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

合集下载

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表(3篇)

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表(3篇)

第1篇一、前言食用油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规范食用油市场,提高食用油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多项食用油产品标准。

本对照表旨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信息,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食用油产品。

二、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表1. 食用植物油(1)GB 11766-2007《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1535-2003《植物油脂酸价和皂化值测定法》该标准规定了植物油脂酸价和皂化值的测定方法。

(3)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2. 花生油(1)GB 1536-2003《花生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3. 棕榈油(1)GB 23347-2009《棕榈油》该标准规定了棕榈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棕榈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4. 葵花籽油(1)GB 1537-2003《葵花籽油》该标准规定了葵花籽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葵花籽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5. 花生调和油(1)GB 18186-2012《花生调和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调和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调和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各种食用油的标准号

各种食用油的标准号

各种食用油的标准号
各种食用油的标准号 1
食用油的产品标准号:
gb1534是纯花生油
gb1535是纯大豆油
gb1536是纯菜籽油
gb19111是纯玉米油
gb10464是纯葵花籽油
如果包装上标明调和油或者执行标准是gb2716,这种油是人工调配勾兑出来的。

各种食用油的标准号 2
纯菜籽油,执行标准是:gb1536。

菜籽油俗称菜籽油,又称菜籽油、芫荽油、菜籽油、芝麻油、芥子油。

是油菜籽榨出的食用油。

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西南和西北,产量居世界第一。

菜籽油颜色为金黄色或棕黄色,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民间称之为“青气味”,这是因为油菜籽在榨油后的成品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

而一般的优质菜籽油不含芥子甙,所以没有这种刺鼻的气味。

产品标准代号gb-t1536是好油吗
我国将压榨的菜籽油规定的执行标准号为gb/t1536,只要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压榨菜籽油,都是纯菜籽油,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菜籽油gb 1536-36-2004 菜籽油:本标准规定了菜籽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和菜籽原油。

菜籽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菜籽原油的贸易。

压榨菜籽油等级标准

压榨菜籽油等级标准

压榨菜籽油等级标准
压榨菜籽油的等级标准主要根据其色泽、气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指标进行评定,一般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 一级压榨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浅黄,气味芳香,透明度高,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小于0.1%,酸值小于1.0mg/g,过氧化值小于
5.0mmol/kg,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

2. 二级压榨菜籽油:色泽较黄,气味较香,透明度较高,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小于0.1%,酸值小于1.0mg/g,过氧化值小于5.0mmol/kg,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

3. 三级压榨菜籽油:色泽淡黄,气味较香,透明度较低,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小于0.2%,酸值小于2.0mg/g,过氧化值小于6.0mmol/kg,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

4. 四级压榨菜籽油:色泽暗黄,气味较淡,透明度较低,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小于0.2%,酸值小于2.0mg/g,过氧化值小于6.0mmol/kg,溶剂残留量不得检出。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压榨菜籽油等级标准可能略有不同,以上标准仅供参考。

同时,压榨菜籽油的等级越高,其品质和营养价值也越高,但价格也相对较高。

消费者在选择压榨菜籽油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状况进行选择。

植物油质量等级及指标要求

植物油质量等级及指标要求

0.20 Y15R1.5 0.05 Y20R2.0 0.05 0.10 0.20 0.10 0.15
0.2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50
澄清、透明 澄清、透明
215 205 无析出物 R+<0.4
微量析出物 R+<4.0, B+<0.5
浸出花 生油
100 不得 检出 不得 检出 50
气滋味
具有菜籽原油固有的气 味和滋味,无异味
透明度
加热试验 280℃
烟点℃ 含皂 冷冻试验 ≥ 量%≤
一般: 0.910 ~ GB1536 0.920 菜籽油 -2004 低芥 0.914 ~ 0.920
原油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原油 一级
不得 无气味、口感好 检出 不得 气味、口感良好 检出 不得 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 检出 和滋味,无异味 不得 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 检出 和滋味,无异味 具有大豆原油固有的气 味和滋味,无异味
215 澄清、透明 205 无析出物 R+<0.4
微量析出物 R+<4.0, B+<0.5
0.03 0.03
50
100 不得 检出 不得 检出 50
GB1537 棉籽油 -2003
0.918 一级 0.20 ~ 0.926 二级 0.30
三级 原油 一级 1.0 4.0 0.20
不得 无气味、口感好 检出 不得 气味、口感良好 检出 不得 具有棉籽油固有的气味 检出 和滋味,无异味 具有葵花籽原油固有的 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食用植物油分级及质量指标要求
执行标 准 比重 等级 酸价 mg/g 4.0 0.20 0.30 1.0 3.0 4.0 0.20 过氧化 溶剂残留 水分% 杂质% 色泽R 值 mg/kg≤ ≤ ≤ 浸出 压榨 mmol/k 25.4mm 133.4mm 7.5 5.0 5.0 6.0 Y35R4.0 6.0 Y35R7.0 7.5 5.0 5.0 6.0 Y70R4.0 6.0 Y70R6.0 0.20 Y20R2.0 0.05 Y35R4.0 0.05 0.10 0.20 0.20 Y20R2.0 0.05 Y35R4.0 0.05 0.10 0.20 0.20 0.05 0.05 0.05 0.05 0.20 0.05 0.05 0.05 0.05

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

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

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原料,它不仅是烹饪中的重要调料,还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

在市场上,我们常见到各种各样的食用油,它们的等级分类标准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食用油的等级分类标准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

根据《食用植物油脂》国家标准,食用油分为一级食用油、二级食用油和三级食用油。

一级食用油是指符合国家食用油质量标准的油品,其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二级食用油是指符合国家食用油质量标准的油品,其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三级食用油是指符合国家食用油质量标准的油品,其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食用油的等级分类标准是根据油品的质量指标来确定的。

食用油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和色泽、气味和味道、酸价和过氧化值、透明度和杂质等。

一级食用油的质量指标要求最为严格,外观和色泽应清澈透明,气味和味道应纯正,酸价和过氧化值应低于国家标准,透明度和杂质应符合国家标准;二级食用油的质量指标要求次之,三级食用油的质量指标要求最低。

再次,我们需要了解食用油的等级分类标准是根据油品的生产工艺来确定的。

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和包装储存等。

一级食用油的生产工艺要求最为严格,原料应选用优质食用油原料,加工工艺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包装储存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二级食用油的生产工艺要求次之,三级食用油的生产工艺要求最低。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食用油的等级分类标准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一级食用油是最优质的食用油,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都得到了保证,适合各类人群食用;二级食用油是中等质量的食用油,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证,适合一般人群食用;三级食用油是最低质量的食用油,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不宜长期食用。

综上所述,食用油的等级分类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根据油品的质量指标和生产工艺来确定的,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

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

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原料,而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

食用油的标准号对照表便是为了方便人们对不同食用油的相关标准进行对照和查询而制定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食用油的相关标准。

1. GB 1535-2003《食用油脂》。

这是我国对食用油脂的国家标准,其中包含了食用油脂的分类、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食用油脂的生产和销售,是食用油行业的基本标准之一。

2. GB/T 1536-2004《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3. GB/T 1537-2004《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4. GB/T 1538-2004《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5. GB/T 1539-2004《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食用油的相关标准。

食用油等级标准

食用油等级标准

食用油等级标准食用油按质量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

这就是说,消费者只需看看产品标定的等级高低,就知道食用油的质量好坏了。

四级油:经过压榨后的毛油经过脱胶过程所得到的油。

毛油中的胶质主要是磷脂,胶质的存在会影响油的品质和贮藏稳定性。

成品油中高含量磷脂往往伴随着较多的金属离子,造成成品油酸败和回色。

三级油:毛油一般要经过精炼才能达到食用要求,三级油一般是经过脱酸过程产生的油品。

脱酸是油脂精炼重要工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除去毛油中游离的脂肪酸,并同时去掉部分色素、磷脂、烃类和粘液质等杂质。

二级油:精炼脱臭后得到的成品油为二级油。

脱臭可以去除油中的臭味物质,提高烟点。

改善食用油的风味,能除去过氧化物及其分解产物,除去霉烂油料中蛋白质挥发性分解产物,除去小分子量的环芳烃及残留的农药等。

一级油:二级油在经过脱蜡过程就产生了一级油。

脱蜡就是通过强制冷却将液体油中所含有的高熔点的蜡与高熔点的固体脂析出,再采用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法将其除去。

总的来说,一级油和二级油精炼程度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因此味道很淡、颜色很浅、烟点高、炒菜时油烟很少,一二级油在低温时不容易凝固,且有害成分含量减少,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而三级油和四级油精炼程度低,只做简单的脱胶、脱酸等,所以色泽较深、香味浓,但烟点低,在炒菜的过程中油烟大,且精炼程度低,杂质含量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的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

综上所述,一、二级油的纯度较高,杂质含量少,可用于较高温度的烹饪,如炒菜,但也不适合长时间煎炸;三、四级油不适合高温加热,可用于做汤和炖菜,或者是调馅等。

温馨提醒:无论是哪个等级的食用油,只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都是安全的,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切勿跟风!。

食用油标号对照表

食用油标号对照表

食用油的标号通常指的是它们的各种物理和化学特性,例如酸价、过氧化值等。

不同的油品有不同的标号和特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用油以及它们的一些物理化学特性:
橄榄油:
酸价:一般在0.3以下(这是优质橄榄油的标准)。

过氧化值:一般较低,表明它的稳定性高。

色泽:通常为绿色或黄绿色。

花生油:
酸价:大约在0.1-1.0之间。

过氧化值:较高,但通常不超出标准。

色泽:通常为淡黄色。

大豆油:
酸价:通常在0.1-2.0之间。

过氧化值:较高,但通常不超出标准。

色泽:通常为淡黄色。

玉米油:
酸价:通常在0.1-2.0之间。

过氧化值:较高,但通常不超出标准。

色泽:通常为淡黄色。

请注意,以上数值只是一般性的范围,每种油的具体数值可能因品牌、生产工艺以及存储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购买食用油时,最好查看产品包装上的相关标签和说明,特别是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这些能够帮助你了解油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
市面上出售的食用油根据品相的不同,可分为很多等级,但是对于普通卖家来说,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判断,所以我们应该对油品的等级有一些了解,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明智的选择食用油的种类。

一般食用油的等级都会在油桶外部有所标注,细心的人会有所关注。

那么,食用油等级分类标准是怎样的?
一、食用油的选购:
购买食用油的时候:
一要看等级,根据最新的标准食用油分为4个等级,第四级为最低等级;
二要看产地,主要是指产品的原料生产地;
三要看原料,即是否是转基因原料;
四要看生产工艺,即该食用油属“压榨法”生产的还是“浸出法”生产的,压榨油能够保持原料原有营养成分且油的品质比较纯。

二、食用油的色泽:品质好的豆油为深黄色,一般的为淡黄色;菜籽油为黄中带点绿或金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或浅橙色,棉籽油为淡黄色。

气味:用手指沾一点油,抹在手掌心,搓后闻其气味,品质好的油,应视品种的不同具有各自的油味,不应有其他的异味。

透明度:透明度高,水分杂质少,质量就好。

好的植物油,经静置24小时后,应该是清晰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

滋味:用筷子沾上一点油放入嘴里,不应有苦涩、焦臭、酸败的异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食用油里面总有“因油而异”的个别情况。

色拉油应是清澈透明、无色或淡黄色,花生油、豆油、菜油等呈半透明的淡黄色至橙黄色,麻油则是橙黄色或棕色。

大豆、菜籽、花生仁、芝麻等经初步处理得到的是毛油,色泽深、浑浊、不宜食用,如果植物油透明度差、黏度变大、有气泡,常是变质的象征。

花生油在冬天低温时会凝固成不透明状,这是正常的现象,鉴别时应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食用量有所不同。

如寒冬季节体内需要多产热量来保暖。

而盛夏,由于天气酷热,食欲往往不好,加上因出汗饮水多冲淡了胃液,消化功能低,就应该少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