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试验检测常规作业指导书
检验和试验工作作业指导书
修改记录1 概述明确检验和试验职责,确定跟踪了解结构材料、施工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应遵循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局产品的结构材料、施工过程、产品所进行的检验和试验的活动3 参照文件3.1 JTJ221-98《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2 JTJ071-9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 职责和权限4.1公司试验室负责来样检验和试验,参与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施工单位试验站负责对采购进场的结构材料进行取样和试验以及施工过程、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4.2公司试验室/施工单位试验站负责本场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监视和控制。
4.3施工单位质检部门负责对采购到货的结构材料、施工过程、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进行验证。
4.4施工单位材料(物资)部门负责对采购到货的材料进行验收。
4.5分项施工技术主管负责对施工过程、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进行检验。
负责本施工场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监视和控制。
4.6 公司/施工单位质检和安全部门负责施工过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5实施要求5.1进货材料检验和试验5.1.1采购材料到货后,施工单位仓库管理员负责对到货的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与送料单或验收单上的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一致进行核实做好材料标识和验收记录后,通知质检部门到场验收 (通知方式可自行制定或参考附录ⅠQI7-24-A到货材料记录), 并连同材质出厂合格证书一起送交质检部门。
5.1.2质检部门接到到货通知,应及时到现场对到货材料进行验证,对需要进行试验检测的材料确定检验项目后做好记录,通知试验站取样(通知方式可自行制定或参考附录ⅡQI7-24-B) 。
5.1.3试验站接收材料检验通知后,按试验规程要求到堆货现场取样可参考附录Ⅴ QI7-24-E《常用材料取样检测项目参考表》,并按核实的临时试验检测资质和允许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及规定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作业。
一、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确定测量基准是道路工程测量的第一步,通常选取道路两侧的边坡或路基作为基准线。
1.2 测量精度:道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毫米级别,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工程人员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二、常用仪器2.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2.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的道路测量和定位。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高度,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方法3.1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坡度。
3.2 纵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用于测量道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变化,是道路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数据来源。
3.3 曲线测量:曲线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曲线半径和转向角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工程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作业安全进行。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方法。
4.3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是道路工程测量的关键,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工程人员需要熟悉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等方面,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测量作业,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锚杆抗拔试验作业指导书
锚杆(索)抗拔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17年10月30日锚杆(索)抗拔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设计及建设单位相关文件二、检测目的锚杆试验包括锚杆的基本试验、验收试验。
基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极限标准值、锚固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
验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三、工作程序四、检测仪器设备及要求加载装置:穿心千斤顶、油泵;计量仪表:压力表、测力计、百分表或位移计、秒表等。
仪器设备测试精度、量程应满足要求,且必须在计量周期的有效期限内,其额定压力必须大于试验压力。
五、一般规定1、锚杆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后方可进行试验;2、检测现场环境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要求,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当发现检测数据异常时,应查找原因,必要时应进行复测或重新检测。
4、锚杆试验记录表按下表填写:六、检测仪器设备安装1、检测加载设备宜采用油压穿心千斤顶(穿孔千斤顶)。
千斤顶的中心应与锚杆轴线重合,其额定压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2、荷载量测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测力计、力传感器直接测定;也可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力,根据千斤顶及其示值仪表的校准方程换算荷载。
测力计、力传感器、油压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合理选择其量程,使最大检测荷载不大于其量程的80%,且不小于其量程的50%。
压力表精度应优于0.4级,最大检测荷载不大于其量程的80%,且不小于其量程的50%。
3、位移测量位移测量仪表宜采用大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大于3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率高于或等于0.01mm;②固定和支承位移测量仪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基准桩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
工程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十一 砼验收取样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与围岩粘结强度试验 厚度
1、浇筑一般体积的结构时每一单元结构物 应制以2组;2、连续浇筑大体积结构时, 每80~200m3或没一工作班应制取2组,3、 上部结构,主要构件长16m以下制取1组, 16~30m制取2组,31~50m制取3组。50m以 上者不少于5组;4、小型构件每批或每工 作至少应制取2组;5、每根钻孔桩至少应 制取2组桩长20m以下不少于3组,桩径大, 浇筑时间很长时,不少于4组以上为28天龄 期,其它龄期另取。
在浇筑现场取砼样品,应从三 处以上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 同的代表性样品,集中用铁铲 翻拌均匀,而后立即进行拌和 物的试验。
试件3件为1组
沿隧道长度每隔10m—20m至少取一个试样 每工作班组检查次数不得少于两次,条件变化时应及时检查
双车道隧道每10延米至少在拱脚部和边墙 各取4组;其它工程每喷射50~100m3小于 50m3的独立工程,不得少于一组为28d龄 期,其它龄期另取。
工 程 试 验 检 测 程 序 要 点
序号 项目 试验检测项目
外观 二十三 钢绞线 机械力学性能 松弛试验 中空锚杆 拉伸 拉伸 二十四 空心锚杆 弯曲 抗拔力试验 工作锚板 二十五 工作夹具 无缝钢管 二十六 焊接钢管 拉伸 每批一组50cm。 每批在二根钢管上各取一个试样。 外观、硬度、静载试验 每批不超过100套 从部位随机取样 每300根锚杆必须抽样一组,设计变更及材料变更时,应另一组。每组锚杆不少于3根。 外观检查抽取10%且不少于 10套,硬度检验5%且不少于 5套,静载试验取3套。 按钢材Ⅱ级钢筋验收办法执行。 每批在碱根锚杆上各取一个试样,试件长度420mm。 每批代表数量不超过60t 外观检查,任选3盘,少于3盘逐盘检查;屈服强度和松弛试 验;任选3盘、每盘取一根做拉伸试验一根做松弛,每根长度 大于70cm。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能够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为道路工程测量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他们在测量过程中做到准确、高效。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任务:在开始测量工作之前,要明确测量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包括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等。
1.2 检查测量仪器: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转,包括测距仪、水准仪等,需要时进行校准和调试。
1.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路线、测量方法等。
二、测量过程2.1 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开始前,需设置好基准点,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事先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工作,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性。
2.3 记录数据: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测量数值等,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三、数据处理3.1 数据清洗:对测量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 数据分析: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得出结论和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3.3 数据报告:将数据处理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清晰明了地呈现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了解测量情况。
四、质量控制4.1 定期检查: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
4.2 人员培训: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测量技术和操作水平。
4.3 质量审核: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注意测量环境: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2 使用防护装备:在测量过程中要使用相应的防护装备,保护自身安全。
5.3 遵守规定:遵守相关的测量规定和标准,确保测量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测量工作,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现场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
安全作业指导书二零一四年七月一、目的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各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的意识。
做好项目的安全建设工作,完善现场的安全设施,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工程安全生产无死亡的目标。
二、范围适用于从事现场检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三、职责1、由主管领导和各部部长组成安全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检测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2、检查部质量监督员负责本部门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3、企业管理部负责本机构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及验证;4、企业管理部负责消防器材和防盗设备的配备、更新和查验。
四、工作程序1、安全教育检查部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学习安全常识,建立与检查工作相适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并将安全工作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做好现场人员进场安全教育工作,建立现场“安全交底制度”,进场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及培训。
新入场人员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1.1、公司教育有:①、一般教育(建筑工程的特点、安全要求和企业、项目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教育);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教育;③、安全知识教育;④、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教育;1.2、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②、2米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③、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上或往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④、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⑤、无操作证人员,严禁使用机电设备(不含手持电动工具)。
1。
3、各操作岗位安全教育:岗位教育包括经理(项目经理)教育、技术管理负责人员教育、安全管理负责人教育、安全员教育、劳务队管理人员教育、其他人员的教育。
1。
3.1、项目经理教育包括: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教育。
②、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定、制度和要求的教育。
高速铁路箱梁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附表(铁路梁场认证试验资料样表汇总)
资料名称备注需提供学、职称、试验证件原件悬挂仪器设备附近(含标养室、标养箱等)
(含标养室、标养箱等) 悬挂仪器设备附近 粘贴仪器设备醒目位置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周期性全项检验 原材料分类建立 检定/校准报告的适用性评价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6.2.35.5 灌浆剂试验台帐 6.2.35.5 膨胀剂试验台帐 6.2.35.5 粉煤灰试验台帐 6.2.35.5 矿粉试验台帐 6.2.35.5 粗骨料试验台帐 6.2.35.5 细骨料试验台帐 6.2.35.5 特材试验台帐 6.2.35.6 原材料检验数据统计表(水泥) 6.2.35.6 原材料检验数据统计表(粉煤灰) 6.2.35.6 原材料检验数据统计表(矿粉) 6.2.35.6 原材料检验数据统计表(粗骨料) 6.2.35.6 原材料检验数据统计表(细骨料) 6.2.35.6 原材料检验数据统计表(钢绞线) 6.2.35.6 原材料检验数据统计表(钢筋) 6.2.35.6 原材料检验数据统计表(锚具) 6.2.35.6 原材料检验数据统计表(外加剂) 6.2.35.6 原材料检验数据统计表(膨胀剂) 6.2.35.6 原材料检验数据统计表(压浆剂) 6.2.35.6 报告发放台帐 6.2.35.6 压浆试件台帐 6.2.35.6 砼砂浆抗压强度台帐 6.2.35.6 胶砂到期提醒台帐 6.2.35.6 含水率试验记录表 6.3.36.1 信息化试验数据异常处理台帐 6.3.36.1 拌和站信息化超标及处理台账 6.3.36.3 混凝土制件台帐 6.3.36.3 箱梁养护温度记录表
工程试验室力学检测室作业指导书
工程试验室力学检测室作业指导书1 目的及适用范围1.1 为保证力学检测室室内试验结果满足质量规定要求,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1.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项目部承接的力学室室内试验项目的质量控制。
2 职责2.1 试验室主任对力学检测室室内试验项目质量负责,并指定试验项目负责人。
2.2 试验项目负责人组织力学检测室实施试验任务,并负责试验过程的控制。
3 试验操作步骤试验项目负责人将《建筑材料试验过程控制程序》QG/GYJC0201的3.1执行完毕后,组织试验作业人员实施试验,按《建筑材料试验过程控制程序》QG/GYJC0201的3.2试验过程控制、《力学检测室操作制度》QG/GYJC0310—1、《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8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混凝土外加剂》GB8076规定的试验操作步骤执行。
试验项目负责人将按《材料试验过程控制程序》组织试验作业人员实施试验,并按《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钢筋平面反向弯曲试验方法》GB502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规定的试验操作步骤执行。
4 压力机操作4.1使用前检查油箱内油量情况,油管结头有无松动,以防漏油、漏气,影响使用。
检查总电源是否缺相,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4.2开动总电源开关,启动油泵,在每一次试验前机器预热30min,同时排除油泵内的空气。
4.3试验人员在试验前,应对所做试件的最大荷载有所估计,选用相应的测量范围,以得到准确数据。
4.4试验时试件应放在下压板的中心,避免偏心,装好试件后,预先调节上压板的高度,使上压板与试件稍有一点空间。
4.5校正零点。
4.6关紧回油阀,打开送油阀,对试件进行加荷,加荷速率应按试验要求进行。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指导书旨在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匡助工程人员正确进行测量工作,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测量工作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设计、施工还是验收。
1.2 确定测量范围:确定需要测量的道路段落长度、宽度、高程等具体范围。
1.3 准备测量工具:准备好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测量杆等。
二、测量方法2.1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或者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确保道路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2 横断面测量:通过全站仪或者测量杆进行横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的横向剖面数据。
2.3 纵断面测量:利用全站仪或者测量杆进行纵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的纵向剖面数据。
三、测量精度控制3.1 标志点设置:在测量过程中设置标志点,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测量误差处理:及时记录和处理测量误差,避免误差积累导致数据不许确。
3.3 数据校核: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数据处理4.1 数据整理:对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2 数据分析: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道路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关键参数。
4.3 数据报告:编制测量数据报告,清晰地呈现测量结果,为道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五、测量作业安全5.1 安全意识培训:对参预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
5.2 安全防护设施:在测量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5.3 应急预案:制定测量作业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测量作业的顺利进行。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工作,准确的测量数据是道路建设质量的保障。
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道路工程测量作业的各个环节,希翼能为工程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试验作业指导书
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明确试验室管理制度,试验室任务及操作程序,规试验操作特制定试验作业指导书指导施工。
二、编制依据1.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3.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4.GB1345-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5.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6.TB10210-200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7.TB10108-200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8.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9.GB50086-2001锚杆喷混凝土支护技术规;10.GB/T701-1997低碳钢热扎圆盘条;11.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12.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13.GB2649-89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14.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15.GBJ81-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16.GBJ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性能试验方法;17.JGJ63-8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18.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19.JC477-92喷混凝土用速凝剂;20.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21.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22.JGJ70-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23.TB/T2140-90铁路碎石道碴;24.试验室暂行管理办法(项目部制定)三、试验室职责1、参与进场大堆材料的市场调查工作;2、负责原材料进场检验和试验;3、负责产品的复试检验;4、责产品质量的控制;5、参与工程的质量分析会议,提出合理化建议;6、对计量器具进行有效的使用和保养;四、适用围分部。
五、组织机构1、根据工程特点必须配备足够的试验员及一定数量的试验工,试验员必须持证上岗,才可以进行材料试验和签发报告单。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或监督)和建设单位名称。
2.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3.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厂名、砂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
4.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类型、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
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纪录。
6.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混凝土试块抗压报告等。
1.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且不少于10个;2.当对同批构件抽样检测时,构件抽样数应不少于同批构件的30%,且不少于4件,每个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3.对长度小于或等于2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3个。
4.测区的布置应在构件混凝土浇筑方向的侧面;5.测区应均匀分布,相邻两测区间距不宜大于2m,,测区宜避开钢筋密集区和预埋件。
6.测区尺寸为200mm某200mm,相对的两个200mm某200mm方块应视为一个测区。
7.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接缝、饰面层、浮浆和油垢,并避开蜂窝、麻面部位,必要时可用砂轮片清除杂物和磨平不平整处,并擦净残留粉尘。
回弹测试、数据计算及修正均与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相同。
(四)操作的注意事项1.操作回弹仪时,回弹仪的轴线始终应与测试面垂直。
2.超声声时测量时,换能器与混凝土之间的良好耦合是十分必要的。
3.同批构件的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及龄期基本相同;构件种类相同;在施工阶段所处状态相同。
(五)超声声速值的测量与计算1.超声声时值的测量超声测点应布置在回弹测试的同一测区呢,在每个测区内的相对测试面上,应布置三个测点。
应保证换能器与混凝土耦合良好,且发射和接受换能器的轴线应在同宜直线上。
浇筑面超声测点图2-1-1超声测点布置2.声速值计算声速值按照下式计算:vltmtm式中:v-测区声速值(km/);l-超声测距(mm);(t1t2t3)3。
铁道工程技术作业指导书
铁道工程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4)1.1 铁道工程概述 (4)1.2 铁道工程技术作业流程 (4)第2章工程前期准备 (5)2.1 设计文件审查 (5)2.1.1 审查依据 (5)2.1.2 审查内容 (5)2.1.3 审查程序 (5)2.2 施工现场调查 (5)2.2.1 调查目的 (5)2.2.2 调查内容 (5)2.2.3 调查方法 (6)2.3 施工组织设计 (6)2.3.1 设计原则 (6)2.3.2 设计内容 (6)2.3.3 设计要求 (6)第3章路基工程施工 (6)3.1 路基填筑 (7)3.1.1 填筑材料选择 (7)3.1.2 填筑方法 (7)3.1.3 填筑施工 (7)3.2 路基排水 (7)3.2.1 地表排水 (7)3.2.2 地下排水 (7)3.3 路基防护 (7)3.3.1 边坡防护 (7)3.3.2 填挖结合部防护 (7)3.3.3 特殊路段防护 (8)第4章轨道工程施工 (8)4.1 铺轨作业 (8)4.1.1 作业准备 (8)4.1.2 铺轨基准 (8)4.1.3 铺轨施工 (8)4.1.4 质量检查 (8)4.2 铺枕作业 (8)4.2.1 作业准备 (8)4.2.2 铺枕基准 (8)4.2.3 铺枕施工 (9)4.2.4 质量检查 (9)4.3 钢轨焊接 (9)4.3.1 焊接准备 (9)4.3.3 焊接质量检查 (9)4.3.4 焊接后的处理 (9)第5章桥梁工程施工 (9)5.1 桥梁基础施工 (9)5.1.1 施工准备 (9)5.1.2 基础施工 (10)5.2 桥梁主体施工 (10)5.2.1 施工准备 (10)5.2.2 主体施工 (10)5.3 桥面系施工 (10)5.3.1 施工准备 (10)5.3.2 桥面系施工 (11)第6章隧道工程施工 (11)6.1 隧道开挖 (11)6.1.1 开挖准备 (11)6.1.2 开挖方法 (11)6.1.3 开挖顺序与步骤 (11)6.1.4 开挖质量控制 (11)6.2 隧道支护 (11)6.2.1 支护设计 (11)6.2.2 临时支护施工 (12)6.2.3 永久支护施工 (12)6.3 隧道衬砌 (12)6.3.1 衬砌结构设计 (12)6.3.2 衬砌施工 (12)6.3.3 质量控制 (12)第7章电气化工程施工 (12)7.1 接触网施工 (12)7.1.1 施工准备 (12)7.1.2 支架安装 (13)7.1.3 接触线架设 (13)7.1.4 绝缘子安装 (13)7.1.5 接触网设备调试 (13)7.2 电力工程施工 (13)7.2.1 变电所施工 (13)7.2.2 电力线路施工 (13)7.2.3 电力设备调试 (13)7.3 信号工程施工 (13)7.3.1 信号设备安装 (13)7.3.2 信号电缆敷设 (13)7.3.3 信号设备调试 (14)7.3.4 信号系统联锁试验 (14)第8章通信工程施工 (14)8.1.1 施工准备 (14)8.1.2 线路敷设 (14)8.1.3 接续与测试 (14)8.2 通信设备安装 (14)8.2.1 设备验收 (14)8.2.2 设备安装 (14)8.2.3 设备接线 (14)8.3 通信系统调试 (14)8.3.1 系统调试准备 (15)8.3.2 单机调试 (15)8.3.3 系统联调 (15)8.3.4 系统优化 (15)8.3.5 验收测试 (15)第9章站场工程施工 (15)9.1 站场平面布置 (15)9.1.1 站场平面布置原则 (15)9.1.2 站场平面布置内容 (15)9.1.3 站场平面布置要求 (15)9.2 站场排水与绿化 (15)9.2.1 站场排水 (15)9.2.2 站场绿化 (16)9.3 站房建筑与装修 (16)9.3.1 站房建筑设计 (16)9.3.2 站房建筑装修 (16)9.3.3 站房建筑配套设施 (16)第10章工程验收与维护 (16)10.1 工程验收 (16)10.1.1 验收目的 (16)10.1.2 验收范围 (16)10.1.3 验收标准 (16)10.1.4 验收程序 (16)10.1.5 验收组织 (17)10.2 工程移交 (17)10.2.1 移交条件 (17)10.2.2 移交内容 (17)10.2.3 移交程序 (17)10.3 工程维护与保养 (17)10.3.1 维护保养目的 (17)10.3.2 维护保养内容 (18)10.3.3 维护保养要求 (18)10.3.4 维护保养记录 (18)第1章绪论1.1 铁道工程概述铁道工程是涉及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工程项目的总称,主要包括铁路线路、桥梁、隧道、轨道、信号及电力设施等。
试验检测室作业指导书.docx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2.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3. 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3. 1样品收发程序现场采样〜样品编号一取样品,质检员做好取样登记一实验室进行试验一试验完毕一进行原始记录数据处理一填写实验报告一复审员复审后签字一主任审核后签字一由专人出据试验报告3. 2试验工作程序及物品处理准备取样仪具与材料一取样一试样的保护与存放一完毕3.3操作过程3.3. 1取样3.3. 1. 1取样数量取样数量应符合各相应水泥标准的规定。
3.3. 1.2 分割样袋装水泥:每1/10编号从一袋中取至少6kg。
散装水泥:每1/10编号在5皿内取至少6kg。
3.3. 1.3袋装水泥取样器:随机选择20个以上不同的部位,将取样管插入水泥适当深度,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
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 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3.3. 1.4散装水泥取样器:通过装懂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
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
3.3. 2样品制备3.3. 2. 1样品缩分样品缩分可采用二分器,一次或多次将样品缩分到标准要求的规定量。
3.3. 2. 2 试验样及封存样将每一编号所取水泥混合样通过0. 9mm均分为试验样和封存样。
3.3. 2. 3 分割样每一编号所取10个分割样应分别通过0. 9mm方孔筛,不得混杂。
3.3. 2. 4 样品的包装与贮存X 样品取得后应存放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加封条。
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b、封存样应密封保管3个月。
试验样与分割样亦应妥善保管。
s 存放样应贮存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2.1电子天平2.1. 1打开电源2.1・2按下标定开关(即TAB键)2.1. 3放上需标定的狂码待显示屏出现所要标定的质量时即可取下磁码2.1. 4将称量的试样放在天平上,待数字不再变动时即可记下读数2.1. 5如还需测量下一个试样的质量时则需要淸零,然后再称量2.1.6试验结束后,关闭天平的电源再将托盘擦拭干净3、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3.1样品收发程序现场采样一样品编号〜取样品,质检员做好取样登记一实验室逬行试验〜试验完毕一逬行原始记录数据处理一填写实验报告一复审员复审后签字一主任审核后签字f宙专人出据试验报告3.2试验工作程序及物品处理1 •标准稠度用水量:按要求逬行取样〜净浆拌制一逬行试验〜试验结束,剩余样品放样品室集中处理一逬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一填写试验使用记录一出据试验报告一完毕2.凝结时间:按要求进行取样〜拌制标准稠度净浆〜逬行试验一试验结束,剩余样品放样品室集中处理一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一填写试验使用记录一出据试验报告一完毕3.3操作过程3.3. 1试样的准备3.3. 1. 1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路基检查设备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检查设备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XX铁路路基工程检查设备施工。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 排水检查井3.1.1检查井每隔30m左右或平面转角处,纵向变坡点处设置一处。
井墙、底板、垫层及井筒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
3.1.2检查井应选择地基稳定地段设置,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
3.1.3座浆、抹三角灰均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3.1.4检查井范围内(共1.8m)的水沟截面尺寸同检查井前后紧邻水沟截面尺寸。
3.2 挡土墙检查梯3.2.1路堑挡土墙最大墙高≥6m,且连续长度≥50m地段设置检查梯,以利检查、工务维修;连续长度50m≤L≤100m,中部设置一道检查梯;连续L≥100m,约按每100设一道检查梯。
3.2.2挡土墙施工时预埋检查梯钢筋,检查梯钢筋应根据设置位置准确定位,挡护工程中设有台阶形踏步时,不设检查梯。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挖基→砂浆、混凝土浇筑→检查梯、检查井安装→养生→检验验收。
4.2 工艺流程图1 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5.1.1 排水检查井⑴按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中的计划落实工、料、机等资源,落实环保、安全措施,技术资料交接到施工人员手中。
⑵提前做好原材料检测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⑶检查井井筒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
检查井预制块模板采用自制的定型模板,模板能够循环使用,模板数量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检测公司-作业指导书
XXXX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2017版第0次修订编写:审核:批准:受控状态:颁布日期:2016-6-25 实施日期:2016-6-25XXXXQS/G-01-01规章制度 (1)第一部分:规章制度 (1)试验室管理制度 (1)沥青室工作制度 (3)分析室工作制度 (3)力学室工作制度 (4)土工室工作制度 (5)集料室工作制度 (6)沥青混合料室工作制度 (7)水泥砼室工作制度 (8)水泥室工作制度 (9)标准养护室工作制度 (10)工程检测室工作制度 (11)样品登记室工作制度 (12)档案室工作制度 (13)试验样品的选取和检查制度 (14)样品留存制度 (15)试验仪器设备送检、标定制度 (16)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维修及周检制度 (17)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18)设备现场抽查制度 (19)试验的记录、分析、复核及审核制度 (20)密码管理制度 (21)试验品的检查、复核制度 (22)检验事故的报告制度 (23)检验事故的处理制度 (24)试验检测工作质量控制制度 (25)危险品管理制度 (26)试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27)仪器设备安全操作制度 (28)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28)技术保密制度 (29)检验质量申诉的处理制度 (30)《质量手册》的制定、修改制度 (31)质量手册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 (31)仪器自检制度 (32)试验报告技术责任制 (32)开展新项目的程序 (33)现场测试管理制度 (34)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5)XXXXQS/G-01-02检测、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37)第二部分:检测、试验仪器 (37)沥青延度仪器规程 (39)沥青针入度操作规程 (40)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器操作规程 (41)沥青动力粘度计操作规程LHDL-11 (42)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操作规程 (43)沥青标准粘度试验仪操作规程LWZ-5 (44)沥青脆点仪试验操作规程 (45)85型旋转薄膜烘箱操作规程SYD-3061(85) (46)克利夫兰开口闪点试验仪操作规程SYD-3536 (47)沥青混合料离心式抽提仪操作规程LC-5(1.5) (48)HYRS-6A燃烧法沥青含量分析仪操作规程 (49)BH-10沥青混合料搅拌机操作规程 (50)ZMJ-V型马歇尔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 (51)液压车辙试样成型机操作规程 (52)全自动车辙试验仪 (54)恒温水浴操作规程 (54)数显恒温油浴锅操作规程HH-S (55)沙浴电炉操作规程DS7101 (55)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操作规程 (56)沥青蜡含量试验仪操作规程WSY-010 (57)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58)全不锈钢电热蒸馏水器操作规程YAZD-10 (59)电动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KZJ-500型 (60)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NJ-160 (61)ZT-96型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 (61)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 (62)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操作规程 (63)水泥游离氧化钙测定仪操作规程 (64)氯离子分析仪操作规程 (65)标准法维卡仪器操作规程 (66)沸煮箱操作规程 (67)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操作规程 (68)雷氏夹测定仪器操作规程 (69)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程 (70)砼搅拌机操作规程 (71)混凝土振动台操作规程 (72)砂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73)砂浆稠度仪操作规程 (74)砂浆分层度仪操作规程 (75)TCS-I维勃稠度仪操作规程 (76)HG-80型砼贯入阻力仪操作规程 (77)自动加压混凝土渗透仪操作规程HP-4.0型 (78)数显砂浆渗透仪操作规程SS-15型 (79)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SKS—100 (80)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操作规程HC-7L (81)砂浆含气量测定仪 (82)砼压力泌水仪操作规程SY-2 (83)电通量仪操作规程 (83)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操作规程 (85)比长仪操作规程 (87)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操作规程 (88)混凝土动弹仪操作规程 (89)混凝土收缩膨胀仪操作规程 (91)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92)电子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93)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94)LD-141型液压电动脱模器操作规程 (95)电动脱模器操作规程 (96)路面强度试验仪试验操作规程 (97)电热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 (98)震筛机操作规程 (99)自动数显搁板式磨耗试验机操作规程MH-3型 (100)静水力学天平操作规程 (100)集料加速磨光机操作规程JM-2型 (101)亚甲蓝试验装置操作规程YJ-3 (101)砂当量试验仪操作规程SD-2 (102)自动岩石切割机操作规程DQ-4 (103)XLJ—Ⅲ型多功能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 (104)TYS—3型液塑限测定仪操作规程 (105)万能压力机操作规程 (105)TYE-300B压力机操作规程 (106)压力机操作规程 (107)洛氏硬度计操作规程 (108)钢筋反复弯曲试验机操作规程 (109)标准养护室温湿自控仪操作规程 (110)混凝土钻孔取芯机操作规程 (111)路面弯沉仪操作规程 (111)回弹仪操作规程 (112)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器操作规程 (113)高强螺栓扭矩复合检测仪操作规程 (114)拉伸试验机操作规程WDW-2 (115)土工布厚度仪操作规程TH-060型 (116)电动数显防水卷材不透水测定仪操作规程 (117)涂料耐洗刷测定仪操作规程 (118)涂料耐沾污性试验仪操作规程 (119)弯折仪操作规程 (120)防水卷材测厚仪操作规程 (121)初期干燥抗裂试验机操作规程 (122)低温试验箱操作规程 (123)涂层测厚仪操作规程 (123)混凝土保护层测定仪操作规程 (123)XXXXQS/G-01-03试验原始记录填写要求 (125)第三部分:试验原始记录填写要求 (125)XXXXQS/G-01-04试验报告填写要求 (128)第四部分:试验报告填写要求 (128)XXXXQS/G-01-05质量审核报告编制规定 (132)第五部分:质量审核报告编写规定 (132)XXXXQS/G-01-06评审报告编写规定 (137)第六部分:评审报告编写规定 (137)XXXXQS/G-01-07文件的编写及存档要求 (139)第七部分:文件的编写及存档要求 (139)XXXXQS/G-01-08试验细则和依据 (143)第八部分:试验细则和依据 (143)XXXXQS/G-01-09样品制备的操作方法 (157)第九部分:样品制备的操作方法 (157)XXXXQS/G-01-10仪器设备自校方法 (159)第十部分:仪器设备自校方法 (159)雷氏夹校验方法 (159)水泥抗压夹具校验方法 (161)水泥抗折夹具校验方法 (163)水泥胶砂试模校验方法 (165)集料压碎值试验仪校验方法 (168)容量筒校验方法 (170)无侧限试模校验方法 (172)环刀校验方法 (174)砂浆分层度筒校验方法 (175)混凝土抗折夹具校验方法 (177)坍落度筒及捣棒校验方法 (178)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180)混凝土劈裂夹具校验方法 (184)马歇尔试模校验方法 (185)钢筋冷弯压头校验方法 (187)附表: (188)雷氏夹校验记录 (188)水泥抗压夹具校验记录 (189)水泥抗折夹具校验记录 (190)水泥胶砂试模校验记录 (191)细集料压碎值试验仪校验记录 (192)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仪校验记录 (193)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仪校验记录 (194)容量筒校验记录 (195)无侧限试模校验记录 (195)土工环刀校验记录 (196)砂浆分层度筒校验记录 (197)混凝土抗折夹具校验记录 (198)坍落度筒及捣棒校验记录 (199)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记录 (200)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记录 (201)混凝土劈裂抗拉夹具校验记录 (202)马歇尔试模校验记录 (203)钢筋冷弯压头校验记录 (204)。
公路工程试验室试验检测作业指导手册
强度等级代号
公称直径(mm)
屈服点(Mpa)
抗拉强度(Mpa)
伸长率(%)
冷弯
d--弯心直径
a--钢筋直径
反向弯曲
正弯--45
反弯--23
外形
不小于
光圆
钢筋
R235
8-20
235
370
2
HRB335
6-25
335
455
17
180
d=3a
d=4a
28-40
335
455
17
在各项工程开工前按合同规定或在试验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合理时间内,由承包人先完成标准试验,并将试验报告及试验材料提交监理试验室审查批准。试验监理工程师派出试验监理人员参加承包人试验的全过程,并进行有效地现场监督检查,并作复核试验。
工艺试验是依据技术规范的规定,在动工之前对路基、路面及其它需要通过预先试验方能正式施工的分项工程预先进行的试验,然后依其试验结果全面指导施工。工艺试验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20或某一单点压实度KI小于规定极值时,该评定路段压实度为不合格。
2
2.13石方路基压实度检测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石方路基,以沉降的相对高差来代替压实度的检测,用以评定其压实状况。以桥涵结构物为分界点,从台背开始布设沉降差检测点,尤其注意把台背作为重点检测部位。
(1)检测点的确定
以线路中线为对称轴,每50m测一断面,每断面两点,一点位于左幅行车道,一点位于右幅超车道。对于同一幅别,相邻断面点交错布置,即一断面检测点位于行车道,测下一断面检测点位于超车道。
拉伸试件:L≥10d+200mm
弯曲试件:L≥5d+150mm
2.
2.
野外现场试验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
野外现场试验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安全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野外现场试验中的安全操作,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本指导书列出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和步骤,并提供了相应的操作指导。
2. 试验现场安全准备在进行野外现场试验前,请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安全准备:2.1. 现场评估和规划在选择试验现场时,需要进行现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规划。
确保试验现场符合安全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排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2.2. 安全培训和人员准备所有参与试验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获得必要的认证。
在试验开始前,确保所有人员都理解试验的目的、过程和安全要求,并能正确操作试验设备。
2.3. 试验设备和工具准备确保所有试验设备和工具都经过检测和维护,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试验开始前,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测试,以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试验现场安全操作指导在进行试验时,请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安全操作:3.1. 个人防护措施•所有参与试验的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根据试验现场的特殊要求,可能需要佩戴额外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呼吸器等。
3.2. 试验设备操作•在操作试验设备之前,确保设备处于关闭状态,并断开与电源的连接。
•根据设备的操作手册和指导书,正确调整设备的参数和参数设置。
•严禁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模式或参数设置,除非获得相关授权和指示。
3.3. 试验样品采集和处理•在采集试验样品时,遵循正确的采样方法和操作步骤。
防止样品污染和交叉污染。
•在处理试验样品时,遵循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注意防火、防爆等特殊要求。
3.4. 现场安全监测•在试验过程中,进行常规的现场安全监测,包括环境监测、气体检测、噪音检测等。
确保试验现场的安全性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在发现异常情况或潜在危险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停止试验、疏散人员等。
3.5. 废物处理和清洁•在试验完成后,妥善处理试验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
试验检测人员配置要求及中心作业指导书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1.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质量检测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部门、地方关于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政策法令、法规、规定;熟悉工程技术标准;熟悉抽样理论,能熟练地应用各类抽样标准,确定其样本大小;具备编制审定检测实施细则、审查检测报告的能力;熟悉掌握检测质量控制理论,具有对检测工作进行诊断的能力;熟悉国内外工程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国内外检测仪器设备的信息;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2.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要对整个中心的技术工作全部负责,应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精通所管辖的业务,在业务上应该有较高的水平,并具有十年以上专业工作的经验;另外,由于技术负责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检测工作的质量,因此,当技术负责人变动时,应检查在技术负责人变动后中心的工作水平。
3.质量负责人协助技术负责人对整个中心的全部检测工作的质量负责,在技术负责人不在时代行其职权;质量负责人不一定要求精通所管辖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但必须熟悉本单位的主要业务,并且有一定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质量负责人必须是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有助于质量工作中的有关决定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4.中心的人员应按所进行的业务范围进行配置,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
各业务岗位的配置应与所从事的检测项目相匹配,重要的检测项目应有两人,每人可兼作几个项目。
5.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任务,了解被测对象和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取得上岗操作证后,才上岗操作。
检测人员应掌握所从事检测项目的有关技术标准,了解本领域国内外测试技术、检测仪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具备制定检测大纲、采用国内外最新技术进行检测工作的能力。
检测人员应了解误差理论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能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工作。
检测人员应对检测工作、数据处理工作持严肃的态度,以数据说话,不受行政或其它方面影响和干扰。
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1.根据交通建设市场发展动态和本行业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趋势,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环节,准确的测量工作可以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指导,匡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测量工作。
一、测量前准备工作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测量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例如道路设计、施工等。
1.2 准备测量工具:包括测距仪、水准仪、全站仪等,确保工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1.3 制定测量计划:根据测量目的和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路线、测量方法等。
二、测量现场操作2.1 确定基准点:在测量现场确定基准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测量计划和方法进行实际测量操作,注意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和校正。
2.3 记录数据: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测量点坐标、高程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3.1 数据处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校正等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 数据分析: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测量结果,如道路线型、坡度等信息。
3.3 数据报告:将测量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包括测量数据、分析结果等内容,便于后续工作的参考和使用。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4.1 质量控制:在测量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校核、误差分析等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2 验收工作:对测量结果进行验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要求。
4.3 整改与完善:根据验收结果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保证测量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安全意识: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2 保护设备:在使用测量工具时,要注意保护设备,避免损坏或者丢失。
5.3 环境保护:在测量现场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者破坏。
结论: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准确的测量工作可以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检测项目名称水泥物理性能检验,包括: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的物理性能检验。
3 检测依据3.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 B/T1346-2001)。
3.2《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T1345-2005)。
3.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3.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
4 抽样原则按 GB12573-90《水泥取样方法》进行抽样。
取样量为 6kg,把它分为两等分,一份进行检验之用,另一份密封保管三个月。
4. 1 检验频次: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达3 个月做一次全面检验;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 t 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 t 的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做一次现场抽验。
在同一进场的水泥运输车中水泥罐里插取任意深度水泥,取共计不少于12 kg 的水泥样品,且每批随机抽取样品不少于2 次进行复检数。
每次样品应用防水塑料袋装好密封,并作好标识,填写好委托单,及时送到试验室。
5 试验环境5.1 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5.2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
5.3 试体养护池水温保证在(20±1)℃范围内。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5.4 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温度每天至少4h 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一天记录二次,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6 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6.1 适用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由游离氧化钙造成的体积安定性检验方法。
6.2 主要仪器设备6.2.1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 JC/T 729-2005 的要求。
6.2.2 标准法维卡仪和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符合 GB/T1346-2001 的要求。
6.2.3 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mm×240mm×310mm,篦板的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 50 mm。
箱的内层由不易锈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30±5)min 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并可保持状态3h 以上,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需要补充水量。
6.2.4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针的根部再挂上重 300g 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应在(17.25±2.5)mm 范围以内,即是 2X=(17.25±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码前的状态。
6.2.5 量水器:最小刻度为 0.1ml,精度 1%。
6.2.6 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 1000g,分度值不大于是 g。
6.2.7 代用法维卡仪:符合 JC/T727 的要求。
6.2.8 雷氏夹膨胀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为0.5mm。
6.3 材料6.3.1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饮用水,如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
6.4 试验条件6.4.1 试验室的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 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6.4.2 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湿度大于 90%。
6.5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按GB/T1346-2001进行)。
6.5.1 试验前必须做到:6.5.1.1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6.5.1.2 调整至试杆接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6.5.1.3 搅拌机运行正常。
6.5.2 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先将水泥净浆搅拌机的搅拌锅和搅拌叶片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将锅放好在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臵,开动搅拌机,低速搅拌 120s,停拌 15s,同时将叶片和锅上的水泥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 120s 后停机。
6.5.3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臵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将试杆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1s~2s,然后突然放松螺丝,让试杆自由沉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n 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的6m m±1mm 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6.6 凝结时间的测定(按 GB/T1346-2001 进行)6.6.1 测定前的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6.6.2 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6.5 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内。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6.6.3 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湿气养护箱内养护至加水后30m 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将试模从养护箱中取出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 1s~2s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沉入净浆。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 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 4m m±1mm 时,即达初凝状态。
6.6.4 终凝时间的测定:为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一个环形附件。
在完成初凝时间的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 15 min 测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 0.5mm 时,即由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终凝状态的时间分别为该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6.6.5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臵至少要距圆模内壁10mm。
临近初凝时每隔5 min 测一次,两次结论相同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得让试针落入原针孔。
每次测试完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中,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6.7 安定性的测定(按 GB/T1346-2001 进行)6.7.1 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为 75~85g 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6.7.2 雷氏夹试件的成型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 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 24h±2h。
6.7.3 沸煮6.7.3.1 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保证在(30±5)min 内升至沸腾。
6.7.3.2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水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5)min 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180±5)min。
6.7.3.3 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测量雷氏夹指尖端的距离(C),准确至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 5.0mm 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 4.0mm 时,应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7. 细度的测定7.1 本细则选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理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的其他品种水泥。
7.2 仪器设备:80μm负压筛筛析仪;最大称量为 100g 的天平;80μm筛筛子。
7.3 样品准备: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并通过 0.9mm 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7.480μm筛筛析法(按GB/T1345-2005):7.4.1 准备好80 μ m 筛筛子(附透明筛盖)和负压筛析仪(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以及天平(最大称量100g分度值0.05g)。
7.4.2 把负压筛放在筛座并上盖,通电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 4000~6000Pa 范围。
7.4.3 称取已过筛水泥试样25g,臵于洁净的负压筛中,上盖后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如有试样附在盖上,可轻敲其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7.4.4 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7.4.5水泥样品的细度以筛余物质量占试样原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结果计算至0.1%):RF=s×100W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率,%;Rs—筛余物质量,g;W—试样质量,g。
8. 水泥密度测定(根据GB/T208-94)8.1 仪器8.1.1 李氏瓶:符合 GB/T208-94 要求;8.1.2 无水煤油:符合 GB253 要求;8.1.3 恒温水槽;8.2 测定步骤8.2.1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 0 到 1ml 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 30,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8.2.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8.2.3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 0.90mm 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 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水泥 60g,准确至 0.01 g8.2.4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 8.2.1 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臵于恒温水槽中,恒温 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8.2.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 0.2℃。
8.3 结果计算8.3.1 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8.3.2 水泥密度ρ按下式计算:水泥密度ρ =水泥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 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 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