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分析如下: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方法变革;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性。
三、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四、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五、课程实施教师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这里,教育小新给老师们提四个方面的教学建议:第一,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老师们要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把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解读(2024版)
(6)教师的视角没转换(学生视角与教师视角差异形成教 学隔膜,发现学生,就是发现自己)
2024/11/12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理念七个坚持
四个理念: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坚持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融合的课程目标。
高 中 语 文 核 心 素 养 实 施 策 略
2024/11/12
高 中 语 文 核 心 素 养 实 施 策 略
2024/11/12
今秋七年级“部编教材”如何体现课标
关键词一:立德树人 关键词二:语文素养 关键词三:阅读体系 关键词四:写作体系
2024/11/12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
语文学习
1
2
接受学习——自主学习 独立学习——合作学习 表象学习——探究学习
评价方式:分数量化的单一模式——质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元评价
2024/11/12
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7.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探索语文课程 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始终适应时代 的变化。
3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2024/11/12
革命传统 教育
传统文化
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
4
国家主权与 海洋意识
阅读体系
• 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 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 阅读的结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三篇 初中语文课标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三篇初中语文课标解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一篇第一部分:前言。
前言的总论部分,首先论述了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这也就是语文教学所要承担的责任。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总论部分还论述了《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
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前言部分第一节,论述了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语文是交际工具,交际的内容就属于文化范畴。
所以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这其中,要强调文学教育,只靠语言、文字,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无法全面完成语文课程的任务。
文学教育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实际上,语文课程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统一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
总论部分第二节,论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
共四个方面。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解释两个概念,一个是全面提高,一个是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就是《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
另外,要全面发展,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不能偏废。
语文素养:这些年来总是谈语文能力,这里提语文素养是什么用意? 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什么差别?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2022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22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语文课程教学宗旨1、健全语文素养: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语文能力的历史和现实素养,提升语文素质,使学生拥有国家文化认知、家国传承责任素养,增强语文能力和责任意识。
2、树立文学感悟:激发学生文化认知、恒久热爱,探究文学思想内涵,掌握文学感悟方法,建立以文学作品鉴赏、分析为核心的文学素养,在拓展思维视野的同时,增强情怀、熏陶古往今来。
3、拓展社会视野:建立70年文化史素养、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理解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性文化差异,实现立地看天的历史沉淀能力,实现审美感悟、智慧张力、修养膜拜,拓宽思想视野,增强敏锐洞察国情能力二、语文课程教材体系1、根植文言文背景:重视文言文基础,勤洗耳恭听,深入认知文言文中每个字词的内涵,加强书面史料与实录具体事例的学习,联系古代文化传统背景,加深理解全面把握文字构成及文体美感。
2、培育汉语思维力:关注古今汉语的转变,激发学生自觉思索汉语表达本质,探究句法结构与词汇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汉语代词、量词、连词及委婉语等使用习惯,提升学生独立认知、操作能力。
3、提升阅读技能:提倡以问题解读文章内涵,运用取舍、步步深入技巧,积极探索作者的思考方式和文章的实质结构,使学生掌握语言细节,发掘关键信息,从多角度分析文章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价值观的指引能力。
三、语文课程教学流程1、分析领悟:以学生的语言表达熟练度和认知能力为出发点,由浅进深,从知识细节到思维技巧,分析书面词语和句法结构,深入理解文本思想与精神;2、升心练功:以诸子百家、古今中外文人故事为练习阅读原料,注重体会因人而异的文化气质,精准把握作品内涵,洞察诸多人生智慧,体会文人谋道的崇高志趣;3、升技激情:引导学生灵活准确应用各种文体表达,全面掌握文体规范,加强独立发现、创新表达的能力,运用深情的语言来展现个性特质,实现语言应用技能联系思维表达。
四、语文课程评价改革1、实现系统评价:不仅要量化分析学生背景内涵,开展合理全面的活动评价,更要强化拓展文化认知与审美能力的发展,实现系统评价,充分发掘学生的主体性、多样性和创造性;2、形成连续评价:做到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向上延伸,通过活动、实践练习层层衔接,强调学生认识学习环境,对老师要求更加严格,以形成连续性、全面性评价;。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之一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正式颁布。
它是对以往课标的继承和发展,继续坚持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坚持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坚持课程设计的层级性。
同时,它也有所改革与创新:提炼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探索构建结构化的语文课程内容,研制了语文学业质量标准。
对于课程标准,当下仍有些深层次问题和操作性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文件。
发展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旋律。
为落实党中央的新部署,应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满足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2019年初,教育部成立修订组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开展修订。
日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已正式颁布。
新课标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义务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适切性,是今后一段时期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教材编写、考试评价的重要指导性文本。
本人作为语文课标审议专家组成员,参与了课标修订的讨论和审议,在此分三个方面谈谈学习新课标的体会。
一、继承与发展本次课标修订不是“重起炉灶”,而是对2011年版课标的继承和发展。
新课标延续了2011年版课标的核心理念和设计思路,同时对语文课标的结构和内容做了调整、补充和完善,从单一的“目标与内容标准”发展为核心素养统领下的“目标标准”“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三位一体的多功能标准,反映了新时代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成果。
(一)坚持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新课标开宗明义地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第一节正确理解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一、什么是语文“语”,大家都认为是指语言;“文”,就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
也有人考证这门课程定名的由来,认为“语文”是指“口头语”和“书面语”。
我们说,“语文”应该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包括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文字以及有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
二、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多年来人们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
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它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它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
但他又不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物化的工具,而是与人类生存、思维、表达一体的(即语文这个工具总是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情感等)。
它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指语文它不仅负载文化、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它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统一的,是一体两面,而不是两点相加,是语文学科“形式”与“实质”两个侧面。
性质决定地位。
语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决定了语文课程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案例】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一年级新生对语文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
因此,在教汉语拼音的过程中,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灌输团结友爱的人文精神。
识记过程中培养爱心。
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是比较单调枯燥的,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识记。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第一个问题: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
《标准》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第一条,可见它在整个《标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课程目标”这部分,实际上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具体要求。
“总目标”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阶段目标”是各个学段应该达到的要求。
“实施建议”从教材编写、教学实践、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原则性建议,目的在于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
2、什么是语文素养,为什么要强调“全面”提高,笔者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
《标准》“总目标”所列的十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
做到了这十项要求,就应该认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为什么《标准》要突出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后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抹煞语文课程的特点,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用所谓的“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语文能力的培养。
另一种倾向的基本特点是,过份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或者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或者用无休止的做题、操练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或者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跨学科学习”解读(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跨学科学习”解读(一)“跨学科学习”既是一种以跨学科意识为核心的课程观,又是一种融综合性与探究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还是一种以综合主题为基本呈现方式的特殊课程形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将“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列入语文课程内容。
它基于语文学科,又跨越学科界限,将多个学科组合在一起,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一、内涵与价值:为真实世界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是第一次进入语文课程内容,2022年版课标针对该任务群的价值定位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由上述定位出发,我们认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跨学科学习”拓宽了语文学习边界真实的语文学习,绝不只是语文课上的学习,也绝不限于学校中的语文学习。
它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跨学科学习的“跨”,首先表现为一种语文学习的跨时空。
它不仅在课堂、学校学语文,也在家庭、社会学语文;不仅在课程计划表上规定的时间学语文,也在非计划、非规定的各种时间学语文;不仅通过语文学科学语文,也通过其它学科,如道德与法治、数学、科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语文;不仅通过显性课程学语文,也通过无处不在的隐性课程学语文。
跨学科学习第一次从课程内容的角度将“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这一大语文理念落到实处。
因此,该任务群强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可以说,跨学科学习是对语文真实性学习的一种场景还原。
生活在哪里,语文就在哪里;世界有什么,语文就有什么。
解读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讲座一)南关小学舒福根名词解释课程与课程标准课程即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与增加体验的过程。
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中小学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的教育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912年,当时的南京政府教育部曾颁发过《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一直沿用了近40年,直到1952年我国教育参照苏联模式,才改用“教学大纲”这一称谓。
从性质来看,课程标准可以说是国家教育基本的共同的标准,它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因此,它的标准应当是所有学生无须经过特殊的帮助,通过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就能达到的。
课程标准不仅仅是指课程内容的标准,它还涉及学生的层面,教师层面以及与教育系统政策制定层面相关的内容。
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
”吕淑湘先生也曾主张“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这体现了对语文学习本质规律的尊重。
理念在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成为一个时髦的语词,被人们广泛引用。
那么,窨何为理念呢?我认为,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观念和思想:其次,它还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精神。
例如,《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定义了四个方面:1、全面提高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言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言课程。
这个定义就比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教育观念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它既包括了怎样教、怎样学、学会么,又包括了语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包括了语文教育的基本信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022版课程标准解读语文
三、课程目标
▲梳理与探索 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 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 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 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三、课程目标
▲阅读与鉴赏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 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 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 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 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 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 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四、课程内容
第二层:发展型学习任务பைடு நூலகம்: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二学段3-4年级)
(1)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 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 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 (2)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 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 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3)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 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 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
四、课程内容
第二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二学段3-4年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解读(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一)重点展示2011 年版课标在阅读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方面呈现出的变化,具体说明变化的原因,阐释变化背后的理念与思想。
以帮助教师了解2011 年版课标的变化,帮助教师完成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重点讲析的内容包括:(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应引领学生钻研文本。
(三)阅读教学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四)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五)阅读教学评价要关注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六)诵读的评价,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
【学习要求】学员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首先要细致阅读2011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评价部分的相关表述,揣摩相关语句的含义,思考课标修订的意图。
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第一,思考课标修订的意图并理解其对语文教学目标与方式的具体描述。
第二,理解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体会案例蕴含的教学理念。
第三,撰写学习心得,书面呈现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第四,结合学习内容重新设计自己的一节课,并阐明设计意图。
专题讲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一)一、强调阅读教学是多重对话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
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
对话理论的始祖、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篇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一)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引言•语文课程标准在教育领域起到指导作用,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布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理念1.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2.开放创新:鼓励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共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二、课程目标1.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听说能力。
2.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跨学科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4.人际交往: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合作共赢和群体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阅读与鉴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2.写作与表达: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清晰写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创作能力。
3.口语与听力:培养学生流利、准确地表达和倾听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4.言语规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性。
四、教学方法1.多元探究: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个性化教学: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文化融合: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4.评价导向:注重学生的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
结论•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布将为语文教学提供指导方向,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是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一项教育政策文件,旨在规范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以下是对该标准的一些解读:1. 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等方面。
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使其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增强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
2. 教学内容:标准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内容范围,包括语言文字知识、语言文字运用、文学欣赏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教学内容涵盖了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教学方法: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评价方式:标准明确了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方面。
考试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评价则是通过观察、讨论、作品展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5. 教材选用:标准要求教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教材应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和优秀的非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技能。
总的来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涵盖了语言文字知识、语言文字运用、文学欣赏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教学方法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评价和综合评价。
教材选用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课程名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主讲教师:王漫(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我们对2011年课标的解读,既要关注到2011修订版课标与2001年实验稿的变化,捕捉十年课改实践之经验教训在国家课程文件中的体现,也要关注两份文件中没有变化、十年来一以贯之的东西。
本讲座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进行解析;第二部分分类阐述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及相应的教学要求,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重点是“阅读”部分。
由于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与中学有许多相通的东西,不同学段的教师也应开阔思路,了解自己所教学段之前后学段的目标要求,本讲座没有把小学和初中分开论述;另外,由于“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2011修订版与2001年实验稿的变化不大,限于本次讲座的时间,这里不再阐述。
一、从“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高度把握语文教学1. 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2011课标在“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做出了新的阐述。
第2页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同时,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句放在这段话的末尾。
中间一句话,则是对“基本特点”的具体解释(“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种改动,把2001年实验稿中含糊其辞的地方明确化、清晰化了。
2001实验稿说的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句话的问题,一是把“语文”与“语文课程”混淆在一起论述,二是仍然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习惯性的标签来给语文课程定性,却又不好明说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因为这种说法在学术界早就遭到了质疑)。
而2011课标的处理,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综合性、实践性”;今后讨论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时,要告别“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套路,要从“综合性、实践性”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语文课程教学的得失。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论争中摆脱出来,广大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人文内涵;语言文字的运用过程,就时刻体现着人文精神。
要大力纠正课改实践中,脱离语言文字、仅仅靠思想内容谈论人文性、在语言文字之外寻找和培养人文精神的积弊!那么,所谓“综合性、实践性”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在第3页最后一段,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接着说:“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从这段话的前一句,可以归纳出语文学习综合性的三个方面:能力训练点的综合、语文与生活的综合、三维目标的综合。
再看课标20页(“教学建议”部分)的论述:(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以上两段话中的第一段,再次阐发了“综合性”的三个具体表现或要求;第二段话,则是更具体地提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其中引人关注的,是提出了“专题学习”的学习方式。
在“评价建议”部分,课标再次强调(27页):(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把握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就是不要孤立地看待和进行阅读教学,而是要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等其他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注意阅读与生活的联系;减少琐碎分析和过多的讲解,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2.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011课标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继承了2001实验稿的基本框架和思想,在一些细节上又有补充。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课程的根本目标“语文素养”是2001课标提出的重要概念,它包括了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的“语文能力”(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和新课改强调的“人文修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两方面的内涵。
这里不再赘述。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里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三条原则我们用三个关键词,帮助老师们简要把握这三条原则:(1)人文内涵。
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其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既强调主流的“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也提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实践取向。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值得注意:此处删掉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句话。
这并不是说今后的教学就要返归传统的知识教学,而是避免过去十年对语文知识的片面理解、过度轻视和错误处理。
(3汉语特点。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强调语感,提出“整体把握”,是2001年课标思想的延续。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谈基本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抽象的理念和状态,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2011课标,在保留实验稿的“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新增内容:“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并把实验稿中“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中的主动意识改为“问题意识”——它值得老师们在教学中努力践行。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指课程格局,也涉及教学理念在这个条目下,2011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又提出“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这是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双重规定。
传统语文的学习方式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如网络)都应成为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二、解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首先注意:2011课标把2001年实验稿的“课程目标”扩展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应该说,这意味着“课程目标”与“内容”是有所区别的:如果“课程目标”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态度,那么,课程内容应该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支撑物。
课程目标是“学会什么”,课程内容是“具体学什么”。
比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课程目标,那么,提升朗读能力的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方法,就应该是课程内容。
遗憾的是,2011课标的论述,并没有在课程内容上有很多实质性突破。
但是,一线的教师,应该从课标第二部分标题的变化,意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
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说法,课程改革的出路就在于语文知识(课程内容的核心)的除旧纳新,要走出对教学法和课程资源的简单依赖。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共有10条,我们略做分类,帮助老师们整体把握:(一)识字与写字1. 全面把握识字教学的三个目标一是培养识字的兴趣和习惯,如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第二学段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是识字的具体要求。
除了识字量的规定,还明确了具体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包括汉语拼音和汉字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三是强调“独立识字的能力”,包括查字典。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如下教学策略:“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21页)。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意教学生扩大识字量,忽视了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这是亟待改进的。
2. 修订版的变化:减轻负担,降低要求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1600~1800”降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降为“800左右”。
第二学段的写字量由实验稿的“2000个左右”降低为“1600个左右”。
“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质”的获得提供保障。
修订稿结合着新增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还明确给出了“先认先写”的300个字。
先练写这300个字,其实与古人练字时先写“上大人,丘(孔)乙己”有异曲同工之妙,“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为写复杂的字作基本功准备。
”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基本字表中的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就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相关调研反映出来的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
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表明,越是力图把汉字的“认、写、讲、用”同时推进的时候,却恰恰是在削弱、忽视各种目标的特点和规律。
开始练习写字应该注重的是写的质量,要求写字的数量不代表学生真正会写的字的数量,如果打好基础,学生会写的字可以远远超过要求写的字。
期望切实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的教学观念和做法。
3.补充两个字表:基本字表300字,常用字表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