比 生成物 . 的总能量要小
反应物 的总能量 比 生成物的总能
U 要大
是分 几步 完成,其总的 热效应 是 完全相同 的。
2.图示 如图:由A到B可设计两个途径:
途径一:A―→B 途径二:A―→C―→B 则焓变ΔH、ΔH1、ΔH2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ΔH= ΔH1+ΔH2 。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比较
比较
类型
定义
放热反应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3.燃烧热 (1)概念:在101 kPa下, 1 mol物质 完全燃烧
的反应热叫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 (2)热值:在101 kPa下, 物1 g质 完全燃烧
的反应热。 (3)完全燃烧:指物质中含有的氮元素转化
为 N2,(g)氢元素转化为 CO,2(g)碳元素转化为 H2O(l) 。
资源,
污染环境
。
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能够表示化学 反应热 的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
如2H2(g)+O2(g)===2H2O(g) ΔH(298 K) =-571.6 kJ·mol-1,表示在298 K时,
1 mol O2(g)
成 2 mol H2O(g) 量。
和 2 mol H2(g) 完全反应生 时 放出 571.6 kJ 的 能
6.与STSE相结合的新能源开发及综合利用。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反应热
焓变
概念 实质
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 成物具有相同的温度 时,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恒温、恒压 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 中吸收或释放的 热量 .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旧化学键断裂时 吸收 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 的能量的差
表示方法
ΔH<0
ΔH>0
反应过程图示
常见反应
1.大多数化合反应 2.所有的燃烧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 4.金属与酸反应
1.大多数分解反应 2.盐的水解和弱电
解质电离
3.Ba(OH)2·8H2O 与NH4Cl反应
4.C和CO2、C和 H2O(g)反应
灵犀一点:
①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与开 始是否需要加热无关,需要加热的反应不 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O2
(2)宏观分析
反应物(自身能量E′)
生成物(自身
能量E ″)
若E′ >E″,反应表现为放热;若E′<E″,反
应表现为吸热。
能量变化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即反应物总
能量等于生成物总能量加上或减去反应热。
灵犀一点: ①E1、E2分别是从外界吸收的能量和释放
到外界的能量,而E′、E″是物质本身所具 有的热能、分子势能等。做题时要注意区 分开。
[想一想2]在表示燃烧热时,C、H、S等元 素完全燃烧时对应的物质及其状态分别是 什么?
提示:CO2(g);H2O(l);SO2(g)。
4.能源的充分利用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等。
充足的氧气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温
度达到着火点。
(3)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产热少,浪费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变化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考点展 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比较反应热的大小。 示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以及比较反应热的大小。
5.利用反应物、生成物的键能数据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②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越低,说明其结 构越稳定,热稳定性越强,断裂其化学键 所吸收的能量就越高,而形成其化学键所 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案例1】 已知反应X+Y===M+N为吸 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量 一定低于N的能量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 热反应才能进行
苏教版高中选修5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
全册优质课课件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课程标 准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 单计算。
CO2),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 反应。
② 浓 H2SO4 、 NaOH 固 体 溶 于 水 放 热 ; NH4NO3溶于水吸热。因不是化学反应, 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是反应热。
2.吸、放热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1)微观本质
若E1>E2,反应表现为吸热;若E2>E1,反 应表现为放热。
表示方法
ΔH>0
实例 多数分解反应等
ΔH<0
中和反应、燃烧反 应等
[想一想1]放热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吸热 反应一定需要加热吗?举例说明。
提示:放热反应不一定都不需要加热,吸 热反应也并不一定都需要加热。如:铁与 硫粉加热才能反应,但它是放热反应;又 如NH4Cl(s)与Ba(OH)2·8H2O(s)的反应不需 加热,但为吸热反应。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形成原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
总能量
总能量
定义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与化学键 强弱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
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想一想3]N2(g)+3H2(g)
2NH3(g)
ΔH(298 K)=-92.4 kJ·mol-1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加入N2,ΔH是否 变化?
[想一想3]提示:平衡后加入N2,平衡右移, 放出的热量增多,但ΔH为恒温、恒压下发
生每摩反应的一个固定值,不会改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盖斯定律 1.内容 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 一步 完 成 ,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