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执著人生: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之执著人生: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正文:以敬畏心做挚爱事(暖闻热评·择一事终一生①)
人民日报李洪兴
人的一生如何过得有意义?奋进还是怠惰,不同选择决定了不同的人生价值。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在很多领域,有很多人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奋斗的意义,他们择一事、终一生,取得非凡成就。
今天起,本栏目开设“择一事终一生”系列,聚焦那些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人,从中汲取前进的精神力量。
——编者
【人物】情牵汉字的王宁
【故事】1936年出生的王宁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
她从《说文解字》中发掘出“小篆构形系统”,创建了“汉字构
形学”与“书写汉字学”;在汉字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贡献突出,领衔研制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年过八十,她依然奋斗在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
【点评】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组成的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华文明的“根”。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汉字承载着历史、代表了文明,是华夏儿女宝贵的文化财富,格外需要一份敬畏心。
对汉字的热爱与敬畏,是王宁教授毕生的追求。
自从大学就读中文系,与汉字研究结缘,在六十载岁月里,她与汉语言文字学始终没有分开。
教学生、做研究、搞普及、参与农村扫盲……与汉字教学研究普及有关的工作中,总能看到王宁的身影。
正是因为热爱,每当有人提及对汉字的疑惑时,她解疑释惑就如同“沉浸在激情当中”;也是因为敬畏,她从当年识字班的老人们等待邮递员送《人民日报》来的场景中,看到了人们对文字的渴望。
的确,有了一份敬畏心,才能把挚爱的工作当成一生的事业。
每当王宁教授遇到他人对汉字的误解或错用时,她都耐心讲解汉字的历史流变和审美特点,希望人们“重新拾回对汉字的热爱和敬畏”。
正因如此,在去国家图书馆主讲《汉字与中华文化》前,
她经历了很多个不眠之夜,用两个多月时间录制了10讲内容。
这份“文化大餐”,让更多人在深入浅出中体悟到了汉字之美。
这份敬畏心还在于,王宁始终秉持跟上时代的理念。
正如她说,“我对汉字感情很深,特别关注汉字的命运。
”为此,她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借助计算机等手段,让传统语言文字学与现代接轨,让现代人都能领悟中国语言文字中真正的意蕴。
只有让更多人全面、准确地了解汉字,才能真心热爱并敬畏文字,传统文化也才更容易走向现代、葆有生机。
有人说,拥有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向人们呈现出它的无限可能。
对于汉字,王宁教授始终敬畏并热忱地从事了一辈子研究,本身就令人崇敬。
对于我们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保持一颗敬畏心,也一定能翻越一座座高山,看到最美的风景。
王宁:打开汉字之美| 我和我的祖国70年70人
作者:驻京记者江胜信编辑:李伶责任编辑:陆正明叶志明
训诂学家王宁先生今年八十有三,她是章黄学派的传人。
何为训诂学?何为章黄学派?
中国古代教育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小学”学“书、数”;隋唐,“小学”分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支,分别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并把三者结合起来解读古书。
清末民初思想家、学问家、民主革命家章太炎把“小学”改造为“中国语言文字学”。
章与大弟子黄侃均致力于以语言文字和历史,来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其学术派别被后人尊为章黄学派。
往上,章黄学派承继了清初顾炎武奠基的乾嘉学派,生发出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的现代国学;往下,黄侃的学生们在大学里传播和发展国学,嫡系学生陆宗达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创建了第一个以“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为特色的学科点,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训诂学研究生,其中就有王宁。
训诂学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能顺利走进现代么?
翻开三联书店出版的《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跟着王宁的娓娓道来,读者蓦然惊见,训诂学所映照的汉字之美犹如一幅徐徐打开的壮阔画卷。
比如,她谈到“尘”字的演化,小篆中,“尘”是三个“鹿”加一个“土”,意指鹿群奔跑,步伐轻快,扬起细尘;繁体字里,三个“鹿”减成了一个“鹿”;简化汉字里,“鹿”改为“小”,小土即尘。
王宁又由“鹿”谈到了“逐鹿”“伉俪”(“俪”的繁体字是“儷”)等词的由来,解析这些词所折射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录编于她讲
的国图公开课,这本书日前在第24个世界图书日上,一举拿下“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两项荣誉。
几十年的学术跋涉让王宁即便在荣誉面前也能保持独有的清醒。
她深知,历史常常会因为受到时潮冲击而被现代所冷落,训诂学作为走进古籍、还原历史的工具型学科,或许注定是冷门。
这就更需要以热心肠坐冷板凳,“因为现代永远寓于历史的积淀之中。
扬弃一种糟粕和吸收一种精华,是必然在经过撷取和研究历史之后的。
总要有一些具有国学基础的人去从事历史的撷取和研究工作,然后才能把历史交给民众”。
回望来时路,涵养她这一腔衷肠的,有父亲为爱女写下的警语,有恩师赠予爱徒的“金针”,有农牧民为读书人点亮的油灯,有信息革命对新时代学者提出的挑战……
【人物档案】
王宁,浙江海宁人,1936年出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在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领域有多项创建:训诂学方面,创立了理论训诂学;文字学方面,创建了汉字构形学,提倡汉字字体学与书写汉字学。
著有《〈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训诂学原理》《汉字构形学导论》等。
21世纪以来,她在汉字标准化、规范化和语文基础教育方面有突出贡献:是多项汉字规范的第一列研制人,担任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同时又是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响应号召,学中文,赴边陲
1954年至1958年,王宁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她曾将上世纪50年代大学生的特点概括为:“他们大多在中上等经济条件的家庭中长大,经历过新旧两个社会,期盼自己站在时代的前沿,把学习的优秀和政治的进步当成铸造自己的标准。
他们对祖国的强大有着一股痴情,希望达到忘我的境界而进入先进建设者的行列。
”
风起云涌的年代把王宁如扁舟一般抛入大海,她颠沛沉浮,却沿着航标灯的指引坚定前行。
王宁祖籍浙江海宁,家世显赫:曾祖父是清末上海县的县长,在海宁盐官镇修建了“耐园”,是江南昆曲的领袖人物之一。
祖父是著名的佛学居士,心中心法的第二代传人。
父亲毕业于震旦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作为工程师被派往山东修复胶济铁路。
大哥是燕京大学中共地下党重要成员,生前曾担任中国新闻社社长兼总编辑。
12岁之前,王宁在父亲的教导下通读了《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完成了国学启蒙,又跟着家庭教师学习钢琴、芭蕾。
但无论是诗书还是艺术,在父母眼里只能算一个人的修养,他们认为唯有数理化才能救国。
父亲发现了女儿的数学天分,便刻意培养,不断“喂”难题,令小王宁渐渐上瘾。
用心良苦的父亲慈严并济,专门写了幅对联贴在爱女的书桌前:“戒骄戒躁戒任性,耐劳耐苦耐吃亏。
”
王宁的数学成绩一路拔尖,北大数学系是她的高考志愿。
“不料学校动员我,要我同意保送北师大中文系。
”那会儿,全国有一大半人不识字,急需中文教师。
在国家需要和个人爱好的抉择面前,18岁的王宁忍痛割爱,选择了前者。
同样因为国家需要,4年之后大学毕业,王宁报名支援西部边疆教育,被分配到刚刚组建的青海师范学院。
年轻的她对缺氧高寒的自然环境尚能适应,“运动”迭起的社会环境却让她屡涉艰险。
1961年,国家教育部决定招收新中国第一批文科研究生。
王宁报考成功,回到母校。
陆宗达先生将王宁等8位弟子领进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殿堂。
3年之后,中文系领导找王宁谈话:“陆先生希望你留在北京……你属于‘在职研究生’,青海师范学院的校长希望你回去……是留是回,由你自己决定。
”
王宁多么想留在北京追随恩师、照顾母亲。
那会儿,学雷锋运动如火如荼,一个普通战士崇高人格的感召使她回想初衷,一种使命感催促着她:“当初去‘建设青海’,并没有建设好,还是回去吧!”1964年,她与新婚的丈夫回到青海,不久被卷入“四清”“文革”的旋涡。
到1983年被调回北京,她在青海又度过了近20载光阴!
尊崇师承,变“不意”为“自觉”
1961年至1964年研究生学习的滋味,被王宁浓缩为4个字——苦尽甘来。
她虽有家学底子,但这对研究章黄之学是远远不够的。
“这3年的从师,是一场学术的脱胎换骨,死记硬背知其事,冥思苦想得其理,没有陆先生的引导,我是一步也走不出来的。
”
先是点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同时用大徐本作《说文》系联。
王宁解释道:“这工作就是把《说文》甲条中与乙、丙、丁……诸条有关的各种形、音、义材料,全部抄到乙、丙、丁……诸条下,9000多条一一如此处理。
”后来又啃《毛诗》《马氏文通》《论语正义》《孟子正义》……出于对章黄之学民族大义的感佩及对陆宗达先生的信任,王宁每天十几个小时刻苦攻读。
但内心充满惶惑:一个现代人如何尽快接近古代?面对文化积淀如此深厚的古代文献,我们这一代人继承遗产的能力究竟有多强呢?如果我们过这一关还这么艰苦,还有可能再往下传吗?
当把《说文》系联做到第八卷,王宁忽然进入了“莫之求而自至”的境界,“明白了汉字的形音义都是互相关联的,一个字被周边的许多字支撑着,成为不可更改的它自己,‘汉字科学’的概念油然而生,内心的疑惑变成快乐的自觉。
”形成语感与明了语理互相促进,王宁在看到古今差异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古今的沟通,这让她喜出望外。
然而,苦尽甘来未及细细品尝,学术道路便戛然而止。
再赴青海的王宁在政治运动中因受到迫害而离开讲台和书桌,七下农
村牧区,在高原最贫瘠的山坳里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与农牧民相处。
那时,读古书是冒险的,但这些她吃了很多苦头才啃下来并初尝甜头的书,又如何舍得放弃?每次下乡,王宁总要在枕头里塞几册《说文》《十三经注疏》《史记》《诸子集成》,又把音韵字表抄成卡片,藏进笔记本的封皮。
为了独自温习,她主动要求睡柴房甚至马圈。
有一次,她偷偷读书时偶被房东和农村干部“抓了现行”,她本以为招来了祸事,但他们却投来了心照不宣的保护和尊重的目光。
有天晚上她突然发现,油碟里多了两根灯捻儿,窗户被挡上了破毡。
碰上烧灰肥等艰苦的农活,大队长就把王宁偷偷拉出队伍:“人手够了,你在家看书吧。
”有一次,一个大队把24个孩子交给王宁,“教教孩子们吧,哪怕会写自己的名字也好啊”。
没有纸笔,村民就把地铲平,把树枝子削尖。
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三位数加减法和两位数乘除法,认识了两三百个汉字。
王宁离开这个大队时,爹妈牵着孩子哭成一团,“啥时候才能再来一个教孩子们的老师啊!”在这之前,她在另一个山区还专为妇女、老人开了识字班。
汉字认到500个左右,他们就能简单阅读了,于是每天都蹲在村口,等邮递员送来《人民日报》。
几个脑袋凑一起看,不得劲儿,干脆把报纸一拆四份,看了再换。
他们一看到不认识的字,就喊:“王老师快来快来!”王宁就给他们讲:
“这是协作的协啊。
看,它左边多像农具啊,协的繁体字右边是三个力,三个人出三份力,扶着农具一起犁地,就是协作啊。
怕你们写起来麻烦,现在只留一个力,另两个力省略成它旁边的两个点。
”这样一解释,村民们就把“协”这个字记得牢牢的。
身处被饥饿和贫穷笼罩的山村和草原,面对不识字却渴望读书的父老乡亲们,王宁曾经委屈、不平、焦灼、失望、痛苦的心渐被治愈。
她有一种顿悟的感觉:“我已经得到真正属于祖国和人民的理解和默契,拥有这样人民的祖国不会没有希望!”
阴冷的山谷里,夜听松涛呼啸,仿佛让家乡的钱塘潮冲洗内心。
王宁扪心自问:“是否愿意忍耐寂寞?是否能够吃尽苦头?”章太炎和黄侃师徒面对西学突起,曾顶着“保守”和“复古倒退”的骂名,在教育界摆开不合时宜的维护国学的疆场;陆宗达先生在训诂学销声匿迹的那些年,数次撰文呼唤训诂学的复生。
先师与前辈的风骨与情怀,仿佛通过那阵阵松涛,给王宁的内心输送力量。
她听见自己回答:“我可以!哪怕永远没有风风光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我也要不顾一切,通过教育,为自己的民族留下一些文化的火种!”
在苦难中她明白,优秀传统文化从不属于个人,它是若干代人共有的财富,践踏它、舍弃它、甚至冷落它,都是对人民的一种背叛。
她要为自己的民族和人民找回他们自己的文化精华!
顺应变革,让训诂学走入现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让经历严寒的训诂学复苏返青。
陆宗达先生此时已逾古稀,北师大校领导对他说:“您这是绝学啊,得往下传啊。
”陆先生想到王宁。
1983年,经历异地调人的种种繁琐,王宁终于回到老师身边,成为他的科研助手。
师徒之间依然默契的学术讨论在中断了19年之后,仿佛一个转身又回来了。
19年来,王宁在严酷环境下以巨大的勇气、毅力和痴情积攒下来的关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许多想法,因为重新被老师点化而更加成熟。
拥有数学天分的王宁善于理性思考,在和陆先生讨论时,她从不问“这段书怎么讲”“这个字怎么解”等琐碎问题,而是把各种现象加以梳理,试着去解释,然后拿到先生那里请教、讨论。
陆先生的老师黄侃主张“得其法而明其理”,正在创建训诂学基础理论的陆先生,又从爱徒身上看到了代代相续的学术追求。
宋代释师观有两句诗,“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意思是只让他人看到绣品,技法是密不外传的。
章黄学派的师生关系反其道而行之。
太老师黄侃先生曾写道:“古人云,不把金针度于人,亦何偏也,我与陆生谈诗是度金针耳……”黄侃曾将“金针”度与“陆生”,“陆生”又将“金针”度与“王生”。
数年间直至陆先生于1988年故去,陆王师徒合写了《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义答问》《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等著作,这些基础理论让曾经古奥艰涩的训诂学,以更平易的面貌和更容易把握的规律为现代青年所接受、所应用。
1996年,王宁又以《训诂学原理》一书,进一步完善了训诂学的基础理论体系。
而文明的加速显然甩给了王宁更多的时代命题。
1981年,王选院士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I型,此后数年又推出从华光到方正共5代产品,从此,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并且接受了信息时代的挑战而直接进入了互联网。
1990年,中日韩将各自所用的汉字合在一起,正式发布了CJK字符集,含20902个包括简体和繁体的汉字,成为汉字第一个国际编码的基本集。
这么多的汉字要在只有26个字母加上10个数字的美式键盘上经过输录进入电脑,必须有一套系统的交换码,由于各国编码不统一,汉字在传输过程中时常出现乱码,影响了信息的顺畅交流。
为了研制汉字形码,很多计算机大家纷纷将汉字拆成部件,方法各异,形成一种“万码奔腾”的局面。
1994年,中国将CJK作为国家标准,国家语委成立了专家课题组,为20902个汉字进行规范的部件拆分。
这时候,王宁从《说文解字》中采用系统论方法创建的汉字构形学已经基本定稿,依理拆分的规则制定后,为课题组打开了一度受阻的思路。
举个例子,“颖”这个字怎么拆?不懂训诂学的人可能会将它从中间劈开,右边为“页”,左边就不是字了。
完全按汉字构形的规律拆分则先拆出“禾”字,剩下的是“顷”,“顷”再拆成“匕”和“页”,“禾”是“颖”的义符,“顷”是“颖”的声符。
有了字理为依据的规则,部件拆分顺利完成。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王宁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道路上迈开了新的一步。
躬别恩师后30年过去了,她谨遵师嘱,坚持培养传统语言
学的优秀人才,而且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在招收传统语言学博士之外,还连续招收了5届信息技术与文字训诂学交叉的硕博士。
现在,她有了一支继承传统并走向现代的学术队伍。
这支队伍有雄厚的文字训诂学功底,具有继承传统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发展创新的意志和担当,他们忘却名利、忠于教育,是传承章黄之学站立起来的一支生力军。
他们不但在教学岗位上开创新课题,致力于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人才培养,而且站在前沿,先后创建甲骨文、小篆字库,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开发《数字化〈说文〉学研究平台》,完成了《汉字全息数据库》等重大项目……这支团队于2018年被评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作为这个团队创建者和引领者的王宁,凭着她文理科思维兼具的优势,敏锐地运用信息化手段,终于一步步趋近了“让训诂学走进现代”的理想。
>>>记者手记
“三不”与养生之道
《礼记·学记》有两句话:“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孔子善教,其志绵延。
教育亦是王宁心中最神圣的事,她说:只有守住教育,才能守住未来。
所以,她不顾高龄,依旧把课程排得很满,不仅指导博士,还从不放弃开创新课程,甚至不放弃对中小学教学的关注。
她还是个“飞人”,几乎每周都要飞外地讲学。
看到她的新著《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获了大奖,“好心人”劝她:“你有那么多好的想法,为什么先在课堂上讲出来,而不赶快出书?出书才能获奖,才能得到荣誉。
”王宁淡然一笑:“人各有志吧。
我们的很多师辈,学问比我们丰厚,道德比我们高尚,贡献比我们突出,但他们并没有什么荣耀的光环!跟他们相比,我们已经愧受了不少荣誉。
”
有了教育的传志藉心,王宁对其他事很少萦心甚至非常粗糙。
她常常穿起20年前的旧衣,“不坏,干嘛要扔?”她常常一连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因为太专注而废寝忘食、晨昏颠倒。
王宁奉行“三不主义”——不吃补药、不遵作息、不为闲事生气。
如此轻视养生却依然精神矍铄。
对教育的热忱与对名利乃至健康的淡然,分处于她生命哲学的两极,它们恰恰构成了最好的平衡——最好的养生之道。
非凡人生贵在坚守(暖闻热评·择一事终一生②)
新浪财经
“追赶时间”的叶连平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的叶连平,是一名年过九旬的退休教师,仍活跃在教学一线。
62岁,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因为难舍热爱的工作,他动情地哭了。
退休后,只要有代课机会,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教室。
72岁,他在家里义务办学,免费为乡村儿童开设英语课堂。
从事教育工作40年,退休后义务补课的他,牵头创办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已培养了1000余名学生,用数十年坚守诠释着“行为世范”的内涵。
“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叶连平获得过很多荣誉。
住平房、穿旧衣,他攒下退休金给学生,生活或许有些拮据,但叶老师在精神世界里“过得很充裕”。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人干好工作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守岗位。
叶连平退休后29年,从未间断过教书育人;发起成立叶连平奖学金基金,累计资助100多名学生;与时间赛跑,“要把余下的每一分钟都留给孩子”;扎根基层教育,“誓在讲台上呼出最后一口气”……“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堪为叶老师的座右铭。
叶老师的坚守启示人们:做一行爱一行,活到老干到老,最为可贵是坚守。
唯有坚持,才能在“有限”中抵达“无限”;唯有奉献,方可在“有价”中创造“无价”。
把传道授业视为职责使命,点燃千百名农村儿童求知的热情,叶连平说“播下去的种子丰收了”,就是最大的快乐和慰藉。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生命长短固然有限,却可追求无限价值;职业生涯或有尽头,爱与付出永无止境。
每一次坚持与每一份坚守的背后,都是热爱、执着与担当。
传承百年技艺,“中国年画王”杨洛书92岁依然刀耕不辍;毕生只为修史的戴逸,耄耋之年仍潜心编纂《清史》;从医70余年,“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96岁时还亲自主刀手术……可见,生命的厚度与深度,往往取决于专注。
对年轻一代来说,若能认准一事,潜心钻研,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高峰不能攀登。
有人称赞叶连平为“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他自己却说,“我充其量是只萤火虫,因为失去的时间太多了,怎么也补不回来,我只想追赶时间……”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只要干一业、爱一业,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就能追上时间的脚步,让平凡的人生彰显非凡的力量。
平凡中的感动,愿所有的善良都能被温柔以待!愿叶爷爷的这种精神能感染更多的人。
——@蜗小懒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就是老师的风范。
——@啊昆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8日05 版)
(本文来自于东方网)
如胡杨般绽放绿意(暖闻热评·择一事终一生③)
李洪兴
2019年06月05日04: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种树老人”班都
【故事】82岁的蒙古族牧人班都,常年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策克嘎查。
这里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气候干旱,环境恶劣,老人是方圆20多公里内的唯一住户。
20世纪70年代,流经他家附近的河道断流,胡杨枯萎。
几十年来,他先后挖了10多口水井,取水灌溉,就
是为了守护这些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胡杨。
如今,因为常年坚持,以及当地的支持,断流几十年的河道又见来水,这片土地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点评】
“有谁能如此顽强,耐旱、耐寒、耐盐碱,抗风、抗沙、抗祸殃,
根深十米汲取营养,雨后三年枝发叶长,即使旱死二十余载,遇水又有新芽绽放。
”人们熟知的《胡杨礼赞》一文中的这段话,既描述了胡杨
树的植物特性,也诠释了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树有根,人有神,与胡杨林相伴数十年的班都老人,就有一种如胡杨生长一般的顽强精神。
人留下来,沙才能退,树才能活。
班都老人始终认为,“留在这里,这里的胡杨需要我”。
的确,那片土地需要耕耘它、改善它、绿化它的人,胡杨树也需要栽种它、培育它、呵护它的人。
班都老人把心留在了大漠,一点点地找有水的地方种树,一口口地挖有水的井。
为了改变缺水的状况,他不惜卖掉8头牛和3匹骆驼,花了8万多元疏通河道。
一个人的精神多顽强,行动就会多有力。
现在,越来越多原本干枯的胡杨树吐出了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