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的舒适性研究

合集下载

重型车空气悬挂座椅动态舒适性研究

重型车空气悬挂座椅动态舒适性研究

重型车空气悬挂座椅动态舒适性研究摘要:驾驶员座椅动态舒适性是重型卡车用户感知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对座椅动态舒适性能进行改进与实践,可以提高座椅乘坐舒适性能,缓解驾驶疲劳。

通过对空气悬挂座椅的减振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舒适性研究,并在改善座椅动态舒适性方面加以实践,探索空气悬挂座椅动态舒适性研究思路和方法,积累重型卡车座椅舒适性能设计经验。

关键词:空气悬挂座椅;动态舒适性;重型车中图分类号:U463.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5)02-0037-07Abstract:The driver's seat dynamic comfort is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heavy truck user’s perception. To improve the dynamic comfort seat,we can reduce driving fatigue and improve the ride comfort. Through researching the air suspension seat vibration system’s structure,principle and comfortable performance theory,and practicing it in improving dynamic comfort seat,we explore the air suspension seat dynamic comfort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accumulate the experience of designing heavy truck seatdynamic comfort performance.Key Words:air suspension seat;dynamic comfort;heavy truck驾驶员座椅是汽车上重要的功能件与安全件,它不仅提供支承,保护乘员、给驾驶员可靠的定位,并提供舒适的位置。

基于商用车气囊减震系统的舒适性研究

基于商用车气囊减震系统的舒适性研究

10.16638/ki.1671-7988.2021.08.030基于商用车气囊减震系统的舒适性研究王丽鹏,洪恺,肖何,宁方勇,姚景(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61)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商用卡车的减震系统从最初的机械减震发展到后来流行的气囊减震,全浮式、半浮式、四点悬浮气囊结构等,说明人们对商用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文章研究全浮式气囊减震系统在商用车领域中的设计应用,舒适性要求仅通过理论计算很难获得最佳状态,应通过理论、实验相结合方式持续优化。

在设计验证阶段,需要对实车进行初步测量,计算出固有参数,再通过一些特殊手段计算出相应数据作为输入,经过分析筛选出有效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初版参数样件进行装车,最后通过不断的实际路试进行验证修正原输入参数,最终确定最佳匹配参数并固化下来用于量产。

关键词:气囊减震;舒适性;空气弹簧;阻尼器中图分类号:U4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1)08-96-04Research on Comfort Based on Airbag Shock Absorbing System ofCommercial VehicleWang Lipeng, Hong Kai, Xiao He, Ning Fangyong, Yao Jing(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Anhui Ma'anshan 243061)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shock absorption system of commercial trucks has developed from the initial mechanical shock absorption to the popular airbag shock absorption, the all-floating, semi-floating, four-point suspension airbag structure and so on, which shows that the comfort requirement of commercial vehicles is more and more high.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ll-floating airbag shock absorption system studied in this paper in the field of commercial vehicles. In the stage of design verifi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preliminary measurement of the real vehicle, calculate the inherent parameters, calculate the corresponding data as input through some special means, filter out the effective data and analyze it.Keywords: Airbag shock absorber; Comfort; Air spring; DamperCLC NO.: U463.33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1)08-96-04前言目前国内外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再加上国家对环保出台更加严格地要求,作为物流运输的主要工具之一,商用牵引卡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物流车司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舒适性的要求就自然越来越受重视。

重型卡车驾驶室乘坐舒适性研究

重型卡车驾驶室乘坐舒适性研究

Zn ( x)
(4)
式中 ,ωb n 、ξn 、μn 分别为车架弯曲的第 n 阶模态圆频率、模态
阻尼比和模态质量 ,可由试验模态分析得到。
由式 (2) ~ 式 (4) 可以计算出由车架弯曲振动
引起的横向位移 zb 。 1. 3 车架的弯曲弹性振动与刚体运动的合成
在位置 x 处车架的横向位移 z ( x) 为重心在垂
Abstract : It was const ructed t hat a t ruck model of 15 degrees of f reedom including t he beaming , t he bending vibration of t he f rame. The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which was used to describe t he f requency response under road random profile input s. The ride comfort of cab is improved by changing t he parameters of cab suspensions.
同 ,即
Zrr ( t) = Zrf ( t - td)
(11)
式中 , td 为时间滞后 , td = 3. 6 ( x r - xf) / v 。
3 驾驶室舒适性计算机仿真结果
根据考虑车架弹性弯曲振动到第二阶为止的
15 自由度振动模型 , 使用 Matlab , 编制程序可以
方便地对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进行计算机仿
密度; A 为截面积。
对应第 n 阶振动 ,式(1) 的解可以分解为振型函
数 Zn ( x) 和时间函数 Tn ( t) 的乘积 ,即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与探讨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与探讨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与探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汽车消费日渐普及化,更多的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庭。

随之,人们对汽车各方面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环保、舒适、节能。

在汽车内饰件中,汽车座椅是最核心的组成要素,和驾乘者的联系最为密切,逐渐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它代表着关键性的汽车价值,有着浓重的感情色彩,必须对其舒适性开发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设计汽车座椅的时候,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切入点,不断赋予产品不同功能,促使座椅具备更高的品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驾乘体验,让舒适性成为一款汽车的亮点和卖点之一。

标签:汽车;座椅;舒适性1、舒适性的概念所谓的舒适性就是指舒服程度的一种表述,这种表述直接影响一种事物的主要特征,是对其性能的主要表征,因此,舒适性的表述直接影响到整个事物描述的全面。

具体到汽车的舒适性来说,主要是指汽车在驾驶过程中,驾驶者和乘坐者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将直接影响汽车的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向,因为主要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出,现代汽车的设计才能进一步满足其要求。

因此,在汽车的舒适性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体与车辆中的具体部件之间的位置、手感等方面的关系,只有关系合适、科学,这种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才能进一步体现出来,另外,这种科学合理的驾驶或乘坐主要车辆与人体之间在生理或者心理上的感受,人体在驾驶过程中需要手感、听觉等具体的生理条件反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感受,同时在驾驶或者乘坐的心理方面也存在更多的舒适性表述,主要体现在有无感受到疲劳、驾驶心情怎样等等。

2、影响座椅舒适性的几个因素2.1座椅接触面体压分布根据人体组织的解剖学可知,坐骨结节处是人体最能耐受压力的部位,适合于承重,而大腿下靠近表面处因有下肢主动脉分布,故不宜承受重压。

据此座垫上的压力应按照臀部不同部位承受不同压力的原则来分布,即在坐骨处压力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少,至大腿部位时压力降至最低值,这是座垫设计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原则。

汽油大型客车的悬挂系统与行驶舒适性改善研究

汽油大型客车的悬挂系统与行驶舒适性改善研究

汽油大型客车的悬挂系统与行驶舒适性改善研究悬挂系统是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稳定性和舒适性的关键部件之一。

对于大型客车来说,悬挂系统的设计和调整对行驶舒适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改善汽油大型客车的悬挂系统,提高其行驶舒适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型客车的行驶舒适性所面临的挑战。

由于其尺寸较大,座舱内的乘客容易受到道路不平坦、颠簸等因素的影响。

这对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乘客的舒适感造成了困扰。

因此,改善汽油大型客车的行驶舒适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要改善汽油大型客车的悬挂系统,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选择合适的悬挂系统类型非常重要。

目前,常见的悬挂系统类型包括独立悬挂系统和非独立悬挂系统。

独立悬挂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悬挂性能和行驶舒适性,但其成本较高。

而非独立悬挂系统则相对便宜,但在行驶舒适性上表现不及独立悬挂系统。

因此,在设计汽油大型客车的悬挂系统时需要权衡这些因素,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其次,调整悬挂系统的参数和设置也是改善行驶舒适性的关键。

其中,减震器是悬挂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对于行驶舒适性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调整减震器的阻尼力可以有效减震乘客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改善行驶舒适性。

此外,调整悬挂系统的弹簧刚度、支撑点位置等也会对行驶舒适性产生影响。

通过合理的参数和设置调整,可以使得汽油大型客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和稳定。

另外,使用优质的轮胎也是提升行驶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优质轮胎可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减震效果,减少道路不平坦对乘客的影响。

同时,在选择轮胎时,也需要考虑其胎噪和抗磨损性能,以提供更好的行驶体验和乘坐舒适感。

除了悬挂系统和轮胎的改善,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行驶舒适性。

例如,电子悬挂系统可以根据路况和车速自动调整悬挂系统的参数,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和提供更好的行驶舒适性。

此外,一些新型的悬挂系统如主动悬挂系统和气动悬挂系统也可以提供更好的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重维护和保养汽油大型客车的悬挂系统。

交通运输中的舒适性评价与改善研究

交通运输中的舒适性评价与改善研究

交通运输中的舒适性评价与改善研究一、引言交通运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工具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中的舒适性评价与改善研究,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二、舒适性评价交通工具的舒适性评价是提升交通运输舒适性的关键。

舒适性评价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座椅舒适度、空气质量、噪音水平、振动等。

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对乘客的舒适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 座椅舒适度座椅舒适度是乘客在交通工具上的关键考量因素之一。

舒适的座椅设计应该合理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能够提供良好的腰部和颈部支撑,并能够调整以适应不同个体的需求。

此外,座椅材料的选择也会对舒适度产生影响,如是否采用透气性的布料,以及座椅填充物的质量等。

2. 空气质量在良好的交通工具中,空气质量应该得到保证,以确保乘客呼吸的舒适度。

空气循环系统的设计应合理,能够及时除去车内的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

此外,空气温度和湿度也应适宜,以提供乘客舒适的环境。

3. 噪音水平噪音是交通运输中最常见的影响因素之一。

噪音会对乘客的听觉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其出行的舒适度。

因此,在交通工具的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噪音产生,并且通过隔音材料和隔音结构来降低车内噪音水平。

4. 振动振动是交通工具上另一个重要的舒适性因素。

大幅度的振动会对乘客的身体产生不适感,甚至影响其健康。

因此,在交通工具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减少振动的产生,通过合理的悬挂系统和减震结构来改善乘坐体验。

三、舒适性改善研究与方法为了提升交通运输中的舒适性,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改进。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舒适性改善方法。

1. 材料改进通过改进座椅材料,如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座椅填充物和透气性良好的面料,能够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此外,也可以采用新型材料来减轻交通工具的重量,降低振动和噪音水平。

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舒适性也有望得到提升。

例如,智能调节座椅可以根据乘客的个体差异进行自动调整,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座椅支撑。

新能源轻卡驾驶室热舒适性试验研究与仿真分析

新能源轻卡驾驶室热舒适性试验研究与仿真分析

新能源轻卡驾驶室热舒适性试验探究与仿真分析摘要:新能源轻卡的崛起已成为当前汽车行业的一个明显趋势。

然而,由于其驾驶室气候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其热舒适性问题却一直存在着。

本文旨在通过试验探究和仿真分析两种方法,对新能源轻卡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评估。

探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驾驶室内气温、湿度、热辐射及其它舒适性指标与驾驶员的感受存在显著相关性。

同时,新能源轻卡驾驶室热舒适性难点在于热舒适性参数间互相制约且互相影响,因此需要在气候控制系统设计和调控方面加强应用热舒适性模型的探究,从而实现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高效、安全、舒适的体验。

关键词:新能源轻卡,驾驶室,热舒适性,试验探究,仿真分析1.引言新能源轻卡因其环保高效、安全可靠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车辆市场的主流。

但在新能源轻卡的使用中,驾驶室热舒适性问题成为了新的难题。

本论文旨在通过试验探究和仿真分析两种方法,对新能源轻卡驾驶室热舒适性进行评估,提高其使用体验和安全性。

2.试验探究通过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试验,本探究得到了新能源轻卡驾驶室热舒适性的实际参数。

试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环境下,驾驶室内的气温、湿度、热辐射等参数对驾驶员的热舒适性感受有较大的影响。

同时,试验数据表明新能源轻卡驾驶室热舒适性参数间互相制约且互相影响,这为气候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控增加了难度。

3.仿真分析本文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模拟了不同气候条件下,驾驶室内的热传导、流淌和热辐射等物理现象,依据气候控制系统的参数,计算了热舒适性的各项指标。

仿真结果表明,气候控制系统计算的热舒适性参数与实测值的偏差较小,证明了本文所设计的气候控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驾驶员的热舒适性。

4.综合分析通过试验探究和仿真分析两种方法对新能源轻卡驾驶室热舒适性进行评估,本探究得到以下结论:(1)热舒适性参数间互相制约且互相影响,这加大了设计和调控气候控制系统的难度。

(2)驾驶室内的热舒适性参数如气温、湿度、热辐射等与驾驶员的热舒适性感受有显著相关性。

车辆舒适性与内部空间设计研究

车辆舒适性与内部空间设计研究

车辆舒适性与内部空间设计研究在现代社会,车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基本的交通功能,车辆的舒适性和内部空间设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一个舒适且合理设计的内部空间,不仅能提升驾驶和乘坐的体验,还能减轻疲劳,增加出行的愉悦感。

车辆舒适性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座椅的设计至关重要。

座椅的舒适度直接影响着驾乘者的身体感受。

好的座椅应该具备良好的支撑性,能够贴合人体的曲线,分散身体的压力,特别是在长时间驾驶或乘坐时,能有效减少腰部、背部和臀部的疲劳感。

此外,座椅的材质也对舒适性有很大影响,柔软但有一定弹性的面料能够增加触感的舒适程度。

座椅的调节功能也不容忽视,包括前后、上下、靠背角度以及腰部支撑的调节,以适应不同身材和坐姿的需求。

悬挂系统也是影响车辆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优秀的悬挂系统能够有效地过滤路面的颠簸和震动,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

较软的悬挂可以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让车内的驾乘者感受到更柔和的行驶质感。

然而,过软的悬挂在高速行驶或转弯时可能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车辆的隔音性能同样是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界的噪音,如道路噪声、风噪和发动机噪音,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阻隔,会极大地影响车内人员的心情和交流。

采用高质量的隔音材料,优化车辆的密封性能,以及对发动机和底盘进行声学处理,都能显著提高车内的安静程度,为驾乘者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

除了舒适性,内部空间设计也对车辆的整体体验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是空间的布局。

合理的布局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车内有限的空间,提供宽敞的乘坐和储物空间。

前排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设计应该方便操作各种控制按钮和设备,同时不影响腿部和头部的活动。

后排座椅的空间则要考虑乘客的腿部伸展和头部间隙,以确保乘坐的舒适性。

车内的储物空间设计也需要精心考虑。

车门储物格、中央扶手箱、手套箱等应该有足够的容量来存放日常物品,如饮料瓶、手机、文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用车的舒适性研究
摘要随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对商用车的需求,促进了商用车业的空前发展。

同时,人们对商用车的舒适性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作为运送货物为主要特征的商用车,其舒适性也已经成为广大市民所期待的。

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商用车的舒适性程度,进行有效分析,为提高司机的舒服,减少疲惫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商用车;舒适性
驾乘舒适性是车辆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商用车工业的发展和用户要求的提高,人们对商用车性能的要求除了在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之外,对车辆的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舒适的驾乘环境渐渐成为现代商用车的重要标志。

同时,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事故发生率的要求出发,商用车的乘坐及工作环境必须有一定的舒适性。

为提高商用车的舒适性,本文主要从商用车的平顺性、空气调节性能、乘坐环境和驾驶操作性能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 采用空气悬架,提高商用车的平顺性
商用车的平顺性就是保持商用车在行驶过程中司机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度的性能。

商用车行驶时,由于路面不平等因素激起商用车的振动,这不仅会影响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和身体健康,还会在商用车上产生动载荷,加速零件磨损。

因此,减少商用车振动,保证商用车的平顺性,是提高商用车舒适性的重要方面。

这就不得不提到商用车的悬架系统。

悬架是商用车中连接车架与车桥或车轮的一种弹性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缓和由于路面不平而给车架造成的冲击,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目前一些低档商用车多采用板簧悬架,这种悬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艺成熟,工作可靠,但是平顺性、舒适性较差。

还有一种空气悬架,它以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以空气做弹性介质,在一个密封的容器内充入压缩空气,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其弹性作用的。

这种悬架半挂车轴的刚度可变,具有较理想的弹性特性。

因此,商用车要在空气悬架的研究制造上加大投入,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车辆行驶时的振动,提高商用车的平顺性。

2 采用全自动区域空调,提高商用车的空气调节性能
空气调节性能是指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粉尘浓度实现控制调节,使车室内空气经常保持使乘员舒适的状态。

空调则是调节车内温度、湿度与粉尘浓度,提高驾乘环境舒适度的重要手段。

现在使用的商用车空调基本可分为手动空调和自动空调。

顾名思义,手动空调就是需要驾驶员手动调节的商用车空调,多用于大型客车、货车和一些低档的轿车。

而全自动区域空调则是具有高智能控制系统的商用车空调,可以实现对车内空气环境的智能调控。

与传统手动空调不同,全自动区域空调带有自动恒温功
能,它可以将车辆内部空间分为多个区域,并根据不同区域内乘员的需要实现不同温度、风速的智能调控。

另外,要想进一步提高商用车的空气调节性能,还可以在空调上装备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热传感原理探测乘员面部的表面皮肤温度,并把数据反馈到ECU(车载电脑),从而达到更精确的智能调控。

因此,要提高商用车的舒适性,采用一款高档的全自动区域空调已是必然之举。

3 采用高档内部设备,提高商用车的乘坐环境
商用车的乘坐环境是指活动空间、内部设备、脚踏板高度、车门及通道宽度等。

既然是商用车,那么在活动空间、车门及通道宽度等方面,肯定是比轿车要好很多的。

因此,要在乘车环境上提高商用车的舒适性,就只能在内部设备方面下功夫了。

商用车的内部设备一般包括座椅、音响、仪表等等。

以座椅为例,我认为商用车要提高车内乘坐环境,在座椅方面应采用现今比较高档的电动调节真皮通风座椅。

座椅的重要作用是在乘坐环境下支持乘员,并作为缓冲装置缓和地板传给人体的振动。

人们对商用车舒适性的评价多是通过座椅感受的,所以,在商用车内,座椅的设计必须具有便利性和舒适性两大性能,即乘员通过操纵键能获得合适的驾驶坐姿或是舒适的乘坐方式。

在温度调节方面,传统的商用车几乎没有为座椅配备通风系统的,散热效果很差,长时间驾驶会让驾驶员感觉闷热无比。

所以,要达到舒适性的要求,商用想和的座椅还应该配备有加热、制冷、和通风等装置,使座椅能够通过乘员的需求只能通风,调节温度。

电动调节真皮通风座椅不仅能让驾驶员长时间驾驶而不过快疲劳,真皮还可以提升车辆内饰的美观性和整体效果,提高档次,让驾乘人员真正的获得身心的愉悦的快感。

4 采用电控后视镜和随动转向大灯,提高商用车的驾驶操作性能
驾驶商用车时,所必须知道的道路状况、各种信号标志和周围交通情况等外部信息,几乎全是靠视觉获得。

所以,良好视觉可以减轻驾驶员的负担,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

但是,在驾驶员的视线之外的道路交通情况就需要通过后视镜来解决。

现在的商用车多采用车内调节式后视镜,驾驶员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调节后视镜,虽然也很方便,但在行驶中调节仍然是不太安全的。

相反,这个时候,如果在商用车上装备电控后视镜,不仅会给驾驶员带来极大的的便利,还会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因为驾驶员只需在车内通过按钮来调节镜面,便可轻松、快捷的将后视镜调整到最佳观察范围和视角。

这样的操作十分安全、方便、舒适和准确。

此外,商用车在夜间行驶要依靠照明灯,但是用于夜间行驶的照明灯和用于表示信号的照明灯是有很大差别的。

用于夜间行驶的照明必须确保驾驶员能够看清较广范围内的障碍物和行人,并能看到周围商用车和行人接近的情况,尤其是在过弯道的时候,对商用车照明灯的要求就更高了。

传统大灯在商用车转弯时,由于无法调节照明角度,常常会在弯道内侧出现“盲区”,给夜间驾车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

而随动转向大灯能够根据行车速度、转向角度等自动调节大灯的偏转,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夜间驾驶的视力“盲区”,为驾驶员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照明,使他们在任何时刻都拥有最佳的可见度。

因此,夜间运输行驶的商用车如果装备有
随动转向大灯,就能极大地提高了车辆和乘员的安全性,让驾驶人员在夜间也能安心舒适的开车。

5 结论
商用车舒适性是与使用者联系最为密切的性能,良好的舒适性能保证驾驶者的平稳情绪、快速的反应速度进而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同时,也有助于增加车辆的使用年限。

所以,无论是商用车生产商在生产车辆时,还是车主在购买车辆时,都应充分重视商用车的舒适性。

参考文献
[1]马国忠,张学尽.商用车驾驶用座椅的抗疲劳人机工程设计[J].人类工效学,2004,9(3).
[2]张祖欣.客车乘坐舒适性的人体解剖学机理[J].客车技术与研究,1998,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