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面部

合集下载

颌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颌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2)重力性皱纹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
肉松驰、骨萎缩和皮肤弹性减弱松弛下垂所 致。上睑部皮肤下垂形成“肿眼泡”;下睑 因眶隔萎缩、眶内脂肪疝出,使皮肤臃肿下 垂,形成“眼袋”。
腮腺咬肌区




腮腺和咬肌及其表面的软组 织合称为腮腺咬肌区。 (一)境界 前界:咬肌前缘; 后界:胸锁乳突肌、乳 突及二腹肌后腹的前缘; 上界:颧弓和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内侧界:咽旁间隙; 外侧:皮肤。

一、面部分区及表面解剖
(一)面部分区
根据面部形态及解剖特点,可以 分为以下各区: 1.眶区:四周以眶缘为界, 为视器所在。 2.鼻区:上界鼻根点,下界 鼻底,两侧界为内眦与鼻翼点的 连线,为鼻所在。 3.唇区:上界鼻底,两侧界 为唇面沟,下以颏唇沟与颏区分 界,为口所在。 4.颏区:上界为颏唇沟,两 侧界为口角的垂线,下以下颌下 缘为界。
层次及内容
由浅入深依次为: 1.皮肤。 2.皮下组织 含颈阔肌上部, 腮腺区:耳前淋巴结、耳大神经; 咬肌区:面神经部分分支及腮腺 导管。 3.腮腺咬肌筋膜 来自颈深 筋膜浅层,在腮腺后缘分为浅、 深两层,包裹腮腺,形成腮腺鞘。 在腺体前缘筋膜复合为一,形成 咬肌筋膜,向前覆盖于咬肌表面 直达该肌前缘。




5)鱼尾纹:外眦附近,皱纹粗细不等, 放射状排列,为环形眼轮匝肌收缩所 致。 6)鼻唇沟纹:构成鼻唇沟外侧缘, 系上唇外上方呈放射状排列的表情肌 收缩所致。 7)颏纹:颏部,横向排列,是颏部 肌收缩所致。 8)唇纹:位于上、下唇皮肤表面, 唇中部者呈垂直状,两侧者上、下唇 皱纹分别向外上或外下斜行,在口角 附近呈放射状排列。 9)颊纹:颊部,鼻唇沟纹外侧,略 与鼻唇沟纹平行。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 3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
(1)面部皮肤皱纹线是老化的征象 (2) Langer皮肤裂线是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
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15
• 4关于面部皮肤手术切口的选择
解剖学差异:眉间、外眦
• 切口方向的选择
面部皮肤皱纹线明显的时候为切口方向 不明显时按Langer皮肤裂线切口
Glossopharyngeal n. Vagus n. Accessory n.
Hypoglossal n.
Stylopharyngeus m. Styloglossus m. Stylohyoid m.
“parotid bed”
5. 腮腺的毗邻 relation of parotid gland 31
腮腺分叶
• 面神经主干和分支平面为界
浅叶(面) 深叶(面)
32
33
副腮腺
34
腮腺
parotid gland
1腮腺的位置 2腮腺管 3穿经腮腺的结构
– 耳颞神经 – 下颌后静脉 – 颈外动脉 – 面神经 4腮腺床
35
(3)腮腺管parotid duct:行程、体表投影、开口部36位
2020/1/9
面部局部解剖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1
• 颜面部:
上 发际 下 下颌下缘 两侧 下颌支后缘
• 分 界:
眉间点 鼻下点
2
面部的分区及表面解剖
• 分区
眶区 鼻区 口区 面侧区:颊区、 腮腺咬肌区和面 侧深区
3
分区
4
面部表面标志
• 1 睑裂(palpebral fissure) • 2 睑内侧联合和睑外侧联合 • 3 内眦和外眦

面部局部解剖课件

面部局部解剖课件

面部局部解剖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
1 面部皮肤皱纹线 • 动力性皱纹线(dynamic wrinkles)
①表情肌收缩的结果 ②老化的征象 ③包括:额纹、眉间纹、鱼尾纹等 • 重力性皱纹线(gravitation wrinkles) 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弹性减弱所致。
面部局部解剖
面部局部解剖
面部局部解剖
面部比例及其它关系
• 1 面部水平比例
大三停 小三停 侧三停
• 2 面部垂直比例 五眼
面部局部解剖
面 部 比 例
面部局部解剖
黄金比例
面部局部解剖
美容角 • 1 鼻额角:125度—135度 • 2 鼻面角:36度—40度
• 3 鼻唇角:90度—100度 • 4 鼻颏角:120度—132度 • 5 颏颈角:85度
腮腺
gland
parotid
• 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腮腺内纵行组横行组 浅叶上缘 前缘 下端 深叶深面
面部局部解剖
腮腺与面神经相互位置关系
腮腺前段:为面神经主干,长约1cm。 于茎乳孔浅出后,并非急转向前,而是在腮腺 后面向下走一短段。此处前方为茎突,后方为乳突, 下方为二腹肌后腹,三者均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
• 切口方向的选择 面部皮肤皱纹线明显的时候为切口方向 不明显时按Langer皮肤裂线切口
面部局部解剖
皮肤
• 1 血管丰富 组织再生及抗感染能力强 创伤时出血多
• 2 真皮含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 3 皮脂腺 毛囊和汗腺
皮脂腺囊肿 疖肿
• 4 表情肌的起点
面部局部解剖
皮下组织
• 1疏松,易于移动 • 2鼻翼和颏部皮肤与皮下组织结合紧密不易剥离 • 3皮下静脉与颅内静脉窦关系密切 • 4内有面神经、血管和腮腺导管走行

[局部解剖学]绪论 头面部

[局部解剖学]绪论 头面部

与口角中点到耳屏间切迹连线中1/3。
腮腺管乳头
(3) 腮腺淋巴结
(4) 穿经腮腺的结构
纵行:颈外A、下颌
后V、颞浅AV、耳颞N
横行:上颌AV、面横
Aபைடு நூலகம்、面N主干及分支
由浅入深:面神经分
支、下颌后静脉、颈外 动脉、耳颞神经
1)面神经 facial nerve 在颅外分三段:
第1段:腮腺前段,茎乳孔至腮腺,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 第2段:腮腺内段,位于下颌后静脉和颈外动脉的浅面,分颞 面干和颈面干,由干再发出颞、颧、颊、颈、下颌缘支。 第3段:腮腺后段,为穿出腮腺的部分。
缘的外面和内面。两层之间有颞中血 管、脂肪组织。
颞肌:深面有颞深血管、神经。
颞肌及颞深筋膜均十分坚韧, 经颞区开颅可对脑起到保护作用。
骨膜: 与颞肌之间有大量脂肪,称
颞筋膜下疏松结蒂组织。
二、颅底内面
(一)颅前窝 anterior cranial fossa
由额、蝶、筛骨构成,以蝶 骨小翼后缘和颅中窝分界。 有筛板、筛孔。 与鼻腔相通。
孔裂多,易骨折。
(三)颅后窝 inferior cranial fossa
枕骨大孔→脊髓、左右椎A、
副N脊髓根 舌下N管→舌下N 颈V孔→乙状窦续为颈内V 舌咽N、副N、迷走N
内耳门→面N、前庭蜗N
小脑幕 tentorium cerebeli
小脑幕切迹 小脑幕切迹疝:
海马旁回和钩下 移压迫脑干和动眼 神经,出现同侧瞳 孔扩大和瞳孔对光 放射消失,对侧肢 体轻瘫
(一)掌握头部境界分区。了解头部重要体表标 志. (二)掌握面浅部血管的行径分布、面神经的表 情肌支及“危险三角”概念。 (三)掌握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内容;腮腺的位 臵、形态及毗邻关系,腮腺导管的行径;面神经的 分段、腮腺床的概念,穿经腮腺的结构。 (四)掌握面侧深区的境界、内容,熟悉翼内、 外肌的位臵和作用,翼静脉丛的位臵和交通;上颌 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分布,下颌神经的分支及分布。 掌握面部软组织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 (五)掌握额顶枕区和颞区的结构层次以及头皮 的定义。熟悉颅顶血管、神经的分布规律,颅内外 静脉交通途径;海绵窦的位臵、交通及其临床意义; 颅底内面蝶鞍区的形态结构.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课件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课件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32
综上所述,翼外肌的浅面有翼丛和上颌动脉;深 面有下颌神经及其分支,其中耳颞神经向后,翼 外肌上缘有颞深前后神经和咬肌神经,翼外肌两 头之间有上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翼外肌下 缘有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穿出。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33
五、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
• 面部及口腔的蜂窝组织间隙是指位于筋膜
颞浅腱膜 耳前腱膜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7
三、腮腺咬肌区
parotideomasseteric region
• 境界
上界:颧弓、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咬肌前缘 后界:乳突和胸锁乳突 肌上部的前缘
• 层次及内容
皮肤 皮下组织 腮腺咬肌筋膜 腮腺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8
腮腺咬肌筋膜
• 来源:颈深筋膜浅层 • 解剖特点:
翼内肌后缘 咽旁间隙
向后 咽后间隙
间隙
间隙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45
• 咬肌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19
腮腺与面神经相互位置关系
腮腺前段:为面神经主干,长约1cm。 于茎乳孔浅出后,并非急转向前,而是在腮腺 后面向下走一短段。此处前方为茎突,后方为乳突, 下方为二腹肌后腹,三者均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
腮腺内段:行于腮腺实质内,分上、下两干, 上干粗且向前上行,下干细且沿下颌支后缘向下行。 两干共发9-12条神经,形成五组分支,即颞支、颧支、 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分别于腮腺上、前、下穿出。
• 境界
颞下间隙、翼颌间 隙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28
上os内t外p前mhqfoae界ut侧侧rhxatiep:ilmol界界atgzneo蝶颧ryry::uregoy骨sabofg蝶下tomp大的eotnahra骨i颌e翼下rdewtt.icoi的部的支prnfabgr和颞too翼的mhonce上下fue突上ettseh颌面saem外部sno骨。dspfo侧和po的stmfhhruat板e颧ea颞phlneniebn下。弓ordofiiorsdin面a。Mbrpeltbyleh。.eeolma-endAattnpeihenanooeatrldreilaandyirnlldti-lofhysbrartaue-ohlytrptneef-zhaotmehyceroetgpeiuouoolotonrpemfawoprtlehafespretturhilpcarefotaaerctrieoconhf

局部解剖学面部24页PPT

局部解剖学面部24页PPT
面部
福建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分区
眶区 鼻区 口区 面侧区:颊区、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
浅层结构
皮肤与浅筋膜 面肌 血管、淋巴与神经:
(1)面动脉 (2)面静脉 (3)下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 (4)Ⅴ、Ⅶ
面肌
面动脉
头颈部淋巴引流
颏下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
E、F、G-与颊神经、 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的关系
下颌神经
8-颊神经 17-耳颞神经 9-舌神经 10-下牙槽神经
面部间隙Biblioteka 谢谢!xiexie!
锁骨上淋巴结
颈外侧深淋巴结
神经
Ⅴ1 Ⅴ2 Ⅴ3

面侧深区
境界:颞下窝 内容:
翼内、外肌 翼丛 上颌动脉 下颌神经
咀嚼肌
颞肌
咬肌
翼外肌 翼内肌
翼外肌
翼内肌
颞下窝(第一层)
颞下窝(第二层)
上颌动脉
上颌动脉的变异
C-多数位于翼外肌的 浅面
D-少数位于翼外肌的 深面

面部局部解剖

面部局部解剖

面部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面部又称颜面部。

所谓颜面部系指上起发际,下达下颌骨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缘之间的部位。

通常以经过眉间点及鼻下点的两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上1/3、中1/3和下1/3三等分,颌面部系由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组成。

一、面部分区及表面解剖(一)面部分区根据面部形态及解剖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各区:眶下区、颧区、颊区、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颧面区和颞面区。

1.眶区 (orbital region) 四周以眶缘为界,为视器所在。

2.鼻区 (nasal region)上界鼻根点,下界鼻底,两侧界为内眦与鼻翼点的连线,该区内为鼻所在。

3.唇区(上界鼻底,两侧界为唇面沟,下以颊唇沟与颏区分界。

唇区为口所在。

4.颏区 (mental region) 上界为颏唇沟,两侧界为口角的垂线,下以下颌下缘为界。

5.眶下区(infraorbital region)上为眶下缘,内邻鼻区,外侧界为上颌骨颧突根部的垂线,下界为唇面沟中点至上颌骨颧突根下缘的连线。

6.颧区(zygomatic region)上界为颧弓上缘,下界为颧骨下缘,前界为上颌骨颧突根部,后界是颧弓后端。

7.颊区(buccal region)前界唇区和颏区,后界为咬肌前缘,上邻眶下区和颧区,下界为下颌下缘。

8.腮腺咬肌区(Parotideomasseteric region)上为颧弓及外耳道下缘,前为咬肌前缘,后为胸锁乳突肌、乳突、二腹肌后腹的前缘,下以下颌下缘为界。

9.面侧深区 (deep region of lateral face)位于颧弓和下颌支的深面,前为上颌骨的后面,后界为腮腺深叶,内为翼外板,外以下颌支为界。

该区亦即颞下间隙及翼颌间隙的范围。

10.额面区(frontofacial region)上界为发际,下界为眶上缘,两侧为上颞线。

11,颞面区(temporofacial region)后界为发际,下界为颧弓上缘,前上界为上颞线。

局部解剖学面部

局部解剖学面部
皮脂腺 →皮脂腺囊肿 毛囊和汗腺 →疖肿
表面有不同走向的皮纹 手术切口方向尽可能与皮纹一致
浅筋膜
皮肤与浅筋膜
浅筋膜
颊脂体 睑部浅筋膜特点
疏松、不含脂肪、易水肿
内有表情肌、Biblioteka 经、血管 和腮腺管分群 神经支配
面肌
血管、淋巴及神经
血管
面动脉
➢ 起止: 起于颈外动脉止于内眦动脉 ➢ 博动点: 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相交处 ➢ 分支:
舌下间隙
位置:下颌体内侧,口底深面。
境界:
上界为口底粘膜 下界为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 前外侧界为下颌舌骨线以上的 下颌骨体内侧面骨壁 后界止于舌根
内容
舌下腺、下颌下腺深部及其导管、 舌神经、舌下神经、动脉、静脉等。
通连:
后通下颌下间隙及颏舌肌间间隙 后上通翼颌间隙,后内通咽旁间隙。 向前与对侧舌下间隙相交通
面侧深区
翼静脉丛
➢ 位置: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
➢ 回流: 上颌静脉 下颌后静脉 ➢ 交通:经面深静脉与面静脉交通
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 与海绵窦交通
上颌动脉
下颌段
➢ 下牙槽动脉 ➢ 脑膜中动脉
翼肌段
➢ 咀嚼肌动脉 ➢ 颊动脉
翼腭窝段
➢ 上牙槽后动脉 ➢ 眶下动脉
面侧深区
面侧深区
下颌神经
➢颊神经 ➢耳颞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颏下动脉 下唇动脉 上唇动脉 鼻外侧动脉
面静脉
面静脉
面部“危险三角”区
血管
淋巴
面部浅层淋巴管丰富吻合成网 下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
颈外侧深淋巴结
神经
三叉神经(皮肤感觉)
➢ 眶上神经 眼裂以上 ➢ 眶下神经 眼裂与口裂之间 ➢ 颏神经 口裂以下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2018/11/1
重要关系3---腮腺边缘的重要结构
? 浅叶前缘 面N颧支、 面横A、 面N上颊支、 腮腺导管、 面N下颊支 下颌缘支
2018/11/1
重要关系3---腮腺边缘的重要结构
? 浅叶下端 下颌缘支及颈支、 下颌后V
2018/11/1
重要关系4----腮腺深叶的深面
? 腮腺床: 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 的深部血管、神经 (颈内AV 、第Ⅸ-Ⅻ对脑N) ? 骨性标志:
重要关系2---穿经腮腺的主要神经、血管
? 面神经 ? 下颌后静脉 ? 颈外动脉
2018/11/1
重要关系2---穿经腮腺的主要神经、血管
? 面神经
后内上-腮腺-后向前越下颌后V颈外A 下颌支后-分两干
2018/11/1
重要关系2---穿经腮腺的主要神经、血管
颞浅V腮腺前内-腮腺 与上颌V-合成下颌后V 分两支 前支与面V合成面总V 后支与耳后V合成颈外V
2018/11/1
显露面神经分支 —— ? 颞支—耳屏基部前 1-1.5cm
颞浅A前1cm-腮腺浅叶上缘出 ? 颧支:耳屏基部及耳垂前缘作一垂直线 耳垂下缘作垂线 -角分线-腮腺上、前缘出 耳垂下缘与眼外眦连线 -腮腺浅叶前缘 ? 颊支:腮腺导管上下 1cm咬肌筋膜上 ? 下颌缘支:下颌下缘 -面VA,浅面面N下颌缘支 下颌角 -下颌缘支 颈外V、下颌后 V- 下颌缘支 -主干 ? 颈支:腮腺浅端下缘
2018/11/1
重要关系2---穿经腮腺的主要神经、血管
颈外动脉
甲状软骨上缘从颈总A分出 下颌后窝深面 下颌支中下1/3-腮腺前内面 耳后A-后内面 上颌A-前内面 颞浅A-上缘
纵行组 横行组 2018/11/1
2018/11/1

局部解剖学面侧区课件

局部解剖学面侧区课件
•21
腮腺咬肌区
o 境界: 上界:颧弓、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咬肌前缘 后界: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o 主要结构:腮腺、咬肌;血管和神经。
•1
腮腺位置及腮腺管的开口
•2
腮腺分部
•3
腮腺管的毗邻及面神经的分支
T-temporal. Z-zygomatic. B-buccal. M-marginal. C-cervical.
•4
穿经腮腺的结构
•5
•6
•7
下颌后静脉
前支
后支
•8
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
颈外静脉
颈内静脉
•9
颈外动脉
颞浅动脉
面横动脉
茎突舌骨肌
•10
耳颞神经
•11
腮腺床
•12
咬肌
咬肌
•13
面侧深区
o 境界:颞下窝 o 内容:
翼内、外肌 翼丛 上颌动脉 下颌神经
•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咀嚼肌
颞肌
咬肌
翼外肌 翼内肌
翼外肌
翼内肌
•15
颞下窝(第一层)
•16
颞下窝(第二层)
•17
上颌动脉
•18
•19
上颌动脉的变异
o C-多数位于翼外肌的 浅面
o D-少数位于翼外肌的 深面
o E、F、G-与颊神经、 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的关系
•20
下颌神经
o 8-颊神经 o 17-耳颞神经 o 9-舌神经 o 10-下牙槽神经

2.面部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2.面部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美貌人群眼、鼻、口裂等颜面主要结构具有高度对称 性,平均非对称率为5.37~1.61%。6个中线附近标志 点(鼻尖点,鼻下点,上、下唇突点,颏唇沟点,颏前点) 与中线的左、右位置偏移均很小(在±0.5mm以内)。 水平断面非对称率均<10%,其中鼻根点水平最低,颏 前点水平最高。越靠近面下部,非对称率有增加趋势。 男性水平断面非对称率>女性。颜面主要结构具有高度 对称性,但非绝对对称。
精选2021版课件
26
2.Langer皮肤裂线
1934年:Duputren用圆锥穿刺尸体皮肤时,其穿刺 口不呈圆形,而呈宽窄不一的线状裂缝,身体不同部位 其裂缝排列方向亦不相同。
尔后,Langer重复了Duputren的试验,绘出第一张 人体皮肤裂线图,并指出皮肤裂线的排列方向是与皮肤 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的。
4)眼睑纹:上睑纹中部垂直,内、外侧部 分别向内、外上方辐射;下睑纹垂直方向或 稍斜向外下,为环形眼轮匝肌收缩所致。
精选2021版课件
24
5)鱼尾纹:外眦附近,皱纹粗细不等,放 射状排列,为环形眼轮匝肌收缩所致。
6)鼻唇沟纹:构成鼻唇沟外侧缘,系上唇 外上方呈放射状排列的表情肌收缩所致。
7)颏纹:颏部,横向排列,是颏部肌收缩 所致。
3.内眦和外眦:分别为睑内侧联合和睑外侧联合处所成的 角。内眦钝圆形,外眦锐角形,外眦较内眦约高3~4mm,为 面部垂直比例作垂线的标志。
精选2021版课件
6
4.鼻根、鼻尖和鼻背:
5.鼻底和鼻孔:锥形外鼻之底称鼻底;鼻底上有左、 右卵圆形孔,称鼻孔或鼻前孔。
6.鼻小柱和鼻翼:两侧鼻前孔之间的隆嵴称鼻小柱; 鼻前孔外侧的隆起为鼻翼。
16.人中:上唇皮肤表面正中,由鼻小柱向下至唇 红缘的纵行浅沟称之。

颌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颌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8
6.鼻唇沟:鼻面沟与唇面沟之 合称。
鼻下点:为鼻小柱与上唇的 连接点 7.口裂:为上下唇之间的横行 裂隙 8.口角:正常位置约相当于尖 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施行口角 开大或缩小术时,应注意此关系。
9.颏唇沟:下唇与颏部之间的 横形凹陷。 10.颏下点:为颏部正中最低点, 常用以作为测量面部距离的标志。 11.颏前点:为颏部最前点
11
主要的动力性皱纹线如下
❖ 1)额纹:抬头纹,位于眉和眉间与前 额发际之间,横向排列,与额肌纤维 方向垂直,为额肌收缩所致。
❖ 2)眉间纹:两眉之间,垂直走向, 下部皱纹常向两侧略呈八字形展开, 与眉间肌纤维方向垂直,为该肌收缩 所致。
❖ 3)鼻根Biblioteka :鼻根部,横向排列,为 纵行降眉间肌收缩所致。
❖ 8)唇纹:位于上、下唇皮肤表面, 唇中部者呈垂直状,两侧者上、下唇 皱纹分别向外上或外下斜行,在口角 附近呈放射状排列。
❖ 9)颊纹:颊部,鼻唇沟纹外侧,略 与鼻唇沟纹平行。
13
(2)重力性皱纹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 肉松驰、骨萎缩和皮肤弹性减弱松弛下垂所 致。上睑部皮肤下垂形成“肿眼泡”;下睑 因眶隔萎缩、眶内脂肪疝出,使皮肤臃肿下 垂,形成“眼袋”。
面部为人体经常外露的部位,是外形美的重 要代表区之一和敏感部位,在功能、形态及外观 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2
面部比例及其他关系
❖ 1.面部水平比例 指面部长度的比例,即三停, 又可分为:
❖ (1)大三停:沿眉间点、鼻下点作横线,可将 面部分成水平三等分。眼、鼻位于面中1/3,口 腔位于面下1/3。颅面畸形主要表现为面上1/3 及面中1/3比例失调;牙颌面畸形主要为面中 1/3及面下1/3比例异常。
口腔面颈部局部解剖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F、G-与颊神经、 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的关系
下颌神经
8-颊神经 17-耳颞神经 9-舌神经 10-下牙槽神经
面部间隙
颏下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颈外侧深淋巴结
神经
Ⅴ1 Ⅴ2 Ⅴ3

面侧深区
境界:颞下窝 内容:
翼内、外肌 翼丛 上颌动脉 下颌神经
咀嚼肌
颞肌
咬肌
翼外肌 翼内肌
翼外肌
翼内肌
颞下窝(第一层)
颞下窝(第二层)
上颌动脉
上颌动脉的变异
C-多数位于翼外肌的 浅面
D-少数位于翼外肌的 深面
局部解剖学面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面部
福建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分区
眶区 鼻区 口区 面侧区:颊区、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
浅层结构
皮肤与浅筋膜 面肌 血管、淋巴与神经:
(1)面动脉 (2)面静脉 (3)下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 (4)Ⅴ、Ⅶ

面肌
面动脉
头颈部淋巴引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