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合集下载

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策略研究

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策略研究

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策略研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旅游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地都在积极开展的发展项目。

生态旅游开发是指在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生态保护为导向,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策略展开讨论。

首先,生态旅游开发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

自然环境是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任何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都将对生态旅游带来长远的负面影响。

因此,开发者在规划旅游项目时应注重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建设生态旅游景区时可以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保护受保护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其次,生态旅游开发应注重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标识,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鼓励游客了解和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展示传统工艺品和传统美食等方式,可以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从而增加他们对生态旅游的兴趣,同时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同时,与生态旅游开发相配套的生态保护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

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科学的生态保护措施,才能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生态保护策略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和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资源的保护利用效率。

二是加大环境监测和治理的力度,确保旅游活动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意识,引导游客文明观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最后,生态旅游开发需要与当地社区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社区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形成当地社区的共识和理解,才能持续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

在开展生态旅游项目时,应与当地社区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协商,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他们共同制定规划和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训和就业等方式,提高当地社区的经济收入,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态旅游的支持。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以北欧为例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以北欧为例

试述地理环境与旅游的关系------------以北欧为例12国际金融2宋扬20124371摘要;北欧诸国目前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发达地区,但是重视环境保护,也只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逐渐重视并建立体系的。

就拿我们重点考察的瑞典来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也是举世瞩目的,据维克舍市市政府官员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个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在城市里,垃圾成堆,散发出腐烂臭味,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十分薄弱。

要求改变这种居住环境的反响非常强烈,据介绍,有1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1/4的瑞典人因环境问题不得不远走他乡,移居美国。

从上世纪6O年代开始,政府深刻的认识到环境对经济发展及对国家昌盛的利害关系,坚决地把环境治理和保护作为强国富民的事务,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加强治理,特别是逐步制定并形成了如今完善的一套法规。

关键词:地理环境,旅游,北欧自然,湛蓝天空,云朵和海鸥成为主角;简约,舍弃一切和本质无关的繁冗;现代,从建筑到生活,都烙印着强烈的未来色彩。

和谐,在这里,自然呵护了人类,而人,也亲近于自然。

当踏上美丽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瑞典、挪威、丹麦、芬兰,梦幻的北欧四国,如同轻灵极致的旋律,温柔敲击着耳鼓,感动着心灵。

不经意间就陶醉于森林的芳香,迷恋于海水的湛蓝,沉醉于那些比城市名字更美丽的风景,久久不愿醒来。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旅游业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国际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旅游业能源利用及二氧化碳排放是旅游对环境影响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成为近5年来世界旅游研究的新兴热点。

北欧,森林、峡湾、人和自然。

行走在那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密密麻麻的参天大树下,仿佛找寻到了内心深处的质朴和本真,仿佛找到了生活最本质的意义。

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公园,人们享受暖暖的阳光,享受公园里的大草坪,人和人的亲昵,淡然,平和,温馨,宁静。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环城而立的美娜伦湖,在烟雨中像一幅“朦胧画”,天气转晴后又变成一幅波光粼粼的“水彩画”令人兴趣盎然。

生态旅游的利与弊

生态旅游的利与弊
教 授 ; 作 男 3 酎 曲阜 师 范大 学 生 钧学 系 。7 1 5 山 东 省 曲 阜市 ) 236 .
摘要 : 分析了 生态旅游的利与弊, 指出了生态旅游是新生事物, 太于“ 。 它的 和” 弊”但不能忽视“ , 弊”并
提出 了生态旅游的几点合理化建 议
青 睐
子每年能 为该 国的旅 游 业创 收 2 7万 美 元 , 象 每 . 太 年 可创 收 6 l万美 元 i4 %的加拿大 人每 年都 参加 自 8
然休闲娱 乐 , 造的年价 值达 8 0万美 元 ; 国黑 龙 创 0 我
江省扎 龙鹤类 自然 保护 区 ,95年 以来 共 接 待外 国 18
1 生态 旅游 的兴 起 与 特点
传 统的旅 游业 , 在带 来 巨大 的经 济效 益的 同时 , 也 给历史 文化 遗 产和 自然环 境 造 成 了严 重的 破 坏 . 随着 生 态观念 、 护 意识 和 可 持续 发 展意 识 的逐 渐 保 增 强 , 们开 始 呼 吁要正 视 旅 游业 对 社会 和 自然 的 人 正 面和 负面影 响 , 注意 旅 游 地 区 的生 态 平衡 和旅 要
它 的影响是 潜在 的、 间接 的 . 只是提供 一个 与生 态 它 直接 交流 的机会 , 游 人 能 对 生态 危机 具 有 感 性认 使 识 , 后上 升到 理性 认识 , 然 以一种 新的心 态与大 自然
相处 .
态 为宗 旨的旅 游方 式 , 传统 的 山水旅 游 的基础 上 , 在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1 期



范 大 学 学 报
VO 8 NO 1 I2
20 0 2年 1月
J u a 0 Quu No ma Unv r iy om l f f r l ie st

自然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与保护研究

自然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与保护研究

自然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与保护研究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在不同角度分析自然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旅游业发展。

一、自然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都依赖于其自然环境的优美和独特。

美丽的山水、清澈的湖泊、壮丽的山脉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等等都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同时,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也可以发挥其正面的作用:1. 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美丽的自然景色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从而增加地方旅游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 增加旅游公司利润:旅游公司可以通过推广定制化的自然旅游产品,提供更多变化的旅游景点和套餐,并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增加作为服务方的利润。

3. 促进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就业机会的增加,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带来更多的税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自然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尽管自然生态环境对旅游业有诸多积极贡献,但是,旅游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一些不负责任的旅游公司、个人和游客对自然环境采取不合理的开发、破坏和污染行为。

这些行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长期发展带来了威胁。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污染自然环境:由于游客的增加,旅游区域周围的自然环境很容易受到污染。

游客乱扔垃圾、固体、液体及有害废弃物的排放等,不仅污染了环境,还有可能对野生动物造成影响,进而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2. 破坏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某些区域的人口密度增加,对于某些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造成破坏,进而影响生态平衡。

3. 土地过度利用:为了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一些旅游开发者为了盈利,不恰当地利用大量土地,套入不同户型的房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生态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保护措施

生态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保护措施

生态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保护措施作者:玄艳铭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4年第01期【摘要】生态旅游是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方式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取得了经济效益。

但是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地貌的破坏、植被的破坏,动物的涉猎等等。

本文分析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以便促进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影响问题与对策1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生态旅游开发对土壤和地质地貌的破坏。

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些原本受到保护的生态区域对外开放,接受游客进入该区域观赏和游玩。

旅游的过度开发使原本脆弱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地面裸露、土壤板结、小溪断流,土壤厚度减少。

登山运动还会影响岩石结构,使山体的高度降低,开发旅游必然要大兴土木,修建旅游基础设施。

严重地破坏了地质地貌,导致自然景观受损,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平衡失调。

植物的生长受到威胁。

火灾是破坏植被的最大隐患。

自开发旅游以来,游客吸烟、野炊或者其它方式引起的火灾成为森林火灾的源头。

在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如修建游乐设施、饭店宾馆、交通道路、购物中心、通信设施等时,必然会使大面积的植被受到破坏。

游客践踏是破坏植被最为常见的方式,导致植物死亡,还会引起当地土壤酸碱性的变化,影响植物的生长,使物种结构发生变化,植物种类趋于减少,特别是一些稀有的植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动物的生存受到影响。

旅游的开发破坏了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大量的动物寻找新的家园,动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使其生存质量下降。

四川峨眉山由于大量游客旅游,使山上的野生动物逼迫离开寻找新的生存之地,由于蛇的减少,使山鼠繁殖过多,导致对植被的破坏,从而生态环境面临着失衡的危险,部分植被和动物绝种。

游客在游玩时使用的各种设施设备,发出的噪音对动物也产生影响,如飞机、汽车、游船等的噪音,影响动物的生活。

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

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

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摘要】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旅游的背景和研究意义,阐明了研究的目的。

然后对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主要环境问题以及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接着从游客行为角度探讨了游客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管理措施、提倡环保意识等。

结论部分总结了环境问题,展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并强调了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关注,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对策分析、影响、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游客行为、环境保护、应对策略、生态旅游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旅游方式,其以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和游客数量的增加,一些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给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1.2 研究意义研究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还能够引起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人们可以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共同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出贡献。

研究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分析和对比,找出其根源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通过研究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研究目的还在于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促使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监管和引导,实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缺乏有效监管等方面。

过多的游客数量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同时开发建设项目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也加剧了问题的恶化。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监管体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未来,应该倡导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促进旅游业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加强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远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发展。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题、对策、影响、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监管、管理、监督、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划定的特定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基地。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前往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以感受大自然的原始风貌和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大量游客的涌入导致了自然保护区内资源的过度消耗,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部分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开展开发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损害了自然景观的原始性和美感;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一些游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违规行为,比如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需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规范游客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在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人共享自然之美。

1.2 问题意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意义非常重大。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已成为热门选择。

浅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浅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第27卷 第2期2008年6月 吉 林 地 质J I L I N GEOLO GY Vol 127 No 12Jun 12008 文章编号:10012427(2008)0212104浅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王慧玲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2摘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较早的和典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进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但是,为了克服保护资金短缺境况,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资金支持的一条途径,而旅游业曾长期被认为是对生态环境影响微乎其微的产业,但自长白山开始发展旅游业以来,经济效益的实现似乎掩盖了原本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本文在分析了长白山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后,提出了一系列在长白山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以期兼顾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发展和保护两大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23;改回日期232作者简介王慧玲(62),女,吉林延吉人,延边大学旅游管理系助教。

Eco 2environm ent pr otecti on of the C hangba iM oun ta i n Na tur e Res er veWANG Hui 2lingYanbian U niversity ,Y a nji 133002,J ilin,ChinaAbstra ct:The Changbai Mounta in Nature Re serve is a typical rese r vati on and a lso one of the rese r vati ons that a r e established early .Itsma j or function is t o pr otect the eco 2envir onment .To overco m e the disadvantage of shortage of cap ital f or pr otecting the eco 2envir onm ent,The Changba iMountain Rese r ve takes t ouris m devel opment a s a way of eco 2envir onm ent p r otec tion,because touris m ha s been considered less eco 2envir onment destr oyed.B ut the truth is that the pr otecti on goal has been substituted f or the ec onom ic goal since The Changbai N atur e Re serve devel oped touris m.This thesis gives ce rtain m ethods,which can be used t o p r otec t the eco 2envir onment during t ouris m deve 2lopment,t o ba lance the t wo goals of pr otecti on and deve l opm ent .Key wor ds:Changbai Mountain Nature Rese r ve,touris m devel opm ent,eco 2envir onment p r otection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和旅游发展现状111 历史沿革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划定较早、面积较大、组织比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如何

生态旅游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如何

生态旅游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如何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逐渐受到青睐。

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感受其神奇与美丽,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然而,生态旅游并非只有积极的一面,它也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影响。

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当一个地区被开发为生态旅游区时,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通常会加大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为了吸引游客,会投入资金进行生态修复、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工作,使得原本受损的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改善。

而且,生态旅游能够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游客在参与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通过导游的讲解、宣传资料的介绍以及亲身体验,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这种教育和启发能够促使游客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环保,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行为。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生态旅游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冲击。

首先是游客数量的增加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过多的游客涌入,可能会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比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游客的频繁践踏会破坏地表植被,影响土壤结构,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旅游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需要修建道路、停车场、住宿设施等。

这些建设活动可能会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甚至导致一些珍稀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再者,旅游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生态旅游区,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不完善,废弃物往往被随意丢弃,给环境造成了长期的污染。

此外,生态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发生。

有些游客为了追求刺激或者出于好奇,违反规定采摘珍稀植物、骚扰野生动物,这些行为都会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为了减少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文化影响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对旅游资源的广泛开发,引起了对目的地环境和文化资源的变动和破坏。

旅游活动也可以成为促进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机会。

本文将从环境和文化两个方面来探讨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环境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给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压力。

大量游客的涌入导致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等问题。

传统旅游景点的开发破坏了原始的生态环境,如森林被砍伐、草原被破坏、水资源被污染等。

旅游活动还带来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水排放,给目的地的水土资源造成了污染。

旅游活动也可以成为环境保护的推动力。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逐渐引起各方的重视。

各国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开始倡导环保意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旅游景区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点,鼓励游客使用环保袋和餐具,推广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等。

一些目的地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保护原始的自然环境,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目的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游客的到来增加了目的地的文化交流和交融。

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推广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当地的历史、艺术和风俗习惯。

文化旅游的兴起,促进了传统工艺品、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文化产品的复兴和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增收的机会。

旅游活动也带来了对目的地文化的消极影响。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一些旅游景点开始商业化发展,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传统建筑被现代化建筑取代,传统手工艺品被大规模生产的仿制品取代,大量的文化符号和活动被片面夸大和扭曲,以迎合游客的口味。

这种商业化发展使得目的地的文化变得虚假和失真,破坏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

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在旅游业的推动下,目的地环境受到了破坏,但也在逐渐引起环保意识和保护行动。

绿色旅游环境保护

绿色旅游环境保护

绿色旅游环境保护旅游是人们休闲、娱乐、放松的一种方式,然而,在享受旅游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保护我们的大自然,推动绿色旅游的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旅游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降低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交通是旅游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大量的机动车辆和旅游巴士会产生废气和噪音污染,给空气和大自然带来负担。

为了降低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可以减少私家车的数量,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有积极的影响。

2. 倡导步行和骑行:将旅游区域规划得更加人性化,提供更多的步行和骑行道路,激励游客选择步行或骑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

3. 推广电动交通工具:鼓励使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零排放交通工具,减少尾气的排放。

二、加强资源回收和利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是另一个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垃圾的产生,推动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在旅游景区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引导游客将垃圾正确进行分类投放,方便后续的资源回收。

2. 建立废物回收系统:与当地政府或环保组织合作,建立废物回收系统,将回收的废物进行再加工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3. 引导游客环保消费:在旅游景区设立环保商品专区,推广环保产品,引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进行环保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为了保护自然的美丽,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制度,加强巡查力度,禁止破坏性的开发和采矿活动,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2. 提倡低碳旅游:推广低碳旅游理念,鼓励游客步行或骑行进入自然保护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 增加环保教育:在旅游景区增设环保教育宣传板和展览馆,向游客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四、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还需要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制定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合理安排旅游景点的游览路线,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生态旅游一词(Eco一tourism)最早出现在1965年,学者贺兹特建议对文化、教育以及旅游进行再反思,并倡导所谓的生态性旅游[…一,〕。

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一拉斯咯瑞首先在文献中使用生态旅游一词。

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正式确认。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研究生态旅游比较早的机构,其研究人员孔zabethBo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即必须“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物等特定目的,而受到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川”。

生态旅游学会(TES)为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为了解当地环境、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的到自然区域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自然资源的保护能够使居民受益”。

卢云亭从环境作用的角度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生态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川”。

不同学者或组织对生态旅游的界定虽未达成一致,但仍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困:旅游地主要为受人为干扰破坏很小、较为原始古朴的地区,尤其是对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国内学者认为具有生态美的人文景观也属此范畴;旅游者、当地居民及旅游经营管理者等的环境意识很强;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小;旅游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当地居民能参与旅游开发和管理并分享其经济利益,因而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生态旅游对旅游者和当地社区能起到环境教育作用;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旅游活动。

2 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良性影响:生态旅游包括自然科学、美学、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相对于传统的大众旅游而言,是一种自然取向观光的旅游,并兼顾自然保护与发展目的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协调和谐、互相促进的共生关系。

浅谈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但与此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旅游开发,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人们与大自然之间的互动接触越来越频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旅游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生态系统遭受到越来越多的破坏,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同时还应该诉诸伦理信念.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却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论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关键字:旅游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

通过旅游既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愉悦身心,又可以锻炼身体、广交朋友。

因而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也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休闲方式.特别是近年来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使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为了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业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存在的原因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

(一)旅游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旅游业面临诸多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旅游区污染严重。

主要表现为:水、空气、噪音污染,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1)水污染。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持生态平衡而设立的特定区域。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游客大量涌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游客行为不当对动植物造成伤害,资源过度开发和商业化等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危害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环境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规范游客行为;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合理分流游客流量;提倡环保意识,增强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我们可以有效解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保护好自然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局面。

【内容结束】1.2 问题意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意义:自然保护区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珍贵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宝贵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游客大量涌入自然保护区,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扰乱等问题。

游客行为不规范,乱丢垃圾、破坏景观等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区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漏洞从事破坏活动。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旅游体验,造成了负面影响。

解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

只有通过有效的对策措施,才能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享受自然之美。

2. 正文2.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景观价值,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论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香格里拉景区为例

论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香格里拉景区为例

论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香格里拉景区为例一、香格里拉旅游景区概况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

云南省西北部,邻接四川省。

总面积11613平方千米。

总人口15.41万人(2006年),“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世人寻觅已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是亚洲几条大河流经的地方。

这些河流数千万年的雕刻作用,造就了一大片在全世界几乎是仅有的雄奇的自然景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飞行员,因飞机失事“飘落”在虎跳峡北面金沙江的支流的一个小小的山谷中。

奇异而且美妙的自然景色使飞行员完全忘记了刚刚从死神的手中挣脱的惊恐,脱口说出这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香格里拉”一词便不胫而走。

今天,谁也难以确切地说出真正的那片梦幻般的仙境到底在什么地方。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云南的中甸县却因此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那里的“一桥、一台、两湖、一山”成为人们追寻仙境的热点,即天生桥、白水台、纳帕海、碧塔海和哈巴雪山。

二、景区资源分析香格里拉境内雪山耸峙,草原广袤,河谷深切。

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雪山有470座,较为著名的有巴拉更宗雪山、浪都雪山、哈巴雪山等。

山山气势磅蹲,姿态万千。

“高山急峡雷霆斗,枯木苍藤日月昏”,虎跳峡以其磅礴的气势吸引着中外游人;“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峡斗石为门”,苍凉的茶马古道上的许多石门关及滇西奇观的色仓大裂谷都以其绝纱的景致向游人畅开怀抱。

在雪山深处,在草原的腹地,林海中的碧塔海、属都湖、纳帕海等无数清幽宁静深邃神秘的高山湖泊呼唤人们去撩开她们美丽的面纱。

这些湖泊全都清例纯净,植被完整,未受过任何污染。

中国最大的华泉台地——白水台及下给温泉、天生桥温泉、上桥头温泉等组成一幅名泉流溪图。

长江第一湾在这里,垂柳和稻香氤氲,小桥流水人家铺呈着一派江南田园风光;云南最广阔的牧区在这里,草原千里,牛羊成群,牧歌起处,风情醉人。

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可编辑ppt
4
二、旅游开发建设活动对动物资源的影响
1. 旅游地的开发建设对野生动物具有一定保护意 义。在我国许多自然保护区内,许多濒危动物 得到很好保护。
2. 旅游开发建设活动对动物资源也造成一定的干 扰和破坏。
① 植物资源减少导致动物食物资源减少;
② 影响和破坏了动物栖息环境、迁徙路线,影响了繁
可编辑ppt
24
可编辑ppt
7
1986 年前,滇池水质还
是三类水,可做饮用水
水源。1994 年后,成为
五类水,仅可作为农业
用水,1998 年至 2000
年,连续三年是超五类
水,几乎失去了作为水
的各种功能,成为一池
废水。据环保部门调查,
草海(滇池的内湖)中
的致癌、致突变、致畸
形的物质高达 60 种。滇
池成为我国重点治理的
可编辑ppt
10
二、旅游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生活燃料的燃烧、汽车排放尾气、寺庙香火 废气、垃圾发酵废气等都会对旅游地大气质 量产生影响。
可编辑ppt
11
第三节 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对当地居民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1. 游客的消费优越性,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导致当 地居民的羡慕和盲从心态。
可编辑ppt
16
四. 对旅游地传统文化的影响
“旅游像一把火,可以煮熟你的饭, 也可以烧掉你的房屋。”主流文 化与非主流文化发生碰撞时,主 流文化往往会对非主流文化产生 冲击和影响。但居民在接待游客 时会潜意识模仿学习游客,由于 主流文化导向而丧失自己拥有的 宝贵民族传统文化。
可编辑ppt
17
• 宗教是地区文化的主导成分之一。宗教一方面会吸 引游客,同时对异教徒有强烈的排他性。一些宗教 区域大兴旅游,使宗教排他性降低,严格的宗教意 义松懈。许多旅游者去宗教圣地旅游不是为了精神 需求,而是纯粹宗教好奇心。游客行为举止、服装 衣饰经常引起虔诚教徒的不满。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既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又能促进环境保护的旅游方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自然保护区因其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生态旅游的发展在给自然保护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生态旅游为自然保护区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为保护区带来经济收益。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生态旅游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从而为保护区创造门票收入、住宿餐饮消费等直接经济利益。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保护区的日常管理、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以及科研监测等工作,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其次,生态旅游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游客在亲身体验自然保护区的美丽和脆弱性后,往往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种意识的提升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再者,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

保护区周边的居民可以通过参与旅游服务、销售特色农产品等方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社区居民在受益于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也会更加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中,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然而,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过度的游客流量可能会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游客的活动可能会破坏植被、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例如,一些游客为了追求刺激,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践踏植被,惊扰野生动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直接的破坏。

此外,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也可能对保护区的生态造成破坏。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可能会在保护区内修建道路、宾馆、停车场等设施,这可能会导致土地占用、水土流失等问题。

而且,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活动也可能会产生噪音、粉尘等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管理不善也是生态旅游带来的一个问题。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而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过度开发与保护冲突。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自然保护区,破坏了森林生态环境,威胁了动植物物种的生存。

对策一:建立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制度,明确保护区的边界和开发区域,限制开发程度,确保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问题二:游客行为不文明。

一些游客在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时,乱扔垃圾、破坏植被、干扰动物等行为屡见不鲜,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对策二:加强游客教育和管理。

通过设置规范的旅游路线和标识,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宣传,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引导游客遵守规章制度,做到文明旅游。

问题三:旅游设施建设不合理。

一些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过度建设旅游设施,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对策三:强调生态建设和生态环保的重要性。

在旅游设施建设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建设模式和设施样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问题四:人为痕迹过多。

一些自然保护区内,因旅游活动频繁,出现了大量的游客痕迹,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原始性和美感。

对策四:控制游客数量和游览时间。

通过限制游客数量和游览时间,减少游客对自然景观的扰动,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性和美感。

问题五:社会监督不足。

一些地区对生态旅游开发的监管不力,导致违规行为频发,对自然保护区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策五:加强监管力度。

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旅游经营者的管理,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监督,建立举报机制,形成社会监督机制,确保旅游开发的合规性。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

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科学的旅游开发模式、加强教育宣传,才能实现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的良性互动,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措施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措施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措施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然而,即使是生态旅游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生态旅游的大量游客流量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随着生态旅游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自然保护区和景点,给生态系统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游客的涌入导致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扩建,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

游客的步行和活动也会对植被和土壤造成磨损,甚至可能破坏动植物的栖息地。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限制游客数量,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管理和监督,保护生态环境不受过度破坏。

生态旅游中的垃圾和污染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负面影响。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游客产生的垃圾也随之增多,尤其是一些不负责任的游客可能将垃圾随意丢弃在自然环境中,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一些旅游项目可能会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游客的教育,提倡垃圾分类和环保行为,同时加强对旅游项目的监管,确保其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生态旅游对当地文化和社区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旅游项目可能会改变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甚至可能导致文化的商业化和失去原有的真实性。

此外,过度依赖生态旅游业也可能导致社区对其他经济活动的忽视,从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生态旅游项目的规划和管理,确保旅游业与当地社区的发展相协调。

同时,应加强对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鼓励游客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

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

一些旅游项目可能需要大量的能源、水资源等,而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过度开发也可能导致当地动植物种群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旅游项目的评估和规划,确保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同时,应鼓励开展可持续的旅游项目,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旅游管理
议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肖艳高丽楠王岑涅
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国内很多自然保护区都进行了生态旅游开发。

由于资金、管理、环保意识等方面的原因,不当的开发和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

本文在分析了旅游对保护区动植物、土壤、景观等要素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一、引言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生态、环保等优点。

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是进行生态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

但如果开发和管理不当,就会对保护区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环境和资源危机。

因此,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时,首先要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于生态旅游的重要性,采取严格的措施,才能确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虽然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育,但不少地方也存在利用保护区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服务的现象,这加剧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一)对植物的影响
火灾是植物最大的威胁,会对植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烟头、野炊等均可能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

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踩踏除了会直接导致植物的死亡,还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群落的演替,造成植物种类减少、种群结构变化。

另外,游客的采摘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掠夺式的采摘往往会使
这些物种濒临灭绝。

同时,游客的进入还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险。

(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游客的进入,打破了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规律,增加了它们的精神压力,影响了它们的繁育,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

比如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曾经在河滩灌丛常见的鸟类、兽类以及爬行动物等,有些如今已难觅踪迹,一些物种甚至开始向外迁徙逃离。

游客的投喂,改变了动物的觅食习惯,降低了物种野外生存能力。

还有一些不法之徒,在利益驱使下,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对物种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

(三)对土壤的影响
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的踩踏会引起地表裸露、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

土壤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土壤动物数量和活力、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对水体的影响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区内酒店、餐馆等场所排放的废水以及水上娱乐项目产生的尾气、燃油排放和游客丢弃的生活垃圾,这些污染物极易造成水质的污染,威胁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由于水体清理难度大、自我修复速度慢,因此很多污染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五)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服务设施和车船的废气排放。

煤气和液化气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汽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合物;固体垃圾堆积产生的恶臭等,都会对保护区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个别保护区甚至开设了野炊项目,这不仅增加了火灾隐患,也对空气造成
了污染。

(六)对景观的影响
一些保护区完全不顾保护区环境承载能力,大量兴建旅游设施,破坏了保护区自然景观和原始风貌。

由于旅游道路的开发建设,人为形成了很多干扰廊道,造成了生境的破碎化,降低了保护效果。

有些保护区甚至违规建设索道,大面积炸毁山体,严重破坏了区内自然景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失。

三、对策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纳入法制轨道。

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任何项目都要坚持先环评再建设。

对环境破坏大的项目,要坚决禁止;对环境保护者要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严控游客数量,加强环境监测
在旅游开发前,应先对保护区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并在运营过程中严控游客数量。

应定期对保护区的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开发对保护区环境的破坏。

(三)加大环保宣传,倡导文明出游
利用一切媒体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再生的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保护区要精心策划旅游线路,在游客游览过程中融入环保讲解的内容,帮助游客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

(四)加强部门协调,深化综合治理
要加强旅游、林业、环保、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部门联系和信息通报
制度,以便形成合力,增强监管力度。

建议成立由林业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共同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管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和治理等工作。

四、结语
要想使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将环境资源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这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也需要广大旅游参与者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