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新题型整理
2014年四川卷语言运用题的实用解析

2014年卷语言运用题的实用解析四川省射洪县新高考语文高考语言运用题命题要符合课标和考纲的要求,注重传承优秀文化,紧扣时代热点,联系教学实际。
其选材丰富多样,考查点灵活多变,读写结合不断创新,一向被称为高考语文命题的“试验田”。
近两年的四川新课标语文卷语言运用题还具有独特的亮点,即紧扣教材,注重探究,侧重表达。
下面就以2014年四川卷语言运用题为例,谈谈此类题的实用解析。
一、原题解析(小括号内的文字是笔者的解析)1、【原题回放】19、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命题目的,源自教材)请为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略)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
(要写一个说明语段,用一些说明方法介绍其特点)要求至少答出两个特点;语言准确、简明、连贯;不少于40字。
(4分)(扣住所给图表中字形的演变至少找出两个特点,先答特点,一个特点1分;再用要求的语言和字数具体说明,2分)20.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命题目的,紧扣教材)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注意“或”表示论证素材必须是两部名著中的一部,内容的核心思想必须和观点“含有尚和的精神”相一致)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论述内容要用排比,要连贯,符合字数要求)(6分)“和”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2、参考答案解析19、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渐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从“鱼”“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划线的文字是答案的重点)20、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引用含“和”的语句论述,动宾短语形成排比),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和谐的尚和精神。
(总结)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
(时代背景,主谓短语构成排比)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列举渴望和平的不同原因,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形成排比)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于天下归一的追求。
2014年高考复习语文分类专题——语言表达与运用备考策略

2014年高考复习语文分类专题——语言表达与运用备考策略D光辉。
答:。
23. 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
(6分)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
学生要替老师背负。
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要说出坚持的理由。
(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
学生坚持说:。
参考答案:广州市番禺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段考22.阅读下列文段,概述“韩流”出现的几个方面的因素。
(6分)世界上的民族文化,在各个民族处于自为自在的状态时,原本是各自独立、多姿多彩的。
随着人类文化的增多,文化交流成为可能。
世界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大势,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韩国作为一个小国,其文化能够向外传播,得益于全球化这个时代。
其次,单纯的文化,如果没有政治经济的支撑,无论它如何绚丽多姿,也不具有传播力。
它可以客观存在,可以有限传播,但往往是行之不远。
政治经济的优势使其文化拥有了话语权和说服力,这一文化才能够被接受者容纳。
韩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在现代化文化方面的成功者,其政治经济确有相对优势,譬如经济,韩国的汽车、电子、服装、图书出版、化妆品等行业,在中国就很有影响力。
对经济及其产品的认同,为文化传播奠定了认同基础。
而事实是,韩国文化产业的组织和运作及其产品确实具有高位优势,顺应了流行文化的传播是由高往低这一规律。
23.以“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为首句,续写一个语段。
要求:1、续写的内容是对首句意思的扩展。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3.不少于40个字。
(6分)参考答案:22.①全球化的时代趋势,②政治经济的优势,③韩国文化产业的组织和运作及其产品具有的高位优势。
(3点,每点2分,总6分)23.示例: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登山,你可以读出什么是激昂;观海,你可以读出什么是雄浑;游石林,你可以读出什么是坚韧。
(共6分,内容合理3分,运用排比2分,达到40字1分)惠州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22.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在中国广州举行。
2014高考基础及语言运用试题分析

2014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基础及语言运用篇中学语文陈诗意老师基础题:字音、词语考察方式有所变化相对较简单与2013年试卷想比,2014年高考四川卷的还是4道题,分别是字音、字形、词语(成语)判定以及病句道题。
总体来看,难度系数相比2013年而言,难度相当,只是判断方向各有千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眼睑.(jiǎn)哺.育(bǔ)扎.辫子(zā)亘.古未有(ɡân)B. 嫩.绿(nân)铲.除(chǎn)紧箍.咒(kū)一蹴.而就(cù)C. 抽噎.(yē)迸.裂(bânɡ)户口簿.(bù)不屈不挠.(láo)D. 愤懑.(mân)要挟.(xiá)绊.脚石(bàn)恃.才傲物(shì)【分析】: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13年第一题也是考察字音辨析,不过却未出现拼音,而是给出了每个选项四组形近字(多音字),从选项中选出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
2014年的该题,则增加了拼音,重新回到12年、11年的题型模式。
此题主要涉及到多音字如“扎”“簿”,更多的是四川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发音习惯的不同,如平翘舌、鼻音和边音、甚至于形声字的误读现象等考察。
难度不大。
A选项中,容易读错的音为“哺育”,“扎辫子”的“扎”有三个音,做动词“刺、驻扎、钻”等意思时,读成“zhā”;“挣扎”时读成“zhá”;只有在用成动词“捆,缠束”的意思时,如“~辫子”和当成量词“把儿,捆儿”,如“一~线”读“zā”。
如B选项,错误的读音是“紧箍咒”的“箍”字,其实该字很常见,如《西游记》和应该读作“ɡū”音,但四川方言常读错。
而“蹴”字,容易读错成“jiù”,这次没有错。
C选项中,错误的字音是“不屈不挠”的“挠”,声母应为鼻音“n”,读成“náo”。
D选项中的愤懑不太常见,有考生可能易错。
高考语言运用题新题型训练

高考语言运用题新题型训练语言运用2014-11-16 08:48:高考语言运用题新题型训练珠海市第三中学卫风一、开场白开场白是指文艺演出、演讲或晚会活动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宜简洁、新颖、活泼。
如胡适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头:“我今天不是来向诸君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因为我姓胡。
”话音刚落,听众大笑。
这个开场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修养,而且活跃了场上气氛,沟通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一石三鸟,堪称一绝。
【创新示例】 2004年5月,清华、北大优秀学生全国巡回演讲团赴各地演讲。
假如由你主持他们在你校的报告会,请你就此拟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60字。
【参考答案】五月,鲜花盛开。
我们有幸请来了清华北大优秀学生巡回演讲团成员。
他们不辞劳顿,带着对百万学子的深深祝福,带着成功的经验来到我们身边,为我们指明成功的方向,同学们,让我们用热情的微笑、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二、结束语与开场白相呼应的是结束语,其作用类似于闭幕词,它是由活动主持人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而作的小结陈词,要求简洁、准确、得体。
【创新示例】毛泽东的诗词的思想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
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
要求: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不少于50字。
【参考答案】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解说词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24题要求考生举出一个北京日常口语词语,并就其形象生动的特点作简要解说。
该题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总结专题2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二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制作:王峰马玲君审核:马海青〓考情报告〓1.“压缩语段”2013年安徽卷、湖北卷、辽宁卷2.“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得体”2013年安徽卷、福建卷、大纲卷、广东卷、新课标Ⅰ、新课标II、天津卷2.“长句改短句”2013年大纲卷3.“仿写”2013年大纲卷、辽宁、重庆卷、天津卷4.“图文转换”2013年广东卷、湖北卷、江苏卷、新课标Ⅰ、新课标II、重庆卷5.“新题型”2013年江苏卷、江西卷、重庆卷〓命题秘诀〓对于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2014年《考试大纲》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着眼实际运用能力,题型多为单项选择的语意连贯题、独立的仿写语句题、长短句直接或间接变换题、填补或修改式的压缩语段题和图文转换题等。
高考语言运用题的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求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处理。
二是仿写续写、情境造句、图文转换中的修辞运用。
仿写语句除考查对语句结构、语意的理解能力外,更侧重于对修辞手法的熟知、巧用,特别是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言运用题“生活化”倾向明显。
从选材角度看,连贯题一般选择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各类短小应用文等。
仿写题,则一般选取哲理性、文采性相结合的语句。
图文转换题,一般选择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漫画、配图画的广告、图表等。
从考查重点看,语言运用题一直坚持能力立意的原则。
〓考场技巧〓一、语意连贯类语意连贯,就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一定的叙述角度和一定的顺序作表达,使句子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真题案例】(2013新课标II)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②,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③,是因为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2014年5月高考语文新题型试题解析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②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 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②小辛登门道歉退款时,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
A.赵老师,实在抱歉,多收了您200元钱,请收好,感谢您监督我们的工作 。 B.由于我公司工作疏漏,导致多收了您的话费,现如数退还,我们深表遗憾 。 C.赵老师,您反映的话费问题经程主任批示,已经弄清。现退还200元钱, 并请谅解。 D.这是退给你的200元钱,请收好。希望今后继续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参考答案]①C,②A
参考: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王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 的壮阔景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而且包含了“登高才能望远”这 一人生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同为写景诗,畅诗为即景抒情诗,王诗为即景言理诗,哲理的深刻与
9、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
江
登鹳雀楼 畅 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
登临胜地,后废毁。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B、E
)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 望。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初夏的黄昏,闻一多先生架着银边的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
,抱着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
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表达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表达○天津卷21.《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限80~100字。
(7分)参考答案:21.可选角度:个人、家庭、社会、政府,伦理、道德、法律,等等。
○江西卷20.语言综合运用(15分)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⑴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⑵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表达情感。
⑶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⑷结构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
⑸不少于200字,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20.略○福建卷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
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
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19.(示例)①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
“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我们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科学精神,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
②这种惟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
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
我们的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保护自然资源。
○湖南卷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一次,妈妈忽见阿必一脸狼狈相,鼻子上抹着一道黑。
问她怎么了,她装作若无其事,只说:“我囫囵着跌下来的。
2014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李保国)

一、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高考真题——
5.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 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 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 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 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 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 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 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 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三、古诗鉴赏部分
1、变化 ①朝代未变。
②题型有变。
③题材反复。 ④设题创新。 2、趋势 加强对文本理解,学会把握诗歌有效信息。
三、古诗鉴赏部分
建议——
充分利用好教科书。
把握好高考真题中的典型题和重点内容,并
借助教课书,引发学生对重点知识与能力的 再生。 教学与训练要优化,要抓实效。 大胆取舍,合理整合,系统复习。 重视教材,关注名家名作,探究深刻意蕴。
二、文言文阅读部分
高考真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 选文: (略)
二、文言文阅读部分
1、文言文选材
文言文部分考前变化呼声最大,考生有心理的
预期。 选材是说理散文,侧重说理,阅读难度加大。 2、分值变化 总分值18没有变化,只是在题目分配上有调整 。翻译题由原来的10分变为8分,概括题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建议——
早读单要与时俱进。形式要多变,重在考查学
生的阅读素养,可以直接拿出经典片段让学生 概括、分析、总结。 一轮复习不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应 更加侧重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能力的考查。 在对语言运用部分的复习,应该在有所侧重的 基础上,同时兼顾各种能够体现学生能力的题 型。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
高考真题—— 《乾坤草亭》(朱良志) 选文(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新题型整理(一)1.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
该案件发生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中,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林森浩,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
根据警方通报,林某是因琐事与黄洋不和,投毒舍友。
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林父及律师当庭表示要求上诉。
这例案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被告人被判死刑也有不同的看法。
请同学们分别以被告人律师及原告人律师的身份,各写一段话,发表对本案的看法。
(6分)1.被告人律师:2.原告人律师:2、下面是为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设计的三条广告词,请从中选出你认为最佳的一条,并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简要说明理由。
(5分)①现代汉语,一“典”即通。
②规范现代汉语半世纪居功至伟,传播中华文明五大洲声名远扬。
③一本字典,一位良师,一生收获。
最佳的一条是:(只填序号)理由:3.这是《南方周末》为宣传自己而作的一幅广告宣传图片,请你根据这幅图片补写一句立意鲜明、符合该报纸定位的广告语(不超过6个字),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解读这则广告词的内涵。
(4分广告词:《南方周末》,内涵:4.钱钟书对翻译有如下形象的表述: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让原作“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请你将钱钟书的话用平实的语言重新表述。
(不超过30个字)(4分)5.阅读下面图表,提取信息,概括三条结论。
(5分)答:(1)(2)(3)6、品味句子,按要求答题。
(5分)我的昼间之花,落下它那被遗忘的花瓣。
在黄昏中,这花成熟为一颗记忆的金果。
(选自泰戈尔诗集(《飞鸟集》)(1)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句诗的含意。
不超过20个字。
(4分)(2)泰戈尔的诗句使我们想起鲁迅的一本散文集,这本散文集是:(1分)《》7、阅读下面一则报道,并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那就已经迟了十个月零两天!”站在广州番禺某早教机构门前,刘雷(化名)夫妇看着这条广告标语,第一感觉是啼笑皆非。
但当看到其他父母都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跑过去询问课程时,他们马上就感觉到了一种紧迫感,仿佛不报早教,就注定落后似的。
而有着刘雷夫妇类似心态的年轻父母在国内其实并不少。
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000万0至3岁婴幼儿,全国早教市场空间总值约为500亿元。
据记者调查,在广州最小的早教学员出生仅33天。
早教市场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发展壮大,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内教育专家的反思。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2)请根据文意概括出早教市场红火的两个主要原因。
(2分)①②8、仿照下列示例,以“理想/幻想”或者“光荣/虚荣”为话题写一组句子,语义连贯,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例:魅力/权力魅力是一种软力量,权力是一种硬力量。
魅力像和煦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
权力像陡峭的冰山,让人心生敬畏。
仿写:9.根据图表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5分)我国SO2的排放源及贡献率排放源排放量(万吨)贡献率(%)煤炭燃烧2179 88.6炼钢168.5 6.9炼油68 2.8机动车41.6 1.7合计2457.1 100.0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PM2.5一度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
经初步分析,近期雾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主要污染物SO2排放量大。
从图表中我们发现,①。
煤炭燃烧排放的SO2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成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
由此可见,②。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杯具”,一般指生活中的盛水器具——杯子,但我们发现不仅如此:①刚刚过完今年光棍节的李超心情还不错,他觉得自己十分有希望结束多年的“杯具”恋爱史,因为他发现,身边的“校园红娘”越来越多了!②医学免疫博士却缺乏受挫免疫能力,敢跳楼却不敢面对现实,确实是“杯具”。
“杯具”是“悲剧”在电脑输入过程中的词语变异形式,本身属于别字,是对语言规范形式的偏离。
但“杯具”一词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广泛流行。
请你体味上面两个示例,从积极的角度简述“杯具”一词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并分别解读“杯具”一词在两个示例中蕴含的情感或态度。
(6分)答案:1、被告人律师林森浩已认识到自己罪行深重,他年级尚轻并愿意尽力赎罪。
黄家已失去儿子,我们又怎能忍心再让另一对父母失去儿子?请法官在警戒社会惩罚犯罪嫌疑人的同时,宽大为怀,勿判死刑。
②原告人律师:黄洋同学,风华正茂,前途无量。
然而犯罪嫌疑人因为生活琐事,对其怀恨在心,并以极端的方式,残害被害人,其用心之险恶,态度之冷漠,实属罕见。
嫌疑人犯罪证据确凿,请法官依法严惩。
(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即可。
)2、选序号(1分)(1)通过“典”与“点”谐音双关,(2分)巧妙突出了词典对学习现代汉语的作用;(2分)(2)以对仗形式,(2分)突出了词典规范现代汉语、传播中华文明的巨大价值;(2分)(3)运用排比,(2分)突出了词典对于求学与人生的重要作用。
(2分)3.广告语:《南方周末》,根系中国。
内涵:扎根现实土壤,深入社会脉络,在这里,读懂中国。
(言之有理即可)4.好的翻译虽然转换了语言,但仍保持了原作的神韵。
(4分,“好的翻译”、“转换语言”、“保持原作”、“神韵”各1分)5.(1)学龄儿童肥胖率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减少)而增长(降低);(2)家庭收入越低(高),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越差(好);(3)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我国学龄儿童肥胖率和营养不良率呈反向发展;(4)不同收入家庭都要关注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
(5分。
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全分)6、(1)记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或:人生美好的往事,都会成为珍贵的回忆。
评分建议:4分。
意思正确2分,语言平实2分。
(2)《朝花夕拾》(1分)7.(1)疯狂的早教(点出报道中心事物“早教”,并做出一定的评价即可;合情理者皆能得分。
)(2分)(2)①父母不甘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②全国0至3岁婴幼儿人数多达8000万。
(或“全国早教市场空间巨大”)(2分)8. (4分)答案:理想/幻想:理想是合理的设想,幻想是空洞的梦想。
理想像海上的灯塔,让人明方向,幻想像空中的楼阁,让人沉醉迷失。
光荣/虚荣:光荣是本质上的荣耀,虚荣是表面上的光彩。
光荣像五彩的花环,催人上进。
虚荣像自织的绳索,使人止步。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把握两个词语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然后写出这两个词语的喻体,展开合理想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9.①煤炭燃烧是主要大气污染物SO2排放的主要来源。
(2分)②减少雾霾,就要控制主要由煤炭燃烧而产生的SO2的排放量。
(3分)10、①“杯具”采用了谐音修辞(1分),有特殊的修辞效果——它亦庄亦谐,一般戏谑的味道比较强,(1分)“悲剧”所包含的那份沉重和低落在谐音词“杯具”中得到消解,(1分)在表达“悲剧”词义的同时更具诙谐或乐观精神,(1分)。
②例1中“杯具”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失败恋爱史的自嘲,和积极面对未来情感生活的态度(1分)。
例2中“杯具”一词在诙谐中表达了对“医学免疫博士”如杯具一样脆弱心理的讽刺与痛心。
(1分)二1.以下是一段介绍文字,读后请回答问题:雾与霾的主要区别包括: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
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的相对湿度小于80%,相对湿度介于80~90%是霾和雾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左右,霾的厚度可达1-3公里左右。
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
雾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
根据以上文字,雾和霾主要可以从以下六个角度区别(答题时请标明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划线处填上恰当的诗文名句,或填上自创的五言以上(含五言)对联:治学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志存高远;第二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第三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有灵感、妙悟,大有收获。
答案:1、【①能见度范围(能见度距离、能见度)②相对湿度③厚度④边界特征(边界明确程度)⑤颜色⑥日变化(持续时间)每答对一项得1分。
】2、【答案示例:第一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二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三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字短语分条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不超过20字)。
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
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壹行酤。
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
茶倌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来喝。
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答:、、、、。
4、林冲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杀死了差拨、富安、陆谦,投奔梁山。
对林冲投奔途中的情形,前人曾吟唱道: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请阅读这首唱词,然后将“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扩写为一段文字。
要求:(1)以林冲为描写对象,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2)想象合理,与林冲当时的心理相吻合;(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