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先秦

合集下载

哲学:中国哲学史必看题库知识点(最新版)

哲学:中国哲学史必看题库知识点(最新版)

哲学:中国哲学史必看题库知识点(最新版)1、问答题韩非是如何论述法术势的相互关系的。

正确答案:1、“法”是臣民可作为与不可作为的一个官方标准,“术”是在政治生活中的形式方法,“势”即君臣所具有的权力地位,家族势力以及所(江南博哥)处的有利时代条件等一切政治力量资源。

2、韩非子认为:“人主控制臣民之道有三,一为处势,二为抱法,三位用术。

”韩非子的“法”“术”“势”之间具有循环互补的关系,法治需要由术来补足,术治又需要法来补足,势也需要法来补足,若再进一步,就会发现,法其实也需要势的补足,术也需要势的补足,势又需要术的补足,三者互为条件、互相需要,互为补足,存在着循环互补的关系。

3、法、术、势”三者有机的统一于君主的统治术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势、术浑然一体。

2、名词解释心即气正确答案:黄宗羲提出“心即气”的学说。

认为:“人禀是气以生,心即气之灵处。

理不可见,见之于气。

性不可见,见之于心。

心即气也。

”心就是气的灵处,所谓灵处指认识作用。

理气关系和性心关系是一致的,性就是理,所以心就是气。

“气未有不灵者,气之行处皆是心,不仅腔子内始是心也。

即腔子内亦未始不是气耳。

”陆象山、王阳明讲“心即理”,认为心外无理,理在心中;黄宗羲讲心即气,也就是认为心外无气,一切存在都是即气即心的。

3、名词解释系辞正确答案:1.指《系辞传》。

《易传》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十翼》的两篇,是对《易经》之通论。

“系”有系属之义,用以说明《易经》的基本义意、原理、功用、起源及筮法等,也选择爻辞十九条。

2.指卦辞或爻辞。

《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全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又“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

”意谓《易经》作者在卦爻之下系属解说之辞。

4、名词解释复性说正确答案:李翱认为,“性者,天之命也”,“人之性皆善”,“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

而“情由性生”、“无性则情无所生矣”。

考研哲学中国哲学史概述

考研哲学中国哲学史概述

考研哲学中国哲学史概述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总结和概括。

它涵盖了从先秦时期至现代的哲学思想,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考研哲学中国哲学史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了解该学科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先秦思想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对人生命运及社会伦理的思考。

诸子百家中的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仁义礼智的修养和社会伦理道德关系;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顺应天道、活得自在;墨子和墨家强调兼爱、抱一它是在战国时期各家百家争鸣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为日后的思想贡献了许多宝贵的思想遗产,对于中国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秦汉时期出现了道教、佛教以及玄学。

道教注重修炼内丹、追求长生等奥秘,主张“修身养性”;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重视修行和解脱,提出了“三世因果”和“四圣谛”的思想;玄学融合了儒家、道家、阴阳五行等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太极生两仪”的观点。

这些思想影响了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并对后来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依然存在着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此外,王弼的“心即理”思想以及道教思想与佛教禅宗的交融也是当时的焦点之一。

四、隋唐时期,儒家思想复兴,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陆九渊的理学思想提出了“心学”和“格物致知”的观点,对后来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阶段。

朱熹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阐述,形成了“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体系。

他认为人的修养和道德取决于对天地万物的了解和认识,这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清代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后期阶段,儒家思想继续发展,但也受到了佛教、道教和西方哲学的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提出了“中国必须变法”和“救亡图存”的思想,对实现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七、近现代中国哲学不仅受到传统哲学的影响,还汲取了西方哲学的思想,如马克思主义、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等。

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思想家,如梁漱溟、陈寅恪、胡适等,他们通过对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学习和思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观念,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第一编:先秦哲学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第一节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一、随着商周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自然界变化发展和人类社会政权交替、祸福转化等现象。

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人们是有不同的看法的。

1.纣王:“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否认变化。

2.周公旦:“天命靡常”——承认变化。

二、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和解释中,逐步萌发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但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最初是在宗教神学的体系下萌芽发生的。

现存《周易》中的《易经》部分,原是周人问吉凶的卜筮之书,但其中包括着某些原始而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萌芽。

(一)《易经》中关于“对立”和“物极必反”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对立面及其变化的思想反映在六十四卦的演变产生。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最终归结为阴阳两种势力的消长。

这是最原始的关于对立面及其变化的思想《易经》关于阴阳的观念很可能是从观察天象地理的变化或人类男女两性,禽兽雌雄的不同中概括出来的,但并没有把阴阳作为某种具体事物的两种对立性质,而是把阴阳当作一切具体事物共同的、最基本的两种对立性质提出来,并用抽象的符号表示。

这由《易经》作为占筮之用宗教神学体系决定的。

不可混同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易经》中关于“对立”的思想,反映在某些卦象相反的卦的吉凶对立。

泰卦与否卦;剥卦与复卦。

3、《易经》在一些卦中包含有一些由低到高的变化发展思想。

乾卦、渐卦。

4、《易经》在描述由低至高的变化发展情况中,也表露了一些转化的思想和“物极必反”的思想。

《易经》把事物的“对立”和“转化”抽象化,神秘化,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无法认识和驾驭的,只能乞求于神的启示,然后再来决定人们的行动;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因素带有严重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

(二)一些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表露出了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素1、晏婴对齐景公论“和”、“同”。

2、晋国的史官史墨,提出“物生有两”、“各有妃耦”——事物不是固定不变,对立双方地位可以发生转化等思想。

杭州师范大学2022年《711中国哲学史》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杭州师范大学2022年《711中国哲学史》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试卷内容结构
上述五个部分内容各占大约20%
试卷难易结构
1、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占据80%
2、较难的题目占20%
试卷题型结构
三种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试卷分值结构
一、名词解释(5个,各8分,共40分)
二、简答题(4个,各15分,共60分)
三、论述题(2个,各25分,共50分)
评分标准和要求
1、回答正确;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
参考书
《中国哲学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和要点:
第一篇 先秦: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中国古代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大变动,百家争鸣的兴起和意义。孔子、《老子》、墨子、孟子、《管子》、庄子、惠施、公孙龙、荀子的哲学思想。“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化性起伪”的人道观,“解蔽”的思想方法。荀子、韩非、《易传》等各家各派的主要哲学思想、思想特点及其意义。
三.文艺复兴和近代哲学:人的发现;近代哲学的科学精神;四假相说;我思故我在;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区别;休漠的怀疑论。
四.启蒙哲学:什么是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拉美特利和爱尔维修。
五.德国古典哲学: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和实践哲学;谢林的同一哲学;黑格尔体系的特点和精神哲学;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和克罗齐。
试卷分值结构
一、名词解释(6个,各5分,共30分)
二、简答题(4个,各15分,共60分)
三、论述题(2个,各30分,共60分
评分标准和要求
1、回答正确;语言表述清楚。
2、要点比较全面;逻辑清楚合理。
3、论述题能够结合社会历史实际。

哲学名词解释大全,关键字搜索功能

哲学名词解释大全,关键字搜索功能
化醇:万物因阴阳二气之和会而发生的普遍变化。《易·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唐孔颖达 注:“唯二气絪缊,共相和会,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清焦循注:“醇与纯同,不偏化一物也。”
絪缊:同氤氲。原指一种孕育着动荡和矛盾的混沌状态。《易·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朱 熹注:“絪缊,交密之状。”后来被用来指万物本原混沌未分的气的一种运动状态。张载《正蒙·太和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先秦: 太初: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其含义与太一、太极相近。《庄子·天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 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成玄英疏:“太初,道 本也。”《白虎通义·天地》:“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又引《易纬·乾 凿度》:“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成玄英认为:“太,初始也,
八卦: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名称是: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图自己画)《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占 卜,《易传》认为,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认为八卦主要象
六爻: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卦画的基本构成。八卦各有三爻,六十四卦皆两卦相重,故有六爻。其位次自下 而上,分别标以“初”、“二”、“三”、“四”、“五”、“上”之爻题。上两爻象天道之阴阳,下两 爻象地道之柔刚,中两爻象人道之仁义(见《说卦》)。“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易·系辞上
穷神知化:穷究事物之神妙,认识事物之变化。《易·系辞下》:“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唐孔颖达 疏:“穷极微妙之神,晓知变化之道,乃是圣人德之盛极也。”张载用以指一种排除耳目感觉和人为思虑 的内心体验的功夫。《正蒙·神化》:“神,天德;化,天道”,“《易》谓穷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

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思想

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思想

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中,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并称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两大流派。

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部分,虽然道家哲学思想有许多不同的流派,但其核心思想都围绕着“道”这个概念展开。

一、道家哲学思想的起源先秦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思考生命和世界的本质,形成了各种哲学思想。

道家哲学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

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庄子》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两个重要经典。

二、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1. 道的概念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指的是普遍存在的本体和宇宙原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无形无物的,不可捉摸的,但却是万物之母,包容万物,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2.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原则。

在道家看来,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而然的,而非人为所为。

因此,最好的治理方式就是顺应自然,如水流般自然地流动,不加干预,让自然界自己去平衡事物。

3. 自然道家哲学思想强调自然,认为自然是最高的道德。

人应该顺应自然,不应该去改变自然的本性和秩序。

人应该尽量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尽量保护自然,让它自己去生生不息。

4. 破去二元对立道家哲学思想强调破去二元对立的观念。

在道家看来,万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互相理解和尊重,在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和谐发展。

三、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广泛。

在文学艺术方面,道家哲学思想为以后诗词文学、山水画、园林建筑等文艺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内涵。

在政治方面,道家哲学思想主张宽容、柔和、和平和顺应,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仁政”及其重视德治、法治不同,但两者也存在相互交汇的地方。

在科学技术方面,道家哲学思想也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思想,不仅深刻地剖析了生命和世界的本质,而且为后世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多样性和宝贵的遗产。

中国哲学史1-1中国哲学的萌芽

中国哲学史1-1中国哲学的萌芽
—《尚书泰誓中》 尚书泰誓中》
第三节 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 的产生
春秋时期,随着人们对于自身,社会与自 然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的加深,人们已经逐渐 意识到人与自然,天的不同,并由此而产生了 "天人相分"的观念.即认为人事由认为而决 天人相分" 定,与天无关,天意干涉不了人为.《左传 定,与天无关,天意干涉不了人为.《左传桓 公六年》 公六年》云"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 民而后致力於神." 左传荘公三十二年》 民而后致力於神."《左传荘公三十二年》云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 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这种观念虽然并 没有否认神的存在和神的作用,但已自觉的将 国之兴亡归因于民意和人为,不能不说是一个 巨大的进步.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 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 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 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 曰:" 殊涂,一致而百虑." 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 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 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 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 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 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 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 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 通万方之略矣." 通万方之略矣." ——《汉书艺文志》 ——《汉书艺文志》

中国哲学史马工程版期末重点

中国哲学史马工程版期末重点

马工程《中国哲学史》重点笔记整理复习资料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导论第一编先秦哲学第二编秦汉至隋唐哲学第三编宋至清代中叶哲学第四编近代哲学内容简介本书是马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本部分精选了相关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编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武汉大学2015研]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

“本始”是指原始,本初。

“材朴”是指资质朴素。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节总结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节总结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节总结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著作,它涵盖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

下面,我们将从各章节的角度来总结中国哲学简史。

一、先秦哲学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阶段,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荀子、墨子、老子等。

先秦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即天地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孔子提出了“仁”、“礼”、“义”、“智”等重要概念,他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靠教育来改善。

墨子则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爱人如己,反对战争。

二、汉代哲学汉代是中国哲学史上比较重要的阶段,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

汉代哲学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扬雄、韩愈等。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天命论”等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天有所定,人有所命。

扬雄则主张“两汉文化”,即将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融合起来。

韩愈则提出了“文学复兴”、“格物致知”等思想,他认为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和研究自然现象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

三、魏晋南北朝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但也涌现了很多思想家。

魏晋南北朝哲学的代表人物有王充、嵇康、陶渊明等。

王充提出了“天人感应”、“物我两忘”等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物我相通。

嵇康则主张“玄学”,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心灵的修炼来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

陶渊明则提出了“田园诗歌”等思想,主张回归自然、过简单的生活。

四、隋唐五代哲学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涌现了很多思想家。

隋唐五代哲学的代表人物有韩愈、柳宗元、朱熹等。

韩愈提出了“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等思想,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

柳宗元则主张“道学”,认为人类可以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

朱熹则提出了“理学”、“致良知”等思想,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践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尚同:上天“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立以为三公、万国诸侯,以至左右将军、大夫和乡里之长,社会成员自下而上尚同于天子之“义”;并且“上有过,规谏之”。

社会成员的意愿层层上达,庶几天子及其以下的各级官吏按共同的“义”行事,从而实现“天下治”。

并且,天子的行为是否合于天下之义,必须据其是否尚同于天。

这就阻断了最高统治者自行又自断其政的可能性。

“夫既尚同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

故当若夫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之人之不尚同于天者也。

”尚同是与尚贤相辅而行的行政管理原则.墨子认为,政令不一,只能导致社会纷乱.尚同与尚贤一样,是"为政之本".墨子的尚同思想是高度的集权主义,实施自上而下的控制与有效管理.四端: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

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在《孟子·公孙丑上》和《告子上》均有论述。

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

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

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

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

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

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

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

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

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

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

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夏朝----“有夏服(受)天命”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墨子—提出“兼爱”“非命”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经济上,剥夺奴隶主政权,废除分封制度政治上,主张用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忘了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爵位世界观上,注重客观实际,朴素的唯物主义(2)改良派—旧奴隶主转化的地主—孟子经济上,承认封建地主经济的合法性政治上,用“仁义”感化奴隶主,笼络劳动人民实现封建制过渡,反对暴力世界观上,片面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鼓吹主观唯心论的先验论和英雄史观。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4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4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独化由中国魏晋时代的哲学家郭象所提出,是郭象注解《庄子》的核心观念。

“独”指个体,一切万事万物的个体,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状态。

“化”就是形容这种活动的变化。

“独化”就是一个绝对的个体活动变化。

郭象不但肯定万事万物有其个体性,而且他所言的个体性乃一绝对个体,具有完全自足的价值。

认为“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

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

”这样就完全否定了“造物主”观念,也完全否定了“有生于无”的观点。

接着,郭象继续论证,万物自生后,还在不断地自为中,而万物在“自为”的同时,还存在“相因”的关系,通过这种“自为而相因”的关系,就可以到达“玄冥之境”。

一、名词解释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中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
八卦
《易经》的八种基本图形。由“—”“――”两爻相迭变化,每卦三爻组成。它们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经》六十四卦均由八经卦两两相迭组合变化而成,并从八卦的基本性质及其组合变化来占筮、判定吉凶臧否。《易传》以伏羲作八卦,认为八卦主要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并由这八种基本事物交感变化而产生出万事万物。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阴阳:
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
二五行:
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说明,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
三四端:
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

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中国思想史名词解释

中国思想史名词解释

中国思想史名词解释中国思想史是指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和不同思想家之间形成的各种思想流派和学说,以及相关的重要思想概念。

以下是一些中国思想史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儒家:儒家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源于孔子的教诲和学说。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以及仁、孝、礼等美德的重要性,强调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个人德行的培养。

2. 道家: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另一重要学派,主要代表者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强调追求自然之道,主张清心寡欲、无为而治,以达到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的境地。

3. 墨家:墨家是中国古代的另一重要思想学派,主要代表者是墨子。

墨家强调以兼爱为核心的爱人思想,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和平与公平的社会秩序。

4. 法家:法家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派,主要代表者是韩非和商鞅。

法家强调依法治国,强调对人性的负面看法,主张严格的法律制度和高效的行政管理,以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5. 名家:名家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派学说,主要代表者是名家四子(公孙龙、公孙渊、申不害、赵胜)。

名家强调言语表达的重要性,倡导修辞和辩论的艺术,重视对伦理和政治问题的讨论。

6. 理学:理学是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派,主要代表者是朱熹。

理学主张通过理解天道和人伦,来统辖个人行为,以及整个社会的秩序和政治制度。

7. 心学:心学是中国明清思想中的一派,主要代表者是王阳明。

心学主张人心与天心相通,认为心性纯善、道德是内心自发的,主张通过内省和修身来实现个人真理和社会和谐。

8. 先秦:先秦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战国以前的时期,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阶段。

在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相继兴起,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传统。

9.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等学派在这个时期相互竞争和交流,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思潮。

10.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中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

它在1966年至1976年期间,由毛泽东发起的,旨在推翻旧体制、彻底改造中国社会和思想观念,但最终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人民伤害。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

先秦部分原初文明的宗教、政治与道德“上帝”、“帝”、“天”、“天命”亦成为夏、商、周三代的王权之政治合法性的根据。

祖宗崇拜与天神崇拜一样,与王权政治相纽合。

作为附属国的小邦周取代大殷商,其政治合法性仍以上帝、天神之命为根据。

周人把天神与鬼神作为人间政治与道德的立法者、评判者,使人们崇拜的对象有了可以认识的内容,在宗教神学里加入了“尽人事”的理性活动。

《易经》、阴阳、五行、和同《易经》,有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

据说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即重叠八卦成六十四卦而形成了《易经》。

《易经》的符号是卦画,文字是筮辞。

卦画有两个基本符号,即两种爻:“”与“”。

由三爻组成一卦,共有八卦(经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事物的意义。

每卦六爻,自下而上为序,第一爻称“初”,第二爻称“上”,凡阳爻称“九”,阴爻称“六”。

春秋时期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灾害、音律、疾病的现象甚为普遍。

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

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创造性的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天命论人之为人,不能没有超越的向往,即终极关怀,亦即支撑生命的信仰信念。

“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性与天道”孔子强调在人事活动中,特别在道德活动中去体认天命。

在孔子那里,“天”有超越之天(宗教意义的终极归宿)、道德之天(道德意义的秩序与法则)、自然之天(自然变化的过程与规律)、偶然命运之天等不同内涵。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重“仁”重“礼”。

《论语》讲到“礼”(包括礼乐并言)75次,讲到“仁”却有109次。

“仁”的内涵:第一、以“爱人”为“仁”。

孔子主张的“爱”是有差等的爱,“泛爱众”前提是孝,推而广之。

第二、以“克己复礼”为“仁”道德是真正显示人之自我主宰的行为,是自己对自己下命令,是“由己”,而不是“由人”,即不是听任他律的制约或他力的驱使。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

中国哲学题:儒家部分:一、名词概念解释(答题方法:1,谁提出来的;2,含义,前后展开;3,在……中处处于何地位,小评价)为仁由己:由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孔子提出的解答“人何以成仁”的理论。

“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由于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

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主体性原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

P33克己复礼: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时,在道德自律的意识中提到:“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

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为西周之礼.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主张对欲望进行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

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

“杀身以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对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P34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出自《孟子·公孙丑》。

由“不忍人之心”论及人的道德“本心”并确证人本性的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的“四心”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推导出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并再推及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

P92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心有征知: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确认天道可知性的认识论思想。

荀子首先承认物本来就可以被认识,并认为人天然禀得的“性”,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心。

感官接触与其相当的对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感性认识,谓之“天官当薄其类”,而对于天官所接受的各种感性认识,“心”具有分析、辨明、证明和取舍的作用,谓之“征知”。

在荀子看来“天官”提供的感觉是片面、主观甚至虚假的,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

P174荀子以“当薄其类”为基础、以“征知”为指导的认识路线,克服了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明分使群:战国时期荀子在自己的“外王学”里提出的社会构建观念。

新编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新编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试题:名词解释1.绝四(四毋):P199语出《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即不要主观猜测,不要武断不留余地,不要拘泥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以自我为核心。

四毋说是孔子在求取真知时所必须杜绝的四种弊端,表现了孔子的中庸方法论中既要求不偏不倚,又在具体情况时表现得全面而灵活的特点。

2.忠恕:P4293.四科十哲: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的合称。

根据其学业特长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4.正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名分、名实问题的概念和学说。

孔子首先提出“正名”的主张。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孔子的正名思想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要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反对违礼僭越的行为。

名是指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

这一问题的提出,成为名实之辩的发端,在哲学史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孔子以后,战国时期的墨子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名"与“取”的问题。

公孙龙肯定了名是实的称谓(“夫名,实谓也。

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要求名实必须相符。

后期墨家批判了名辩家们的诡辩,主张“以名举实”,明确地肯定名是实的摹拟。

荀子在名实问题的辩论中,提出“制名以指实”的命题,肯定了名为实所规定,实异则名异,实同则名同。

正名思想及战国时期演变为关于名实问题的争论,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政治经济在思想中的反映。

名实问题的争论,对促进中国哲学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试题:名词解释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P66《老子》第48章2.道法自然P681:《老子》第25章3.反者道之动:老子哲学命题,出处《老子》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中国哲学名词解释★★三纲八目:三纲: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

阐明高明的德行,亲爱人民,才达到最高的至善的道德境界。

要求道德主体通过学习、修为来恢复本性,找回本来善良的内在本性。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中国古代儒家道德修养的纲目序列,也是儒家所提出的君子处世所致力的崇高目标,以及达到这样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明明德的功夫,平天下是止于至善的显现。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思想:分歧、核心、思想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派纷纷涌起,“子”被认为是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2、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核心是以下的几个范畴:天人关系,(天道观本原和人道观人生哲学)古今关系、(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变迁关系,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知行关系、(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求知的方法)名实关系.(名称和现实概念和实在之间的关系)3、春秋时期:先秦儒家、先秦墨家、先秦道家、兵家,孔子、老子、墨子、孙子、孙子兵法。

4、战国时期:先秦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

先秦名家惠施、公孙龙。

先秦杂家、吕氏春秋、吕不韦。

先秦儒家孟子、荀子。

韩非子法家的代表:主张“势术法”三者并用三者皆为帝王之具,不可偏废。

主张人性恶,趋利避害是法度赏罚并用的人性论的前提,倡导无为而治。

君子任由大臣自为,自己掌握赏罚大权。

★仁义:1. 孟子处理宗法等级制度下的根本的人伦关系.。

“仁”为安身立命之所,“义”是处事行为之规。

2. 特别是“仁”发源与人们自然的恻隐之心,突出一个情字,”义”奠基与人们内在的羞恶之心,突出一个理字。

(情理)3. 孟子将“仁义”相合使“仁义”成为人生之道,社会之义的同义词和代名词。

★中庸:平常、常道1. 是孔子思想中的方法论和重要的哲学观点。

2. 是一种适度、恰当的追求和谐思想的方法和行为方式,“中”:中正、中和、不偏不依,“庸”:平常、常道,是儒家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的最高标准。

先秦人本思想

先秦人本思想

先秦人本思想
先秦人本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道德伦理:先秦时期,人们常常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很多道德伦理观念,如仁爱、忠诚、公正、贤能等。

2. 社会政治:先秦时期,社会政治变革频繁,人们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也很深刻,如礼制、权力分配、官员选拔等。

3. 宇宙哲学:先秦时期,人们对宇宙的本质、规律、历史作了大量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的宇宙哲学观念,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道家思想等。

4. 人性观念:先秦时期,人们对人性的本质、特点、价值作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很多人性观念,如人性本恶、人性本善、人性本空等。

总的来说,先秦人本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来的中国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先秦:
太初: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其含义与太一、太极相近。《庄子·天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成玄英疏:“太初,道本也。”《白虎通义·天地》:“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又引《易纬·乾凿度》:“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成玄英认为:“太,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故名太初。”孔颖达:“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太易:宇宙形成过程中“未见气之前”的阶段。与《易传》中的太极,《老子》中的“浑成”含义相近。《列子·天瑞》篇:“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尚书·洪范》五行说:《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它提出了人们所用的五材,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作用,说明其和农业生产有关,但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同:和,指不同东西和合和统一;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与同作为有差异而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提出。《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俾同,尽乃弃矣。”春秋时晏婴继承发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而去其否。”(《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以和同推及人伦关系,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