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治疗方

合集下载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方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方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方*导读: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腹胀、便秘、腹部不适等。

肠易激综合征英文简称为IBS,治疗目的是消除顾虑,改善症状,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是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主要症状表现对症下药。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方法多样,有饮食调理法,西药治疗法、中药治疗法、心理治疗法等。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方(1)麻子仁丸加减方[主要成分]火麻仁30g,白芍15g,枳实10g,厚朴杏仁12g,生大黄10g(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主治]肠胃积热之实秘。

(2)大黄附子汤加减方[主要成分]大黄9g,附子12g,细辛3g。

[功效]温里散寒,通便导滞。

[主治]阴寒凝滞之实秘。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方(1)四神丸加味方[主要成分]补骨脂(酒炒)6两,吴茱萸(盐炒)3两,五味子(炒)4两,肉豆蔻(面裹,煨)4两,花椒(微焙)1两,生硫黄6钱,大枣81枚,生姜(切片)6两。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治]肾阳虚弱腹泻。

藿香生气散加减方[主要成分]藿香4.5克,白芷、川芎、紫苏叶、半夏、苍术各3克,白术、白茯苓、陈皮、厚朴(姜制)各2.4克,甘草0.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腹泻。

*腹胀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方大柴胡汤加减方[主要成分]黄芩、半夏、大黄、枳实、生姜、大枣、柴胡、白芍。

[功效]疏肝解郁、化痰消胀。

[主治]腹胀。

(2)蒿芩清胆汤[主要成分]青蒿、黄芩、枳壳、竹茹、陈皮、半夏、茯苓、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病例患者因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蕴,进而引发腹痛、腹 泻等症状。
患者长期过量食用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导致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会影响脾胃功能,使患者容易出现腹 痛、腹泻等症状。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为原则 ,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
病例四:气滞血瘀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结词
该病例患者因情志不舒或外伤等原因导致气 滞血瘀,进而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处于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 或因外伤等原因导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会 影响脾胃功能,使患者容易出现腹痛、腹泻 等症状。中医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 原则,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

THANKS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IBS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泻、 便秘等。腹痛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呈 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腹胀多伴有排便 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等。部分患者 可有黏液便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VS
诊断
IBS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 查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 及发作频率,是否有诱因及加重因素等。 体格检查可发现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 。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根 据症状及检查结果,医生可作出IBS的诊 断。
02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历史沿革与病因病机
历史沿革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症状包括腹 痛、腹泻、便秘等。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历史悠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调 、脾胃虚弱等。病机则与肝郁脾虚、湿邪内盛、肠道传导失 司等有关。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肠道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生理功能性紊乱疾病,多见于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50岁以后首次发病极少,患者常有腹痛不适、腹胀、腹鸣、腹泻和便秘的症状,过去称此症为结肠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等,实际上并没有炎性病变,而功能性紊乱也不局限于结肠,在小肠功能障碍显著的患者,則表现水样腹泻,伴脐周不适或阵发性疼痛和肠鸣亢进,往往因情绪波动而激发,有些患者,由于只在一段小肠发生较持久的痉挛,可有上腹或脐周持续性隐痛而无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多属于为中医的“气滞腹痛”的范畴,多由情志不畅,肝木失于条达,气机不畅所致,其症状以腹部胀闷疼痛,痛无定处,嗳气、矢气后减轻,情志郁怒加重为其特点,并伴有其他气滞不行之象,当然在临床上不是单一出现,常兼杂寒热虚实的症候,我们根据临床加以辩证加减,取得很好的疗效,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科收治病例4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1岁:病程1年以上者16例,3个月到一年者30例。

大便中伴有粘液者26例,不伴粘液者20例。

日大便在4次以上者15例,2-4次不等者26例,最多每天7次,便秘者5例,本组46例病人均针对其病情、病史、病程而进行过大便常规检查和培养,乙状结肠镜检查和钡灌肠而排除器质性病变。

同时全部病例均不同程度和不同时间服过黄连素、土霉素、氟派酸等抗菌药物和654-2类解痉剂,因无明显疗效而改服中药治疗。

2 临床症状患者常腹痛不适、腹胀、腹鸣、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3个月以上,每天大便次数2~4次以上,甚至可达7次以上,每次泻下量不多,亦无里急后重感,或2-3天一大便。

其中大便有伴少许粘液者,也有无粘液者。

也有服黄连素后先是有效,后渐失效,也有服氟哌酸有效,后亦无效者,更见食减、体瘦、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

脉细弦或细软无力,苔薄白腻或淡黄薄腻苔。

3 诊断标准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诊断参考标准如下:1)以腹痛、腹泻及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西医治疗(一)精神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与情绪紧张有密切关系,解除情绪因素对治疗很有帮助,要耐心地开导患者放开胸怀,解除忧郁,平息激动感情;要详细地解释病情,指出起病因和良好的预后,以及适当的医疗方法,以解除患者的顾虑,树立康复信心;要富有同情心,循循善诱,耐心体恤病人,搞好医患之间的关系,能获得更多的有关疾病的情况,便于使患者无保留地接受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二)一般处理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制度,适当地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

应区别情况进行饮食疗法,如便秘患者和以往喜进“精制”食物之患者,可试用高纤维素食物,尤其便秘患者,多进油脂也可缓解症状;腹泻、肠鸣窜痛的患者,或以往多进“粗食”,者,应改用少渣、易消化的食物试治;其他如饮食的冷热、饮食品种、进量多少等患者多能判断自己的耐受情况,但也可由于患者的观念性错误而造成不当的饮食限制和营养不良,需要医师在充分听取患者的介绍之后,对饮食进行评价和指导。

对于气候敏感的患者要注意适当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等。

(三)西药治疗1.镇静剂(1)安定2.5~5mg,3次/日。

(2)鲁米那15~30mg,2~3次/日,餐前服。

(3)氯丙嗪15~30mg,3次/日。

(4)利眠宁5~10mg,3次/日。

(5)安泰乐25mg,3次/日。

(6)谷维素10~20mg,3次/日。

2.抗拟郁药(1)阿米脱林(amitriptyline)25~50mg,2~4次/日。

(2)盐酸丙脒嗪(tofranil,imipramine,HCI)25~50mg,2~4次/日。

3.止泻药系对症治疗,多使用具有收敛及减少肠蠕动的药物;在使用的同时应进行病因性治疗及调整周身病理生理。

(1)苯乙哌啶(diphenoxylate):2.5~5mg,3次/日,国内多用其与阿托品联合制成的复方苯乙哌啶1~2片,每日3次,其收敛及延缓肠蠕动作用明显。

(2)盐酸咯哌丁胺(loperamidiHCI):该药具有钙通道阻滞及抑制乙酰胆碱释放作用。

中医怎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徐桂蓉

中医怎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徐桂蓉

中医怎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徐桂蓉发布时间:2021-09-15T03:39:08.259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6期作者:徐桂蓉[导读] 从中医角度分析,将肠易激综合征疾病按照病症分为肝气乘脾型、脾胃虚弱型、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寒型,不同的病症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下面咱们就来跟随文章内容一一了解吧!广元市青川县竹园镇第一卫生院四川广元 628165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肠易激综合征,看一看该病该如何用中医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患者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但是,在患者排便后,腹痛、腹部不适的症状会有很大的改善。

该疾病患者并没有器质性病变,但在大便的时候,大便的形状却发生改变,并且该疾病的病程比较长,需要长时间治疗。

引发肠易激综合征的因素比较多,患者精神不佳、饮食不当等均能够引起肠易激综合征,因此在患者患病后需要及时治疗。

从中医角度分析,将肠易激综合征疾病按照病症分为肝气乘脾型、脾胃虚弱型、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寒型,不同的病症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下面咱们就来跟随文章内容一一了解吧!一、肝气乘脾型肝气乘脾型的肠易激综合征,主要源于患者肝气偏旺盛,使得患者常常容易焦虑、恼怒、精神紧张而出现的症状,因肝火旺盛的人容易动怒,所以患者经常出现情绪冲动的情况。

当患者发病的时候,主要以腹痛、腹泻为主,而在患者排便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却减少。

针对肝气乘脾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采用逍遥丸治疗,因逍遥丸属于中成药,中药配方为柴胡、薄荷、炒白术、白芍、当归、茯苓、炙甘草等,因逍遥丸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作用,所以当患者肝气旺盛的情况下,可以服用。

柴胡:用于肝郁气滞、胸肋胀痛等症状中;而白芍能柔肝缓急,当归能够调理气血,白术、茯苓、甘草则均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而薄荷则能够疏散郁遏之气,并透达肝经郁热,从整体来看,让患者服用逍遥丸,能够让患者的肝郁之气得到疏解。

患者每次服用6-9g,每日服用2-3次,服用之后,患者的病症可以缓解改善。

肠易激综合征偏方1

肠易激综合征偏方1

肠易激综合征偏方文章目录*一、肠易激综合征偏方*二、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三、肠易激综合征的食疗方法肠易激综合征偏方1、肠易激综合征偏方1.1、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主要材料有9克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陈皮、4.5克半夏,用法为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1.2、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肢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咳嗽,主要材料有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用法为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

1.3、乌梅丸乌梅丸具有温脏安蛔的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主要材料有乌梅肉、黄连、附子(制)、花椒(去椒目)、细辛、黄柏、干姜、桂枝、人参、当归,用法为口服,每日6g,每次1~3次。

1.4、麻子仁丸麻子仁丸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的功效,用于肠胃燥热,津液不足,主要材料有500克火麻仁、250克芍药、250克枳实、500克大黄、250克厚朴、250克杏仁,用法每次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2、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罗马Ⅲ将其列为功能性肠病的一类,患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有家族聚集倾向,常与其他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存伴发。

按照大便的性状将IBS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种临床类型,我国以腹泻为主型多见。

3、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3.1、胃肠道动力紊乱IBS患者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异常,周期明显缩短,空肠出现较多离散的丛集收缩波,且腹痛发作者中多数与之有关,这些变化在应激和睡眠中更为明显。

中医怎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怎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怎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腹痛,且伴有腹泻(粪便稀薄或有黏液)或便秘(痛性便秘)、腹胀、排气等,而且在腹泻或排气后,其腹痛的症状会很快缓解。

有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在腹痛缓解后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全身症状,如焦虑、紧张、失眠、神经过敏等:部分该病患者还可出现体质欠佳的状况。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人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不良精神状态或饮食失调等因素有关。

西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时大多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

中医将肠易激综合征主要分为肝气乘脾型、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型和脾胃虚寒型四种类型,并依据患者的腹痛或腹泻(痢疾除外)症状来辨证施治。

那么,中医对上述四种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如何进行治疗呢?1、肝气乘脾型肠易激综合征:该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因肝气偏盛、横逆犯脾而发病,常在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腹痛或腹泻的症状,其腹泻来势急迫,泻后痛减,并伴有舌淡红、脉弦的表现。

治疗此型的肠易澈综合征应坚持抑肝扶脾的原则,可选用如下方药:①加味痛泻要方,其方药组成为:炒白芍20克,炒白术12克。

炒陈皮、制香附、防风各10克,炙甘草5克。

将上药加水煎煮,去渣取汁。

每日一剂,分3次服下。

②逍遥丸(中成药),其方药组成为:柴胡、薄荷、自芍、当归、炒白术、茯苓和炙甘草。

该类患者可每次口服逍遥丸6~9克,每日服2~3次。

2、肝郁气滞型肠易激综合征:该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因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而发病,常有腹痛胀闷,或两胁窜痛,或频繁排气的症状,并伴有腹痛欲泻、排便先难后易、大便常呈团块状、舌红、脉弦的表现。

治疗此型的肠易激综合征应采取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原则,可选用如下方药:①柴胡疏肝散,其方药组成为:柴胡12克,制香附、炒枳壳、陈皮、川芎各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

将上药加水煎煮,去渣取汁。

每日一剂,分3次服下。

当患者兼有胃肠湿热的症状,如大便色黄夹有黏液、小便黄、口苦、舌红、苔黄时,可在该方的基础上加黄芩12克,车前子10克。

四逆三仁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四逆三仁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四逆三仁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四逆三仁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引言: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

其中,便秘型IBS最为常见,患者通常有便秘、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便秘型IBS主要是由于肝郁脾虚导致,而四逆三仁汤是常用中药方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郁脾虚等相关病症。

本文通过对四逆三仁汤治疗便秘型IBS(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探讨其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便秘型IBS患者。

根据中医病机病理学理论,参照肝郁脾虚证的辨证要点,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予以四逆三仁汤治疗,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中药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

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效果相对较差。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3.4周,对照组为4.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四逆三仁汤是根据肝郁脾虚证病机而设计的中药方剂,其中包含桂枝、白芍、甘草等药物。

桂枝能疏肝解郁,芍药能调和血气,甘草则有舒筋活血的作用。

这些成分能够通过调和肝气,养护脾胃,促进肠道蠕动,从而缓解便秘型IBS的症状。

虽然本研究结果显示四逆三仁汤治疗便秘型IBS具有显著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其机制和安全性。

同时,由于本研究没有采用安慰剂对照组,因此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性。

后续研究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对照组,加强研究设计,进一步验证四逆三仁汤在便秘型IBS治疗中的疗效。

结论:本次临床研究表明,四逆三仁汤治疗便秘型IBS(肝郁脾虚证)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

《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的临床观察》

《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的临床观察》

《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的临床观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特别关注其中的肝气乘脾证患者。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了使用柴芍温胆汤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一、引言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

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儿童IBS-D的发病机制复杂,多与肝气乘脾证有关。

柴芍温胆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调和肝脾、温胆安神的功效,对于治疗IBS-D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柴芍温胆汤在治疗儿童IBS-D中的临床效果。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近三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IBS-D患者资料。

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候诊断,筛选出肝气乘脾证患者,并对其使用柴芍温胆汤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三、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共纳入50例儿童IBS-D患者,其中肝气乘脾证患者3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IBS-D的诊断标准,并经中医辨证确诊为肝气乘脾证。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柴芍温胆汤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等因素调整药量,每日一剂,连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腹胀、排便习惯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肝功能、血常规等生化指标的变化。

四、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经过4周的柴芍温胆汤治疗,患儿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其中,腹痛缓解率为83.3%,腹胀缓解率为76.7%,排便习惯改善率为86.7%。

2. 生化指标变化: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异常变化,说明柴芍温胆汤治疗对患儿的肝功能及血常规无不良影响。

3. 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药物副作用。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柴芍温胆汤对于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治疗*导读: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等。

该病具有持续性发作或间歇性发作的特点,因此比较难根治。

目前西医方面未有明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是缓解不适的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不妨试试用中医调理。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等。

该病具有持续性发作或间歇性发作的特点,因此比较难根治。

目前西医方面未有明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是缓解不适的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不妨试试用中医调理。

在在中医看来,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分为肝气乘脾型,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型,脾胃虚寒型四种类型。

*肝气乘脾型肝气偏食,主要是情绪问题,患处的精神常常抑郁、恼怒或紧张焦虑,导致出现腹痛和腹泻。

治疗此类型要以抑肝扶脾为原则,可以用加味痛泻要方,每天一剂,一剂分三次服下。

另外可以服用中成药逍遥丸,每次服6-9克,每天2-3次。

*肝郁气滞型此类型由于肝气郁结,常感到腹痛涨闷,频繁排气,排便先难后易等。

此类型可以用柴胡疏肝散,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或者用中成药四逆散,每次9克每日2-3此即可。

*脾胃虚弱型主要表现为肝气不和,脾虚失于健运,患者会感到进餐后腹痛,欲排便,大便稀薄,此类型患者还会感到身体疲倦,面色苍白等。

可以服用加减参苓白术散或启脾丸治疗。

*脾胃虚寒型主要症状是腹泻,食欲不振,四肢发冷等。

治疗要坚持健脾益胃的原则,可用中成药丁蔻理中丸或虚寒胃痛胶囊或虚寒胃痛颗粒治疗。

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期间,以及治愈之后,都需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情绪郁结在心头。

定时进餐,少吃刺激和油腻的食物,还需要避免容易令自己身体敏感的食物,如奶制品、花粉、虾、蟹等。

经常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强身健体之余也能是心情放松。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4例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4例
后 症状 改善 。
异 常 的排 便 频 率 ( 每周小于等于3 次 排 便 或 每 天 大 于3 次排便 ),异常的粪便性状 ( 块状便 、硬便或松散 便 、稀水 便 ),排 便 费力 。排便 急 迫感 或 排 便不 尽 感 , 排 出黏 液 ,腹胀 。
2 治疗 方 法
李 某 ,女 ,4 9 岁 ,2 0 1 3 年5 月3 日就 诊 。 1 年 来 反 复 发作肠呜腹痛 ,痛无定处 ,痛 即作泻 ,泻后痛缓 ,每 因 情绪变化而发作加重 ,大便 1 3 行2~ 3 次 ,伴 白色黏液 , 胁肋 胀 满 ,舌 质 暗 红 ,脉 弦细 涩 。腹 部 B 超 检 查 未 见 明 显异常 。电子结 肠镜检查示结 直肠黏膜呈大致 正常图 像 。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断为泄泻 ,证属肝郁 气滞 。治 以补 脾柔 肝 ,祛湿 止 泻 。方 用 痛泻 要 方加 减 , 麸炒 白术3 0 g ,白芍2 0 g ,陈皮 1 5 g ,防风 1 2 g ,制香 附 1 2 g ,郁金 1 0 g ,川芎6 g ,甘草6 g 。每 日l 齐 0 ,水煎饭后 日 服2 次 。服 6 剂后 腹 痛 腹 泻 减 轻 。 效不 更 方 ,原 方 继 服 6 剂后症状基本消除,停药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5: 6 8.
[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4 — 3 0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 4 ' 1  ̄ 0
熊明亮 , 白克运 。
( 1 . 山东中医药大学2 O 1 2 级硕 士研究生,山东 济 南 2 5 0 0 1 4 ; 2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4 )
1 临床 资料
总有 效率 9 3 . 7 5 %。 5 病 例举 例

中医对治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对治肠易激综合征

负担越来越重,功能失常时,本该往下走的胃气 被油甘厚腻堵住了,就开始往上蹿,臭气冲天。

丁香叶芳香降浊,理气。

口嚼丁香除口臭,自古就有。

丁香树香气浓郁’但又与别的花香不 同,它的香气是集中在一处的,像个钉子一样 (花苞也像个钉子)。

其功效为温中下气,能够把 寒湿浊阴以及上逆的胃气,像钉钉子一样给钉下 去,使气降胃和,呃逆、口臭消除。

病例之三:口腔溃疡方法:甘草泻心汤引火下行。

病例:陈先生以前脾胃有寒,风一吹一受凉就会拉肚子。

尤其一到秋冬季节就开始口腔溃疡,一长就是两三个,溃疡面大,愈合很慢。

找 医生开的方子是甘草泻心汤,非常对症3分析:口腔溃疡,一般要分虚实。

如果是实 火,比如吃了热性的食物如麻辣火锅、羊肉什么 的,可以用牛黄解毒片,或者黄连上清片,清泄 实火。

如果是阴虚导致的虚火上炎,如加班多,工 作压力大,着急上火,可以用引火汤。

一般来说,口腔溃疡是热证,无论是引火下 行,还是清热解毒,都得把积在那里的火给 散掉。

甘草泻心汤是《伤寒论》里的名方,具有益 气和胃、消痞止呕之功效。

主治里没写能治口腔 溃荡,但伤床上却是治疗口腔溃疡的常用方。

为 什么呢?因其组方是治疗中焦虚寒但是上焦有热 (虚火上炎)的方子。

直白讲,就是睥胃的小轮 不转了,该下去的火下不去,跑上面去了。

该方最适用于特别喜食冷饮、工作比较劳 累、饮食不规律、睥胃虚寒的年轻人。

这种人 得了口腔溃疡,如果再一味地用寒凉的消炎 药,只会更加伤害脾阳,导致症状加重。

此时 的治疗思路应为温补睥胃,同时稍稍清热,让 睥胃的小轮正常运转。

胃气、肺气正常下降 后,就能将上炎的浮火带下去,口腔溃疡自然 就好了。

□28346127@q q欢迎賜^.com I稿,中医中药JIAN KANG SHENG HUO〇有些人每当处在紧张的压力下,例如赶着处理一些急事、找东西找不着、准备上台演说、面对考试或面试等等重要时刻,就会感觉肚子痛想要拉大便。

一旦紧张时刻过去,情况就会舒缓。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1 辨 证 要点
胀 痛 , 闷 脘痞 , 恶 纳 呆 , 白 腻 , 滑 。 治 法 为 除 湿 行 气 , 胸 泛 苔 脉 泄 浊 通 腑 。可 以平 胃散 合 沉 香 四 磨 汤 治 之 。 2 3 脾 虚 胃弱 型 患 者 稍 有 进 食 不 当 , 别 是 生 冷 、 腻 食 . 特 油 物, 即易 发 生 大 便 次 数增 多 , 便 稀 溏 , 至 完 谷 不 化 , 闷 不 大 甚 胸 舒 , 倦 乏 力 , 淡 苔 白 , 细 弱 。 治 法 为 健 脾 益 气 。 以 参 苓 神 舌 脉
2 分 型 治疗
24 脾肾阳虚型 .
常 于 黎 明 时 下 腹 疼 痛 , 呜 腹 泻 , 后 则 肠 泻
舒 。 畏寒 肢 冷 , 色 淡 白 , 情 倦 怠 , 软 乏 力 , 淡 苔 薄 , 面 神 身 舌 脉 沉 细 。 治法 为温 。 脾 , 肠 止 泻 。 人 参 健 脾 丸 合 桂 附 理 中 肾健 涩 丸 治 之 。对 于久 泻 不 止 中气 下 陷 者 , 加 用 四神 丸 固涩 止 泻 。 可
2 1 肝脾不调型 .
泻后 痛 减 , 常发 生 于郁 怒 和 差 口淡 , 薄 腻 , 弦 滑 。 治 法 为 疏 肝 健 脾 , 肠 纳 苔 脉
理气 和 中 。可 以香 砂 六 君 子 汤合 痛 泻要 方治 之 。
食 习 惯 , 配 以 中医 药 恰 当的 调 护 可 能 取 得 较 好 的疗 效 。 再
[ 稿 日期 ] 2 0 收 0 8—0 —0 4 l
病 案首 页 书写缺 陷及 对 策
周 灵 灵
( 苏省启 东市 中医院 , 苏 启 东 2 6 0 ) 江 江 2 2 0
[ 键 词 ] 病 案 ; 页 ; 写 缺 陷 ; 策 关 首 书 对 [ 图 分 类 号 ] R 9 .2 中 1 7 33 [ 献标 识码 ] B 文 [ 章编号] 10 文 08—84 (0 8 3 ~5 5 8 9 2 0 )6 6 0—0 2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仍以支持对症为主,目前以个体化治疗及综合治疗为原则。

中药具有副作用小、多靶点、综合调节整体治疗的优势,对IBS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对IBS等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及关注。

现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针灸推拿其他疗法三方面对近些年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一、辨证分型治疗从报道看,目前中医治疗以辨证分型治疗为主,疏肝健脾、理气温肾法最为常用。

其次为清热、化湿、祛瘀、活血、滋阴、润肠。

常用方剂有:痛泻要方、半夏泻心汤、干草泻心汤、六磨汤、柴胡疏肝饮、藿朴夏苓汤、平胃散、枳术丸、三黄汤、连理汤、香连丸、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参苓白术散、升阳益胃汤、当归四逆散、少腹逐瘀汤、乌梅丸、真武汤、理中丸、附子温胆汤、一贯煎、增液汤、润肠丸、麻子仁丸等。

治疗中应抓住主证,注重兼夹,灵活辨证治疗。

目前临床辨证一般分3-4型较多。

我所宋德勇等对近40篇关于IBS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文章进行分析,所有收录文章的作者都来自县级以上的医院,结果这些文章主要的辨证分型有肝不乘脾、脾胃湿热、寒湿困脾、脾胃阴虚、脾肾阳虚6种,还有少量辨证为痰湿、气滞血瘀型的统归为其它类,共为7类。

蔡茜虹等将其分为肝郁脾虚型、寒热夹杂型、肠道津亏型四型,并配合吴茱萸加生粗盐炒热后外敷脐周腹部进行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对照组病例口服得舒特,每次50mg,每天三次,疗程为六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刘永奇则将IBS分为脾胃虚弱、肝木乘脾、脾胃阴虚三型治疗,结果:84例病人痊愈68例,占81.0%;好转12例,占14.3%;无效4例,占4.7%;总有效率为95.3%。

在80例有效病例中,疗程最短14d,最长58d,平均22d。

其中脾胃虚弱证平均疗程30d,肝木乘脾证平均疗程25d,脾胃阴虚证平均疗程为21d。

肠易激综合征吃什么药?

肠易激综合征吃什么药?

肠易激综合征吃什么药?*导读:肠易激综合征吃什么药?吃中药。

吃西药。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以腹痛、腹泻、粪便呈稀糊状、如稀水样为主要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一般要接受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ESP 检查,待医生确定病因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早日让患者恢复健康。

肠易激综合征吃什么药?肠易激综合征吃什么药?吃中药。

不同病因吃的中药不一样,要对症下药。

肝郁气滞而腹泻患者喝六磨汤,六磨汤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脾胃削弱而腹泻者要吃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寒热夹杂而腹泻者要吃乌梅丸,乌梅丸具有平调寒热,益气温中的功效;大肠燥热而腹泻者要吃麻子仁丸,麻子仁丸具有泄热清肠、润肠通便的功效;脾虚气亏而腹泻者可喝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大肠湿热而腹泻者可喝葛根岑连汤,葛根岑连汤具有清热泄肠的功效等等。

肠易激综合征吃什么药?吃西药。

第一,胃肠解痉药,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匹维溴铵。

胃肠解痉药能够抗胃结肠反射、减少肠内产气,减轻餐后腹痛。

第二,止泻药,如黄连素、泻立停、氟哌酸。

止泻药能够减少肠道蠕动,保护肠道免受刺激,从而达到止泻作用。

黄连素是止泻类非处方药品,淡黄色糖衣片,适用于肠道感;泻立停白色片,适用于治疗痢疾杆菌引起的慢性菌痢和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氟哌酸适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严重者可出现畏寒、发热)和肠道的细菌感染(如解黏液血便、腹痛或解水样大便)。

第三,胃肠道动力相关性药物,如洛哌丁胺、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等。

洛哌丁胺适用于急性腹泻以及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腹泻;吗丁啉,适用于由胃排空延缓、胃食道反流、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西沙必利适用于慢性便秘。

第四,消除胀气的药物,如二甲硅油、药用炭(活性炭)。

二甲硅油和活性炭都能消胀气。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关于“肠易激综合征吃什么药”的相关问题,欢迎咨询养生疾病库肠易激综合征专栏的医生,医生将会耐心为您解答。

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根治方法

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根治方法

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根治方法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根治方法;肠易激综合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胃肠激素、胃肠反射、情绪等等方面有关。

临床以腹泻或便秘、腹痛为特点,属难治的疾病。

中药对其有较好的作用,疗效的好坏在于选择什么样的治法和方药。

例如,止泻药有多种,但性味功效差异很大,治疗腹泻并不是随意堆砌止泻药。

应选出最恰当的药物使用,应对同类药再作进一步的划分。

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几种治法和药物的分类。

1.理气法肠易激综合症常常表现出肝气郁结、脏腑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气滞不通的现象,理气法对其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各证型的肠易激综合症均可使用理气药。

理气药可细分为:⑴疏肝理气,这是最主要的治法。

药物有郁金、香附、元胡、川楝、姜黄等。

肝郁不疏、肝木克土在肠易激综合症患者中很常见,处方中加入这类药可调整脏腑平衡,缓解紧张情绪,使疗效提高。

⑵健脾理气,药物有木香、陈皮、佛手、砂仁等。

这些药能行气消滞、健脾开胃,是处方中常用的药。

⑶理气止痛。

有这种功效的药较多,前两类药中有一些也有这方面作用。

常用药有木香、台乌药、香附、佛手、川楝、元胡、姜黄。

每一个理气药都有多种功能,在临证时应选最适合病人的药物。

另外,理气药有寒热之分,选药时也应注意。

2。

清热解毒法这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常用治法,对肠易激综合症属热证的病人适用。

常用中药有: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黄芩、连翘、荆芥、白花蛇舌草、葛根、马齿苋、穿心莲等等。

每剂药可选1~3种,不宜太多,用量也不宜过大。

白头翁、秦皮、黄连大剂量使用会出现毒副作用,应该注意。

3。

止泻法主要针对以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症。

能直接止泻的中药很多,应辨明证型,不可混用。

按药性可细分为:⑴清热解毒止泻,药物如葛根、马齿苋。

用于热毒泄泻患者。

⑵健脾止泻,药物有淮山、莲子、芡实、薏苡仁.适用于有明显脾虚之象的患者。

⑶涩肠止泻,药物有五味子、诃子、乌梅、金樱子、赤石脂、五倍子、石榴皮。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
21 0 O年 2月
2 7
腻, 脉滑数 。 遂以三 拗汤加 味 , 以宣 肺通 腑 法治疗 , 予 处方 如下 : 麻 苔 黄燥 , 脉滑数。 证属肺热 内郁 , 潲 。 应选用宣肺通腑法 , 辨 腑 治疗 黄 l , 仁 1g 生石膏 3g 紫苏 子 1g 葶 苈子 3g 川 芎 1 上宣 内郁之肺热 , 通闭结之 腑气。 g o 杏 5, 0, 5, 0, 5 下 处方 以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 具体 麻 g o杏 5, 0, O, g 金 银花 2g 连 翘 2g , 0。 0 ,黄 芩 2g 桃仁 1g 火 麻仁 3g 0, 5, 0 ,大黄 加减 , 药物如下 : 黄 l , 仁 1g生 石膏 3g知母 lg葶苈 o, 5, o, 5, 5, g O 火麻 l异 剂水煎服之, o 。3 患者服药后大便尽解, 热势减退 , 咳嗽、 喘息气 子 3 g紫苏 子 1g莱菔 子 3 g桔 梗 1g芦根 1g桃仁 2 , 紧明显缓解 。遂改用桂 枝汤加 味调和 营卫 , 5 , 皆平 。 服 剂 诸症 仁 3g郁李 仁 3g金银花 2 g连翘 2g 上药服 3 , 者咳喘明 o, 0, 0, 0。 剂 患 例 2赵 某 , ,3 ,09 6 1 : 女 5 岁 20 年 月 4日就诊 。患 者 既往有 支 显缓解, 热势减去 , 咯痰量少 , 色稍黄 , 大便通畅, 舌质淡红苔薄白, 气管哮喘病史 3 余年 , O 2目前患者因接触油漆, 出现气紧喘息, 脉滑 。遂 以竹叶石膏 汤加昧 以善其后 , 者诸症 皆愈。 自 患 行吸人 布 地奈 德 和沙 丁胺 醇 后 , 见 明显 缓 解 , 未 遂第 二 日到 门诊 2 体 会 就诊 。 时患者气 紧 , 诊 呼吸 困难 , 面色 发绀 , 间痰 鸣 , 夜 间喘息 喉 诉 治 疗肺 系 咳 喘疾 患 , 考虑 到 肺与 大 肠 的相 互 表里 关 系 , 用 采 不得 平 卧 , 白色 黏稠 痰 , 咯 出 , 眠 差 , 便 黄 。 便 三 日未 宣肺通腑法 , 咯 难 纳 小 大 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肺主宣发 , 是大肠得以濡润 解, 舌质 淡苔 薄 白 , 细 数 。查 体 : 6 ℃, 8 分 , 2 的基础, 脉 T3 . P7 5 R2 次, 使得大肠不致燥气过而便秘; 肺主肃降 , 是大肠传导功能 分 ,P10 0 m g双 肺满 布 哮鸣 音 。诊 断 : 气管 哮 喘急 性发 的动力 。 B 2/ m H , 7 支 相反 , 腑气主降 , 腑气不通则肺气闭塞 , 降无出路, 而致使 作。 辨证 : 气失 宣 , 不通 。 肺 腑气 治疗 当 以宣肺通 腑 为基本 治则 。 处 肺失宣 降 , 而出现 咳喘 胸 闷 , 难咯 等症 状。 痰多 故在 治疗肺气 闭塞 方 以射干 麻黄 汤合 宣 白承 气汤 加 减 , 具体 用 药如 下 : 干 1g麻 兼见腑气不通媳咳喘病人过程中当双管齐下 ,宣肺与通腑兼施 , 射 5, 黄 lg杏仁 1g桔 梗 1g黄 芩 1g桃 仁 1g葶 苈 子 3 , 自 提壶揭盖 , O, 5, 5, 5, 5, g o 桑 釜底抽薪 , 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以上病例 , 起 病人

肠易激综合征的单验方与外用方

肠易激综合征的单验方与外用方

肠易激综合征的单验方与外用方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20年第7期主任医师王豪(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南昌 330008)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临床上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症候群为主要特征,常呈慢性间歇发作,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过去常用结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等命名,近年来统称为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上虽然十分常见,但由于过去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尚未有精确发病率的报道。

西方国家在普通人群中进行问卷调查,有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者占20%~30%,我国北京报道一组为8.7%。

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约有50%的初始发病年龄为25~35岁,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

男女比例为1∶(2~5)。

【单方验方治疗】⒈生白术50克。

水煎服。

适用于脾胃虚弱之便秘型。

⒉葛根15克。

水煎服,每日代茶常饮。

适用于湿热之腹泻型。

⒊益母草20~30克。

水煎服。

适用于腹泻型。

⒋加味痛泻要方颗粒(含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柴胡、枳实、茯苓、法半夏各1克)。

药研成粉,每次1包,每日3次。

主治肝郁脾虚之腹泻型。

⒌七味白术散(党参2克,茯苓、白术、炙甘草、藿香、木香、葛根各l克)。

药研成粉,每次1包,每日3次。

主治脾胃虚弱之腹泻型。

⒍枢机散(柴胡、法半夏、黄芩、陈皮、炒升麻、防风、蝉蜕、白芍、甘草各1克)用醋调成膏状敷脐,每日1次。

适用于腹泻型。

【中成药治疗】⒈香连丸。

每次0.5~1袋(6克/袋),每日2次,竹叶煎汤送服。

适用于胃肠湿热之腹泻。

⒉谷参肠安胶囊。

每次3粒,每日3次。

适用于脾胃虚弱之腹泻。

⒊附子理中丸。

每次1丸(9克),每日2~3次,姜汤送服。

适用于脾阳虚之腹泻。

⒋麻仁润肠丸。

每次1丸(6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适用于肠道津亏之便秘。

⒌四神丸。

每次9克,每日1~2次,红枣汤送服。

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腹泻。

⒍参苓白术散。

每次1袋(6克),每日2~3次,以米汤送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治疗方
*导读:肠易激综合征又称为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由情绪抑郁、胃肠功能紊乱、黏液分泌增多所致的功能性疾病。

临床症状有腹胀、腹泻、腹痛、便秘。

出现症状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

治疗时,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中药治疗法还是西药治疗法。

下面,编辑为大家重点介绍一些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治疗方。

……
肠易激综合征又称为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由情绪抑郁、胃肠功能紊乱、黏液分泌增多所致的功能性疾病。

临床症状有腹胀、腹泻、腹痛、便秘。

出现症状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

治疗时,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中药治疗法还是西药治疗法。

下面,编辑为大家重点介绍一些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治疗方。

方1:药物:吴茱萸8克,党参、丹参、薏米各30克,茯苓、白芍、白术、五味子各15克,干姜、川弓、制香附、延胡索各12克。

用法:将所有药材加入锅中煎煮,每天1剂,4周为1个疗程。

主治病症:腹痛、便溏、困倦乏力、舌淡或淡红苔白腻。

方2:细辛1克、制附子6克、干姜、川椒各3克,姜黄连、盐黄柏各4克,乌梅15克,当归9克,党参10克,陈醋10毫
升,白蜜糖30毫升。

用法:将所有药材加入锅中煎煮,每日1剂,1周为1个疗程。

连服观察2个疗程,症状消失即表明疾病痊愈。

主治病症:腹痛不适、腹泻不止、恶心呕吐、腹胀肠鸣、舌质淡红苔薄白。

方3:炙甘草6克,川弓、白术、半夏、黄岑各10克,李根皮、葛根各15克,白芍24克,干姜3克,当归12克。

用法:将所有药材加入锅中煎煮,每日1剂。

主治病症:腹痛、肠鸣、腹泻天数超过3天,舌质淡太白者。

方4:炙甘草、秦皮、陈皮各9克,木香、乌梅、防风、炮姜各10克,炒白术12克,白芍、赤芍、党参各15克,黄连6克。

用法:将所有药材加入锅中煎煮,每日1剂。

主治病症:腹痛、腹泻、有水样便、便带粘液、舌质淡苔红。

以上都是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治疗方,如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治愈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