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说明(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说明书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说明书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班级:五年级(2)班教师:XXX学校:XXX中心学校时间:2013.03.01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时数:63-86课时授课教师:XX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课程内容:1、“数与代数”领域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

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的认识中,“公倍数和公因数”研究两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这一单元的要求与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

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已经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同时,学生也认识了小数。

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

数的运算中,学生在第一学段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学习了计算分母小于10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

由于方程的教学安排在第一单元,在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中,也相机安排一些含有分数的方程。

第五单元的“找规律”教学简单图形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分数的乘除法:学生将学习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理解乘除法在分数中的应用,掌握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2. 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将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

3.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学生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使用图表进行数据的表示,理解数据的含义。

4. 可能性的认识:学生将学习事件的可能性,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5. 方程:学生将学习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解法,掌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册的教学,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将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方法,事件的可能性的认识,以及方程的解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1. 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理解乘除法在分数中的应用,掌握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掌握体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使用图表进行数据的表示。

4. 事件的可能性的认识: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5. 方程的解法: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新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等。

3.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1.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 教学内容:分数的乘除法、长方体和正方体、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可能性的认识、方程。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整理与复》。

教材主要涉及“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共安排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为“方程”,第三单元为“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为“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为“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为“解决问题的策略”。

此外,第六单元为“圆”,涉及“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二单元为“统计”,涉及“统计与概率”领域。

本册教材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中也进行了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了三个单元。

其中,“积与积的奇偶性”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进行交流;“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研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种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否相同;“蒜叶的生长”让学生围绕身边的事物,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数据,进一步熟悉统计的方法与过程。

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解一些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答相关实际问题;二是学生能够认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学会求两个数得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理解;三是学生能够探索和理解分数意义、性质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丰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四是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研究经验,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是学生能够在分析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探索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归纳分数基本性质等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六是学生能够在探索2、3、5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积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分析

五数下册各单元教材详细分析第一单元《方程》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编排的一篇“你知道吗”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就有方程的思想,并有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记载。

1从等式到方程,逐步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教材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

(1)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

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本单元教材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天平两臂平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

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例1在天平图下方呈现“=”,让学生用等式表达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从中体会等式的含义。

教材使用了“质量”这个词,是因为天平与其他的秤不同。

习惯上秤计量物体有多重,天平计量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教学时不要把质量说成重量,但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例2继续教学等式,教材的安排有三个特点:第一,有些天平的两臂平衡,有些天平两臂不平衡。

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有时写出的是等式,有时写出的不是等式。

学生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与感受中,能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

第二,写出的四个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数,有两个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便于学生初步感知方程,为教学方程的意义积累了具体的素材。

第三,写四个式子时,对学生的要求由扶到放。

圆圈里的关系符号都要学生填写,学生在选择“=”“>”或“<”时,能深刻体会符号两边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符号两边的式子与数则逐渐放手让学生填写,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有写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

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共安排11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

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的认识中,公倍数和公因数研究两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这一单元的要求与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

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已经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同时,学生也认识了小数。

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总说明(苏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总说明(苏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总说明《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仪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机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供五年级下学期教学使用。

为了帮助教师了解编写意图,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下面就这一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科书的编写特点等几个主要问题,作简要说明,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一 教学内容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技能方面。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会解一些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答相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理解;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意义、性质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丰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探索并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一些简易方程(含一步计算的方程,以及形如ax b c ±=、ax bx c ±=、ax b c d ±⨯=的方程)。

·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特点和思考过程,会列学过的方程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探索并理解因数、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不超过100)。

·探索并掌握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区分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会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探索并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求10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会求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联系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编制说明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编制说明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编制说明本册教科书由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方程(二),圆,整理与复习等十一个单元组成。

有关各部分的教学内容、编写特点、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在教参中已有比较详尽的阐述。

本册教材的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理念、两个部分、三个重点、四个领域”。

“一个理念”是指本册教材所体现的新教学理念;“两个部分”是指本册教材可以分为新知识教学和已有知识整理复习两个部分;“三个重点”是指本册教材有“方程”、“公倍数公因数”、“总复习”三个重点单元;“四个领域”是指整理与复习单元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下面逐一进行说明。

一、一个理念近年来,广大教师通过亲身实践和相互交流,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本册教材的指导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表述上,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

2、在教学方法的确定和运用上,着眼于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探索、推理验证、合作交流。

只有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才能充分认识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把握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和重点。

二、两个部分本学期是小学的最后阶段,数学教学承担着两个基本任务:任务一: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任务二:引导学生对第一、二两个学段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实现从小学数学到中学数学的衔接与过渡,为第三学段(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册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任务一)包括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方程(二),圆,等十个单元;第二部分(任务二)包含“整理与复习”一个单元。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117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117页)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圆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x+50<200 2x=200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学课件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学课件

X+5
X+y=10
8-n=6
错解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所 以不含未知数的、不是等式的不是方程。
正确解答: 你知道哪些是方程吗?(用
标出)
35+65=100 x-14>72 Y+245
X+32=473 28<16+146 10÷a=2
X+5
X+y=10
8-n=6
练一练
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x 18 48 x 1818 48○- □18
易错提醒
2.在括号里找出方程的解,并在下面划横线。
(1)x+22=78
(x=100,x=56)
(2)x-2.5=2.5 (x=0,x=5)
错误解答:
(1)x+22=78 (x=100,x=56)
(2)x-2.5=2.5 (x=0, x=5)
错解分析: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才 是方程的解,把答案代入方程,看能不能使 得方程两边相等。
x Hale Waihona Puke 18x 66 18 × 6
0.7x 3.5
0.7x 0.7 3.5 ÷ 0.7
探索新知
花园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下图),求 试验田的宽。
花园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下图),求 试验田的宽。
40x 960
解: 40x÷( 40 )=960÷( 40 ) x=( 24 )
答:试验田的宽是24米。

12x=96

x÷40=14
解:12x÷12=96÷12 解:x÷40×40=14×40
x=8
x=560

x÷2.5=5
解:x÷2.5×2.5=5×2.5
x=12.5
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说课稿

《方程》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的第一课时。

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

说教材一、说教材分析及构思本节知识,是在“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方程是表示等量关系的一种模式,学习方程最重要的方面是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发现了方程能刻画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并产生积极的学习愿望。

这对于学生学习方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基本遵从教材体系。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以上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征而确定的。

说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1、用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分析

五数下册各单元教材详细分析第一单元《方程》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编排的一篇“你知道吗”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就有方程的思想,并有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记载。

1从等式到方程,逐步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教材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

(1)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

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本单元教材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天平两臂平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

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例1在天平图下方呈现“=”,让学生用等式表达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从中体会等式的含义。

教材使用了“质量”这个词,是因为天平与其他的秤不同。

习惯上秤计量物体有多重,天平计量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教学时不要把质量说成重量,但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例2继续教学等式,教材的安排有三个特点:第一,有些天平的两臂平衡,有些天平两臂不平衡。

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有时写出的是等式,有时写出的不是等式。

学生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与感受中,能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

第二,写出的四个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数,有两个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便于学生初步感知方程,为教学方程的意义积累了具体的素材。

第三,写四个式子时,对学生的要求由扶到放。

圆圈里的关系符号都要学生填写,学生在选择“=”“>”或“<”时,能深刻体会符号两边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符号两边的式子与数则逐渐放手让学生填写,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有写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配彩色插图105页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配彩色插图105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18+17=35 45-x<30 12-a=4 x=14+28 x+12=38 45-13=x+16
2、当 x=18 时,是下面哪几个方程的解。 18+x=18 X-10=8 18-x=0 x-18=18 x+15=33 x+3=18+3
3
五年级数学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2、教学例 4。 (1)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2)出示例 4。 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X+10=50) 谁知道 x 的值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 谁能根据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 x?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 汇报方法。 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 10 之前,要先写“解” ,表示开始解方程了。 X+10=50 解:X+10-10=50-10 „„ 根据等式性质 X=40 „„ 化简等式 在解的过程中,要注意等号对齐。 X=40 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可以怎样检验呢?说说你的方法。 如果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什么?如果不相等呢? 学生集体进行检验。 (3)小结。 从刚才写“解” ,一直到求出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大家回忆一下解方程的过程,你认为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写“解” ,等号对齐,解完要检验„„) (4)完成试一试。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 4 题。 说说每个方程中,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 x,可以怎么做? 独立完成填写。 X 的值正确吗?口头检验。 2、独立完成练习一第 5 题。 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完成练习一第 6 题。 在小组中说说想法。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什么是解方程? 解方程时应注意什么? 四、作业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X+10=50 解:X+10-10=50-10 „„ 根据等式性质 (1)写“解” X=40 „„ 化简等式 (2)等号对齐 (3)检验 教学后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包含整数、小数、分数、比例、统计、简易方程、图形与几何等知识,内容丰富,结构合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将掌握整数、小数、分数、比例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三、内容组织本册教材内容组织合理,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内容的呈现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四、知识点解析本册教材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计算、比例的应用、统计图表、简易方程、平面图形的认识和测量等。

这些知识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知识。

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练习与实践: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5.信息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使用数学软件进行计算和模拟实验等,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习题与练习本册教材配备了丰富的习题和练习,供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习题类型多样,难度适中,既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七、评价与反馈1.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评价和单元测试等。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主讲人:新圩镇中心小学宁秋娟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安排八个单元:《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圆》、《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

二、教材简析“数与代数”这个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有第一单元的“简易方程”,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減法”,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空间与几何”领域安排的是第六单元的“圆”图形的认识。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二单元的“折线统计图”。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二次。

第一次安排的是“球的反弹高度”第二次安排的是“蒜叶的生长”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的主要内容有:1、方程的含义,2等式的性质,3、解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例1、例2: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和例3到例7: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整理与练习:理清知识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单元教学难点:等式性质的理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对于方程的意义我们应该怎么教学呢?教材设计的是用天平秤来称物体的质量,然后根据秤两边的摆向来列出式子。

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

教材首先告诉学生: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

这时,可以让学生对另外两道题写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对方程的理解会更深刻。

(完整word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1

(完整word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1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安排8个单元,四大部分(一)“数与代数”部分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两个单元: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简易方程”;第四部分“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的认识中,“因数和倍数”研究两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这一单元的要求与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

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已经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同时,学生也认识了小数。

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

数的运算中,学生在第一学段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学习了计算分母小于10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

由于方程的教学安排在第一单元,在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中,也相机安排一些含有分数的方程。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

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图形与几何部分安排一个单元,是第六单元的“圆”。

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

(三)“统计与概率”部分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版11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版117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版117页)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圆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x+50<200 2x=200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20页的“例1~例10”以及练习一~三。

二、教材分析教材是按照“认识方程→理解等式的性质→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的。

这样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脉络清楚、结构合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逐步理解方程的含义和解法,不断体会方程的特点和价值。

三、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完成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突破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六、课时安排等式与方程…………………………………………1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3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6课时整理与练习…………………………………………2课时机动…………………………………………………2课时第一课时等式与方程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页例1、例2和“练一练”,第6页练习一第1~2题。

五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五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修订说明一、内容的增删和变化(一)重新整合简易方程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对方程的认识主要包括方程的含义、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的思想,从而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与修订前的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的容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原五年级下册只要求学生解一步计算的方程,并列一步计算的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至于形如 ax±b=c、ax÷b=c 、ax±bx=c、ax±b×c =d等两、三步计算的方程及其应用则安排在六年级上册。

现在,这些内容经过整合,集中安排在本册第一单元。

这样做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由上述一步计算的方程到两、三步计算的方程,尽管形式上稍复杂一些,但解方程的原理和步骤并无明显区别;二是因为绝大多数五年级学生对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都比较熟悉,让他们在一个阶段只学习用一步计算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挑战性略显不足,不能够很好地凸显方程的特点和优势,不利于学生保持对方程内容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方程解法的积极心态,也不利于他们充分感受方程思想的特点和价值。

事实上我们只要简单的回顾一下我们学习过的用一步计算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比多比少的反叙、求一个数倍数问题的反叙、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反用、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反用,内容较为单薄,挑战性不足。

同时还在这一单元增加了一道列方程求稍复杂相遇问题的例题,相遇问题是在教材多次修订中被保留的为数不多的实际问题。

为什么要保留相遇问题呢?一方面是因为相遇问题是很多日常生活问题的一种比较典型的图形,另一方面我们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的产生都源自于对物体运动现象的研究,这一点到了中学很明显,许多重要思想方法的产生都源自物体运动现象的研究,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关注这种运动现象是很有必要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题目: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导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是一本专门为五年级学生编写的教材,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并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材特点以及教学建议三个方面来介绍该教材。

一、课程设置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由两个单元组成,分别是“约数与倍数”和“比例与图形”。

每个单元分为若干个小节,涵盖了各种数学知识和技能,包括约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比例关系、图形的认识和性质等。

整本教材的课程设置严谨合理,内容贯穿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的重要知识点。

二、教材特点1. 渗透实际生活: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了大量的实际生活示例,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2. 知识点层层递进:教材的知识点设置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每个小节的内容都建立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提升数学水平,并且适应难度的增加。

3. 强调思维能力: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教学示例和练习题都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

4. 巩固与拓展: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都配有相应的练习和习题,既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又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

同时,教材中还提供了一些拔高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挑战。

三、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约数和倍数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数的特征,从而找出它的因数和倍数。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总说明《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仪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机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供五年级下学期教学使用。

为了帮助教师了解编写意图,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下面就这一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科书的编写特点等几个主要问题,作简要说明,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一 教学内容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技能方面。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会解一些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答相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理解;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意义、性质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丰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探索并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一些简易方程(含一步计算的方程,以及形如ax b c ±=、ax bx c ±=、ax b c d ±⨯=的方程)。

·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特点和思考过程,会列学过的方程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探索并理解因数、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不超过100)。

·探索并掌握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区分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会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探索并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求10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会求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联系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及简单的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

·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约分和通分的含义,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数的大小。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式题以及简单的分数加减混合式题,能应用分数加、减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加法,能根据有关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探索并发现整数相加的和与整数相乘的积的奇偶性规律。

·感受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特点,能自觉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探索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国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知道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知道国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圆规按指定的要求画圆。

·初步认识扇形,知道圆心角的含义,能正确区分同一个圆内扇形的大小。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初步理解圆周率的含义能应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初步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考方法,能通过适当的割补操作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限两个简单图形的组合)的面积。

(3)联系统计活动过程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拆线统计像描述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能对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等式和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培养符号意识,感受方程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2)在认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等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本特征,加深对自然数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数感。

(3)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4)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学会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5)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6)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不同平面图形的相互关联,发展空间观念。

(7)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问题解决方面。

(1)联系分数的意义,方程的特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等数学知识和方法,尝试从数量的多少及其关系、物体的形状及其变化等角度提出和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列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基于数据作出判断和简单预测,以及应用转化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关联,增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4)在分析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探索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归纳分数基本性质等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5)在探索计算方法、检查计算结果、发现数学规律,以及应用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条理地表达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幢四、在倾听后总结进一步增强主动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4 情感态度方面。

(1)在认识方程、圆、因数和倏数、分数,探索方程的解法,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基于数据获得不同结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增强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在探索2、5、3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和与积的奇偶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求组合图形面积等活动中,经历克服困难。

发现规律、获得结论的过程,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确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用分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及其关系,用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等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严谨性,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初步了解数学的特点和价值,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中的内容参与实际调查,探索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等活动,进一步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逐步养成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的习惯以及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品质。

三教科书的主要特点1、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各个领域的具体目标和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的。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把促进学生发展、适应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未来杜会生活的需要放在首位,充分考虑了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注重面向全体的同时兼顾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差异,保持教学内容的适度弹性,努力体现小学数学课程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要求。

数与代数部分。

在初步理解常见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方程的知识,包括方程的含义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加透彻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并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与修订前的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的容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原五年级下册只要求学生±=、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井列一步计算的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至于形如ax b cax bx c±⨯=的方程及其应用则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学习。

而且,六年级上册±=、ax b c d±⨯=这样的方程。

现在,上述内容都安排在本册进行教学。

的内容中还不包括形如ax b c d这样做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由上述一步计算的方程到两步、三步计算的方程,形式上尽管复杂一些,但解方程的原理和步骤并无明显区别;二是因为绝大多数五年级学生对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都比较熟悉,让他们在一个阶段只学习用一步计算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挑战性略嫌不足,不利于学生保持对方程内容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方程解法的积极心向,也不利于学生充分感受方程思想的特点和价值。

学习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进一步了解整数的特点,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为探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提供支持。

所以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是理所当然的。

与修订前的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的容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原先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的因数和倍数的含义,2、5、3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等内容,也一并安排在本册进行教学、这是在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广泛听取实验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选择。

因为大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发现,在四年级下册教学因数和倍数的相关内容之后,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巩固和应用上述知识的机会,所以在教学公因数、公倍数的内容时不得不花较多的教学时间进行复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连贯性和实效性在《因数与倍数》这个单元,教材还安排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内容。

这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加深对质数、合数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由于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运算在前面几册教科书里已经基本完成教学,所以从本册开始,转入分数的意义及其运算的教学。

教材从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学习的心理考虑,先在本册教科书中安排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这两个单元,再在六年级上册依次安排《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样,既能使有关分数知识的学习难点得以适当分散,又能较好地保持分数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

此外,结合《因数与倍数》这个单元的教学,教材还安排学生自主探索”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联系学过的四则运算和平面阁形的周长、而积计算,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