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会计的国际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封面
题目: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会计的国际化
姓名教育层次
班级学号
专业指导教师
2012.10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会计的国际化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信息提供方式,其信息的揭示、传递和交流理应不受国别区域的限制,应为国际经济往来提供充分的共享信息。。同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会计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环境因素,而国际化的会计反过来又为国家化的经济创造了条件。会计的国际化不仅能够有效的吸收国际资本,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质量和国际信誉,也对国内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榜样作用。因此,全面系统的对会计的国际化和市场话进行分析研究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跟国际化接轨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加入WTO文件的正式签署,我国的会计开始在一个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但由于政治、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利益主权国在会计程序、方法与会计信息的对外提供等方面又表现出各种差异。本文试从定位会计国家化如何协调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方面展开。
【关键词】会计国家化国际化协调中国特色
目录
一、会计的国家化和国际化释义………………………………………………
(一)会计的国际化………………………………………………………
(二)会计的国家化………………………………………………………
二、会计国际化与会计国家化的关系……………………………………………
(一)会计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的差别
(二)会计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的联系
三、正确化解会计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之间的矛盾…………………………………
(一)正确处理国家化和国际化的关系……………………………………
(二)正确开展会计国际协调…………………………
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会计体系…………………………………………
(一)中国特色的会计标准………………………………………………
(二)实现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
序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信息提供方式,其信息的揭示、传递和交流理应不受国别区域的限制,应为国际经济往来提供充分的共享信息。但由于政治、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利益主权国在会计程序、方法与会计信息的对外提供等方面又表现出各种差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国际化与会计国家化作为现代会计发展中的一对矛盾,已成为国际会计界所关注的热点。本文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会计的国家化和国际化释义
(一)会计的国际化
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会计界常简称为会计国际化,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从会计专业分类角度看,会计国际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会计政策惯例国际化。即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在内容、结构体系、制定方法和程序等方面趋同国际会计政策惯例,其中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因为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核心,一国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体系和规范的内容及方法上是否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趋同,是影响会计国际需求的主要因素。
(2)会计管理体制惯例国际化。主要是指会计组织管理体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两方面趋同国际会计管理惯例,它包括本国会计管理机构设置、企业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模式、民间会计组织设置与运行模式,特别是积极参加国际性会计组织等内容。
(3)会计教育惯例国际化。包括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专业层次的设置、课程体系的编排、教育管理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
(4)执业会计惯例国际化。包括注册执业人员的认定、考核方法、机构的审批、民间审计的运作和监管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
(5)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与会计报告惯例国际化。即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同的会计确认标准、计量记录方法和报告体系等,促进所供会计信息满足国际经贸往来和国际资本市场等的需要。
(6)积极引进和运用国际上通用的先进会计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
(7)促使与各国会计事务处理的协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8)积极参加国际会计活动,努力促使其他会计事务处理方法趋同国际惯例。
(二)会计的国家化
会计国家化是指会计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紧密相关,会计理论和方法表现出明显的国家特色。我们认为国家化是会计发展的内因,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外因,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协调是会计健康的发展保证。
1、国家化:会计发展的内在动力
会计是一种确认、计量、记录经济事项的技术,以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会计始终处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具有国家化的一面,各国政治、经济、法律体系、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等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会计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规定了会计发展的基本格局。会计的本质作用不仅仅在于只从形式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运行过程和结果,而且要从本质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所内含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下,会计的诸多方面都必须体现这些制度的基本要求。会计系统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性的要求决定了会计系统与整个母系统及其它各子系统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改革开放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具有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制定了一整套关于企业资金审批、划拨、调配,审定企业财务报表、年度预决算和资产经营计划,核销企业呆坏账,核实、批复报损金额等的制度,从而形成高度集中统管的财会模式。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实际上是在国家直接领导下的一个部门,会计核算的范围可视为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实质上是以国家的各项要求和指标为尺度来归集会计信息,是对计划经济予以局部的反映。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吸引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后期资本市场的大力发展,21世纪初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使得我国会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的会计主体拥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会计的服务对象变为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企业经营活跃,业务频繁,会计行为所涉及的范围和利益主体较广,会计的市场作用明显。等等这些变化推动我国会计的改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