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
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
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son son”.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988年国家重点学科
6.昆虫学 (中山大学)
7.生态学 (北京师范大学)
8.生态学 (兰州大学)
9.病毒学 (武汉大学)
10.生理学 (北京大学)
11.微生物学 (山东大学)
12.生物化学 (北京大学)
13.生物化学 (南京大学)
14.生物物理 (清华大学)
15.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
16.细胞生物学 (北京师范大学)
10.生物力学 (重庆大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1.机械学 (清华大学)
2.机械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机械制造 (大连理工大学)
4.机械制造 (哈尔滨工业大学)
5.机械制造 (南京航空学院)
6.机械制造 (华中理工大学)
7.机械制造 (西安交通大学)
8.液压传动及气动 (浙江大学)
9.冶金机械 (北京科技大学)
3.人口学 (中国人民大学)
民族学
1.民族学 (中央民族学院)
教育学
1.教育基本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2.教育基本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
3.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
4.比较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
5.高等教育学 (厦门大学)
心理学
1.生理心理学 (北京大学)
2.工业心理学 (杭州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14.电子物理与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
15.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清华大学)
16.电子材料与元件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计算机软件 (吉林大学)
2.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3.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4.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5.计算机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哲学史1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史1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0091课程名称:中国哲学史1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学分:3学时:51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哲学2年级编写人:刘京菊审稿人:张小燕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人的素养乃至人格的塑造都离不开文化的熏染,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凝聚。
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内涵、人生智慧和精神境界等,其中优秀的传统资源经过现代转生能为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精神修养、审美情趣等提供诸多的启示。
中国哲学史这一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哲学基础,加深学生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为塑造现代人的人格和素养提供文化、理论积淀。
中国哲学史是教育部指定的高等院校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及科研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此课程是我校哲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程,是中文系等文史学科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同时还是我校工商管理学院多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对中国哲学的概念、命题的含义、特点及演变发展形态有一准确的把握。
2、使学生对每个思想家的基本思想有所把握,并尽可能地使他们能区别有关思想家思想的同与异。
3、对于一些问题,如人性、天人关系、认识论、知行观、形神观、心性等的发展脉络作一梳理,使学生能在横的知识块面上有一定的纵向了解。
4、扬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中,在介绍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尽可能联系学术前沿和现实问题,对传统问题进行再思考、再分析,激发学生与时俱进对传统问题作现实思考,发掘传统理论中固有的价值与意义。
6、除课堂讲授与提问启发外,课外注重阅读材料的参考与推荐,鼓励学生多阅读相关资料,锻炼其收集材料、组织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史产生、发展的历程,掌握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等主要哲学思潮,各哲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哲学思想。
山东大学 中国哲学史[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哲学]课程复习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哲学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一、殷周之际人文主义的觉醒1.殷人的“帝”或“上帝”信仰(原始宗教)。
2.从“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人文精神的跃动)。
3.周初人的“敬”、“敬德”、“明德”观念与忧患意识。
二、早期的“气”、“阴阳”、“五行”观念1.伯阳父以“气”与“阴阳”的观念解释地震(《国语·周语上》)。
2.《尚书·洪范》的原始五行说。
三、重点掌握的几组概念1.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2.晏婴:和与同异,去同取和。
3.史墨: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
四、了解《易经》的一般知识1.卜筮之书、三易、八卦等概念;《易经》成书的大致时间。
2.《易经》中阴阳对立、物极必反的思想。
第二节孔子一、孔子“仁”学思想的要旨1.“爱人”为“仁”。
2.“克己复礼“为“仁”。
3.“忠恕”近“仁”。
4.“仁”有不同的层次。
二、孔子的“正名”思想1.“正名”的目的:恢复周礼的权威,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
2.“正名”的具体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三、孔子的“中庸”思想1.“中”与“庸”的具体含义:中,适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平常,不易,用。
2.“中庸”首先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3.“中庸”同时也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普遍方法论原则:“执两用中”。
四、孔子天命观的重大转向1. 将对鬼神的信仰悬置起来,把天命观的主要内容由神学转向人事:“敬鬼神而远之”。
2.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与必然性:“畏天命”。
五、重要的名词概念1.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2.文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第三节老子一、重点掌握老子“道”的多重涵义1.实存意义的“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2.规律性的“道”:反者道之动。
3.生活准则的“道”:德。
4.“道”的不同称谓:无、朴、一、大。
二、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1.“小国寡民”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相表里。
王夫之的“知行合一”论
王夫之的“知行合一”论作者:刘书含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0期摘要:“知”与“行”长期以来是中国哲学史上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作为知行学说的集大成者,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知行观的基础上,重新对“知”和“行”的关系进行了界定。
他认为,知行虽然各有功效但不可割裂,其中以行为本,“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而“行”也是“合道而行”。
在当代社会,“知行合一”不断国家革命和改革的过程中被强调,研究王夫之对“知行合一”的辨析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王夫之行可兼知尚书引义孟子早在三代时期,根据《尚书·说命》中所记载傅说的观点:“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1]就已经较早地阐发了知行关系这一命题。
知行观一直贯穿于中国哲学史的始终,是哲学家们讨论的重要范畴。
通过对知行观的论述,可以看出前人在此问题上的观点差异以及反复论证。
如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互发,而程颐则把《尚书》中的知行难易问题变成了先后问题,并强调知对行的指导作用。
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指出知是心之本体,即发明本心可以实现致良知、进而知行合一。
王夫之对朱熹、王阳明等前人学者的知行学说进行了批判继承,比较系统地阐释和解决了知行关系问题。
本文以王夫之《四书训义·孟子》、《尚书引义》和《四书大全说》为基础,较为系统地总结和论述了他对于“知行合一”辩证性的反复论证。
一、王夫之对“知行合一”的重新阐释(一)“知”与“行”的分与合:“知行始终不相离”王夫之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行合一”这种说法持肯定态度,但是这种肯定是在增加了很多限定的基础上。
他赞同《尚书·说命》中“知之匪艰,行之惟艰”[2]的观点,否定了宋儒“知先行后,知不先,行不后”的论断,认为将“知”与“行”这两个概念断然划分一个绝对的次序是错误的。
而这种割裂的论断使学者困于知见之中,已然与圣人之道相异了。
陆九渊、杨慈湖、王阳明等学者虽然看到了朱熹的“知先行后”[3]的缺陷,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即强调“行”,但是王夫之则指出这也是错的。
(完整word版)中国哲学史重点
《中国哲学史》复习提要一、名词概念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讲仁也就是讲自身修养,即是克己,也即克制约束自己;复礼的意思是回到理的规范上来,既是使言行合于理。
仁与礼相互并存,缺一不可.礼,是以仁及道德为基础。
通过理来实践自身的道德。
孔子的克己复礼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从社会政治的发展来看,孔子以克己复礼来调和当时社会的矛盾,避免社会变革,表现出他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一个人,遇事是做道德的选择还是做非道德的选择,都是自己给自己下命令的结果,而不是由他人或环境所决定的.复礼、合于礼,就是为他人、为社会尽责。
反者道之动:语出老子第四十章.指的是“道”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运动特征。
“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
依前者,“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两种含义在老子的思想中均能找到:“道”生养万物的过程即是由无到有、由一到多、由无限到有限的过程,这是朝相反方面的运动.“道”生养万物,但万物最终又复归于“道",这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
老子更重视“反复"之义“道”生养万物对万物而言向本源的重新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复命的过程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弱者道之用;弱者道之用指道用弱的一面来对待自然,换言之就是顺应而不是改变.倡导人生应当收敛、柔弱、谦退、“不敢为天下先”、“为而不争”.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论.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完整word版)中国社会思想史重点整理
中国社会思想史重点整理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守仁、王阳明、陆明鉴。
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著作:《道德经》主要思想:1、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是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
2、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3、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主张小国寡民的思想。
4、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主要思想:1、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和周朝的制度。
2、提出正名的主张,主张名实相符。
3、“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指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德主刑辅。
4、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提倡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指出过犹不及的道理。
6、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评价: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万世师表。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谥曰“敬仲”,著作:《国语·齐语》、《管子》主要思想:1、主张天道人情,指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建立国家组织。
2、强调关注民生,要恤民,顺民利民。
3、主张薄敛赋,反对重税,提出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好坏征税。
4、重视法制,强调公开、平等、强制性,倡导礼义廉耻,教化百姓。
5、主张农商并重,鼓励消费,刺激生产。
6、强调寓兵于民,实行兵民合一。
评价:管仲被誉为春秋第一相,孔子感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中国哲学史重点
目录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
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
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中国哲学史马工程版期末重点
马工程《中国哲学史》重点笔记整理复习资料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导论第一编先秦哲学第二编秦汉至隋唐哲学第三编宋至清代中叶哲学第四编近代哲学内容简介本书是马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本部分精选了相关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编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武汉大学2015研]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
“本始”是指原始,本初。
“材朴”是指资质朴素。
2022年考研843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含真题)考研复习重点笔记
2022年考研843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考研复习重点笔记(含真题)第一部分复习笔记一、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1)“三皇”传说①三皇a.有巢氏有巢氏是指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
c.神农氏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
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①伏羲氏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考研复习笔记来源于识库学习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1)五帝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①大规模战争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
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商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1)以氏族制为基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重点要点整理
导读一1、胡适对哲学的界定:“凡研究人生切要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2、胡适对哲学的界定(1923年修订):“哲学是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意义上着想,去找一个可普遍适用的意义。
”3、哲学应包含几种大的问题:①天地万物是怎样来的②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③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④怎样才可以使人有知识⑤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⑥人生究竟有何归宿4、哲学史学科的任务:①明变,弄清古今哲学思想变迁的线索,这是哲学史的“第一要务”②求因,不但要弄清哲学思想变迁的线索,还要弄清发生这种种变迁的原因(1)个人的才性不同(2)所处的时势不同(3)所受的思想学术影响不同③评判,明变、求因之后,还要对各加学说做出评判,使人了解其价值所在学说的效果大概有三个方面:(1)对同时代和后来的思想发生何种影响(2)在社会风俗政治上发生何种影响(3)可以造出怎样的人格来5、世界哲学可分东西两大支:①东支:中国、印度两系②西支:希腊、犹太两系6、中国哲学史分期:古代哲学、中世哲学和近世哲学7、哲学史史料的范围:哲学家的一生行事,思想渊源沿革,其哲学思想的真面目8、史料的“原料”与“副料”:①原料:哲学家本人的著作②副料:他人著述中提供的相关材料9、寻找证据的几个方面:①史事的真伪②文字的特点③文体的特点④思想的鉴别⑤旁证10、整理史料的方法:①校勘②训诂③贯通11、建立中国哲学史科学的必备条件:①搜集资料②审定史料的真假③把一切不可信的史料全行除去不用④把可靠的史料仔细整理一番二1、蔡元培称赞此书四大长处:①证明的方法②扼要的手段③平等的眼光④系统的研究2、书中体现的方法:①证明的方法②剪裁的方法③分析的方法④系统的方法(最根本)3、全书的系统的结构:作者非常重视考订作者生平,依据考订的结论,定其时代先后,在指出各家各派哲学与其对应时代的关系的同时,又指出前后递嬗和互相影响的关系三1、名学方法2、名学方法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固有的内容,被看作是古代各家各派哲学的中心问题3、由于把名学方法视为各家哲学的中心,视为古代哲学发展的主线,书中往往将古代哲人的政治哲学、教育哲学、人生哲学也都与其名学方法挂上钩,以其名学方法统贯起来4、胡适过于重视知识论和逻辑的内容,从此角度切入其他,这种方法会发生主客关系倒置四此书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1、它标志中国哲学史学科体系的建立2、实证史学的奠基之作3、思想启蒙的重要作用此书的不足之处:1、认为以知识论为中国古代哲学之“唯一的观察点”,忽略了中国古代哲人一些重要的思想观念,不免失之偏宕狭隘2、对各家各派哲学思想的来源,其思想的背景交代不够充分和不够正确3、以实验主义为基准来研究中国哲学,常有强人以就我的毛病实际上,此书最大的不足是没有真正突出中国古代哲学自身的特点第一篇导言1、哲学的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中国哲学史复习资料重点
中国哲学史一、孔子的正名思想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极为混乱的时代。
旧的秩序已经被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
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
孔子认为造成这种坏风气的原因是名与实不相符,没有一个共同的道德标准。
正名思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子路》)只有正名,才能够挽救秩序的崩溃,促进周礼的复兴;只有周礼才能恰当的运用刑罚,制止邪说暴行的产生和流行。
1、正名的标准是"礼”,即“周礼”;内容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为君之人必须符合“君”应有之义,为臣之人必须履行“臣名规定的为臣之道,为父、为子之人必须遵守父子”之名规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
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
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
2、孔子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
3、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子主张在维持周礼亲亲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内实行“贤贤”作为补充。
4、孔子为了复兴周礼,对周礼的再一个补充和发展就是提出“仁”" 作为礼的内容。
二、中庸之道1、中庸是一种至高的德行,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之一。
2、中庸是处世做事的最佳标准和尺度。
在孔子看来,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最好的状态是中道。
3、中庸要求遵守一定的标准,但又反对不顾一切地拘守某一固定标准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4、强调中庸的灵活原则,完全服从于他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
三、"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
荀子是第一个从理论上较为系统地、明确地对天给予自然的解释的思想家。
荀子的自然观与儒家不同,主要是继承了”道法自然”的思想。
他的《天论》是一篇杰出的黄老之学自然哲学著作。
1、天道自然的思想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把自然界看作是物质的东西,自然界的变化是物质本身固有的规律,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
中国史学史期末重点及复习思考题
中国史学史期末重点及复习思考题中国史学史期末重点及复习思考题一、全书要点(一定要了解,在填空、名词解释、简答中或有涉及)1.远古传说(1)远古传说: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历史意识的反映。
远古传说主要是有关氏族社会里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2)远古传说的内容:关于人类起源和自己祖先、氏族由来的传说;关于人类与自然进行斗争、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故事;关于原始氏族、部落间战争的故事。
(3)远古传说的特点:传说中的人物都被神化;传说中的英雄都是不脱离生产和为公谋利的人物;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相信人力可以征服自然,是对自然的一种迷信或崇拜。
(4)远古传说在史学上的价值:远古传说不仅反映了当时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而且保存了一定的真实的历史内容;经过后人整理加工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远古传说成为历史学家们探索、揭示先民初始时期社会历史风貌的重要资料;远古传说中反映的人对于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互相关系的原始意识,影响了后世文明时代史学家的历史观点的发展.2.《春秋》与《左传》(1)《春秋》:作者,孔子。
是现在所知的第一部也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私人撰写的编年体史书。
是孔子依据鲁国国史并参考列国史料所修。
其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主要记录了周王室、各诸侯国的朝聘、会盟、战事等政治、军事活动,以及包括日食、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和自然现象,书中也涉及到各族关系、城筑、田赋等方面的史实。
(2)《春秋》的主要成就和特点:第一,孔子既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又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
第二,严格采用“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方式逐条叙述记载历史。
第三,确立了“属辞比事”的修史方法。
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第四,《春秋》重人事而轻鬼神存在的问题:第一,具有明显的复古保守思想。
第二,春秋为后世“曲笔”写史开了先例。
第三,文字简约,语焉不详。
(3)《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28.2战时的哲学著作
• 在战前,北京大学哲学系(我在此毕业),清华大学哲学系(我 在此任教),被认为是国内最强的。它们各有自己的传统和 重点。北大哲学系的传统和重点是 历史研究,其哲学倾向是 观念论,用西方哲学的名词说是康德派、黑格尔派,用中国 哲学的名词说是陆王。相反,清华哲学系的传统和重点是用 逻辑分析方法研究哲 学问题,其哲学倾向是实在论,用西方 哲学的名词说是柏拉图派(因为新实在论哲学是柏拉图式的), 用中国哲学的名词说是程朱。
北大、清华都设在北平(前名北京),战争爆发后迁往西南,在那里与第三所大学,天津的南开大学, 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度过了整个战争时期。两个哲学系 联合起来,阵容是罕见的,惊人的,拥有 九位教授,代表着中西哲学的一切重要学派。最初,联大曾设在湖南省的长沙,我们哲学系和文、 法学院其他各系设在衡 山,即著名的南岳。
• 可是从纯哲学家的观点看,弄清楚过去哲学家的观念,把他们的理论推到逻辑的结论,以便看出这些理论是正确还 是谬误,这确实比仅仅寻出他们自己认为这 些观念和理论的意思是什么,要有趣得多,重要得多。这样做就有一个 从旧到新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是上述时代精神的另一个阶段。可是这样的工作,就再也不是 一个历史家的陈述性 工作,而是一个哲学家的创造性工作了。我与王国维有同感,就是说,我不愿只做一个哲学史家。所以写完了我的 《中国哲学史》以后,我立即 准备做新的工作。但是正在这个关头,战争就于一九三七年夏天爆发了。
28.2战时的哲学著作
• 哲学的推理,更精确地说,形上学的推理,其出发点是经验中有某种事物。这某种事物,也许是一种感觉,一种 感情,或别的什么。从"有某种事物"这句话 演绎出《新理学》的全部观念或概念,它们或是程朱的,或是道家的。 这些观念或概念,全部被这样地看作仅仅是"有某种事物"这句话的逻辑蕴涵。不难看出," 理"和"气"的观念是怎 样从"有某种事物"演绎出来的,其他的观念也都是这样处理的。例如,"动"的观念,我不是作为宇宙形成论的观 念,即宇宙的某种实际 的最初的运动观念,来处理的;而是作为形上学的观念,蕴涵于"存在"的观念自身之内的 观念,来处理的。存在是一流行,是一动。如果考虑宇宙静的方面,我们 会用道家的说法:在有物之前,必先有 "有"。如果考虑宇宙动的方面,我们会用儒家的说法:在物存在之前,必先有"动",这不过是存在的流行的另一 个说法。 在我称为图画式的思想中,实际上就是在想象中,人们把"有"、"动"想象为"上帝,万物之"父"。这一种 想象的思想,使人有宗教和宇宙形成论,而不是哲学 和形上学。
中国哲学史重点
中国哲学史重点孔⼦1 正名思想孔⼦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杀君,⼦杀⽗,邪说暴⾏不断发⽣的⼤乱局⾯。
(1)正名思想的提出要制⽌上述的“邪说暴⾏”的流⾏,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其要害就是要正名。
“名不正则⾔不顺⾔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所措⼿⾜。
”《⼦路》(2)周礼及正名:①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节等。
其中⼼内容就是以⾎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
②正名:具体内容——“君君⾂⾂⽗⽗⼦⼦。
”对于君,就应强调君就应该享受的权利,对于⾂,就应强调⾂应该尽的义务。
孔⼦就想提出这个理想标准的“名”来纠正那些不符合周礼情况的“实”。
这种⽤名以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
⽬的:孔⼦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订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3)复兴周礼不完全因袭周礼,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了,所以,他对周礼有⼀定的补充和发展,即“损益”。
①正名思想使周礼的指导思想更集中、更明确、也更理论化,特别提出要掌握周礼的这种思想实质“礼云礼云⽟帛云乎哉?”。
②对周礼的发展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③举贤才的思想,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主张在维持的原则下,在⼀定程度内实⾏“贤贤”⼈微⾔轻补充。
④为了复兴周礼的对其另⼀个补充和发展是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
“⼈⽽不仁如礼何”。
仁是所谓德化的具体内容。
孔⼦关于仁的思想的系统发挥,构成了其思想体系的核⼼,也是他思想最有特⾊的地⽅。
2 仁学思想(1)“克已复礼为仁”“⾮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
”〈颜渊〉。
⾸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约束⾃⼰的⾏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
其次:说明仁的⼀个特点--求仁完全是⾃觉的,由⾃⼰决定。
不依靠他⼈。
最后:进⼀步,求仁的具体条⽬,视听⾔动。
孔⼦说仁的性质时,强调了从政治的⾓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为才能叫做仁。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是同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而中国哲学史的基本特点是由中国社会的特点决定的。
一、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中国哲学史,在学术传统上经历了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实)学、近代新学和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主要的发展阶段。
中国哲学,最初是从原始宗教中逐渐分化出来的。
早在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公元前2100年)就已经孕育着哲学的胚芽。
原始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了解自然界,有了唯物论萌芽的基础。
主要体现在阴阳五行的观念上。
远在公元前1000余年,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有了现在、过去、未来的时间观念,称当今为今,过去的日子为昔,旬内之某日为翌,次旬之某日为来。
同时为了区分土地,进行商业交通和军事征伐,人们也有了东、西、南、北、中五方的空间观念。
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人们除了时空观念外,还产生了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
阴阳观念记载于《周易》。
人们长期观察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生殖现象,于是概括出天与地、雷与风、水与火、山与泽的对立。
再观察鸟兽,有牝有牡;观察草木,有雄有雌;观察人类,有男有女。
所以就把阴(一一)阳(——)的对立看作宇宙间普遍的根本的对立。
五行观念记载于《尚书周书洪范》。
所谓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
这些反映人们对衣食住行所必需的五种物质资料及其性能的认识,具有唯物论的因素。
可以说,阴阳五行观念,是中国原始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胚芽。
但是,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知识的贫乏,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便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如对天、地、日、月、风、雨、山、水、鸟、兽等的多种崇拜和对祖先神的崇拜,有了哲学思想的萌芽。
然而,哲学作为对整个宇宙认识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说,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通过文字记载的世界观,只能产生在奴隶社会。
在早期的奴隶国家——殷商(约公元前1562年),有了文字典籍《尚书》。
中国哲学史教程
中国哲学史教程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涵盖了从先秦时期到现代的各种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史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研究中国哲学史,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智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推动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古代哲学1.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主张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2.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3.墨家: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节俭等思想,强调民众利益。
4.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法治、权谋、严刑峻法,强调国家治理。
三、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贡献1.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仁”的观念,强调道德教化。
2.孟子:发展了儒家学说,主张人性本善,提倡王道政治。
3.墨子:倡导兼爱、非攻,为民众谋福祉。
4.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教化整治社会。
四、中国近现代哲学1.新儒家:如梁漱溟、冯友兰等,试图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2.新道家:如庄子、老子等,注重道家思想的现代解读。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五、中国哲学在海外的影响及文化交流中国哲学在海外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如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国家深受中国哲学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哲学体系。
此外,欧洲和美洲等地也涌现出了一批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促进了中西哲学的交流与互鉴。
六、结论中国哲学史是一部独特的文明史,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研究中国哲学史,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还能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1)“三皇”传说①三皇a.有巢氏有巢氏是至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
c.神农氏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
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①伏羲氏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1)五帝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①大规模战争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
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指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商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1)以氏族制为基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中国哲学史教案第8章明清实学.
章节八、明清实学课时9教学目的了解明清之际的巨变,产生了一批大哲,形成了明清实学这一哲学思潮。
明清实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即中国封建社会在明代更趋没落,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积重难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生长,新兴市民工商业者队伍发展起来,明清实学正是这种社会关系变革的反映。
把握明清实学是强调务实、注重实用的哲学智慧,它反思程朱理学,批判佛道和阳明心学,是反思的哲学、批判的哲学。
掌握李贽的反道学思想、戴震对理学的批判改造、王夫之的气学等。
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李贽的反道学思想、天赋平等观、童心说;戴震对“理”、“欲”、“情”、“知”的论说及意义;王夫之的“气”论及其“理气观”、“道器观”;王夫之关于“尊生”、“主动”的看法;王夫之的人性论和理欲观。
突出方法:个案特点突出介绍。
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虽有共同关注的话题,但又各有侧重。
李贽主要是对道学的批判,突出其启蒙意义;戴震努力挣脱理学的思想框架,由虚返实,指出天理不是一理,天地人物之道的运行中有其总体与部分的生生之调理、秩序,有不同类与事物的理。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把握明清之际的大哲学家们继承和超越前辈的思想。
戴震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及其知识主义倾向、超越知识层的思想。
突破方法:对比分析法。
如明清之际思想家的学养、思想框架离不开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亦与理学有关。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好的把握明清之际的大哲学家们提出了什么超越前辈的新思想。
相关内容素材教材:《中国哲学史》,第319—358页。
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哲学史论》,第268—334页。
《中国哲学智慧》,第186—225页。
教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学过程授课思路:清代明而兴,在汉族知识分子中激起极大的震荡,且中原文化昌盛之域积贫积弱。
而学术思想尚虚玄而不务实学、实行是当时中原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
明清实学反思程朱理学,批判佛道和阳明心学。
设问:如何理解王夫之的“诚者实有”的本体论及思想史意义?“理势合一”历史观的合理性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王夫之的“能所观”与“知行观”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
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
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6.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
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
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
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
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发,孔子把“仁”的本质诠释为“爱人”。
孔子主张反求诸己,通过道德的自律和主体意识的高扬实现“仁”的目标。
7.孔子是如何把“天命”的敬畏和人内在的道德性结合起来的?孔子一方面保留了天的神秘性和对于天、天命、天道的信仰、敬畏,另一方面又修正了西周关于天帝、天命只与天子、诸侯、大夫等贵族阶层有关的看法,肯定了个人所具有的宗教性。
孔子把外在的天命落实到人的内在之性上,实现了对外之天的敬畏与主体内在的道德律令的结合,从而为他的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找到了形上依据。
8.你怎样认识孔子思想中“仁”和“礼”的关系?孔子认为“礼”是“仁”的基础。
“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则是“仁”的彰显和外化。
孔子以“仁”为思想基础,以礼为外在的行事原则。
仁,是一种道德规范,具有内在性,受制于礼,两者相辅相成。
礼,是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制度,具有外在性。
9.何谓“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不是折中主义,而是一种辩证的智慧,在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
从思想方式上,中庸之道即反对偏执、片面,主张诸要素(特别是主要因素)的兼济、统一与平衡,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管理上说,中庸之道是一种管理理念与艺术。
在思想方法上,孔子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偏执。
在文质关系上,孔子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文质关系的中道。
在一般方法论上,孔子主张中庸,并将之称为最高的德。
“中庸”又是普遍的方法论。
“中”指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
“庸”则有“平常”“不易”“用”之义。
中庸的方法论包含有灵活处置、动态协调、辩证综合的意义,而要正确把握中庸的意义,也应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辩证思维的方法。
10.试概述孔子思想的价值和影响。
价值:孔子开创了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儒家学派。
(1)孔子价值表现在其人格典范上。
(2)孔子奠定了以“仁爱”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的精神价值系统。
(3)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开启了平民教育的先河,重视培养民间知识人,为打通士人参政的途径奠定了基础。
(4)孔子在整理古代典籍与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孔子对《诗》、《书》的内容加以取舍和编排,又对《礼》、《乐》做加工整理使之重新恢复,又把《鲁春秋》改成《春秋》,以褒贬是非善恶,史称“春秋笔法”。
影响:(1)孔子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走向。
儒学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基本形态之一。
儒家与诸子百家、佛教、道教等相互批评并不断融合,构成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传统。
(2)自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后,孔子的地位被历代统治阶级越捧越高,享有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思想家所不曾有过的特殊地位。
(3)与此同时,他的形象和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而工具化。
第三章老子的哲学11.如何理解老子的“道”?(1)以无为道老子把“道”由一个哲学范畴明确地上升和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原和本体概念,并对这一本原和本体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阐释。
“道”作为最根本的存在,不能从具体形态上把握。
从存在样态上看,“道”是混沌未分的原始物质,是“无”和“无形”。
“道”是无限的,是区别于有形的具体之物。
(2)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从根源上讲,万物皆生成于无限的“道”。
从宇宙生成论的道路来理解,道生万物的过程就是天地万物形成的过程。
(3)“惟道是从”“道”不仅创生万物,而且也从整全到分有,内化于万物之中。
12.谈谈你对老子哲学智慧的认识。
13.试论老子的辩证法。
(1)“有无相生”(2)“反者道之动”(3)贵柔守雌1.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极。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事物是在对立中来确立自己的性质的,所以《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事物的发展和转化。
老子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
3.通过否定到达肯定。
老子思想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否定意义的认识。
老子认为,通过否定到达肯定,是道的特性,因为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所以说,通过否定到达肯定是道的特性,是老子认识的一个原则。
14.概述老子社会历史观的主要内容。
“自然”与“无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观念。
(1)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自然”不是自然界意义上的自然,而是事物本然的状态和属性。
因此,人的真正本性应是效法天道,自然无为。
(2)无为而治。
在无道的政治中,统治者设置诸多禁令限制民众,但实际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因此,政治的有道,是从统治者的行为归于正道开始的。
(3)“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含有原始氏族社会的成分。
老子呼唤人们以虚静的心境超越春秋时期混乱的社会状态,返回到自然、淳朴、本真、自足、自主的生活方式,也就是“道”的生活方式。
15.试论述老子哲学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老子不仅是道家哲学的源头,而且是整个中国哲学发展演化的智慧源泉之一。
首先,老子把“道”看做化生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构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哲学体系。
他与主张“人文化成”、“刚健进取”的儒家学说一起构筑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格局。
其次,老子提出了“道”、“德”、“无”、“有”、“常”、“无为”、“柔弱”、“虚静”等重要范畴,赋予了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构建为一套玄妙的义理系统,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相对完整的哲学体系。
最后,落实到人生论和社会政治论,孔子对当时社会功利化和工具化的倾向加以反思和批评,倡导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建立了道家学派。
影响:1.老子哲学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观念,对事物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
老子哲学的辩证思维加深了人们对祸福相倚、难易相成、成败相因、柔弱胜刚强的认识,培养了人们清静谦下、虚己容物的精神境界。
老子哲学对中国辩证思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老子辩证思维中过分地重柔弱而轻进取、重静观而轻实践、重淳朴自然而轻文明知识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正常发展,需要我们加以必要的批判和扬弃。
2.老子哲学倡导自然无为,追求质朴本真,反对人为造作。
他所开创的道家以虚无为本,以柔弱为用,主张“无为而无不为”,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庄子思想。
3.受老子哲学影响,战国时期稷下学宫中的彭蒙、田骈、慎到等发展出了“黄老学派”。
4.此外,老子哲学还对儒、法、兵家产生了积极影响。
老子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哲学思想对后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里唯一可以与孔子哲学相提并论的思想流派。
第二十四章朱熹的理学16.朱熹是怎样阐发“理一分殊”的?有何意义?“理一分殊”所要阐明的是理一与万物(万理)的同与异、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理一分殊”是程颐提出的命题,朱熹继承发展了程颐的思想,认为“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就是一,是宇宙的本体;就每一事物来看,它都完整地禀受了理(太极)作为自己的本性,万理统一于一理,而一理通过万理来表现自己。
朱熹讲“理一分殊”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理摄万物;其二是万理归于一理。
意义:在朱熹看来,理是自为分殊又自为统一的。
由于“理之分”,才有事物的多样性;由于“理之一”,才有事物的统一性。
17.朱熹如何说明理气的动静关系?在朱熹的本体论思想当中,他认为“天地之中有理有气”。
宇宙万物是由理与气共同构成的。
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朱熹认为:第一,理先气后;第二,理气相即,“气之所聚,理即在焉”,对于任何事物的形成,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三,理主气从;第四:朱熹认为理构成了万物共同的本质,并运用气来解释世界的多样性问题,这就是理一分殊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