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练习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含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该规范属于( A )。
A. 委任性规范B. 准用性规范C. 确定性规范D. 间接性确定性规范2、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 A )。
A.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B. 从旧兼从轻原则C. 前法优于后法原则D. 从旧兼从重原则3、下列( A )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B.法律学说C.党的政策D.司法解释4、一国现行法总是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法理学上称为( B )。
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C.法系D.法学体系5、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C.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6、在我国,( B )有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地方性规章。
A.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各部委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8、法律即使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也往往相似,可以相互借鉴的是( A )。
A.维护阶级统治的那部分法律B.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那部分法律C.所有的法律D.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9、违法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C )。
A.主观存在过错B.应受法律制裁性C.违法性D.社会危害性10、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 B )。
A.法规汇编B.法规清理C.法典编纂D.法条竟合1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含答案)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含答案)1、《中华⼈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该规范属于( A )。
A. 委任性规范B. 准⽤性规范C. 确定性规范D. 间接性确定性规范2、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盾时,应当适⽤( A )。
A.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B. 从旧兼从轻原则C. 前法优于后法原则D. 从旧兼从重原则3、下列( A )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B.法律学说C.党的政策D.司法解释4、⼀国现⾏法总是分为不同部门⽽⼜成为内在统⼀、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法理学上称为( B )。
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C.法系D.法学体系5、在我国,当最⾼⼈民法院和最⾼⼈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冲突时,应当由( B )。
A.全国⼈民代表⼤会作出最终解释B.全国⼈⼤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C.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6、在我国,( B )有权依照法律和⾏政法规,制定地⽅性规章。
A.县级⼈民政府B.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C.省、⾃治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民代表⼤会D.国务院各部委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
A.司法权不得由⼀般的⾏政机关来⾏使D.司法机关及其⼯作⼈员在独⽴⾏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8、法律即使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也往往相似,可以相互借鉴的是( A )。
A.维护阶级统治的那部分法律B.执⾏社会公共事务的那部分法律C.所有的法律D.最⾼权⼒机关制定的法律9、违法⾏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C )。
A.主观存在过错B.应受法律制裁性C.违法性D.社会危害性10、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 B )。
A.法规汇编B.法规清理C.法典编纂D.法条竟合1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这⼀关系?( B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12、黄某是甲县⼈事局的⼲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事局领导叶某在⼲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为。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该规范属于( A )。
A. 委任性规范B. 准用性规范C. 确定性规范D. 间接性确定性规范2、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 A )。
A.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B. 从旧兼从轻原则C. 前法优于后法原则D. 从旧兼从重原则3、下列( A )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B.法律学说C.党的政策D.司法解释4、一国现行法总是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法理学上称为( B )。
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C.法系D.法学体系5、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C.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6、在我国,( B )有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地方性规章。
A.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各部委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8、法律即使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也往往相似,可以相互借鉴的是( A )。
A.维护阶级统治的那部分法律B.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那部分法律C.所有的法律D.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9、违法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C )。
A.主观存在过错B.应受法律制裁性C.违法性D.社会危害性10、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 B )。
A.法规汇编B.法规清理C.法典编纂D.法条竟合1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法理学练习题100道(含答案)
1、《中华人民国著作权法》规定:“本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该规属于(A)。
A. 委任性规B. 准用性规C. 确定性规D. 间接性确定性规2、在司法实践中,当新法与原有法律发生矛盾时,应当适用(A)。
A.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B. 从旧兼从轻原则C. 前法优于后法原则D. 从旧兼从重原则3、下列(A)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B.法律学说C.党的政策D.司法解释4、一国现行法总是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法理学上称为(B)。
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C.法系D.法学体系5、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C.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D.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6、在我国,(B)有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地性规章。
A.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各部委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C)。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C.任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8、法律即使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也往往相似,可以相互借鉴的是(A)。
A.维护阶级统治的那部分法律B.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那部分法律C.所有的法律D.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9、违法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C)。
A.主观存在过错B.应受法律制裁性C.违法性D.社会危害性10、下列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有(B)。
A.法规汇编B.法规清理C.法典编纂D.法条竟合11、法律关系的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B)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12、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物的行为。
法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
A. 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 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2.下列关于法的调整性职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反映社会生活的正常状态B.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异常状态C.它取缔非法关系D.它恢复被破坏的法律秩序3.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为( )。
A. 大陆法系B.英美法系C. 中华法系D.资本主义法系4.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表现在( )。
A.有国家就有法制,也就有了法治B.有国家就有法治,而不一定有法制C.有了法制而不一定实现了法治D.有了法制就一定实现了法治5.法律调整的初始阶段是( )。
A.法律开始生效B.产生法律关系C.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获得实现D法的适用6.被恩格斯称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的是A.德国民法典B.法国民法典C.古希腊法D.古罗马法7.民法法系划分部门法的基础是把法划分为A.实体法和程序法B.公法和私法C.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8.认为法是国家权力的产物的法学流派是A.历史法学B.自然法学C.法社会学D.分析法学9.违法行为的构成一般必须有行为人主观上的A.故意B.过失C.故意或过失D.故意和过失10.根据权利的效力范围不同,可把法律权利划分为A.公权利和私权利B.对人权和对世权C.专属权和可转让权D.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二、不定项选择题1.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现象B.政治现象C. 法律现象D.自然现象2.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论断出自()A.《社会契约论》B.《共产党宣言》C.《国家与革命》D.《邓小平文选》3.法学体系的特征具有 ( )。
A. 系统性B.纯粹的客观性C. 层次性D.开放性4.法律与国家的关系是 ( )。
A.法律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解释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B.法律的适用范围以国家主权为限,对国家领域内的一切人或者组织有效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体现了每一个国民的意志5.中国当前法律制度体系具有的特色包括( )A. 具有现代性B. 有混合法特色C. 与中国法律文化传统没有冲突D. 俱有诸法合体的传统特色6.下列关于一般法与特别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特别法是针对特定事项的法,一般法是针对一般事项的法B.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法优于一般法C.一般法针对任何法都是一般法,特别法针对任何法都是特别法D.这种法律划分方式可以使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更加有效7.下列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法律条文由法律规则体现出来B.一个法律规则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C.一个法律规则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在几个法律规则在内8.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责任相适应”。
法理学练习题
法理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条文的解释B. 法律实施的监督C. 法律现象的哲学基础D. 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2. 以下哪项不是法理学的基本范畴?A. 法律规范B. 法律效力C. 法律关系D. 法律程序3. 法理学中的“自然法”概念起源于哪个时期?A. 古希腊B. 古罗马C. 中世纪D. 文艺复兴4.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什么?A. 法律对所有人平等适用B. 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C. 法律适用于所有社会关系D. 法律在不同国家具有相同效力5. 法律的权威性来源于什么?A. 法律的公正性B. 法律的合理性C. 法律的强制性D. 法律的制定机关二、判断题6. 法律的效力具有时间性,即法律不溯及既往。
()7. 法律的普遍性意味着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相同的约束力。
()8. 法律的权威性完全来源于法律的强制性。
()9. 法理学认为,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10. 法律的公正性是法律权威性的唯一来源。
()三、简答题11. 简述法理学与法律实践的关系。
12. 描述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
13. 解释“法律关系”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14. 阐述法律效力的来源及其对法律实践的影响。
15. 讨论自然法与实证法的区别及其在现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四、论述题16. 论述法理学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17. 以一个具体案例为例,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18. 讨论法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途径。
19. 论述法律的权威性与法律的公正性之间的关系。
20. 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体系为例,分析其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法理学的贡献。
五、案例分析题21. 假设你是一名法官,面对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请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平衡法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22. 某公司因违反环保法规被处以罚款,但公司认为该法规不合理。
请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公司的观点是否成立,并给出理由。
法理学练习题及其答案
法理学一、单项选择题(共53题)1、乔某在使用某产品过程中身体受到伤害,将厂家诉至法院要求进行赔偿,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被告方律师辩称,1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因此本案也不应给予精神赔偿。
但法院援引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判令被告方给予乔某精神损害赔偿。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归纳推理B. 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演绎推理C. 法院判决前后不一致,这是审判不公的表现D. 法院判决虽然前后不一致,但在合法性上并无失当2、在根据运输合同形成的法律关系中,托运方和承运方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 被托运的货物B. 运输行为C. 运输费用D. 运输方式3、以下关于资本主义法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演进过程中表现出的发展趋势,概括不正确的是哪一选项?()A. 从“社会本位”转化为“个人权利本位”B. 从所有权神圣到所有权受限制C. 委托立法的大量出现D. 两大法系逐步靠拢4、关于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哪一选项?()A. 党的政策也是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B. 法律必须公开才具有约束力,党的政策则不需要向社会公开而影响其约束力C. 党的政策有时也会以法律的形式体现D. 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相冲突的时候,应以国家法律为准5、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刑法在有无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原则是()。
A. 从旧原则B. 从轻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原则6、以下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列直接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B.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会议举行的10日前,将法律草案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C.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委员会会议议程D.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根据需要,可以召开联组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对法律草案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7、下列规则中属于准用性规则的是()。
法理学练习题
法理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法理学的研究对象?A. 法的本质B. 法的起源C. 法的适用D. 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2. 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研究方法不同C. 研究范围不同3.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法的基本特征?A.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 法具有普遍性C. 法具有强制性二、判断题1. 法理学研究的是法律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
()2. 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都是法理学的研究范畴。
()3. 法理学与哲学没有关联。
()三、简答题1. 简述法的作用。
2. 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
3.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四、案例分析题1. 某市制定了一项地方性法规,规定市民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请分析该法规的合理性及其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 甲、乙两人因合同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甲胜诉。
乙不服,认为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行为。
请从法理学角度分析乙的上诉理由是否成立。
五、论述题1. 论述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2. 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
3. 论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其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六、填空题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社会规范。
2. 法的渊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内容的特殊社会关系。
七、名词解释1. 法律规范2. 法律责任3. 法律意识4. 法治5. 法律适用八、比较题1. 比较自然法学派与分析法学派的基本观点。
2. 比较法与政策的异同。
3. 比较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特征。
九、应用题1. 假设你是一名立法工作者,请根据法理学的原则,设计一部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地方性法规。
2. 结合法理学原理,分析一起涉及环境污染的民事案件,说明法律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
法理学练习题(有答案)
第四章法的渊源和效力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规范性文件与非规范性文件区别的表述错误的是(A )A.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效力,非规范性文件不具有效力B.规范性文件适用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人,非规范性文件则适用于特定的人C.规范性文件可以反复适用,非规范性文件仅能适用一次D.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内容是一般的行为模式和标准,非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是特定的事项2、特别法是指(D )A.宪法B.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C.在国际范围内的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或者对特定事件、特定公民有效的法律D.在一国的特定地区、特定时期或者对特定事件、特定公民有效的法律。
3、在确定法律对人的效力时,主张以保护本国利益为原则,不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侵害了本国利益,都应适用本国法律的,称为( C )A、属人主义B、属地主义C、保护主义D、综合主义4、判例法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存在于(D )A.罗马法系B.社会主义法系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D.普通法系5、法律规范的生效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惯例应是法律(C )之时。
A、通过B、批准C、公布D、实施6、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B )A.法的约束力B.法的溯及力C.法的继承性D.法的同一性7、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刑法在有无溯及力问题上采用(C )原则。
A.从旧原则B.从轻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8、根据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可以分为(D )A.根本法与普通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D.国内法与国际法9、下列有关公法和私法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C )?A.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来的B.按照乌尔比安的解释,公法是保护国家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C.通常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而诉讼法、民法、商法属于私法D. “我们不承认任何私法,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中的一切都属于公法范围,而不属于私法范围”。
完整版法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法理学属于:(C )。
A.国内法学B.应用法学C.理论法学D.边缘法学一2、对研究法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D)。
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查的方法C.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在中国,法学或法律科学这一名称,(D )。
A.在先秦时期就广泛使用了B.自汉代就广泛使用了C.是从清朝起开始广泛使用的D•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大量传人后才广泛使用的4、在西方,最早出现的法学一词,其原意是指:(C )。
A.正义和非正义之学B.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C.法律的知识和法律的技术D.刑名法术之学5、西方法学中流行的经济分析方法,(A )。
A.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经济效益的方法B.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社会效益的方法C.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法D.是特别注重分析法的社会本质的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从法的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ACD )。
A.立法学B.司法学C.法律解释学D.法律社会学2、从认识论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BC )。
A.法理学B.理论法学C.应用法学D.法律社会学3、从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BC )。
A.法学B.边缘法学C.本科法学D.研究生法学4、一般说,现代西方法学家对法学的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ACD )。
A.强调研究法的价值B.强调研究法的秩序C.强调研究法的事实D.强调研究法的形式5、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AE )。
A.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B.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C.私有制的出现D.商品交换的出现E.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形成第六章法的形式与效力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D )。
A.法的间接渊源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法律文件B.直接渊源是指各种习惯、判例、宗教规则、法理学说、道德原则和规范等C.在民法法系国家中,判例是法的一个重要的直接渊源或正式渊源D.法的渊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的2、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C )。
法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法理学练习题及答案法理学练习题及答案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的本质、原则和逻辑的学科,它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练习题的方式来巩固和加深对法理学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将提供一些常见的法理学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法律的特征?A. 强制性B. 公正性C. 可变性D. 统一性答案:C. 可变性2. 法律的目的是:A.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B. 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C. 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3. 法律的效力分为以下几种,除了下列哪个?A. 强制性效力B. 行政效力C. 道德效力D. 合同效力答案:B. 行政效力4. 下列哪个不属于法律的来源?A. 宪法B. 法典C. 判例D. 行政法规答案:C. 判例5. 法律的适用范围包括以下哪些层面?A. 国家层面B. 地方层面C. 个人层面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判断题1.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是由国家机关独立进行的。
答案:正确2.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答案:正确3. 法律的效力可以被道德规范所取代。
答案:错误4. 法律适用范围只限于国家层面。
答案:错误5. 法律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强制性。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法律的公正性?答:法律的公正性是指法律应该对所有人平等适用,不分贵贱、富贫、种族、性别等,保障人民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法律的公正性是法治社会的基石,也是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
2. 请解释法律的可变性和统一性。
答:法律的可变性指法律可以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修改和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的需要。
法律的统一性指法律在某一国家范围内是统一的,不同地区和个人在法律适用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3. 请解释法律的效力和适用范围。
答:法律的效力是指法律对于个人和组织具有约束力和规范性。
法律的适用范围是指法律适用的层面,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以及个人层面。
法理学练习题+答案解析
法理学练习题一、单选题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它是统治阶级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通过国家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它规定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应该这样行为,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以下关于法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律是一种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的行为规范系统B.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识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是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主要调整手段的行为规范D.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只对敌对阶级存在2.法对人们的行为可以反复适用,这体现了:A.法的强制性B.法的国家意志性C.法的程序性D.法的规范性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应有的制裁和惩罚,主要体现了法律的: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强制作用D.预测作用4.下列选项不属于法的正式渊源是:A.宪法B.政策C.规章D.国际条约5.关于我国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说法,错误的是:A.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相同B.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C.所有法规的效力是相同的D.任何法律的效力都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6.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A.财政部制定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B.国务院制定的《外汇管理条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矿产资源法》D.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湖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7.《立法法》第95条第二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________裁决。
A.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国务院总理8.下列选项中,属于非诉讼程序法的是:A.民事诉讼法B.行政诉讼法C.刑事诉讼法D.人民调解法9.“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这句话表明:A.自由是法的最高价值B.秩序是法的基本标准C.平等是法律的基本价值D.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包括:A.刑法B.国际法C.行政法D.社会法11.以下不属于法律关系的是:A.被告人聘请某律师进行辩护B.维护国家安全、荣誉是每个公民的义务C.王某对其未成年儿子损坏他人手机进行赔偿D.甲乙两人是师生关系12.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与法人B.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行为C.法律关系的内容只是权利D.法律行为能够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13.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是:A.王某驾车将前车追尾B.某学生旷课被开除C.防卫过当使对方致残D.赵某因愤怒刺伤对方14.为提升业绩,柳某在高速公路上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机做直播节目,被交警处以记分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法理学练习题集
法理学练习题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法理学的研究对象?A. 法律的本质B. 法律的起源C. 法律的适用范围D. 法律的实施手段2. 法理学与下列哪个学科的关系最为密切?A. 哲学B. 经济学C. 历史D. 心理学A. 法律规范B. 法律关系C. 法律行为D. 法律意识4.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 民主B. 法治C. 自由D. 平等二、填空题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________属性。
2. 法的渊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法律关系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要素构成的。
4. 法的制定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阶段。
三、简答题1. 简述法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2. 试述法律规范的结构。
3.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特点。
4. 如何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四、案例分析题1. 某市一名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家长批评后,跳楼自杀。
请从法理学角度分析此案例,说明法律在预防此类事件中的作用。
2. 某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处,公司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被追究法律责任。
请分析此案例,阐述法律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作用。
五、论述题1. 论述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 论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3. 从法理学角度分析,如何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4. 论述法律在保障人权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六、判断题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学科,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2. 法律的适用是指法律规范在具体案件中的运用,它不受法官个人意志的影响。
()3. 法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包括法律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4. 法的溯及力是指新法对颁布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也具有法律效力。
法理学练习题和答案
法理学练习一、填充题: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P45~47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P46~473、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其全部内容的社会规范;P464、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谓国家意志其实是统治阶级意志,法律的内容实际上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所决定的;P43,P445、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法的清理、编纂和汇编三种;6、各国对于法的对象效力大致有四种原则,即属人主义原则、属地主义原则、保护主义原则和综合主义原则;P627、法的终止生效,指法从何时起不再有效;通常有命令终止和默示终止两种形式;8、所谓法的三要素是指法律规则、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P66~779、法律规则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通常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组成;P6910、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通常表现为公民许可如何如何,必为如何如何以及禁止如何如何;11、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按照法律原则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P7512、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P7813、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两个方法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14、国务院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属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未成年人保护法、红十字会法属于社会法法律部门;P83~8715、合同法、继承法属于民法法律部门,教育法、律师法属于行政法律部门;P83~8716、所谓法律行为,就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P10317、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然人公民个人或者组织法人;P11418、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同时具有法律上所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P11519、公民的行为能力是由法律予以规定的,一般都把本国公民划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P11620、法律关系客体应当具有客观性、可控性、法律性和有用性;P116~11721、依据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P11922、法律责任的种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违宪责任;P126~12723、我国现行的刑事制裁为五刑,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P13024、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P13025、法的起源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又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P14826、现代资本主义的两大法系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P15427、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的的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P190~19228、我国的立法程序由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以及公布法律这四个步骤组成;P196~19729、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P199~20130、与司法比较,执法具有主体的特定性、内容的广泛性、活动的单方性、行为的主动性以及执法权的行使具有优益性的特点;P20831、当代中国执法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以及效率原则;P21032、与执法比较,司法具有专属性、程序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P21233、当代中国的司法主体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P21334、法律职业是指以律师、法官、检察官为代表的法律人所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P22935、氏族是完全按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内部禁止通婚的社会组织形式;P14736、一般所说的世界五大法系是指中华法系、欧洲大陆法系、阿拉伯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英美法系;37、法的发展可分为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P15038、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律主要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P15539、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罗马法,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总称大陆法系;P15540、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上,法治应当居于主导地位,道德顶多只能起辅助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BA.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P45B.法是由一定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行为规范;法的本质C.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P47D.法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也只能是人的行为;P452、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A.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反映了国家的意志;B.国家意志实际上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D.法的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3、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要素的描述是错误的D P66~77A.法律原则; B.法律规则;C.法律概念; D.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的三部分之一4、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组成部分的描述是错误的AA.法律概念是法的要素之一 B.假定C.行为模式 D.法律后果5、下列哪一类属于命令型的行为模式CA.不受……侵犯 B.不得……C.应当…… D.禁止……5、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原则划分种类的描述是错误的C P75A.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 B.公理性原则与政策性原则;C.政策性原则与实体性原则;政策性与公理性D.实体性原则与程序性原则;6、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一般分类的描述是错误的C P58~59A.国内和国际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C.公法和私法 D.根本法和普通法7、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特殊分类的描述是错误的A P59A.国内和国际法 B.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C.公法和私法 D.衡平法和普通法8、下列哪一项关于“属人主义”的描述是错误的C P62A.本国人在国内都受本国法律约束;B.本国人在国外都受本国法律约束;C.外国人在国内都受本国法律约束;D.外国人在国外都不受本国法律约束;9、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空间效力”的描述是错误的D P61A.领土、领空; B.驻外使馆;C.在外的飞机、船舶; D.在外的企业;10、下列哪项关于我国刑法“法律溯及力”原则的描述是正确的C P61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11、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效力等级的描述是错误的B P63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一般法优于特别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C.新法优于旧法 D.国际法优于国内法12、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与权利的关系”的描述是错误的BA.应有权利是法律的基础; B.法定权利是法律的基础;C.应有权利是法定权利的基础; D.法律是法定权利的基础;13、下列哪一项关于“权利本位”的描述是错误的C P99A.义务来源于权利;B.义务是手段,权利是目的;C.义务决定权利的范围和大小;D.义务是权利实现的保障;14、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行为”的描述是错误的B P103A.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B.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都是法律行为;C.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性;D.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15、下列哪一项关于“行为能力”的描述是错误的CA.公民的行为能力有完全与不完全之分;B.公民丧失行为能力并不意味着丧失权利能力;C.公民丧失权利能力并不意味着丧失行为能力;D.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意味着同时具有行为能力;16、下列哪项关于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描述是错误的C P114A.中国公民、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中国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B.各种国家机关;各种企事业组织;C.国家可以作为国际公法关系的主体, 可以成为外贸关系中的债权人或债务人,但是不能作为国内的法律关系的主体;D.各政党和社会团体;17、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C P116~117见填空20 A.客观性; B.可控性;C.希缺性; D.有用性;18、下列哪一项关于“法律责任的种类”的描述是错误的D P126~127见填空22A.民事法律责任; B.刑事法律责任;C.行政法律责任; D.经济法律责任;违宪责任19、下列哪一项关于“归责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A P128~129A.过错责任原则;B.责任自负原则;C.责任相称原则; D.因果联系原则;20、下列哪一项关于“行政处罚”的描述是错误的D P130A.警告; B.罚款;C.记过; D.劳动教养;21、下列哪一项关于“行政处分”的描述是错误的A.警告; B.降级;C.记过; D.开除;22、下列哪一项关于“免责条件”的描述是错误的C P132A.时效免责; B.自首、立功免责;C.正当防卫免责; D.人道主义免责;23、下列哪一项关于“正当程序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D P137~140A.角色的分化; B.程序外因素的阻隔;C.直观的公正; D.对立意见的统一;24、在原始社会里,下列哪种复仇方式是相对最文明的AA.“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以命还命;”同态复仇B.血族复仇;C.血亲复仇;D.被害人近亲属对加害人近亲属实施复仇;25、下列哪一项关于“资本主义法律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A P152~153A.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C.契约自由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26、下列哪项关于我国立法程序的描述是错误的C P196~197见填空28A.法律议案的提出; B.法律草案的审议;C.法律草案的修改; D.法律议案的通过;27、下列哪项关于我国立法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C P199~201见填空29A.宪法原则; B.法治原则;C.合理原则; D.科学原则;28、下列哪一项关于“守法的构成要素”的描述是错误的B P203~204A.守法主体; B.守法客体;C.守法范围; D.守法内容;29、下列哪项关于“执法的特征”的描述是错误的C P208A.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 B.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C.执法行为具有权威性; D.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30、下列哪项关于司法原则的的描述是错误的C P214~215A.司法法治原则; B.司法平等原则;C.司法效率原则; D.司法公正原则;31、下列哪一项关于司法的特点的描述是错误的C P212A.职权的法定性 B.程序的法定性C.司法的主动性 D.裁决的权威性33、下列哪一项关于“法的评价标准和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D P155A.生产力标准 B.人道主义标准C.现实主义原则 D.理想主义原则历史主义原则34、1、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A.准则; B.刑罚;C.公平; D.正义;35、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法学家主张A P152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所有权社会化;C.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D.保护垄断;36、1、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B P58A.古希腊 B.古罗马C.英国 D.美国37、中国自汉代以后的封建法都是以以下思想为指导的A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法理学练习2一、名词解释: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的行为规范体系;P472、法的清理: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以一定方式,对一定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其或存或废或修改的专门活动;3、法的汇编:是指在法的清理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4、法的溯及力:是指新法颁布后对对在此之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适用的问题;P615、法律概念:①书:是有法律意义的概念,是认识法律与表达法律的认识之网上的纽结,即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P66②百度百科: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6、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院的综合性原理或出发点;P747、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P788、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发生权利义务联系的中介,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影响和作用的对象;P1169、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P18910、执法:广义的执法,是指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果冻;狭义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本书所讲的执法,是狭义上的执法P20711、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P21112、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P20313、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P9414、法律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P9415、公平责任:是指在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无过错、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要求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不赔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实际情况,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与适当补偿的一种责任形式;16、行政处罚:是由特定的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定的责任主体所实施的惩罚措施;P130二、简答题:1、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较,法有哪些基本特征 P45~47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2、世界各国在法的对象效力问题上有哪些原则我国现在在法的对象效力问题上是什么原则 P62~63A1:1属人原则以对象的国籍为标准,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和组织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受本国法的约束;外国人和外国组织在本国境内的活动不受本国法的约束;2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法律对本国领域内的所有人和组织都具有约束力,不论他们是否具有本国国籍;本国人如果不在本国领域内,则不受本国法的约束;3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任何人和任何组织,不管他们是否具有本国的国籍,也不管他们是否在本国领域内,只要侵犯了本国的利益,就要受到本国法律的追究;4综合主义原则以属地原则为主,结合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A2:我国在法的对象效力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对我国公民的行为的效力; 2我国法对对外国公民或无国籍的人的行为的效力;3、简述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名称和内容P69~701假定条件,是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规则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以及什么情境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2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可以作为、应该作为、不得作为的行为方式,它可以是课以义务的,也可以是授权的;3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指示可能的法律结果或法律反应的部分;4、什么是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类型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具备什么特征P116~118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发生权利义务联系的中介,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影响和作用的对象;法律关系的客体有:物;人生、人格;智力成果;行为;信息;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具备:客观性;有用性;可控性;法律性;5、什么是执法简述执法的原则和特征P207~210广义的执法,是指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果冻;狭义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执法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效率原则;执法的特征: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执法活动具有单方性;执法行为具有主动性;执法权的行使具有优益性;6、用文字或者图表的方式任意选择一种方式表达“法律要素”7、法治与人治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P330~331①领导人或者统治者的地位不同;②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③政治和观念基础不同;8、什么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有哪些方面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确认责任的准则;无过错责任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不能由法官或当事人随意扩大适用;其二,适用无过错责任,受害人不须证明加害人的过错,加害人亦不能通过证明自己无过错而免责,但原告应证明损害事实及其因果关系;其三,我国实行的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出现某些法定免责事由时,有关当事人也可全部或部分免除其民事责任;一、试论述人权的价值和人权的法律保障1、人权的价值人权是人须臾不可离之的东西,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参照点;1人权是人的利益的度量分界2人权是关于公共权力评价的道德标准3人权是人和人和谐相处的共同尺度2、人权的法律保障没有法律对于人权的确认、宣布和保障,人权要么只能停留在道德权利的应有状态,要么经常面临受到侵害的危险而无法救济;1人权的国内法保护:人权的宪法保障人权的立法保护人权的行政保护人权的司法救济2人权的国际法保护二、试论述“内发型现代化”与“外源型现代化”的定义、内容、特点1、定义:所谓“内发型现代化”与“外源型现代化”,是从推动“现代化”的动力上区分的;“内发型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基本动力是内在的,即来自国家和社会内部的需要,其对于本国和本社会而言处于主动状态;而“外源型现代化”基本动力是外在的,即依靠外来力量往往是外部压力的推动,其对于本国和本社会而言处于被动状态;2、内容:“现代化”从经济角度讲是工业化;从政治角度讲是民主化;从社会领域讲是城市化;在思想价值领域则是理性化的互动过程;因此,所谓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以某些既定特征的出现作为完结的标志,表明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内发型现代化”的国家与“外源型现代化”的国家应该是一样的,至少是大同小异的,而没有本质的区别,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现代化;3、特点:“内发型现代化”模式的国家,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根本原因,其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于社会的内部,并伴随着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以平等、自由、人权作为其价值追求;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的国家的现代化往往是以争取国家主权为起点和最初目的,同时,由于外源型的最初动力不是来自社会内部,因此,其现代化并不是呈现的西方的自下而上的社会推进模式,而是政府主导型;三、什么是法律部门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有那些当代我国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划分标准:①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②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当代我国法律体系主要包括:①宪法及宪法相关法;②民法商法;③行政法;④经济法;⑤社会法;⑥刑法;⑦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四、试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以人民主权、法律至上、法制完备、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权力约束、权利保护、人权保障、社会自治等基本特征;1人民主权;人民主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原则和法律原则;人民主权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基础;没有人民主权,便没有人民民主,没有人民民主就一定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其真实的人民主权与其他法治国家和非法治国家相区别;2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指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社会活动主体都必须服从法律、遵守法律的规定,而不能超越法律;任何权力都必须几首法律的约束,收到法律的制约;3法制完备;法制完备表现为法律制度的类别齐全、规范系统而无一遗漏;凡是应有法律制度调整的,均有恰当的法律制度调整;调整不同领域的法律制度应当相互衔接,有机协调;法律制度在执行、遵守、监督中的任何问题,均能在法律制度中获得解决的途径;法制有一个调节机制,能适当反映客观需要,进行有效的自我修正;法律制度的完备是法治国家得以建立的必要条件之一;4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国家行使权力的重要方式,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途径;行政具有立法和司法等都不具备的特点;行政能否依法进行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法治;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5司法公正;司法历来都是以公正作为自己的理想;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司法公正是司法赢得群众信赖的最基本方面;再次,司法公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6权力约束;在权力的约束机制中,最有效的手段当然是法律制度;这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任何权力的行使一般都以法律制度作为根据,并以法律制度作为权力行使的标准与模式;二是在制约权力的规范中惟有法具有国家强制力做保证的特点;7权利保护;权利保护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明显特征;权利的实现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权利受义务的制约;二是权利受权力的制约;8人权保障;人权是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的权利范围与保护程度是一个国家进步与文明程度的表现,是不同类型国家的重要差别;国家由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过程,其实也是人权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国家由非法治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换,也是人权内容与保护的一次飞跃;人权保障状况是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重要区别之所在;9社会自治;在严格的法治状态之下,国家只管理自己应该管理、也必须管理的事务;社会要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之中,就必须将国家与社会适度分离;该由国家管理的事项,国家及其机构必须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否则就是失职,余光的部门或机构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理学概述习题+参考答案
法理学概述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提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的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B、西塞罗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正确答案:C2、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法律遵守B、法律制定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正确答案:B3、饭局结束后,甲乙都喝了不少酒,甲向乙说:“咱俩别开车了,醉驾已经入刑了。
”甲乙拒绝酒驾的行为体现了()。
A、预测作用B、强制作用C、评价作用D、指引作用正确答案:D4、社会主义法律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依靠执法机关的严格执法B、依靠司法机关的强制C、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守法D、依靠法律监督机关的有效监督正确答案:C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渊源的是()。
A、宪法B、权威性法学著作C、乡规民约D、道德信念正确答案:A6、关于公平正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的时代秉持相同的正义观B、严格执法等于实现了公平正义C、人类一切法律都维护公平正义D、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正确答案:D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
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正确答案:B8、人事争议诉讼是一种()活动。
A、民事B、执法C、司法D、行政正确答案:C9、法的内容最终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体现了()。
A、法的特征B、法的价值C、法的作用D、法的本质正确答案:D10、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
下列不属于法的形式上的特征的是()。
A、具体性B、规范性C、强制性D、一般性正确答案:A11、法律关系是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
A、自觉与强制的关系B、指引与遵守的关系C、权利与义务的关系D、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正确答案:C12、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
A、宪法B、地方性法规C、刑法D、法律正确答案:B1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
法理学_习题集(含答案)
《法理学》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在古希腊,()主张"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德莫克里特D.柏里克利2.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A.制定法律的部门B.法律的渊源C.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D.法律的具体内容3.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
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A.法律事件B.法律事实C.事实行为D.事实关系4.在中国古代,强调“以法治国”的学派是()。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5.在法学中,所有权属于()。
A.对世权B.对人权C.相对权D.救济权6.国家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
A.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B.民事赔偿和刑事赔偿C.刑事赔偿和经济赔偿D.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7.下列必须考虑过错因素的是()。
A.危险责任B.公平责任C.刑事责任D.无过错责任8.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是()。
A.制定法B.普通法C.习惯法D.判例法9.法律运转的机制和系统叫做()。
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C.法律制度D.法制体系10.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
这种义务属于()。
A.绝对义务B.基本义务C.相对义务D.集体义务11.罚金是()中规定的一种制裁措施。
A.行政法B.经济法C.民法D.刑法12.以责任的内容为标准,法律责任可分为()。
A.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B.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C.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D.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13.王某夫妇因有事外出,便雇佣一保姆临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
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孩子B.报酬C.孩子的安全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给付报酬14.在引起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最终起决定作用。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文化因素D.道德因素15.使法律关系得以形成、变更或消灭的是()。
A.法律事件B.法律行为C.法律事实D.法律后果16.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可分为()。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的什么方面的学科?A. 法律的起源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效力D. 法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答案:D2.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法律对什么具有普遍的约束力?A. 特定的人B. 特定的地区C. 特定的时间D. 所有人答案:D3.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则D. 法律事实答案:D4. 法律关系是由哪三要素构成的?A. 主体、客体、内容B. 权利、义务、责任C. 法律、规范、行为D. 权利、义务、法律答案:A5.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遵守答案:A6.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以下哪几种?A. 文义解释、系统解释、目的解释B. 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C. 文义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D. 系统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答案:A7.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稳定性D. 法律的公正性答案:A8. 法律冲突解决的原则是什么?A. 法律的优先性B. 法律的统一性C. 法律的适用性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B9. 法律效力的终止通常由什么原因引起?A. 法律的修改B. 法律的废止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B10. 法律的制定必须遵循什么原则?A. 民主原则B. 法治原则C. 公平原则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法律的效力?A. 法律的制定程序B. 法律的内容C. 法律的适用D. 法律的解释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哪些?A. 强制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C. 授权性规范D. 禁止性规范答案:ABCD3. 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哪些?A.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B. 法人的权利和义务C. 国家的权利和义务D. 所有上述权利和义务答案:ABCD4.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什么?A. 明确法律含义B. 解决法律冲突C. 指导法律适用D. 促进法律发展答案:ABCD5.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哪些?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稳定性D. 法律的公正性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对研究法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
A.社会调查的方法 B.历史考查的方法C.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A.“遵循先例”在普通法法系是一个长期形成的法律传统B.根本法和普通法的划分在成文宪法制国家和不成文宪法制国家都适用C.关于诉讼法的地位,法学界一致主张属于公法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的决议和决定,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3、下列社会规范中哪个不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A.国际条约B.特别行政区法律C.军事法规D.党的政策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指:( )。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B.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C.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5.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
A.就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B.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6.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
A.法的实施是实现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和法律作用的结果,是法的价值的实现B.守法的主体,与法律的本质和政体的性质没有直接的关系C.在我们人民共和国里,所有人都是守法主体,所有组织都有义务守法D.在我国,守法的内容包括宪法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7.我国的司法解释,包括两类: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A.司法行政机关的解释B.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D.国务院法制局的解释8、从实质上看,正义是—种( )。
A.有客观标准的存在B.客观真理C.意识的外化D.观念形态9. 12、以罗马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是()A、成文法系B、普通法系C、判例法系D、英美法系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司法的特征的是()A.中立性B.专属性C.独立性D.主动性11.()是现代法律秩序的首要原则。
A、公开原则B、平等原则C、参与原则D、时限原则12. 凡是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是()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13.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4. 每个公民自出生到死亡都享有权利的能力和资格,称为()。
A.人身权B.财产权C.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15. 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A.正当程序就是法律程序B.并非所有的法律程序都是正当的C.法律程序就是法律手续D.法律程序不含有价值倾向16.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表现在( )。
A. 有国家就有法制,也就有了法治B.有国家就有法治,而不一定有法制C. 有了法制而不一定实现了法治D.有了法制就一定实现了法治17. 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
”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
这一解释属于( )A.扩大解释B.文法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18. 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19.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中,( )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20. 下列关于法律与人权关系的说法中,( )是错误的A.人权的法律化表明人权只能是一种实有权利B.保障人权是法治的核心内容之一C.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D.法律可以保障人权的实现,但是法律并不能根除侵犯人权的现象21.法理学属于()。
A.国内法学B.应用法学C.理论法学D.边缘法学22.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
A.就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B.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2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C.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4.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
A.法的执行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权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在我国,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惟一的专门机关C.在中国,司法权不仅包括审判权,而且包括检察权D.法律效力,即法律的约束力,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按照法律规定行为25.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里的“法律”一词应作:()。
A.扩充解释B.限制解释 C.字面解释D.逻辑解释26 .意味着对所有人平等地执行法律和制度的是( )。
A.实质正义B.形式正义C.社会正义D.个人正义27.不问主体的意愿如何而必须加以适用的规则属于()A.权利规则B.强行性规则C.权义复合规则D.准用性规则28..我们将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继受和延续称之为()A.法的移植B.法的继承C.法的起源D.法的历史类型29. 需要通过法律制裁的方式才能使主体的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法律关系是()A.保护性法律关系B.平权型法律关系C.绝对法律关系D.具体法律关系30..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这句话出自()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阿奎那D.戴雪31.在英国14世纪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对普通法的修正和补充形式而存在的,并同普通法平行发展的一种判例法是指()A.衡平法B.公法C.私法D.特别法32.下列关系中()属于法律关系A、朋友关系B、买卖关系C、爱情关系D、思想作风33.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分为()。
A、根本法和普通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C、实体法和程序法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34.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A.统治阶级的意志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历史传统35.我国刑法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这一规定属于法的要素中的()。
A.法律概念B.法律规则C.法律原则D.法律技术性规定36.授权性规范的指引作用,属于()。
A.禁止一定行为B.命令一定行为C.确定的指引D.不确定的指引37.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下列( )选项是正确的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规则B.该条文既是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D.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38.下列关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表述中,( )选项不能成立A.法律规则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C.法律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法律概念不能单独适用D.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39.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
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 )是正确的A.凡是人能够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B.对人所不知晓的事项,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C.根据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D.天灾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调整的事项40.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
对该法律解释,理解错误的是(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二、多项选择题1、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 )。
A.法律汇编B.法律清理C.法律类推D.法律编纂2.法的要素包括()。
A.法律规则 B.法律解释C.法律原则 D.法律概念3.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在于()A.法律规范具有抽象的、概括性B.填补法律的空白或漏洞C.法律词语、术语一般是多义的D.使法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保持稳定性4. 下列符合权利与义务的一般关系的表述有( )A.法律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B.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的界限区别C.在任何历史时期,权利总是第一性的,义务总是第二性的D.权利是义务,义务也是权利5. 在现代法律实践中,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通常采取( )A.价值排序原则B.秩序优先原则C.个案平衡原则D.比例原则6. 国家创制法律的基本形式是( )A. 修改B.制定C. 颁布D.认可7. ( )表述不属于确定的指引A.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D.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8.下列有关法律作用、法律观念等问题的表述中,( )是正确的A.“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这说明法律是自由的保障B.“恶法亦法”观点强调法律的权威来自于法律自身,与法律之外的因素无关C.“徒法不足以自行”,因此法律不是万能的D.“有治人,无治法”,反映了中国古代“以法治国”的法治观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对这条规定,( )是不正确的理解、A.这一条的内容是法律规则B.一切民事案件均可以优先适用这一条文C.这一条的内容所反映的是正义的价值D.在处理民事案件时可以采取“个案平衡原则”适用这一条文10.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假定部分在法律条文中不能省略B.行为模式在法律条文中可以省略C.法律后果在法律条文中不能省略D.法律规则三要素在逻辑上缺一不可三、名词解释1.法律关系2.执法3.权利4.法律程序5.法律规则6.法的价值7.法律原则8.法律解释9.义务10.法律监督四、简答1.简述正当程序的基本特征。
2.法律人的职业思维具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4.法的局限性有哪些主要表现?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应遵循哪些原则?6.简述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7.简述司法原则?8.简述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五、论述题(一)试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现象,阐述法和道德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