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针灸治疗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机
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泄泻”“便秘”“腹胀” 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常与思虑劳倦、饮食不节等 密切相关。本病病位在肠,与肝、脾关系密切, 病久及肾。病机特点为肝脾不调,肠道通降失常。
【辨证要点】
主症
反复或交替出现的腹泻、便秘伴腹胀、 腹痛及大便性状异常。
证型(虚实)
脾虚湿滞:腹痛隐隐,大便时溏时泻,劳 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纳呆,四肢 倦怠。舌淡有齿痕,苔白腻,脉虚弱。
肠易激综合征
卢老师
1.掌握本病的基本治疗。 2.熟悉本病的辨证要点。 3.了解本病的其他治法、按语。
要 求
病例导入
李某,男,38岁,农民。
2001年8月7日初诊,患者症见腹胀腹泻,一天4〜6次,稀便混 有黏液、不消化食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2X109/L,大便镜检 无异常改变。患者平素多愁善感,闷闷不乐,近两年感腹部胀痛、 肠鸣泄泻,遇情志不畅时,症状加重。腹泻日久,遂到省城几家 医院均诊断为“BS”,但治疗效果不佳,故求助于针灸治疗。
问题与思考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治法:调和肝脾,理气通腑。取大肠的下合穴、背俞穴、募穴为
主。 处方:主穴:天枢 大肠俞 上巨虚 足三里;配穴:肝郁气滞配肝
俞、行间。
问题与思考
3.试解释方义。 本病病位在肠,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中和胃,理气健脾,有通
调肠腑、分清别浊之功;大肠俞为大肠经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 与天枢相配属俞募配穴,加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以通调肠腑; 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大小肠皆属于胃,和胃理气,以助调理肠 腑功能。
方义
本病病位在肠,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中和胃,理气健脾,有通 调肠腑、分清别浊之功;大肠俞为大肠经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 与天枢相配属俞募配穴,加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以通调肠腑; 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大小肠皆属于胃,和胃理气,以助调理肠 腑功能。
操作
毫针常规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也可加用灸法。
(4)热敏灸
对患者进行热敏点探查,一般可在腹部天枢穴、头部额旁2线等 部位发现热敏点,对热敏点施灸,以出现透热感传为度。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属于 针灸的一种,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临床18年的科研成果、 专利技术,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副作用,属于临 床针灸替代疗法。
【按语】
1.针灸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经济、副作用少的优点, 可明显缓解症状。病情较重者需配合中药或西药治疗。
2.对初诊的患者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排除器 质性病变。
3.ຫໍສະໝຸດ Baidu时要注意生活及饮食规律,忌食刺激食物,调畅 情志,适当运动锻炼。
【文献摘录】
1.《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脱当心而痛, 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谢谢 欣赏
肝郁脾虚:腹痛则泻,泻后痛减,发作多 与情绪相关,平素急躁易怒,善叹息,或 两胁胀满。舌淡胖有齿痕,脉弦细。
证型(虚)
脾肾阳虚:晨起腹痛即泻,腹部冷痛, 得温痛减,腰膝酸软,纳差。舌淡,苔 白滑,脉沉细。
证型(实)
脾胃湿热:腹痛泄泻,泄下急迫或不爽, 肛门灼热,烦渴欲饮,口干口苦。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
肝郁气滞:大便干结,腹痛腹胀,每遇情 志不舒时加重,善太息,暧气频作。舌淡 红,苔薄白或黄,脉弦。
肠道燥热:大便秘结难下,少腹胀痛,口 干口臭。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调和肝脾,理气通腑。取大肠的下合穴、背俞穴、募穴为主。
主穴
天枢 大肠俞 上巨虚 足三里
配穴
脾虚湿滞配脾俞、章门;肝郁脾虚配太冲、期门、公孙;脾肾阳 虚配肾俞、神阙、关元;脾胃湿热配内庭、曲池;肝郁气滞配肝 俞、行间;肠道燥热配合谷、曲池。腹胀明显配中脘、内关;腹 泻明显配关元、神阙、公孙;便秘明显配支沟、照海;情绪症状 明显配印堂、神庭、神门。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3.试解释方义。
【概述】
概念
肠易激综合征是、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 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 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排便 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 或黏液便等)、腹痛及腹胀等,其中以腹泻最为 多见。患者以中青年居多,老年人初次发病者少 见,男女比例约1:2。
2.其他治疗
⑴指压
腹部脐周阿是穴、相应背俞穴或其他阳性反应。可行指压法。
(2)耳针
取交感、肝、脾、 胃、大肠、皮质下。 每次选用3〜5穴, 毫针刺法或压丸法。
⑶穴位埋线
取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肝俞、脾俞、 胃俞。使用羊肠线穴位埋线,以常规针刺深度为宜,15天1次, 3次为1疗程。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肠易激综合征——证型: 肝郁气滞
脾胃湿热:腹痛泄泻,泄下急迫或不爽,肛门灼热,烦渴欲饮,口干口 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肝郁气滞:大便干结,腹痛腹胀,每遇情志不舒时加重,善太息,暧气 频作。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弦。
肠道燥热:大便秘结难下,少腹胀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燥少津, 脉数。
2.《脾胃论-卷中》:脾胃虚弱,湿痿,汗泄,妨食,三 里、气街出血,不愈,于上廉出血。
3.《玉龙歌》: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此是 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4.《针灸大成-卷之八》:腹内疼痛,内关、三里、中脘。
病例导入
李某,男,38岁,农民。
2001年8月7日初诊,患者症见腹胀腹泻,一天4〜6次,稀便混 有黏液、不消化食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2X109/L,大便镜检 无异常改变。患者平素多愁善感,闷闷不乐,近两年感腹部胀痛、 肠鸣泄泻,遇情志不畅时,症状加重。腹泻日久,遂到省城几家 医院均诊断为“BS”,但治疗效果不佳,故求助于针灸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