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泌尿系统

合集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7章 泌尿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7章  泌尿系统

(一)肾单位
肾小体+肾小管
血管球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小囊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分两部: (血管球、肾小囊)
有两极: (血管极、尿极) 作用: 滤过形成原尿
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
血管 极
血管球
肾小囊 尿 极
(1)血管球
(1)血管球
• 入球微动脉(粗)• 毛细血袢①有孔CP内皮 ② 内皮基膜 ③足 细胞的裂孔膜
三层都有带负电荷的糖 蛋白 选择性通透。
分子量7万以下、直径 4nm以下的物质可以通 过
滤过屏障示意图
E:内皮 F:窗孔 BM:基膜 P2:足细胞次级突起
2.肾小管 renal tubule
单层上皮性小管,具重 吸收和排泄功能.但不同 的部分其功能有所差异.
集合管
肾单位
肾小体
血管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近直小管
肾小管
细段 远直小管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泌尿小管 集合管系
弓形集合小管 直集合管 乳头管
近直小管
远直小管袢 髓
细段
泌尿小管各段 在肾内的分布
两种肾单位
浅表肾单位:数 目多(85%), 体积 小,髓袢短, 和 尿液生成有关。
髓旁肾单位:数 目少(15%), 体积 大,髓袢长,和尿 液浓缩有关。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重吸收 分泌
分 泌
重 吸

(1)近端小管
肾小管中最粗 最长的一段,管径 50-60um,长约 14mm,占肾小管 总长的一半。
分直部和曲部。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电镜模式图
侧突、质膜内褶丰富,扩大了物质交换的面积

组织胚胎学课件-泌尿系统

组织胚胎学课件-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
组成:
肾--------泌尿器官 输尿管 膀胱 排尿器官 尿道
功能: 排出代谢产物 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一、肾
组织结构
被膜 间质 实 质 肾 柱 皮质 皮质迷路 髓放线 髓质: 肾锥体
肾小叶:髓放线 +两侧皮质迷路 肾叶:一个锥体 + 相连的皮质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球旁复合体
球旁细胞: 入球小动脉,平滑肌 分泌肾素:调节血压 组 致密斑: 成 远曲小管近血管极侧的上皮分化 钠离子感受器:调节肾素分泌 球外系膜细胞:入球小A与出球小A间的细胞 细胞间有缝隙连接,能够传递信息 上皮样细胞
2 1
1.球旁细胞 2.球外系膜细胞 3.致密斑
3
球旁复合体
肾血液循环特点: • 肾血流量大 • 两套毛细血管网 • 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利于滤过 •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利于重吸收和尿液浓 缩
血管极
血管球
肾小囊壁层 尿极 近曲小管
肾小囊 肾小管起始部凹陷而成 的 双层囊
肾 小 囊 的 演 变
肾小体功能:形成滤液(原尿)
有孔内皮
滤过膜(滤过屏障) 基膜 足细胞裂孔膜 分子量 影响滤过的因素
电荷
内皮细 胞窗孔 基膜 内皮细胞 裂孔隙
基膜 初级突起 次级突起 肾 血 裂孔隙 管 球 足细胞体 局 部 模 式 图 足细胞体 初级突起 球内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曲部
近端小管 直部
肾小管
细段 直部
髓袢 (肾单位袢)
远端小管
曲部 集合管(髓放线、肾锥体)
肾皮质光镜像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毛细血管袢(有孔) 血管球 血管系膜 肾小体 壁层:单扁 肾小囊 肾小囊腔 血管系膜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5章 泌尿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5章 泌尿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5章泌尿系统第15章泌尿系统A型题1.皮质迷路是指A.伸入相邻两肾锥体之间的皮质B.从肾锥体底部呈辐射状伸人皮质的条纹C.髓放线之间的皮质D.肾小体所在部位E.近曲小管所在部位2.一个肾小叶是由A.一个肾锥体构成B.一个肾锥体与其相连皮质构成C.相邻肾锥体之间的皮质构成D.一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构成E.一条髓放线及其一侧的皮质迷路构成3.肾小管包括A.近端小管曲部、髓袢、远端小管曲部B.近端小管直部、细段、远端小管直部C.近端小管曲部、细段、远端小管曲部D.近端小管、远端小管、髓袢E.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4.肾小体位于A.皮质迷路B.皮质迷路、髓放线C.皮质迷路、肾柱D.肾锥体E.肾柱、肾锥体5.髓袢位于A.皮质迷路、髓放线、肾锥体B.髓放线、肾锥体C.肾锥体D.肾柱、肾锥体E.皮质迷路、肾柱6.髓质集合小管位于A.远端小管与皮质集合小管之间B.肾锥体底部C.髓放线、肾锥体D.肾锥体E.皮质与髓质交界处7.下列关于肾单位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为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B.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C.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D.每个肾所含肾单位多达100万个以上E.肾单位仅位于皮质8.下列关于肾皮质所含结构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细段B.肾小囊C.血管球D.近端小管曲部E.远端小管曲部9.关于肾单位所含结构,哪一项错误?A.肾小体B.集合小管系C.细段D.近端小管E.远端小管10.关于泌尿小管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与肾间质共同组成肾实质B.髓袢为一U形管道C.集合小管最终开口于肾乳头D.肾小管为上皮性管道E.是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的管道11.皮质肾单位的特点之一为A.数量多B.细段长C.肾小体较大D.髓袢长E.位于皮质深部12.下列关于肾小体血管球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为入球微动脉分支形成的袢状毛细血管B.为有孔型毛细血管C.孔上一般有隔膜覆盖D.毛细血管之间有血管系膜E.汇合成一条出球微动脉离开肾小体13.下列关于肾小体血管球基膜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基膜并非完全包绕着每一根毛细血管B.光镜下为均质状,PAS反应阳性C.电镜下分三层,中层较厚而致密D.基膜内形成以Ⅲ型胶原蛋白为主的分子筛,并包含蛋白多糖和层粘连蛋白E.含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14.关于肾小囊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为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并凹陷而成的双层杯状囊B.血管球滤过形成的滤液(即原尿)首先进人肾小囊腔C.壁层为单层立方上皮D.肾小囊与近端小管相连的一端为肾小体的尿极E.在血管极处肾小囊壁层返折与脏层相连15.下列关于足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为肾小囊脏层细胞B.形态特殊,有许多突起C.胞体较大,凸向肾小囊腔,从胞体发出数个较大的初级突起D.每个初级突起均发出许多次级突起,相互穿插成栅栏状,紧贴于毛细血管基膜外面E.突起间的孔隙称裂孔,裂孔上无膜覆盖16.滤过膜的组成为A.内皮、基膜B.有孔内皮、基膜、血管系膜C.足细胞裂孔膜、有孔内皮、血管系膜D.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E.血管系膜、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17.球内系膜细胞有何功能?A.分泌激素B.合成基膜和系膜基质C.重吸收D.排除废物E.合成基质18.关于近端小管曲部的特点,哪一项错误? A.胞质弱嗜酸性,染色较浅B.细胞为锥体形或立方形C.细胞分界不清D.核圆,位于细胞基底部E.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基底面有纵纹19.近端小管不具有的功能为A.重吸收滤液中的水B.重吸收滤液中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等C.重吸收Na+,排出K+D.排泄H+、氨、肌酐、马尿酸等E.运转和排出血液中的青霉素等药物20.关于远端小管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B.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近腔面C.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基底部纵纹明显D.细胞表面微绒毛又短又少E.远曲小管细胞基底部纵纹比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基底部纵纹更明显21.远曲小管的保钠排钾作用受何种激素调节?A.抗利尿激素B.糖皮质激素C.雌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22.关于集合小管系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由弓形集合小管、皮质集合小管和乳头管组成B.弓形集合小管位于皮质迷路C.皮质集合小管位于髓放线和髓质D.乳头管上皮为高柱状E.可重吸收水和交换离子23.球旁细胞可分泌A.激肽释放酶B.激肽C.肾素和红细胞生成因子D.血管紧张素E.前列腺素24.致密斑的功能为A.感受近曲小管内滤液钠离子浓度的变化B.感受近端小管内滤液钠离子浓度的变化C.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钠离子浓度的变化D.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钾离子浓度的变化E.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钠、钾离子浓度的变化25.肾的间质细胞可分泌A.雄激素B.雄激素结合蛋白C.前列腺素D.孕激素E.醛固酮26.关于肾血液循环的特点,哪一项错误?A.肾动脉直接来自腹主动脉,因此血流量大B.肾小体血管球毛细血管两端均为微动脉C.血管在肾内形成两次毛细血管,即血管球毛细血管和球后毛细血管网D.髓质内直小血管袢与髓袢伴行E.肾内不同区域血流量基本一致27.下列关于出球微动脉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可发出直小动脉B.可分支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C.由肾小体血管球毛细血管汇合而成D.比入球微动脉粗E.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28.关于输尿管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管壁由粘膜、肌层、外膜组成B.外膜为浆膜C.上2/3段肌层为内纵、外环D.下1/3段肌层为内纵、中环、外纵E.上皮为变移上皮29.下列关于膀胱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粘膜形成许多皱襞B.细胞近游离面胞质较浓密C.表层细胞大,呈立方形,可见双核D.肌层为内纵、中环、外纵E.外膜大部分为结缔组织B型题备选答案(第30~34题):A.泌尿小管B.肾单位C.肾小管D.肾小体E.髓袢30.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31.由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管直部组成32.由肾单位和集合小管系组成33.由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组成34.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备选答案(第35~39题):A.皮质迷路、肾柱B.髓放线、肾锥体C.肾锥体D.皮质浅层和中层E.皮质深部35.肾小体位于36.近端小管曲部位于37.远端小管曲部位于38.细段位于39.远端小管直部位于备选答案(第40~44题):A.多孔、无隔膜覆盖的内皮细胞B.足细胞C.单层扁平细胞D.单层立方或锥体形细胞E.单层高柱状细胞40.近端小管管壁细胞为41.乳头管管壁细胞为42.肾小囊脏层细胞为43.肾小体血管球毛细血管细胞为44.肾小囊壁层细胞为备选答案(第45~49题):A.近端小管B.肾素C.远端小管D.集合小管E.髓袢45.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嗜酸性,细胞核位于细胞近基部,细胞基底部有纵纹46.胞质弱嗜酸性,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或近腔面,细胞基底部纵纹明显47.细胞由立方形至高柱状,细胞界限清楚,核圆,位于细胞中央48.球旁细胞49.在髓质内与直小血管袢伴行15th Urinary System 参考答案A型题1.C2.D3.E肾小管由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组成,其中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又都分为曲部和直部;髓袢由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管直部组成,因此肾小管包括了近端小管曲部、髓袢和远端小管曲部。

组织胚胎学泌尿系统实验教案

组织胚胎学泌尿系统实验教案
详细描述
总结词
02
CHAPTER
实验材料
01
02
显微镜
使用前应检查显微镜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其正常工作。
显微镜是观察组织切片的重要工具,应选择高分辨率、高倍率的显微镜,以便清晰地观察泌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组织切片
组织切片是实验的主要材料,应选择高质量的组织切片,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05
CHAPTER
实验总结与思考题
总结实验内容和收获
实验内容
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实验收获
掌握了泌尿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其生理和病理变化,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VS
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泌尿系统的结构理解不够深入,对某些细节的观察不够仔细。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组织切片的结构特点
总结词:功能明确
详细描述: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明确泌尿系统的功能,即生成尿液并排出体外,同时能够了解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等。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组织切片的结构特点
总结词
比较不同物种的泌尿系统结构
详细描述
通过对不同物种的泌尿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物种的泌尿系统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某些物种的肾小球数量较多,而某些物种的肾小管结构较为复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物种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生理特征。
01
复习实验讲义和手册
在实验结束后,仔细阅读实验讲义和手册,加深对泌尿系统组织胚胎学的理解。
02
总结实验收获
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分析的结论以及学习到的知识点。
结合讲义和实验手册进行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泌尿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泌尿系统

足细胞: LM:体积大,核染色浅
透射EM:胞体内有丰富的细胞器 扫描EM:初级突起
次级突起 裂孔 裂孔膜
滤过屏障: 组成—— 有孔cap内皮 内皮基膜 足细胞裂孔膜
功能——
过滤血液 生成原尿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血管球 肾小囊腔 尿极
成人每昼夜可产生约180L原尿,其中 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成分与血浆 相同
产生红细胞生成素
(五) 肾的血液循环
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 肾血流量大 ▪ 90%血液进入皮质,被肾小体滤过 ▪ 两套毛细血管网 ▪ 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利于滤过 ▪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利于重吸收和尿
液浓缩
二、输尿管与膀胱
粘膜:变移上皮 + 固有层 肌层:内纵、中环、外纵平滑肌 外膜:多为疏松结缔组织
(2)细段 thin segment
管腔小,管壁为单层扁平上皮,着色浅。 功能:浓缩尿液
(壁薄,利于水和离子通透)
(3) 远端小管 distal tubule LM下与近端小管比较——
腔大,规则 也为单层立方上皮,染色较浅 无刷状缘(微绒毛少) 基底纵纹清楚(质膜内褶发达)
功能:
远直小管:重吸收 Na+
球旁细胞 致密斑 球外系膜细胞
(1)球旁细胞 juxtaglomerular cell
入球微动脉的平滑肌细胞转化而成
LM: 立方状、核大而圆、胞质弱嗜碱性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Ⅱ
血压
醛固酮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和Na+
(2)致密斑 macula densa * 远端小管近血管极一侧的上皮细胞
血管系膜: 连接毛细血管
球内系膜细胞:不规则,有突起,多种细胞器. 作用: 合成基膜和系膜基质 吞噬、降解免疫复合物 分泌肾素 调节血流量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件:第十六章 泌尿系统(urinary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件:第十六章   泌尿系统(urinar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球旁复合体
亦称近血管球复合体或肾小球旁器 。
1.球旁细胞:入球微动脉近肾小体血管 极处,管壁中的平滑肌细胞转变为上 皮样细胞,称球旁细胞。细胞呈立方 形或多边形,胞核大而圆,着色淡。 胞质内含丰富的分泌颗粒。
功能:分泌肾素。
2.致密斑:远曲小管在靠近血管极一侧, 上皮由原来单层立方变为单层柱状, 且排列紧密,形成一个椭圆形斑,故 称致密斑。
肾内的结缔组织,分布于泌尿小管和血管 之间。除含有一般的结缔组织细胞外, 还分布有间质细胞,呈星形。间质细胞 分泌前列腺素;形成间质内的基质和纤 维;吞噬功能;收缩能力。
(六)肾血液循环的特点(自学)
肾血流量大 两套毛细血管网 入球微动脉较出球
微动脉粗,利于滤过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
行,利于重吸收和尿 液浓缩
二、排尿管道
包括肾盏、肾盂、输尿 管、膀胱和尿道。
1、粘膜:多为变移上 皮,尿道口处为复层 扁平上皮。
2、肌层:内纵、中环 和外纵三层平滑肌。
3、外膜:膀胱体和顶 部为浆膜,其余为纤 维膜。
本章重点
• 名词解释:肾小体 肾小管 血—尿屏障 髓放 线 足细胞 球内(外)系膜细胞 浅表肾单位 髓旁肾单位 刷状缘 致密斑 球旁复合体
血管系膜:又称 球内系膜,位 于血管球的毛 细血管袢之间, 由球内系膜细 胞(星形多突 状,核小而深 染)和系膜基 质组成。
(2)肾小囊
是肾小管起始端膨大凹陷 形成的双层杯状囊。
囊壁 : 内层(脏层):由足细胞
(星形多突 状,有初级 突起与次级突起,次级 突起间有裂孔)构成。
外层(壁层):为单层扁 平上皮。
肾的解剖结构
被膜 实质
皮质迷路(肾小体和近曲、远曲) 皮质

组织学与胚胎学PBL课件 泌尿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PBL课件 泌尿系统

肾小球性:肾小球基底膜抗原、
内源性抗原
肾小球内皮细胞抗原等
非肾小球性:细胞核抗原、DNA抗
原、免疫球蛋白等
外源性抗原
生物性: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等
非生物性:异种血清蛋白、 药物和化学制剂
2.肾小管(renal tubule)
肾单位
血管球
肾小体
(皮质迷路、肾柱)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近曲(皮质迷路、肾柱)
• 形态结构
– 初级突起→指状次级突起→互相穿插成栅栏 状,紧贴于血管球毛细血管基膜外面
– 突起之间为裂孔,其上覆有裂孔膜 – 突起内有微丝,可调节裂孔的宽度
• 功能
– 裂孔膜参与构成滤过膜(滤过屏障) – 参与基膜更新,维持其通透性,调节血管球
滤过率
滤过膜(filtration membrane)
血管球(renal glomerulus) 肾小囊(renal capsule)
血管极(vascular pole) 尿极(urinary pole)
Development of the renal corpuscle
① renal glomerulus
位于入球微动脉 与出球微动脉之 间的蟠曲成球的
酚红排泄试验
85%水, 65%Na+,50%尿素
2.分泌、排泄:氢,氨,肌酐,马尿酸,药物
② 细段(thin segment)
管壁极薄,由单层扁平上皮围成。 有利于水和离子的透过。
③ 远端小管(distal tubule)
③ 远端小管(distal tubule)
直部(straight portion of the distal tubule)
有孔内皮(capillary endothelium) 基膜(basement membrane)

动物组织胚胎学---yyd泌尿系统

动物组织胚胎学---yyd泌尿系统

肾实质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近端小管 肾小管 肾实质 细段 远端小管 近曲(皮质迷路、肾柱) 近直 髓袢(髓放线、肾锥体) 远直 远曲(皮质迷路、肾柱) (皮质迷路、肾柱)
弓形集合小管(皮质迷路) 集合管 直集合小管(髓放线、肾锥体) 乳头管(肾乳头)
(一)、肾单位(nephron)
1.有孔内皮(capillary endothelium) 2.基膜(basement membrane)
足细胞突起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或足细胞突起与血管 系膜之间。由Ⅳ型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层粘连蛋白组成。 LM:均质状 EM:分三层 中层:致密层(电子密度高) 内、外层:透明层(电子密度低)
3.裂孔膜 (slit membrane)
• 髓质
– 肾锥体 – 髓放线
• 功能
kidney
stroma:少量结缔组织、血管、神经、间质细胞 parenchyma: 皮质(renal cortex): 髓放线(medullary ray) 皮质迷路(cortical labyrinth) 肾柱(renal columns) 髓质(renal medulla) 肾锥体(renal pyramid) capsule(纤维膜)、肾门(renal hilum) 肾叶(lobe)、肾小叶(lobule)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管







的 管
(renal tubule) (renal tubule) 肾 小 管

① 近端小管(proximal tubule)
proximal tubule
曲部(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 结构: 光镜 电镜 侧突 微绒毛 质膜内褶( 线粒体) 1.单层立方或锥体形细胞围成 2.细胞界限不清 3.胞质嗜酸,核圆,位于基底 4.游离面:刷状缘(brush border) 5.基底面:纵纹 功能: 1.重吸收:全部葡萄糖、氨基酸 85%水, 65%Na+,50%尿素 2.分泌:氢,氨,肌酐,马尿酸 直部(straight portion of the proximal tubule)

兽医组织胚胎学-泌尿系统48

兽医组织胚胎学-泌尿系统48

平滑肌细胞
远曲小管
致密斑细胞
入球微动脉
出球微动脉
球旁细胞
足细胞 突起
血管极
球外系 膜细胞 球内 系膜
球内系膜细胞:存在于
系膜基质内,呈不规则的 星形多突状。 功能:吞噬和清除基膜上 的免疫复合物;更新基膜 和系膜基质;调节血管球 内的血流量;合成多种酶 和肾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血管球毛 细血管 足细胞
组成: 近曲小管和近直小管
远直小管
功能: 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蛋白质、 大部分水、离子、 尿素]; 分泌[氢离子、氨离子、 肌酐和马尿酸等];
细段
运转排泄[青霉素等]。
a. 近曲小管(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 PCT):分布于皮质
迷路和肾柱内,迂曲蟠行在肾小体附近。
基膜 肾小囊腔
尿极
近曲小管
基膜
入球微动脉 球旁细胞 肾小囊壁
远曲小管 致密斑 球旁细胞 出球微动脉 血管极 足细胞
2.肾小囊(Renal capsule)
是肾小管起始端膨大 并凹陷而成的双层杯 状小囊,包着血管球。 壁层(Parietal layer):单层 扁平上皮; 脏层(Visceral layer):由足 细胞(Podocyte)构成; 肾小囊腔:壁层和脏层 之间的狭窄腔隙[含原 尿(Preurine)]。
出球微动脉 球外系 膜细胞
球内系 膜细胞 球旁细胞 入球微动脉
致密斑
2. 致密斑(Macula densa)
来源于远曲小管靠近血管极一侧的细胞,细 胞柱状,核位于顶部。 是离子感受器,感受远曲小管中Na+浓度的 变化,将信息传给球外系膜细胞,进而传到 球旁细胞。当原尿中Na+浓度降低时,促进 球旁细胞分泌肾素,促进远端小管保Na+排 K+; ;反之,肾素分泌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近段小管
a 近段小管
近直小管
其组织结构与近 曲小管相同只是上皮 细胞变得略矮,线粒 体较少,顶浆小管和 小泡不发达,质膜内 褶和细胞侧突不如近 曲小管明显。这些结 构变化表明近直小管 的重吸收功能较近曲 小管减弱。
近端小管的作用
是原尿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多种递质的作 用下,可分别重吸收原尿中全部葡萄糖、氨基酸、 蛋白质、维生素以及60%以上的钠离子、50%的 尿素和65%~85%的水分等。另一方面,近端小 管上皮可向管腔排泄一些药物的残留或原体,如 青霉素等。能分泌某些物质,如氨、肌酐、马尿 酸和氢离子等。
皮质 髓质
泌尿小管 肾 实 质
间质
(一)肾的一般结构:
实质:皮质和髓质。


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肾的一般结构
从肾锥体底 部发出许多辐射 状条纹,插入皮 质,称髓放线, 是髓质的一些直 行管道呈辐射状 深入皮质形成。 髓放线周围的皮 质为许多弯曲盘 绕的小管,称皮 质迷路。
(二)泌尿小管

血管球(肾小球)
a 血管球
b 肾小囊
为近端小管起始盲端凹陷而成的双层杯状结构,包 绕中央的血管球。
外层(壁层)的上皮为单 层扁平上皮,在尿极与近端小 管相连续。在血管极,外层反 折而延续为内层(脏层)。脏 层细胞形态特殊,胞体大,凸 向肾小囊腔,从胞体上伸出若 干大的初级突起、次级突起和 三级突起,这些突起的末端膨 大并紧贴于毛细血管基膜上, 形似足靴状,称为足细胞,参 与形成血管球滤过膜。
肾小体
滤过
肾小囊
原 尿

曲部
泌位
近端小管 直部
尿
肾小管 细段

曲部

远端小管 直部
集 集合小管
重吸 收营 养物 质, 水分 等。

管 乳头管
形成终尿
1. 肾单位
是肾尿液形成的结构 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 肾小管组成。肾单位根据 分布情况一般分为浅表肾 单位和髓旁肾单位两种类 型。 浅表肾单位发生晚, 数量多,肾小体分布于皮 质浅层,体积较小,髓袢 较短。髓旁单位发生早, 数量少,其肾小体位于皮 质深层,靠近髓质,髓袢 和细段较长,可伸达髓质 深层。
第十七章 泌尿系统
组成:
肾:泌尿 输尿管 膀胱:贮尿、排尿 尿道
功能:
排泄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调节酸碱平衡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一、肾
肾是成对的实质性器 官,其内缘中部凹陷为肾 门,是输尿管、血管、神 经和淋巴的出入门户。肾 的类型随动物种类的不同 而异。



(一)肾的一般结构:
由被膜和实质构成。
c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在皮质迷路的肾 小体周围弯曲行走, 但长度要比近曲小 管短,外径也较细。 与近曲小管的区别 在于:细胞界限清 楚、管腔大而规则、 无刷状缘、胞质弱 嗜酸性,细胞基部 纵纹不明显。
远端小管的作用
远曲小管是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在醛固酮 的作用下,能主动吸Na+排K+,还可分泌H+和NH3, 并继续吸收原尿的水分。在神经垂体释放的加压 抗利尿激素作用下,远曲小管在重吸收水分、浓 缩尿液的同时,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
是由单层上皮围成 的细长而弯曲的小管, 皮 包括近端小管、细段 质
和远端小管。
近端小管又分为曲部
(位于皮质,近曲小
管)和直部(位于髓
质,近直小管); 远端小管也分为曲部 (位于皮质,远曲小
髓 质
管)和直部(位于髓
质,远直小管)。
a 近段小管
近曲小管
是肾小管最长、 最弯曲的一段。近曲 小管的管径较粗,管 壁由单层锥体形细胞 组成,管腔小而不规 则。上皮细胞界线不 清,胞质具有较强的 嗜酸性,圆形细胞核 位于细胞基部。细胞 游离面可见明显的刷 状缘,基底面有纵纹。
2. 集合小管
包括弓形集合小管、 直集合小管和乳头管三 段。弓形集合小管与远 曲小管相延续,由皮质 迷路进入髓放线与直集 合小管连接,很短,因 其呈弓形而得名。直集 合小管在髓放线和髓质 内下行,至肾乳头处改 称乳头管并开口于肾乳 头。
2. 集合小管
集合小管上皮一 般为单层立方上皮, 细胞界线清晰,管腔 大而平整,直径可达 200 μm,细胞着色较 淡。
1. 肾单位
(1)肾小体 呈圆球形,分布于皮质迷路内,由血管球和 肾小囊两部分组成。肾小体有极性:小动脉进出肾小囊的 一端为血管极,对侧与近端小管通连的另一端是尿极。
1. 肾单位
1. 肾单位
a 血管球
为一团蟠曲成团球状的 动脉毛细血管。来自小叶间 动脉的入球小动脉在血管极 进入肾小囊,反复分支并吻 合成球形的毛细血管袢,后 者在血管极再汇成一条较细 的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 由于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 脉短而粗,形成了血管球内 较高的血压,有利于原尿的 滤过形成。血管球的动脉毛 细血管为有孔毛细血管。
2. 集合小管
电镜下,胞质中含 大量小的卵圆形线粒 体和丰富的核糖体, 而微绒毛、侧突,纵 纹均少。随着直集合 小管下行,小管上皮 转变为变移上皮。
终尿形成(肾小管的回收作用)
原尿属于血浆成分,其中尚含有许多成分可供机体利用。
滤过膜(滤过屏障、血-尿屏障)
肾小体是以滤过方式 形成原尿。当血流经过血 管球毛细血管时,由于毛 细血管内血压较高,促使 血液的大部分液体和物质 都可经有孔内皮细胞、基 膜和足细胞裂隙膜滤入肾 小囊腔。所以,将血管球 有孔内皮细胞、基膜和足 细胞裂隙膜这三层结构总 称为滤过膜。
原尿生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 细段
在髓质中连接近 直小管,有时在髓质 中形成折袢。细段构 成髓袢的第二段,管 径小,由单层扁平上 皮构成,有核部分凸 向管腔。细胞质染色 浅,游离面无刷状缘 结构,只有少量不规 则的微绒毛。细段的 扁平上皮有水通道蛋 白和尿素转运体。
c 远端小管
远直小管
上皮为单层立方 细胞构成,较近端 小管的上皮细胞矮 小,着色也浅,管 腔显得大而规则。 圆形细胞核位于细 胞中央或近腔面, 细胞游离面微绒毛 少,不形成刷状缘, 但质膜内褶更发达。
流入肾脏的动脉血流经肾 小球时,因肾小球入球小动 脉比出球小动脉管经粗,肾 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高。加 之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为有孔 型毛细血管,通透性强,血 液中的某些血浆成分(如水 分、糖类、无机盐及代谢产 物尿素等)均可透过肾小球 毛细血管壁滤出到肾小囊内 形成原尿。此过程为原尿形 成过程。
(2)肾小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