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合集下载

端午节的介绍及风俗

端午节的介绍及风俗

端午节的介绍及风俗端午,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是初夏时节最富人情味的节日。

那么大家知道中国端午节文化习俗吗年年过端午,但是你知道端午的来历,有哪些习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介绍及风俗,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端午节的介绍及风俗篇1一、端午节介绍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夏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

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重午、午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

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祭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据史书记载,这个节日始于战国时期,相传此时期的文学家屈原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人们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龙舟、吃粽子,以此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因为屈原是一个爱国志士,同时也是一位诗人,故此节日也是诗人纪念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节日。

端午节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我国广大地域、历史上的各种传说和民间文化的影响,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名称和庆祝方式也多种多样。

以下是对端午节的由来和主要风俗的简要介绍。

1.屈原与龙舟据传说,战国时期的屈原爱国忧民,受贵族排挤,衰老后流放到湖南岳阳,最终跳入瞿塘江自尽,想以自己的死来告诫国家应该怎么处理问题。

当地百姓闻讯翻舟捞救,然而屈原的遗体失踪了,人们怕鱼虾以及水中的恶鬼伤害他,便在江面上放了大量的米、菜和五色丝带,以吸引鱼虾,用龙舟划过让恶鬼远离。

自那以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仿照那时的舞龙舟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

2.粽子的发展端午节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吃粽子,它是一种用粽叶包着糯米、肉、蛋黄、豆沙制成的食品。

吃粽子的传统起源于屈原逝世后的一次祭拜活动,人们将粽子扔到江里以供祖先怀念。

据说,粽子的做法是由屈原所发明的,主要是想让百姓们能够享有美味,因为他在世时极为关注民间的生活。

3.怕恶鬼的习俗除了放龙舟与吃粽子之外,端午节还有一些各地风俗。

例如,有些地方会在柱子上挂蒜和艾叶,而蒜与艾叶结合可以防止恶鬼侵犯。

也有些地方家长会在孩子的头发上系上一些五色丝带来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平安。

4.荡秋千端午节的荡秋千,起源于中国的南北朝之间的时期,其内容是使用两条悬挂于乘屈原之师的树上的绳索,来模拟屈原跳入湖中的场面。

而荡秋千的习惯,不仅是孩子和年轻人增强身体素质和增进友谊的途径,也是到当地市场和游乐园的游客们广泛喜欢的娱乐活动。

端午节,在整个中国,每个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人,都会庆祝这个古老而有意义的节日,并一起共同传承这些让我们有充分民族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意义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意义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意义端午节,又称重五节、五月节、端阳节等,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

端午节既是一个传统的民族节日,也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节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端午节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到人们的热爱和尊重。

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有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让人为之着迷。

一、粽子——端午节必备的美食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

粽子起源于古代,是为了纪念楚国忠臣屈原而制作的。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来怀念屈原,并祈求平安健康。

粽子是由糯米和各种馅料裹在芦苇叶或者粽叶中,煮熟后既有香气四溢的米香,又有丰富的口感。

吃粽子不仅仅是一种享受美食的方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敬意。

二、龙舟赛——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在端午节这一天,一项让人激动不已的传统体育活动就是龙舟赛。

龙舟赛由操龙船和选手组成,激烈的划桨比拼让人为之疯狂。

龙舟赛起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故事,后来演变成为一种传统的水上体育赛事。

无论是观看比赛还是参与划龙船,都能感受到端午节这天的喜庆气氛和团结精神。

三、艾草和菖蒲——驱邪避灾的符号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就是挂艾草和菖蒲。

人们会将艾草和菖蒲插在门口、窗户或者住宅周围,以驱邪避灾,保佑家人平安。

艾草和菖蒲不仅具有驱蚊驱蝇的功效,还有祛病健身的作用。

在端午节这一天,挂艾草和菖蒲成为了一种习俗,传承了古代的风俗文化。

四、赛龙舟传说——屈原投江的故事端午节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传说就是屈原投江的故事。

据说屈原是楚国忠臣,因遭受贬谪被逼得孤立无助,最终选择投江殉国,以维护国家利益。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端午节的龙舟赛习俗。

龙舟赛成为了缅怀屈原,表达爱国情怀的一种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五、节令饮食习尚——养生保健的智慧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时节。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摄入高热量食物,以防暑疾病。

此外,还有吃蒜、食韭菜等习俗,都是为了增强人体免疫力,远离疾病。

端午节 百度百科

端午节 百度百科

端午节百度百科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百度百科作为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对于端午节的传统、来源、习俗、饮食等方面有着详细的介绍。

一、节日传统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人认为是纪念民间英雄五虎上将。

而屈原和五虎上将成为端午节的两个主要源流,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多元文化。

二、节日习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赛龙舟、挂菖蒲、吃粽子、佩香囊等。

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现象之一,这些习俗早已渗透到了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节日饮食端午节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食,不同地方的传统口味也有所不同,如南方的甜粽子和北方的咸粽子。

除粽子外,赛龙舟时还需要吃饺子、面粉圆等成为必不可少的食品。

四、节日意义端午节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意义。

不仅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之丰富多彩,也是寄托了人民对故乡的深深感情和爱国情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类思想智慧。

五、节日现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形态的不断演化,端午节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演绎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互动性,而各大商家也纷纷借此机会推出各种各样的传统产品,促进了文化与商业的交流。

六、结语综上所述,端午节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是国人心中的一样深情史迹。

通过百度百科,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来龙去脉、传统文化、现状发展等多重层面的内容。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不断推动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之美,也让这一民族传统节日在未来的岁月里更加长盛不衰。

关于端午节简介

关于端午节简介

关于端午节简介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传统意义上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该节日因纪念屈原而兴起,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约有2500余年的历史。

据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爱国诗人之一,他关注国家的民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特别是对于反对奸臣和贪官污吏都是极为坚决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端午节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端午节就被视为一种庆祝和祈福的节日,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民俗活动。

端午节守护神:屈原故事每到端午节,人们就会讲述屈原的故事。

传说在楚国,一个为君而生的忠臣屈原因为忠言逆耳,而被逐出国门,悲愤之下投汨罗江而身亡。

耆老年迈,闻声跳水救援无果,急切之下将屈原丰功完美的事迹以及尸体沉入江中,以避滋扰灵魂。

江水汩汩流动,岸边民众划船丢米,挥拍赶鱼,以此缓解饥饿,同时保护顺便避免屈将军的尸骸被鲤鱼吞噬等。

过程如此的美妙,结果如此的圣洁,故后人便将此节日定名为端午节,便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这位爱国诗人,以示致敬,也是为了表达希望全中国人民的国泰民安,国家繁荣昌盛。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端午节的重头戏就是吃粽子。

粽子是由糯米制成的一种传统节日食品。

粽子外面裹着竹叶,里面塞着豆、肉、鸡蛋等佐料,由于用竹叶包裹,特别是竹叶的清香,粽子在煮的时候特别好吃。

粽子制作非常繁琐,需要先将竹叶用开水煮熟,再弯曲好成粽子形状,最后将糯米及各种佐料放入。

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一种食物。

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古老习俗,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据说当时为了让鱼虾不吃屈原的遗体,民众就煮了很多的粽子投入江中。

而自此以后,每年端午节,民众都会煮粽子,献祭给屈原。

端午节龙舟竞渡端午节当然少不了我们经常听说的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的壮观运动,源于中国南部地区多雨多水富有鱼虾之地,古代中国的时候,人们在船上漂下江河赶鱼捕虾,有时候会发生身在船上坠入水中的事件,或者是翻船被淹死,这时候人们就会诵读《龙舟经》、《行毒赛龙船》等有关民间传说,求得上天庇护,平安顺利。

端午节传统十大习俗

端午节传统十大习俗

端午节传统十大习俗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个节日里,有着许多独特的习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传统十大习俗。

第一个习俗是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受欢迎的传统活动之一。

它起源于楚国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龙舟比赛中,参赛队员分成不同的组别,划动着长长的木质龙舟,力争成为最快的船队。

第二个习俗是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

它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制成,用竹叶包裹而成。

食用的方式各异,有的人泡着酱油蘸着吃,有的人则加糖加芝麻,颇为美味。

第三个习俗是挂艾草和菖蒲。

艾草和菖蒲是端午节中常见的植物,它们具有驱邪、驱蚊、消毒的功效。

在端午节中,人们会将艾草和菖蒲挂在门上和床上,以求祈福和消灾避瘟。

第四个习俗是戴香囊。

香囊是一种用香料和布料制成的袋子,它可以用来驱邪和美容。

在端午节,人们会制作香囊,并加入一些草药和香料,然后佩戴在身上,以保健身体和增加运势。

第五个习俗是吃五色豆。

五色豆是一种五彩斑斓的小豆子,它代表着五行,具有驱邪、祈福和美容的作用。

在端午节中,人们会将五色豆煮熟,然后食用,以求祈福和驱邪避瘟。

第六个习俗是树端午树。

端午树是一种将竹竿和花瓶组合在一起的装饰品,它可以用来增加节日气氛和美化环境。

在端午节中,人们会在自家门前树一架端午树,并在其上挂上五彩缤纷的饰品和五彩丝带。

第七个习俗是喝雄黄酒。

雄黄酒是一种传统中药酒,它有消毒、祈福和健康的作用。

在端午节中,人们会饮用一定量的雄黄酒,以祈求健康和消灾避瘟。

第八个习俗是煮香包。

香包是一种用香料和布料制成的小袋子,它可以用来驱蚊和驱除异味。

在端午节中,人们会制作香包,然后将其煮熟,去除异味,增加清香,以供自己或家庭使用。

第九个习俗是戴艾草草。

艾草头是一种用艾草绑成的小捆,它可以用来驱邪、排毒和美容。

在端午节中,人们会在自己的脑门上绑上艾草头,以保健身体和增加运势。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及意义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及意义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及意义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祭祀龙神和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

在中国,端午节的庆祝形式千姿百态,不同地区和不同族群都有各自的习俗与节庆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及其意义。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相传屈原投江自杀后,当地百姓随即划船搜寻他的尸体,并在行船时放粽子以供屈原。

此后,屈原便成为船民的保护神并传承至今。

因此,赛龙舟成为了纪念屈原和祈求平安顺利的一种方式。

2. 食粽子在端午节的时候,中国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并食用粽子。

粽子由糯米、豆沙、肉类等不同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而成,形状类似于三角形。

其具体食用方式也有很多种,有的人会加花生或枸杞,有的则会配上红枣。

粽子的味道和口感极为独特,令人难以忘怀。

3. 悬艾叶传统上,端午节还有一个特殊而古老的风俗就是悬艾叶。

艾叶有驱虫、祛病和增进健康的功效,因此很多人都会在端午节期间将艾叶挂在门口或室内,以期驱逐邪气和疾病。

4. 打毒酒端午节还有一项古老的习俗,就是打毒酒。

毒酒是一种用米、黄酒和雄黄制成的饮料,颜色呈黄色或绿色,具有一定的毒性。

人们将毒酒洒在门前、床下、房角等处以驱赶恶鬼和疫病。

端午节的意义1. 纪念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和爱国志士,他生于春秋时期的楚国。

他为爱国痛哭流涕,辗转反侧,曾写下了《离骚》、《天问》和《九章》等诸多不朽诗篇。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目的是让人们铭记先祖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2. 增进团结和和谐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热闹和充满竞争的活动之一,人们在赛龙舟的时候要紧密合作,团结协作一齐划舟,既能表演个人的身手,也能展现团队的实力。

赛龙舟活动让人们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和和谐。

3. 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端午节通过艾叶和毒酒等方式,将人们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艾叶可以驱虫消毒,而毒酒则意味着祛病驱鬼。

这些传统的活动和仪式都是中国人们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和尊重,也是一种长久以来积累的文化价值。

端午节是哪个节气

端午节是哪个节气

端午节是哪个节气端午节是哪个节气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日,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夏至的前一个节气。

随着岁月的推移,端午节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团聚、互赠礼物的节日,也是一个祭祀、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

本文将主要介绍端午节的由来、相关风俗以及重要意义。

一、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传说有很多版本。

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由于与其他贵族意见不和、被陷害,最终在五月初五选择投江自尽,以示忠诚;后来,人们为纪念他,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古代百越族的龙图腾,百越族在端午节时会举行祭龙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安宁。

二、端午节的相关风俗1.吃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主要的吃粽子节日,粽子是一种传统的食品,也是端午节代表性的风味。

相传,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自杀,以示对他的追念。

2.赛龙舟。

端午节期间,各地会举办龙舟竞赛,这也是端午节的一项主要活动。

颜色鲜艳的龙舟飞快地划过河面,载着舞蹈者和鼓手,为端午节增添了独特的气氛。

3.挂艾叶、穿香囊。

端午节还有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挂艾叶、穿香囊等。

挂艾叶是为了避邪驱瘟,穿香囊则是为了驱除蚊虫,传统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祝福和期许。

三、端午节的重要意义1.传承民族文化。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端午节这一节日,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2.加强家庭团聚。

端午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光,人们会和家人一起吃粽子、赛龙舟、分享快乐。

这种传统的方式让人们感受到家庭温暖,加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

3.弘扬爱国精神。

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因此也是一个弘扬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机。

通过庆祝端午节,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让人们更加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团结。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与价值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五等,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与价值不仅体现在节日习俗上,更体现在民俗传承、国粹传播、精神文化传承等方面。

一、历史渊源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由屈原逐楚逢饿,于汨罗江投汨罗江而终,为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风貌而举行。

后来端午节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

二、节日风俗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包粽子是端午节传统风俗之一,寓意着家人团圆和平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经典活动,象征着团结合作和互助精神。

挂艾草则是用艾草驱邪避灾,保佑家宅平安。

三、民俗传承端午节的习俗在中国历经千年传承,代代相传。

这种传承不仅是一种风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家家户户包粽子、赛龙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四、国粹传播端午节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端午节活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一些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保护。

五、精神文化传承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不仅仅是丰富多彩的风俗,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承。

从包粽子到赛龙舟,从挂艾草到扫房洁己,端午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文情怀。

总之,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文化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历史传承、民俗传承、国粹传播、精神文化传承等方面,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并传承端午节的文化传统,让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得以传承与发扬。

中华传统文化端午节文化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端午节文化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端午节文化内容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端午节文化包括许多方面,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端午节文化内容。

一、端午节的历史渊源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龙舟竞渡活动。

据传说,相传战国时期,楚国太子屈原因策划的反秦变法失败,被流放到汨罗江边,绝望中投江自尽。

百姓们纷纷划船搜寻太子,希望能够找到他的尸体。

然而没找到,因此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舟巡江,敲锣打鼓,以示悼念。

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盛行于各地的民俗活动,就是现在的端午节。

二、端午节的重要象征物1.菖蒲叶端午节时,居民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叶。

这是因为菖蒲有辟邪的功效,能驱走厄运和灾祸,保佑一家人平安健康。

2.艾草端午节时,许多民间会制作艾草包,放在家中或枕头底下。

艾草有辟蛇、辟邪的作用,能消灾避疫,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3.粽子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它的形状是三角形或者是长方体,中间夹着糯米和各种配料,如五花肉、豆沙等。

据说吃粽子可以保佑子孙平安健康,并且粽子也代表着团圆和和谐。

三、端午节的民俗活动1.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各地都会举办龙舟赛。

龙舟赛是以划龙舟比赛为主的体育活动,也是体现中国民族团结精神和勇敢精神的一项传统活动。

2.荡秋千荡秋千也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活动,其实荡秋千在古代并不是端午节专属,而是全年都有的活动。

荡秋千犹如人生一场场摇摆的经历,不离不弃、伴随人们成长,是中华民族勇敢精神的体现。

3.赛龟赛龟是古代的一种传统游戏,在端午节时依然在许多地方流传。

赛龟是一种极富文化内涵的游戏,它以玩、摆、对、斗、赌为特点,常常用于村庄间或相邻国家之间的比赛。

四、端午节的文化传承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日益快节奏、工作繁忙、电子设备盛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关注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都会行善积德,踏青游玩,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在这个充满传统色彩的日子里,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

端午节源于中国上古时期,流传千年的传说是:公元前278年,楚国诸侯屈原因辱国而投江自杀,百姓听闻后纷纷划
船捞救,并在江面上撒下饭团,希望让鱼虾吃了饭团,就会少吃屈原的尸体。

另一说法是打虎救人,屈原为民请命而自杀,五月初五是恰逢老虎出没之时,打虎的人将吃用饭团装抛入江中,“米团,蔓绿,有毒杀虎”,随后人们就把这个日子定为端
午节。

但无论这个节日的起源如何,端午节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至关重要的节日之一。

作为重要的民俗文化形式之一,龙舟比赛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逐渐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全民运动。

此外,端午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文化内涵上。

例如,在中国古代,人们会挂艾草,认为艾草可以驱邪、去疫、辟邪等,因此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将艾草挂在门口、枕头等处,以求开运、祈求平安。

同时,吃粽子也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

粽子在中国南方很普遍,是用糯米、红枣、肉等馅料蒸制而成,形状像个三角锥,包着芦叶或者枸杞叶。

吃粽子的习俗源远流长,人们相信吃粽子可以预防疾病、避灾患和饥饿。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特色。

同时,端午节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国家和民众的凝聚力和历史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传递全球文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民俗活动端午节,又称为重阳节、五月节、午日节等,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

据传,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祭祀屈原、抵御瘟疫和防御各种灾祸而设立的。

现在,端午节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和生活习俗,深受人们的热爱。

本文将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民俗活动。

一、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传说和说法。

其中,最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78年,楚国大夫屈原因遭到朝廷排挤而流亡至汨罗江边。

屈原在流亡期间,耳闻口传辽东国王即将发动战争,他十分担心。

后来,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个日子里,握紧竹叶跳入汨罗江中,以示悲痛和爱国主义情怀。

邻居们闻讯后就用船把带着香草的竹筏推入江里,希望能够救回他。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说法,比如,五月初五是夏至节气前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远古人们寻求自然之力的时刻。

因此,端午节被视为人、神和自然之间交流、互通和感受的时刻。

二、端午节的习俗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有许多特别的习俗。

1、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食品和风味之一。

粽子是一个用芦荟叶或者竹叶包裹着糯米饭和各种配料的食品。

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口味。

比如,有甜粽子和咸粽子,原料的选择也略有不同。

2、赛龙舟。

龙舟赛是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民俗活动之一。

它通常是由冠军队伍接受奖励和荣誉的比赛,参赛者必须配合默契并全力划桨。

3、佩香囊。

在端午节,人们还会佩香囊,香囊是用红绸子和丝线绣成的小袋子,里面装有各种香料和草药。

佩戴香囊的意义是祝福和保佑。

4、修习养生功法。

端午节是夏气最旺盛的时候,因此,人们需要加强运动,平衡心理和保持身体健康。

大家热衷于修习养生功法,比如太极拳、武术和气功等。

5、挂艾草和军马门上。

在端午节,人们会在家门口和门柱上挂上艾叶和菖蒲,或把菖蒲插在门前的地上,以消灾驱邪。

三、端午节的民俗活动端午节也是一种重要的民俗活动。

在不同地区,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些。

1、武林大会。

武林大会是湖北省舞阳县的传统民俗活动。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农历和公历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农历和公历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农历和公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习俗和庆祝方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举行,这个时间点在农历历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农历历法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的初一是新月的日子,因此五月初五正好是五月份的第一个十五天,也是阳历和农历之间的重要节点。

农历历法是古代中国人民制定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是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制定的,因此农历的月份与阳历的月份有时会有一定的偏差。

在农历中,五月初五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天气渐暖,万物复苏,人们把端午节看作是一个传统的防病祛邪、祭祀祖先、维护身体健康的节日。

公历日期由于农历和阳历之间的转换关系,端午节的公历日期并不固定,会在每年的不同日期举行。

根据农历五月初五对应的公历日期不同,端午节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端午节的公历日期在每年的六月份左右,但具体日期需要根据农历月相来确定。

在不同年份,端午节的公历日期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无论端午节的日期如何变化,人们对端午节的热情和庆祝仪式都没有减少。

端午节的习俗和风俗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有的地方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活动,但无论如何,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代表,始终被人们传承和庆祝。

总结综上所述,端午节定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而其对应的公历日期会有所偏移,大多在阳历的六月份左右。

端午节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不仅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今天,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团结、祥和、健康之美好愿望的表达和期许。

愿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弘扬传统、团结一心,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共同迎接这个传统佳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盼望对你们有关心。

端午节有哪些民间习俗1、吃粽子提到端午节,信任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粽子了。

每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不管是豆沙粽,还是肉粽,每一种口味都深得大家的宠爱。

2、赛龙舟在端午节的时候,许多地方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组织划龙舟竞赛,参赛队伍穿着统一的服装,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划龙舟,动作整齐划一,也会吸引许多人前来观看。

3、悬挂菖蒲、艾叶端午节的时候,许多人家都会在房檐或者窗户上挂上菖蒲或者艾叶,有辟邪的寓意。

4、佩戴香包端午节时,许多人会佩戴香包,香包或是用五彩丝线缠成的,或是用布拼接成的,有祈求家庭和谐,身体健康之意。

年轻年女获赠香包还可以表达爱意。

5、饮雄黄酒许多地方流行在端午节的时候喝雄黄酒,雄黄酒与驱虫的作用,还有辟邪的寓意。

6、游百病是部分地方在端午节的时候通过巡游而消退疾病的一种节日行为,男女老少白天的时候出去走一走,晚上在回来洗个澡,可以祛除百病,以后健健康康的。

7、拴五色丝线端午节的时候许多地方的人会佩戴五色丝线做成的手链,不仅好看,还有辟邪的寓意。

端午节的寓意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农历五月初五。

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节日。

这一节日的主要意义是为了传承与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

端午节在历史进展演化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喧闹喜庆。

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因传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农历几月几日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农历几月几日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农历几月几日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是以月相周期计算的,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并不固定对应到格里高利历上的日期,也就是说,每年的阳历日期都不相同。

在农历中,每个月都有30天或29天,所以除了闰年之外,阳历与农历的对应日期是会有变化的。

但是,对于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根据农历来庆祝。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赛龙舟、吃粽子和挂艾草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龙舟比赛已经成为了一种体育竞技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选手。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粽子是用粽叶包裹糯米、豆沙、肉类等馅料做成的特色食品,寓意着家和团圆。

挂艾草则是用来避邪驱瘟的习俗,在端午节时,人们会挂艾草和菖蒲叶以辟邪祈福,希望家人健康平安。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通过庆祝端午节,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感受到团聚和亲情的温暖。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端午节都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和祝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传承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和体验到这些美好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的还是国际的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的还是国际的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的还是国际的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当然是中国的节日。

它是以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为主题的,纪念的日期是农历的五月五日。

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端午节的传统活动是划龙舟和吃粽子,这些活动都是中国人熟悉的文化传统。

划龙舟是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有传统的比赛和节目。

吃粽子也是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粽子是以糯米和香料为基础的传统节日食品之一。

端午节也是一种家庭节日,家人通常会聚集一起,分享节日的喜悦和传统文化。

这些活动都是中国文化和传统的重要元素,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家庭和社区的重视。

尽管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但它现在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的节日。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纪念这个节日,尤其是那些有中国人口和文化渊源的国家和地区。

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端午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假日,许多咖啡馆、商店和饭店都将端午节作为商业宣传的机会。

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中国地区,端午节被广泛地庆祝。

在这些地区,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参与的人数也很多。

许多地区会组织龙舟比赛和端午节庆典。

这些活动都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和体验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除了中国和中国地区外,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庆祝端午节。

在这些国家,端午节有不同的名称和习俗,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仍然保留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痕迹。

总之,虽然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但它已经成为国际性的节日。

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庆祝端午节,它都反映了人们对文化和传统的重视。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些文化和传统,以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和理解,并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端午节起源与含义

端午节起源与含义

端午节起源与含义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五月五”等,是我国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过此节。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国各地都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龙舟竞渡、踩高跷、吃粽子等。

而端午节的起源与含义也是非常有意义和深厚的文化传承。

一、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的起源和来源有多种说法,并没有完全统一的官方解释。

但在历史上,人们认为端午节有两种起源和来源:1. 纪念屈原屈原,又称“居南”,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政治家、文学家和爱国诗人。

传说在公元前278年,他因为厌恶朝廷腐败和外敌侵略,投入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后来人们为纪念屈原的忠诚和爱国精神,就在他的自尽那天每年举行龙舟竞渡、吃粽子、贴艾叶、挂菖蒲、赛跑等各种活动,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庆祝方式。

2. 驱邪避瘟古代人们认为,每年的五月初五是阳气最盛之时,也是邪灵瘟疫最为猖獗之时。

因此,人们在这一天采摘并悬挂艾蒿,以其辟蚊除虫、预防瘟疫的功效,同时还会熬制艾叶汤、吃五色饭、喝雄黄酒等,来祈求身体健康和家庭平安。

二、端午节的含义端午节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1. 重视节气和自然端午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节气和自然的敬畏和推崇,更是一种有别于农历新年和中秋节等的庆祝活动,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

2. 弘扬爱国精神屈原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精神和思想一直为人们所铭记和传承。

在端午节当天的庆祝活动中,人们通过龙舟比赛、吃粽子、贴艾叶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的忠诚和爱国精神,并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3. 传承文化遗产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记录着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还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和价值观念。

人们通过庆祝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我国的文化遗产,更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总之,端午节的起源和含义是一个十分广泛而深奥的话题,它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而且为我国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贡献了独特和庞大的力量。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搜狗百科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搜狗百科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搜狗百科
展开全文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上记载着:“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

出嫁女亦各归宁。

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

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
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2024年中国端午节习俗

2024年中国端午节习俗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端午节教案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在国务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五一长假被取消,而分别增设了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个假日。

孩子们对其背后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认为端午节不就是吃几个粽子吗?一点都不好玩,也值得放假?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同学们崇尚过洋节,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淡化。

如果再不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导致我们民族无形文化的急剧消亡和流变。

激烈的讨论过后,孩子们迫切地想知道端午节背后的文化内涵。

我们决定开展以“走进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来解开这些谜团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是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进行探源。

二、学情分析:
我们四年级孩子,懂事、好学,喜欢阅读,但家庭条件一般,
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其学习,家里有电脑的只在极少数,知识
的来源主要是学校网络、老师和课外书。

他们对于的端午的认识
也仅仅是吃几个粽子和鸡蛋,带彩线辟邪之类,知道端午节是纪
念屈原的,对屈原的了解也甚少。

资源分析:
电脑网络的普及,学校图书馆的开设,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
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亮丽的舞台;为孩子们提供了的实践的
空间和取之资源;走访经验丰富、不忘传统的家长,也是实践中
重要的社会资源。

三、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来源及历史文化,用不同形式感受并展示。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中国传统节日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意义,进而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并通过分组合作,感受与他人合作交往的乐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和与人交往的实
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时间安排
1.确立主题,成立小组,制定小组活动方案(一课时)
2.各小组实践活动(四课时
3.成果展示(一课时)
4.活动延伸(一课时)
四、活动实施过程
(一)活动准备
1.提出课题。

师引导:“家长、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有多少?你们想通过什么方式得知?”
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后,少数服从多数,决定设计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调查表,对初
一至初三各一个班级的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问卷的制作与整理。

师进一步引导:“通过调查结果,你最想说什么?最想知道什么?”
生的兴趣被激发,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活动结果: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进行探源,就以部分同学比较熟悉的端午习俗粽子艾叶命名———粽艾香里话端午。

【通过学生自主调查活动发现问题,从而有兴趣解决问题。

调查结果让一些同学感受有些传统节日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的悲哀!】
2.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

师:你们想从哪些方面探源呢?
生活动,同学四人一小组讨论,教师适当提醒引导,决定从五方面探源: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探源组
端午节的习俗——习俗组
端午的诗词故事——文化组
采访本地的老人及搜集本地的习俗画面——摄制组
国外端午节习俗——涉外组
师:子课题已经确立,根据兴趣自愿分成五组。

生自由组合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同学进行兴趣选择与合作交往的辅导和鼓励,使他们坚定信心,积极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

老师提议:各组民主推选出有责任心的同学为小组长。

学生活动,各组或口头推选或投票选举。

4.阶段性评价。

从参与的积极程度、选择的活动内容及纪律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实践活动
1.各小组预先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等校内资源查找所需的资料,教师协调各组查资料的时间和地点,保证活动进度。

2.学生自愿报名当主持,在不影响小组进度的情况下准备台词。

3.探源组活动,交流整和所有材料后,决定编排小品以纪念屈原,教师适当指导动作、表情等。

4.习俗组三位同学整理搜集各地端午习俗的资料,两位搜集图片,两位美术爱好者画习俗画,并联系摄制组拍照片。

5.文化组分工搜集端午诗词与故事,三位同学一组,争取脱稿复述。

6.摄制组采访当地的老人,配合其他各组活动,教师首先对照像机的使用提出要求,由李娜同学专管,对与人交往的礼貌以及怎样设计采访问题等提出意见,然后与习俗组合作学习包粽子。

7.涉外组主要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外国端午风俗,交流感想,畅谈体会。

另外,教师经常询问小组长,了解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对遇到的困难及时指导帮助,来统一协调各组员意见。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同学有个性地表达,发扬创新精神。


(三)成果展示
主持人杨焕、王群带领同学慷慨激昂的高歌《中国人》引入成果展示。

1.探源组汇报。

(1)讲端午节的六种起源:①源于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②源于伍子胥的忌辰。

③源于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④源于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⑤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⑥源于田文。

(2)几个同学表演了小品“屈原颂”。

(3)讲端午节名字的来源及别称。

(4)通过对端午起源的探究,大家有什么感想?学生讨论后自主回答。

【通过集思广益,用思想风暴的形式,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


2.习俗组汇报。

学生各代表发言:
(1)介绍各地端午习俗,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等都有相同和不同的习俗,这些习俗的核心内容是辟邪除瘟保持健康,是真正的卫生防疫节。

(2)展示搜集的端午香包、粽子和赛龙舟图片以及自画农村端午风俗画。

(3)讲端午节戴五彩线的讲究。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

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

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

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

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

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不过,我们这儿的大人为了祈求孩子平安、幸福,小孩子的双手双脚上都带五彩线。

(4)搜集了许多关于四川地震灾区的新闻和灾区小朋友快乐过端午的照片。

(5)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本环节关注灾区,激发同学的爱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3.文化组汇报。

学生代表交流:
(1)关于端午节诗词。

(2)门楣上挂菖蒲和艾叶的传说。

(3)黄巢与艾叶的故事。

【通过传说、故事,让学生明白:信任与爱心也是端午节的另一来源。


(4)组员互评活动表现。

4.涉外组汇报。

(1)外国也有端午节。

(2)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在国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习俗。

(3)还搜集到2005年11月24日,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全班同学纷纷发表自己意见,形成一场小型辩论赛:
甲方:端午节仍是中国人的节日。

乙方:端午节是汉文区的共同节日。

【通过辩论,引起同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增强爱国情感,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摄制组汇报。

学生展示成果:
(1)采访本地老人的记录,老辈过端午的习俗和端午故事。

(2)王奶奶教同学包粽子。

(3)孩子带五彩线的照片。

(4)农家门窗上插上艾叶。

(5)组长对组员表现评价。

主持人:泱泱华夏,四面八方;端午习俗,斑斓煌煌。

同学们,咱们应该如何“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明”呢?大家各抒己见、高潮迭起。

【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示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社会交际
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拓展延伸
1.学生活动。

(1)同学们以村为单位,以“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2)回到家耐心地向父母宣传、讲解!
(3)主动办起了黑板报,向全校师生宣传!
(4)在学校宣传栏里进行手抄报、照片及绘画展示。

(5)同学们号召全校同学举行了“弘扬传统节日”签名活动。

【多样的活动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操,这是学生又一次思想的飞跃!】
2.评价总结。

(1)谈活动中收获与不足,学生自己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2)填写“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总结评价表。


(3)师生共同投票选出优秀资料奖1个,积极参与奖1个,虚心请教奖1个,创新摄影奖1个,个性表达奖1个。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端午节
四年组
20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