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考试要点)复习进程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知识点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知识点第一篇:教学系统设计复习知识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一、小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1、小学生的注意特点(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到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以基本占据主导地位。
(2)注意的范围较小。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
2、小学生知觉的突出特点:随年龄增长,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增强。
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的知觉具有无意性强、精确性较低等特点,因而容易在学习中分心,容易混淆形近字;到了高年级时,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均会大幅提高。
3、小学生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为:由无意识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有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发展。
低年级小学生识记的无意性强,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同时,随着他们知识的增长,理解力的提高,意义识记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机械识记的比例比则越来越小,逐渐从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发展。
4、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小学生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的成分。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高年级开始,学生逐渐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但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依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思维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2)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质变”期,亦称“关键年龄”(四年级,约为10到11岁)。
(3)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不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5、小学生想象的主要特点是:有意想象增强;想象更富有现实性;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
二、小学生情绪情感过程的特点1、表情丰富但不善于控制自己。
2、情感的内容不断扩大与加深。
3、冲动性减少而稳定性增加。
三、小学生意志过程的特点1、意志薄弱且受暗示性强。
2、动机和目的的被动性和依赖性。
3、不善于反复思考和计划。
中学生心理特点:1认知发展初中生不仅能够把握事物眼前的状况,还能把握他们能够设想的可能情况。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1.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并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2.教学系统设计有什么不同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层次:(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最初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开始的,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教材、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作产品来进行设计.(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多指课堂教学,它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习者,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这里所指的系统特指比较大、比较综合、比较复杂的教学系统,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和修改。
3.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
当代学习理论分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在教学中采用小步子呈现教学信息,当学习者出现正确反应时应及时予以强化。
行为主义学派重视控制学习环境,重视外显行为与强化的思想,以及尊重学习者自定步调的个别化学习策略.认知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个体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学应该按照信息的心理加工顺序准备教学活动。
4.建构主义的主要内容建构主义所持的知识观是主观主义的,即人所学到的知识都是主观建构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
建构主义关心加工结果,认为图式不但会影响信息加工的结果,而且会影响加工过程。
5.教学系统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共五则范文)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述1、教学系统设计和系统方法的定义2、为什么教学系统设计是理论性与创造性的结合3、教学系统设计课程对你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有哪些?4、简述认知学派理论对教学设计的主要启示5、简述系统方法对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6、简述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7、比较加涅和梅瑞尔的教学设计理论,指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8、解释教学系统设计过程“肯普模式”9、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10、简述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11、简述主导—主体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第二章教学目标分析1、辨析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三个概念2、用案例阐述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3、简述教学目标阐明的优点和局限性第三章学习者特征分析1、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图”的含义2、用自己的话解释“认知结构变量”的含义3、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有哪些新特征第四章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1、用自己的话定义教学策略这个概念2、简述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情景-陶冶教学策略的概念及步骤3、在选择和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比较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的共性和不同点。
5、简述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传统教室环境中的协作学习的不同点。
6、研究性学习有哪些特点?7、实施研究性学习应注意哪些问题?8、列举你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第五章学习环境设计1、阐述学习环境的含义2、简述物理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3、简要评述自己所在学校的物理学习环境4、举例说明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5、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如何正确地选择教学媒体6、认知工具、学习资源、课堂问题行为的含义7、分析学生在教学中交往动机不强的原因,并提出激发学生交往动机的策略8、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控制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第六章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1、教学评价的涵义2、列表比较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3、为什么要对教学系统设计结果进行评价?它包括哪些内容?4、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其问题,你认为教学评价在其功能、取向和方法上应该怎样发展?5、列表分析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的特点第二篇: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以下为陶江伟一、概念题1、教学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要点第1章一、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了解第 3 页判断选择题二、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和应用范围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1.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2.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3.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4.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规定性理论学科四、教学系统设计的不同层次第10 页掌握1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媒体、材料、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教学作品的类型、内容和教学功能常常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和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确定。
2.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其设计工作的重点是私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现有的教学材料,选择、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和策略来完成目标。
3.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这里的系统指比较大、比较复杂和综合的教学系统五、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第15 页记住谁提出的加涅——“九一五矩阵”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瑞格卢斯等人——精心加工理论(Elaboration Theory ET ),也称细化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框架梅瑞儿的——成分显示理论第2章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对教学活动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达到的并能用现有的教育技术手段测量到的教学结果。
教学目标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并存、动态性与稳定性并存、系统性、层次性和时限性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第34 页论述题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 世纪50 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中将要体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资料(5篇范文)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资料(5篇范文)第一篇: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资料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大纲第一章1、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与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6、如何区分ID1和ID2?区分基点:理论基础——学习理论ID1:第一代ID模式的标志是在学习理论方面是以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即刺激——反应)作为理论基础。
ID2:第二代ID2模式标志是以认知学习理论(特别是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第二章1、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3、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鲁姆将教学活动索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散打领域。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感知准备、创新、机械动作、适应、有指导的反应(3)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4、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6、编写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并能在具体例子中区分A、B、C、D;(1)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2)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3)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4)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第三章1、学习需要的定义;定义: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2、分析学习需要的方法;(1)内部参照分析法(2)外部参照分析法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心理主要依靠视觉、听觉等器官来感知外部世界。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复习一、概述二、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清晰。
2.分析教学对象:了解学生的特点、背景和学习需求,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3.确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习层次。
4.选择教学媒体和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媒体和教材,如PPT、图书、视频等。
5.设计教学环境: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如教室、实验室等。
6.确定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法、研讨法、实践法等。
7.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等,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8.实施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实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9.评价教学效果: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评价教学的效果和效益,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素1.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它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它应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并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3.教学媒体和教材:教学媒体是指用于传播教学内容的工具和手段,如PPT、电子白板、计算机软件等;教材是指用于学生学习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4.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学生学习的场所和条件,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它应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5.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讲授法、研讨法、实践法等;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措施,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
教育系统设计考试复习
教育系统设计考试复习第一篇:教育系统设计考试复习简答题:第一章1为什么说学习理论是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理论?2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有何关系?3一门学科成为独立性学科的标志是什么?4为什么说形成性评价研究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的核心方法?第二章1“九一五矩阵”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2“成分显示”理论的作用是什么? 3简述绩效改进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4简述知识管理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第三章1组织绩效受制约于哪些因素?何时需要进行绩效分析? 2什么情况下需要实施教学需求分析?3为什么说“三性”论述是教学设计项目论证报告的关键? 4学习者学习风格特征的分析结果对教学设计有何作用?5教学环境分析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第四章1基本问题设计在主题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2对教学目标进行排序应考虑哪些方面?3优秀学生与学困生的元认知策略存在的差别是什么? 4简述维特罗克模型对教学设计的意义。
5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有何异同?对教学设计有何意义?第五章1什么是教学资源?应从哪些层面来设计教学资源库? 2学习共同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教学系统交互性分析模型(SMTSCI模型)的基本要素有哪些?4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是什么?5费德恩的Feden-Vogel教学设计流程是什么?第六章1什么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的学习如何测评? 2什么是真实性评估?真实性评估有哪些方法?3表现性任务是表现性评估设计的关键,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设计表现性任务? 4诊断性评估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通常有哪些?5麦卡锡的4MAT系统的学习风格类型对教学设计有何影响?6什么是一对一评价?形成性评估的目的是什么?7如何对教学系统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估? 8总结性评估的现场试验有何意义? 9作为评估工具的思维导图又和特征? 10量规设计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第七章1高校专业评估矩阵分析的作用是什么? 2课程设计的前期分析可以从哪方面入手?3课程单元编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4组织预期学习结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5课程评估设计的原则是什么?6课程评估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第八章1短期培训在前期分析中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2企业经营战略对培训有何影响? 3公司人员配置战略对培训有何影响?4系统分析论证培训项目可行性的六个基本步骤是什么? 5为什么要利用标准与培训战略矩阵来选择培训方式?6绩效目标一般包括哪些内容?7哪些因素决定了培训项目的成败?8培训评估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9衡量主题选择可行性的七条标准是什么? 10为何要从实用的角度来设计主题单元资源? 11主题式学习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第九章1影响演示型课件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2画出演示型课件设计过程的流程图。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及答案(大全5篇)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及答案(大全5篇)第一篇: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及答案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习题集附答案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______方法,将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转换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学设计研究常用的方法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简述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
2.谈谈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之间的区别。
3.请简要说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4.试比较分析ID1和ID2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上)一、填空题1、学习需要是学习者学习方面_______ 与_______ 之间的差距2、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 和_______ 的综合。
二、名词解释:1、学习需要2、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三、简答题1、确定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是哪两种?其主要特点和区别是什么?2、简述小学生的学习风格。
第三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中)1.分析学习内容一般可采取下列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下列六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认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ABCD模式三、简答题1.组织学习内容要注意哪几方面?2.什么叫信息加工法?3.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有何共同点?第四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下)1、填空题(1)情景—陶冶程序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_________首创的暗示教学,它主要适用于___________ 的教学目标。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设计的性质: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学科方法论性质的学科设计理论学科规定性理论学科教学设计的层次:以教学“系统”为中心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理解、看书)以教学“过程”为中心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以教学“产品”为中心的层次——教学产品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方法(知道) 学习需求: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学习需求的方法:1.内部参照需求分析法:数据收集:1.测验题、问卷或观察表来收集信息;2.根据指标体系分析学习者近期的测试成绩或产品合格记录等现成材料;3.向其他有关人员调查、询问学习者的情况,得到需要的信息。
2.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方法数据收集:1.对毕业生跟踪访谈、问卷调查;2.分析毕业生的工作记录;3.设计问卷发放到相关的工作岗位;4.现场调研;5.专家访谈;6.Delphi方法。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中的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一般分“说明”和“大纲文本”两部分。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评价标准)、教学时间的划分,以及教学方法、最低限度的教学环境和其它应注意的事项等。
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序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3、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4、教材的编选与选用5、学习评价与考核教学内容: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行为的总和。
教学目标: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中介功能、测度功能。
教学系统设计(考试复习资料)(共5篇)
教学系统设计(考试复习资料)(共5篇)第一篇:教学系统设计(考试复习资料)教学系统设计:1、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SD),亦称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的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模式的主要特点: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素间没有连线:可不考虑某要素或次序灵活学习需要和目的是模式的中心,即ISD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学系统设计是连续过程,评价与修改不断与其他要素联系较适于实际的教学问题解决史密斯—雷根模式的主要特点:增加了学习环境分析策略部分更明确、具体把“修改教学”部分放在教学评价模块中,使模式更为科学3、学习目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表述, 是单元目标的具体化, 具体表明学习者行为或能力的变化。
4、教学目标分析:ABCD法。
A对象(audience):目标是针对某个人还是某些人B行为(behavior):描述可观察的行为。
必须用可观察到的术语来表述。
当目标陈述中使用了具体的、可观察到的动词来说明学生行为时,可极大地减少教学的不确定性。
C条件(condition):描述学习和评价的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
如“借助工具书”、D 程度(degree):描述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最低水准,是评价目标是否达成的根据。
对内外结合的表述。
行为目标的局限性:只强调了行为的结果,而未注意内在的心理过程。
内外结合做为弥补,注意了内在的能力和情感的变化。
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表述(知道、理解、欣赏、尊重),然后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表现。
5、教学目标分析方法主要有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法)6、学习者特征基本要素:1、学习者一般特征:指对学习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考纲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学习动机、先行组织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显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跟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合作学习。
2.细化理论、ABCD教学目标、CSCL细化理论:瑞格卢斯是细化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它是有关教学内容宏观组织的细化理论,该理论是建立在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1)知识按层次结构组织,抽象越高的知识越处于较高层次,抽象程度越低,越处于较低层次。
(2)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细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一二四七”概括。
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条策略。
一个目标是细化理论的全部内容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按照认知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最合理而有效的组织。
两个过程分别是“概要”设计过程和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过程。
概要设计是从学科内容中选出最基础和具有代表性的概念作为初始概要,这些初始概要中包括一个概念定义、若干个概念实例和把概念应用于新情境的练习。
根据细化理论学科知识内容有三种类型:概念性内容(说明“是什么”)、过程性内容(说明“如何做”)和原理性内容(说明“为什么”)。
所有这三种内容都可通过适当方式呈现给学生,但通常在某个教学单元之中占优势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因此我们就可以从这种内容中选出初始概要。
从理论上说,任何学科内容都可按照任何方法加以组织和排序,而不管这些内容是概念性、过程性或是原理性的。
细化等级设计就是对选出的初始概要不断进行细化,细化的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逐级加深。
也就是说每一级细化都是前一级呈现内容的深入与扩展,通过每一次细化,使得教学信息越来越具体、深入、细致,直至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科内容复杂程度为止。
教学系统设计考试重点
第二章1、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论系统科学三原理系统分析方法教学系统方法2、系统科学三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性原理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行为主义:1.规定目标:将教学期望明确表示为学生所能显现的行为,保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方面—可观测的反应;2.经常检查: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复习和修正,以便保证能够适当地形成预期的行为;3.小步子和低错误率:将学习材料设计成一系列小单元,使单元间的难度变化比较小,达到较低的错误率;4.自定步调: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速度;5.显式反应与即时反馈:课程中通常包含频繁的交互活动,尽多地要求学生作出明显反应;当学生作出反应时应立即给予反馈;认知主义:1.用直观的形式向学习者显示学科内容结构,应该让学习者了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各类知识元之间的相互关系;2.学习材料的呈示应适合于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按照由简到繁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内容。
这儿所说的由简到繁是指由简化的整体到复杂的整体;3.学习以求理解才能有助于知识的持久和可迁移;4.向学生提供认知反馈可以确定他们的正确知识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学习。
5.学习者自定目标是学习的重要促动因素;6.学习材料既要以归纳序列提供,又要以演绎序列提供;7.学习材料应体现辩证冲突,适当的矛盾有助于引发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4、教学理论基础、流派教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论流派5、传播学基础6、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第三章1、模式的特点和功能模式具有概括性和简明性的特点模式具有现实性的特点模式具有预见性、启发性、创造性的功能2、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包含三个要点1.它是对教学设计实践的再现;2.它是理论性的,代表着教学设计的理论内容;3.它是简化的形式,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精心简化。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笔记
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1.教学系统设计(p2)、教学设计过程模式(p19)2.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p7)、学科性质(p9)3.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层次(p10)第二章教学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p31) 、教学目标的功能(p32)2.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比较相同点:(1)三个主类领域是一致的。
(加涅提出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将学习结果分为认知(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方面。
而布卢姆等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学习领域、动作技能学习领域和情感领域三个方面。
这两个分类理论的三个主类领域是一致的,只是言辞表达上的不同。
)(2)两种理论在分类的细化都存在层级关系:布鲁姆整个目标体系的划分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结构;加涅在认知结果的智力技能分类也是由简单到复杂构成的层级关系。
(3)两个理论在教学设计、媒体选择等方面对教育过程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布卢姆注重知识的积累,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在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加涅注重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巨大的贡献。
)不同点:(1)分类依据与理论不同a.布卢姆分类法基于生物分类学,以学生的外显行为作为教学目标分类的基点。
b.加涅分类法则基于信息传播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从他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出发,以能力和倾向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基点。
(2)结构体系不同a.布卢姆的分类是一个累积学习的模式,目标由简单到复杂b.加涅的分类理论从整体上是不具备有连续性、层次性和累积性,仅在“智慧技能”这一主类下各子类之间具具备连续性、层次性、相关性。
3.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举例说明)(p41)4.教学目标阐明的方法(举例说明)(p45)第三章学习者特征分析1.认知结构(p60)、学习动机(P65)、学习风格(68)2.教学中通常分析的学习者特征学习者一般特征是指对学习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它们与具体学科内容虽无直接联系,但影响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要点总结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要点总结一、考试目的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要点掌握情况,包括对教学设计过程、教学策略、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等关键概念的深入理解,以及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包括学习者需求分析、学习目标设定、教学策略制定等。
2、教学系统设计的过程,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阶段。
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包括讲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4、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交互式学习工具等。
5、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包括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等。
三、考试形式1、闭卷考试,时间为2小时。
2、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3、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论述题每题20分,共50分。
四、考试重点与难点1、考试重点:教学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2、考试难点:如何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如何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者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五、备考建议1、深入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其核心概念和原则。
2、熟悉各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和媒体。
3、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4、多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小学期末考试总结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文明生产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的领域。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形势。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一、定义教学系统设计:教材二、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应用范围和层次1、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1)教学设计是综合、交叉的学科(2)教学设计是规定性的学科(3)教学设计是一门应用、连接学科2.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和层次应用范围:军队、工业、公司培训领域、职业教育领域、学校教育、远程教育、全民社会教育应用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三、历史1.教学设计的三个发展阶段(1)构想与实践阶段: Conception1899年全美心理学协会上,提出建立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2)实践、形成理论阶段① 二战提供了实践的场地(40年代)② 理论形成并出现了专业的设计队伍 (50-60年代)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运动在教学计理论和学科建立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布卢姆、梅格的目标分类、编写等(3) 学科建立阶段:系统科学的引入是教学设计成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志;分立的理论在统一的教学过程和系统中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四、指导思想 Ideolog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1.现代教育观念Modern ideology of education2. 系统思想与方法 Systems thinking and method第二节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及其组成部分(1)狄克-柯瑞模式狄克-柯瑞模式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的过程模式。
(2)肯普模式(3)史密斯——雷根模式第三节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一、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之——心理科学(一)学习心理学与教学设计1、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美国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斯金纳发展和完善了行为主义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者2、认知学习心理学(1)信息加工学习心理学(2)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3)联结—认知学派3、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杰斯(二)其它心理科学与教学设计二、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三、系统科学与教学设计(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二)系统科学的新进展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费根鲍姆等的混沌理论。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提纲doc汇总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提纲一、试卷题型和分值分布◆名词解释2×5=10分◆单项选择2×10=20分◆匹配题1×12=12分◆简答题6×5=30分◆案例分析题28分二、各单元考点前言第二段中的名词“教学系统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概述1、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P152、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模式有哪些?(系统分析模式、过程模式、目标模式)P253、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模式,见P31图4、实践活动一:教学设计案例观摩(重点看后面的问题)P34第二单元前端分析与学习目标设计1、学习需要P46 认知风格P682、内部参照学习需要法与外部参照需要法的比较分析(自己总结)P47-483、教学内容P544、ISM分析法的步骤P575、教学内容的螺旋式编排方式P606、场独立性者与场依存者学习特点的比较,见P69表7、内控者与外控者学习特征的比较,见P71表8、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P759、学习目标P8310、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P84◆认知领域:知道、领会……◆情感领域:接受、反应……动作技能领域1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5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P8712、ABCD目标陈述法(主要注意教材中的例子,以及各领域学习目标选用的动词)P88第三单元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模式的基本类型以及其一般流程(课堂讲授、自主探究、合作探究)P1022、信息化教学模式(抛锚式、支架式)的实施包含哪些基本环节。
P1073、先行组织者P1184、三种不同的“先行组织者”(上位、下位、并列)分别对应什么样的设计策略?(渐进分化、逐级归纳、整合协调)P1205、实验活动一:教学策略全接触。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P132第四单元教学媒体与学习环境设计1、教学媒体选择的7个原则P1412、实践活动一:教学媒体选择的案例分析P152第五单元学习过程与结果评价概述1、形成性评价P1812、量规1913、学档评价P1964、学习契约P2005、量规设计的5个基本环节P193第六单元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1、WebQuest基本结构P2252、MiniQuest基本结构P228。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重点(推荐五篇)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重点(推荐五篇)第一篇: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重点《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重点概念及问题(填空、简答)1、教学系统设计: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设计学科,它具有系统性、具体性、设计活动的理论性与创造性以及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等特点。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样做。
它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
4、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在兼取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和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两者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
其理论基础是在我国最有影响的两种“学与教”理论的结合,也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两者的结合。
5、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6、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层次:(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7、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活动后能够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更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8、教学目标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法)。
9、对于行为目标描述所使用的ABCD模式表示在描述行为目标时需要从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方面来描述。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要点总结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要点总结教学系统设计题型:单选 20分=20*1分;多选 10分=5*2分;判断 10分=10*1分;T或F简答 20分=4*5分;步骤、方法类材料分析 20分=2*10分;给出一个案例判断其优缺点、特点、或教学策略分析。
设计题 20分=1*20分。
学习者特征分析(从预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分析)、设计教学目标(从认知领域、动作技能、情感三个方面)、设计教学过程(详写,可参照加涅的九个教学事件论述或四个常用教学过程模式)第一章基本原理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给一个定义能分清属于哪一个观点1、是系统计划或规划教学的过程(过程说);·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2、是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技术说);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3、是一门设计科学(设计说)。
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
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综合交叉学科、规定性学科、应用性和桥梁性学科。
教学系统设计考试要点
一、名词解释1、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展具体方案、创设有效的教及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
2、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达,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到达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3、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与学习倾向的总与。
4、广义的教学方法指为到达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切手段、途径与方法的总称。
5、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到达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与谋略。
6、教学媒体是指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
7、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广义: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
狭义: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与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与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与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能力。
8、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的组合。
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
9、认知工具是支持与扩大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与设备。
10、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展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11、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传统的的教学设计根底上,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与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
二、填空题1、教学系统设计的开展经历了思想萌芽、理论形成、学科建立、深入开展四个阶段。
2、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教学产品层次、教学过程层次、教学系统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系统设计(考试要点)一、名词解释1、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
2、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达,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3、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4、广义的教学方法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切手段、途径和办法的总称。
5、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
6、教学媒体是指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7、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广义: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
狭义: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8、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的组合。
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
9、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
10、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11、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传统的的教学设计基础上,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
二、填空题1、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思想萌芽、理论形成、学科建立、深入发展四个阶段。
2、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教学产品层次、教学过程层次、教学系统层次。
3、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4、依据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可以归为三类: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
5、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
6、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
7、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教学中,它具有以下几个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中介功能和测度功能。
8、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9、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育目标分为归为三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归纳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和图解分析法。
12、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和学习风格,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13、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特征分析、起点能力分析、学习风格分析、认知结构分析和学习动机分析。
14、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形式运演阶段。
15、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16、按照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来分,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7、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包括:环境因素、情感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18、常用的教学活动程序有传递—接受程序、引导—发现程序、示范—模仿程序、情境—陶冶程序。
19、与获得认知类学习结果有关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
20、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方法有示范—模仿法、练习—反馈法。
21、与获得情感态度有关的教学方法有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
22、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班级教学、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
23、教学媒体的基本特性有表现力、重现力、传播力、参与性、受控性。
24、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
25、教学媒体选择的原则有最优决策原则、有效信息原则、优化组合原则。
26、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有问题表、矩阵式、算法式、流程图。
27、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有协作小组、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协作学习环境。
28、常用的协作学习策略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
29、CSCL的几种主要形式有实时同地CSCL、非实时同地CSCL、实时远距CSCL、非实时远距CSCL。
30、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物理学习环境、教学媒体的选择/设计、学习资源和工具的选择/设计、人际学习环境。
31、常用的认知工具有问题任务表征工具、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信息搜索工具、协同工作工具、测试评价工具。
32、教学评价的功能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导向功能。
33、教学评价的类型有基准、功能、表达、对象。
34、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有学习档案、学习契约、概念地图、绩效评估、量规。
35、教学系统设计结果评价的内容有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结果的形成性评价、教学设计结果的总结性评价。
36、多媒体教学系统资源的评价标准(“五性”原则)有教育性、科技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
37、教学系统设计结果形成性评价方法有自评、专家评议、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试验、进行中的评价。
38、教案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行为、教学媒体、时间分配;基本形式有表格式教案、记述式教案。
39、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基本类型有课堂演示型、学生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
三、简答题1、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优缺点优点:①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②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③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缺点:①强调传递—接受式学习,否定发现式学习②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置于被动地位,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优缺点优点: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缺点:①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②忽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③容易偏离教学目标3、简述主要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及其适用范围①归类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言语信息类学习②层级分析法:用于揭示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从属技能③信息加工分析法:用于揭示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④解释结构模型法: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4、简述ABCD编写法优点:避免了用传统方法表述目标的含糊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缺点:只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变化,而未注意其内在的心理过程。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5、成人学习者的一般特征有哪些①学习目的明确②注重教学效率③实践经验丰富④自学能力较强⑤参与教学决策6、简述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ARCS模型A—注意力(Attention):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R—关联性(Relevance):指教学要与学生的知识背景、个人需求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C—自信心(Confidence):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维持学生对成功的渴望S—满足感(Satisfaction):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满足7、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五环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源于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后来经过前苏联凯洛夫等人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加以改造而提出。
基本过程:①激发学习动机(组织上课)②复习旧课(检查前续学习质量/做好学习新知识准备)③讲授新课④运用巩固(组织学生练习)⑤检查效果(做好后续学习准备)8、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支架式、抛锚式)支架式教学策略: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理论基础: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步骤: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⑤效果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协作学习的贡献③是否完成意义建构抛锚式教学策略要求以真实事例或真实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策略”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
步骤:①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②确定问题(抛锚)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③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自主探索。
④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⑤效果评价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
9、协作学习的概念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的监控功能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将某一位同学的制作过程进行录像,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的广播功能在小组范围内播放,进行交流。
学生可通过电子举手,向教师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0、研究性学习的特点①强调知行合一②以自然界或社会中的真实问题作为研究的专题③注重学习的实践性(社会调查/动手实验/查找资料)④注重学习过程及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⑤强调学习的自主性⑥强调学习的开放性(走出课堂,走向社会)11、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步骤五个阶段、七个步骤:1.提出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特征:①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④非良构的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2.分析问题①分析问题的可行性以及学生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背景、资料、工具、支持和帮助等②分好组,为问题的解决做好准备3.解决问题①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②合作交流,优化方案③实施方案4.成果展示与评价以多媒体课件和研究报告的形式总结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和学习成果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5.总结与提高在这个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教训1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