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全集_王昌龄简介_古诗大全
王昌龄古诗大全
![王昌龄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76adb5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b.png)
王昌龄古诗王昌龄古诗大全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昌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斋心》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2、《宴南亭》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
楚客共闲饮,静坐金管阕。
酣竟日入山,暝来云归穴。
城楼空杳霭,猿鸟备清切。
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访君东溪事,早晚樵路绝。
3、《太湖秋夕》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4、《琴》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5、《驾幸河东》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6、《潞府客亭寄崔凤童》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
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7、《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
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8、《沙苑南渡头》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
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
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
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9、《谒焦炼师》中峰青苔壁,一点云生时。
岂意石堂里,得逢焦炼师。
炉香净琴案,松影闲瑶墀。
拜受长年药,翩翻西海期。
10、《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
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11、《九日登高》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12、《万岁楼》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
王昌龄的诗精选合集
![王昌龄的诗精选合集](https://img.taocdn.com/s3/m/7974bfca5acfa1c7aa00ccf5.png)
王昌龄的诗精选合集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昌龄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段宥厅孤桐·凤皇所宿处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凤皇所宿处,月映孤桐寒。
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
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
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旅望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
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留别郭八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素上人影塔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物化同枯木,希夷明月珠。
本来生灭尽,何者是虚无。
一坐看如故,千龄独向隅。
至人非别有,方外不应殊。
途中作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
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
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
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
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
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
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题僧房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送刘十五之郡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
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
代扶风主人答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
王昌龄古诗大全
![王昌龄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21870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7.png)
王昌龄古诗大全王昌龄(698年-765年),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豪放、豪迈见称,被誉为“玉台新秋”、“飞流直下三千尺”。
他的诗歌以豪放、豪迈见称,其作品多写景、咏史、抒情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是王昌龄的一些代表作品。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以“寒雨连江夜入吴”开篇,寒冷的雨夜中,描述了送客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深情思念。
《秋风词》。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山川无恙兮泽畔草,野芳不尽兮家在何。
这首词以秋风、白云、草木、雁南归等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词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切的感染力。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气概和对壮丽景色的向往。
《芙蓉楼送辛渐》、《秋风词》、《登鹳雀楼》等王昌龄的诗作,无论是在意境、情感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展现了他豪放、豪迈的诗风。
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昌龄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豪迈见称,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玉台新秋”、“飞流直下三千尺”。
王昌龄的诗歌作品以其豪放、豪迈的风格,以及对自然、人生、爱情等题材的深刻描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昌龄的诗词全集、诗集(209首全)
![王昌龄的诗词全集、诗集(209首全)](https://img.taocdn.com/s3/m/d7ecc0f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a.png)
王昌龄的诗词全集、诗集(209首全)王昌龄诗词全集(209首全)王昌龄简介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其籍贯有山西太原和陕西西安(京兆)两说。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诗词全集下载•《出塞》•《出塞》•《从军行》•《从军行》•《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闺怨》•《闺怨》•《采莲曲》•《长歌行》•《送柴侍御》•《送柴侍御》•《同从弟南斋玩月忆..》•《送别》•《送魏二》•《塞上曲》•《塞上曲》•《行路难》•《青楼曲二首》•《青楼曲二首》•《从军行七首》•《听流人水调子》•《长信怨》•《西宫春怨》•《长信秋词五首》•《古意》•《秋思》•《杂兴》•《春宫怨》•《春怨》•《放歌行》•《箜篌引》•《采莲曲二首》•《箜篌引》•《代扶风主人答》•《秋兴》•《录自《文镜秘府论..》•《咏史》•《郑县宿陶太公馆中..》•《出郴山口至叠石湾..》•《悲哉行》•《奉酬睢阳路太守见..》•《卢溪别人》•《留别岑参兄弟》•《小敷谷龙潭祠作》•《山行入泾州》•《失题》•《失题》•《失题》•《岳阳别李十六越宾》•《横吹曲辞·出塞》•《观猎》•《还山贻湛法师》•《酬鸿胪裴主簿雨后..》•《赠宇文中丞[一..》•《送乔林》•《独游》•《灞上闲居》•《段宥厅孤桐》•《段宥厅孤桐》•《香积寺礼拜万回平..》•《诸官游招隐寺》•《过华阴》•《途中作》•《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秋日》•《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江上闻笛》•《东京府县诸公与綦..》•《龙标野宴》•《寄是正字》•《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别刘諝》•《风凉原上作》•《赵十四兄见访》•《城旁》•《送郭司仓》•《听弹风入松赠杨补..》•《秋山寄陈谠言》•《次汝中寄河南陈赞..》•《胡笳曲》•《浣纱女》•《留别》•《梅道士水亭》•《与黄侍御北津泛舟》•《答武陵太守》•《斋心》•《宴南亭》•《题净眼师房》•《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从军行二首》•《越女》•《琴》•《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万岁楼》•《变行路难》•《太湖秋夕》•《驾幸河东》•《送欧阳会稽之任》•《奉赠张荆州》。
关于王昌龄的诗大全
![关于王昌龄的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e822a2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8.png)
关于王昌龄的诗大全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王昌龄的诗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答武陵田太守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咏浣纱溪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万岁楼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
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猿狖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
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寄穆侍御出幽州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长歌行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秋山寄陈谠言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
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
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送姚司法归吴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吴掾留觞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门阴。
但令意远扁舟近,不道沧江百丈深。
赠李侍御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
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
行路难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
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
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琴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王昌龄的古诗20首
![王昌龄的古诗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06ded8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b.png)
王昌龄的古诗20首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4、《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5、《出塞二首其二》唐·王昌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6、《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出塞二首》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8、《从军行七首》唐·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9、《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0、《采莲曲二首》唐·王昌龄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1、《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王昌龄的诗全集
![王昌龄的诗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ec163b79ad02de80d4d84083.png)
王昌龄的诗全集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昌龄”。
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
下面精心整理了王昌龄的诗全集,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应栏目!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
唐朝诗人,后人誉为“七言绝句圣手”。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
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王昌龄的诗全集:《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可是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要是飞将军李广和大将军卫青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从军行》第一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第二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翻译】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
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第三首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翻译】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
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
这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王昌龄的边塞诗大全100首
![王昌龄的边塞诗大全1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59a6055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b.png)
王昌龄的边塞诗大全100首王昌龄(约693年―约757年),唐代著名诗人。
其代表作品之一是边塞题材诗歌,反映了当时边地民族的生存状态和军队的战斗英勇,被后人称为“王昌龄的边塞诗”。
下面是王昌龄的边塞诗大全100首:1、凉州词2、塞下曲3、早春二首·其一4、塞下曲·其二5、塞下曲·其三6、凉州馆中与小儿戏为足球者7、塞下曲·其四8、塞下曲·其五9、塞下曲·其六10、赋得古原草送别11、塞下曲·其七12、塞下曲·其八13、塞下曲·其九14、凉州词·其二15、题李凝幸美人画16、塞下曲·其十17、送别18、过秦楼19、出塞九首·其四20、终南别业21、出塞三首22、失题23、尚书令·子卿临终前赋此诗以别太子24、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二25、送元二使安西26、随州冬日望湖楼醉书27、山居秋暝28、露从今夜白29、登池州城楼30、南海新安吴氏别业徵吾舅31、龙门远上寺32、塞下曲·其十一33、塞下曲·其十二34、阴陵磨35、春望36、浪淘沙令37、汉江临泛38、从军行七首39、咏怀古迹五首4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1、初出茅庐录东篱树花42、入朝自洛阳至梓州合三绝句43、江南淮左名都44、度大庾岭45、会昌有感46、浪淘沙令·北乡一相逢47、浪淘沙令·西里上一别48、登岳阳楼49、秋兴八首·其一50、秋兴八首·其二51、秋兴八首·其三52、秋兴八首·其四53、秋兴八首·其五54、秋兴八首·其六55、秋兴八首·其七56、秋兴八首·其八57、送陈章甫58、答销夏侯之请赋诗59、答谢杨刑部见寄60、送李白之江南61、赠张小敬62、送李十二还乡63、对雪64、新年作65、题李凝幸美人画·拟古况景阳66、行路难·其二67、凉州馆中落第后遇仙女68、南固山69、草堂70、窦外举71、李十二之夜泊牛渚怀古三首72、逢房太尉73、赠王二74、秋思75、塞下曲·绛州客76、对子期故人即席以赠77、新婚别国夫人78、大雅·荡子情79、闲官80、遣妇81、煮豆词82、古意83、秋日忆山东兄弟84、客从何处来85、风入松86、古柏行87、夜宿左省88、落花时节又逢君89、天宝九年春(太原和王十一相约山中赏雪)90、赠李冯侍御91、送东阳马生序92、田舍93、出塞94、驾阁奉和·千里临风会有期95、秋波三首96、谒金门·言怀97、千里独行98、相见时难别亦难99、凉州词·其一100、浪淘沙令·南柯一梦。
王昌龄诗全集
![王昌龄诗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a8a062381eb91a37f0115c33.png)
王昌龄诗全集王昌龄(约690~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
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
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
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
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
王昌龄诗全集目录卷一(三十六题,四十一首):变行路难塞下曲四首塞上曲从军行二首少年行二首长歌行悲哉行古意放歌行越女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为张(亻贵)赠阎使臣赠史昭秋山寄陈谠言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宿灞上寄侍御(王与)弟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代扶风主人答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一作高适诗] 送任五之桂林山中别庞十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送韦十二兵曹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一作刘慎虚诗]留别武陵袁丞别刘(讠胥)岳阳别李十六越宾留别岑参兄弟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巴陵别刘处士宿裴氏山庄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一作高适诗]卷二(三十四题,三十四首):咏史杂兴秋兴斋心独游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诸官游招隐寺宴南亭何九于客舍集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观江淮名胜图灞上闲居风凉原上作裴六书堂江上闻笛太湖秋夕赵十四兄见访过华阴九江口作大梁途中作途中作山行入泾州小敷谷龙潭祠作段宥厅孤桐琴初日失题赠宇文中丞[一作畅当诗] 箜篌引乌栖曲[一作李端诗]城傍曲行路难奉赠张荆州卷三(二十题,二十首):驾出长安[一作宋之问诗。
王昌龄诗全集(收藏)
![王昌龄诗全集(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4ec3a61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e.png)
王昌龄诗全集(收藏)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被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诗全集】卷一(三十六题,四十一首):变行路难塞下曲四首塞上曲从军行二首少年行二首长歌行悲哉行古意放歌行越女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为张(亻贵)赠阎使臣赠史昭秋山寄陈谠言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宿灞上寄侍御玙弟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代扶风主人答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一作高适诗] 送任五之桂林山中别庞十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送韦十二兵曹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一作刘慎虚诗]留别武陵袁丞别刘谞岳阳别李十六越宾留别岑参兄弟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巴陵别刘处士宿裴氏山庄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一作高适诗]卷二(三十四题,三十四首):咏史杂兴秋兴斋心独游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诸官游招隐寺宴南亭何九于客舍集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观江淮名胜图灞上闲居风凉原上作裴六书堂江上闻笛太湖秋夕赵十四兄见访过华阴九江口作大梁途中作途中作山行入泾州小敷谷龙潭祠作段宥厅孤桐琴初日失题赠宇文中丞[一作畅当诗]箜篌引乌栖曲[一作李端诗]城傍曲行路难奉赠张荆州卷三(二十题,二十首):驾出长安[一作宋之问诗。
]驾幸河东潞府客亭寄崔凤童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送李棹游江东沙苑南渡头客广陵静法师东斋素上人影塔遇薛明府谒聪上人[一作孟浩然诗。
] 谒焦炼师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寒食即事九日登高万岁楼夏日花萼楼酺宴应制送欧阳会稽之任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东溪玩月[一作王维诗]卷四(七十题,八十八首):朝来曲从军行答武陵田太守题灞池二首击磐老人送胡大题僧房双桐送郭司仓送李十五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送谭八之桂林送刘十五之郡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第二首一作李白诗] 采莲曲二首殿前曲二首春宫曲西宫春怨西宫秋怨长信秋词五首青楼曲二首青楼怨浣纱女闺情甘泉歌萧驸马宅花烛观猎寄穆侍御出幽州寄陶副使至南陵答皇甫岳西江寄越弟李四仓曹宅夜饮宴春源龙标野宴听流人水调子梁苑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送魏二别李浦之京送狄宗亨送薛大赴安陆芙蓉楼送辛渐二首重别李评事别陶副使归南海送单十三毕五归送李五送十五舅留别郭八送窦七巴陵送李十二送裴图南留别司马太守卢溪别人送程六送朱越别辛渐送柴侍御送万大归长沙送吴十九往沅陵别皇甫五送崔参军往龙溪送郑判官送姚司法归吴送高三之桂林旅望[一作李颀诗]题朱炼师山房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河上老人歌补遗(二十九题,二十九首,断句十三则):旅次周至过韩士别业上侍御七兄上同州使君伯留别赠李侍御送别失题又又城旁题净眼师房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寄是正字与张折冲游耆(门者)寺梅道士水亭与黄侍御北津泛舟失题洞庭湖作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寒食卧疾喜李少府见寻咏青秋日过香积寺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送乔林还山贻湛法师山行寻隐居不遇断句【卷一】变行路难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王昌龄的诗精选10首
![王昌龄的诗精选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b6aeffdca45177232e60a23e.png)
王昌龄的诗精选10首王昌龄的五古,基本上都写得严正肃然,高古劲健,颇有风骨。
在他有生之时,就正是以这样的诗歌风格驰誉于盛唐诗坛。
王昌龄的五言古诗中也却不难看出:特点鲜明、风格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昌龄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别陶副使归南海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
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秋日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斋心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留别司马太守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辰阳太守念王孙,远谪沅溪何可论。
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报君恩。
梁苑·梁苑秋竹古时烟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梁苑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句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王维诗天子,杜甫诗宰相。
城傍曲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
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雕。
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
留别武陵袁丞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
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
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城旁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降奚能骑射,战马百余匹。
甲仗明寒川,霜囗囗囗囗。
囗囗煞单于,薄暮红旗出。
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
脱却囗囗囗,囗囗沦狄天。
匈奴不敢出,漠北开尘烟。
王昌龄的爱国诗
![王昌龄的爱国诗](https://img.taocdn.com/s3/m/6a1bc9f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0.png)
王昌龄的爱国诗•相关推荐王昌龄的爱国诗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昌龄的爱国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简介】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昌龄《出塞》鉴赏原诗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古诗赏析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
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王昌龄的所有古诗
![王昌龄的所有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a2f500f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8.png)
「王昌龄」诗词全集(210)首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也被称为“七绝圣手”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汜水县(今河南荥阳县境)尉。
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坐事流放岭南。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
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
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王昌龄一生创作将近210首诗作,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七绝七十四首,占盛唐的绝句的六分之一。
有《王昌龄集》留世,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
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代扶风主人答》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城傍曲》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
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雕。
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
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遇薛明府谒聪上人[一作孟浩然诗。
]》欣逢柏梁故,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梅道士水亭》金刚波若傲吏非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往来迷处所,花下问鱼舟。
[一作孟浩然诗] 《宿裴氏山庄》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
王昌龄的边塞诗10首
![王昌龄的边塞诗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38d5b29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2.png)
盘点王昌龄10首塞外诗,经典永不过时!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留存于世的诗作200余首。
他的诗歌以七绝五言为主,主要的题材与边塞、离别有关。
其中包括对边塞的风光的描写、战士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的种种思索和感悟。
他的诗歌恢弘大气、深沉含蓄,塞北大漠、雄关戈壁、烽火羌笛、古道孤城,这些自然景象,与人的心境结合到一起,使意境非常悠远高深,让人读时,颇有感动。
下面一起欣赏其中10大经典塞外诗:其一:太湖秋夕唐-王昌龄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译文: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
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
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
简析:王昌龄吟咏苏州的诗,仅此一篇。
深秋的一个夜晚,诗人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
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
诗人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太湖秋夕图。
其二: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译文:沅江四处水路相通连接着武冈,送你远行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简析: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
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
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其三:龙标野宴唐-王昌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王昌龄的诗词全集
![王昌龄的诗词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bda27d99a58da0116c1749d4.png)
王昌龄的诗词全集王昌龄,是我国古代着名的诗人。
他的很多诗都入选了中小学课本。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王昌龄的生平及诗词全集。
1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盛唐着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着,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1王昌龄的诗词全集《古意》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变行路难》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塞上曲》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越女》(《乐府诗集》作《采莲曲》)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为张僓赠阎使臣》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
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赖承琢磨惠,复使光辉新。
犹畏谗口疾,弃之如埃尘。
《赠史昭》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塞下曲四首》蝉鸣空桑林,。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3809574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1.png)
王昌龄的诗王昌龄的诗(篇1)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金刚波若傲吏非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往来迷处所,花下问鱼舟。
[一作孟浩然诗]王昌龄的诗(篇2)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
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
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关于王昌龄的诗有哪些王昌龄的诗(篇3)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
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
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
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
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王昌龄的诗(篇4)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王昌龄的诗(篇5)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
本欲避骢马,何如同鹢舟。
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
堤缘九里郭,山面百城楼。
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
王昌龄的诗(篇6)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王昌龄的诗(篇7)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王昌龄的诗(篇8)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幽娟松筱径,月出寒蝉鸣。
散发卧其下,谁知孤隐情。
王昌龄-王昌龄的诗和简介
![王昌龄-王昌龄的诗和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9d6579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5.png)
王昌龄最新文章•原文:采莲曲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09-09•西宫春怨唐代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08-27•宿王昌龄隐居唐代常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08-26•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08-2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08-26•原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李白〔唐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08-23•《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08-23•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08-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08-20•《宿王昌龄隐居》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08-1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翻译,赏析1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08-1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08-18•原文: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08-18•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08-17•宿王昌龄隐居作者:常建朝代:唐朝【作品原文】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08-17•原文: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王昌龄诗词全集
![王昌龄诗词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82a353a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0.png)
王昌龄诗词全集王昌龄诗词全集诗人王昌龄家境比较贫寒,但是他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人们敬仰的大诗人。
秋兴唐· 王昌龄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间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塞上曲唐· 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上曲唐· 王昌龄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鞲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塞下曲唐· 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沙苑南渡头唐· 王昌龄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
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
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
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山行入泾州唐· 王昌龄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
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
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
微雨随云收,蒙蒙傍山去。
山中别庞十唐· 王昌龄幽娟松筱径,月出寒蝉鸣。
散发卧其下,谁知孤隐情。
吟时白云合,钓处玄潭清。
琼树方杳霭,凤兮保其贞。
上马当山神唐· 王昌龄青骢一匹昆仑牵,奏上大王不取钱。
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上侍御七兄唐· 王昌龄天人俟明路,益稷分尧心。
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
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钓深。
上同州使君伯唐· 王昌龄大贤本孤立,有时起丝纶。
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
少年行二首唐· 王昌龄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失题唐· 王昌龄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
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
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
失题唐· 王昌龄时与醉林壑,因之堕农桑。
槐烟渐含夜,楼月深苍茫。
失题唐· 王昌龄主家新邸第,相国旧池台。
馆是招贤辟,楼因教囗囗。
有关王昌龄的诗
![有关王昌龄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f73940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c.png)
有关王昌龄的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有关王昌龄的诗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有关王昌龄的诗有哪些王昌龄(698-758)王昌龄,字少伯,盛唐闻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改授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
一生曾两次被谪蛮荒之地:一次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谪岭南;一次约在天宝六载秋,以所谓“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避乱至江淮一带,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
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精彩,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昂扬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龄诗选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到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塞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从前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答武陵太守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送郭司仓映门淮水绿留骑仆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秋兴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王昌龄的诗10首
![王昌龄的诗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defe5ee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4.png)
王昌龄的诗10首王昌龄的诗10首(篇1)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渺然客子魂,倏铄川上晖。
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
王昌龄的诗10首(篇2)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王昌龄的诗10首(篇3)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王昌龄的诗10首(篇4)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
弦悲与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
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
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
王昌龄的诗10首(篇5)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
楚客共闲饮,静坐金管阕。
酣竟日入山,暝来云归穴。
城楼空杳霭,猿鸟备清切。
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访君东溪事,早晚樵路绝。
关于王昌龄的诗10首王昌龄的诗10首(篇6)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王昌龄的诗10首(篇7)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
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王昌龄的诗10首(篇8)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驱引旗节,千重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王昌龄的诗10首(篇9)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王昌龄的诗10首(篇10)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
离肠便千里,远梦生江楼。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
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昌龄的诗全集_王昌龄简介_古诗大全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
唐朝诗人,后人誉为“七言绝句圣手”。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
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王昌龄的诗全集:
《出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可是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要是飞将军李广和大将军卫青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从军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
第一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第二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翻译】
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
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第三首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翻译】
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
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
这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闺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翻译】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忽然看到陌头的杨柳****,惆怅之情涌上心头。
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春宫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翻译】
昨夜春风吹开了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明月高照。
平阳公主的歌
女新受武帝宠幸,帘外春正寒皇上特把锦袍赐她。
《送柴侍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采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
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古诗全文如下: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翻译】
悠闲地躺卧南斋,拉开帷帘见明月初上。
在它清辉的沐浴下,树影随着水波轻轻摇晃,水月的清光映照在窗户上,不住地徘徊荡漾。
岁月流逝,月亮圆缺不知经过了多少反复;世间几度苍桑巨变,它仍然像原来那样清亮澄莹。
日夜思念的人啊,你远在清江河畔,当此月圆良宵/a/angchanginghtm,一定伤感地吟诵思乡之曲。
两地相隔千山万水,我们却共享一个明月的光辉。
你远播的名声,如同兰花若吐露的清香,千里之外也会随风吹来。
《长信秋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翻译】
是是一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从军行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翻译】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从军行·关城榆叶早疏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翻译】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始飘落,傍晚红日欲坠,大风突起,一转眼城外的古战场就被如云的风沙弥漫.风沙过后,无数枯骨暴露在战场上.这些年来,多少将士为保卫家园,战死在这荒凉的边城.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好安葬,别让这些为保卫国家而死的将士们像孤魂野鬼一样到死还在游荡。
《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翻译】
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
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
这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从军行·胡瓶落膊紫薄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全文如下: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翻译】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从军行·玉门山嶂几千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全文如下: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翻译】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