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与多机互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地址与多机互连

【基本信息】

【课标要求】

理解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能够按照书本上介绍的知识,进行IP地址、计算机名等网络设置(书本第六页的实验),但并不了解IP地址的真实含义。对于单纯的网络理论知识,理解困难,觉得枯燥乏味,但是对于动手性的实验容易产生兴趣,在网络实验环境下跃跃欲试。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选修三模块《网络技术应用》,结合中国地图出版社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节《认识IP地址》及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章2.2和2.3节相关内容,进行重组,为适应网络实验课的教学进度,将这块内容安排为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形式。课时设置为2节课。

『除了学校正式发下的一套教材以外,同时参考其它教材,教学思路更加开拓。内容的重组体现了教师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IP地址的概念、格式及分类;

了解子网掩码的含义;

掌握判断两台机器是否在同一个子网中的方法;

体会多台机器连网的相关设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分工、自主探究的形式,掌握IP地址的设置以及多机连网的操作;

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任务掌握进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网络实验,树立小组合作精神,培养问题探究能力。

【教学思路】

在生活中学生常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

如何从教室里面的电脑访问办公室的电脑?

如何将家里的几台电脑连网?

单纯讲授IP地址理论知识学生接受困难,所以,考虑从学生感兴趣的动手性实验出发,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架构熟悉的环境,提高学习的兴趣。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教师在讲IP地址的教学内容时,采用先用后讲的顺序,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以解决双机互连实验中存在的疑问为主线,创设情境,逐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如:IP地址的概念、分类;判断两台机器是否在同一个子网中;多台机器连网。

『我们可以清晰地预见,在下面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创设一个又一个认知冲突,引领学生步步前行。』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组间IP地址设置协调表,实验报告,改建的网络实验环境:分7个小组,每组两台实验机,直通线和交叉线等实验设备,全班公用交换机1台,。

『实验报告可是本课的一大特色,详见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家都知道2007年我们学校就要百年校庆了,最近也有很多校友从祖国各地通过网络在我们学校的网站上留言,对此事表示关心。因为留言者都是匿名登录发表留言的,作为校方管理者,如何知道留言者来自何方呢?(跟踪IP地址)

我这有个网站,提供了一个工具,我们来试试看。,找一个校友的IP 地址来尝试一下,马上可以判断这个留言者在何处上网的。有人觉得只是跟踪到某个城市,对我们好像没什么用,实际上这个对于警方破案却是大有帮助的。前段时间警方成功地利用IP地址作为线索,抓获了台湾头号悍匪张锡铭。(/c/2005-07-15/10217231317.shtml录像,收藏夹中)为什么IP地址有这么大的魔力?为什么IP地址在不经意间已经泄露了天机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IP地址。

学生体会IP地址的巨大魔力,对学习产生兴趣。

『引入的例子非常重要。两个例子一个是联系本校实际的,一个是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犯罪与侦破工作的,一下就引发了学生对IP地址的兴趣。』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一节课的实验——双机互连。

问:物理上相互连接好的两台电脑,要进行哪些设置?

答:计算机名、工作组名、IP地址和子网掩码。

『课前复习是很多教案设计中容易欠缺的,但却应该是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周课时不多,课与课间相隔时间较长,因此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尤其与本节课相关联内容的复习,应该给予重视。』

展示幻灯片,书上样例中设为

疑问一:通过实验,这样的两台电脑可以实现双机互连。书上提到IP 地址在设置的时候不能相同,为什么?

疑问二:在实验中,大家作了一个尝试,将其中一台计算机的IP 地址改为:192.168.268.2

,结果系统提示“不是有效项目,必须在0-255之间”,为什么?

疑问三:在实验中如果现在将其中一台的IP 地址换为:192.168. 10.2,现在两台计算机已经

不能互相连通,互相访问了,为什么?

『图形化界面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问题。』

上节课的实验给我们留下了三个疑问,看看我们学完了今天的内容以后能不能解决? 学生对照幻灯片,回顾实验,回忆遗留的问题。

『通过回顾上节课留下的问题,实现两节课的自然衔接。』

(二)初识IP 地址 1.IP 地址的概念

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通信。在信封上不仅要写收件人的姓名,我们还要写清收信人的地址,这样邮递员根据地址才能找到收信人。比如:南京市府西街14号,这个地址由街道+门牌号构成,如同收信人地址唯一决定了收件人的位置,我们对网络中的计算机也必须赋予一个地址编号(门牌号),唯一标识出这台计算机在哪个网络下,以及在网络的什么位置。我们把这个唯一的标识定义为IP 地址。

地址=街道+门牌号,

IP 地址=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即分配给网络设备的门牌号。

既然是唯一标识,肯定不能相同。至此我们解决了第一个疑问,网络中计算机的IP 地址不能相同。

2.IP 地址的格式

前面我们设置的192.168.0. 1是一个IP 地址。 而实际上:

计算机中设置的 IP 地址是 32 位二进制代码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每8位构成一个字节,插入空格,提高可读性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0 00000001 将每 8 位的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92 168 0 1 采用点分十进制记法则进一步提高可读性

192.168.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