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晏几道《御街行 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译文与赏析(附作者简介)
晏几道赏析
![晏几道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c1f2e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1.png)
晏几道赏析晏几道赏析1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赏析: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为宋代大词人晏殊的第七子,能文善词。
宋朝父子能词的不少,但俱为大家的只有大晏和小晏,而小晏尤胜其父。
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悲欢离合之情。
由于他经历过一段由富贵到贫穷的生活,故他的词相对于其父深婉有过,却无其父的温和;他一洗大晏的那种雍容气息,形成伤感的情调。
《十里楼台倚翠微》是晏几道代表作之一。
上阕首句“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叙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
翠微,青翠的山色,即青山。
该句意思是说:春日,诗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听见了从盛开的百花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叫声。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一句,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感,并运用对比的修辞格暗赞杜鹃:“殷勤”穿梭于花丛,不停歇地对着行人啼叫,自与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不同——其声情真意切,似诉衷肠,这怎不引得行人注意。
“行人”走在绚烂的春色中,心情本是欢快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为客,所以听了杜鹃鸣叫,不禁引发思家之意,羁旅情愁。
下阕叙写“行人”闻鹃啼的心理变化。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在晴明的春日,杜鹃不断卖弄它那“不如归去”的“殷勤”的叫声,“行人”似从梦中惊醒,原先的一丝丝“惆怅”渐渐转化为“不安”,又从“不安”渐渐转化为“无奈和幽怨”!其实,客居在外的游子对景物的特征、时序的转换都特别敏感。
无论是清风朗月、衰草繁花,还是寂寂青山、烁烁红叶,无论乐境还是哀景,对他们而言,都是春非我春、秋非我秋,观处皆成愁,触者都是哀!一切都能轻轻牵惹出一段情绪,只是不知此愁何时休,此恨何时已。
所以,“行人”面对“殷勤”之鸟,无奈答曰:“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浪迹天涯,非我所愿;回归故里,岂无此意?杜鹃纵有灵性,又怎知“行人”之心?这首词表情达意曲折婉转,写“乡思”却不平铺直叙,而是去写有心之鸟、无意之人,以物观我,情为物动,辞意反复回荡,而且“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纯情秀雅,读来动人心弦!难怪冯煦感慨说:“淮海(秦观)、小山(晏几道),真古之伤心人也。
晏几道《御街行》和崔护《题都城南庄》古诗词比较阅读
![晏几道《御街行》和崔护《题都城南庄》古诗词比较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da1910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f.png)
晏几道《御街行》和崔护《题都城南庄》古诗词比较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御街行[宋]晏几道街南绿树春饶絮。
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
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1.《御街行》上片的字和下片的“慵”字相对应,既写情态,也写心理,表现少年的心理。
2.请赏析两首作品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答案】1.闲2.(1)相同点:都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今昔的对比,抒发物是人非、无限怅惘之情。
(2)不同点:①构思不同。
崔诗从忆、从昔日入笔,然后回到眼前;晏诗从眼前所见之景入笔,渐渐勾起回忆。
①表达方式不同。
崔诗侧重叙事,用寻春艳遇和重寻不遇两个场景勾勒事件;晏词侧重写景,多用景物渲染,抒发少年的惆怅。
①描写手法不同。
崔诗用正衬手法,以美景衬美人;晏诗用反衬手法,乐景衬哀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闲”字本意为闲暇,指无目的地随意为之,但此处“闲”是寂寞、惆怅、慵懒之意,词人之上北楼,是为了能够看到所恋慕女子的身影,所以故作闲暇状,假装是无事登楼,卷起竹帘来随意眺望,所见的,也不过绿树而已。
假装登楼望树,其实是想见所恋慕的女子,希望她能够走出朱漆大门,她袅娜的身影可以再次落入自己眼中。
可惜等了很久,却始终未能如愿——“阑干倚尽犹慵去”,每一寸栏杆几乎都靠遍了,还是见不到她,对爱的人,想要离去却不甘心。
“慵”字本意为懒散,“慵去”就是懒得离开,其用意也和上阕的“闲”字相同,假装只是犯懒而不曾离去,其实是夙愿难偿而根本不忍离去的怅惘。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1)相同:两首诗都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题都城南庄》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北宋-晏几道《六幺令 绿阴春尽》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晏几道《六幺令 绿阴春尽》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c7e8d8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5.png)
北宋-晏几道《六幺令绿阴春尽》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六幺令·绿阴春尽》由晏几道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写香闺恋情的词。
上阕写晚春时节,香闺人认真梳妆,巧学“远山眉”模样,内心狂喜,嘴没说,已能从她流盼的眼波看出内心兴奋的激情。
这天她又谱了一支新曲子,任凭画帘外听曲的人偷偷学去。
下阕写此女与情人约会的具体时间、地点,女主人公能文、能诗、又能自制新曲,男主人公写信用“隐语”,写诗用“回文”、押“险韵”,可见他们很有文学修养。
所以词中虽写艳情,但却不俗,颇富有喜剧性和故事色彩。
该词细腻丰富,构思新颖精巧,语言精美生动,充分体现出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原文:六幺令·绿阴春尽北宋-晏几道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
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
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
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
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翻译: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
绿树成阴,春天已过完了,柳絮绕着楼阁闺房在飞。
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傍晚时,我把黛眉巧画成宫中流行的远山眉式样。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春心荡漾,难以平静,却什么也没说,但从我乜斜的眼波中已可觉察出来。
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彩绘的帘幕四围,奏起新谱的曲子,音调真妙啊,我心里暗暗地允许外界闲人偷听到学了去。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
上一次来信中,你用了许多隐语,意思倒浅显,我却愁难以作答。
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
昨夜惠赠的诗中,又有回文,韵押得太险了,我还是懒得费神去步你的韵。
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
等到笙歌散尽后,请你记住来时那一瞬间。
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不需要持红烛照明,闲云归去后,月儿自然就会照在庭院花丛边原来那个栅栏角落里的。
注释:①香阁:指女子闺阁。
②翠眉:形容女子眉毛青翠。
③远山学:即远山眉,又称远山黛,形容女子眉毛如远山清山。
范仲淹《御街行》注释翻译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ebc63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7.png)
范仲淹《御街行》注释翻译赏析导读:这是一首写秋夜离人相思的词。
历来评词者都认为本词情景兼融。
上片主要写景,而寓情其中。
下片全部抒情。
末三句一往情深。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即从这里脱胎。
御街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御街行:又名《孤雁儿》。
柳永创调。
②香砌(qì):指花坛。
③练:素绢。
④敧(qī):倾斜。
⑤谙:熟悉。
⑥都来:算来。
【译文】纷纷扬扬的落叶飘满香阶,秋夜是何等静寂,细碎的落叶声频添寒意。
卷起珍珠窗帘高楼空荡荡,只见天高云淡,银河垂落在大地。
年年的今天夜里,如水的月光都像洁白的绸绢,可是亲人却总是远隔千里。
愁肠已寸断喝酒也难醉,酒还没有入口,先已化成了辛酸的泪水。
我斜靠枕头看着半明半灭的残灯,尝尽了孤栖难眠的滋味。
看来这相思离愁,不是让人紧锁眉就是让人心痛,没有办法排遣,没有办法回避。
翻译二:夜深人静,四野寂寂.秋叶纷纷飘坠,落在台阶之上,那声音凄凉而又琐碎。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
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年年月月却如今日的夜晚,月光如洁白的素练,而人却相隔千里,受着相思的煎熬而满怀愁绪,愁到深处,已无法靠喝酒来麻醉。
酒尚未到唇边,已先化成了眼泪。
残灯闪烁,枕头歪斜,我尝尽这孤眠的滋味。
算来这相思之苦,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实在没有办法回避。
赏析一:此词副题为“秋日怀旧”,是词人抒写秋夜怀人之作。
众多著名的词评大家都对此词赞赏有加,认为此词做到了情景交融。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秋景,而寓情于中。
词中描绘了黄叶纷飘、寒声碎乱、银河垂地、月华如练的秋夜寂寥萧瑟的景色,抒写了愁肠寸断、无法排遣的离愁别恨。
词人为表达秋思,在写法上独辟蹊径,仅仅通过最富秋天特征的秋声和秋色作引,而秋思便顺理成章地被表露了出来。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全诗词意思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4a495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4.png)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全诗词意思及赏析《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词作。
这首词上阕写春日美景,下阕表达物是人非的怀旧之情和万般感慨,全词以含蓄有致的笔触,从眼前景物咏起,渐渐勾起回忆,抒写了故地重游中的恋旧情怀。
词的上阕描绘了春日的美景。
“街南绿树春饶絮”,开篇点出季节和地点,街南的绿树在春天里柳絮飘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雪满游春路”,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白色的柳絮如雪花般铺满了游春的道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描绘了树头的花朵艳丽多彩,与娇云交织在一起,而树底下则是朱红色的大门,暗示着富贵人家的生活。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描述了抒情主人公登上北楼,放下稀疏的帘子,远远地望着街南的树木。
这几句词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写,烘托出抒情主人公的闲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词的下阕主要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怀旧之情和万般感慨。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描绘了抒情主人公倚靠在栏杆上,久久不愿离去,多次经历黄昏时分的雨景。
“慵去”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慵懒和无奈,也暗示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回忆起晚春时节骑马在青苔上漫步,曾经倚靠在绿树的阴影深处。
这两句词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眷恋。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描绘了落花依然在那里,而香屏却空掩着,曾经的那个人如今不知去向。
这几句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烘托出物是人非的凄凉和无奈,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心上人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日美景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描写,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怀旧之情和万般感慨。
词的语言含蓄有致,情感真挚深沉,是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译文与赏析(附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译文与赏析(附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1a63f1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1.png)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译文与赏析(附作者简介)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译文与赏析(附作者简介)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晏几道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译文】街南绿树浓荫,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飘满游春的道路。
树顶上杂映着艳花交织的娇云,树荫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红门户。
闲懒地登上北楼,疏散的珠帘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护艳女朱户的城南树。
倚遍栏杆还懒得离去,经过了几度黄昏细雨。
记得暮春时她曾骑马徘徊踏过青苔,曾靠在绿荫深处停马驻足。
昔日落花今犹在,华美的屏风却空掩,谁知桃花人面在何处?【注释】①御街行:词牌名,又名《孤雁儿》。
②饶:充满,多。
③雪:这里以形容白色的柳絮。
④闲:高大的样子。
⑤疏帘:也作“踩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张耒《夏日》有“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⑥慵去(yōngqù):懒得离去。
⑦盘马:骑马驰骋盘旋。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7年),晏几道故地重游,恰逢他的好友王肱去世,见物是人非,柳絮飘扬,惆怅感伤油然顿生便作此词。
【赏析】这是一首单相思的词,唐诗宋词中思春、渴慕、怀人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明写或暗示男女二人曾经心心相映,正处于或者曾经有过一段共处的美好时光,此词却迥然不同,完全不提两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有意无意地暗示,词中主人公本是单相思,一副少年怀春的徘徊、惆怅之态。
词的开篇先写景,并以景物来点明季节性,更以季节性来引出内心情感,从飞絮、开花可知,此为春深之时,暗示此为思春、怀春的季节。
写完树木以后,似有意,似无意,加上一句“树底人家朱户”,自己所渴慕之人便在此宅之中,但是并不明写“朱户”即红漆大门。
上阕写春日美景。
在古代,原木只有王侯功臣才能受赐门涂红漆,但随着礼法的废弛,普通官宦大户也均可照此办理了。
【御街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御街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a8935e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a.png)
【御街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御街行
晏几道御街行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赏析】
这是一首忆旧怀人的小词,所怀念的当是往昔眷恋的’一位女子。
“街南绿树”四句为一层,写登楼怅望所见之景,绿树阴浓、杨花铺路、柔云缭绕处有一所朱门宅院,为当年伊人所居。
“北楼闲上”到“几度黄昏雨”五句为一层,写自身登楼望人的情态心绪。
“晚春盘马”以下为一层,由追忆往日朱门欢会折转到今夕物是人非。
融化崔护诗,点明题旨。
全词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旧地春景:街南绿树成阴,柳絮如雪铺路,树头花艳如云,花下朱户人家;北楼高矗,帘幕卷起;佳人久倚栏杆远眺,和恋人共度几多黄昏暮雨;二人骑马出游也曾在绿阴深处密语。
这大量的忆旧篇幅,反衬出结尾花在楼存,时异人非的今时冷落,令人怅惘不已。
全词铺叙有序,结构巧妙,以崔护诗意作结,意味尽犹未尽,咀之无穷。
1/ 1。
励志古诗词《御街行》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御街行》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87123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a.png)
励志古诗词《御街行》原文及赏析
《御街行》
驰骋御街,何其繁华。
权贵多异客,画面多瑰丽。
日出清晨彩帘之间,云霞添眼前。
浮光参差在眼前,翠竹拂耳侧。
风烟披锦衣,文武乐舞礼。
玉锥芬芳弥漫,高歌催年华。
《御街行》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幅几乎可以说是壮丽景象——宫街行走。
随着洪洋大臣、群臣上下、威武兵士的驰骋,宫廷的繁华一览无遗。
这首词节奏凝重、章法严谨,画面丰富、情趣生动,可以说是明代主要词牌中较典型的一首精彩之作。
作者利用大量的比喻来描写这种明堂之景,通过生动的描绘以及精妙的色彩调和,将宫廷的盛况得以呈现出来,使这一景象更增其气势和韵味,更让我们赞叹地感受到它的宏伟气度。
“日出清晨彩帘之间,云霞添眼前。
”描绘了华美灿烂的景象,使人情不自禁地神往起来。
“风烟披锦衣,文武乐舞礼。
”这里作者通过比喻“风烟”为服装,描绘出宫街之景,人们穿着锦衣、文武兵士奏乐、舞礼,使宫廷的繁华更加引人注目。
最后,“玉锥芬芳弥漫,高歌催年华”仿佛在描述一种弥漫在宫街上的气息,高歌的背景乐曲更是将宫街行走的场景推向高潮,让人仿佛全程尽览宫廷之繁华壮丽。
从整首词看,作者带领读者在宫廷行走,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
出宫廷的宏伟壮观,让人不禁感叹于宫廷之繁华,表达出对宫廷荣华的赞美与敬仰之意。
从技巧上看,此词运用了婉转抒情、比喻多彩的表达手法,具有很强的色彩感和文字的灵动性,展现出了从容不迫的宫廷气息。
词中涌现出的宫廷之景,展现了一种宏伟大度,它把人们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使我们感受到宫廷之繁华壮丽,受到一种与生俱来的荣耀感,被它所感动。
范仲淹御街行诗词翻译及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诗词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89a6a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6.png)
范仲淹御街行诗词翻译及赏析范仲淹御街行诗词翻译及赏析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译文]这种苦苦相思的滋味,看来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
不是在心里隐隐作痛,就是把眉头紧紧皱起。
[出自]北宋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御街行:又名《孤雁儿》。
柳永创调。
香砌(qì):指花坛。
寒声:飘落的树叶在秋风中发出的声音。
碎:细碎,微弱,时断时续。
真珠帘:即珠帘。
练:白色的丝织品。
明灭:灯光摇曳,忽明忽暗。
敧:斜靠。
谙尽:尝尽。
都来:算来。
译文1:夜深人静,四野寂寂.秋叶纷纷飘坠,落在台阶之上,那声音凄凉而有琐碎。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年年月月却如今日的夜晚,月光如洁白的素练,而人却相隔千里,受着相思的煎熬而满怀愁绪。
愁到深处,已无法靠喝酒来麻醉。
酒尚未到唇边,已先化着了眼泪。
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独自凭栏斜倚,尝尽这孤眠的滋味。
这种苦苦相思的滋味,看来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
不是在心里隐隐作痛,就是把眉头紧紧皱起。
译文2:纷纷凋零的树叶飘上香阶,寒夜一片静寂,只听见风吹落叶细碎的声息。
珠帘高卷,人去楼空,天色清明,银河斜垂到地。
年年今夜,月色都如白绸一般皓洁,人却常常远隔千里。
我如何能用沉醉来忘却,酒到不了已断的愁肠,先就变成泪水。
深夜里残灯忽明忽暗,斜靠枕头,我尝尽孤眠的滋味。
你看这离愁别怨,不是来在眉间,便是潜入心底,我简直无法将它回避。
译文3:夜深人静,玉楼空空。
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传来细碎而又清晰的沙沙声,更显得秋夜的寂静,更觉得秋夜的寒意。
轻轻地卷起珍珠穿起的锦帘,好一轮明月,映得天宇空旷,夜色淡淡,星光闪闪。
年年岁岁,春去秋来,同样的明月,同样的秋夜。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f95500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8.png)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第一篇: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翻译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
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
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
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注释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真珠:珍珠。
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月华:月光。
练:白色的丝绸。
无由:无法。
明灭:忽明忽暗。
欹:倾斜,斜靠。
谙尽:尝尽。
都来:算来。
赏析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
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
夜,是秋夜。
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
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
“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
晏几道——《御街行》
![晏几道——《御街行》](https://img.taocdn.com/s3/m/99d82a72336c1eb91a375dd9.png)
晏几道——《御街行》
【年代】:宋【作者】:晏几道——《御街行》【内容】: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栏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作者】:晏几道(约1048-1118)是晏殊的幼子,字叔原。
宋代父子能词的不少,但父子俱为大家的却只有大晏和小晏,而小晏尤胜乃父。
他身为富贵公子,却一生潦倒,原因就是因为太痴了。
冯煦曾说过:淮海(秦观)、小山(晏几道),真古之伤心人也。
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晚年家境中落,生活贫困。
他的词既继承了花间的精雕细琢、用色浓艳的特点,又接受了南唐白描影响。
多写爱情、离别之作,带有感伤情调。
著有《小山词》,存词260首。
【注释】:雪:指落的柳絮。
娇云:美丽的云霞,指花絮。
盘马:骑马盘旋。
人面:用崔护‘人面桃花事。
【赏析】:这首词写旧地重游对往事的追忆,抒发物是人非之感,至情至性,惆怅满怀。
晏几道词赏析
![晏几道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21ebc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2.png)
晏几道词赏析晏几道词赏析【賞析】生平简介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
曾任太常寺太祝。
熙宁七年(1074),以郑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事,受株连下狱。
元丰五年(1082),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碧鸡漫志》卷二)。
晚年家境贫寒。
有《小山词》一卷。
文学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蝶恋花》初撚霜纨生怅望。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賞析】此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抒写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闲愁。
词的上片借细节和衬景构成一幅和谐的闺中闲眠图,这一景境中融入闺中人独处空闺的闲愁;下片纯以花月状人,句句辞兼比兴,处处意存双关。
全词室内景物、户外景色交相辉映,女主人公的容态与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缱绻的闺中女子形象。
她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怅然怀想。
她也许是思念远方的情人,也许是伤惋青春的易逝。
此处暗用李白《折荷有赠》之"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的意境。
"撚"意为用手指轻轻搓转,表现执扇时怅然无绪的情态,极为传神。
"初"、"生"二字,前后关联,暗示因节序变换,令闺中人顿生新的怅望之情。
空闺独守,本已寂寞难耐,偏又有"隔叶莺声",撩人意绪。
"似学秦娥唱"句把莺声比似学秦娥之唱。
扬雄《方言》:"娥,好也。
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
"此言年轻貌美的女子,其歌声之美可知。
以莺声之欢快,反衬人心之怅恨,命意与着笔确有含蓄蕴藉之妙。
莺啼婉啭,是实处着笔;闺中索寞,则是虚处命意,运实于虚,终无一字点破。
"午睡醒来"二句,深化闺中女郎百无聊赖的孤寂情状。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的意思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573aad0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2.png)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的意思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春意盎然的街南绿树与雪满游春之路“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这是一幅生动的春天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
御街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御街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a899a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2.png)
御街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御街行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御街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1]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2]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译文: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铺满残花的石阶上,寒夜一片寂静,只听见那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
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每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如绸缎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未喝,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残灯闪烁,枕头歪斜,尝尽了孤眠滋味。
算来这相思之苦,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避。
注释: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真珠:珍珠。
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月华:月光。
练:白色的丝绸。
无由:无法。
明灭:忽明忽暗。
欹(qī):倾斜,斜靠。
谙(ān)尽:尝尽。
都来:算来。
赏析:评解:这是一首写秋夜离人相思的词。
历来评词者都认为本词情景兼融。
上片主要写景,而寓情其中。
下片全部抒情。
末三句一往情深。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即从这里脱胎。
集评:杨慎《词品》:范文正公、韩魏公勋德望重,而范有《御街行》词,韩有《点绛唇》词,皆极情致。
予友朱良规尝云:“天之风月,地之花柳,人之歌舞,无此不成三才。
”虽戏语,亦有理也。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月光如画,泪深于酒,情景两到。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声之碎。
“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
“年年今夜”与“夜夜除非”之语,并可见久羁之苦。
“长是人千里”一句,说出因景怀人之情。
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婉。
酒未到已先成泪,情更凄切。
赏析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范仲淹御街行诗词翻译及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诗词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16bce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1.png)
范仲淹御街行诗词翻译及赏析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译文]这种苦苦相思的滋味,看来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
不是在心里隐隐作痛,就是把眉头紧紧皱起。
[出自]北宋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御街行:又名《孤雁儿》。
柳永创调。
香砌(qì):指花坛。
寒声:飘落的树叶在秋风中发出的声音。
碎:细碎,微弱,时断时续。
真珠帘:即珠帘。
练:白色的丝织品。
明灭:灯光摇曳,忽明忽暗。
敧:斜靠。
谙尽:尝尽。
都来:算来。
译文1:夜深人静,四野寂寂.秋叶纷纷飘坠,落在台阶之上,那声音凄凉而有琐碎。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年年月月却如今日的夜晚,月光如洁白的素练,而人却相隔千里,受着相思的煎熬而满怀愁绪。
愁到深处,已无法靠喝酒来麻醉。
酒尚未到唇边,已先化着了眼泪。
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独自凭栏斜倚,尝尽这孤眠的滋味。
这种苦苦相思的滋味,看来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
不是在心里隐隐作痛,就是把眉头紧紧皱起。
译文2:纷纷凋零的树叶飘上香阶,寒夜一片静寂,只听见风吹落叶细碎的声息。
珠帘高卷,人去楼空,天色清明,银河斜垂到地。
年年今夜,月色都如白绸一般皓洁,人却常常远隔千里。
我如何能用沉醉来忘却,酒到不了已断的愁肠,先就变成泪水。
深夜里残灯忽明忽暗,斜靠枕头,我尝尽孤眠的滋味。
你看这离愁别怨,不是来在眉间,便是潜入心底,我简直无法将它回避。
译文3:夜深人静,玉楼空空。
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传来细碎而又清晰的沙沙声,更显得秋夜的寂静,更觉得秋夜的寒意。
轻轻地卷起珍珠穿起的锦帘,好一轮明月,映得天宇空旷,夜色淡淡,星光闪闪。
年年岁岁,春去秋来,同样的明月,同样的秋夜。
月光依旧如丝绢般洁白,人儿依旧在千里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译文与赏析(附作者简
介)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晏几道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译文】
街南绿树浓荫,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飘满游春的道路。
树顶上杂映着艳花交织的娇云,树荫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红门户。
闲懒地登上北楼,疏散的珠帘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护艳女朱户的城南树。
倚遍栏杆还懒得离去,经过了几度黄昏细雨。
记得暮春时她曾骑马徘徊踏过青苔,曾靠在绿荫深处停马驻足。
昔日落花今犹在,华美的屏风却空掩,谁知桃花人面在何处?
【注释】
①御街行:词牌名,又名《孤雁儿》。
②饶:充满,多。
③雪:这里以形容白色的柳絮。
④闲:高大的样子。
⑤疏帘:也作“踩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张耒《夏日》有“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⑥慵去(yōngqù):懒得离去。
⑦盘马:骑马驰骋盘旋。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7年),晏几道故地重游,恰逢他的好友王肱去世,见物是人非,柳絮飘扬,惆怅感伤油然顿生便作此词。
【赏析】
这是一首单相思的词,唐诗宋词中思春、渴慕、怀人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明写或暗示男女二人曾经心心相映,正处于或者曾经有过一段共处的美好时光,此词却迥然不同,完全不提两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有意无意地暗示,词中主人公本是单相思,一副少年怀春的徘徊、惆怅之态。
词的开篇先写景,并以景物来点明季节性,更以季节性来引出内心情感,从飞絮、开花可知,此为春深之时,暗示此为思春、怀春的季节。
写完树木以后,似有意,似无意,加上一句“树底人
家朱户”,自己所渴慕之人便在此宅之中,但是并不明写“朱户”即红漆大门。
上阕写春日美景。
在古代,原木只有王侯功臣才能受赐门涂红漆,但随着礼法的废弛,普通官宦大户也均可照此办理了。
词人爱慕上了这街南树下某大宅中的女子,面对大户人家不敢造次,心情亢奋、激动,而又紧张、忐忑,一片少年心绪不敢明言,只能先说树,再说树下人家,却始终不敢吐露所恋慕的对象究竟是谁。
于是他“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闲”字本意为闲暇,指无目的地随意为之,但词人之上北楼,绝对是有明确目的的,是为了能够看到所恋慕女子的身影,但因为紧张和羞涩,所以故作闲暇状,假装是无事登楼,卷起竹帘来随意眺望,所见的,也不过绿树而已。
假装登楼望树,其实是想见所恋慕的女子,希望她能够走出朱漆大门,她袅娜的身影可以再次落入自己眼中。
可惜等了很久,却始终未能如愿——“阑干倚尽犹慵去”,每一寸栏杆几乎都靠遍了,还是见不到她,对爱的人,想要离去却不甘心。
下阕表达物是人非的怀旧之情和万般感慨。
“慵”字本意为懒散,“慵去”就是懒得离开,其用意也和上阕的“闲”字相同,假装只是犯懒而不曾离去,其实是夙愿难偿而根本不忍离去。
词人就这么等了一天又一天,从白天等到黄昏,又从春深等到春尽,“黄昏雨”既表时辰,也表季节,所谓“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一转眼夏季即将到来了。
始终望不见心爱之人的身影,词人实在是等不下去了,干脆出门上马,在街上游荡,希望能得到“偶遇”的机会。
“晚春盘马踏青苔”,“盘”字用得佳妙,表示词人骑着马只是原地转圈,并非真的要出门办事,同时也体现出忐忑、徘徊的惆怅心态,又等了很长时间,仍然未能如愿,他干脆连马都不“盘”了,而改之为“驻”,也即停在原地不动——“曾傍绿阴深驻”。
然而他最终如愿了吗,却只见“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去楼空,仿佛唐代崔护之涛:“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也正如崔护此诗前面所写:“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词人与所恋慕的女子,应该也就这般地见过一两面吧,全词中并没有丝毫透露是否更有深交,而完全是单方面的思恋。
此篇以三幅不同的景象,将词人对佳人的眷恋之情缓缓引出。
词人没有直言相思、孤寂、幽怨,只用清新的词汇叙述着他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感情含蓄而浓烈。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
《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
”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
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
“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
”(《白雨斋词话》)词风逼近其父。
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
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
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
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
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
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
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
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
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
《小山词》从《珠玉词》出,而成就不同,虽是走其父婉约传统,固守小令的
阵地,却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
可以说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与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
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造语工丽,秀气胜韵,吐属天成,“能动摇人心”。
他的《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情真意切,九曲回肠。
其中新辞丽句,深为论者所叹赏。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复堂词话》赞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苕溪渔隐丛话》评它为“词情婉丽”;至于“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连认为“作文害道”的理学家程颐听了,都得笑着说:“鬼语也!”(《邵氏闻见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