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课件

合集下载

排水工程概述 ppt课件

排水工程概述 ppt课件
施; ➢ 出水口:如果厂区距自然水体较近,可以将处理后的
工业废水通过出水口直接排入水体。
排水工程概述
1、排水系统的体制
定义: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污水和废 水以及空中降水所采用的排除方式称为排 水 体制。 分类:合流制、分流制。
排水工程概述
➢合流制排水系统 把所有需要排放的水(雨水、生活污水、工
排水工程概述
3、职业等级
➢初级工-具有独立执行运行操作的基本能力,在带班班长的带领下,
从事污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工作。
➢中级工-具有独立解决小型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问题的能力,能够带
领一班人,执行小型污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操作和设备维护及修理。
➢高级工-具有比较全面的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
排水工程概述
➢不完全分流制:是城市只设污水排水系统而不 设雨水系统。雨水沿街道边沟或明渠排入水体。 ➢特点:比较经济,但需具有有利地形时才能采 用。在新建城 市中,初期采用不完全分流制系统, 先解决污水排除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逐 渐完善,雨水管也建设起 来,改为完全的分流制, 这样分期建设排水系统,有利城市的发展。
排水工程概述
沟管:是预制的圆形管子。圆形管子水力性能 好,便于预制,使用材料经济,能承受较大荷 载,且运输和养护也较方便。
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管 陶土管 金属管 塑料管
排水工程概述
混凝土管:适用于排除雨水、污水。管 口通常有承插式、企口式和平口式。直 径一般小于450mm,长度多为1m。
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包括街坊、庭院或厂区内的污水 管道系统(又称街区污水管道系统)和街道污水管道 系统两部分。街区管道系统负责将街区各建筑物出户 管排出的污废水汇集并输送至街道污废水管道系统中 去。街道管道系统敷设在城市街道下面,其作用是排 出各街区污水管道流来的水。街道污废水管道系统由 支管、干管、主干管及管道上的附属构筑物组成。

排水工程PPT课件

排水工程PPT课件

有机物
水解细菌 小分子有机物
产酸菌
脂肪酸、醇类、 H2、CO2 产甲烷菌
CO2、CH4
l产酸阶段,又称酸性发酵阶

段;
酸 产性
l主要功能:水解和酸化,
酸发
阶酵 段阶
l主要产物:脂肪酸、醇类、
段 )
CO2和H2等;l主要来自微生物:统称为发酵细菌或产酸细菌;
( l主要特点有:1)生长快,
产 甲 烷 阶 段
酸化——将可溶性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脂肪酸、醇类等; l主要细菌:梭菌属、拟杆菌属、丁酸弧菌属等; l水解过程较缓慢,并受多种因素影响(pH、SRT、有机物种
类等),有时会成为厌氧反应的限速步骤; l产酸反应的速率较快; l大多数是厌氧菌,也有大量是兼性厌氧菌;
8
2、产氢产乙酸菌
l主要功能:将高级脂肪酸和醇类氧化分解为乙酸和H2; l主要反应:
l高的有机容积负荷的前提是高的生物量,相应的污泥负 荷仍然较低。
17
6、有毒物质
①硫化物和硫酸盐: 硫酸盐和其它硫的氧化物很容易在厌氧消化过程中被
还原成硫化物,可溶的硫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厌氧 消化过程主要是产甲烷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②氨氮: 氨氮是厌氧消化的缓冲剂,但浓度过高,则会对厌氧
消化过程产生毒害作用。抑制浓度为50~200mg/l,但驯化 后,适应能力会得到加强。 ③重金属、氰化物、有毒有机物:
乙酸
同型产IV乙(~酸5菌%)H2+CO2
(~70%)
III 产甲烷菌
CH4+CO2
说明:1)I、II、III为三阶段理论,
2)I、II、III、IV为四类群理论;
6
二、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微生物

排水工程(1).ppt

排水工程(1).ppt

三、非定型井、渠、管道基础及砌筑
1、拆分非定型井:
①垫层 定额P124 ②基础(底板)6-603
③流槽 6-608,6-609
④井室 P125
⑤井室盖板
⑥井筒 6-604,6-606
⑦井圈
⑧井座、井盖
三、非定型井、渠、管道基础及砌筑 一)非定型井砌筑
1.拆分非定型井: ⑤井室盖板 铸铁 成品安装6-626
3.工程量计算规则
以“m3”计算,分圆形与矩形,一般井筒采用
圆形,内径700mm,井室有圆形与矩形之分。
①井室砌筑——不扣除管径500以内的管道所
(m3)
占体积。
V=井室中心线周长×井室高度×井室壁厚
— 伸进管道截面积×井室壁厚
一)非定型井砌筑
3.工程量计算规则 ② 井筒砌筑(m3) V=井筒中心线周长×井筒高度×井筒壁厚 ③ 井室盖板、井圈—— 扣除中间空心部分 ④抹灰、勾缝工程量按表面积,以“m2”计算
2.常见的定额换算
④ 拱(弧)型混凝土盖板安装,按相应体积 的矩形板安装定额人工、机械乘系数1.15。
⑤ 片石砌筑,按相应定额石料用量乘系数 1.09,砂浆用量乘系数1.19。
⑥ 给排水构筑物垫层砌筑,套用非定型井垫 层子目,人工乘系数0.87;如池底混凝土 垫层需找坡,人工不变。
一)非定型井砌筑
②预制混凝土: P345 (m3)
四、模板、钢筋、井字架
2. 钢筋—— “吨 ”
套定额 ①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
②钢筋直径:≤φ10,≤φ20
>φ20
预应力钢筋长度:

先张法:按构件外型尺寸计算。

后张法:根据不同锚具,按规定计
算。
五、顶管工程

排水工程ppt

排水工程ppt

设计阶段
组织施工 阶段
竣工验收 交付使用
论证项目技术 经济可行性
确定基建项目 编制设计文件
设计图纸 与概预算
项目实施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废水的综合治理
——指对废水进行统一规划,多重治理。其主要内容有:
减少和控制废水及污染物的排放量 城市规划与生产布局合理化 充分利用水体、土壤的环境容量 发展经济、节能的水处理技术。 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综合利用 发展区域性废水及水污染整治系统
九、排水系统的设计程序
基本建设程序:
可行性研 究阶段
计划任务 书阶段
四、排水系统的体制
污水的概念与分类:
——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 了原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水,叫污水。
生活污水

城市污水
来 源
工业废水
分 降水(降雨和降雪)
四、排水系统的体制(续1)
污水的最终出路有三:
一是排放水体 二是灌溉农田
自然复用 三是重复使用 间接复用
直接复用
四、排水系统的体制(续2)
维护管理:合流制污水厂维护管理复杂。晴天时合流制管 道内易于沉淀,在雨天时沉淀物易被雨水冲走, 减小了合流制管道的维护管理费。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课件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课件
第2篇 城市污水处理
第3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3.1 格栅
格栅的作用:截流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 自学 3.2 破碎机 自学
3.3 沉淀理论
3.3.1沉淀的分类
1.自由沉淀:悬浮物浓度不高,颗粒形状、大小、
沉速始终不变 2.絮凝沉淀:悬浮物浓度50-500mg/L,颗粒粒
径、质量、沉速不断增加 3.区域沉淀:悬浮物浓度>500mg/L,颗粒群结 合成一个整体等速下沉 4.压缩:颗粒间相互支撑,在重力作用下,挤出 下层颗粒的间隙水
【例】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 Qmax=1.0 m3/s,Qp =70000 m3/d。 1.池子有效容积 设t=2min/s V=Qmax*T*60=1.0×2×60=120m2 2.水流断面面积 A=Qmax/v=1.0/0.1=10m2 3.池总宽度 设有效水深h2=2m, 池总宽度 B=A/h2=10/2=5m 4.池长 L=60*V*T=60×0.1×2=12m 5.每m3污水需气量 q=3600×0.2×1=720m3
L=3.6×6×1.5=32.4m 5.池子总宽度 B=A/L=1100/32.4≈34m 6.池子个数(或分格数) 设10个分格,每格宽 b=B/10=34/10=3.4m
3.5.2辐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一般为圆形,也有正方形的。主要由进水管、 出水管、沉淀区、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组成。按进出水的形式可 分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进水中心出水和周边进水周边出 水三种类型。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应用最为广泛。
砂粒mm016020025表面负荷121620172836274558除砂率100908510090851009085沉砂池直径m306090120最大设计流量去除粒径021mm砂粒017070158280去除粒径015mm砂粒011045102181表面流量负荷去除粒径021mm砂粒68707070去除粒径015mm砂粒44454545沉砂池深度m11121415最大流量时水深m05060911最大水平流速去除粒径021mm砂粒0113019401950212去除粒径015mm砂粒0073012501260137沉砂机宽度m040407078090100120343圆形涡流式沉砂池圆形涡流式沉砂池是利用水力涡流原理除砂

排水工程[1]

排水工程[1]
•缺点:由于管道数增多,投资比合流制增大。同时,因雨水可直接排 入河道,初降的雨水较脏,有可能污染河道。
PPT文档演模板
排水工程[1]
(2)不完全分流制 只有污水管道系统而没有完整的雨水排水系统。污水通过污水排
水系统流至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利用后,排入水体;雨水通过地面 漫流进入不成系统的明沟或小河,然后进入较大的水体。
PPT文档演模板
排水工程[1]
排水系统体制的含义
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的收集与排除方式称为排 水系统的体制,简称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的分类
排水体制
分流制 合流制
完全分流制 不完全分流制 半分流制(截流式分流制)
直排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 完全合流制
PPT文档演模板
排水工程[1]
➢合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天然降水采用同一管网系统收集、 输送和排放时,一般称这种排水方式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
在一些大城市,早期修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对于收集、输送的 城市污水及天然降水都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天然水体,这种 形式称为直排式合流制。国内外的许多大城市,在早期建成的排 水系统,几乎都是采用的直排式合流制系统, 对水体污染严重。
PPT文档演模板
排水工程[1]
(1)室内污水排水系统 室内污水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室内污水排水管道及其附属
卫生设备。它用于收集、输送室内的生活污水,并将其排至室 外的管网。 (2)室外污水排水系统
室外污水排水系统包括街坊污水系统与街道污水系统两个 组成部分,设置在工厂或居民住宅区内的污水管道,称为街坊 污水系统,其作用是将厂区、居住区的生活污水收集并输送至 街道污水系统。
天然降水,一般是指雨水及融化的冰雪水。由于天然降水的径 流量很大,必须及时排除,否则,会积水成灾,影响当地居民的正 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给水排水工程》PPT课件

《给水排水工程》PPT课件

a
65
绘制给水排水轴测图的一般步骤
⑷ 画各层楼、地面的横管、支管
a
66
给水排水轴测图
部分参考设计安装高度
a
67
绘制给水排水轴测图的一般步骤
⑸ 画相应的管道附件、器具等的图例
⑹ 布置标注 在适宜的位置布置应标注的管径、坡度、标高、 编号及必要的文字等(此处略)
a
68
给水排绘水制轴给测水排图水(轴续测8图)的一般步骤
a
41
92S220-10清扫口安装图DN50~DN100
a
42
99S304-74自闭式冲洗阀坐便器安装图(二)
a
43
99S304-18盥洗槽安装图(一)
a
44
99S304-84低水箱自闭式蹲式大便器安装图(二)
a
45
3.给
水排 水平 面图
1)建 筑给 排水 平面 图
a
46
一般图示规定
⑴ 比例
a
2
一、 概 述
1.给水排水工程及给水排水工程图 2.给水排水专业图中的管道 3.给水排水专业制图的一般规定
(GB/T 50106—2001) (1)图线 (2)比例 (3)标高 (4)管径
4.图例(GB/T 50106—2001)
a
3
11..给水排水工程及给水排水工程图
1)
a
4
2)给水排水工程图
给水排水工程图
基本要求 1概述 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图 3 建筑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a
1
基本要求
1.初步了解给水排水工程图;
2.识别给水排水工程图中常见的图例, 能运用轴测投影原理,阅读和绘制一般建 筑给水排水工程图;

2024版《建筑给排水工程》PPT课件

2024版《建筑给排水工程》PPT课件

《建筑给排水工程》PPT课件•课程介绍•建筑给水系统目录•建筑排水系统•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解读•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建筑给排水工程维护与管理01课程介绍010204课程目标与要求掌握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其在建筑领域的重要性。

熟悉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给排水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03建筑给排水工程概述介绍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建筑给水系统详细讲解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计算方法、管材管件选用等知识。

建筑排水系统深入介绍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设计要点、排水管材管件、污水处理等知识。

热水供应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课程实验与设计01020304介绍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加热方式、管道布置、保温措施等。

重点讲解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知识。

简要介绍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设计要点等。

通过实验和设计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认真听讲主动学习重视实践团队合作学习方法与建议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

与同学积极交流、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课程任务。

02建筑给水系统为满足建筑物内部生活、生产和消防等用水需求而设置的供水设施。

给水系统的定义给水系统的分类给水系统的组成根据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一般由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给水附件以及增压和贮水设备等组成。

030201给水系统概述03材料与设备选择原则根据水质、水压、水温等要求,以及建筑物性质、使用要求和投资等因素综合考虑。

01给水管道材料包括金属管(如钢管、铸铁管、铜管等)和非金属管(如塑料管、复合管等)。

02给水管道设备包括水泵、水箱、水池、水表、阀门等。

最新市政排水工程课件ppt

最新市政排水工程课件ppt
一般情况下均采用圆形检查并。检查井由井 底 (包括基础)、井身和井盖(包括益座)三部分 组成,
1、井底 2、井身 3、井盖 4、井基 5、沟肩
井身用砖、石砌筑,也可用混凝土或钢筋 混凝土现场挠筑,其构造与是否需要工人下井 有关系。不需要工人下井的检查并,井身为直 壁圆筒形;需要工人下井的检查井,井身在构 造上分为工作宽、渐缩部和井筒三部分,如图 所示。
新型管材不断涌现,口径在500以内逐渐被 UPVC管材替代。口径在1000以内逐渐被PVC 管材替代,另外塑料螺旋管和玻璃钢夹砂管也 在口径1000以上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二、排水管道基础
1、砂土基础
砂土基础又叫素土基础。分为弧形素土基枕基是只在管道接口处才设置的管 道局部基础,如下图所示。通常在管道接口 下用C10混凝土做成枕状垫块,垫块常采用 90度或135度管座。这种基础适用于干燥土 层中的雨水管道及不太重要的污水支管,常 与砂土基础联合使用。
井盖可采用铸铁、钢筋混凝土、新型复 合材料或其他材料,为防止雨水流入,盖顶 应略高出地面。盖座采用与井盖相同的材料。 井盖和盖座均为厂家预制,施工前购买即可, 其形式如图所示。
四、雨水口
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设置的收 集地表径流的雨水的构筑物。地表径流的雨水 通过雨水口连接管进入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
是在抹带层内填置钢丝网,钢丝网规格为 20号覆锌钢丝。网孔为10mm×10mm的孔眼。两 端插入基础混凝上中。
2、柔性接口
目前常用的柔性接口有沥青麻布(玻璃 布)接口和沥青砂浆接口两种,适用于地 基不均匀沉降较严重的地段的污水管道或 雨水管道的接口。
另外,新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道已推广使用橡胶圈接口。
2、本分部所称管径均指内径。 3、本分部是按无地下水考虑的,如有地下 水,需降水、设排水盲沟、基础铺设垫层、采用 湿土排水时均执行相应定额。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课件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课件
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11
例题: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到95% 时,求污泥体积
解 由
V2 V1 100 p1 V1 100 97.5 1 V1

100 p2 100 95 2
可见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 体积减少一半。
上式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因 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 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再符合上式关系。
④消化污泥 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 处理后,称为消化污泥或熟污泥。
⑤化学污泥 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后产生的 沉淀物称为化学污泥或化学沉渣。
2.污泥的性质指标
用于表示污泥性质的主要指标有:
(1)污泥含水率 (2)挥发性固体 (3)可消化程度 (4)湿污泥相对密度与干污泥相对密度 (5)污泥肥分 (6)污泥重金属离子含量
总之,污泥处理的目的是使污泥减量、稳定、 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4.污泥处理费用
占水处理厂的全部建设的20%~50%,甚至 70%。
5.污泥处理方案 (1)生污泥一浓缩一消化一自然干化一最终处置 (2)生污泥一浓缩一自然干化一堆肥一最终处置 (3)生污泥一浓缩一消化一机械脱水一最终处置 (4)生污泥一浓缩一机械脱水一干燥焚烧一最终处置 (5)生污泥一湿污泥池一最终处置 (6)生污泥一浓缩一消化一最终处置 上述生污泥指未经消化处理的污泥,详见后述。
31
32
由上图可知,污泥浓度在1%~6%之 间时,消化污泥的K值变化不大,约为 1.0~1.5;
生污泥及其浓缩污泥的K值提高较大, 约为1.0~4.0之间。
根据乘以K值后的水头损失值选泵,则 运行更为可靠。
33
例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污泥流量为 226.8m3/h(0.063m3/s),含水率98%(污 泥浓度为2%)。用管道输送至农场长期利用, 管道长度为5km,求管道输送时的水头损 失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形涡流式沉砂池设计参数: (1)表面负荷为200m3/m2· h,水力停留时间为20~60s; (2)进水渠道流速,在最大流量的40%~80%情况下为0.6~ 0.9m/s, 在最小流量时大于0.15m/s,但最大流量时不大于1.2m/s; (3)进水渠道直段长度应为渠宽的7倍,并不小于4.5 m; (4)出水渠道进水渠道的夹角大于270º 。 钟式沉砂池型号及各部分尺寸
辐流 式
竖流 式
斜 (管) 板
1.沉淀效果好 2.占地面积小 3.排泥方便
1.易堵塞 2.造价高
1.适用于原有沉淀池 的挖潜或扩大处理能 力 2.适用于作初沉池
(3)有效水深2~4m,超高为0.3m,缓冲层为0.3~0.5m。 (4)污泥区容积 初沉池按不大于2d计算,二沉池按不大 于2h计算。方斗宜为60º ,圆斗宜为55º 。 (5)污泥排放 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初沉池1.5 m,活性 污泥法后二沉池0.9m,生物膜法后二沉池1.2m。排泥管直径不 应小于200mm。 (6)堰负荷 初次沉淀池不宜大于2.9L/s· m;二次沉淀池不 宜大于1.7L/s· m.
3.3.2沉淀试验与沉淀曲线
1.自由沉淀
t(min) C(mg/L) η(%) η=(C0-C)/C0 u(mm/s) P0(%) h/t P0 P0=C/C0 0 C0 5 C1 η1 u1 P1 10 C2 η2 u2 P2 15 C3 η3 u3 P3 ... ... ... ... 60 Cn ηn un Pn
3.5.3 竖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一般为圆形或方形,由中心进水管、出水装置、沉淀 区、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组成。 污水自中心管流入后向下经反射板呈上向流流至出水堰,污泥沉入污 泥斗并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排出池外。
设计要求 (1)中心管下口应设有喇叭口和 反射板,各部分尺寸关系见左图。 (2)当池子直径(或正方形的一 边)大于等于7.0m时,应增设辐射式 集水支渠。 (3)排泥管下端距池底不大于 0.20m,管上端高出水面0.4m以上。 (4)浮渣档板距集水槽0.25~ 0.5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 度为0.30~0.40m。
3.5.4 设计参数
(1)设计流量 当污水为自流进入时,按最大设计流量; 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按每期工作泵的最大组合流量; 在合流制处理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设计,沉淀 时间不宜小于30min。 (2)设计数据 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
沉淀池类型
初次沉淀池 二次沉 生物膜法后 淀池 活性污泥法后 沉淀时间 表面水力负荷 (h) (m3/(m2· h)) 1.0—2.0 1.5—2.5 1.5—2.5 1.5—3.0 1.0—2.0 1.0—1.5 每人每日污 泥量(g) 14—27 7—19 10—21 污泥含水率 (%) 95—97 96—98 99.2—99.6
1750
2000
1750
2200
5.80
6.10
1.5
1.5
1.20
1.20
2.40
2.40
0.40
0.40
2.50
2.50
1.30
1.30
0.75
0.89
0.70
0.75
0.80
0.80
1.95
1.95
3.5 沉淀池 沉淀池分类 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管)和迷宫沉淀池。
3.5.1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平面呈矩形,一般由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 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等构成。排泥方式有机械排泥 和多斗排泥两种,机械排泥多采用链带式刮泥机和桥式刮泥机。
3.3.3理想沉淀池
v u0
u0/v=H/L
u0=v*H/L
第2篇 城市污水处理
第3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3.4 沉砂池
沉砂池的作用: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 沉砂池设在初沉池前,或泵站、倒虹管前 分类: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竖流式沉 砂池、涡流式沉砂池和多尔沉砂池
3.4.1 平流沉砂池
【例】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 Qmax=0.6 m3/s,Qp =30000 m3/d,Qmin=0.3 m3/s, 求:沉砂池各部分尺寸。 1.池子长度 设v=0.20m/s,t=40s L=0.20×40=8m 2.水流断面面积 A=Qmax/v=0.6/0.2=3.0m2 3.池总宽度 设有效水深h2=1.0m, 池总宽度 B=A/h2=3/1=3.0m 4.沉砂斗所需容积 设T=2日 V=QpXT/106=30000×30×2/106=1.8m3
3.4.3 多尔沉砂池
多尔沉砂池上部为方形,下部为圆形,装有复耙提升坡道式 筛分机。 为了保证分离出的砂粒纯净,有机物含量仅10%左右。利用 复耙提升坡道式筛分机分离沉砂中的有机颗粒,分离出来的污泥 和有机物再通过回流装置回流至沉砂池中。 为确保进水均匀,一般采用穿孔墙进水,固定堰出水。
砂粒(mm) 表面负荷 (m3/(m2· h)) 除砂率(%)
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
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
设计要求 (1)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0.10。 (2)一般均采用机械刮泥,当池子直径小于20m时,一般采 用中心传动的刮泥机,当池子直径大于20m时,一般采用周边传 动的刮泥机。对于二次沉淀池,也可以采用刮吸泥机。刮泥机 旋转速度一般为1~3r/h,外周刮泥板的线速度不超过3m/min, 一般采用1.5m/min。 (3)池子直径较小(小于20m)时,也可以采用多斗排泥。 (4)中心进水口的周围应设置整流板,整流板上的开孔面 积为过水断面(池子半径1/2处的水流断面)面积的6%~8%。 (5)出水堰前应设浮渣档板,被拦截的浮渣用刮渣板(装 在刮泥机桁架的一侧)收集,并通过排渣管排除。
沉砂池深度(m)
最大流量时水深(m) 最大水平流速 (m/s) 去除粒径 0.21mm砂粒 去除粒径 0.15mm砂粒
1.1
0.5 0.113 0.073 0.4 8.0
1.2
0.6 0.194 0.125 0.4 9.0
1.4
0.9 0.195 0.126 0.7 10.0
1.5
1.1 0.212 0.137 0.7 12.0
沉砂机宽度(m) 洗砂机斜面长(m)
3.4.3 圆形涡流式沉砂池
圆形涡流式沉砂池是利用水力涡流原 理除砂。污水从切线方向进入,进水渠道 末端设有一跌水堰,使可能沉积在渠道底 部的砂粒向下滑入沉砂池。池内设有可调 速浆板,使池内水流保持螺旋形环流,较 重的砂粒在靠近池心的一个环形孔口处落 入底部的沉砂斗,水和较轻的有机物被引 向出水渠,从而达到除砂的目的。
3.4.2 曝气沉砂池
曝气的作用:
使颗粒之间产生磨擦,将包裹在颗粒表面的有机物 磨擦去除掉,产生洁净的沉砂,同时提高颗粒的去除 效率。曝气沉砂池沉砂的排除一般采用提砂设备或抓 砂设备。 2.设计要求 (1)旋流速度应保持0.25~0.3m/s; (2)最大时流量停留时间1~3min,水平流速0.1m/s; (3)有效水深2~3m,宽深比1.0~1.5m,长宽比可达5 (4)空气扩散装置设在池的一侧,距池底0.6~0.9 m; (5)每m3污水需气量0.1~0.2m3。
类型
平流 式
优点
1.沉淀效果好 2.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 化适应性强 3.施工方便 4.平面布置紧凑,占地 面积小 1.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 沉淀池个数较少,比较 经济,便于管理 2.机械排泥设备已定型, 排泥较方便 1.占地面积小 2.排泥方便,运行管理 简单
缺点
适用条件
1.配水不易均匀 1.适用于地下水位较 高,地质条件较差的 2.采用机械排泥时设备易腐蚀 3.采用多斗排泥时,排泥不易均匀, 地区 2.适用于大中小型污 操作工作量大 水厂 1.池内水流不稳定,沉淀效果相对 较差 2.排泥设备比较复杂,对运行管理 要求较高 3.池体较大,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1.池体深度较大,施工困难 2.对冲击负荷和温度的变化适应性 差 3.造价相对较高 4.池径不易过大 1.适用地下水位较高 的地区 2.适用于大、中型污 水处理厂 1.适用于小型污水处 理厂或工业废水处理 站
【例】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Qmax=2200 m3/h,设计人口330000 人,采用链带式刮泥机,求平流式沉淀池各部分尺寸。 [解]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草图见下图。
1.池子总表面积 设表面水力负荷q=2m3/(m2· h) A=Qmax/q=2200/2=1100m2
2.沉淀部分的有效水深 设沉淀时间t=1.5 h h2= q*t=2×1.5=3.0m 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Qmaxt=2200×1.5=3300m3 4.池长 设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6mm/s

【例】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 Qmax=1.0 m3/s,Qp =70000 m3/d。 1.池子有效容积 设t=2min/s V=Qmax*T*60=1.0×2×60=120m2 2.水流断面面积 A=Qmax/v=1.0/0.1=10m2 3.池总宽度 设有效水深h2=2m, 池总宽度 B=A/h2=10/2=5m 4.池长 L=60*V*T=60×0.1×2=12m 5.每m3污水需气量 q=3600×0.2×1=720m3
0.16 12 100 16 90 20 85 17 100
0.20 28 90
3.0 0.17 0.11 68 44
0.25 36 85 27 100
6.0 0.70 0.45 70 45
45 90
9.0 1.58 1.02 70 45
58 85
12.0 2.80 1.81 70 45
沉砂池直径(m) 最大设计流量 (m3/· h) 表面流量负荷 (m3/(m2· h)) 去除粒径 0.21mm砂粒 去除粒径 0.15mm砂粒 去除粒径 0.21mm砂粒 去除粒径 0.15mm砂粒
型号 50 100 200 300 550 900 1300 流量 (L/s) 50 110 180 310 530 880 1320 A (m) 1.83 2.13 2.43 3.05 3.65 4.87 5.48 B (m) 1.0 1.0 1.0 1.0 1.5 1.5 1.5 C (m) 0.305 0.380 0.450 0.610 0.750 1.00 1.10 D (m) 0.61 0.76 0.90 1.20 1.5 2.0 2.20 E (m) 0.30 0.30 0.30 0.30 0.40 0.40 0.40 F (m) 1.40 1.40 1.35 1.55 1.70 2.20 2.20 G (m) 0.30 0.30 0.40 0.45 0.60 1.00 1.00 H (m) 0.30 0.30 0.30 0.30 0.51 0.51 0.61 J (m) 0.20 0.30 0.40 0.45 0.58 0.60 0.63 K (m)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L (m) 1.10 1.10 1.15 1.35 1.45 1.85 1.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