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中哲

合集下载

622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

622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

622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摘要:一、前言二、中西哲学史简介1.中国哲学史2.西方哲学史三、中哲的范围1.道家2.儒家3.法家4.墨家5.其他学派四、中哲与西哲的对比1.思想观念的差异2.研究方法的差异五、结论正文:一、前言哲学是探讨人类存在、世界本质、价值观念等问题的学科,自古以来,中西方都有许多思想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篇文章将简要介绍中西哲学史,并重点分析中国哲学(中哲)的范围。

二、中西哲学史简介1.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先秦时期。

古代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念,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仁政、法家的人事管理、墨家的兼爱等。

这些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同样悠久,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又出现了如康德、黑格尔、尼采等著名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中哲的范围1.道家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强调个体的修身养性。

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

道家的哲学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儒家儒家主张仁政,强调君子的道德品质。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对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格的法律制度和人事管理。

代表人物有韩非子、李斯等。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得到广泛应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4.墨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强调人类和谐共处。

代表人物有墨子等。

墨家思想在先秦时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后逐渐式微。

5.其他学派除了以上四个主要学派外,中国哲学史上还有名家、阴阳家、兵家等众多小流派。

这些学派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容。

四、中哲与西哲的对比1.思想观念的差异中国哲学注重道德伦理和人生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而西方哲学关注形而上学、认识论、存在主义等问题,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思考。

622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

622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

622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实用版)目录1.引言2.中西哲学史的概述3.中哲的范围及其特点4.西哲的范围及其特点5.结论正文【引言】哲学作为人类思考世界的一种方式,自古以来就在中西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中西哲学史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思想。

本文将对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进行探讨。

【中西哲学史的概述】中西哲学史是对中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中国哲学史(中哲)主要包括先秦诸子、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唐代佛教、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阶段的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史(西哲)则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古罗马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等阶段的哲学思想。

【中哲的范围及其特点】1.范围:中哲的发展历程中,涉及了诸多学派和思想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

此外,佛教、道教等宗教哲学也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特点:中哲强调道德伦理和人的内在修养,重视实践和感性认识,讲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同时,中哲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民族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西哲的范围及其特点】1.范围:西哲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诸多著名的哲学家,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彼特拉克,启蒙时代的伏尔泰、卢梭等哲学家也是西哲的重要代表。

2.特点:西哲强调理性和科学的方法,追求普遍真理和客观规律,关注个体自由和人权。

同时,西哲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深受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结论】总之,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涵盖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学派,中哲和西哲在发展过程中各具特点,相互映照。

中哲(玄学、王弼)

中哲(玄学、王弼)

玄学的发展及其学派•魏晋玄学思潮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何晏、王弼首倡“贵无论”时期;•第二阶段:“竹林七贤”时期,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第三阶段:裴頠、欧阳建、郭象为代表的“崇有”、“独化”论时期,主张“名教合乎自然”。

•玄学正统三派:“贵无论”、“崇有论”和“独化论”•“三玄”(即玄学三大经典著作):•《老子》、《庄子》、《周易》王弼的“贵无论”玄学(一)b“以无为本”的本体论b1、“有生于无”。

b“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之为事,由…无'以成。

”b2、“无”为本,“有”为末;“无”是体,“有”是用。

b“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

即“无之功”表现于“有之用”中;“有之用”发挥到极致,“无之功”便显现出来。

b 3 、“崇本息末” 、以“一”统“多” 的政治哲学。

b“以柔居尊,而为道损。

江海处下,百谷归之。

履尊以损,则或益之矣。

⋯⋯尊以自居,损以守之,故人用其力,事竭其功,智者虑能,明者虑策,弗能违也,则众才之用尽矣。

”(王弼《易.损注》)b“静为躁君”的运动观静为本、动为末→以静制动王弼的“贵无论”玄学(二)b“修本废言,得意忘言”的认识论b1、意、象、言的关系:意是事物的本质,而象和言是达意的工具。

b“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b2、“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b“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

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b3、“言不尽意”、“圣人体无”。

b“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

”此今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中哲(孔子)

中哲(孔子)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正名♌孔子是周朝礼制的忠实追从者,希望恢复周礼。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八佾)♌正名:指名称与事实应相符合。

孔子认为,每个人的言行要符合其社会角色的要求。

君、臣、父、子是每个人在社会上拥有的名称(社会角色),每个人就要承担起该名称赋予他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无所措手足。

”(子路)♌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仁者爱人”的伦理观♌1、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

”♌仁为礼之核心精神。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君子义以为质,礼以为行,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卫公灵)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阳货)♌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孔子提出,忠、恕、孝、悌、礼、敬、恭、宽、信、敏、惠等等具体的道德规范。

而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要求。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3、达“仁”的方法:推己及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共58页)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共58页)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解释老、庄、孔、孟四人)然后,其他典型代表人物——先秦:《尚书·洪范》五行说:《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它提出了人们所用的五材,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作用,说明其和农业生产有关,但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同:和,指不同东西和合和统一; 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

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与同作为有差异而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提出。

……(胡扯一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胡扯一番】气化:指气变化生万物。

《大戴礼记·曾子天园》:“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张载则以气化来说明道,《正蒙·太和》:“由气化,有道之名。

”二程却认为,气化并不贯穿宇宙变化的全过程,“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遗书》卷五)。

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气化者,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

”(《正蒙注·太和篇》)清戴震认为:“阴阳五行运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

”(《孟子字义疏证·性》)气禀:人生来对气的禀受。

《韩非子·解老》:“是以死生气禀焉。

”认为气禀是人的生命来源。

《论衡·命义》:“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

”认为人的生死祸福、贵贱寿夭皆由气禀决定。

宋理学家则认为气禀形成人的气质之性,是人性善恶的来源。

北宋二程认为:“人生气禀,理善恶……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自然也。

” “禀得至清之气者为圣人,禀得至浊气者为恶人。

”(《遗书》卷二十二上)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

战国时已有“百家”之称,《荀子·解蔽》:“诸侯异政,百家异说。

”《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刘歆的《七略》:“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科,涵盖了5000多年的历史。

以下是一些与中国哲学史相关的重要名词的解释:1.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儒家思想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强调人际关系、礼仪和道德道德修养。

儒家的核心教义包括孝顺、道德行为和社会稳定。

2. 道家思想(Taoism):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的道,强调虚无和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通过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3. 墨家思想(Mohism):墨家思想强调以爱为基础的公平和无私的行为。

墨家在古代中国崛起并提出了以"兼爱"为原则的社会改革理念。

4. Legalism(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强调法律和严格的制度,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严厉的法律制度才能维持社会秩序。

5. 孟子(Mencius):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进一步发展和解释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善良,并提出了“四端”和“仁”的概念。

6. 老子(Laozi):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强调“道”和“无为”。

7. 庄子(Zhuangzi):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他的著作《庄子》表达了他对自由、自然和幽默的见解。

8. 辩证法(Dialectics):辩证法是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9. 心学(Neo-Confucianism):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代表,强调人文主义、修身养性和理性思考。

心学将儒家思想与和的元素相融合。

10. 阴阳五行(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阴阳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

阴阳代表着事物的相对和互补性,五行则代表了事物的不同属性和相互影响。

这些名词代表了中国哲学史中重要的思想流派和概念。

通过研究这些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1.忠恕之道[孔子](1)“忠恕之道”是实行仁的根本途径。

(2)孔子认为,“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己所立而立人,己所欲而欲人”谓之“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

“忠恕之道”要求每人内心都有一把衡量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尺,不仅指明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而且对于促进当今世界的和平乃至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反者道之动[老子](1)反:一方面指对立相反,对立转化的规律;另一方面指:循环往返的规律。

也就是事物以对立相反的方式而返本复初。

“反”揭示了万事万物和“道”变化的原因和动力。

(2)这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存在普遍的矛盾,但不论哪一种矛盾对立双方的互相联系和转化是恒常的规律。

3.“人之天”、“天之人”[庄子](1)庄子认为:“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

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

”“人之天”即受到人作用之天;“天之天”则是自然之天。

(2)开人之天,意味着对自然(“天”)的变革,开天之天,则是维护或回复存在的本然形态。

庄子主张开“天之天”,是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演进,是对人的物化的否定,强调自然原则。

4.道通为一[庄子](1)“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西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厉则是丑女,她们能够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因为她们都是“道”的一种完整的体现。

(2)《齐物论》中的“道通为一”的思想正是由事物之间的“不齐”来论述事物之间的“相齐”,原因就在于从道的视角来看,事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差异。

多样的存在基于道而呈现了内在的统一性(通)。

(3)这与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相统一。

万物一体,一切皆为“道”的“物化”。

5.“心统性情”[朱熹](1)朱熹认为①“性即理也”,是天落实到人身上的理,性是形而上的。

②“心”是形而下的,不能自我发用,只能按照“性”来行动。

③“性”发用的形式,就是“情”。

性和情是体与用的关系。

中哲名词解释

中哲名词解释

王霸之辩: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

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

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

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

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

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

秦汉以后王霸并用。

到宋代,王霸之辩更演为社会历史观的争论。

朱熹和陈亮进行了数年的争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天人感应与灾异说最终在《白虎通德论》中规定下来,给汉代政事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占了统治地位,刘向,刘歆、班固都承认政治得失,可以导致灾异变怪。

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

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

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

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二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

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

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最常用的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最常用的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最常用的中国哲学名词解释中国的哲学传统悠久而丰富,涵盖了众多重要的概念和名词。

这些名词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观,探索了人类存在和宇宙间关系的深刻意义。

在本文中,将解释一些最常用的中国哲学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智慧的精髓。

一、道(dào)在中国哲学中,道是指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根本规律和表达。

道起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强调自然、无为而治和无名无形的原则。

道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完全描述的存在,它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包容万物的和谐发展。

道的理解和追求成为古代哲学家和智慧人士的目标,通过随顺道的原则,人们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

二、伦理(lúnlǐ)伦理是一个涉及道德和价值观的名词,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伦理强调个体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孔子提出的“仁爱”被视为伦理的核心观念,认为个体应该为社会和谐和他人的福祉而努力。

除了仁爱,伦理也涉及其他诸如义、礼、智、信等各种美德,通过遵循伦理规范,人们可以塑造良好的品格,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心(xīn)心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名词,涵盖了思想、情感和意识的内核。

心与身体和灵魂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所在。

心具有独特的能力,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价值观。

人们通过修炼心性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智慧,例如通过冥想和修行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洞察力。

心也是中国文化中艺术、诗歌和音乐等领域的重要灵感来源。

四、命运(mìngyùn)命运是指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和运行方式。

在中国哲学中,命运是不可避免的而又具有神秘色彩的概念。

命运被看作是由命中注定的因素所决定,包括个体的出生、环境和社会背景。

尽管如此,中国哲学家也强调个体的努力和选择对命运的影响。

通过修炼和追求道德行为,个体可以在命运中找到意义和塑造自己的人生。

五、天人合一(tiānrénhéyī)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人类和宇宙的和谐统一。

名词解释中体西用论

名词解释中体西用论

中西哲学与东方思维方式的比较引言中西哲学是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在思维方式、观念体系以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本文将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着重探讨中西哲学中体现出来的不同思维方式。

一、中西哲学的基本概念1. 中西哲学的定义•中哲: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体系,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西哲:指欧洲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体系,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

2. 中西哲学的特点•中哲: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人伦关系和道德修养。

•西哲:强调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追求普遍真理和个体自由。

二、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比较1. 形而上与形而下•中哲:形而上,强调整体性和宇宙观念,追求天人合一。

•西哲:形而下,强调分析性和个体意识,追求理性思维。

2. 实用主义与理论主义•中哲:实用主义,注重实践经验和应用价值,强调道德伦理。

•西哲:理论主义,注重逻辑推理和理论体系,强调科学方法。

3.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哲:集体主义,强调社会整体和人伦关系,追求和谐共处。

•西哲:个人主义,强调个体自由和权利保障,追求个人发展。

4.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中哲:相对真理,认为真理是多元的、相对的,并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

•西哲:绝对真理,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普遍适用的,并可以通过推导获得。

三、中西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1. 教育领域•中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师生关系。

•西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科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2. 政治领域•中哲:强调社会整体和谐发展,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西哲:强调个体自由和权利保障,注重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

3. 经济领域•中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西哲:注重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追求效率和利润最大化。

结论中西哲学在思维方式、观念体系以及价值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

中哲强调整体性、实用主义、集体主义和相对真理;而西哲则强调分析性、理论主义、个人主义和绝对真理。

中哲名词解释

中哲名词解释

中哲名词解释诸子百家1名各顺于天2道法自然3反者道之动4无为而治5道常无为无不为6玄同玄览7绝四8三表9以说出故1坐忘2有待3物化4齐物论5齐万物为一6辩无胜7飞鸟之影未尝动8生之谓性9中庸1四心四德2天爵大体3浩然之气4尽心知性5合同异6离坚白7名实论8白马非马9物莫非指而指非指1虚一而静2静因之道3化性起伪4奇正相生5一阴一阳之谓道人副天数6天人感应7春秋繁露8天人三策9事各顺于名1六理2参验3抱法处势魏晋玄学1玄学2正始之音3言不尽意4崇本息末5以心原物6圣人体无7独化8物不迁9般若无知1即万物之自虚2三法印3理事无碍4事事无碍5形神相即6言尽意7神灭论8物偶自生9本性即佛1自行真空2无念为宗宋明理学1理学2道统说3以生人为己任4新故相除5道立于两成于两变于五6一物两体7凡象皆气8太虚即气9德性之知1民胞物与2体用一源3理一分殊4万理具于一心5心即理也6四句教7致良知8童心说9淮南格物1良知即性2气者理之依3能必附其所4理载于气5气化即道6日新之化7血气心知8理存于欲9宙轮于宇1四几泯随统2反因交轮几3天道生生4重玄之道5事功之学6经世致用7内箍外箍8俱分进化9即物实测1破对待2元知推知3公德私德中哲大题孔子:正名、仁学、中庸老子:道论墨子;政治思想、宗教思想后墨:逻辑理论管子;道论、庄子:相对主义、道论荀子:礼法群、自然观、认识论、逻辑思想韩非:法术势、参验认识论、道论贾谊:礼法董仲舒:大一统、天人感应白虎通王充:无神论、命定论王弼:名教无为、以无为本、得意忘象、裴頠:崇有郭象:独化、因果各自成体、冥然自合僧肇: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四法界范缜:神灭论韩愈:道统、仁学柳宗元:气一元论刘禹锡:天人交相胜王安石:五行、人性论周敦颐:太极二程:天理、人性张载:气一元论、人性朱熹:理一元论、格物穷理、人性陆九渊:心即理、朱陆之争浙东事功学派王守仁: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罗钦顺:理一分殊、人性、批判陆王王廷相:理在气中、认识论、人性论黄宗羲:气外无理、心即是气王夫之:气者理之依、认识论、知行论、人性论颜元:理气融为一片、六府三事、习行格物、功利主义戴震:气化即道、血气心知、理存于欲谭嗣同:仁学现代西方哲学名词解释1唯意志主义2生命意志3权力意志4重估一切价值5力比多6实证主义7多数人的暴政8最大幸福原则9证实原则1宽容原则2语言学转向3逻辑原子主义4摹状词5罗素悖论类型理论6命题函项家族相似7绵延8两种时间9生命冲动1纯粹经验2信仰意志3实用主义翻译原则4意向性5悬隔判断6生活世界7回到事物本身8此在91存在先于本质2自在自为大全3临界状态4自由与超越存在5荒谬6效果历史7视域融合8能指所指9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1语旨力言语行为理论2戴维斯纲领异常一元论3范畴错误4范式5无公度性6知识型7描述的形而上学8非自然意义理论9证伪原则1三个世界2科学的内部史和外部史3作为公平的正义4译不准定理5逻各斯中心主义6原型写作现代西方哲学论述孔德:思想发展三阶段及其问题穆勒:逻辑体系、多数人的暴政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人生三层次尼采;重估一切价值、权力意志克尔凯郭尔:孤独的个人、存在三环节、人生道路三阶段柏格森:绵延、时间弗雷格:语境原则、含义与指称、真理论罗素:逻辑原子主义、摹状词以及后人批判维特根斯坦:逻辑论、图式论、语言的界限、可说与不可说、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意义即用法、遵守规则悖论、私人语言、治疗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胡塞尔:意向性、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先验还原)、回到事物本身、目的论的历史解释、解释学循环、生活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判、表述海德格尔:对传统存在论的批判、存在论的现象学此在、先行到死中去、此在与时间、时间观、真理观、良心论、思想和语言、解释学的现象学及利科批判、理解筹划解释、解释学循环(前有前见前设)萨特:现象学一元论、意识理论、自在自为、自由观、人生处境梅洛庞蒂:身体主体、知觉观、可逆性雅斯贝尔斯:大全、存在与超越存在、交往理论、临界处境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继承发展、偏见是合理的、解释学与自然科学、效果历史与视域融合加缪:荒谬马塞尔:奥秘与问题、第一反思与第二反思罗蒂:基础主义批判、本质主义批判、表象主义批判波普尔:证伪证实异同、知识增长模式、三个世界理论德里达:解构主义、写作的意义。

中哲(宋儒)

中哲(宋儒)

宋儒百家争鸣的形成
⏹形成的背景:科技文化发展(如北宋三大科技发明),有助于人们探求“阴阳相交,阻碍相通
之理”。

⏹社会矛盾突出,农民起义频繁,使道学家们感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故把理气、心物之辩
理欲之辩,把“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去欲存理”的道德修养。

⏹哲学本身的发展来看,两汉儒林神学目的论,重伦理实践而疏于哲学论证,而佛、玄精于哲学
思辨而流于寂灭空虚,故新儒学以儒学为主体,熔铸改造佛玄学说,形成三教合流的新的理论体系。

⏹宋儒百家争鸣:
⏹据史书记载,宋儒学派有九十多种,主要有周敦颐的濂学、王安石的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
的洛学、苏轼、苏辙的蜀学、司马光的朔学、朱熹的闽学、陈亮、叶适的浙学、陆九渊的心学。

⏹著名辩论有:新学、朔学之辩,洛学、关学之辩,朱陈义利之辩,朱陆之辩。

⏹宋明时期,哲学发展主要形成五大学派:象数学派(邵雍)、元气学派(张载)、理学派(二
程、朱熹)、心学派(陆、王)、功利学派(陈、叶)。

中国哲学的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的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的名词解释中国哲学是一门古老而庞大的学科,涵盖了众多概念和思想体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与中国哲学相关的重要名词,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的精髓。

一、道道是中国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和普遍真理的本源。

道在《道德经》中被描述为无形无物、无名无所,却是无所不在的。

道是对于宇宙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法则的总称,也是人类行为准则的终极依据。

追求道并与之和谐相处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目标之一。

二、阴阳阴阳是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阴阳是指宇宙的两种互补、相对的因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运行方式。

阴阳有着各自的特点,阴性代表阴沉、柔和、负面等,而阳性则代表明亮、刚性、正面等。

阴阳的平衡是宇宙和个体健康和谐的关键,通过调节阴阳的平衡,人们可以实现身心的平衡和内外的和谐。

三、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观念。

它指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应该符合宇宙的规律。

天代表宇宙的秩序和道德准则,人则代表了人类的本性和行为。

只有通过符合天的要求,人才能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天人合一强调了人的责任和义务,提倡个体对社会的奉献和贡献,并以此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四、德德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人格素质和道德品质。

德在儒家思想中被视为最高的价值和理想,它包括了仁、义、礼、智等多个方面。

德是通过学习和修行来培养和提升的,它是人们的品格和行为的基础。

儒家强调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品质的人才能在政治、社会和个人领域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五、命运命运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强调宇宙规律和个体人生之间的联系。

命运是根据个体的自然条件、努力和道德修养而确定的,它不完全是预定的,也受个体的行为和选择的影响。

命运是一种动态的概念,它强调了人的主动性和选择的重要性。

通过努力和正确的行为,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成长。

中国哲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概论是对中国哲学的简要介绍。

中国哲学是中国古代
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对人生、社会、
道德、政治和宇宙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哲学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术语,下面是其中一些常用的名
词解释:
1. 道 (Dao):道是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
初始根源和普遍规律。

它强调自然的无为而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儒家思想 (Confucianism):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
之一,强调人际关系、道德伦理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思想
的核心理念包括仁、义、礼和中庸。

3. 道家思想(Taoism):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另一个主要流派,强调个体内在的自然状态和追求智慧的道路。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返璞归真和追求长生。

4. 墨家思想 (Mohism):墨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流派之一,注重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墨家思想强调爱和平、兼爱、非攻和尚同。

5. 法家思想 (Legalism):法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另一流派,强调法律的严格施行和制度的重要性。

法家思想注重规则的制定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以上是中国哲学概论中一些重要概念的名词解释。

这些概念和思想在中国古代和现代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人们提供了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

中哲名词解释

中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中哲名词解释

中哲名词解释

中哲名词解释
仙人掌的发展:
仙人掌是一种古老而传奇的变异植物,它拥有强壮的刺和细小的叶子,可以像軒濾族(Khangarid)一样活在任何天气的环境中。

仙人掌的发展几乎就像它们的变异基因一样
多样化,它们可以被视为植物界的可爱物种,被称为“植物星球”。

仙人掌是植物界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植物,有许多仙人掌类型可以适应多种环境,
如沙漠、湿地、海岸和山地,这使它们在植物领域中独树一帜。

仙人掌的分布普遍而广泛,范围从南美洲到亚洲。

仙人掌最近出现了一些变异,这种变异使它们可以适应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也就
是小型环境变化不足以杀死它们,而大型变异使这些植物能够改变一些形态和特性。

有了
这种变异,仙人掌可以更好地抵抗寒冷和太阳紫外线,使它们可以适应更多种地形环境。

同时,这也让人们发现它们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包括颜色不同的叶子,花的种类,以及更
复杂的器官如果可以说的话,这就 really is a galaxy of plants 。

有些仙人掌甚至可
以产生出花来,尽管它们早已失去了自身授粉功能。

仙人掌也是一个强有力的生物学研究课题,因为它们具有极强的环境和生存能力,例如,当太阳照射它们时,它们的特性可以使它们的叶子变薄,大大减少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正是由于它们的特殊性,仙人掌也被发现可以适应较为极端的温度,例如在低温的环境下
他们的叶子仍然可以储存水分以维持生存。

总之,仙人掌的发展可以说是十分惊人的,它们的变异基因使它们可以适应各种环境,而它们也成为了生物学家们研究的受益对象之一。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大全(最终极版)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大全(最终极版)

先秦部分1绝地天通绝地天通,政教合一阶段,以集团或阶级或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诉求,来赋予个人生命的意义,来垄断意义之源,来取消自主。

2和实生物“和实生物”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这样的“和”才能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

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

3物生有两:史墨在回答赵简子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

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

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

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从其勤,民忘矣。

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变动、和矛盾的对立统一。

孔子1忠恕之道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穿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

中国儒家的伦理与哲学范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 2.“忠”要求积极为仁。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恕”要求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3.行忠恕之道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2颜渊问仁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遵循礼的要求做事,这就是仁。

一旦人人使自己遵循了礼,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道了。

能否实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能由别人来决定吗?”颜渊说:“具体有哪些内容呢。

”孔子说:“于礼不合的不要看,于礼不合的不要听,于礼不合的不要说,于礼不合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不聪慧,也一定要照您的话去做。

”3为仁由己1.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以此为基础,人人均可得仁:“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有未见力不足者。

中国哲学名词整理

中国哲学名词整理

中国哲学名词整理★三纲八目:三纲: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

阐明高明的德行,亲爱人民,才达到最高的至善的道德境界。

要求道德主体通过学习、修为来恢复本性,找回本来善良的内在本性。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中国古代儒家道德修养的纲目序列,也是儒家所提出的君子处世所致力的崇高目标,以及达到这样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明明德的功夫,平天下是止于至善的显现。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思想:分歧、核心、思想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派纷纷涌起,“子”被认为是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2、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核心是以下的几个范畴:天人关系,(天道观本原和人道观人生哲学)古今关系、(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变迁关系,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知行关系、(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求知的方法)名实关系.(名称和现实概念和实在之间的关系)3、春秋时期:先秦儒家、先秦墨家、先秦道家、兵家,孔子、老子、墨子、孙子、孙子兵法。

4、战国时期:先秦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

先秦名家惠施、公孙龙。

先秦杂家、吕氏春秋、吕不韦。

先秦儒家孟子、荀子。

韩非子法家的代表:主张“势术法”三者并用三者皆为帝王之具,不可偏废。

主张人性恶,趋利避害是法度赏罚并用的人性论的前提,倡导无为而治。

君子任由大臣自为,自己掌握赏罚大权。

★仁义:1. 孟子处理宗法等级制度下的根本的人伦关系.。

“仁”为安身立命之所,“义”是处事行为之规。

2. 特别是“仁”发源与人们自然的恻隐之心,突出一个情字,”义”奠基与人们内在的羞恶之心,突出一个理字。

(情理)3. 孟子将“仁义”相合使“仁义”成为人生之道,社会之义的同义词和代名词。

★中庸:平常、常道1. 是孔子思想中的方法论和重要的哲学观点。

2. 是一种适度、恰当的追求和谐思想的方法和行为方式,“中”:中正、中和、不偏不依,“庸”:平常、常道,是儒家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的最高标准。

大纲·中国哲学·名词解释·简化版

大纲·中国哲学·名词解释·简化版

大纲·中国哲学·名词解释·简化版1、百家争鸣中国哲学主要形成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指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相互论争的风气,它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革。

其中儒、道、墨、名、法、阴阳六家最为重要。

百家争鸣内容涉及天人、名实、常变、古今、义利、心性、善恶、礼法等各个方面,造就了中国哲学第一次高峰。

2、儒家儒家是春秋末期由孔子创立的学派。

由于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遭到破坏,孔子创办私学,广招学生,并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人。

因孔子曾从事“儒”这种职业,人们便把孔子学派称为儒家。

3、克己复礼孔子关于仁、礼关系的中心命题,是“克己复礼为仁”,即希望通过各个社会成员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约束来回复到周礼的规范。

“复礼”体现在社会国家关系上,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对等级名分的端正;在个人道德修养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反对单纯采用刑罚镇压的手段来治理国家,因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爱无差等孔子提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讲的仁是有差等的。

墨子认为仁的实际涵义是“兼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的实质是爱无差等,主张“兼以易别”、以“无差等的爱”代替“爱有差等”,从而根本否定了宗法等级关系,与儒家“爱有差等”尖锐对立。

5、形而上与形而下《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

这一概念逐渐被哲学家引申为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原和化生的范畴。

关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王弼派玄学家和宋明时期的理学家都认为形而上的东西先于并决定形而下的东西。

相反。

王夫之认为,“有形然后有形而上”,反对玄学和理学对“形而上”为“形而下”的根据的解释。

6、一分为二《周易·系辞上》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太极一分为二化生宇宙的理论,这一理论与老子的“道生万物”说相互发明,构成中国古代最为基本的宇宙生成模式。

622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

622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

622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中西哲学史的概述1.中国哲学史2.西方哲学史三、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1.中国哲学中的“哲”2.西方哲学中的“哲”四、中西哲学中的“哲”的异同1.相同点2.不同点五、结论正文【引言】哲学作为人类思考世界、生命、价值等问题的学科,一直在中西方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了解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哲学的特点和差异。

本文将从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的概述入手,探讨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以及其中的异同。

【中西哲学史的概述】【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

儒家、道家、墨家、名家等学派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主要体系。

儒家强调仁爱、礼制、孝道等伦理道德观念,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墨家提倡兼爱、非攻、节用等,名家以辩论为特长,关注名实之辩。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启蒙时代的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

古希腊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中世纪哲学以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为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有彼特拉克、埃拉斯谟等,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包括康德、伏尔泰、卢梭等,现代哲学家有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

【中西哲学史中哲的范围】【中国哲学中的“哲”】在中国哲学中,“哲”一般指智慧、聪明、明哲保身等,具有对世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

儒家主张通过学习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智慧的境界;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墨家强调实践智慧,提倡兼爱、非攻等;名家则关注言辞辩论,以智慧和口才取胜。

【西方哲学中的“哲”】在西方哲学中,“哲”主要指对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等问题的系统性思考和论述。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己”,关注人的道德品质和智慧;柏拉图主张理念论,认为哲学家统治下的理想国才能实现公平正义;亚里士多德关注实证知识和逻辑推理,奠定了西方哲学的科学传统;康德则提出了先验认识论和道德哲学的基本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

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

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

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

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

”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

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

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

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

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

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

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

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

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

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

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

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

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和政治纲领,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2、【道法自然】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

《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3、【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

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14、【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

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

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5、【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

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

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道家和佛教哲学思想而产生的新儒学。

它以性命义理为核心,是宇宙论、认识论和道德学说高度统一的思辨哲学。

它以“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宇宙本体,取代了传统儒学思想的“天”的地位。

南宋以后,被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

明清之际,从理学内部分化出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对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批判。

16、【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

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

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17、【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

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

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18、【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

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

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19、“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2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20、【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

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21、【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22、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

始见于《礼记•大学》。

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

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

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

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

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

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

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

因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

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

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23、离间白:(关于成就,其一是人们向来认为先秦的名家就是名学,其主要的辩论,就是“合同异”,“离间白”。

而冯氏则认为先秦辩者之中实际上分为二派,一派以惠施为首领,主张“合同异”,另一派以公孙龙为首领,主张“离坚白”;)“坚白石二”是《坚白论》的新论题,在这一论题中,公孙龙以白石为例,阐述了他的“离坚白”观点。

公孙龙认为人的感觉是不能同时兼知石的坚性和白性的。

即使人的理性心智参与进来,理性仍不能对各感官所获得的诸感觉进行综合,故此关于石头的坚性与白色的认识是彼此分离的。

他甚至认为,“坚”与“白”也可以离开具体的石头而独立自存,即独立自藏于物外。

公孙龙以感官的局限性为由,割裂了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夸大了共性和一般的相对独立性,使共性脱离了个性,一般脱离了个别,认为它们可以独立自存,这显然带有唯心论的观点。

【《名实论第六》提出了名实观和正名的原则,可以看作公孙龙哲学的提纲和绪论(古人著述习惯将序放在末尾)。

名实观是讨论名实关系问题的。

公孙龙首先提出了“物”“实”“位”“正”四个基本范畴,其中“物”即天地万物,“实”即事物本身的质的规定性,“位”就是物之实用来充实它自己而不空旷的那个范围,“正”就是事物应当处在它应在的正当位置。

“无名,实谓也”。

名是对于实的一种称谓。

“正名实而化天下”,名实之辩风起云涌,而真正从逻辑理论的高度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正,名”问题的论著,首推公孙龙的《名实论》。

公孙龙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极其重视“正名”的问题。

他力图纠正名实混乱的现象,达到教化天下,稳定和巩固社会制度的目的。

“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立论基础。

“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核心,它明确规定了正名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按照“唯乎其彼此”的原则,一个事物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名称,一个名称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事物。

《名实论》具有朴素反映论的性质,是公孙龙逻辑思想的基础。

这一提法强调的是概念的自身同一,否定的是概念的含混游移,明确地揭示了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这是从概念论角度对公孙龙逻辑思想的总结,也是《名实论》的成就和贡献,但是,《名实论》所描绘的万物彼此绝对独立和分离,却否定了事物的联系和转化。

它所主张的名实一一对应,则是名实关系的凝固化和对概念同一性的形而上学理解。

】24、体用不二:所谓“天道”和“天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天道”是体,“天命”是用,体用不二,谓之“天心”。

生生不已,循环往复,谓之“天意”。

“体用不二”论,是熊十力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

这观念主要展现在其原创性的经典之作《新唯识论》之中。

他所谓“体”是“心体”、“性体”,即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宇宙万物之本根及其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的本体和道德的主体。

所谓“体用不二”,也就是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是为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重新寻找“人生本质”和“宇宙本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