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宣讲提纲
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发言提纲
![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发言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57eb559168884868762d68d.png)
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发言提纲近年来,我们审计部门主要是结合加强审计监督职能,进一步协同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关口前移,注重抓早抓小,强化苗头预警,督促整改纠正,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在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工作中的作用。
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推进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县委组织部长或纪委书记亲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实现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高层关注和调度。
坚持做到离岗离任领导干部100%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任中审计和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前移审计督查关口。
与此同时,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坚持做到在经济责任审计“两办”规定范围内的全面审计和审深审透,不仅要审计经济指标完成和经济运行情况,还要注重审计领导干部重大事项决策和重要工作责任执行落实情况;注重发现和移交违法违规问题和职务犯罪案件线索。
二是不断推进强化部门单位和乡镇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审计。
坚持做到部门单位和乡镇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审计“三年一轮审”,紧盯关系民生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文化、移民扶贫、救济救灾等领域的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严格查错纠偏;紧盯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规定的贯彻执行,重点组织对“三公经费”管控、职务消费的经常性审计督查;紧盯部门单位和乡镇的预算及其执行落实情况,促进提高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通过推进强化上述各项审计监督措施,促进尽可能和尽早发现纠正部门单位和乡镇职务犯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二、对有关单位共同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建议建设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强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沟通交流,特别恳请检察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我们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
因为当前就我县审计机关的现状来讲,人员紧缺、队伍老化、审计手段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尤其在发现、移交职务犯罪线索方面能力不足,急需给予指导提高。
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预防职务犯罪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6e30c1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f.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预防职务犯罪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个预防职务犯罪的讲座大纲:
1. 开场白:
a. 感谢与介绍演讲嘉宾/主持人
b. 说明演讲目的和重要性
2. 什么是职务犯罪?
a. 解释职务犯罪的定义和范围
b. 强调职务犯罪的危害和后果
3. 审查与背景调查:
a. 强调重要性,包括不只是新雇员,还应对现有雇员进行定期审
查
b. 提供一些建议和最佳实践
4.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a. 解释内部控制是什么,它如何帮助预防职务犯罪
b. 引入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如分离职责、制定适当的审计程序等
5. 激励与道德建设:
a. 提供合适的激励机制,奖励诚实行为和高尚品质
b. 强调培养积极的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
6. 建立有效的举报制度:
a. 强调建立匿名举报渠道的重要性
b. 提供信息,如何报告举报和保护举报者的权益
7. 教育和培训:
a. 强调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以提高员工的认识和意识
b. 介绍一些培训议题,如道德行为准则、行为规范等
8. 社交媒体和信息保护:
a. 强调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对企业的影响
b. 提供信息,如何保护公司机密信息
9. 结语:
a. 总结演讲内容和给予参与者一个总结议题的机会
b. 提供联系信息,以便参与者进一步咨询
这个讲座大纲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定制,以满足不同组织和参与者的实际情况。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b809d1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f.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有关预防职务犯罪的一些内容。
确保清廉政府、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预防职务犯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作为公务员,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远离贪欲和不正之事。
只有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筑牢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才能在工作中抵御诱惑、不受违法分子的胁迫。
其次,我们要加强法律意识和法治教育。
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纪律规定,熟悉职务犯罪的性质和危害,遵守工作程序和规范操作,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前提。
因此,我们要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大家的法律素养,明确自己在法律面前的责任和义务。
再次,我们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还要增强自我修养,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读书、交流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修养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自己对法律、社会和公正的敏感性,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和管理机制。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工作规范和流程,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
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规范权力的行使,避免一人独揽大权。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部门和机构的廉洁运行。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
作为公务员,我们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保持清廉操守;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法律意识;要坚守职责,勤勉履职;要强化内部监督,提升管理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
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发言提纲
![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发言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9fd8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5.png)
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发言提纲
一、引言
A. 介绍职务犯罪的定义和危害性
B. 强调领导责任和重要性
二、了解职务犯罪的原因
A. 经济壓力及誘因
B. 机会和诱导
C. 权力滥用和不当行为
三、建立有效的法律和制度
A.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B. 搭建内部控制制度
C. 落实监督机制
四、加强领导人员的教育培训
A. 强调誠信和廉政概念
B. 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C. 提供道德规范培训
五、建立职业道德文化
A. 建立以公正和诚实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
B. 奖励廉洁行为和诚信做事
C. 多渠道宣传道德标准和职业道德
D. 提供举报机制和保护
六、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
A. 提升信息系统安全性
B.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控
C. 建立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
七、强化惩罚力度
A. 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法律惩罚力度
B. 建立健全司法机制
C. 加强国际合作
八、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
A. 分享成功的案例和防范措施
B. 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九、总结发言内容
A. 强调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
B. 再次提及领导责任
C. 鼓励员工共同建设廉洁的工作环境
十、提问环节
A. 鼓励员工就职务犯罪预防提问
B. 解答员工提出的问题
十一、结束语
A. 再次感谢员工的参与
B. 呼吁员工共同努力预防职务犯罪
C. 强调领导对预防职务犯罪的关注和承诺
以上是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发言的提纲,您可以根据需求对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和组织需求。
预防职务犯罪宣讲提纲
![预防职务犯罪宣讲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f0022a2b0717fd5370cdc04.png)
预防职务犯罪宣讲提纲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极端的腐败现象。
预防职务犯罪,是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和市委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要求,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重要举措,是关心和爱护干部的重要体现。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界定什么是职务犯罪,各国理论界和司法部门有着不同的认识。
在我国,认识比较统一的职务犯罪概念,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损害公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简言之,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进行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犯罪活动。
从这一定义出发,可以看出职务犯罪在构成上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主体的特定性。
即职务犯罪的主体只能是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运用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公职人员。
(二)行为的渎职性。
职务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行为都违背了一定的职责要求。
根据渎职行为的具体特点,可将职务犯罪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贪利性职务犯罪。
即行为人利用职权牟取不法经济利益的犯罪,如贪污罪、受贿罪等。
二是擅权性职务犯罪。
即行为人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危害国家机关正常管理职能的犯罪,如报复陷害罪、刑讯逼供罪等。
三是失职性职务犯罪。
即行为人在职务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犯罪,如玩忽职守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等。
二、当前职务犯罪呈现十大特点我们搜集十几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查办的3000余起典型职务犯罪案例,并进行了统计剖析,归纳出当前职务犯罪呈现出的十大特点。
一、群体效应:办一案带出一片最近几年,中央加大反腐力度,查办了一批包括一些省部级领导干部在内的高官职务犯罪案件。
在对这一类犯罪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一名官员落马,往往会带出一批官员甚至是高级干部,即所谓的“群体效应”。
在这3000余起职务犯罪案件中,涉及官员的串案窝案有552起,占案件总数的18%,涉案人数达933人。
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发言提纲发言提纲
![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发言提纲发言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271ba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f.png)
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发言提纲发言提纲
主题:预防职务犯罪
I. 引言
A. 引入话题:职务犯罪的危害和影响
B. 引发人们对于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视
II. 意识与教育
A. 意识: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和普遍性
B. 教育:加强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培训
III. 建立监督机制
A. 审计:加强对公共机构和企业的审计工作,发现潜在职务犯罪问题
B. 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C. 外部监督:加强依法监督职务犯罪的执法机构的建设
IV.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A.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和完善相关的职务犯罪预防法律法规
B. 惩罚力度:增加对职务犯罪的惩罚力度,提高威慑效果
V. 建立与国际间合作
A. 交流经验:借鉴国际上的成功案例和预防职务犯罪的经验
B. 信息共享: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职务犯罪活动
VI. 结论
A. 总结:强调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B. 呼吁:齐心协力,共同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与公正。
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讲座
![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5c66cb8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3.png)
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讲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康、规范的运营环境。
然而,职务犯罪却像一颗隐藏在企业内部的“毒瘤”,不仅损害企业的利益,破坏企业的形象,还可能给员工个人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职务犯罪,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重要的话题。
一、什么是企业职务犯罪企业职务犯罪,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员工利用其在公司内的职务之便,为个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这包括但不限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职务侵占、商业贿赂、泄露商业机密等。
例如,某公司的采购经理在采购原材料时,收受供应商的巨额贿赂,从而选择了质量低劣但价格高昂的原材料,这不仅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公司声誉。
再比如,某公司的财务人员私自挪用公司资金用于个人投资,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企业职务犯罪的危害企业职务犯罪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极其严重的。
首先,它直接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无论是贪污公款、挪用资金还是职务侵占,都会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其次,破坏了企业的内部管理秩序。
职务犯罪会引发员工之间的信任危机,破坏团队合作氛围,降低工作效率,使得企业的管理成本大幅增加。
再者,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一旦企业内部发生职务犯罪的丑闻,不仅会在行业内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失去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造成致命打击。
最后,对于涉事员工个人来说,一旦被追究法律责任,将面临刑事处罚,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前途。
三、企业职务犯罪的成因要有效地预防企业职务犯罪,就必须深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1、个人贪欲和道德缺失一些员工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过于强烈,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惜违法犯罪。
2、企业内部管理漏洞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监督机制缺失、财务审计不严格等问题,就容易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预防职务犯罪普法讲座
![预防职务犯罪普法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f1dcf0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d.png)
2
职务犯罪的主要类型 和典型案例
3
职务犯罪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职务犯罪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2024/3/2
个人因素
公司治理结构因 素
8
制度与监督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4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公司单治击理此与处内添部加控文字制标题
01
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04
提高员工道德意识与诚信文化
02
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机制
03
因此,预防职务 犯罪对于个人、 公司和社会都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
9
职务犯罪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职务单犯击罪此的处成添因加与文字预标防题措施
个人因素
个人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扭 曲是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之 一
加强个人道德教育和价值观 培养: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 和道德观念
提高个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 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制度与监督因素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 给职务犯罪提供可乘之机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关键岗位和 流程的监督和制约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积极举报违规 行为,对举报人给予保护和奖励
职务单犯击罪此的处成添因加与文字预标防题措施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导致犯罪成本低、风险小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提高职务犯罪的惩罚力度和威慑力 增强社会诚信意识:构建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职务单犯击罪此的处成添因加与文字预标防题措施
职务单犯击罪此的处成添因加与文字预标防题措施
公司治理结构因素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 权力过于集中或监督失效
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明 确职责分工和权力制衡机制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和业务 流程的规范操作
职务犯罪预防讲座讲稿_心得体会
![职务犯罪预防讲座讲稿_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6924385f61fb7360b4c65c0.png)
职务犯罪预防讲座讲稿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职务犯罪预防讲座讲稿,感谢您的阅读!职务犯罪预防讲座讲稿提纲一、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任务、职权以及开展预防工作的主要措施二、当前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三、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和立案标准四、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危害五、如何预防职务犯罪让我们筑牢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防线西吉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郭军2012年6月18日同志们:今天,县委在这里组织全县村干部开展法制讲座,县委领导要我讲一下关于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问题,这充分表明了县委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高度重视。
我就站在检察机关这个角度,从五个方面谈谈个人学习和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我介绍一下: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任务、职能以及开展预防工作的主要措施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了检察机关的性质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宪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中,确立了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即: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对它负责,而不附属于其他国家机关,它是国家机构中一个独立的系统。
检察机关既然是国家机构,那它有哪些任务呢?法律规定了检察机关有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通过行使检察权,镇压一切叛国的、分裂国家的和其它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二是通过行使检察权,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积极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侵犯财产的犯罪进行斗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是通过行使检察权,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合法权益。
四是通过行使检察权,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下列职权:一是刑事案件侦查权。
侦查权是国家的专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审查证据,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嫌疑人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的权力。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2edfd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4.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预防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在职务行为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谋取私利,以违法犯罪手段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失的行为。
职务犯罪不仅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会给我们个人造成严重的法律后果和声誉问题。
因此,预防职务犯罪成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的工作。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正如一句古话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职务犯罪的防范必须从源头着手,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职业道德,树立起自律和廉洁的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提升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增强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的自律性,在工作中做到真实、诚信、责任。
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职务犯罪往往与违反规章制度有关,所以我们必须切实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仅要了解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更要从身边的具体工作入手,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同时,我们也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不得擅自超越权限,任意扩大权力操作范围,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三、加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并加强外部监督力度。
对于可能存在职务犯罪的环节要加强监管,密切关注异常迹象,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建立留言举报渠道,鼓励和保护举报人,对查实的职务犯罪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以起到警示作用。
四、加强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强对职务犯罪的宣传和警示,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员工参加法律法规学习和职业道德培训,确保大家全面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牢记法律的底线,增强法律思维和法治观念。
五、倡导廉洁文化廉洁文化是我们公司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倡导廉洁文化,培养员工的廉洁意识和风险意识。
从从小事做起,例如不接受以权谋私,不参与职务犯罪的行为,同时还要提倡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工作作风,树立起廉洁整体形象。
预防职务犯罪讲话稿
![预防职务犯罪讲话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b998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f.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预防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利用职务之便,在工作过程中从事各种非法活动,严重侵害了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为了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加强学习,增强风险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首先,预防职务犯罪需要从提高法律意识入手。
作为工作岗位上的人,我们要明确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要时刻牢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不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不从事违法活动,不为个人和群体谋取私利。
同时,我们还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明辨是非,让法律的严明成为我们行为的准绳。
其次,预防职务犯罪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我们职业生涯的底线和标杆,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操守,坚持公正廉明、公平正义的原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以权压人,做到公而忘私、公私分明。
其三,预防职务犯罪需要加强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是组织机构有效运行的基础,也是防范职务犯罪的重要环节。
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的内控体系,加强对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明确分工和责任,建立健全的岗位职责制度,确保每个人都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减少了权力滥用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风险意识,使每个人都具备预防职务犯罪的能力。
最后,预防职务犯罪需要加强监督和问责。
监督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处理,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得到贯彻。
同时,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形成对违法者的强力震慑,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预防职务犯罪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措施。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加强监督问责,共同营造一个廉洁、公正、有序的工作环境。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8f6c4f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8.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的讲话的主题是“预防职务犯罪”。
作为一名公司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遵守公司规定,还要注重职务犯罪的预防。
职务犯罪并不仅仅是对公司造成损失,也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员工的利益,是一个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我们明确什么是职务犯罪。
简单地说,职务犯罪是指行使公共或者其他特定职务的人员,在职务行使过程中,以危害公共利益或者组织利益的方式,实施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行为。
然后,我们来分析职务犯罪的成因。
一方面,职务犯罪是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合理、缺乏有效监管的结果;另一方面,职务犯罪是个人利益观念不健全、道德观念淡薄的结果。
那么,怎样预防职务犯罪呢?首先,企业要健全治理结构,加强对公司管理的监管和控制。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划分职责,确保审批、报销、采购等环节的公开、透明,防止管理漏洞和利益输送。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及时发现、纠正和惩罚职务犯罪行为。
其次,企业要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
企业应该制定员工行为准则,明确员工职责和奖惩制度,强化员工职业道德,提高对职务犯罪行为的警惕性。
企业应该加强员工法制培训,普及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提高员工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最后,企业要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向公司举报职务犯罪行为。
企业要保证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能够有效防范职务犯罪的举报人,给予合理的奖励和保护。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职务犯罪是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切身利益。
作为企业员工,我们要时刻警惕职务犯罪,坚持依法经营,注重道德修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卓越的贡献。
谢谢!。
预防职务犯罪宣讲稿
![预防职务犯罪宣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1929b2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c.png)
预防职务犯罪宣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预防职务犯罪。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职务犯罪已成为威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严重问题。
我们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时刻以职责为重,以廉洁为本,防范职务犯罪,维护好自己和组织的声誉。
一、引起职务犯罪的原因职务犯罪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组织,都是一种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职务犯罪呢?在预防职务犯罪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引起职务犯罪的原因。
首先,物质利益是职务犯罪的诱因,当公务员或企业管理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受到利益诱惑的时候,会很容易走向职务犯罪的道路。
其次,职务犯罪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滥用,公务员或企业管理者如果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权力,就会很容易走向职务犯罪的地步。
此外,道德败坏也是引起职务犯罪的一种原因,如果公务员或企业管理者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就很难抵御职务犯罪的诱惑。
二、预防职务犯罪的方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职务犯罪呢?以下是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1.加强自我管理公务员或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自我管理,在工作中克制自己的情感和利益诉求,不受任何形式的贿赂、打击报复、恐吓威胁等干扰,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他人。
2.加强工作监督领导应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和管理,并采取定期考察和个人问责等方式,确保公务员履行职责,保持廉洁自律。
同时,应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杜绝职务犯罪的发生。
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员工的法律、道德、职业指导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规章制度意识,提醒员工今后工作中遵守法规,避免犯罪。
4.加强合作与提高警觉性公务员或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需要加强合作,互相监督,发现问题应及时提醒、指导、协助,确保工作的透明和规范。
同时,要提高警觉性,对任何不合理的要求和援助要坚决说不,明确告知“抵制贿赂,绝不走捷径”。
职务犯罪预防讲课提纲
![职务犯罪预防讲课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e7f956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2.png)
职务犯罪预防讲课提纲一、职务犯罪的定义和类型1.职务犯罪的定义: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滥用职权,实施违反职责规定,依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2.职务犯罪的类型: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受贿、渎职、挪用公款等。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和影响1.破坏公平公正原则,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2.损害企业和公共利益,阻碍经济发展。
3.破坏社会稳定和和谐,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职务犯罪的原因和根源1.思想观念问题:部分公务人员法治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低下,追求个人私利。
2.制度缺陷:部分地区和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为职务犯罪提供了空间。
3.社会环境影响:社会风气不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盛行,对公务人员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和方法1.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公务人员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审计制度,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
3.加强监督检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职务犯罪行为。
4.推行电子政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干预和操作不当的情况。
5.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职务犯罪行为,对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五、增强廉政意识和法制观念1.加强廉政教育:通过开展廉政宣传、警示教育等活动,使广大公务人员认识到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抵制腐败行为。
2.培养法治思维:引导公务人员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不越权不越轨。
3.强化纪律意识:教育公务人员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增强组织纪律性,服从组织安排和管理。
六、建立监督机制和惩治机制1.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通过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等多种手段,对公务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全面、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加强惩治力度:对查处的职务犯罪行为依法严惩,形成有效的震慑力,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行政执法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行政执法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7cbaf90c1c708a1284a44f0.png)
行政执法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一、为什么要讲这一课首先是司法、行政机关正确履行职责的需要各个司法机关、各行政机关都有各自的职权,如法院行使审判权、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煤炭安全监察机关行使煤炭安全监察职权。
这些权力都是依据宪法和法律或行政法规赋予的,法律在给予权力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限制,就是要正确行使权利,权利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
滥用权力、不用权力造成后果的,不是违法就是犯罪,不承担行政责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我这里所说的违法是一般违法行为,不是应负刑事责任的那种违法行为,违法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的,这是法律理论的问题,不多说。
既然滥用权力、不使用权力造成一定后果的,要负责任,那么作为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就得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
也就是说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守法,才能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
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与履行职务行为有关的犯罪就两种,一种是贪污贿赂犯罪,一种渎职侵权犯罪。
我们今天主要是研究渎职犯罪,弄清楚渎职犯罪与履行职责的关系,就能促使我们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预防渎职犯罪。
所以我们学习是为了履行职责的需要。
其次是检察机关宣传反渎职侵权工作的需要刑事诉讼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渎职侵权犯罪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两种犯罪统称为职务犯罪。
从现阶段来看,这两种犯罪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贪污贿赂犯罪由于检察机关近二十年来的宣传和打击,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
一般人都知道将公家的钱揣自己兜里,给别人办事收取好处费是犯罪。
但对什么是渎职犯罪,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多大,都不是十分了解。
就连我们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不是很清楚。
有的人认为,我们不贪不占,都是为了工作,就是没干明白,出了点差错,也不是故意的,怎么会是犯罪,所以当被查处时,觉得怨屈。
我们在办案中经常会遇见这种情况,犯罪嫌疑人不理解,说情者也不以为然,认为我们小题大做。
其实,不贪不占就不是犯罪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预防职务犯罪讲座材料
![预防职务犯罪讲座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f84e50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6.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座材料职务犯罪是指在担任职务期间,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本次讲座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职务犯罪的定义和类型职务犯罪是指在担任职务期间,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影响的范围,职务犯罪可以分为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挪用公款等不同类型。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和影响职务犯罪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它会导致财务损失、信任破裂、员工士气低落等问题,严重影响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三、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预防职务犯罪是每个组织都应该高度重视的工作。
通过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保障组织的利益和员工的权益。
四、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和方法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审批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职权的合理行使和监督的有效进行。
2. 加强员工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他们对职务犯罪的警惕性。
3. 审查招聘和晋升程序:加强对招聘和晋升程序的审查,确保选拔和提拔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避免不适当的人员进入关键岗位。
4. 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防止财务犯罪的发生。
5. 加强员工监督和举报机制:建立员工监督和举报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报告职务犯罪行为。
五、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让员工深入了解职务犯罪的危害和影响,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预防职务犯罪的方法和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预防职务犯罪的能力。
预防职务犯罪讲座材料
![预防职务犯罪讲座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691cc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8.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座材料职务犯罪是指在职务上滥用权力、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
为了加强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提高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廉洁意识,我们组织了此次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本次讲座旨在向大家普及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帮助大家增强警惕,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
一、职务犯罪的危害性1.1 经济损失:职务犯罪往往伴随着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行为,导致巨额经济损失,损害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财产利益。
1.2 影响社会稳定:职务犯罪的存在破坏了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1.3 损害公共利益:职务犯罪往往损害了公共利益,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职务犯罪的类型及案例分析2.1 贪污受贿: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他人财物的行为。
案例:某地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企业贿赂,致使国家利益受损。
2.2 挪用公款:指公职人员将公款据为己有或非法使用的行为。
案例:某单位财务人员将公款挪用用于个人消费,导致单位财务状况严重恶化。
2.3 徇私舞弊:指公职人员为他人谋取私利,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
案例:某政府官员为亲属经营的公司提供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损害了其他企业的利益。
三、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3.1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职务犯罪的法律界定和处罚规定,增强法律意识。
3.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对财务、人事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和审计。
3.3 增强廉洁意识: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廉洁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行为。
3.4 加强监督和检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加强对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廉洁从业。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4.1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大家了解职务犯罪的具体情况,引发对职务犯罪的警惕性。
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
![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f92b1ee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b.png)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职务犯罪的概念:
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违反职责, 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依 照刑法规定应受处罚的行为。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由检察机关负责侦查。
职务犯罪的类型: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共财物的犯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权钱交易”的犯罪; 不认真履行职责而造成的犯罪; 滥用职权而造成的犯罪。
慎权——警惕滥用权力,行使权力要如履薄冰; 慎欲——克制欲望,力戒贪欲。
保持清醒的头脑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谢谢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教学资料
• 资料仅供参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
机制原因 法治原因 社会原因 个人主观原因
个人主观原因:
见钱眼开的贪婪心理 贪图享乐的虚荣心理 深感吃亏的补偿心理 按劳取酬的交易心理 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 捞了就跑的投机心理 难以自控的矛盾心理
四、预防职务犯罪
中央精神:
胡锦涛:各级党委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 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 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 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 度建设。
预防职务犯罪的基本方法:
自重——牢记自己的身份,尊重自己的人格; 自省——反省自己的行为,克制过分的欲望; 自警——时刻警惕外部诱惑,做到警钟长鸣; 自律——不宽容和放纵自己,自觉地遵纪守法
预防职务犯罪的基本方法:
慎独——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坚持严格自律, 谨慎不苟;
慎微——防微杜渐,重视和认真正确地处置细小 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职务犯罪宣讲提纲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极端的腐败现象。
预防职务犯罪,是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和市委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要求,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重要举措,是关心和爱护干部的重要体现。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界定什么是职务犯罪,各国理论界和司法部门有着不同的认识。
在我国,认识比较统一的职务犯罪概念,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损害公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简言之,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进行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犯罪活动。
从这一定义出发,可以看出职务犯罪在构成上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主体的特定性。
即职务犯罪的主体只能是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运用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公职人员。
(二)行为的渎职性。
职务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行为都违背了一定的职责要求。
根据渎职行为的具体特点,可将职务犯罪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贪利性职务犯罪。
即行为人利用职权牟取不法经济利益的犯罪,如贪污罪、受贿罪等。
二是擅权性职务犯罪。
即行为人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危害国家机关正常管理职能的犯罪,如报复陷害罪、刑讯逼供罪等。
三是失职性职务犯罪。
即行为人在职务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犯罪,如玩忽职守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等。
二、当前职务犯罪呈现十大特点我们搜集十几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查办的3000余起典型职务犯罪案例,并进行了统计剖析,归纳出当前职务犯罪呈现出的十大特点。
一、群体效应:办一案带出一片最近几年,中央加大反腐力度,查办了一批包括一些省部级领导干部在内的高官职务犯罪案件。
在对这一类犯罪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一名官员落马,往往会带出一批官员甚至是高级干部,即所谓的“群体效应”。
在这3000余起职务犯罪案件中,涉及官员的串案窝案有552起,占案件总数的18%,涉案人数达933人。
群体效应来源于权力效应,来源于钱权交易形成的犯罪网络。
如2001年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原主管信贷工作的副行长丁志国因经济问题被审查,牵出绥化市委原书记马德的受贿问题,继而带出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卖官案、绥化市原市长王慎义行贿、受贿案,接着又牵出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整个绥化市有50多个单位的“一把手”共260多名干部牵涉其中。
这一串案窝案被称为近年来查处的最大卖官案,不仅犯罪数额巨大,而且牵涉人数众多。
还有两个案例也很典型:福建省周宁县原县委书记林龙飞受贿东窗事发后,带出了福建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荆福生。
荆福生被查办后,又带出了20多名处级以上官员。
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市委宣传部部长樊甲生、市纪委书记曾锦春等腐败窝案,就是由郴州市原副市长雷渊利、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原主任李树彪腐败案带出来的。
串案窝案的形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主要领导腐败导致下属纷纷效仿,结果“全军覆没”。
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腐败窝案就是典型一例。
原院长方机利用购买药品吃回扣达185万元,由于他的带头腐败,全院200多名医生有140名医生收受贿赂。
这种“群体效应”是腐败在深层次蔓延的体现,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往往会严重影响一个地区、一个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这种现象足以让人警醒: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捉住一个,就能逮住一窝。
二、长久腐败:有的人边腐边升据统计,在3000余起案件里,持续作案5年以上的占26%,其中最长的为16年,“代表人物”是安徽省委原副书记王昭耀。
他从1990年至2005年受贿294次704万元,另有810余万元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被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死缓。
更让人吃惊的是,长时间作案者往往边作案边提升,带“病”上岗。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局长杨志达,从1994年到2004年受贿295万元,另有260多万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与他受贿相伴相随的是他的职务一路升迁,从最初一个路桥建设总公司下属分公司的技术员,一直升到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
一些贪官之所以能长期作案,并不是因为手段高明,他们中的一些人曾被群众多次举报,或被其他案件牵涉其中,但靠着厚厚的保护层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屡屡化险为夷。
还有的是靠着身上的光环掩人耳目,掩盖犯罪。
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在任海南省铁矿矿长期间,就因收受贿赂被多次举报,但他照样官运亨通,一路升至海南省副省长和湖北省副省长,直到1999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由于作案时间长,不被及时查处,作案者往往滋长了侥幸心理,更加肆无忌惮地疯狂作案。
只有高度重视群众举报,及时发现和查处犯罪,才能制止犯罪。
否则,不仅会严重挫伤群众与腐败斗争的积极性,而且会助长腐败者的侥幸心理,使他们变本加厉地作案。
三、权钱交易:涉及工程犯罪多近年来,一些贪官大搞权钱交易,其中插手工程建设和土地批租最为突出。
不仅犯罪人数多,而且涉案金额大。
在这3000余起职务犯罪案件中,由于插手工程建设和土地批租而收受贿赂的约占39.2%。
如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长毕玉玺,利用职权,采取直接干预项目招投标工作,为他人承揽工程,从中收受贿赂1004万元;广东省交通厅原厅长牛和恩,在高速公路发包过程中,收受贿赂人民币250余万元、港币26.2万元、美金1.9万元;山东省青岛市规划局原局长张之光,利用审批房地产建设规划项目的职务之便,先后6次非法收受38个单位和个人钱财860余万元。
官员涉及工程犯罪,往往容易形成串案窝案,这是因为工程建设从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大宗采购到检查验收、款项拨付等每个环节都容易产生权钱交易。
同时往往一个行贿人向多人行贿,而一个受贿人又会收受多人的贿赂。
如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委原副书记刘强,从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在芙蓉区政府大院建设工程、荷晏路工程和火车站广场扩建工程等项目过程中,在工程发包、验收、付款中,收受多名行贿者送的人民币138万多元、港币21万元、美金4000元。
发生在工程建设和土地批租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既有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也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既有建设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基建管理、建筑材料设备采购、财务等部门人员,也有施工企业的经理、工程技术人员;既有金融部门的信贷人员,也有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土地、规划、设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工程建设和土地批租市场投资大、利润高,因而开发商们往往出手大方,不惜以巨资行贿,打通关节。
那些掌握实权的人又往往会利用权力,轻而易举地得到高额回报。
权力进入市场,就会“点石成金”,破坏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因此,要规范建筑市场和土地批租市场,推行“阳光工程”,同时严禁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防止权力进入市场,才是治本之策。
四、商业贿赂:潜规则大肆横行在这3000余起案件中,发生在经济往来中的贿赂犯罪最多。
进药得回扣、放贷得分成、审批收“红包”,这似乎已成司空见惯的潜规则。
在这些潜规则的驱使下,一些人开始心安理得地受贿敛财。
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原所长罗耀星(曾经的抗击“非典”功臣),利用购进疫苗的职务之便,5年收受回扣1118万余元;柳州铁路局财务处原副处长甘培,多次暗示包工头给他好处,先后收受贿赂113万多元……商业贿赂的背后,往往是国家财产、人民利益的巨大损失。
当权者收受贿赂后,要么羊毛出在羊身上,把贿赂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损害消费者利益,要么慷国家之慨,损失国家利益,让国家为他们的犯罪行为“买单”。
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而且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潜规则的盛行,并非“一日之寒”。
只有腐败蔓延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这样的潜规则。
这种潜规则潜移默化地腐蚀着人们的思想,推波助澜,致使商业贿赂盛行。
而商业贿赂盛行,又为潜规则不断开“绿灯”。
由此看来,治理商业贿赂,要用明规则挑战潜规则、遏制潜规则,乃至最终消灭潜规则。
五、渎职犯罪:不落腰包的腐败渎职犯罪,被称为“不落腰包的腐败”,其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贪污、贿赂犯罪所带来的损失。
据对3000余起职务犯罪案件的分析,渎职案件平均个案案值为500万元,而贪污贿赂平均个案案值为60万元。
在526件渎职案件中,还造成了死亡548人、重伤344人的严重后果。
尽管渎职犯罪被称为“不落腰包的腐败”,但它往往是由贿赂引发的。
一些领导者往往因为接受贿赂或贪图蝇头小利、顾及私情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导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在渎职犯罪案件中,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约占3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约占22%。
其中,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渎职案件居首,主要表现为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北京市公安局原民警曾岩利用侦查北京市商业银行中关村支行原行长霍海音涉嫌经济犯罪的便利条件,多次将移动电话提供给霍海音与外界联系,并私自会见多名证人,指使证人作伪证,导致涉案约5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
尽管渎职者造成损失严重,但他们容易得到人们的宽容,如“好心办了坏事”等,这种说法往往成为为渎职者开脱罪责的理由。
同时又由于现行法律对渎职犯罪设定的刑罚偏低,造成对渎职犯罪处罚偏轻。
据统计,在渎职犯罪案例中,被判缓刑的约占56%。
在判实刑的案例中,往往也只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职责不容亵渎,人民生命财产不容儿戏。
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严惩这种“不落腰包的腐败”。
六、以礼代贿:贿赂也讲究包装现如今,行贿受贿披上了礼尚往来的面纱。
据统计,有60%的贿赂犯罪案件是以“红包”、感谢费、过节费等名目出现的。
在“这是正常的人情交往”的掩饰下,贿赂行为往往容易得逞。
有了这层礼节性的包装,又与感情投资相结合,就容易掩盖权钱交易、买官卖官等丑恶罪行。
吉林省白山市原政协副主席李铁成,受贿的途径主要是在自己手术住院、三个子女结婚,再加上逢年过节等时候。
他用这些“人情往来”的幌子,掩饰受贿的实质,然后再大肆卖官。
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不能成为贿赂犯罪的伪装。
在法律面前,任何伪装都无法掩盖贿赂犯罪的本质,这种礼节性的伪装实质就是包裹着砒霜的“糖衣”,到头来,只能是害人害己。
七、贪官蜕变:与生活作风有关一些贪官的蜕变,往往与色情腐败有关,而从权色交易到与情人互相勾结、共同犯罪,更说明色情腐败的严重危害。
常见的是,贪官幕后操纵,情人台前收钱;贪官收钱后交给情人享用或共同挥霍;由情人出面牵线搭桥、招揽生意,贪官用权换钱。
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与其情妇李平共同受贿4000余万元案,就是由李平出面“揽活”,收取钱财,成克杰则在幕后“点石成金”。
江苏省连云港市卫生检疫局原局长田宗庆与女副局长朱本美成为情人关系后,利用职权联手捞财,把92万元公款装入了自己的腰包。
这种权色交易的腐败,是新形势下职务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最近几年披露的高官犯罪往往都有权色交易,这种犯罪不仅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还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污染了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