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第一课第一节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同步导学与训练(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包括答案)
政治学科校本化训练评价体系(高三哲学常识部分)命题人:彭春喻审题人:瞿美芳前言生活与哲学一、单项选择题1、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都在运用哲理的眼光分析事物。
哲理与生活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哲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看到、用到B.现实生活需要哲理的引导C.哲理归根结底来源于生活D.哲理是源,生活是流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知识可以使人做事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规律的概括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3、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以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这说明()A.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D.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涉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①对人类历史上一切哲学的彻底否定②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的最新阶段③工人阶级最有力的思想武器④哲学发展的终极阶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这段话体现了()A.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特点B.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特点C.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阐明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D.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观点和方法二、不定项选择题、6、关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C.科学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D.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7、马克思主义哲学()A.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B.包括所有世界观C.是科学哲学体系,是历史上进步阶级的思想武器D.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8、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哲学常识部分)
哲学常识部分前言1、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起指导作用。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意识:从起源看: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本质看: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促进或阻碍作用)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正确的。
造成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主观原因: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5、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义: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则刚好相反。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1、联系的概念: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联系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既不能否认、割断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2、因果联系: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特点: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联系:甲乙丙相互转化:甲乙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3、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原理:含义:整体是指事物的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过程;部分是指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2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4(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一、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能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基本派别对立的观点是( D )①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天不变,道亦不变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减肥者说:心诚则灵③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一生,俱得一气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
①前者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法观点,后者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观,体现的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符合题意;②前者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符合题意;③前者是发展的观点,属于辩证法;后者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体现的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符合题意;④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后者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符合题意。
故选D。
2.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说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
”“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从哲学基本派别来看,下列与费尔巴哈观点相一致的是( B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②没有绝对精神,就没有世界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 费尔巴哈的观点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观点。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解释了鬼神观念产生的客观原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把水当作世界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①④符合题意;“没有绝对精神,就没有世界”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不合题意;“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③与题意不符。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 第一课测试卷(附答案)02
第一课测试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原始社会人们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基本单位是()A.氏族B.家庭C.部落D.国家2.在原始社会,人们通常把采集和捕猎到的食物平均分配给其他人,男女老少共同劳动,氏族成员间是平等的。
这表明()①原始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很高②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③原始社会的各个阶级之间是平等的④私有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古罗马的一项法律规定,如果债务人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就要被戴上镣铐,监禁六十天。
如仍没有人为其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将其卖为奴隶。
这说明()①还不起债的平民是奴隶的一个重要来源②奴隶制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③奴隶制的法律是为奴隶主服务的④这是一部为奴隶主和平民服务的法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古希腊的奴隶主思想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把人们分成三个等级。
至于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根本不包括在三个等级之中。
这表明()①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②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还完全占有奴隶③奴隶的劳动技能低下④奴隶制是一种野蛮的剥削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这表明国家()①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②是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统治③其存在同阶级密切相连④是为整个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下图是西欧封建制度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向帝王效忠C.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D.等级森严是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7.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其剥削的秘密在于()A.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B.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C.劳动者一无所有,没有人身自由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8.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l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练习
统编版必修四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随堂检测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①“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字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阻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
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
”这段话体现了()A.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推动作用C.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四个伟大”。
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伟大梦想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伟大工程指的是深入推进党的建设C.伟大事业指的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伟大斗争指的是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4.随着《马克思靠谱》《社会主义“有点潮”》等节目热播并推出续集,深刻的理论阐释、贴近生活的“轻娱乐”方式颇受年轻学生欢迎。
马克思主义跳脱出以往严肃的“面容”,以愈来愈“活”的形式走入大众视野。
关于马克思主义,下面合理的观点是()A.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成熟、最完善的成果B.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的重要物质力量C.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D.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解放的道路5.研究人员发现,小鼠神经元中的一种蛋白质能使神经元存储长期记忆。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重点〗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难点〗⑴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
⑵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⑶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
理解:①意识的概念。
②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能力方面:通过对意识的三种类型的分析及对其进行的概括,让学生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⑴通过关于宗教本质的教学,进一步进行无神论的教育。
⑵通过对“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的分析,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
【重点解决办法】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第一,它是理解本框题中心观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障碍。
由于学生易把 "反映"理解为"直观"的等同,因此,从直观上找 "鬼神"、"抽象思维"和"未来"等同的客观事物,这当然找不到。
第二,认清宗教的本质有助于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克服有神论。
讲解时,可通过课本书-P,。
的小体字,以学生已有的体验为基础,说明"宗教"可抓住"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象西方人,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
从而理解"反映"的含义。
应主要分析为什么是 "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揭示宗教本质。
后两句的教学可参考后面的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第一课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也就是说,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也就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汉语中,这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马克思: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
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1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2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习题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一)学考达标练1.下列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意识和物质何者是本原②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④意识和物质有没有同一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②③正确。
①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具体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哲学自产生以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的争论永不停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D.世界观和方法论谁决定谁的问题【答案】A【解析】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因此,二者争论的焦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故选A。
3.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等。
这些现象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虚拟世界当中实现伦理道德的重新建构。
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哲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批判和反思精神③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④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④【答案】C【解析】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虚拟世界当中实现伦理道德的重新建构”,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批判和反思精神,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故选C。
4.“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②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③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④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A【解析】前一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一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①④正确;②③对题中观点分析错误,应排除。
高中二年级政治哲学生活第一课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
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来,非常生气。
于是他问姑姑:“海蜞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
”“那你就应该学习。
”罗素说。
这说明()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B.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C.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D.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2.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3、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4、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却不一定人人都成为哲学家。
这主要说明()A哲学家是超人,普通人不懂哲学B有更多的世界观才能成为哲学家C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而哲学需要自觉地学习和思考才能掌握D哲学与世界观没有关系5、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 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6、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所作的报告中再一次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新教材2023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步测试4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框哲学的基本问题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生万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主张“物是观念的集合”;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
究其本质,他们都共同回答了(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材料中三位哲学家共同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项正确。
A项不符合题意;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回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项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2.(2022·广东清远)古希腊哲学家高尔吉亚认为,明明不存在的事物,都可以“被思想”出来,进而怀疑客观事物的存在,认为一切皆虚无。
可见,高尔吉亚的哲学思想( )①认为存在与思维是同一的②在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③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④否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材料否认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①错误;“明明不存在的事物,都可以‘被思想’出来,进而怀疑客观事物的存在,认为一切皆虚无”说明高尔吉亚的哲学思想在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否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而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C3.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物是观念的集合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物是观念的集合”是唯心主义观点,“气者,理之依也”符合唯物主义观点,“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符合唯物主义观点,③④正确,故选D项。
答案:D4.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它们的共同点在于( )①都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②都认为物质依赖于意识③都科学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④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三种基本形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①④符合题意,应选;②③说法错误,排除。
高一政治第一课练习
高一政治第一课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对于商品我们应该这样认识()A.只要是劳动产品,就是商品B.商品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C.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2.一种东西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中,首要的条件是A、劳动产品B、用于交换C、具有使用价值D、有用的物品3.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下列提法正确的是()①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③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④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不是商品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4.下列选项属于商品的是①居民使用的自来水②观众收看加密的有线电视节目③中国政府给受难的伊拉克人民的人道主义援助④用于治疗“非典”的各种药品⑤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⑥同学在外住宿所交的房租A.②③④⑤B.③④⑥C.①②④⑤D.④⑤⑥5.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出现B.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出现C.生产力的不断发展D.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6.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历史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时出现,因为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B.先有商品交换,后有商品生产,因为偶然的商品交换先于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C.先有商品生产,后有商品交换,因为只有生产出产品以后才能进行交换D.有的地区是商品生产在先,有的地区是商品交换在先某经济学家指出:“物美”是保名牌创名牌的一个必要条件,技术质量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商品质量好,才有竞争力。
“价廉”是保名牌创名牌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因为,成本与价格低廉,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重要生命线。
据此回答以下2题:7.对上述说法理解正确的是()①“物美”就是指商品价值要大②“物美”就是使用价值要好③“价廉”就是交换价值要小④“价廉”要求减少劳动消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人们选购商品的标准是:“物美价廉”,这个标准说明了()①“物美”是使用价值的标准②“价廉”是价值的标准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④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A.①B.①②③C.③④D.①②9.在原始社会末期,存在偶然的物物交换,一袋米可以换一把斧子,用公式表示:1袋米= 1把斧子。
高二政治第一课练习题
高二政治第一课练习题高二政治第一课练习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中国革命中的应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历史唯物主义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原理。
它认为人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受到社会存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的。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经济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从而促使社会转型。
3.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由生产关系矛盾引起的,通过阶级斗争,社会可以取得进步和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世界是一个由矛盾和运动组成的统一整体,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矛盾的解决。
辩证唯物主义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事物的矛盾运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通过矛盾的斗争、消亡和转化,实现质的飞跃。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矛盾是多样的,其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的矛盾,次要矛盾是辅助主要矛盾的矛盾。
3. 质量互变:质量互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之一。
它指的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变,即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础,它们在中国革命中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实践观念的确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练习题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
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上述要求符合的道理是()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世界的思考④人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思想”等有关。
哲学用批判的方式、系统化的方法、理性的论证为人们呈现一种信仰、概念和态度。
这说明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况和总结4.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因为他把哲学从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
”乔布斯意在说明()①哲学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是“科学之母”,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③能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④离开哲学的指导,科学研究不能取得进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这主要是因为()A .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世界观对方法论具有促进作用D.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一课练习题 推荐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 答4-5题 4、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 点
高二哲学生活第一课练习题 银川一中 刘玉凤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达到温故而知新
【练习范围】 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
1、课时安排:2课时 2、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高二哲学生活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5、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 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6、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 “物是观念的集合”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
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 第一课 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框题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二政治上册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框题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含前言部分)二. 重点和难点重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难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 学法指导1. 哲学的含义:这是前言的教学重点,明确哲学的含义的关键是了解哲学的对象。
哲学研究的对象也就是世界观思考的对象。
教材中关于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人与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质关系”、“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共同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所以教材对哲学的定义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要真切地理解哲学的含义,必须弄清三个关系:一是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而哲学是适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体系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二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和规律,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共同本质关系和共同规律。
三是世界观、方法论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讲解时运用对比方法为好。
2. 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教材对这个问题非常简要,可概括为“一总五分”。
“一总”是指“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五分”即指学习目的,表现为“五个有助于”。
3.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难点,可采取列表对比方法讲解:关系具体科学哲学区别含义和研究对象不同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事物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整体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学说任务不同提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提示整体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作用不同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哲学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4. 前言在教材中的地位:前言是全书的起始课,整个教材是在讲哲学常识,所以讲好哲学这一概念是学习全书的基础。
新教材2023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追求智慧的学问同步测试4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追求智慧的学问1.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母,社会学家说哲学是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
哲学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 )A.哲学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B.不懂哲学的人将无法生存和发展C.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D.哲学总和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解析:材料从不同方面强调了哲学的重要性,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C 项符合题意;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A项错误;哲学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不能决定人的生存与发展,B项错误;哲学并非总和人们的主观情绪相联系,D项错误。
答案:C2.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说过,“惊奇是学问之父”。
这启示我们( )A.哲学产生于人的惊奇B.世界观决定于方法论C.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解析:材料启示我们,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C项符合题意;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产生于人的惊奇,A项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而不是决定于方法论,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3.老师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父母说,宁静淡泊以处事,忠厚仁义以待人;朋友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同的人对世事人生的思考,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②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人们的生活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智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老师、父母和朋友的话表明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智慧,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排除;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C4.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2021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1课第1框生活处处有哲学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doc
第1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8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
这些故事说明( C )①哲学智慧是哲学家对外界的一种惊讶情绪②反思性是哲学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的特征③哲学就是对实践的追问以及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的任务是对现存的万事万物提出质疑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 题中材料是在强调思考与哲学的关系,②③正确。
①观点错误,哲学的智慧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思想或情感。
④观点错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下图是一幅蕴含哲理的漫画,这幅漫画告诉我们( A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③拥有哲学智慧就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④哲学来源于生活,也主宰着我们的生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根据漫画中的文字“看的太远,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可知此漫画的寓意是:看问题、做事情,既要着眼于长远,又不能忽视眼前,这幅漫画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拥有哲学智慧不一定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④中“主宰着我们的生活”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A。
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
”亚里士多德意在说明( C )①哲学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④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解析]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这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符合题意;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这体现了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符合题意,C入选。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课习题及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课习题及答案神奇的货币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的第一课,那么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课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课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0年3月28日,由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博宥集团、江苏省南京市总工会主办,云南省民政厅协办的“奉献爱心,赈灾送水”援赠仪式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
“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以及“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丁书苗共同向西部干旱灾区捐赠总量达5300吨,价值1300万元的饮用矿泉水。
据此回答第1—2题。
1.材料中向西部干旱灾区捐赠的饮用矿泉水( )A.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C.是商品因为进行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不用于交换2.在云南某些干旱灾区,一吨自来水可以卖120元,而在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5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3000元/吨。
人们可以感受并计算出矿泉水比自来水的价格高,但是不购买却不需要支付现金,这是因为( )A.自来水的价格是偶然出现的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C.人们购买矿泉水和自来水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D.生产矿泉水和自来水只供生产者自己享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于5月1日~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发行了一套金银纪念币,该套金银纪念币共3枚。
其中1/3盎司金币1枚,最大发行量50000枚;1盎司银币2枚,最大发行量70000×2枚。
金银纪念币(第一组)图案如下。
据此回答第3—4题。
3.对以上金银纪念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与现行流通的人民币具有相同的职能②与相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③纪念币不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④其购买能力由中国人们银行决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门票价格,平日普通票价格为160元人民币、指定日普通票价格为200元人民币、指定日优惠票价格为120元人民币、平日优惠票价格为100元人民币、夜间票价格为90元人民币等不同档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节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解析:选D。
回答引文题重在理解引文含义,李振声的观点体现出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D正确。
A错误,颠倒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B错误,哲学研究事物的共性,它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2012·广东河源龙川中学第一次模拟)东方哲学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中国社会科学哲学所东方哲学研究室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东方哲学史》最近完成并出版。
该书共5卷,约250万字。
我们之所以重视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C.哲学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D.哲学社会科学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解析:选D。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
A项错误,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B项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项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D项符合要求。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解析:选D。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A错误。
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但必须根据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存在的条件,但并不能改变规律本身,故B、C错误。
D的说法反映了人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创造出自然界许多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这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4.(2011·高考江苏卷)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选D。
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因此D项入选。
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都与荀子的话不一致。
C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5.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解析:选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应选D。
A、B、C虽然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但不能理解为是社会客观性的集中体现,故不选。
6.(2012·安徽荣达学校调研)漫画《蒸了一锅馍,费了三堆柴》启示我们(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任何观念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的“原型”④先治理环境,再发展经济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选B。
自然界具有客观性,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都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
因此,我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
②③切题,排除①④,故选B。
二、非选择题7.在关于世界的客观性的课堂讨论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之前,是客观的;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就不具有客观性了。
乙同学:自然界是客观的,社会则是主观的。
上述观点是否正确,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甲、乙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答案:(1)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自然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甲同学认为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之前是客观的观点是正确的。
②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无论是人们利用自然物,还是人们改造自然物,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都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它们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甲同学认为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就不具有客观性的观点是错误的。
(2)乙同学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是正确的,但认为社会是主观的则是错误的。
因为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都是客观的,所以社会也是客观的。
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
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
”钱学森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解析:选C。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观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B不合题意。
D中“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不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入选。
C正确切题。
2.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说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这是因为( ) A.哲学是智慧之学,是解决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解析:选D。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
A观点是错误的;B观点也错误,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观点是错误的,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故答案为D。
3.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其相对独立性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认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A、B、D说法有误,故正确答案为C。
4.(2012·黑龙江大庆质检)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力量自身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这一观点( )A.否认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B.把自然界的发展与社会的产生混为一谈C.揭示了社会产生与发展的客观性D.揭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解析:选C。
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
人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在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为自然界的演进注入了新的因素,促成了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
因此,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5.“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此处的“物质”是指(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解析:选C。
该题直接考查哲学意义上所讲的物质的定义,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6.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对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前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后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内涵B.前者认为物质是实物,后者认为物质是实在C.前者认为物质是抽象的,后者认为物质是生动具体的D.两者都揭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解析:选A。
“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内涵。
故选A。
7.(2011·高考上海综合能力测试卷)一直以来,科学界认为生命以磷、碳、氧、氮、氢、硫6种元素为基础而生存,生命体不能将砷元素作为生命结构的组成部分。
生物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GFAJ-1”,在其DNA中磷的位置却可以由砷代替。
从哲学的角度讲,这一重大发现说明( )A.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可以不断地被人类所认识B.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C.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D.科学实验是带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创造出新的客观规律解析:选A。
所谓的“新细菌”本来就在自然界中存在,只是人们刚刚发现。
因此,材料中的内容说明人可以不断地认识事物的现象、本质与规律。
选项A符合题意。
材料中的“发现”与B中的“改造”不一致,B项不选;C、D两项中的观点错误。
8.2011年8月20日,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央党校联手推出的《CCTV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一书与读者见面。
该书详细描绘了感动中国2010年度获奖人物和特别奖获得者的感人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普遍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忘我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人间大爱。
这表明( )A.道德信念对每一个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解析:选C。
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A中“决定”的说法错误;B中“自觉”的说法错误,D中“科学”的说法错误。
故选C项。
9.指出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事物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日月星辰②马克思主义③亭台楼阁④工作计划⑤动植物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⑦工程设计方案⑧电磁场⑨法律和法规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⑦⑨C.②⑥⑦⑧⑨ D.②③④⑦⑨解析:选B。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唯一能把物质与意识区别开来的特征,按照这一特征,①③⑤⑥⑧属于物质的范畴,②④⑦⑨不属于物质的范畴。
10.(2012·内蒙古通辽一中调研)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A。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则是主观的,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