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管理与规范PPT课件
医疗器械管理PPT课件

购后的检查、验收。
日常医疗仪器的质量控制管理、保养、维 修、操作培训。
仪器报废的论证与审定工作。
与工程学有关的所有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 等工作。
医学装备管理部门(设备科) 主要职责和工作
(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完善本机 构医学装备管理工作制度监督执行;
(二)负责医学装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的组织、制订、实施等工作;
有效性
医疗器械的使用能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 疗提供准确的信息,能为疾病的缓解、改 善和治疗提供明显的帮助。
选择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使用中要按正确的方法操作,充分发挥它们 的作用,并防止事故的发生。
(2)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 一是社会效益,指能有助于诊断、治疗或缓
解病人的疾病,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 解。
2 .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 缓解、补偿。
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 节。
4.妊娠控制。
分类原则
(-)按临床应用分类
1.诊断仪器:血压表、心电图机、脑电 图机、血气分析仪、超声、X光机、CT、核 磁共振等。
2 .治疗仪器:理疗、放疗、X线、加速 器、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碎石机等。
(三)负责医学装备购置、验收、质控、 维护、修理、应用分析和处置等全程管理;
(四)保障医学装备正常使用;
(五)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医学装备信息, 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六)组织本机构医学装备管理相关人员 专业培训;
(七)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和机构领导交办 的其他工作。
采购:设备利用率,成本效益分析 出入库:医用耗材使用跟踪管理 维修:维修及时性,维修成本控制 维护保养:设计维护保养计划 计量:国家强制检验设备的按时计检 档案管理:设备全面信息的记录
2024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目录•引言•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核心内容•医疗器械经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医疗器械经营质量风险评估与应对•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与监管•总结与展望引言培训目的和背景0102 03提高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
适应医疗器械监管政策的变化,加强企业自身的规范化管理。
培养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概述《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规范了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储存、销售、运输等环节的质量管理要求。
强调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持续改进。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储存、销售、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
培训内容和安排核心内容0102 0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目标、职责、程序等要素,确保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等手段,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和评估,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供应商审核采购控制收货与验收建立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明确采购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要素。
按照采购合同和验收标准进行收货和验收,确保医疗器械的数量和质量与合同要求一致。
030201采购、收货与验收管理根据医疗器械的特性,提供适宜的贮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确保医疗器械在有效期内保持良好状态。
贮存条件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养护和维修,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养护措施建立库存管理制度,实现医疗器械的入库、出库、盘点等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库存管理贮存与养护管理建立销售管理制度,对销售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PPT课件

.
31
• 检查内容 生产设备是否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
使用。 • 检查要点
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标识。
.
32
• 检查内容 是否建立生产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
保存相应的设备操作记录。 • 检查要点
1.制定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规定,包括维护频次、维护方法; 2.提供基础设备外包维护协议或技术要求;(如净化厂房维护); 3.保存基础设施维护保养记录和测试记录。
不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要时是否进行验证。 • 检查要点
检查厂房周边环境是否有污染源。
.
21
• 检查内容 厂房是否确保生产和贮存产品质量以及相关
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 检查要点
检查厂房周边环境是否有污染源。
.
22
• 检查内容 厂房是否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
控制条件。 • 检查要点
.
8
条款*1.2.5
• 检查内容 企业负责人是否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
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
• 检查要点
检查公司的培训记录,以及外来文件的符
合性适宜性,以及产品是否按照最新法规组织生产
的。
.
9
条款1.3.1
• 检查内容 企业负责人是否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 检查要点 查看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
.
程图及相应的清洁级别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和 使用。 • 检查要点
国家对产品要求不同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洁净 级别的设计和施工。检查施工图纸以及实地查看。
.
19
• 检查内容 生产环境是否整洁、符合产品质量需要及相关
技术标准的要求。 • 检查要点
检查现场以及环境监测的文件和记录要求。
医疗器械管理PPT课件

数字化拍片系统
1 使用中性洗涤剂和温润的抹布,每天清洁仪器 的所有外表面。 2 定期清洗防尘滤网,注意清洗后要干燥后再放 回。 3 每天记录机器的工作状态。 4 每年定期进行漏电安全测试,定期进行放射计 量测试及机房屏蔽检查,并做记录。质量检测指 标合格才能使用。 5 简单故障排除:如遇到不能解决的设备故障, 请联系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处理。
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 解。 2 .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 缓解、补偿。 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 节。 4.妊娠控制。
一、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 物资)分类与代码
分类原则 (-)按临床应用分类 1.诊断仪器:血压表、心电图机、脑电 图机、血气分析仪、超声、X光机、CT、核 磁共振等。 2 .治疗仪器:理疗、放疗、X线、加速 器、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碎石机等。 3.监护仪器:心脏监护仪、胎儿监护仪、 遥测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血液动力学 监护仪、呼吸监护仪等。
维护保养要求 1 每日拔掉交流电源线,使用设备附带直流电池进行放电自检操作。自检完成后,打 印一份自检报告保存记录。 2 用浸有75%酒精的软布擦拭除颤仪外表面,但应防止液体渗入设备内部。 并用软布 清洁显示屏、心电导联线以及清洁除颤电极。 3 及时检查更换记录纸使用情况,如缺少应及时更换并正确安装打印纸。 4 清洁内置打印机的打印头,如果打印出的心电图波形比较淡或浓度不均匀,需对打 印头进行清洁,可用酒精棉球擦拭打印头。 5 每年定期进行漏电安全测试以及放电性能检测并做记录。质量检测指标合格才能使 用。 6 简单故障排除: 6.1 提示“导联脱落”:检查监护电极是否和病人良好贴附;监护电缆是否正确连接 。 6.2 同步除颤下无法放电,检查导联是否正常。 6.3 如遇到不能解决的设备故障,请联系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处理。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PPT课件

GMP重点环节研讨
例:顾客抱怨 • 文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顾客抱 怨的登记、调查、处理、答复,分析、报告、 记录。 • 记录-----有登记、有传递、有分析、有处理、 有结果。 • 注意点:记录的完整性,记录的方式,防止有 的抱怨不作记录
市局关于GMP明确的几点 意见
• 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设置实验室应遵循何 原则:
• ⑴对于新建实验室的,生产企业应分别建立万级下局 部百级的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室和阳性对照室 (包括人流、物流相对独立)。 • ⑵对于实验室改造中确有较大难度的,无菌检验室、 微生物限度室可共用(但应进行清场),阳性对照室 应配备百级洁净工作台;如阳性对照室如处于非受控 环境,应提供验证资料,并配备生物安全柜。
市局关于GMP明确的几点 意见
• 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使用的 工艺用水: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 企业使用纯化水的,应自行制备;注射 用水(灭菌注射用水)如用量较少时可 以外购。
GMP重点环节讨论
• • • • • • • • • • 资源管理 文件和记录 设计和开发 采购 生产管理 监视和测量 销售和服务 不合格品控制 顾客投诉和不良事件监测 分析和改进
GMP重点环节研讨
• 风险管理定义:用于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监视工 作的管理防止、程序及其事件的运用系统 • 风险管理的技术核心—风险分析 • 风险管理的决策基础—风险评估 • 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风险控制 • 风险管理的持续循环—综合剩余风险 • 风险管理的形式结果—风险管理报告 • 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培训课件PPT课件

责企。业日常管负责人理
(1)企业法
,应当提供必要
定代表人或者
质量负责人
的条件,保证质
负责人全面负
量管理机构或者
责企业日常管
《规范》现场指导原则的检查内容
项目 号
第二 章
检查要点与内容 职责与制度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全面 负责企业日常管理。
重点查看企业相关制度文件或职责权限文件,确认文件内容是否明确 2.5.1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的主要负责人;查看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及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释义、检查 方法
2017年8月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 点
1、不设行政许可,也不发证; 2、作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新开办、及经营过程 中(包括许可延续、变更等)的质量管理要求; 3、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经营企业进行 检查、评价的依据。
2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及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的适用范围
各项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符合规范
《规范》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总则 职责与制度 人员与培训 设施与设备
(4条) (5条) (6条) (16条)
第五章 采购、收货与验收 (9条)
第六章 入库、贮存与检查 (6条)
第七章 销九章 附 则
(2条)
(共九章、66条)
11
第二章 职责与制度
第五条 企业法
【条款释义】
定代企表业人法或定者代负表人或明确者企业负法定责代表人人、—负责—人是对企企业质
责人业是医医疗疗器器械械经营许量管可理的证责任或定位备及具案体职凭责。证中
经营“质法量定的代主表要人或企业负责人”项所载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PPT 82页)(ppt版)

2021年,配合?医疗器械监督(jiāndū)管理条例?的 修订,国家局组织修订?医疗器械注册管理 方法?,根据?条例?修订的原那么和要求,设 定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相关要求。
10
第十页,共八十三页。
二、新?条例?中医疗器械注册管理(guǎnlǐ)的解读
5
第五页,共八十三页。
一、对新?条例?的总体(zǒngtǐ)认识和理解
➢新?条例?明确,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 (chéngdù)实行分类管理,按风险从低到高将医疗 器械分为一、二、三类。第一类医疗器械实 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 实施产品注册管理;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实 行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 实行审批管理。
➢在法律责任方面,通过细化处分、调整处分
幅度、增加处分种类,增强了可操作性,加
大了对严重(yánzhòng)违法行为的处分力度。
➢此外,新修订?条例?不仅没有增设新的许可,
而且结合历次行政许可清理,将条例规定的
16项行政许可减至9项。
7
第七页,共八十三页。
二、新?条例?中医疗器械注册管理(guǎnlǐ)的解读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方法?第十九条:同一注册 单元内所检验的产品应当能够代表注册单元23
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三页。
二、新?条例?中医疗器械注册管理(guǎnlǐ)的解读
5.3 临床评价资料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guǎnlǐ)方法?第二十条、第十
一条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申请人或者备案人通过临
床文献资料、临床经验数据、临床试验等信 息对拟申报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或者适用 范围进行确认的过程。 需进行临床试验的,提交的临床评价资料应当 包括临床试验方案和临床试验报告。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提供员工培训,建立管理流程,确保规范的 有效执行。
培训实例
1
Hale Waihona Puke 规范解读详细解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案例分析
2
的要求和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质量管理规范在
实际经营中的应用。
3
示范操作
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培训参与者如何 正确执行规范要求。
课程总结和要点
1 课程回顾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 点和核心要点。
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掌握医疗器械经营领域 的法律法规,如《医疗 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2 关注政策动向
密切关注医疗器械经营 政策的变化和更新,确 保符合最新要求。
3 合规经营
理解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遵循规定并避免违法经 营行为。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重要性
提高产品质量
遵循规范有助于确保医疗器 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 范培训课件
本课件旨在培训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提高参与者的管理能力和质量 意识。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您将了解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会应用相关规 范和要求,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课程概述
本课程将介绍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施步骤。
法律法规与政策
2 知识检测
进行知识检测,评估参 与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情况。
3 提供资源
提供参考资料和工具, 帮助参与者在实际工作 中应用所学知识。
减少风险
规范要求的落实可降低经营 风险,减少患者和操作人员 的安全风险。
维护声誉
遵循规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 声誉和信誉,提升客户满意 度。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PPT

课件编订:质管部
前言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发布的时间:2015年1月19日, 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此规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
管理规范整体介绍
《规范》共九章六十六条,要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按照 《规范》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在医疗器械采购、验收、 贮存、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 措施,保障经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第四章 设施与设备
第十八条 有下列经营行为之一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立医疗器械库 房:
(一)单一门店零售企业的经营场所陈列条件能符合其所经营医疗 器械产品性能要求、经营场所能满足其经营规模及品种陈列需要的; (二)连锁零售经营医疗器械的; (三)全部委托为其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提供贮存、配送服务 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存储的;
医疗器械贮存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应当与办公区和生活区分开一
定距离或者有隔离措施。
第二十条 库房的条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库房内外环境整洁,无污染源;
(二)库房内墙光洁,地面平整,房屋结构严密;
(三)有防止室外装卸、搬运、接收、发运等作业受异常天气影
响的措施;
(四)库房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对无关人员进入实行可
(三)需要冷藏、冷冻的医疗器械放置在冷藏、冷冻设备中,应当对温度进 行监测和记录;
(四)医疗器械与非医疗器械应当分开陈列,有明显隔离,并有醒目标示。
第二十六条 零售企业应当定期对零售陈列、存放的医疗器械进行检查,重 点检查拆零医疗器械和近效期医疗器械。发现有质量疑问的医疗器械应当及 时撤柜、停止销售,由质量管理人员确认和处理,并保留相关记录。
第二十二条 库房温度、湿度应当符合所经营医疗器械说 明书或者标签标示的要求。对有特殊温湿度贮存要求的医 疗器械,应当配备有效调控及监测温湿度的设备或者仪器。
医疗器械管理【PPT课件】

第四节 医疗器械管理的组织结构和 规章制度
2021/3/2
一、医疗器械管理组织
医疗仪器管理委员会
由院主管领导、职能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医疗和工 程技术专家组成。对医院的医疗器械实行宏观管理: • 听取医疗器械管理职能部门工作汇报,指导医疗
器械管理工作开展 • 审议和通过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 对引进大型医疗设备实施决策分析 • 对医疗器械配置规划、年度购置计划进行可行性
论证和审议
2021/3/2
医疗器械管理组织
设备科
医疗器械管理职能部门。开展医学工程学技术工作, 对全院医疗器械进行统一管理: • 制定本单位医疗器械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 收集和掌握国内外医疗器械的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 开展医学工程学学术活动 • 草拟医疗器械的装备规划和年度计划 • 负责医疗器械购置计划的实施,保障物品供应
统一名称
医学装备、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医 用器材等不同名称在很多场合被应用。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的 定义,名称定为:医疗器械。
2021/3/2Leabharlann 第一章 绪 论•要求
• 了解《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掌握医疗器 械定义和分类管理类别
• 理解医疗器械管理的特点 • 了解医疗器械管理任务,掌握“以质量保证为
2021/3/2
二、医疗器械的定义和分类管理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给 出了较明确的定义,同时规定国家要对医 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2021/3/2
医疗器械定义:
• 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 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 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 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 、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 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三、对解剖或者生 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四、妊娠控制。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PPT 58张)

3. 标本兼治,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4. 鼓励先进,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有效
常用的定义与术语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是指任何医疗器械,包括试剂、试剂成分、校准物品、对照材料、 试验工具、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单独或组合使用,对从人体内 提取的样本(包括捐献的血液和组织)在体外进行检查,已提供下列信 息为唯一或主要目的: ——生理或病理状态; ——先天畸形状态; ——确定安全性和对可能接受人的相容性; ——监察治疗措施。 样本容器也被认为是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凡是主要用于容纳和保存 由人体抽取的样本并用于进行体外诊断检查的器械都是样本容器,不 管是真空型或不是真空型。 除非从其特性来看是专门用于体外诊断检查的产品,否则普通试验室 用的产品不是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的使用; 医疗器械的改动; 医疗器械返回生产企业;或 医疗器械的销毁。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条款的学习和理解
规范的文本结构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第三章 厂房与设施 •所有企业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设备 •共84条 第五章 文件管理 第六章 设计开发 第七章 采购 第八章 生产管理 第九章 质量控制 第十章 销售和售后服务 第十一章 不合格品控制 第十二章 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 第十三章 附则
பைடு நூலகம்
常用的定义与术语
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 足的认定。
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 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关键工序:指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
特殊过程:指通过检验和试验难以准确评定其 质量的过程。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ppt课件

二、医疗设备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是指在医疗环境下,根 据一定的程序、方法、原则,对医疗设备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加以计划、指导、维护、 控制和监督,使之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 物力和信息等,安全、有效地为广大患者 服务,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6
我国对医疗器械的管理法规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4.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行业管理法规
32
二、医疗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折旧管理
更新改造
设备的损耗:有形损耗、无形损耗 设备的寿命:物质寿命、经济寿命、技术寿命
设备的折旧管理
折旧的依据:损耗程度 影响折旧的因素:原始价值、使用年限、净残值 折旧的计算
33
第四节 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设备的维护保养 日常保养
表面清洁 内部清洁
技术培训 日常维修与保养
30
使用率评价与管理
使用率
是指设备使用的次数和效率,是评价医疗设备 使用管理的一个主要指标
计算方法
计时法 使用率
31
提高设备使用率的措施
成立中心实验室或专科检查室 专人管理,各科公用 严格制定采购标准,规定设备使用时间 采用经济管理手段
定期检修
设备部件检查 运行状况检查 设备性能检查 设备安全检查
34
设备技术状态分级
设备完好 设备基本完好 设备状态不良 设备报废
35
4
医疗设备的分类
2005年开始实施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 使用管理办法》将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 分为甲、乙两类。
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使用技术复杂、 对卫生费用增长影响大的为甲类大型医用设备, 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2024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采购管理
供应商资质审核,采购记录保存,确保医疗 器械质量符合要求。
接收管理
验收记录保存,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确保产 品符合采购合同。
储存管理
储存条件符合产品要求,有效期管理,防止 交叉污染,确保产品安全有效。
销售与配送管理要求
配送流程
明确配送路线、时间、人员,确保及时安全 送达。
销售合同
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双方责任,保障交易合 法性。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要求
内部审核计划 1
确定审核范围、时间、人员等。
审核过程 2
收集证据、分析结果、撰写报告。
管理评审 3
审查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提出改进措施。 内部审核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的定期评估,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 管理评审是高层管理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回顾,确保体系符合法规要求,并持续改进。
2024版
扩展至所有医疗器械 经营企业
更加强调风险管理和 质量改进
加强人员资质和培训 要求
鼓励使用信息化手段 提升管理效率
明确各方责任和追责 机制
旧版
仅适用于部分类型医 疗器械经营企业
侧重于流程控制和文 件管理
对人员要求相对宽松
对信息化管理没有明 确要求
责任追究机制相对模 糊
总结与问答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和掌握2024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的核心内容。
规范制定旨在建立科学、规范 、高效的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制 度,促进医疗器械市场健康发 展。
3 3. 提升经营质量
规范制定旨在引导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医疗器械经 营服务能力。
规范适用范围
适用主体
本规范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企业 、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PPT课件

鼓励其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建立销售 记录制度。
从事医疗器械批发和零售业务的
进行医疗器械直调购销时,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一制度需明确规定采购、验收、存储、运输等各个方面 的操作流程。
以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供货者和产品资质审核记录; 医疗器械采购合同或者协议、采购记录;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包括留存随货同行单据);
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医疗器械入库记录; 医疗器械在库检查记录、各库区温湿度记录; 医疗器械库存记录;
03 职责与制度
企业质量安全关键岗位人员
负责收集和管理与医疗器械经营相关的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有关规定等 与质量管理相关的信息,建立医疗器械 质量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并督促相关
部门和岗位人员执行;
负责组织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指导、监 督制度的执行,并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
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和持续改进;
负责对医疗器械经营相关的计算机信息 系统的质量控制功能和操作权限进行管
理;
企业质量安全关键岗位人员
负责实施医疗器械追 溯管理,推进医疗器 械唯一标识制度实施 ;
负责不合格医疗器械 的确认,对不合格医 疗器械的处理过程实 施监督;
负责对医疗器械供货 者、产品、购货者资 质的审核,并实施动 态管理;
企业质量安全关键岗位人员
医疗器械效期管理制度 ;
医疗器械运输管理制度 ;
企业依照本规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01
医疗器械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02
医疗器械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医疗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设备均采取法制化监督管理,旨在验证产品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各国复查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企业的质量 管理体系标准,基本上等同于ISO的标准, 即IS09000+IS013485。
10
二、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包括设备计划、采购、合 同签订、验收出入库,资产物流管理的各 个流程的程序化。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 律、法规,如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合 同法等。
11
三、质量管理
设备到货验收、安装调试、应用质量 检测、计量管理、预防性维护及使用的操 作规程等,是质量管理的雨要内容,日的 是确保医疗设备在整个使用生命周期中的 安全、有效,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
之一,是统一的设备分类与代码。
18
四、规范”在管理信息化中的作用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
要标志,医疗设备管理规范必须考虑 今后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规范化”是 信息化的前提和必要保证。
19
谢 谢!
20
8
从管理内容上,医疗设备管理大体 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制度管理 物流管理 质量管理 信息化管理 考核与评估
9
一、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包括管理结构、职能、职责、 人员,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规 范化。要做到有章可循。这是实旋规范化 管理的制度保证,具体的就是做到机构落 实、职责明确、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管 理与服务相结合。
6
三、管理体制
由于医疗设备管理涉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各个业务部门, 所以医疗设备管理必须具有完备的管理体制。
• 在技术管理上,美国和北欧各国早在20世 纪70年代初就陆续建立了比较合理的管理体制。
•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各医疗 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自发相继成立医学工程部门。
7
第二节:医疗设备管理的特点与内容
用于临床的医疗设备,国 内外至今没有统一、公认的名称。
“Medical device”
“医用设备”
‘‘医疗器械”
“医疗设备”
“Health eghipment ”
16
二、归口管理要求 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应列入医院管
理的职能部门,已在业内形成共识。
17
三、分类与代码规范 医疗设备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前提
5
我国对医疗器械的法规管理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因计量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4.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行业管理法规 如:1996年卫生部发布《大型医用设备
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43号部长令) 及《实施 细则》,对大型医疗设备实行“三证”管理。
1996年卫生部发布《医疗卫生机构仪器 设备管理办法》。
12
四、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医疗设备规范化管理 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医疗设备信 息资源的共享与合理利用,实现信息化 (计算机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必 山之路,具体包括设备名称的统一、代 码的规范、信息采集的完整、操作流程 的标准化等。
13
五、考核与评估
考核与评估是检奁实施管理规范化 程度的一种必要手段。它包括对管理体 系、制度,质量保证体系,其经济成本 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通过这项工作, 可以检验管理工作的成效,对所发现的 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从而进一步优化管 理体系。
14
第三节:医疗设备管理的规范化
由于历史与发展方面的原因,目前在医疗设备管 理方面国家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模式,如管理的模式、 部门的归口以及名称、代码等,而这些恰恰是医疗设 备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的。
2
归口管理要求 名称规范说明
4
1
“规范”在管理
分类与代码规范
3 信息化中的作用
15
一、名称规范说明
医疗设备管理与技术规范 主讲:
1
第一章:
管理规范化
概论:
实现信息化 建设基础
现代化医 院管理
引进高 端医疗 设备
设备安全性、可 靠性、有效性问 题
医院现代 化建设飞 速发展
如何物尽其用
2
第一节:医疗设备管理的发展历史与背景
一、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法制监督管理 三、管理体制
3
一、管理理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设备综合管理学概念提出 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在医疗设备管理中 引入风向管理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利用现代管理理论编制并发 布了一套管理标准———ISO9000族标准
医疗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两种运动 状态。
其一是物质运动状态,包括从设备购置、验 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维修直至报废 的整个生命周期。(技术管理)
其二是价值运动状态,包括设备购置的资金 筹集、预算与计划的论证,运行和维护的成本 费用、财务管理,成本、效益/效果评价。 (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