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合集下载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开机1.打开灯室,将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插头插入灯座。

注意:插头凸处对准插座的凹处插入;不能带电拔插空心阴极灯。

2.打开原子化器室的前门,用洗瓶在去水装置的顶部开口处补加少量水保持水封。

3.检查断续流动系统的泵头和泵管,适当补加硅油,旋转固定块将压块压住泵头。

4.开启气瓶,调节气瓶减压阀至次级压力在0.2-0.3Mpa之间。

5.按微机、断续流动、主机、顺序开启电源。

二、系统设置1.用鼠标左键双击桌面“AFS—****原子荧光光度计”,进入AFS—****软件操作系统。

2.微机和主机连机通讯正常时,软件自动进入元素灯识别画面,用鼠标左键双击不需检测的元素灯符号后,按键盘删除键将其删除,确认无误后,用鼠标左键单击“确定(O)”。

3.在“文件(F)”下拉菜单中,分别选择“气路自检”、“断续流动系统自检”、“空心阴极灯自检”、“串行通信检测”,进行系统自检,自检完毕后,用鼠标左键单击“关闭(C)”,退出自检。

4.在“文件(F)”下拉菜单中,选择“生成新数据库”或“连接数据库”,使本次测试的所有信息及数据以一个或多个文件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库中。

4.1生成新数据库:一个元素可以生成一个或几个数据库;4.2连接数据库:对数据库已有的元素进行连接后,点击“索引”将所需文件调出,使用调出文件的测量条件进行测量,不必每次生成数据库;5.用鼠标左键单击“条件设置”,进入测试条件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分别对“仪器条件”、“测量条件”、“断续流动程序”、“标准样品参数”、“自动进样器参数”等内容进行相关参数的设定。

5.1 仪器条件:输入负高压、灯电流5.2测量条件:输入延时时间、读数时间。

(延时时间+读数时间)<断续流动第二步时间5.3标准样品参数:输入测量道的标准样品浓度5.4自动进样器参数:当标准空白与载流的介质不同时,输入标准空白所在的样品盘位置5.5断续流动程序:根据“延时时间+读数时间”内的模拟显示,对断续流动第二步时间进行修改6.用鼠标左键单击“运行”菜单中“点火”项,点燃炉丝,仪器预热30min后开始测量。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操作,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AFS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

第三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具备操作及相关仪器设备的基本知识。

第四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做到文明操作,杜绝一切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行为。

第五条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核对仪器设备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如有问题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第六条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实验步骤和条件。

第七条操作结束后,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保存好相关数据和记录。

第二章操作步骤第一节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第八条操作人员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初步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九条操作人员需要熟悉AFS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仪器配置和仪器结构。

第十条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所需试剂和标准样品,并保证其质量和数量的准确性。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准备好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辅助设备。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调节仪器设备的参数和设置。

第二节样品的处理和操作第十三条操作人员需要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处理,并注意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需要准确称取和调配样品和试剂,注意杜绝交叉污染的可能。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需要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正确装载样品和试剂,避免泄漏和溅出。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需要掌握准确的加热和搅拌操作方法,确保样品和试剂均匀混合。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需要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设置仪器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第三节仪器的操作和记录第十八条操作人员需要熟悉AFS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并遵循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需要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仪器的开机和预热操作。

第二十条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范围。

第二十一条操作人员需要正确装载样品和试剂,避免泄漏和溅出。

第二十二条操作人员需要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设置仪器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AFS-830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锡

AFS-830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锡

吸 取 锡 标 准 溶 液 配 制 成 00 .,I .,05 . 0,1 , . 5 3 。50 .,80 00mL分 别 置 于 2 比 . .,60 .,1. 0 5mL
色管 中 ,加 入 5mL硫 脲 。 坏 血 酸混 合溶 液 ,用 抗 1% HC 溶液稀 释 至刻度 ,摇匀 备用 。按 已定工作 0 I
11 仪器 .
13 仪器 工作条件 .
A S8 0型原 子荧光 光度 汁 ( F .3 北京 吉天仪 器公
收 稿 日期 :2 1.1 0 0 11- ;修 订 日期 :2 1 22 3 0 卜l—O
仪器 T作条件 见表 1 。
作 者简 介 :萧莲 萍 (9 0 ) , 德 惠人 , 淋省 区 域地 质 矿 产调 查 所 高级 1程 师 16 - , 吉林 女
第 3卷 第4 0 期
2 1年 1月 0 2 1
吉 林 地 质
J L I G E0 L 0 G Y I N
VO13 N O. .0 4 D e 20l e. l
文章编号 :1 0  ̄2 2 2 1 0 0 1 4 7( 0 1】 4—8 6—3
AF - 3 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化探样 品中的锡 S 80
以 5 为益 。 %
不一样 ,通过 验证 只有在 盐酸 介质 中 ,其发生 效率
最佳 。而不 同浓度 的盐酸 介质 对锡荧光 强度 值也不 同 。实 验 表 明 ,盐 酸 浓 度 在 l ~ l % 之 间锡 的 % 5
25 载气 的流量 .
载气 流量 的大小直 接影 响测定结 果 。当载气 流 量 过大 ,会 稀释氖 化物 ,灵 敏度降低 ,过小 则使形 成 的氢化 物无法迅 速进 入原 子化器 ,通过 实验确 定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标准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标准

原子荧光光度计1、打开电脑,进入Windows桌面。

2、打开氩气瓶减压阀,分压表调至0.2MPa左右。

3、换上需要分析元素的元素灯,打开仪器主机电源,双击桌面上工作站,出现登录画面点图标进入仪器工作站。

4、检查元素灯光斑是否对正,原子化器高度8mm左右,光斑对准调光器中间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检查汞灯是否点亮,若不亮用点火枪激发点亮)5、“仪器控制”做汞温度设成0度,其他元素设成160~200度点。

6、“参数设置”6.1设置参数中有xx若进样方式采用xxx,则3个选项卡中,载液空白位置设xxx,仪器自动运行样品测量,“手动进样”成255,其他位置按各个样品放在样品盘的位置来设定,点再下一步参数设置:若进样方式采用参数设置。

6.2打上对勾。

6.3位,点,则不用设置载液空白位置,直接设置下一步,输入曲线各标准点的浓度,若用仪器自动稀释曲线,在前可设置样品名称,样品号,样品形态,稀释因子,样品单。

7、把标准空白,标准曲线,样品空白,样品按自动进样器设置位置放入样品架中。

压好泵管,载流槽内倒入盐酸,放好还原剂和硫酸瓶。

8、“样品测量”除采用冷汞法测汞不用“点火”外,其他元素均需点使仪器炉温升到测试温度,点击仪器依次测量载流,标准空白,标准曲线,样品空白,样品。

9、“标准曲线”需要打印曲线,点“打印”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附: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程序)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1.打开实验室电源及通风设备;2.安装元素空心阴极灯,确认水封中有水;3.打开仪器电源,进入操作系统软件并设置工作条件;4.进行灯位置和原子化器高度调整;5.确认氩气出口压力为0.25Mpa ,压上管路压块,确认系统管路正常;6.点火进行空白测试,调整压块顶丝使进样通畅,预热30min;7. 按要求进行标准曲线和样品的测定;8.测试完成后要吸蒸馏水测试几次,清洗管路;9.熄火并退出工作软件,关闭氩气、计算机和主机;10.打开泵管压块、松开泵管,擦拭滴漏的酸液。

原子吸收、 荧光 期间核查)

原子吸收、  荧光  期间核查)

核查依据参照JJG939-2009《非色散原子荧光光度计》检定规程一、核查方法1、测定条件:室温15℃-35℃,相对湿度≤75%。

2、外观与通电的检查仪器表面应无破损、缺陷,各个接口连接紧密,仪器运转平稳、无噪声。

各个按键应灵活自如,电脑及软件系统应正常运行。

3、标准曲线:取砷标准溶液,配制标准系列,浓度分别为:0.0,1.0,2.0,4.0,8.0,10.0(ng/ml)。

依次进样测定后绘出标准曲线。

4、检出限(DL)、精密度(RSD):(1)调试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待仪器稳定后,相同的条件连续测量空白溶液15次,仪器自动采用11次进行统计测量,并用上述标准曲线,仪器根据下述公式自动计算出检出限。

检出限(DL)=3×SD×K(2)对某号砷标准溶液浓度进行11次测定,仪器自动进行统计测量,并用上述系列溶液的标准曲线,根据下述公式自动计算出仪器的精密度RSD(相对标准偏差)。

精密度(RSD)=S/A×100%5、标准物质:对砷标准物质进行测定,仪器自动进行统计测量,并用上述标准曲线,得出测定结果浓度,结果应在标准物质保证值范围之内。

二、结果判定代表元素检出限(DL)和精密度(RSD)符合下表的要求,则判定该仪器运行正常合格,可以继续使用,如不符合,则判定为不合格。

一、核查方法1、测定条件:室温15℃-35℃,相对湿度≤75%。

2、外观与通电的检查仪器表面应无破损、缺陷,各个接口连接紧密,仪器运转平稳、无噪声。

各个按键应灵活自如,电脑及软件系统应正常运行。

3、波长指示误差:对汞元素三条谱线253.7nm、546.1nm、871.6nm进行寻峰,波长示值与波长标准值之差应满足≤0.5nm的要求。

4、波长重复性:对铜元素波长324.7nm进行单向三次波长寻峰,结果需满足≤0.3nm的要求。

5、标准曲线:对铜元素标准标准系列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线性系数要求≥0.995。

6、对某号铜标准溶液浓度进行7次测定,仪器自动进行统计测量,并用上述系列溶液的标准曲线,根据下述公式自动计算出仪器的精密度RSD(相对标准偏差),要求≤1.5%。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1.准备工作a.确保仪器连接到电源,并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

b.打开冷却水源,使光谱仪的激光和灯泡保持稳定的温度。

c.打开仪器上的气源开关,确保仪器正常工作所需的气体供应。

2.仪器调试a.打开光谱仪的软件,连接仪器并进行初始化。

b.对灯泡进行自动对焦调试,以确保获得最佳的荧光光谱信号。

c.调整光源、光栅和滤镜的位置和角度,以优化荧光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

3.样品准备a.根据需要,准备好待测样品。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样品,但必须首先将其转化为可测定的溶液状态。

b.将样品溶液转移至配备好的玻璃或石英试管中,并清洗干净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4.测量设置a.在光谱仪的软件中选择所需的元素测量方法。

b.设置荧光光度计的参数,如积分时间、测量范围和刻度标准等。

c.对于液体样品,确保试管完全浸入样品槽中,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背景信号的干扰。

5.开始测量a.点击软件中的“开始测量”按钮,光谱仪将自动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b.在测量过程中,确认仪器的各项参数保持稳定,如温度、气压等。

c.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多次测量以提高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6.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a.在测量完成后,光谱仪的软件将生成数据图表和相应的分析结果。

b.使用软件中提供的工具和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例如寻峰、峰面积计算等。

c.根据需要,导出结果并保存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报告编制使用。

7.仪器维护和保养a.在使用完毕后,关闭仪器的电源开关,并断开电源连接。

b.关闭冷却水源,清洗光源和光路系统,确保无积聚的污垢和尘埃。

c.定期校准仪器,检查并更换灯泡和其他易损件,以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说明,通过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可以准确、高效地测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浓度。

请按照仪器的说明书和相关标准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使用环境条件和注意事项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使用环境条件和注意事项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使用环境条件和注意事项1环境要求1.1房间门窗要密封(最好用双层窗);房间要有一个隔墙(最好里外套间),不要进门就看到仪器。

1.2要经常清洁仪器,使用后盖上仪器罩。

1.3仪器应放置在坚固稳定的实验台上,窗户应有窗帘,避免阳光直射。

实验台应具有防酸和绝缘保护(如橡胶垫)。

实验台宽度至少70cm,后部距墙或其他设备应有至少50cm 的空隙,以利于仪器的连接和维修。

1.4仪器工作时,室温范围:10℃~30℃,且每小时温度变化速率最大不超过2.8℃;室内相对湿度:<75%。

(最好有冷热空调、温湿度计、去湿机)1.5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排风设备,排风口与烟囱的距离约30cm且不能与烟囱直接相连。

1.6防尘、防烟、防辐射。

1.7实验室内不能有水槽。

1.8 实验室里应在放置些许硫磺粉,以便于吸收挥发的汞。

硫磺粉变色后应当更换。

1.9 仪器应远离强电磁场及冲击振动源。

1.10 电源要求:配备1KW稳压电源,其输出端应配有一个多用插座盒,并有良好接地。

2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2.1 仪器预热时无需开启载气,但是在仪器测量前必须开启载气。

2.2 自动进样器的载流槽切记不能倒入氢氟酸、高氯酸和王水。

2.3 开机时必须检查原子化器下部去水装置中水封。

若水封无水应用注射器或滴管滴加高纯水。

2.4 一定要注意各泵管无泄漏,定期向泵管和压块间滴加硅油。

2.5 实验时注意气液分离器中不要有积液,以防溶液进入原子化器。

2.6 在测试结束后,一定要用超纯水对整个仪器管路进行清洗。

具体步骤见5.5.5,清洗时间不得小于5分钟。

2.7 测试结束后,一定要清洗样品管和样品盘,做好实验收尾和防腐蚀工作。

2.8 更换元素灯时,一定要在主机电源关闭的情况下操作,不要带电操作。

2.9 测定不同元素时需配置不同的载流和还原剂,但当同时测定N种元素且载流和还原剂的主要成分一样时,可以选择用高浓度的载流和还原剂进行测试,2.10 更换点火炉丝或取下炉芯后进行安装时,应确保炉芯与点火炉丝处于同一平面上。

AFS-830型全自动间歇泵进样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830型全自动间歇泵进样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830型全自动间歇泵进样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1、用途用于样品中As、Sb、Bi、Hg、Se、Te、Sn、Ge、Pb、Zn、Cd元素的痕量分析。

2、系统配置要求2.1 仪器类型:全自动间歇泵进样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2.2 配置内容2.2.1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含2支元素空芯阴极灯)2.2.2氢化物发生进样系统及130位自动进样器2.2.3仪器运转一年所需的零配件以及消耗品3、工作条件3.1 环境温度:15℃~35℃3.2 相对湿度:25-85%3.3工作电源:220v±10%,50Hz4、技术性能指标要求4.1适用于As、Sb、Bi、Hg、Se、Te、Ge、Sn、Pb、Zn、Cd十一种痕量水平的元素日常监测4.2 A、B两通道无色散系统,可自动识别高强度单或双编码空芯阴极灯4.3光学系统:短焦距透镜聚光,无色散全密闭避光调光系统4.4光源:采用特制空芯阴极灯,集束脉冲控制方式4.5*精密度高、细分电路控制的130位间歇泵全自动进样氢化物发生系统4.6*具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量尾气中有害元素的捕集阱4.7*化学气相发生气液分离装置系统4.8原子化器:氩氢火焰、屏蔽式石英炉原子化器4.9高集成度模块化电路,标准的RS-232接口/RS-485通讯口4.10进样系统可由间歇泵进样氢化物发生系统升级为顺序注射进样氢化物发生系统4.11*预留升级接口,在增加预处理装置单元和高压泵单元以及相应的工作站后能够升级形态分析仪4.12专用中文软件系统:适用于Windows98/Me、2000、XP的中文窗口操作软件,具有专家帮助系统,可实现仪器条件的设置和控制,测量数据的处理及打印报告等4.13检出限(DL)硒、碲、铋、砷、汞等元素≤0.01µg/L;冷原子测汞、镉≤0.002µg/L4.14测量精度RSD≤1.0%4.15线性范围:三个数量级5、技术服务5.1由供货方(制造商)提供用户技术上的支持,提供技术文件、使用及安装调试、维修手册5.2供货方到买方指定的地点免费安装调试设备并现场培训使用人员,仪器保修一年。

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AFS830操作规程

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AFS830操作规程

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AFS830操作规程在AFS分析测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灵敏度突然降低、测汞时空白值较大、模拟显示图形异常、标准曲线线性差等等。

这些问题使测试人员无从下手,对于没有经验的检测人员,则很难判断是仪器的故障还是分析方法不当。

本文主要介绍一些使用经验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仪器的使用经验1.1 灵敏度突然降低首先检查元素灯是否正常,元素灯若出现异常,及时更换元素灯;其次,可能是光路调节不正确;最后,反应条件不正确,可参考分析方法手册[1]及其它资料[2]。

1.2 空白值较大测汞时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空白值较大,导致标准系列和待测样品都无法正常进行测量。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考虑所用的试剂是否预先进行空白试验,并考虑所使用的器皿是否清洁。

其次,查看仪器的使用登记。

此时可以选择用较高浓度的硼氢化钾(钠)和较高浓度的王水进行清洗10分钟。

若效果不好,则将仪器关闭,待石英炉的温度降低后,将石英炉芯取下,用稀硝酸浸泡12小时以上,再恢复使用。

1.3 标准曲线线性差每一次测量样品前,我们都要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

若测量后的曲线线性差,首先看看是否有离群的标准点,是否在输入标准曲线浓度时人为出现错误。

确认这两点没有问题时,则需考虑仪器条件选择是否得当,仪器条件的选择可以参考分析方法手册和其它资料。

此外,正确的应用曲线的拟合,观察拟合后的含量与输入含量的吻合程度。

每次测试前,同样品自带不同含量的管理样进行自控,以便选择最佳曲线拟合。

2 分析中的注意事项2.1 试剂的纯度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说谱分析方法对于所用试剂的纯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实验所用的试剂以及整个实验过程中用的其它试剂必须保证不含或少含被测元素及干扰元素。

2.1.1 水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方法对于所用水的纯度,建议使用阻值在18MΩ以上的纯净水。

2.1.2 酸在盐酸、硝酸等酸中常含有杂质(砷、汞、铅等),因此实验中必须采用较高纯度的酸。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1.准备工作
a.确保仪器处于水平放置,并连接好所有必需的电源线和通讯线。

b.打开仪器电源,等待仪器预热,通常需要2-3分钟。

c.检查气源是否正常,并确保注射器、石墨管等部件的连接正常。

2.测量模式选择
a.打开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电源开关,并将其调到ON位置。

b.在仪器操作界面上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如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
光光谱等。

3.样品制备与装载
a.根据测量目的,选择合适的原子荧光分析方法,并准备好相应的荧
光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

b.将标准溶液或样品注入样品室中,确保不超过容器的最大容量。

4.光谱扫描设置
a.在操作界面上选择光谱扫描功能,并设置合适的参数,如扫描范围、扫描速率、积分时间等。

b.点击开始扫描按钮,观察光谱的变化,确保光电倍增管的信号稳定。

5.测量参数设置
a.在操作界面上选择测量参数设置功能,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适当的
参数,如波长、灵敏度、基线校正等。

b.点击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开始自动测量样品的荧光强度。

6.数据处理与分析
a.仪器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并呈现在操作界面上,可以导出保存或打印。

b.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比对,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的相对浓度或
含量。

7.仪器维护与关机
a.测量结束后,将注射器等部件进行清洗,并保持干燥。

b.关闭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电源开关,并将其调到OFF位置。

c.清理测量场所,确保仪器安全关闭。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1.使用前的准备1.1 选定和安装需要的空心阴极灯。

1.2 配置实验需要的还原剂、载流、标准系列溶液等。

1.3 准备好废液桶和超纯水。

1.4 所有测量可能用到的容量瓶、移液管、溶液杯、样品杯等需要提前用20%的硝酸浸泡12小时以上,清洗最后需要用超纯水至少涮洗3次。

2.操作规程2.1 检查线路,确保气管、电源线、接口电缆、泵管等正常连接。

2.2开机2.2.1 启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入windows系统。

2.2.2 打开灯室盖,将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插头仔细插入灯座。

2.2.3 卡上双泵。

2.2.4 电源开启顺序为:实验室电源总开关→主机电源→双泵电源。

开机后应检查3个地方:(1) 元素灯是否点亮,汞灯除外。

汞灯可能需采用点火或摩擦静电点亮。

(2) 双泵是否已经卡上。

(3) 原子化器下部去水装置中水封是否有水,若无应加入约1/3的超纯水。

2.2.5 打开“AFS-8x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软件,进入AFS-830操作系统,进行如下操作:如果是第一次运行程序,系统出现“仪器和用户参数”对话框,在其中可以选择仪器的型号、输入用户信息等。

主机的通讯缺口值为“1”,“用户名称”一项输入报告抬头中的单位名称。

计算机与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进行自动联机通讯,联机正常时软件自动进行自检测画面。

当计算机与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联机不正常时,系统提示错误信息为“主机通讯错误”,此时应当检查:主机电源开关开启状态、RS-232C电缆联接是否正确、通讯接口(RS-232C 电缆及插头)是否有问题、电路是否正常、操作软件是否正确等。

2.3 仪器自检当计算机与主机进行联机通讯正常时,软件自动进入自检测画面。

自检测的项目包括载气、屏蔽气、间歇泵和自动进样器控制电路。

单击“检测”,自动进行系统状态检测。

如果检测通过,显示“√”。

检测全部通过后,单击“返回”,退出自检测画面,进入程序主界面。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设备准备a.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仪器电源和所有必要的电缆连接正常。

b.根据使用手册,正确调节仪器的光源和检测器。

c.检查并调整荧光光度计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参数,以保持仪器的稳定性。

d.清洗并校准所有必要的部件,例如玻璃器皿、电极等。

2.样品准备a.根据要测量的金属元素的特性和浓度,选择适当的样品处理方法。

例如,需要进行溶解、稀释或预处理。

b.确保所有使用的玻璃器皿和容器都是干净的,并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c.定量取样品,并将其置于样品架中,以确保每次测量的样品量相同且稳定。

3.仪器操作a.打开AFS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电源,并进行系统的自检。

确保仪器没有故障或错误消息。

b.根据分析要求,选择正确的分析模式和参数设置。

c.启动预处理程序,例如溶解或稀释处理。

确保样品完全溶解或处理完成,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d.将处理后的样品置于样品架中,放置在荧光光度计的工作台上。

e.点击开始测量按钮,开始测量进程。

观察荧光光度计上的显示屏,并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f.等待测量过程结束,并记录测量结果。

4.结果分析和记录a.根据测量结果,使用仪器提供的分析软件或手动计算,计算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b.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检查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结果不符合预期或出现异常,请检查仪器和操作过程,或重新测量样品。

c.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簿或数据表中,并确保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例如样品名称、处理方法、仪器设置和浓度计算等。

d.存档并妥善保管所有原始数据、仪器记录和相关文档。

这些信息可能在以后的质量控制或审计过程中需要使用。

在操作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时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和安全注意事项。

2.仪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外套等。

3.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

4.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以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后,才能进行AFS原子荧光光度计的操作。

未经培训的人员禁止接触该设备。

2.使用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实验室安全服装,并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以确保个人安全。

3.操作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发现任何故障或缺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维修人员。

4.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化学品和荧光剂的直接接触皮肤,如发生溅洒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清洁。

5.在操作过程中,切勿用手直接触摸装置内部部件,以免受到电击或其他伤害。

6.操作完成后,应将设备及周围工作区域清理干净,并将废弃物妥善处理。

二、操作流程及方法1.打开设备电源开关,将AFS原子荧光光度计预热10-15分钟,以确保设备处于稳定且工作温度。

2.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通过相关装置转化为可读取的形式,并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满足实验要求。

3.调整仪器参数,根据待测样品的特性设置激发光源的波长和能量,并选择合适的检测模式。

4.将待测样品注入样品室,并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5.启动AFS原子荧光光度计,开始测量。

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并设置合适的积分时间和测量周期。

6.完成测量后,导出结果并记录到实验数据表格中。

7.关闭设备电源开关,清理仪器并将无用化学品妥善处理。

三、故障处理与维护1.如果在使用AFS原子荧光光度计的过程中发生任何故障,请将设备关闭并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2.定期清洁仪器外部表面,使用专门的清洁剂和干净的布进行擦拭。

3.确保设备内部的光路干净无尘,如有需要,可使用专门的镜头清洁棒进行清洁。

4.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源线和连接线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磨损或老化现象,应及时更换。

5.注意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定期的维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实验守则1.在操作AFS原子荧光光度计时,应严格遵循实验守则,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实验前需对所需仪器和样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仪器使用目的:生产过程中酸、碱、盐及各种水体中砷、汞含量的测定二、操作步骤:1、开机前准备工作1.1确定废液泵泵管在对应的凹槽内且无打折现象,压上废液泵的压块;1.2检查二级气液分离器中是否有水,否则加脱盐水至螺丝口处;2、软件操作2.1打开计算机进入桌面,打开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电源,待仪器自检动作完成;2.2双击AFS-9230原子荧光光度计图标进入软件界面,出现“自检测”点击“检测(T)“,自检测完毕后,点击“返回(R)”;2.3点击“元素表”仪器自动识别元素灯,出现与仪器所装空心阴极灯相对应的元素,点击“确定”;(单通道检测选择“手工设置”,将不需要的元素灯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one”,点击“确定”)2.4点击“仪器条件”,设置负高压为270伏;根据不同元素设置不同的灯电流:一般砷灯电流为60mA、硒灯电流为70mA、汞灯电流为20mA;根据不同元素设置不同原子化器高度:如果砷、汞同测,原子化器高度为9,单测砷原子化器高度为8,单测汞原子化器高度为10 ,单测硒原子化器高度为8;将下部“B道灯漂自校正”勾选。

点击“测量条件”,将延迟时间改为;其他设置采用默认值,点击“确定”;2.5点击“标准系列”,勾选上方“自动配制”选项;双击所测元素对应灯的通道下方的空白处,输入相应的标准点浓度数据,并输入各标准点所对应的样品盘位置;2.6点击“样品参数”,选择“添加样品”,输入“样品个数”、“样品名称”“样品位置”;点击“样品空白”在SBIKI前打√,设定样品空白在自动进样器的位置,点击“确认”;2.7点击“测量窗口”;打开氩气总阀调节分压至~,点击“点火”,预热30分钟左右;2.8将5%载流(优级纯盐酸或硝酸)倒入载流槽中,将仪器的载流管、还原剂管分别插入相应的试剂瓶中,将待测标准及样品按设置的位置插入相应的样品盘中;2.9点击“检测”,输入文件名保存,仪器将自动开始工作,检测全部完成后,点击“工作曲线”查看曲线,点击“报告”,记录实验数据;点击“返回”,点击“熄火”;三、关机3.1将仪器还原剂管、载流管、提液针放入纯净水中,点击“清洗”,自动清洗至少5次后停在有水处;3.2在“文件”中点击“退出”,关主机电源,打开废液泵的压块;3.3关气,关计算机。

AFS-8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使用经验及故障排除

AFS-8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使用经验及故障排除

使用与维修A FS一8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使用经验及故障排除袁长梅唐小革周忻黄昆仑’(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83)摘要原子荧光技术具有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两种技术的优点,其谱线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运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分析砷、汞、硒、锡等元素在食品检验、水质分析、环境监测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介绍A FS一8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使用经验及其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关键词原子荧光使用经验故障排除运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分析砷,汞、硒、锡、碲等元素在食品检验、水质分析、环境监测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原子荧光技术具有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两种技术的优点,其谱线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而且适用于多种元素的分析。

实验室采用A FS-8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主要测定食品中的砷、汞、硒、锡,本文主要介绍在分析中A FS-8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使用经验及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供大家参考。

1仪器的工作原理原子荧光是原子蒸气受具有特征波长的光源照射后,其中一些自由原子被激发跃迁到较高能态,然后去活化回到某一较低能态(常常是基态)而发射出特征光谱的物理现象。

当激发辐射的波长与产生的荧光波长相同时,称为共振荧光,它是原子荧光分析中最主要的分析线。

各种元素都有其特定的原子荧光光谱,根据原子荧光强度的高低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A F S一8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采用硼氢化钾(或钠)作为还原剂,与酸化过的样品溶液中砷、汞、硒等元素发生反应生成待测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氢气,氢气和气态氢化物与载气(氩气)混合,进入原子化器,氢气和氩气在特制点火装置的作用下形成氢氩火焰,使待测元素原子化。

待测元素的激发光源发射的特征谱线通过聚焦,激发氢氩火焰中的待测物原子,得到的荧光信号被I El盲光电倍增管接收,然后经放大、解调,再由数据处理系统得到结果。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第一部分:仪器准备1.检查仪器的外观,确保仪器表面干净并无异常现象。

2.检查仪器所需的气体供应和真空系统,确保供应正常。

3.检查仪器中所使用的化学品和标准溶液,确认实验室存储的溶液是否符合要求。

4.打开仪器电源,根据用户手册步骤进行仪器开机操作。

第二部分:样品准备1.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将样品制备成溶液状态。

2.清洗玻璃仪器和操作台面,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3.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并记录样品的质量。

4.使用实验室纯水或特定溶剂配制溶液,确保溶液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第三部分:仪器操作1.打开仪器后,按照用户手册的要求进行光路校正和仪器调整。

2.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型号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程序。

3.将样品溶液转移到样品室中,记录样品的位置和测量条件。

4.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式和预设计算参数。

5.使用仪器软件进行光谱检测和数据处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定期检查仪器噪声水平,及时进行噪声和背景校正。

第四部分:实验安全1.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安全眼镜等。

2.使用有机溶剂时,应避免其接触皮肤或进入呼吸道,确保实验环境通风良好。

3.注意样品的处理方式,减少溶液中毒性物质的泄漏和扩散。

4.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和观察激光束,避免光线对眼睛造成伤害。

5.遵守仪器维护和保养规定,定期清洁和检查仪器部件,确保仪器运行良好。

第五部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1.保存仪器测量的原始数据和相关参数设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溯源性。

2.使用仪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如背景消除、曲线拟合等分析步骤。

3.计算样品中目标元素的浓度,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溶液的关系,确定样品的含量。

4.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和报告,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一份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始终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和操作规定,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使用环境条件和注意事项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使用环境条件和注意事项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使用环境条件和注意事项1环境要求1.1房间门窗要密封(最好用双层窗);房间要有一个隔墙(最好里外套间),不要进门就看到仪器。

1.2要经常清洁仪器,使用后盖上仪器罩。

1.3仪器应放置在坚固稳定的实验台上,窗户应有窗帘,避免阳光直射。

实验台应具有防酸和绝缘保护(如橡胶垫)。

实验台宽度至少70cm,后部距墙或其他设备应有至少50cm 的空隙,以利于仪器的连接和维修。

1.4仪器工作时,室温范围:10℃~30℃,且每小时温度变化速率最大不超过2.8℃;室内相对湿度:<75%。

(最好有冷热空调、温湿度计、去湿机)1.5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排风设备,排风口与烟囱的距离约30cm且不能与烟囱直接相连。

1.6防尘、防烟、防辐射。

1.7实验室内不能有水槽。

1.8 实验室里应在放置些许硫磺粉,以便于吸收挥发的汞。

硫磺粉变色后应当更换。

1.9 仪器应远离强电磁场及冲击振动源。

1.10 电源要求:配备1KW稳压电源,其输出端应配有一个多用插座盒,并有良好接地。

2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2.1 仪器预热时无需开启载气,但是在仪器测量前必须开启载气。

2.2 自动进样器的载流槽切记不能倒入氢氟酸、高氯酸和王水。

2.3 开机时必须检查原子化器下部去水装置中水封。

若水封无水应用注射器或滴管滴加高纯水。

2.4 一定要注意各泵管无泄漏,定期向泵管和压块间滴加硅油。

2.5 实验时注意气液分离器中不要有积液,以防溶液进入原子化器。

2.6 在测试结束后,一定要用超纯水对整个仪器管路进行清洗。

具体步骤见5.5.5,清洗时间不得小于5分钟。

2.7 测试结束后,一定要清洗样品管和样品盘,做好实验收尾和防腐蚀工作。

2.8 更换元素灯时,一定要在主机电源关闭的情况下操作,不要带电操作。

2.9 测定不同元素时需配置不同的载流和还原剂,但当同时测定N种元素且载流和还原剂的主要成分一样时,可以选择用高浓度的载流和还原剂进行测试,2.10 更换点火炉丝或取下炉芯后进行安装时,应确保炉芯与点火炉丝处于同一平面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1.使用前的准备1.1 选定和安装需要的空心阴极灯。

1.2 配置实验需要的还原剂、载流、标准系列溶液等。

1.3 准备好废液桶和超纯水。

1.4 所有测量可能用到的容量瓶、移液管、溶液杯、样品杯等需要提前用20%的硝酸浸泡12小时以上,清洗最后需要用超纯水至少涮洗3次。

2.操作规程2.1 检查线路,确保气管、电源线、接口电缆、泵管等正常连接。

2.2开机2.2.1 启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入windows系统。

2.2.2 打开灯室盖,将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插头仔细插入灯座。

2.2.3 卡上双泵。

2.2.4 电源开启顺序为:实验室电源总开关→主机电源→双泵电源。

开机后应检查3个地方:(1) 元素灯是否点亮,汞灯除外。

汞灯可能需采用点火或摩擦静电点亮。

(2) 双泵是否已经卡上。

(3) 原子化器下部去水装置中水封是否有水,若无应加入约1/3的超纯水。

2.2.5 打开“AFS-8x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软件,进入AFS-830操作系统,进行如下操作:如果是第一次运行程序,系统出现“仪器和用户参数”对话框,在其中可以选择仪器的型号、输入用户信息等。

主机的通讯缺口值为“1”,“用户名称”一项输入报告抬头中的单位名称。

计算机与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进行自动联机通讯,联机正常时软件自动进行自检测画面。

当计算机与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联机不正常时,系统提示错误信息为“主机通讯错误”,此时应当检查:主机电源开关开启状态、RS-232C电缆联接是否正确、通讯接口(RS-232C电缆及插头)是否有问题、电路是否正常、操作软件是否正确等。

2.3 仪器自检当计算机与主机进行联机通讯正常时,软件自动进入自检测画面。

自检测的项目包括载气、屏蔽气、间歇泵和自动进样器控制电路。

单击“检测”,自动进行系统状态检测。

如果检测通过,显示“√”。

检测全部通过后,单击“返回”,退出自检测画面,进入程序主界面。

2.4 相关参数的设置2.4.1 元素灯识别及选择单击工具栏中的“元素表”或“选择”菜单中的“元素表”,进入元素选择画面。

进入元素表画面后,仪器自动识别A、B道元素灯的种类,并分别显示出来。

也可以人为设置元素灯(单击“重测”按钮,重新识别元素灯,然后选择需要的元素灯)和进样方式。

确认元素灯识别无误后,单击“确定”退出该画面。

2.4.2 设置仪器和测量条件2.4.2.1 设置仪器条件单击工具栏中的“仪器条件”或“选择”菜单中的“仪器条件”,进入仪器条件设置画面。

仪器条件主要有以下几项,一般不需要改动:(1)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可在200V~500V之间变动,在240V~300V之间最佳,一般设置270V。

(2) 灯电流和辅阴极:一般可以自动识别。

其中As、Se等灯的总电流应小于100mA,Hg灯总电流应小于40mA,辅阴极电流一般为总电流的一半。

不是所有的灯电流都有辅阴极。

(3) 载气流量:指通过石英炉芯载气(内管)的氩气流量,可在300~1000mL/min 选择,最小变量为100mL/min。

一般设置300mL/min。

(4) 屏蔽气流量:指通过石英炉芯屏蔽气(外管)的氩气流量,可在500~1200mL/min选择,最小变量为100mL/min。

一般设置800mL/min。

(5) 原子化器高度:一般设置11mm。

此高度只是个相应值,无法真正影响到原子化器高度值。

需要真正调节时可在主机处进行人工上下调节。

(6) 注入量:指参加反应的样品量,其大小可通过改变泵速、泵转动时间、泵管的粗细来确定。

一般设置0.5mL。

2.4.2.2 设置测量条件单击“测量条件”选项,可以设置测量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测量方法:有三种测量方法供选择,包括标准曲线法(Std. Curve)、统计测量法(Statistics)、检测(Test)。

一般样品检测选择标准曲线法(Std. Curve)、测精密度和准确度选择统计测量法(Statistics)。

其中标准曲线法(Std. Curve)无法进行相对标准偏差和检出限等的计算、统计测量法(Statistics)无法进行样品的检测。

(2) 读数方法:包括峰面积(Peak Area)和峰高(Peak Height)两种,表示以后的测量分别以峰面积积分值或峰高值作为信号量值进行测量,并建立其与浓度值的关系。

一般推荐使用峰面积(Peak Area)。

(3) 样品空白计算方式:包括荧光值和浓度两种。

荧光值是指样品荧光值先减去样品空白的荧光值,然后计算样品浓度。

浓度是指先计算样品的浓度,然后减去样品空白的浓度,从而得到样品的最终浓度。

(4) 读数时间:一般选择10s。

(5) 延迟时间:根据仪器及需要设定,一般选择0.5s。

(6) 重复次数:指重复才测量的次数,根据需要选择,一般建议1次。

(7) 有效测量次数:指参与计算的测量次数,其测量结果(荧光值)为有效测量的平均值。

(8) 标准溶液单位:包括ng/L、μg/L、mg/L、g/L。

根据需要选择,A、B道的单位可以不同。

(9) 超出范围自动清洗:指系统在样品测量结果AD溢出或者超出最大标准系列浓度时,系统将自动使用标准空白液(自动进样时)进行清洗。

2.4.2.3 标准空白和Test单击“标准空白和Test”选项,出现以下内容:(1) 空白判别值:指以两次标准空白溶液测量的荧光信号值比较小于空白判别值时为界限,认为测试稳定,这两次测量值取平均,作为空白测量值。

空白判别值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范围为0~4。

(2) 标准空白位置:指标准空白溶液在自动进样器样品盘中的位置。

因标准空白溶液用量较大,建议用0号载流位置。

(3) Test溶液位置:指Test溶液在自动进样器样品盘中的位置。

2.4.2.4 稀释选项稀释液:指用来选择人工稀释时所采用的补充溶液,有两个选项:“标准空白”和“样品空白”。

对于稀释液的选择至用于未知样品稀释测量后的数据处理。

当所有条件设置好以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该画面。

2.4.3 设置间歇泵程序单击“间歇泵”按钮或“选择”菜单中的“间歇泵程序”,进入间歇泵程序设置画面。

间歇泵程序有手动和自动测量两种。

一般不需更改相关设置。

其中“自动进样器位置”是指在该程序步中,自动进样器所处的位置。

有两个选项:载流(Carry)和自动(Auto)。

选择载流(Carry)时,表示该程序步中,自动进样器处于载流位置;选择自动(Auto)时位置由程序决定。

2.4.4 标准系列在主界面中,单击“标准系列”按钮或选择“选项”菜单中的“标准系列”,进入标准系列设定的画面。

在该画面中,可以输入标准系列和RSD的信息。

(1) 小数点位:用来选择浓度的输出精度,有四个选项:0.1、0.01、0.001、0.0001。

A、B道可以分开设定。

(2) 标准系列浓度设置:双击表格或单击“属性输入”按钮可以输入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位置,输入结束后按回车键可以自动跳转到下一标准溶液浓度的输入。

(3) 自动编排:指按顺序自动编排中的标准系列的位置。

选定所需编辑的位置区域,单击“自动编排”按钮,则可以按顺序自动编排标准系列的位置。

2.4.5 设置样品参数在主界面中,单击“样品参数”按钮或选择“选项”菜单中的“样品参数”,进入样品参数设定画面。

用标准曲线法做位置样品的测量时,必须正确输入样品名称、样品形态、稀释因子、A道结果单位、B道结果单位、样品的位置号、样品空白和管理样等内容。

(1) 添加样品:添加样品并设置其参数。

单击后出现“添加样品”对话框,输入相关的样品信息,包括样品个数、样品名称(若一次性设置N个样品,则所有样品的名称一样;若想每个样品拥有不用名称,则需单独设置)、样品形态、稀释因子(取样量与定容体积之比)、样品单位(A、B道可不同)、样品对应的位置号、样品空白和管理样。

(2) 删除样品:选择需要删除的样品,然后单击“删除样品”。

(3) 修改样品属性:选择所欲修改的样品属性区域后,单击“属性修改”,在出现“修改样品属性”对话框修改后点“确定”。

该对话框随着所选区域的不同而不同。

(4) 样品空白的设定:单击“样品空白”或选择主界面中“选项”菜单中的“样品空白”,出现“样品空白属性输入”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设定样品空白信息,最多可以设定10个样品空白,一般设3个。

(5) 管理样的设定:单击“管理样”或选择主界面中“选项”菜单中的“管理样”,出现“管理样参数”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定管理样信息,最多可以设定10个。

2.4.6 显示灯能量选择“运行”菜单中的“灯能量”,进入灯能量检测画面。

该功能用于检查仪器的光电检测部位是否正常。

当使用该功能时,单击“显示能量”按钮,用反射杆放到原子化器上面将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光反射入光电倍增管作为模拟信号,正常情况下A、B道应显示两条灯能量光带。

2.5 实验分析完成相关参数的设置后,单击“测量窗口”按钮后出现测量窗口。

2.5.1 点火查看当前的状态,若为“熄火”状态则应当单击“点火”按钮,进入点火状态。

点火后需要查看点火炉丝是否点亮,若无应检查是否需更换点火炉丝。

2.5.2 预热点击“预热”按钮进行预热,预热时间不得小于30min。

若不到30min则再次点击“预热”。

应当注意的是测汞时需要预热1小时以上。

预热结束后关闭预热窗口。

2.5.3 开启载气预热结束后才开启载气。

一般要求载气气瓶的出气气压应在0.2~0.3MPa之间。

2.5.4 测量2.5.4.1 正常测量点击“测量”下的单元格,点击“检测”按钮,则开始检测。

测量时从当前项开始,到最后一项测完为止。

若是新建的方法且尚无保存,则点击“检测”按钮后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保存后形成扩展名为“afs”的文件,之后才进行测量。

单击“检测”按钮旁边的下拉按钮,可以从下拉的菜单中选择“从当前位测量”或者选中一个区域后按“选中区域测量”。

测量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图标,对应的含义分别为:→表示正在检测当前项;√表示该项已完成检测;表示该项待检测;☞表示该项处于跳转等待。

等正在检测的项完成后,继续该项检测。

测量结束后,若样品的荧光强度值前出现“*”,则表示此样品超出工作曲线的最大浓度值;若出现“X”,则表示该样品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A/D溢出,即超过仪器的能检测的浓度范围,此时仪器应进行清洗,且清洗时间不得少于半小时。

“*”和“X”后面出现的荧光强度值是系统大概估算的值,可以作为稀释倍数的参考值。

2.5.4.2 急停测量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不恰当之处(比如参数设置、样品摆放顺序等)可以选择急停。

2.5.4.3 改变测量顺序测量前单击“上”、“下”按钮可以改变选定区域内待测样品的测量顺序。

2.5.4.4 重做测量结束后,若发现某些点位数据不正确,可以选择重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