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心得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心得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心得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一篇在今天,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所以,周国平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周国平是学哲学的,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一定会把这个专业背景带进来。
他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这个信念,构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
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
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周国平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现在他把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
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二篇拜读了周国平老师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后,感觉像遇到了“陌生的熟悉人”,因为周老师所指出的教育观点与我们271教育理念相吻合。
书中说到:“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
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
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回归教育常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类书籍,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系统而准确地阐述了当代教育方面的重要理念,提出了对教育全面发展的完美构想。
这本书所传达出的思想很深刻,侧重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以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结合,以及人性化的教学。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和了解,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素质外,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理解学生,关注学生成长,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总之,《回归教育常识》是一本受欢迎的教育类书籍,它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现代教育理论,值得深思学习。
教育要回归常识和原点
教育要回归常识和原点,新闻也要回到常识和原点。
于是,有了我们诸多关于教育常识的系列调查和分析报道,我们试图以关键词为经,以报道为纬,织起‚教育‛这张网。
实践证明,每一个教育人,都必须回到‚教育即人学‛的本质上,回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大背景下,回到基于对生活和生命的尊重上,‚从学生出发‛,建构起以‚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为框架,以课堂为中心的中国当代‚新教育学‛。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真正变革,才能让教育焕发新生!新的语境下,让我们重新回到原点,解读——教师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春蚕?还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不论从哪种角度看,教师这个职业都不普通。
它的不普通之处在于,它是教育的奠基者,它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
所以,有了这句话,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民族。
但如此不普通的教师,却面临着形象两极分化的尴尬:一种是把教师看成高高在上的‚灵魂塑造者‛,把教师看作‚蜡烛‛和‚春蚕‛,在这种悲情的意象里,教师被刻画成默默耕耘的牺牲者、不求回报的奉献者,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而另外一种则是对教师的恶意丑化和贬损,似乎教育的一切问题,都出在了教师身上,都该由教师来负责。
更让人忧虑的是,除了存在着外界对教师角色的不解外,教师自身也缺乏对自我职业的认同感。
‚外人看来,教师有两个假期,其实个中甘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你实行素质教育少留作业,他们怪你耽误了学生;你补课多留作业,他们说你加重学生负担。
老师真难当‛;‚教学这么多年了,每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都不知忙了些什么‛。
现在,职业倦怠成为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
掌握教育契机问题,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以适时教育。
在后进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籍,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在后进生困难时,班主任要提供帮助;在后进生痛苦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后进生激动时,班主任要抓住这种情感波动,把他从行为过错中转化过来。
【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第一篇:【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教师成长】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张新艳汤勇所著《回归教育常识》一书分为六章,即第一章教育需要思考、第二章当教育被功利心绑架、第三章让梦想点亮教育、第四章教育离本真还有多远、第五章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第六章仰望教育的星空。
汤勇是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
在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坚持阅读和写作,而且每年出版一本著作,在教育系统有较高的知名度。
《回归教育常识》是他最新出版的一本著作,书中的大多数文章反映了他过去一年对“教育常识”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教育要回归常识,这是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在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的教育越演越烈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常识,该如何去做,才能给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的基本常识之一,就是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孩子不同的成长发育阶段,创设适合于孩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孩子自主成长。
在孩子从幼儿到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游戏、玩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了解、探究世界最为重要的方式。
在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看来,他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在学校后山与同学追逐赛跑、拔农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时光,童年的快乐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科研事业。
达尔文小的时候整天掏蚂蚁窝、捉蝴蝶、摸鱼虾、研究臭虫,就是不愿意学习。
他的父亲气急败坏,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样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
”但他的父亲有一点好,没有严厉禁止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也给这个世界养育了一个伟人。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印度有一个名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实现了全程马拉松的比赛,被人们称之为神童。
5岁那年,辛格计划用10天的时间跑完500公里的行程,但就在他准备启程的时候,被警方叫停了。
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
让教育落实回归常识,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
让教育落实回归常识,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教育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素质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裹挟着浮躁和功利的热潮,教育似乎已经远离了本来的应有之义。
因此,回归常识,落实教育的使命,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已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教育必须回归常识。
教育应该是以发展人的潜能和全面素质为目标的,而不是简单的为了应对考试和赢得竞争。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等。
教育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发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同时,教育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教育应该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
教育不仅是为了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更是为了他们将来的发展和成功。
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积极地实现它们。
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包括良好的学习氛围、优质的教师资源以及与社会联系的机会等等。
同时,学生也应该在教育中学会自我管理和独立思考,积极寻找并利用好自己的资源,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育需要具有可持续性。
教育不应该只是短期行为,而应该是长期的发展过程。
教育应该构建一个稳定、连续和可持续的系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
同时,应该注重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让每个学生在教育中都能够得到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评价。
只有如此,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教育应该回归常识,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具有可持续性。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育必须回归常识
《教育必须回归常识》读后感读毕唐书写的《教育必须回归常识》感触很深,其中有几段话颇有同感。
人就怕不动心,不动情,一动情很多事就好办了。
作文写不好,不仅是表达方法的问题,更是思想感情的问题,对任何事都不关心,当然写不出好文章。
一个老师,教学好坏,也不仅是教学法的问题,主要还是精神状态的问题。
同样一节课,你照着教学录像去上,也上不到特级教师那个水平;同样一个人,上同样一节课,也会时好时坏。
不解决“情”,只谈“法”,就没有动力。
老师如此,学生更如此。
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如果缺乏感知能力,不能感知美,感知美好的人和事,对有些事情没有感动、没有激情,那就写不出什么打动人的东西,上不出真正打动学生的好课。
即使你强制他们写,强制他们如何去上课,那只能是应付。
当然,这种能力和意识需要引导、需要激发。
很多人,包括我们的有些老师和年轻的中学生们好像都变得世故了,觉得好像已经看破这个功利的世界,已经看透了自私的人性。
于是,看什么都觉得不过如此,看什么都变得麻木不仁。
我想起了以前高中政治课本上批判的唯心主义思想,其中有句话叫做:仁者心动。
其实,这句话内涵深刻,只有心动的人才能成为仁者,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们的教育因为社会的浮躁和功利,因为教师的急功近利,已经让学生却少了心动的意识,本来可以打动他的东西已经熟视无睹。
学生不再相信真心真情,他们对老师的关心视为别有用心,把老师的爱视若无物。
老师在一次次失望中变得不再那么耐心,那么充满热情。
呼唤真心,呼唤真情,从我做起!否则,我们的教育会变得更加艰难,我们的努力会事倍功半!负担轻重不在于上多少节课,而在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不愿学习,再少的课都是负担。
有些教育的做法似乎很简单,但却可以“点石成金”,如果对教育缺乏境界,你就永远想不出这样的方法。
这两段话其实是有联系的,主动了,主动去做而不是被动应付,做事情才能达到一定境界,学习和教育都是如此。
而主动依赖于兴趣、乐趣。
那些科学家那么痴迷、废寝忘食去研究、为科学献身,如果不是兴趣和乐趣,那就很难持久,没有人非要他们这样去做,他么是心甘情愿的。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1当我们提起教育,很容易想到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考试分数的追逐,却常常忽视教育中关于“人”的部分。
近日,我读了周国平先生的《让教育回归人性》,深受启发。
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首先,我非常赞同周国平先生提出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观点。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我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成绩,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和真正的需求。
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失去自我,变得机械、冷漠。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和情感发展,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其次,周国平先生强调了教育中“爱”的重要性。
只有当我们真正爱孩子,才能用心去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这种爱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用心灵去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另外,《让教育回归人性》中也提到了教育中关于“美”的部分。
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美、创造美。
通过美的熏陶,孩子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生活,从而更好地成长。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我认为这本书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够脱颖而出,往往会过度关注成绩和分数。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孩子的个性和情感被忽视,他们可能会成为“考试机器”,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因此,《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是关于人性的培养和成长。
此外,《让教育回归人性》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质量,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让教育回归常识》是一本关于教育问题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当代教育现状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观点和建议。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应该回归常识。
作者指出,当前的教育模式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追求学生的分数和奖项。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教育应该重视的方向。
其次,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教育应该给予每个人充分的发展空间。
作者提到,“高塔模式”即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力。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天赋,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只有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再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这需要教育提供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思考和实践。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未来充满变化的社会中立足。
最后,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的关怀和培养。
作者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学生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鼓励,才能够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通过阅读《让教育回归常识》,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认识到,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人性》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人性》《让教育回归人性》: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禾刀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哲学阅读的学者,周国平在以哲学视角审视当前教育现象的同时,又以身份代入方式,从被教育者视角去体悟当前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种种困惑,并提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许多家长眼里,好的教育就是一个好的饭碗。
所以这些家长对子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不努力,将来没饭吃。
时下教育给公众的普遍印象是,教育就是书本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孩子们则像是一台台学习的机器,疲于应付文山题海。
多年来,社会上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不绝于耳,一些地方确曾尝试,但常常是刚迈出一步,很快便被应试教育的洪流染成新的应试科目,到头来徒增孩子学业负担。
扭曲,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周国平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人生中什么东西是值得珍惜和追求的,那么我就应该让我的孩子得到这个东西,教育就应该让受教育者得到这个东西,我认为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简单点说,周国平的潜台词只有两个字,即快乐。
周国平所说的快乐,并非意在快乐的表义,就像是笑不一定就快乐一样,而是包括优秀与幸福两大内涵。
不过,他所说的优秀并不是胜人一筹,而是指个人禀赋能够得到很好的生长,即充分激发个人的潜能。
至于幸福,周国平认为这本来就是一种能力,一个人是不是幸福,并不在于物质占有的多寡,而在于能否享受到精神上的欢愉。
不难看出,周国平这里所说的无论是优秀还是幸福,均指向个人的内在方面。
即教育不是用于满足外在的虚荣攀比,不是用于促进对外在功利的掠夺占有。
周国平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唯有人性健全才可能真正幸福,也才可能真正优秀。
毫无疑问,一个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能够是一个真正和谐和生机勃勃的社会。
回归常识才是教育王道教育从来都不是高居庙堂之上,通过资源差别化分配制造教育偶像是娱乐而不是教育。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这表明教育本就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底色,教育便如浮萍之末,毫无价值可言。
让教育回归常识 唐杰
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牛店中心小学唐杰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
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
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不错,这只是常识而已。
唯因如此,真正可惊的是,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
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有智者说:经济决定今天,政治决定明天,教育决定未来。
此言极是,因此,最令人担忧的是今天教育的久远后果,一代代新人经由这种教育走上了社会,他们的精神素质将决定未来中国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精神水准和社会面貌。
让教育回归人性,已是刻不容缓之事,拖延下去,只会愈加积重难返,今后纠正起来会更加事倍功半。
近些年来,媒体报道过大大小小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悲剧性事件。
这些事件既是触目惊心的,又是发人深省的。
然而,由触目惊心到发人深省,还必须听者有心。
曹保印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
在本书中,他选择了相当数量的典型个案,从教育的角度对之进行认真分析。
正如他所警告的,倘若人们仅仅把这些事件当作新闻看待,过眼即忘,不予重视,就难保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不会成为这类新闻中的主角。
为了我们的孩子,是到全社会关注教育的时候了。
中国现行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事实上已成为民众受害最烈、怨声最多的领域之一,引起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忧思。
根本的症结当然是在体制上,举其大者,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和市场化名义下的高收费、乱收费,导致大量贫困家庭子女实际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应试教育变本加厉;三是教育目标和过程的急功近利。
在这三种因素交互作用下,滋生了种种教育腐败现象。
体制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靠民意充分表达,另一方面要靠政府痛下决心。
XXX校长刷屏,教育要回到常识!(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XXX校长刷屏,教育要回到常识!(教育的真谛是什么?)XXX校长刷屏,教育要回到常识!教育的真谛是什么?看看XXX老师怎么说。
XXX的XXX校长,作为2021年全国政协委员进入委员通道,第一个接受记者采访。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XXX直言只是一道难题,但校长也要做难题,然后侃侃而谈,金句频出。
学生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让孩子们有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让幼儿园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惯,远比让他们早识字要好;让孩子多读书,远比让他们做那些阅读理解题重要。
”本来只是说教育,结果这些话语很快出圈,引发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进而又在朋友圈刷屏,引发民众的强烈共鸣。
但共鸣之后呢,不还是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XXX只是要我们回到知识,直面事情自己,通过如此大的新颖和共鸣,申明知识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
很多时候,我们把知识挂在嘴上,知识在我们的嘴里搬过来搬过去,好像那是不言而喻的工具。
但对那些搬过来搬过去的知识,我们究竟又能了解几何呢?正因为它们是知识,我们不去思考,不去辨析,知识反而最简单被遮蔽。
面对一个个教诲新思潮的风起云涌,我们与其追波逐流,不如回归本源,对一个个教诲知识去弊,去弊就是创新。
1、教学很多时候,我们把教学仅仅理解成“教”与“学”,更严重的是,又把“教”与“学”,简化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老师就像中介、掮客、排球场中的二传手、生意场上的二道贩子。
知识就像是一个什么东西,老1-师把它从教科书上贩过来,如获珍宝的藏着掖着;而所谓的教学,就是老师神神秘秘地把这个贩来的工具再转交给学生。
所谓的教学,就是老师一教,学生一学,老师一传,学生一收,就万事大吉了。
这些都是对“教学”的严重误解。
就算老师把学生都教会了,充其量学生也只是“学会”,而不是“会学”。
“学会”仅仅是“会一”,而真正的“会学”,则不仅要“举一反三”,还要“举三反一”。
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
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越来越 多清醒的教育者呼吁,教育要回 到原点,遵循常识。
所谓“常识”,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人所共知的真理。
百度 上的解释是:“普通的知识,众所 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与生 倶来、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
”当然,认真推 敲,这个解释也不绝对严密,因为任何“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需要“解释或加以论证”甚至成为“非常识”比如,过去“太阳围绕地球转”是常识,而现在“地球围绕太阳转”才是常识。
但我这里说的“常识”,当然是指相对正确而且得到公认的真理性教育命题。
那么,教育有哪些常识呢?“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是老得不能再老的常识了,但往往被人遗忘。
教育是师生双方心灵交融的过程,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
但现在许多人越来越把教育仅仅当做“技巧”的操作或“艺术”的施展。
我们不是否认智慧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爱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没有了爱,“水平”再高,没用。
“只有爱,也没有教育。
”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但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教师还要有职业精神,要有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要有渊博的学科素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句话,要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
虽然对学生的爱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但爱本身不是专业水平。
对孩子的爱,教师超不过家长,但家长不一定都能搞好教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话的意思就是做什么都得付出艰辛劳动,只有勤奋,才有成功。
但我们现在不少教育者恰恰喜欢“发明”捷径。
一些校长或专家时不时会宣称自己创立了什么“模式”或什么什么“几步法”之类的“科研成果”,从而“迅速提升了教学质量”,“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云云。
对此我嗤之以鼻。
方法无论多么科学,都需要刻苦精 神。
“梅花香自苦寒来”永远都不 会过时。
“最好的教,就是让学生学会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
”现在各种名目的自主学习课堂,被冠以这样名称那样名称,并都以改革创新的面目出 现在媒体。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
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
“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应试”做准备,智育的真正目标是让一个人过上活泼的、自由的智力生活,要有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好奇心是“神圣的”,是科学追求、哲学思考的原动力。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说过,哲学开始于好奇心。
哲学是对世界的惊奇和疑惑,看到满天的星星和神秘的宇宙,想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哲学问题就产生了。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对人生感到困惑时,开始琢磨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实际上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
好奇心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神圣的好奇心,是一颗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
好奇心之所以容易被扼杀,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习惯”,见多不怪了,自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是对这个世界麻木了;另外一个大敌人,就是“功利心”,想一个问题,先要问“有没有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这样态度,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提出问题,家长就会考虑这个对他的学习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让他去想了。
从这个问题再具体谈到学校教育上,智育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学生有没有从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
智力活动本身是有价值的,智力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用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
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
对智力教育有两个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爱不爱学习和会不会学习,我们在智力教育上是不成功的。
让教育落实回归常识,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
让教育落实回归常识,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帮助每个人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教育落实常识的情况并不乐观。
教育体制的种种问题导致了学生们无法真正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也使得他们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迫切需要对教育进行改革,让教育回归常识,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
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的教育体制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有所准备,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需要改变评价制度。
当前的评价制度往往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潜力。
这导致学生们为了追求高分而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和激情。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包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对学生兴趣和特长的鼓励和支持。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发展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需要改进教育内容。
当前的教育内容往往相对陈旧,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不足。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我们的教育内容也需要跟上这个变革的步伐。
我们需要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加入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的能力和智慧。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需要改变教育方式。
当前的教育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需要倡导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让教育落实回归常识,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是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只有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改变评价制度、改进教育内容和改变教育方式,我们才能真正帮助青年实现自身目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让教育回归常识》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教育常识的回归,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观点和建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应该回归常识的必要性。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和国家强盛的根本,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举足轻重的任务。
然而,当前的教育发展却面临着不少问题。
教育过度会试,强调升学率而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生活脱节等。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让教育回归常识》一书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主张教育应该回归常识,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首先,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应试和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这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书中提出了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为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在的教育普遍存在竞争激烈、学生压力大的问题。
学生们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断追求升学的目标,而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书中提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观念,强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再者,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格品质、良好习惯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往往缺乏全面发展的能力,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书中提出了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
读完《让教育回归常识》,我深深地意识到,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常识的回归和对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高分和升学率。
让教育落实回归常识,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
让教育落实回归常识,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在青年学子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品德、引导人生方向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教育似乎走了偏离,常识教育不足,智商的重要性被过分强调,而人生目标的实现并不受到足够的重视。
我们有必要让教育回归常识,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
一、教育应重视常识教育常识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和实用知识,包括道德、礼仪、健康、生活常识等方面。
这些常识对于青年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智商培养,而忽视了常识教育的重要性。
重视常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和生活。
缺乏常识教育的人,虽然可能有较高的学术成就和智商,却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无能、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教育必须回归常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育应引导青年实现人生目标青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教育应该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为青年们明确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很多青年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的选择迷茫、梦想缺乏方向,甚至被社会的消极因素所左右。
教育应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和意志。
教育也应该为青年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目标。
可以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创业实践等活动,帮助青年学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教育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让教育回归常识,帮助青年实现人生目标,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实用能力和人生观。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学校是培养青年学子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重视常识教育,将常识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
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
“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应试”做准备,智育的真正目标是让一个人过上活泼的、自由的智力生活,要有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好奇心是“神圣的”,是科学追求、哲学思考的原动力。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说过,哲学开始于好奇心。
哲学是对世界的惊奇和疑惑,看到满天的星星和神秘的宇宙,想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哲学问题就产生了。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对人生感到困惑时,开始琢磨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实际上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
好奇心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神圣的好奇心,
是一颗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
好奇心之所以容易被
扼杀,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习惯不怪
”,见多了,自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是对这个世界麻
木了;另外一个大敌人,就是“功利心”,想一个问题,先要问“有没有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这样态度,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提出问题,家长就会考虑这个对他的学习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让他去想了。
从这个问题再具体谈到学校教育上,智育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学生有没有从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
智力活动本身是有价值的,智力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用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
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
对智力教育有两个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爱不爱学习和会不会学习,我们在智力教育上是不成功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情感,也就是“美育”。
现在在学校里,已经不怎么讲美育了,尽管学生会被迫去上很多类似于钢琴、舞蹈、美术等特长班,实际上这些特长班是将美育的范畴狭窄理解了,甚至是完全违背了
美育的初衷。
审美教育不是培养技能,而是培养一颗丰富的心灵和感受人生之美、大自然之美的能力。
内心的感受,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
怎样丰富内心生活,从我个人来讲,我特别受益的是阅读和写作。
通过经典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丰富, 生活也会随之丰富起来。
读书是自己的精神生活,应该自己去选择,不应该随大流,我主张读经典著作时,要读原著,少读二手的、三手的书,所谓的“解读”、“感悟”、“心得和原著完全不是一回事。
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基本上把时间都花在教科书上,花在教辅上,离原著越来越远。
很多人都会觉得,阅读人文经典著作,是学者的事情,而写作是作家的事。
其实原本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应该是非职业的,它属于每一个重视心灵生活的人。
一个人的全部财富,其实就是生活,通过写日记,我发现它们都是我的财富,哪怕是苦恼、痛苦和困难,通过写作也都会变成我的财富。
个人,心里很愤怒,通过写作,我把他
比如我讨厌
变成了一个标本,我通过他去认识人
性、认识社会,我所讨厌的人也成了我的精神财富。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写作,使你成为你的经历的主人,而非奴隶,这种认识和心态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第三个方面就是道德。
道德的教育,不应该仅限于行
为的规范和意识形态的教育,道德的根本是什么?是同情心。
同情心是道德的开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但是,你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但你不能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简单来说,你完全可以利己,但是不能损人,对于损人的行为要制止,这就是正义。
建立在同情心基础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道德就是仁慈,你不但不能损人,还要能助人,别人有痛苦的时候,你要去帮助别人,去解除别人的痛苦。
善良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如果一个人不善良,没有同情心, 我们可以说他不是人。
如果一个社会普遍缺乏同情心,普遍不善良,或者说不敢善良,那我觉得这个社会不是人呆的地方,不适合人居住。
在道德方面,除了同情心,人的尊严也是很重要的。
一个有做人尊严的人,就是一个灵魂高贵的人,现在的“高贵”,往往是用物质来衡量,成为地产商卖房子时最为频繁使用的词汇。
人身上是有神性的,有灵魂的,人生中更重要的生活是灵魂的生活,而不是肉体的生活。
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人生的使命就是要照料好你的灵魂,让你的灵魂处在一种宁静的崇高的状态。
其实,所谓信仰也就是要重视灵魂生活,做
一个有道德的人。
人真正高贵的地方是人是有灵魂的,人
在精神上应该是高贵的,应该做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
从精神素质的几个方面联系到教育上,人的智力品质、情感品质、道德品质其实是人所共有的,教育就是要给它们一个合适的环境,这些禀赋都会自然地生长。
我们不应给教育树立很多目标,只要顺势生长就好了,赞同
罗素的一
生长得好,你就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我非常
句话,他
说由本性优良的男女来组成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好社会。
如果我们教育的基础打得好,健康成长的一代成为社会的主体,这个社会自然而然会变得更好,但是现在的情况恐怕很可怕,刚好相反,以现行的教育制度,将来的社会到底往哪个方向发展,会比现在更差,还是更好,都是很成问题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