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与静脉血血气分析的差别
判断血气采集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的方法
![判断血气采集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8e5fb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2.png)
判断血气采集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的方法
1、最直观的方法是看颜色。
血液颜色取决于还原性血红蛋白含量多少,一般判断没有问题。
但也存在各种变异因素,如注射器内混有水分,静脉血稀释后变成动脉血颜色;严重贫血患者静脉血像动脉血;高血色素患者,动脉血变成黑色;高吸入氧气浓度,静脉血像动脉血等等。
这时,就要结合临床情况来综合分析判断了。
2、判断血管内压力是最简单的方法。
用专用的血气采集针,动脉血会自动将血液压入血气针中,静脉血一般没有这么大的力量。
但通过对压力的判断不适用于严重循环衰竭的患者,因为这样的患者动脉压力也极低。
3、如果对颜色没有把握,或者存在各种干扰因素,可以通过血气结果来判断。
动静脉血在血气分析方面的主要区别在于氧分压和氧饱和度。
正常人的动脉血PaO²在80-100mmHg之间,SaO²>95%;正常人的静脉PvO ²在40mmHg左右,SvO²在75%左右。
以上指标是对于正常人或者没有明显呼衰、心衰的患者。
对呼衰或心衰的患者,单凭血气分析无法区分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ed636458fafab069dc02f8.png)
血液气体和酸碱保持正常是体液内 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动脉血气分 析可用于测定和评价患者的氧合、通气 和酸碱状态。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作 为监护重症心肺疾病的手段,不仅对疾 病的诊断、了解病情有助,而且对指导 治疗,尤其是对危重患者求治具有重要 意义。
出现BB↓而HCO3-正常,说明存在HCO3-
以外的碱储备不足。此时补充HCO3-是不
适宜的,是否有低蛋白血症、贫血等。
6.血浆 CO2总量(TCO2):又称CO2 含量 指血浆中各种形式全部CO2浓度, 主要包括结合形式HCO3-、物理溶解 CO2、少量RNH2COO- 正常值:25.2mmol/L CO2潴留(呼酸)或HCO3-增加(代碱) 时均可使TCO2↑ CO2↓(呼碱)或HCO3-↓(代酸) 时均可使TCO2↓
血氧含量↓
a. 没有足够的O2(PaO2)与Hb结合
b. 没有足够的Hb与氧结合
c. 二者兼有
4. 氧解离曲线:(见图) 生理意义: (1) 当PaO2为95~100mmHg时,SaO2>96%, 故再提高吸O2浓度的作用甚微。 (2) PaO2自100mmHg降至70mmHg,SaO2 只降低5%。 (3) 当PaO2在10~40mmHg时,曲线陡直, 故有利于组织水平的O2摄取,对代谢活 跃的组织有保护作用。 (4) 当PaO2自30mmHg上升至50mmHg,则 SaO2增加26%,故在此水平PaO2时,低 流量吸O2即可明显改善组织缺O2 (COPD的O2疗依据)
CO2+H2O
CA
H2CO3
H++HCO3-
2. 以HCO3-盐的方式:溶解于血浆中的CO2 通过弥散作用入红细胞。 CO2+H2O→H2CO3→H++HCO3-。 HCO3-约占动脉CO2总量的88~90%。其 中约1/4在红细胞内,3/4在血浆中。 3.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方式:由血浆入红细胞 的CO2除大部分变成为H2CO3和HCO3- 外, 小部分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形成氨 基甲酸血红蛋白,同时产生H+,H+被血 红蛋白内缓冲对所缓冲。
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https://img.taocdn.com/s3/m/d5f7641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d.png)
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是指在全身循环中动脉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压力差异。
这个数值是诊断一些疾病的重要指标,尤其是与呼吸道疾病有关。
下面将从定义、生理意义、测量方法、疾病诊断等方面详细介绍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一、定义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指的是在身体内动脉和静脉血之间二氧化碳的压力差异。
正常情况下,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差在4-6 mmHg之间。
二、生理意义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差是全身循环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呼吸代谢的状况。
在机体代谢过程中,组织细胞会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血液中取出,同时释放二氧化碳。
这些二氧化碳分别经由毛细血管、静脉汇合到肺部,然后通过肺泡进行换气,最后从呼吸道排出体外。
因此,动脉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大小反映了机体呼吸代谢过程的速度和效率。
三、测量方法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可通过血气分析仪进行测量。
在进行动脉血采血时,需要注意采血的部位应该是动脉的质地,且顺应动脉血流的方向。
而静脉血采血则无需特别注意采血部位。
四、疾病诊断1.肺通气不足导致二氧化碳潴留:肺通气不足是导致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由于通气减少,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排不出去,积聚在肺部,导致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从而使得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增加。
2.肺循环障碍导致二氧化碳回流:肺循环障碍是导致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减小的主要原因。
肺循环障碍会导致肺泡灌注不足,使过多的二氧化碳留在肺内,而不被有效地排出体外。
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也随之减小。
总之,动脉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是全身循环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够反映机体的呼吸代谢过程的状况。
对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离子浓度、葡萄糖浓度、血红蛋白浓度等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和静脉血气分析检验标本生化差异及导致变化原因
![离子浓度、葡萄糖浓度、血红蛋白浓度等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和静脉血气分析检验标本生化差异及导致变化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b41dac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1.png)
离子浓度、葡萄糖浓度、血红蛋白浓度等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和静脉血气分析检验标本生化差异及导致变化原因动脉血气分析不仅能检测人体酸碱度、血氧等指标,还可检测电解质、血糖、血红蛋白等生化项目,其优点是可以随时检测,几分钟便出结果,当某些重症患者需要尽快了解其某项化验指标时,动脉血气分析中的检测项目可以临时作为替代,为临床诊疗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离子浓度Na+:提示动脉血气分析钠离子与静脉血相似,检测结果可代替静脉血钠检测结果,无需再次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可用于指导临床。
K+:静脉血钾高于动脉血钾,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有直线相关关系,线性回归公式为静脉血K+=0.886×动脉血K++0.724,也有研究得出动脉血 K+=0.304+0.915×静脉血K+,另有经验性认为静脉血比动脉血高0.2 mmol/L ~ 0.5 mmol/L(仅作为临床参考)。
Ca2+:静脉血钙明显高于动脉血钙,两者差异显著。
考虑主要由于测量方法不同导致,由于血气中钙测的是离子钙,而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测的是血液总钙,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清内,血清钙有两种存在形式:结合钙与游离钙;结合钙与蛋白质或其他酸根结合;游离钙(iCa2+)以钙离子形式存在。
两部分血钙约各占一半,其间保持动态平衡。
一般发挥作用的是 iCa2+,这个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更大,更能反映机体的状况。
Cl-:动脉血氯高于静脉血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得出线性回归公式动脉血Cl-=1.031×静脉血Cl--1.449,该公式可作为临床参考。
P+:动静脉血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动脉血气分析磷离子与静脉血相似,检测结果可代替静脉血磷检测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
葡萄糖浓度动脉血与静脉血葡萄糖浓度差异具有临床意义。
一般在空腹8 h 以上时两者血糖值无大差异,但在进食后动脉血糖比静脉血糖高,曾报告可高 3.9 mmol/ L。
依据是进食后,肠道吸收的葡萄糖经腔静脉回心后再流到动脉,动脉血在外周经过毛细血管与组织代谢消耗了葡萄糖后再进入静脉,故动脉血糖值比静脉血糖值高。
动静脉血气分析的解读及差别
![动静脉血气分析的解读及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a244677777232f60ddcca151.png)
静脉血气与动脉血气的差别
静脉血气与动脉血气的差别
一般情况时 PH PaO2 PaCO2 HCO3动脉血 7.35~7.45 >48mmHg 35-45mmHg 22-27mmol/L 静脉血 较动脉血低0.03~0.05 各处不一,25~45mmHg 较动脉血高5~7mmHg 大致相等,高1~2mmol/L
病史2年
查血气及电解质
pH
7.19,PaCO2 15mmHg,PO2102mmHg,HCO3-
6mmol/L
血糖
22 mmol/L,Na+128 mmol/L, Cl-94 mmol/L
病例二
pH 7.00
估测[H+](mmol/L) 100
第一步:评估血气数值 的内在一致性
[H+]=24×(PaCO2)/[HCO3-]
原发代谢性酸中毒
pH 7.19,PaCO2 15mmHg,PO2 102mmHg,HCO3- 6 mmol/L,Na 128 mmol/L, Cl-94 mmol/L
病例二
第四步:判断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异 常 预期代偿反应
PaCO2=(1.5×[HCO3-])+8 [HCO3-]=24+(PaCO2-40)/10 [HCO3-]=24+3.5×[(PaCO2-40) /10]
第二步:PCO pH 32和 HCO ? 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降低20mmHg,pH值应升高2×0.08
进一步分析 (±0.02 )即为 7.56±0.02,但病人实际pH值
低于此值,说明可能存在代谢因素,而且代谢因
素使病人的pH值偏酸
血气分析与动脉血采集
![血气分析与动脉血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5b7c62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d.png)
⑤、抽好动脉血的注射器在手中来回搓滚5~ 15秒,混匀抗凝剂以防血液凝固。
⑥、拔针压迫止血:重压穿刺点5~10分钟, 不要揉,直至不出血为止。对有凝血机制 障碍的病人要延长按压时间。
⑦、整理用物、分类处理垃圾、血气送检。
在血气仪上注明体温,给氧或上呼吸机的病人要注 明氧浓度,病人的床号(编号)
等待血气分析 结果出来……
5、用注射器采血必须用肝素液湿润注射器,避 免血液凝集影响测定或堵塞电极及仪器的管道。 采血前必须将肝素及空气排净,血标本中加入过 多的肝素液能产生测量误差,而标本中混入气泡 会导致血气结果PH值过高,氧分压过高,二氧化 碳分压偏低。
注意事项 6、如有凝血机制障碍,高血压或服用抗凝剂, 溶栓治疗的病人应延长压迫时间直到不出血为 止,方可松手离开。婴幼儿压迫止血时,用力 要适度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及温度。 7、活动后喘憋明显患者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在 采血气,吸痰后20分钟方可采血气,这是体内 血气和酸碱值达平衡状态 8、采血完毕后血标本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 送检必须放0-4摄氏度冰水中以免温度对ph值 及血气的影响 9、穿刺区皮肤如有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不 能穿刺取血
④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直径>5cm)股动脉 足背动脉
45°— 90° 45°— 60°
90°
10°— 15°
肱动脉
穿刺点
桡动脉
股动脉 穿刺部位
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 摸足背动脉,操作者左手握着患者穿刺侧
的脚,当脚向足底弯曲时最易刺入。
进针点
穿刺部选择总结
cK+ cNa+ cCa2+ cCl-
钾离子 钠离子 钙离子 氯离子
3.4—4.5mmol/L 136—146mmol/L 1.15—1.29mmol/L 98—106mmol/L
血液检验时釆各部位的血有什么区别刘艳萍
![血液检验时釆各部位的血有什么区别刘艳萍](https://img.taocdn.com/s3/m/1d1ff2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7.png)
血液检验时釆各部位的血有什么区别刘艳萍发布时间:2023-06-09T08:58:17.481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5期作者:刘艳萍[导读]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去医院看病检查或者做健康体检,都需要进行血液检验。
采血的部位不同,有的采指尖血,有的采手肘血,还有的采手腕血。
很多人不禁会产生疑惑,为什么采血不稳不同呢,这些抽血方式有哪些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下血液检验时采各部位的血有什么区别?一、不同位置的采血1、手肘部位采血手肘采血是最常见的采血部位,在医院各种检查与体检时多会选择手肘正中部位静脉采血,原因如下:①几乎所有人肘正中静脉都是比较粗的,而且皮肤表浅,很容易找到血管,更容易穿刺;②肘窝部位皮肤敏感性要比其他部位较低,所以穿刺抽血时疼痛感较弱,减轻不适感;③肘正中静脉在手臂内侧,较为隐蔽,很少接触到外界物质,相对来讲更为干净安全,避免穿刺抽血后伤口受到污染。
由此可见,肘正中静脉采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点,因此抽取手臂静脉血时多会选择肘正中部位,但它也存在不足之处,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会存在个体差异,少数人肘正中静脉也是比较细的,而且位置特殊又比较深,也可能会发生穿刺抽血失败。
即使穿刺失败,大家也不要慌乱,积极配合采血人员,耐心稳定的寻找血管,也可换其他位置采血。
肘正中静脉采集的血液主要是进行最基础的血常规检查与鉴定血型,同时也可检查一些特殊项目,比如病毒抗原抗体检查、肝肾功能的检查、电解质检查、肿瘤指标检查以及激素水平检查等。
2、手指与耳垂采集末梢血时主要选择手指或耳垂部位。
末梢血是指,肢体末端循环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
与耳垂末梢血相比,手指末梢上毛细血管更为丰富,采血时更容易操作又方便,现在医院很少有采集耳垂末梢血。
对于新生儿来讲,耳垂与手指太过纤嫩,采取末梢血时都会选择足跟末梢血。
为什么手指采血多会选择左手无名指?这也是经过层层筛选找到的,很多采血的人都比较了解,抽取指尖血首选左手无名指指尖内侧位置。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意义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dacf73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f.png)
9.
BE指在T 37C,PCO2 40mmHg,SaO2100%的标准条件下,血浆或全血的pH滴 定至7.4时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
CO2,而小于低于吸入气的氧分压(PIO2),其下降数值与肺泡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呼吸商(R)有关。正常值约为109mmHg。
18.
AG是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AG=Na+-
(HCO-+CL-)。实际上是指硫酸根,磷酸根,乳酸,酮体等。常用于混合性酸 碱失衡的判断,尤其用于三重酸碱失衡的判断°AG>20,常提示代酸,降低常无临床 意义。AG正常不能除外代酸,如高氯性代酸
在一般情况下,PA-aO2由三个因素决定:⑴弥散的压力梯度;但只要PAO2不低 于60mmHg,即使肺泡膜增厚,纤维化也不造成弥散障碍。⑵通气血流比值;⑶ 肺内外解剖分流。
15.
PaO2/FiO2二动脉血氧分压(PaO2)i吸氧浓度(FiO2),为氧合状况的指标。
ALI(急性肺损伤)时PaO2/FiO2W300mmHg(1mmHg=0.133kPa); ARDS时PaO2/FiO2W200mmHg。
4.
PaCO2是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CO2产生的压力(约占动脉血CO2总量的5%), 它是判断酸碱平衡的一个主要指标。正常值为:4.40〜6.27kPa(33〜47mmHg),静脉血较动脉血高0.67〜0.93kPa(5〜7mmHg)。在正常情况下PaCO2与PACO2(肺 泡二氧化碳分压)几乎相等。PaCO2是反映肺泡通气量的可靠的灵敏指标,也是 判断酸碱失衡的一个重要指标。
血气分析如何判断动脉血、静脉血?
![血气分析如何判断动脉血、静脉血?](https://img.taocdn.com/s3/m/f7f165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a.png)
血气分析如何判断动脉血、静脉血?血气分析是一种用来评估血液中气体含量和酸碱平衡的检测方法。
通过血气分析可以获取关于呼吸、循环和代谢的重要信息,其中最常用的参数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液酸碱平衡指标(PH值、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标准碳酸氢根离子)等。
在进行血气分析时,确定血液来源是动脉还是静脉至关重要,因为动脉和静脉血液有着不同的气体含量和酸碱平衡状态。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气分析如何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动脉血动脉血是从心脏通过动脉管道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液。
动脉血富含氧气和养分,同时含有较低的二氧化碳浓度。
因此,动脉血在血气分析中的氧气饱和度(SaO2)和氧分压(PaO2)较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低。
动脉血的pH值通常在7.35-7.45之间,为酸碱平衡状态的关键指标。
静脉血静脉血是从全身各部位返回到心脏的血液,其中含有较低氧气和较高二氧化碳浓度。
在血气分析中,静脉血的氧气饱和度(SvO2)和氧分压(PvO2)较低,而二氧化碳分压(PvCO2)较高。
静脉血的pH值通常较动脉血略低,约为7.31-7.41。
血气分析如何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在进行血气分析时,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判断待检测血液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1.采血点选择: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采集点不同。
动脉血通常从桡动脉或股动脉采集,而静脉血通常从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如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采集。
正确选择采血点是判断血液来源的第一步。
2.观察颜色:动脉血呈鲜红色,因其富含氧气;而静脉血呈暗红色,因氧气含量较低。
在采取血液样本后,可根据血液的颜色初步判断血液来源。
3.检测氧饱和度:通过血气仪或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检测血液中的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饱和度通常在95-100%之间,而静脉血氧饱和度较低,一般在70-75%左右。
4.观察血流速度:动脉血流速较快,脉搏有规律,而静脉血流速较慢,脉搏无规律。
血气分析的常见违规
![血气分析的常见违规](https://img.taocdn.com/s3/m/277493b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b.png)
血气分析的常见违规血气分析,是临床常使用的一个项目,但近年来,各地的医保负面清单里,经常会有它的身影,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血气分析:一、血气分析定义:血气分析(BG)是应用血气分析仪,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H+浓度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O2、O2),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它能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及其酸碱平衡状态。
常用标本:动脉血。
适应症: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的诊断;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昏迷的鉴别诊断;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呼吸机的应用、调节、撤机;呼吸治疗的观察;酸碱失衡的诊断等。
相关指标:血气的主要指标:PaO2、PaCO2、CaO2、SaO2、TCO2、P50。
酸碱平衡的主要指标:pH、PaCO2、HCO3-、TCO2、ABE、SBE及电解质(K+、Na+、Cl-、AG)临床意义: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
1.pH值表示血液酸碱的实际状态,反映H浓度的指标。
pH>7.45为碱血症。
2.PaO2指动脉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2单独所产生的分压。
PaO2的高低与呼吸功能有关,同时直接影响O2在组织中的释放。
呼吸功能障碍时,PaO2下降,PaO2低于60mmHg时,进入呼吸衰竭阶段;PaO2低于55mmHg时,即有呼衰。
如PaO2低于20mmHg时,组织细胞就失去了从血液中摄取氧气的能力。
所以临床上常将PaO2作为给患者吸氧的指标之一。
3.PaCO2指动脉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单独产生的分压。
PaCO2>45mmHg原发性呼酸或继发性代偿性代碱。
PaCO2<35mmhg为原发性呼碱或继发性代偿性代酸。
CO2有较强的弥散能力,故动脉血PCO2基本上反映了肺泡PCO2的平均值,是反映肺呼吸功能的客观指标。
二、相关名词解释1血气分析《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样本采集、签收、处理,定标和质控,检测样本(包括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混合静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含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标准碳酸氢盐、实际碳酸氢盐、缓冲碱、剩余碱、血浆二氧化碳含量、阴离子间隙),审核结果,根据实际情况与临床沟通,录入实验室信息系统或人工登记,发送报告;对特殊情况作出备注、提出临床建议;按规定处理废弃物。
动、静脉血血气分析碳酸氢根离子结果对比
![动、静脉血血气分析碳酸氢根离子结果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34fdffcfff00bed5b9f31dfe.png)
动、静脉血血气分析碳酸氢根离子结果对比目的:探讨动脉静脉血血气分析碳酸氢根离子结果对比。
方法:基于血气分析仪检测的碳酸氢根离子测定与基于生化分析仪检测的碳酸氢根离子测定。
结果:血气分析仪检测组采用动脉血样进行检测,检测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为(17.93±4.15)mmol/L;而生化分析仪检测组采用静脉血样进行检测,检测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为(18.01±4.14)mmol/L;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本次研究中生化分析仪检测组采用静脉血样进行检测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略高于血气分析仪检测组采用动脉血样进行检测的值,但是,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同时,对两组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知,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存在相关性(r=0.99,P<0.01)。
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碳酸氢根离子检测时,基于生化分析仪的静脉血样检测其结果与基于血气分析仪的动脉血样检测结果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两者可以实现相互代替与相互质量控制。
标签:血气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HCO3)主要用于判断人体内的酸碱度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而在临床检测中血气分析仪与生化分析仪则是最为常用的检查手段。
但是,这两种检测方式所获得的结果是否存在互通性也就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对我院2014年至2016年间收治的100例患者的碳酸氢根离子检测资料与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对动脉静脉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54:46。
为确保研究的规范性、伦理性以及符合相关组织结构的要求,在研究开展前均与所有参与本次科学试验观察的患者或其家属进行了试验目的、过程、对患者影响等情况的说明,在获得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同意的情况下开展后续研究。
静脉血也能血气分析?你没有听错!
![静脉血也能血气分析?你没有听错!](https://img.taocdn.com/s3/m/33b75d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a.png)
静脉血也能血气分析?你没有听错!静脉血气分析是一种用来评估身体氧合和酸碱平衡的重要检测方法。
虽然通常人们使用动脉血样本来进行血气分析,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静脉血样本也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本文将探讨静脉血气分析的原理、应用和局限性。
原理血气分析是通过测量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和酸碱平衡指标来评估身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
在传统的血气分析中,通常使用动脉血样本,因为动脉血中气体含量更能反映肺部气体交换和组织氧供的情况。
但是,静脉血样本也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尤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患者血管难以取动脉血样本时。
静脉血气分析原理与动脉血类似,通过血气仪器测定血液中的氧气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SaO2)等指标。
静脉血中这些指标与动脉血有一定差异,但在某些状况下,静脉血样本也可以提供与动脉血相近的结果。
应用静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实践中有多种应用。
首先,对于某些危重病患者,动脉采血可能会增加进一步的风险,此时可以选择使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其次,对于需要频繁监测血气的患者,如监护室患者或手术患者,静脉血气分析可以减少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静脉血气分析还可以用于监测呼吸治疗效果、评估酸碱平衡紊乱等情况。
在一些研究中,静脉血气分析还被用于评估氧合指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等。
局限性尽管静脉血气分析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静脉血样本中气体含量与动脉血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误诊。
其次,静脉血气分析对采样技术和操作要求较高,不同的采血部位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需要严格控制采样过程。
另外,由于静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较少,目前尚缺乏足够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使用静脉血气分析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检测指标和专家意见,进行综合评估。
结论静脉血气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c01f00a32d7375a517801d.png)
影响血气分析检查结果的因素1、血气分析的样本类型血气分析的样本类型有动脉血样本、静脉血样本、毛细血样本。
动脉血样本:动脉血是血气分析中最常使用用的血液类型,因其可提供氧吸收和运输的最佳信息,所得信息稳定,不因采样点不同而不同。
静脉血样本: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因其受外周循环状态和细胞代谢的影响,不可用于评估氧状态,但可反应酸碱状态(pH,pCO2,cHCO3)ctHb,FCOHb,FmetHb,FHbF,ctBil。
毛细血样本:因情况不允许使用动脉血时可使用毛细血进行分析,sO2,pO2,FOHb,FHHb 结果仅供参考,可以较好的反应以下参数:ctHb,FCOHb,FMetHb,FHbF,ctBil。
2、血气分析怎样选择采样点动脉血样本:桡动脉最为常用,由于它非常浅表易于触及,周围附近无大的静脉,又有非常良好的尺动脉侧支循环,易于采样,在穿刺过程中如不触及骨膜,一般痛觉不敏感。
桡动脉采样前先进行改良的Allen’s测试以确定侧支循环是否充足。
肱动脉可使用但不常用,由于其因为位置原因不宜于采样破坏周围环境的风险大。
股动脉,虽然其面积大易于穿刺,但侧支循环不良,容易误伤股静脉,应避免在新生儿及老年患者身上采用。
静脉血样本:肱静脉便于采样。
毛细血样本:耳垂,指尖,拇指和脚后跟采血,采用脚后跟和拇指时,患者应大于六个月。
3、采集样本时患者准备患者的呼吸状态应保持稳定:采样前患者应处于稳定状态,保持患者平静呼吸状态,并且通风状态也应稳定。
告知患者采样步骤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患者的紧张可引起过度呼吸,通气过度是血气误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可使肺泡通气量增加,造成pCO2降低、pH增加、pO2增加。
4、采集样本时动脉导管准备患者的呼吸状态应保持稳定:采样前患者应处于稳定状态,保持患者平静呼吸状态,并且通风状态也应稳定。
告知患者采样步骤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患者的紧张可引起过度呼吸,通气过度是血气误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可使肺泡通气量增加,造成pCO2降低、pH增加、pO2增加。
动静脉血气分析的解读及差别
![动静脉血气分析的解读及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ed3153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6.png)
动静脉血气分析的解读及差别动静脉血气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酸碱平衡、氧合、通气功能的临床检查方法。
通过测定动脉和静脉血液中的酸碱指标、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可以判断患者的血气状态,及时发现和指导治疗酸碱平衡紊乱、通气功能异常等病理状况。
动脉血气分析与静脉血气分析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将对动静脉血气分析的解读及其差别进行详细说明:1.动脉血气分析解读动脉血气分析可以提供以下指标的测定结果:-pH值:正常范围为7.35-7.45,用于评估血液的酸碱平衡状态。
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 氧分压(PaO2):正常范围为80-100 mmHg,反映了动脉血液中氧气的饱和程度。
低氧血症可能表明通气功能异常或组织氧供不足。
- 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范围为35-45 mmHg,反映了动脉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高碳酸血症可能表明通气功能异常或呼吸衰竭。
动脉血气分析还可以测定其他血气指标,如碱剩余(BE)、标准碳酸氢盐(HCO3-)浓度等,这些指标综合评估了酸碱平衡状态。
2.静脉血气分析解读静脉血气分析可以提供与动脉血气分析相似的指标,但解读时需要考虑一些差别:-pH值:静脉血液通常比动脉血液更酸,正常范围为7.31-7.41、因此,在评估酸碱平衡时应以静脉血pH值范围为准。
- 氧分压(PvO2):静脉血氧分压正常范围为35-45 mmHg,与动脉血氧分压范围相似。
但静脉血氧分压较低可能表明组织低氧血症。
- 二氧化碳分压(PvCO2):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范围为35-45 mmHg,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范围相似。
但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偏高可能表明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有效排出。
此外,动脉与静脉血气分析还存在以下差别:-采集方法:动脉血气分析需要穿刺动脉来收集血液样本,较为创伤,需要专业技术操作。
而静脉血气分析则是通过静脉采血来获取血液样本,相对较为简便。
-临床应用:动脉血气分析主要用于评估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支气管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血与静脉血血气分析的差别
问题:
一天在一台胸科肺癌根治术的麻醉中,术中在做血气分析时跟某同事争论了一下,我认为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用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比较好一些;我同事认为,其实静脉血足以能估测出病人的情况了,因为动脉血与静脉血的PH值,电解质,HCT及血红蛋白,-HC03,BE
等值与动脉血差别不大,况且静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可以根据其值估算出动脉血氧分压,所以没必要再穿动脉取动脉血(术中并没有行有创血压监测),只需从颈内静脉取血即可,北京阜外医院也常如此做(我同事曾在阜外医院进修)。
我也感觉某些方面有道理,但是我认为静脉血气分析仍然代替不了动脉血气分析,毕竟静脉血气可以知道有无二氧化碳蓄积,但是无法确定有无过度呼碱,所以我仍然认为还是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在此,我想请教各位老师,到底静脉血气分析是否能代替动脉血气分析?术中是否没必要取动脉血?二者哪些方面的值一样,哪些方面的值不一样?
讨论:
血气分析原则上应采用动脉血,但在临床上常可遇到病人动脉穿刺困难,特别是婴幼儿,此时往往用静脉血取代动脉血测定。
一般情况时:
静脉血P02各处不一(3.3~6.0kPa ),心排血量正常时与各部位02耗量有关;
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03〜0.05 ;
PC02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7mmHg
动、静脉血HC03大致相等,静脉血HC03高1~2mmol/L。
当循环功能不好时,动脉和中心静脉之间的△ PH △ PC02 △ HC03 -差值会增大,提示预后不好。
但必须牢记静脉血气分析只能用于判断酸碱失衡,不能用于判断呼吸功能。
最后说明一点:
评价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较多,PC02作为判定呼吸性酸碱失衡的指标,pH作为血液酸
碱度的指标,看法是一致的,然而对于判定代谢性酸碱失衡的指标尚无一致意见——美国波
士顿的Schwartz派主张用HC03作为判断指标;丹麦哥本哈根的Astrup派主张用BE作为判断标准。
但不管使用哪几项指标,其判断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的诊断,有时难免有错误的。
为使诊断符合病人的情况,必须结合临床、其它检查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观察。
结论:
看来单凭静脉血与动脉血并无一致的看法,还没能够分享更多的经验与看法,或许动脉血还是好一点,但必须牢记静脉血气分析只能用于判断酸碱失衡,不能用于判断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