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与法律修养第四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第四章
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 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消灭了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 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 国实际的创造性结合,至今仍在不断地改革、完 善和发展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继承和升华
它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深入中华民 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 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 强大的道义力量
小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 目标高远,保持定力、不懈奋进,又要 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生的价值准 则,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 正心、笃实以为功
有问题?
课程结束 谢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 在的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整 合我国社会意识、凝聚社会价值共识、解决 和化解社会矛盾、聚合磅礴之力的重大举措, 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意义重 大而深远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第四章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 平等权 ★ 政治权利和自由 ★ 宗教信仰自由 ★ 人身自由权 ★ 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 社会经济权 ★ 文化教育权 ★ 特定主体权利
2、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 ★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
宪法的起源
“宪法 一词,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就 宪法”一词 宪法 一词, 已出现,意为一般的法律、 已出现,意为一般的法律、法令和规 则。 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是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的有力武 器,也是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显著 标志。 标志。
宪法的起源
韩非的话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显学 显学》 (《韩非子 显学》) “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 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 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禁其言,其次禁其事。”(《韩 非子·说疑 说疑》 非子 说疑》)
“治”术争鸣
儒家( 儒家(孔、孟):德治! ):德治! 德治 法家( ):法治 法治! 法家(商、韩):法治! 荀子:德法兼治! 荀子:德法兼治! 道家(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 道家(老、庄):无为而治
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因苛政引起贵族、 年 英国国王约翰因苛政引起贵族、 僧侣阶层的反抗,被迫签订颁布《大宪章》, 僧侣阶层的反抗,被迫签订颁布《大宪章》 它对王权作出了一定限制, 它对王权作出了一定限制,规定了不得任意 征税及拘捕人民等。 征税及拘捕人民等。 ——《大宪章》限制了最高统治者的 《大宪章》 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被统治者的权利、 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被统治者的权利、 自由,达成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契约, 自由,达成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契约, 宣示了法律高于王权的原则。 宣示了法律高于王权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以事实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机活力。
第二节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一)先进性
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制度是人 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实际的创造性结合,至今仍在不断地改 革、完善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作为人类社 会最为先进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当今时代 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第一节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扩大中华文化影 响力,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逐步打破西方的话 语垄断、舆论垄断,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 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 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 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 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社会思想意识,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团 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节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一)先进性
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制度是人 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实际的创造性结合,至今仍在不断地改 革、完善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作为人类社 会最为先进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当今时代 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第一节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扩大中华文化影 响力,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逐步打破西方的话 语垄断、舆论垄断,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 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 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 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 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社会思想意识,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团 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文档33页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 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 务,作为一种责任、 一种精神 追求、 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 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 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 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 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 当 的 时代新人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未满15岁牺牲)
“舍身为国炸碉堡” ——董存瑞(19岁牺牲)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 召,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
雷锋——用22岁的年轻生命回答 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人生课 题,成为新中国亿万人民永远学习的 楷模。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步入人生新阶段,身处伟大新时代,我 们该如何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青年人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 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 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着青春之 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 一代青年 的梦想必将必然成为中国梦中的核 心组成,成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的强大动力!
全国优秀劳动模范王崇伦—— 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4年又17天的 工作量,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 人"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 号”成功发射。2010年12月,34岁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 科技专家刘勇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青年奖章”,以表彰他 在航天飞行控制方面的重要贡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26
h
(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 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 的权力,它只剥夺利 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 人劳动的权力。” ❖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封面
❖
27
h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 爱国守法
❖
明礼诚信
❖
团结友善
LOGO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h
1
本章学习重、难点
❖ 重点: ❖ 1、道德的本质。 ❖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 3、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 难点: ❖ 1、道德的本质。 ❖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2
h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 古希腊的 “四主 德”:
❖ 智慧
❖ 勇敢
❖ 节制
❖ 公正
3
h
❖美国的 “五条基本道 德原则”:
❖ 生命价值原则
❖ 善良原则
❖ 公正原则
❖ 诚实原则
❖ 个人自由原则
4
h
❖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 反覆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 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 有加无 已的赞叹和敬畏 ——头顶的星 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墓碑铭文
14
h
❖ 案例分析:
❖ 家境贫寒的哥哥考上了大学,但对高昂的学费的 一筹莫展,在外打工的弟弟想尽了一切办法,东 拼西凑,仍然不够。眼看就要到交费的最后期限 了,弟弟情急之下,盗窃了同屋打工者甲藏好的 钱,并决定急用后,慢慢还回来就是。但甲发现 迅速报警,弟弟逃走。警察通知了哥哥,要求哥 哥打电话骗弟弟见面,哥哥明知弟弟盗钱之举确 实为了自己,但还是打了电话。弟弟装着钱来见 哥哥,当场被捕。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四章
✓ 有全身心投入的敬业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保持和发扬为民服务 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 视职业、劳动、创造、贡献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视劳动为实现个 人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基本途径。
LOGO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深刻铭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实现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而奋斗的百年艰辛历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 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 神”
“十三五”期间,我国建成世界上 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每千人 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达到6.51张。基 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和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9亿 人 、 13.6 亿 人 、 2.17 亿 人 和 2.68 亿 人 。
LOGO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LOGO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 问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 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 重要标志。
LOGO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自由
绝大多数人的、实质上的、真实的自由 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
LOGO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它的 树干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 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 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 看。”
LOGO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庄子说:“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 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 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 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 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 困苦呢?”
✓ 视职业、劳动、创造、贡献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视劳动为实现个 人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基本途径。
LOGO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深刻铭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实现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而奋斗的百年艰辛历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 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 神”
“十三五”期间,我国建成世界上 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每千人 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达到6.51张。基 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和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9亿 人 、 13.6 亿 人 、 2.17 亿 人 和 2.68 亿 人 。
LOGO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LOGO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 问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 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 重要标志。
LOGO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自由
绝大多数人的、实质上的、真实的自由 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
LOGO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它的 树干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 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 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 看。”
LOGO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庄子说:“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 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 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 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 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 困苦呢?”
《思想道德与法制》课件+第四章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世界观、人生观相辅 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
价值观的特征
2 价值观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3 价值观蕴含着特定的阶级立场
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真实可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以往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真 实性。
三、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真实可信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验证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和 可信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以而且能够成为真切、具体、广 泛的现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基础
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 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一、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一)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 晰地展现了社会主义的 基本特征和根本追求, 渗透于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态文明建 设的各个方面,是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 神之魂。
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实践
同当今中国最鲜明的 时代主题相适应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第四章
点此播放
你能看 最美女孩 到的没 最美司机 的美 最美老师
最美妈妈
2020/7/12
同学们认 为应该怎 样弘扬和 继承中华 传统美德 呢?
2020/7/12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2020/7/12
在西亚斯歌剧院举行的炎黄论坛上 马东先生作为主持人
2020/7/12
2020/7/12
社会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 人们在生产中 产品的分配原
制性质
的相互关系
则
2020/7/12
你所看到的道德
2020/7/12
案例
2020/7/12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 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 ,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 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 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 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 点悼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 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 山东老家。
2020/7/12
道德 的产生和发展经 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开始表现为各种风俗、 习惯、禁忌,到后来逐渐 获得了自己的独立表现形 式,并获得了发挥自身功 能和作用的途径。
2020/7/12
(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 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 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 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006年8月6日
2020/7/12
你能看 最美女孩 到的没 最美司机 的美 最美老师
最美妈妈
2020/7/12
同学们认 为应该怎 样弘扬和 继承中华 传统美德 呢?
2020/7/12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2020/7/12
在西亚斯歌剧院举行的炎黄论坛上 马东先生作为主持人
2020/7/12
2020/7/12
社会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 人们在生产中 产品的分配原
制性质
的相互关系
则
2020/7/12
你所看到的道德
2020/7/12
案例
2020/7/12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 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 ,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 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 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 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 点悼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 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 山东老家。
2020/7/12
道德 的产生和发展经 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开始表现为各种风俗、 习惯、禁忌,到后来逐渐 获得了自己的独立表现形 式,并获得了发挥自身功 能和作用的途径。
2020/7/12
(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 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 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 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006年8月6日
2020/7/12
1绪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PT课件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1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2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3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4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第5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第6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第7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第8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题
强
海
化
战
记
术
忆
专业性系统、独立地学习
❖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自主判断教师讲授内容,做好笔记
❖充分利用图书馆,课余时间大量 阅读参考书和有关资料,加深理解
2、生活环境的变化
由以家庭为依托,变为独立参与 学校集体生活。
离开父母、家庭的直 接扶助,处于社会 生活的 “ 断乳 期 ”。
“独自报到大学新生获百元红包”
3、创新学习的理念
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 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 只停留在课堂听课、记笔记、应付考试 显然不能算是读大学。
❖ 要实现由纯接受型学习向接受型和创造 型相结合的学习转变。
“学者当自树其帜”――郑板桥 “学习应是一个唤醒过程,每个步骤将是创造性 的”
创新学习与大学生成才
不仅是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找到科 学方法,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选 择信息、管理信息,同时学会掌握应用 知识于有意义的实践。
青年人离开学校时, 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 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 位专家。否则,他连同 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 受过专业训练的狗,而 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 人。——爱因斯坦
全面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方面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
题
强
海
化
战
记
术
忆
专业性系统、独立地学习
❖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自主判断教师讲授内容,做好笔记
❖充分利用图书馆,课余时间大量 阅读参考书和有关资料,加深理解
2、生活环境的变化
由以家庭为依托,变为独立参与 学校集体生活。
离开父母、家庭的直 接扶助,处于社会 生活的 “ 断乳 期 ”。
“独自报到大学新生获百元红包”
3、创新学习的理念
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 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 只停留在课堂听课、记笔记、应付考试 显然不能算是读大学。
❖ 要实现由纯接受型学习向接受型和创造 型相结合的学习转变。
“学者当自树其帜”――郑板桥 “学习应是一个唤醒过程,每个步骤将是创造性 的”
创新学习与大学生成才
不仅是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找到科 学方法,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选 择信息、管理信息,同时学会掌握应用 知识于有意义的实践。
青年人离开学校时, 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 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 位专家。否则,他连同 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 受过专业训练的狗,而 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 人。——爱因斯坦
全面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方面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第4章)
2013-12-13
3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这主要表现为。自觉 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最高行为原 则。
2013-12-13
4
(2)维护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
2013-12-13
5
2013-12-13
2013-12-13
68
第三节 做坚定的爱国者
一、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1、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集中体现 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表现为对自己 民族的尊重和热爱是为自己民族尊 严和荣誉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 骄傲和自豪的一种道德品质。
2013-12-13
69
2、我们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3、要以史为鉴。
10
(4)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
2013-12-13
11
(5)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
2013-12-13
12
夸父追日
2013-12-13
13
精卫填海
2013-12-13
14
大禹治水
2013-12-13
15
愚公移山
2013-12-13
16
2013-12-13
17
2013-12-13
2013-12-13
49
岂苟 因利 祸国 福家 避生 趋死 之以 。,
2013-12-13
50
2、从思想上、 知识上充分装备 自己,为祖国的 繁荣稳定贡献力 量
侯祥麟院士的爱国情怀
2013-12-13
51
•
“说是表彰我 对中国火箭导弹技 术、航天技术和系 统工程论方面所做 的一切工作。我想 这里面‘中国’两 个字是最重要的。 ” • ——钱学森
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道德
“德”即得,人在行道过 程中内心有所得,有向上之义。
“德得相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讨论分析:
一家军工企业生产 如果这家军工企业对
民用家具,在一批货 客户负责是“德”,
物发出后,发现有一 最终引来12家商场愿
张桌子少 漆了一遍。 意包销该厂产品是
经过查找,这张桌子 “得”,那么“德”
已经被顾客买走了。 与“得”之间是何关
鲁滨逊
原始生活
道德产生的条件 社会关系的形成----客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观条件。
儿童自 我意识 萌芽于 2岁左 右
生产实践、劳动是道 德产生的主客观统一的社 会条件
劳动创造了道德 主体——人和人类 社会;人在劳动中 产生需要调整的利 益关系,劳动创造 了道德需要;劳动 提供道德产生和发 展的动力。
教学难点
1.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 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 的基本原则?
2.谈谈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诚信 品质?
3.联系大学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向英雄 人物和道德模范学习。
(思考题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 用是什么?)
第8页
什么是道德
“道”原指道路,引申为原 则、规范之义;
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2学时)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1学时)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学时)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学时)
教学重点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 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些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 哪些方面? 3.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 大意义。 4.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 求?
“德得相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讨论分析:
一家军工企业生产 如果这家军工企业对
民用家具,在一批货 客户负责是“德”,
物发出后,发现有一 最终引来12家商场愿
张桌子少 漆了一遍。 意包销该厂产品是
经过查找,这张桌子 “得”,那么“德”
已经被顾客买走了。 与“得”之间是何关
鲁滨逊
原始生活
道德产生的条件 社会关系的形成----客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观条件。
儿童自 我意识 萌芽于 2岁左 右
生产实践、劳动是道 德产生的主客观统一的社 会条件
劳动创造了道德 主体——人和人类 社会;人在劳动中 产生需要调整的利 益关系,劳动创造 了道德需要;劳动 提供道德产生和发 展的动力。
教学难点
1.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 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 的基本原则?
2.谈谈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诚信 品质?
3.联系大学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向英雄 人物和道德模范学习。
(思考题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 用是什么?)
第8页
什么是道德
“道”原指道路,引申为原 则、规范之义;
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2学时)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1学时)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学时)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学时)
教学重点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 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些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 哪些方面? 3.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 大意义。 4.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 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PPT课件
课程目标
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会我 国基本法律规范与法律程序。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分辨、 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和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的能力。 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 观;学会适应社会,学会与人合作,学会运用法律 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具备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 展的基本素质。
2
4 4 4
道德篇
法律篇
6
4
第二节 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4
理论教学组织
课堂导入 总结思考 5
1
2
主题讲授
五段式
3 4
情感体验
互动交流
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组织
五个校外实践项目
参观爱国主义基地 志愿者服务 暑期社会调研 校外实习 法律咨询
八个校内实践项目
大学生活规划 创造有价值人生 遵守公共秩序 我心中的成功职业人 建设幸福家庭 做优秀员工 做忠诚爱国者 模拟法庭
“五观 ”教育
教学内容组织
整合书本教学内容,理论教学部分我们将整本书分为五个专题:大 学篇、爱国篇、人生篇、道德篇、法律篇。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内容 专题 大学篇 爱国篇 人生篇 节 学时分配
第一节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二节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二节 提高交往能力,体味情感之美 第一节 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第二节 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第一节 了解法律规范,自觉遵纪守法
新课讲授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5分钟)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修养第四章2015
第二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是在继承 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 的。
一、中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 史经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不断 发展壮大,优良道德传统起了很大作用。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C、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 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 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 、全面抛弃。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 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 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 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 的转化工作。
• 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 心,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 础。
A、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 求。 B、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C、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 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 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第三节 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 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是一脉相 承的。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既是弘 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应有之义,是加强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激励 大学生锤炼优良道德品质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 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是马克思 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 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 统的继承和发展, 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 升华和质的飞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之第四章_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主文 义化 思复 潮古
主历 义史 思虚 潮无
第四章
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文化复古主义思潮 :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 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 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 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 科学和民主,此即为“返本开新”。
第四章
第 二 节 继 承 和 弘 扬 优 良 道 德 传 统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 人”;“仁者爱人”;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爱人若爱其身‛、‚爱人者;人 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 利之;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 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妇有 别”;…
《尚书》“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确立了以家族 为本位、以血缘为纽带的五种人伦关系的道德要求;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 内自省‛、‚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为探汤‛; 孟子讲‚养性‛、‚养气‛,认 为通过自己的‚持其志‛的修养 功夫,可以涵养成一种‚塞于天 地之间‛、‚至大至刚‛的浩然 正气; 宋代朱熹强调‚道问学‛和‚尊德性‛,要‚博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中国最早把“道”与“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子。他在 《劝学》篇中说: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是说,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能按“礼”的规定,就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古代: “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 “德”即“得”,指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外施 于人称为“德”。
思想政治与法律修养第四章PPT课件
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 经济伦理中的合理成分 人道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
45
故事两则
三个女孩在海边玩耍,她们
头戴帽子,身穿裙子,分别来自中
国、美国和日本。
一阵海风吹来,中国女孩两
手去抓裙子;美国女孩两手去抓帽
子;日本女孩一手去抓裙子,一手
去抓帽子。
46
故事两则
两个饥饿的中国人得到一个面包,二
话不说,两人对半分着吃。
14
教学内容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社 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 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 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首先,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 其次,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观条件)。
15
教学内容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 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 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来维系的,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是人们发展 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两个饥饿的美国人得到一个面包,其
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反正两个人分着吃都
吃不饱,不如我们打个赌,谁赢了谁就享用
这个面包”。
47
分粥:七个人分一锅有限的粥, 你有什么办法实现最大的公平与和谐?
方法1: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 多最好。
方法2: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结果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 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中间的长矛以及一顶弗利季亚式的软帽: 革命者的标志
中间的架枪(就是最中间的那个):代表 了各省的统一
45
故事两则
三个女孩在海边玩耍,她们
头戴帽子,身穿裙子,分别来自中
国、美国和日本。
一阵海风吹来,中国女孩两
手去抓裙子;美国女孩两手去抓帽
子;日本女孩一手去抓裙子,一手
去抓帽子。
46
故事两则
两个饥饿的中国人得到一个面包,二
话不说,两人对半分着吃。
14
教学内容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社 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 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 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首先,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 其次,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观条件)。
15
教学内容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 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 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来维系的,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是人们发展 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两个饥饿的美国人得到一个面包,其
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反正两个人分着吃都
吃不饱,不如我们打个赌,谁赢了谁就享用
这个面包”。
47
分粥:七个人分一锅有限的粥, 你有什么办法实现最大的公平与和谐?
方法1: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 多最好。
方法2: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结果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 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中间的长矛以及一顶弗利季亚式的软帽: 革命者的标志
中间的架枪(就是最中间的那个):代表 了各省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教学内容 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吗?请看两组图片后想一想。
人的道德与动物的本能有 根本区别。
8
教学内容
9
教学内容
10
教学内容
11
教学内容 道德是上帝赋予的吗?
12
教学内容
(一)道德的起源
1、 旧哲学观点 (1) 天赋道德观
儒家:“道之大原出于天” 基督教:摩西十诫
(2) 人性观 孟子:性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荀子:性恶 康德:纯粹理性
16
教学内容
2、道德的内涵揭示了道德的本质
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被社会物质生活条 件所决定的社会意识。
首先,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 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 第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的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是封 建地主阶级道德的重要特征。
道德的调节功能进一步强化,道德可 以杀人,封建礼教可以杀人。
27
教学内容
“三纲” “五常”的含义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 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14
教学内容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社 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 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 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首先,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 其次,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观条件)。
15
教学内容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 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 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来维系的,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是人们发展 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2
目的要求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 熟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大学生认 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 道德传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养成良 好的道德品质。
3
第一本书
西方孩子的第一本 书
中东孩子的第一本 书
17
教学内容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18
教学内容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1、 认识功能 功能是指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2、 调节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19
教学内容
阅读一个真实故事,谈 谈你的感想。
20
教学内容
新华网长春5月23日电 日前,一对来 自吉林省延吉市郊农村的夫妇,将捡来的4万 元钱交给了延吉市公安局,请求公安局为他们 找到失主。
中国古代孩子先学 什么
4
第一本书
圣经 古兰经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诗》 《书》 《礼》 《易 》 《春秋》
5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6
教学内容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二)道德的本质
自己把所有家当卖了也不到1万元,他突然 感到很害怕。他把钱放到了朋友那里。
妻子毕天淑治病需要一大笔钱,曾经几次 住院,向亲戚朋友借钱都借遍了,她也没敢 动用一分那笔捡来的钱。
10年里,苏大友夫妇一直经受着道德良 心的折磨。意外之财没带来任何欢乐,相反 使他俩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苏大友原来 开朗活泼此后却变得沉默了,毕天淑的病情 也日益加重。
23
教学内容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24
教学内容
原始社会的道德 道德原则: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 道德规范: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平等民主 , 勇敢刚毅。 道德缺陷:氏族复仇、血缘群婚和食人之风。 局限:直观性、狭隘性、外在性。
25
教学内容
奴隶社会的道德
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 鄙视劳动和劳动者 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 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
26
教学内容 封建社会道德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最 突出的特征。
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 会道德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规范。
1
目录
一 、目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 三、课堂点击 四、互动教学 五、名人名言 六、问题探索 七、教学小结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如何对待传统道德中的“孝道” 2.案例:《战士的诚实》 3.案例《小孩的守信》 4案例:《没有信誉就不能生存》
49岁的苏大友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妻子 毕天淑没有工作,还是一个重症肝硬化病人。 他们有一个今年刚满16周岁的儿子。
1996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苏大友的出租 车上来了一男一女两位乘客。两人离开不久, 苏大友发现车后座上有个布包,打开一看,里 面竟然是一大堆钱,有50元的,有10元的, 整整4万元!
21
教学内容 苏大友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想想
13
教学内容
十诫是耶和华所授,并命摩西颁布施行, 其主要内容有: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 雕刻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当将 安息日守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不可贪恋他人的一切所有。多少年来,摩西 十诫被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奉为生活圭臬, 成为四海通行的人生铁律。
最后,他们决定通过警察将钱交给交给
失主。
22
教学内容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作用是指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和实际效果。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 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的一种重要的精 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 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 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 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教学内容 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吗?请看两组图片后想一想。
人的道德与动物的本能有 根本区别。
8
教学内容
9
教学内容
10
教学内容
11
教学内容 道德是上帝赋予的吗?
12
教学内容
(一)道德的起源
1、 旧哲学观点 (1) 天赋道德观
儒家:“道之大原出于天” 基督教:摩西十诫
(2) 人性观 孟子:性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荀子:性恶 康德:纯粹理性
16
教学内容
2、道德的内涵揭示了道德的本质
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被社会物质生活条 件所决定的社会意识。
首先,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 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 第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的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是封 建地主阶级道德的重要特征。
道德的调节功能进一步强化,道德可 以杀人,封建礼教可以杀人。
27
教学内容
“三纲” “五常”的含义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 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14
教学内容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社 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 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 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首先,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 其次,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观条件)。
15
教学内容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 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 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来维系的,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是人们发展 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2
目的要求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 熟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大学生认 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 道德传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养成良 好的道德品质。
3
第一本书
西方孩子的第一本 书
中东孩子的第一本 书
17
教学内容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18
教学内容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1、 认识功能 功能是指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2、 调节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19
教学内容
阅读一个真实故事,谈 谈你的感想。
20
教学内容
新华网长春5月23日电 日前,一对来 自吉林省延吉市郊农村的夫妇,将捡来的4万 元钱交给了延吉市公安局,请求公安局为他们 找到失主。
中国古代孩子先学 什么
4
第一本书
圣经 古兰经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诗》 《书》 《礼》 《易 》 《春秋》
5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6
教学内容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二)道德的本质
自己把所有家当卖了也不到1万元,他突然 感到很害怕。他把钱放到了朋友那里。
妻子毕天淑治病需要一大笔钱,曾经几次 住院,向亲戚朋友借钱都借遍了,她也没敢 动用一分那笔捡来的钱。
10年里,苏大友夫妇一直经受着道德良 心的折磨。意外之财没带来任何欢乐,相反 使他俩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苏大友原来 开朗活泼此后却变得沉默了,毕天淑的病情 也日益加重。
23
教学内容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24
教学内容
原始社会的道德 道德原则: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 道德规范: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平等民主 , 勇敢刚毅。 道德缺陷:氏族复仇、血缘群婚和食人之风。 局限:直观性、狭隘性、外在性。
25
教学内容
奴隶社会的道德
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 鄙视劳动和劳动者 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 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
26
教学内容 封建社会道德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最 突出的特征。
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 会道德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规范。
1
目录
一 、目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 三、课堂点击 四、互动教学 五、名人名言 六、问题探索 七、教学小结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如何对待传统道德中的“孝道” 2.案例:《战士的诚实》 3.案例《小孩的守信》 4案例:《没有信誉就不能生存》
49岁的苏大友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妻子 毕天淑没有工作,还是一个重症肝硬化病人。 他们有一个今年刚满16周岁的儿子。
1996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苏大友的出租 车上来了一男一女两位乘客。两人离开不久, 苏大友发现车后座上有个布包,打开一看,里 面竟然是一大堆钱,有50元的,有10元的, 整整4万元!
21
教学内容 苏大友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想想
13
教学内容
十诫是耶和华所授,并命摩西颁布施行, 其主要内容有: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 雕刻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当将 安息日守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不可贪恋他人的一切所有。多少年来,摩西 十诫被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奉为生活圭臬, 成为四海通行的人生铁律。
最后,他们决定通过警察将钱交给交给
失主。
22
教学内容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作用是指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和实际效果。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 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的一种重要的精 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 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 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 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