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盏林场经营特色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盏林场经营特色之我见
银盏林场是清远市现代化林业产业示范基地,在创新传统林业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林业附属产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鉴于此,在探讨银盏林场经营特色的基础上,深入发掘林场自身优势,多效并举,探索林场良性、健康发展的可行之路。
标签:银盏林场;经营特色;自主经营
林场是国家培育森林资源最基础的林业生产单位,是国家林业长远建设的有力保障,其主要任务是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最大化地发挥其生态、资源、环境价值。林场的建设在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保障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然而,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林场出现了性质定位不明确、产权主体不明、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政投入吃紧等运营不善的情况[2]。20世纪80年代以前,林场多是按照上级指示进行经营,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林场资金投入的降低以及森林资源的逐渐减少,林场才真正开始探索新的发展出路。本文以新形势下银盏林场的经营模式为例,分析讨论林场自主经营模式的支撑与走向。
一、银盏林场概況
银盏林场建立于1956年,位于清远市清城区,属于国有林场。林场环境优美且交通便利,是清远市通往珠三角的重要门户,也是珠三角后花园的前沿阵地。林场离广州市区仅47km,距白云机场也只有30多千米,广清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和武广高速客运铁路线贯穿林场南北,其地理优势比较突出明显。林场土地为国有和集体所有,共有4个工区,社会各项事业,如农村、农业、计生、国土等职能属清城区政府管辖。林场森林资源总面积7 88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7 310多公顷,蓄积量47万平方米。
早在1993年,银盏林场就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将其打造成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林场[3]。经营时采用以场带农、自负盈亏的模式,所有经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也均由林场自行解决。银盏林场的主要收益来自营林建设及与林业相关的附属产业,另外林场还大力发展绿色旅游,重点建设银盏国营旅游度假区,有漂流、度假、探险等多个项目。银盏林场自主开创了一条以发展林业为基础,多项附属产业共同发展的林业产业经营模式。
二、银盏林场经营特色
(一)多元化发展
银盏林场摈弃了以往以林为主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传统林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其他产业,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据银盏林场书记介绍得知,该林场的传统林
业产业只占总产业的20%,在实地调研中也可以看到,由于立地条件不适,以松树和杉木为主的山地用材林长势不佳。鉴于此,该林场为了适应市场大环境,着力发展水电站、森林游憩等产业,以此弥补林业生产上的不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非林产业的年收益是林场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水电站的年收益就达到几百万之多,在年降水量较大时,收益达3 000万以上。可见银盏林场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比较理想,不仅解决了眼下的经济问题,还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迈了一大步。
(二)创新传统林业,明确产权主体
虽然传统林业是银盏林场的主要产业之一,但多年来银盏林场也在一直不断地探索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试图打破传统的林种配置,尝试培育新的林种。随着林权改革的推进,银盏林场再一次迎来了林业的又一次跨越性发展。1998年林场就提出“林业自主创造”的口号,由于立地条件差、土壤肥力贫瘠、病虫害的侵袭,当地林业一直发展的不尽人意,经专家对当地立地条件的鉴定,如今在尝试更换传统的松树和杉木林种,发展桉树、黎蒴等耐贫瘠先锋树种,希望以此来改善银盏林场的林业发展状况。
明确林业产权主体,一改过去的主体重合、主体空缺、主体模糊等现象。林业产权制度是林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使得权、责、利相统一,这是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的迫切需要[4]。银盏林场在上级文件的指示下,灵活使用“确权发证”,明确集体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充分保证产权主体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把林业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有利于林业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步伐。
(三)惠民政策
林场的良好发展不仅依靠好的政策和有效的经营策略,还要与周边居民做到互利共存。林农是森林经营的主体,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对林改政策及实践效果有更客观的了解和评价[5],从而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林农和主管单位的关系。目前,随着林改工作的推进,林农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仍不是很高,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参与林业经营的积极性[6],林农对林业发展前景的预期值不高,这直接影响到林农参与相关工作的意愿。
银盏林场充分认识到林农这一角色的重要性,研究出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首先是给当地林农提供工作机会,虽然该林场在传统林业上所取得效益并不高,但其他产业的发展都是以传统林业为基础的,而熟悉当地情况的林农是此类工作的最佳人选。其次是向林农传授技术、科普知识,当地林农熟悉和掌握的往往是传统林业的经营经验,对于新兴的科学技术比较陌生,技术的传授能够大大提升林农的生产效率。再者是鼓励林农开发新产业,通过市场调研和本地条件综合分析,鼓励并帮助林农种植砂糖橘等经济作物,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以达到林场的全面发展。最后是向林农提供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林农有了一个好的工
作和生活环境,就会更加爱护这个环境。
(四)政体综合性发展
银盏林场不仅是担负着林场的传统职能,还担负着其他的社会职能。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银盏林场有着健全的社会职能部门,涵盖医疗、卫生、教育、工商会、居委会、文艺、妇女委员会等,这些职能部门给当地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平台,健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银盏林场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而且,各部门工作分工明确,做到了专职有专人、专人有专责,这为银盏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结论
由于林场所属性质、属性的不同,其所采用的经营模式亦有较大差别,本文在概述我国林场常规经营模式的同时也对银盏林场的现代化经营提出了一些见解。我国林场多采用以林为主的经营方式,而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林业是经营主体,是主业,其他经营措施是副业[7]。这种比较单一的林场发展模式,给土壤肥力贫瘠的地区带来深远影响,林木长势差就会影响林场的总体效益,而效益底下将会导致林场的发展陷入困境;而一些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往往会因为林种单一,在发生病虫害或其他的气候、人为因素影响时,往往产生较大规模的损失,这将会严重制约林业的持续、健康、良性发展。如何调整林场的社会、森林、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银盏林场建设的基础上,就各林场的发展潜力及前景展开讨论。
(一)政策支撑
政策支撑对于林场建设而言,不仅要体现在战略上的重视,更要突出管理上的放权[8]。政策重视主要体现在提高全民对于林业、林场、林木的认识,在深入了解与认知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开发经营,促进林场的全面发展;另外还要规范林地的使用程序,有了法律保障人们才敢放心大胆地开展营林活动。管理上也要突破以往存在的主管部门多个、意见不统一情况,打破非专业人士的瞎指挥现状,实现林场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负盈亏的壮举。林场负责人是对当地人文环境最为熟悉、对林场经营最为擅长的人士,只有放宽、放松管理权,这些经营者才能大刀阔斧地进行营林改造,林场才会有发展的生机。
(二)确定目标体系
定規划、选项目是林场发展多种经营措施成败的关键因素。不管是将林场定位成教学实习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森林旅游和休闲场所,还是注重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服务功能[9],都要求林场经营者树立林场一体化的战略思维,修改、完善、发展多种经营总体规划,切实做好搞好宏观调控[10]。对已开发发展的项目,主要应抓好清理整顿,做到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经营较好的项目要继续挖掘潜力,提高档次,增强竞争力;经营不善的项目,通过改善管理和必要的技改,以改善其经营状况;不适宜经营的项目,应立即给予停止。如银盏林场的地理特点不适合杉木、松树林木的生长,这就有必要进行技改,培育新树种例如桉树、黎蒴等,以期盘活此项目。对于拟定发展的新项目,要经过周密调查、科学论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