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傅氏通谱
傅姓的来源介绍
傅姓的来源介绍傅姓源出1.出于殷商名相傅说(Yu 音悦)的后裔,以地名为氏。
据《史记殷本纪》和《通志氏族略》所载,商高宗武丁在位时,国势衰微,于傅岩(今山西省平陆东南)找到说,说帮助武丁兴国,修政行德,使天下大治,说的后裔以其居地为姓,形成傅氏。
2.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大由之后,以邑名为氏。
黄帝(一说尧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其子孙以邑名为姓,称为傅氏。
3.出自祁姓,帝尧子丹朱之后,《国语》记载:(周代丹朱之神显灵时)。
4.出自姚姓,为舜帝之后裔,以国名为氏。
据《姓源》所载,古有傅国(故城今山东省枣庄南),舜之裔也。
以国名为姓,称为傅氏。
5.出自赖姓,源自为避难改姓傅氏而来。
据《赖氏族谱》所载,赖氏族人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故有赖、罗、傅联宗之说。
6.出自清代有少数民族改姓傅。
如满洲人傅恒(本姓富察氏)、傅开傅姓书籍(本姓郎佳氏),还有高丽、蒙古、回、马、土等少数民族改为傅姓。
得姓始祖商朝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只兴旺了很短的一个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继位时,国力已经很是微弱。
武丁决定振兴朝纲,可是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为此他一直忧虑。
一日晚,武丁梦见了一个叫说的圣人,此人状如囚徒模样,却口称腹有良谋,武丁笑醒后,命人按梦中模样画成图像,四处寻访。
结果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一个叫说的奴隶,他们把他带回朝中。
说给武丁提了不少关于治国方面的建议,武丁便任命说为宰相。
说执政以后,修政行德,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说的辅佐下,商朝后期达到了极盛,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
因说曾居于傅岩,所以称他傅说,傅说就成为傅姓的得姓始祖。
傅姓迁徙分布先秦时期,傅姓悄悄地活动于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带狭小的地区。
到了秦汉之际,傅宽跟从汉高祖刘邦打天下,以功封阳陵侯,历任齐相和汉丞相,傅姓的足迹已经踏上了山东,加上蜀中夜郎族傅姓和西羌傅姓的汉化,傅姓在汉朝已是甘肃、宁夏、四川的大姓,很快向西南的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迁移。
百家姓富姓起源富姓来源
百家姓富姓起源富姓来源姓氏:【富】拼音:Fu郡望:戚郡名人:富嘉谟,富弼胜迹:缺文献:富氏宗谱册档历史:富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富姓出于姬姓。
春秋时期,周朝中有大夫名叫富辰,是周天子的亲戚,本姓姬。
他在朝中身居高位,很有权势。
他的后人当中有以富为姓氏的,称为富氏,是今天富姓的来源。
还有一支起源是春秋时鲁国贵族富父槐的后代。
补充资料:姓氏起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襄王时期姬姓大夫富辰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周王室有个大夫名姬辰,是周天子的亲戚,在朝中身居高位,很有权势,直言敢谏,不避贵胄,为人称道。
姬辰是周王朝宗室贵族,因其封地在富邑,所以世人称其为富辰。
周襄王姬郑执政时期,为了笼络翟人,周襄王打算娶翟人之女为妃。
富辰又反对,周襄王不听,坚持娶翟女叔隗为妃。
周襄王八年,翟人联合诸戎攻周,周王室打不过翟人,富辰为了保护周襄王血战至死,同宗族的数百人与他一起皆战死于沙场,无一退却。
后来周襄王反败为胜,经历了此次事件,悔恨不已,隆重敛葬了富辰及其子弟兵。
史称富辰为春秋第一忠臣。
在富辰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奉富辰为富氏的得姓始祖,是为齐郡富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公族大夫富父终甥,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公族大夫,复姓富父,名终甥,为炎帝之后。
富父终甥为鲁国大将,骁勇善战,曾在周顷王姬壬臣四年农历10月率军在咸邑击败侵扰的北狄民族,并捕获其首领侨如,“富父终甥桩其喉,以戈杀之,埋其首于子驹之门,以命宣伯。
”这个“宣伯”就是鲁国大夫公孙侨如,为鲁桓公姬允(姬轨,公元前711~前694年在位)的五世孙,因与北狄首领侨如同名,因此富父终甥觉得有趣,要告之公孙侨如。
在富父终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分衍有许多姓氏:富父姓、富姓、终姓、钟姓、甥姓等,皆世代相传,其富氏是济阴富氏。
付氏的历史渊源
郡望:清河郡(堂)、北地郡(堂)。
堂联:(1)版筑宰相第,金玉君子家。上联指贤相傅说,下联指宋代傅尧俞,官至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人们称赞他“清、直、勇”三德兼有的“金玉君子”。(2)盐梅世第,岩野家声。赞誉的是鼻祖傅说及其家族。
唐初,著名学者傅奕精通天文、历法,唐朝政府要他到长安担任太史令、太史丞的职务,因此他在“唐高宗咸亨中,从祖居清河往江南赴任,子孙因此散居各州”。(摘自福建仙游县《罗峰傅氏族谱》·《原序》)现已查明:奕公有子:维光、璧、仁均、兴、觐、现。(他们兄弟的先后顺序,现有的各种族谱均未说明,只好待考。)现将他们“散居各州”的播衍情况简述如下:
由于去漳州的道路被阻,时局发生变化,文天祥等一行人,还未到漳州,就只好改变行军路线,转赴广东勤王,寻找端宗。这年三月间抵广东梅州,五月出梅岭。傅以南不幸逝世于梅州,旦郎、景郎扶柩葬于梅州程乡县(今大埔县)。衣冠在连城北门外潘洋。王、谢两夫人以及长子旦郎、次子景郎均下落不明。三子是郎,名正先(廷),号仰斋,由宁化石壁迁长汀县宣豪里杉树坑、大岭背坑(今连城县宣和乡傅家墙),增广生员,赠礼部侍郎。父亲率长兄、二哥和文天祥汇合勤王后,遵父嘱留在宣豪里作后应。当时社会动荡,他隐居深山老林,自食其力,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后,葬在大岭背坑故居后龙的半山腰。墓坐北朝南,“喜鹊衔枝”形,坟用块石镶成,碑文阴刻保存完好,墓前有华表一对,字已风化难辨。继配陆福金、赵三娘夫人与夫合葬(原配万百五娘墓失记)。子八:念一郎迁广东;念二郎迁朋口;念三郎世居傅家墙;念四郎迁山东(一说迁泉州);念五郎迁潮州(一说迁泉州);念六郎迁福州(一说迁山东);念七郎迁上杭蛟洋;念八郎迁连城县东门,后裔一部分迁山西大同,一部分迁广东饶平县。念八郎第十二代后裔傅成章,于乾隆八年癸亥岁(1743)从饶平迁四川简阳市踏水镇杨李沟。
傅树-傅氏家谱生长之树
95
95
以善承天衍,际铭文如上,志在传家惟孝友,谋能定国乃贤良,
傅元享(fu yuanxiang)
傅元吉(fu yuanji)
94
傅德厚(fu dehou)
行六十三郎,(约生于公元1283 年),
世居江西省临江府新喻县凤巢岭石山里
傅均政(fu junzheng)
傅均用(fu rjunyong)
若和居广东
傅文通(fu wentong)
傅文达(fu wenda)
傅文运(fu wenyun)
傅明一(fu mingyi)
99 傅明二(fu minger)
99 傅明三(fu mingsan)
傅可立(fu keli)
99 傅可玉(fu keyu)
傅明寿(fu mingshou)
迁分宜县始祖
傅友仁(fu youren)
86
86 傅任(fu ren)
86
《石头傅氏族谱》
86 傅璆/茔夫(fu qiu)
《石头傅氏族谱》
86 傅瑀(fu yu)
《石头傅氏族谱》
86
《石头傅氏族谱》
86
《石头傅氏族谱》
86 傅功贵/千一(fu gonggui)
《石头傅氏族谱》
傅功蚤/千五(fu gongzao)
《石头傅氏族谱》
傅功腾/千八(fu gongteng)
88 傅棻(fu fen)
88
傅三一郎/光后(fu sanyilang )
88 傅三二郎/光后(fu sanerlang)
《汉阳傅氏族谱》和《湛江傅氏族谱》
傅念一郎 (fu nianyilang)
《汉阳傅氏族谱》和《湛江傅氏族谱》
傅念二郎 (fu nianerlang)
《傅氏家规、家训》
傅氏家规、家训》《傅氏家规、家训》在中华传统法系中,规约戒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作为国家法律的补充形式,通过调整家族关系,维护家族秩序,起到由下而上的维护和加强国家统治的作用。
规约戒谕是各地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族人的家族法规,是家谱中常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名称和种类很多,如家约、家戒、家法、诫谕、家规、家议、家典、家范、宗禁、祖训、族约、祠约、规范、规约、规条、规矩等,相当于家族法规,内容广泛,基本上为修身、齐家、忠君、敬祖、互助、守法等方面。
在傅姓族谱中,记载规约戒谕的种类很多,现只选录两则于后。
江西省兴国县傅姓家规十条(1)遵纪守法,恪守公德,不酗酒闹事,不聚众斗殴,不赌博盗窃嫖娼。
(2)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按科学办一切事业,艰苦创业,自学成才。
(3)孝敬父母,敬待祖辈,生活照顾,疾病要医治,年老要瞻养,寿终要安葬。
(4)尊祖敬宗,和族睦亲,做到尊老爱幼,敬大恤小,耿新别疏,互相谅解。
(5)搞好家庭团结,做到大小和睦,夫妻恩爱,兄弟互恭,婆媳互敬,妯娌互和。
(6)工作认真负责,做事谨慎肯干,积极完成任务。
(7)生活勤俭朴素,持家节约俭用,不铺张浪费,不怠慢懒惰,不好逸恶劳。
(8)待人和气诚实,不骄傲,不粗暴,不阴险奸诈,不献媚取宠。
(9)做事讲求信义,反对口是心非,言行不一,阳奉阴违。
(10)团结乡邻,友爱街坊,做到患难相顾,疾病相扶,守望相助,喜庆相贺。
四川蓬安傅姓家训七篇第一篇:敬老处家教子为人修身莫忘本,百事首重养育恩。
侍奉父母要孝敬,衣食起居应关心。
问寒问暖常照应,和颜悦色多亲近。
双亲高寿是福星,让其愉快度晚景。
自己尊老树标兵,儿孙一定会效仿。
若是忏逆不孝人,情理不容留骂名。
兄弟姊妹要和顺,互相尊重团结紧。
遇有家事起矛盾,不可反目成仇人。
彼此谅解最要紧,事事顾及手足情。
夫妻和谐心相印,相亲相爱情长存。
计划生育当响应,不可重男把女轻。
教育子女尽责任,严格要求永记心。
从小引导求上进,年少壮志才成名。
刘付氏来历
刘付,读音作liú fù(ㄌㄧㄡˊ ㄈㄨˋ),亦写作“刘傅”,中国姓氏]山底开基始祖刘傅丽川姓氏演化“刘付”原写作“刘傅”。
刘傅,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之后代傅鸾,属于合姓为氏。
中国第二次汉字简化后,“刘傅”的新一代误把“傅”简写作“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开始读书时姓氏就是写“刘付”,但父辈的人现在还是写“刘傅”),目前,在公众场合,一般都以“刘付”代替了“刘傅”,但两种写法都有,都是同一姓氏。
姓氏渊源: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之后代傅鸾,属于合姓为氏。
上古时期,黄帝的裔孙大由(唐侯丹朱之子)被封于傅邑(),故其一部份子孙便以地名称为姓氏,称傅(付)氏。
由于该支傅氏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因此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传至大始祖傅腾宵,为明朝翰林院庶吉士,妻谢氏,生六子。
次子傅鸾,号鸣凤者,即刘傅氏之始祖。
傅鸾应广东都堂韩榜之召,于明孝宗弘元年戊申岁(公元1488年),带了妻子杜氏,背了婴儿,与胞弟一起从福建上杭县城关珠玑巷迁往广东廉江市、化州市和广西陆川县交界处的“山底”(地名)开基。
由于旅途遥远,傅鸾邀请了同巷居住的盟兄刘荣相伴,千里跋涉,历经风雨,当他们才走到广东韶州府境内时,傅鸾不幸患病而逝,遗下了寡妇孤儿。
傅鸾的胞弟与盟兄刘荣继续陪着杜氏带了遗孤傅丽川,历尽辛苦,终于到达广东廉江地区的山底(今广东廉江石角镇山腰管理区)。
不久,杜氏由于身心交瘁,一病不起,盟兄刘荣便担起了“托孤”的责任。
当傅丽川长大成人后,为了回报养父刘荣的承危抚育之恩,便一身承二姓宗祧。
从此百家姓中新增了“傅刘”这个实际以二姓相合的复姓(合姓)。
有一年,刘傅氏二世祖万金(傅丽川)上京考试,报名时即写“傅刘万金”。
考官大惑不解,问他:“百家姓里哪有此姓?你为什么这样写?”傅刘万金把原委说过一遍后,考官很认真地说:“生身不如养身大,生身父母能生你,他(她)们早逝,无法尽父母之责,将你养育成人长志,故养身父姓应放在生身父姓之上,也就是说应将“傅刘”二字倒过来,即刘傅(刘付)。
中华姓氏论坛,世界傅氏宗亲总会
中华姓氏论坛,世界傅氏宗亲总会世界傅氏宗亲总会2004年,平陆县委、县政府计划在2005年四月初八我祖傅说诞辰3340周年时,举办一次傅氏宗亲祭祖和恳亲大会,正在这时,21位傅氏宗亲在北京成立了“华夏傅氏文化研究院”,正好与平陆政府联系上,。
我于2004年10月26日在福建泉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当选为“泉州海内外版筑宗亲联谊会”第三届会长,11月6日第一次参加湖南宗亲在岳阳召开的宗亲联谊会,才真正与北京文化研究院的宗亲联系上,特别是认识了湖北大汉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傅胜龙宗亲,他不仅对宗亲事业非常热心,同时也认识平陆祖地的王引平副县长,从此参与了傅氏宗亲活动这一项事业,。
此后多次到平陆祖地,得到平陆党政领导的热情接待;又多次陪同傅胜龙和其他宗亲到平陆来,才真正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傅说,是中华第一圣人,是中华第一奇人,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发明家、建筑科学家。
先祖的丰功伟绩,祖地人民的热情,平陆政府的重视,深深震撼了我。
2005年初,在三门峡的香山红叶,成立了“纪念傅说诞辰3340周年”筹委会,我被选为筹委会主任,当时,只想把祭祖大会开好就行了。
2005年5月13日,平陆县委、县政府、运城市委书记黄有泉,进驻平陆宾馆,提出我们要借此次活动,成立“世界傅氏宗亲联谊会”的设想,当时我想,时机不成熟,等等再说。
但政府不同意。
我讲谁来当会长,我是坚决不当会长。
13日晚上开预备会,平陆县副书记指定我来当会长,当时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最后,平陆县的苏、傅道杰等人站起来表决。
14日,我找到县里的王县长和市里的黄书记,要求政府为我们宗亲联谊会的成立办执照,他们一口答应了。
所以,在2005年5月14日晚上,在政府的关怀下,成立了。
世界傅氏宗亲联谊总会《傅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世界傅氏宗亲联谊总会《傅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告世界傅氏宗亲书我傅氏宗族历史悠久,版筑家风源远流长。
自始祖傅说开基创业,传世至今,已逾3342年,繁衍后裔达七百多万。
沾化支傅氏家族历史及家谱例修简介 2300字
三一文库()〔沾化支傅氏家族历史及家谱例修简介2300字〕沾化支傅氏家族历史及家谱例修简介史记载:起源于商代二十世君主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是壬戌六年(即公元前一三一九年),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夜梦得圣人名“说”。
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于是乃使百工营之野,得“说”于傅岩中,是时“说”为胥糜(刑徒)筑於傅岩,见于武丁,武丁曰:“果是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
故以傅岩赐姓,号曰“傅说”。
至今三千三百四十年,后裔繁盛,星居海内外。
所以说天下无二傅,尤其是黄河南北更是一家人。
沾化始祖正、通二公。
于前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奉拨民之令旨搬迁数次,后由直隷永平府乐亭县于家寨入籍山东,定居沾邑久山里傅家庄(今冯家镇傅家村),迄今已近六百余年。
自始祖迁来,原有之谱,因兵燹焚毁无可稽考,近三百余年,至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由十四世协理公第一次创修,据口相传说上推仅到七世依次试修。
时隔四十六年,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士刚公第二次续修。
又过四十二年,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德新公再修,以上三次续修,皆以七世祖而后历叙,虽世次井然,有序、有传、有图、有考、凡例、弁言等等,然七世祖以上世次仍无可考,至此当属于不完整之族谱。
六十七后,即中华民国二十年(公元19xx年)第四次当盐、棣、沾三县族众倡议傅氏联谱之机。
俊德、同兴、元海诸公积极响应,谋划重修,为此与乐亭县于家寨族人联系,穷追谱源,幸得重三公发来一函,并寄来沾支谱牒,方知正、通二始祖至七世祖,世次分明,一目了然。
通过来函,方知旧谱云,当永乐二年奉拨民之令旨,族众及其他姓氏由山后刘州横河县至此,自是转拨者若干人,但皆以大槐树为记,而始祖近宗同来者八人,居直隷者三位,其余五位讳烈、英、正、通、清及远宗族众与他姓氏随入山东境内。
更知我支失考的原因,我始祖与乐亭县于家寨始祖支派最近,故昔日往来不绝,而谱书之修亦在此地,自沾二始祖“通”公之后裔九世祖学林公自北返里,道经于此,遂籍便续修,乘风船回家,中途不幸路遇海盗,因财重废命,船主不敢复往,自此披此往来中断,族谱毁无可考。
傅 氏 字 辈 派 语
傅氏字辈派语字辈,是记载宗族世系人名的派语,又称班行、班辈、班次、辈份、辈序、字派、派引、派序、排行、排行歌、排行诗、派辈字、鸿排诗、字辈谱等。
字辈排语通常是一些寓意深刻的四言诗、五言诗或七言诗等。
它是研究姓族群落聚居、家族繁衍、迁徙流转、辨析世系、伦理道德、寻根问祖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将搜集到的全国傅氏部分各省有代表性的傅姓字辈、排行、派语记述于后,以资广大傅氏宗亲寻根、研究、使用与鉴赏。
二〇〇六年仲夏,万盛区怀章祖之后裔,必然、必胜、必谦三大房联合进行编辑《中华傅氏通谱》卷三集。
长房桐梓回龙必然系同次房重庆万盛必胜系合篡著谱。
三房綦江必谦系与綦江其他支系合谱合派另著《中华傅氏通谱》卷四集。
为了让各地傅氏裔孙尊卑有序,长幼能辨,特将傅说祖下的代次,用世系代次来区别,也能从名派对照表中查看代次和辈份。
名派对照表竖列是各地区支系的名派,横列乃是同辈对应的字派。
达到不紊族纲,避免称谓失序之目的。
海外华侨傅氏字辈篇:1、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或地区(源自闽、粤主支)字辈40字:传心延在道,襄赞颂贤良,天启清华象,廷生亮采光,咸熙昭雅化,集庆兆平章,洪福皆同享,联修永发祥。
(注:此字辈适用于本地开基祖傅觌,第二十一世“启”字起依次传承)。
2、福建武荣派:A: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或地区(源自闽、粤主支)傅姓字辈40字:夫卿理世,朝士侯伯,若维孙子,仰承懋绩,于以昭之,尚其及及,修和废启,景瑞斯兴,裕文建武,奕冀恒升。
(注:此字辈自开闽始祖傅实第二十三世“夫”字起依次传承。
祖地南安、晋江、安溪等地傅姓广泛使用)。
B: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或地区(源自闽、粤主支)字辈40字:光宗祚永,树德祥兴,世隆学懋,爵绍祖绅,公忠建绩,景运贤臣,厚汝福庆,谦和为先,文明富有,应万斯年。
(注:此字辈自开闽始祖傅实第三十一世“光”字起依次传承。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中华2267种姓氏宗谱、家谱、族谱目录之三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中华2267种姓氏宗谱、家谱、族谱目录之三展开全文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家谱目录之三截止2012年12月底,中国国家图书馆家谱总数达7678种,其中善本家谱458种、普通线装家谱4680种、新修家谱2540种,总共约5万多册。
家谱原件收藏的总数量,仅次于上海图书馆,在国内位居第二。
编号题名责任者载体册数出版者出版时间1001 林氏续修族谱林光祖1册西河堂清咸丰9年(1859)1002 醴陵汪氏族谱汪鑑5册惇睦堂清咸丰元年(1851)1003 李氏族谱李凤亭8册镇江李氏清同治11年(1872)1004 李氏宗谱李景瀚2册悫存堂清道光25年(1845)1005 来苏周氏家谱周丰彦1册萧山周氏清嘉庆12年(1807)1006 栝松黉源孟氏宗谱孟振民9册松阳孟氏清同治11年(1872)1007 库川胡氏宗谱胡廷鸿1册永康胡氏清嘉庆19年(1814)1008 金华华山季氏宗谱季永球1册金华季氏清光绪14年(1888)1009 江阳何氏宗谱何盓32册敦彝堂清光绪23年(1897)1010 暨阳周氏七年宗谱周应佳11册暨阳周氏清道光24年(1844)1011 暨阳李氏宗谱李宏春15册.崇礼堂清同治12年(1873)1012 枫泾沈氏支谱沈蓉城纂1册敦叙堂清道光3年(1823)1013 枫泾沈氏支谱沈步垣1册敦叙堂清嘉庆4年(1799)1014 范氏宗谱 范行师 1册 鄞县范氏 清道光5年(1825) 1015 东阳周氏宗谱周人逊2册 东阳周氏 清道光17年(1837) 1016 东阳长衢郭氏宗谱 7册 东阳郭氏 清光绪14年(1888) 1017 东阳何府何氏宗谱 1册 东阳何氏 清嘉庆元年(1796) 1018 东阳何府何氏宗谱 1册 东阳何氏 清嘉庆24年(1819) 1019 东阳何府何氏宗谱 1册 东阳何氏 清道光17年(1837) 1020 东山傅氏十三修宗谱 傅业书18册 金华傅氏 清道光9年(1829) 1021 大元吴氏宗谱2册 义乌吴氏清同治11年(1872) 1022 大溪泉塘胡氏谱系 1册 浏阳胡氏 清 1023 常山龙溪樊氏世谱 樊永让 4册 惇叙堂 清同治5年(1866) 1024 博陵邵氏宗谱 邵岳富 1册 汤溪邵氏 清道光14年(1834) 1025 清溪朱氏宗谱 4册 义乌朱氏 清嘉庆18年(1813) 1026 清溪朱氏宗谱 1册 义乌朱氏 清道光10年(1830) 1027 浦阳徐氏家谱1册 浦阳徐氏 清同治10年(1871) 1028 浦阳仙华方氏宗谱 方家信 7册 浦阳方氏 清光绪6年(1880) 1029 浦阳官岩于氏宗谱 2册 浦阳于氏 清嘉庆12年(1807) 1030 瓯川杨氏宗谱 杨隆浩 2册 缙云杨氏 清同治5年(1866) 1031 米峰任氏宗谱 1册 东阳任氏 清嘉庆5年(1800年) 1032 吕氏贞烈编 吕寿昌 1册 永康吕氏 清同治9年(1870) 1033 乐安郑氏宗谱6册 乐安郑氏 清同治11年(1872) 1034 金华南乡雅傅傅氏1册报本堂清光绪19年宗谱(1893)1035 金华艮溪阮氏宗谱阮开合3册金华阮氏清光绪17年(1891)1036 江左王氏宗谱王槐16册仁安堂清嘉庆23年(1818)1037 暨阳鲁氏宗谱2册孝思堂清咸丰10年(1860)1038 暨阳浣东袁氏宗谱袁若采1册端本堂清道光6年(1826)1039 华溪虞氏宗谱12册义乌虞氏清嘉庆18年(1813)1040 傅氏宗谱傅炳梓7册丹徒傅氏清同治9年(1870)1041 蔡氏宗谱蔡思冕1册平阳蔡氏清宣统元年(1909)1042 博龙溪樊氏宗谱樊永让10册惇叙堂清同治5年(1866)1043 包氏旌义宗谱包墨林4册东阳包氏清宣统元年(1909)1044 包氏旌义宗谱包泰3册东阳包氏清嘉庆12年(1807)1045 包氏旌义宗谱包廉11册东阳包氏清咸丰5年(1855)1046 包氏旌义宗谱包大成3册东阳包氏清道光11年(1831)1047 南岑吴氏宗谱1册东阳吴氏清嘉庆5年(1800)1048 浏阳县祠吴氏族谱吴绍刚19册黄泉源堂清同治13年(1874)1049 暨阳开化吴氏宗谱吴日麟1册三让堂清嘉庆25年(1820)1050 璜皌余氏宗谱余开熊2册思成堂清道光12年(1832)1051 华溪武平李氏宗谱4册永康李氏清同治7年(1868)1052 东阳南岑吴氏宗谱7册东阳吴氏清道光5年(1825)1053 大元吴氏宗谱12册义乌吴氏清嘉庆17年(1812)1054 大元吴氏宗谱16册义乌吴氏清道光12年(1832)1055 苞溪李氏家乘 李汝黻 10册 海盐李氏 清道光15年(1835) 1056 虞门曹氏宗谱曹志赓30册 仪正堂民国8年(1919) 1057 虬川黄氏重修宗谱 黄开簇 4册 歙县黄氏 清 1058 祁门江氏宗谱 江筠 4册 义和堂 清1059 浦阳王氏宗谱王祖聪1册 浦阳王氏 清嘉庆16年(1811) 1060 浦阳李溪王氏宗谱 王至坚 1册 敦本堂 清咸丰8年(1858) 1061 浦阳李溪王氏宗谱 王祖袍 1册 敦本堂 清道光17年(1837) 1062 浦阳李溪王氏宗谱 王斯求 浦阳王氏 清嘉庆23年(1818) 1063 浦阳官岩于氏宗谱 2册 敦伦堂 清咸丰7年(1857) 1064 浦阳官岩于氏宗谱 1册 浦阳于氏 清道光5年(1825) 1065 浦阳官岩于氏宗谱 于德起 3册 浦阳于氏 清嘉庆3年(1798) 1066 萍西陂头文氏族谱 文啸山 1册 在兹堂 清嘉庆11年(1806) 1067 明经胡氏壬派宗谱 胡叔咸 12册 黟县胡氏 清道光6年(1826) 1068 龙溪俞氏家谱 俞大赩 4册 婺源俞氏 清乾隆47年(1782) 1069 龙山郭氏宗谱郭贞彦2册 东阳郭氏 清道光7年(1827) 1070 龙池王氏续修宗谱 王全芝 5册 婺源王氏 清道光26年(1846) 1071 柳湖田氏宗谱 田忠明 4册 丹徒田氏 清道光13年(1833) 1072 旌阳吴氏宗谱吴有恒2册 旌德吴氏 清乾隆14年(1749) 1073 京口开沙王氏庚分族谱 王之政10册 丹徒王氏 清嘉庆25年(1820) 1074 暨阳丁氏宗谱丁祖福4册 刻木堂 清同治7年(1868) 1075 绩溪璜上程承启堂程步云3册承启堂清宣统3年世系谱(1911) 1076 济阳郡丁氏宗谱3册 缙云丁氏 清宣统元年(1909) 1077 会稽达郭毛氏族谱 1册 长发堂 清道光6年(1826) 1078 会稽达郭毛氏家谱 6册 长发堂 清道光26年(1846) 1079 古筑孙氏家谱 孙家晖 6册 黟县孙氏清嘉庆17年(1812)1080 丁氏族谱 丁辅周 12册 崇川李彬彬堂 清光绪5年(1879) 1081 丁氏宗谱丁茂业2册 双桂堂 清光绪2年(1876) 1082 大安小墟罗氏重修族谱 罗榜初1册 萍乡罗氏 清嘉庆9年(1804) 1083 陈氏族谱2册 江西陈氏 清道光24年(1844) 1084 昌溪太湖吴氏宗谱 吴如彬 6册 歙县吴氏 清乾隆30年(1765) 1085 包氏旌义宗谱 包绍芳 8册 东阳包氏 清光绪5年(1879) 1086 雅溪卢氏家乘10册 介祉堂 民国18年(1929) 1087 嶽后井塘刘氏六修宗谱 刘宇清20册天禄堂 民国三十二年(1943) 1088 刘氏六修宗谱 刘廷楷、刘廷珍等 35册立本堂民国三十二年(1943) 1089 丁氏宗谱 2册 杭州丁氏 民国 1090 罗阳朱氏家谱 朱世贤 4册 宝山朱氏 民国23年(1934) 1091 刘氏族谱刘梓培13册 敦睦堂 民国3年(1914)1092 上川明经胡氏宗谱 胡祥木 8册 绩溪胡氏 清宣统3年(1911) 1093 石潭吴氏宗谱吴寿根16册 春晖堂 民国19年(1930) 1094 东阳千祥朱氏宗谱 朱春木 3册 东阳朱氏 民国13年(1924) 1095 绥安吴氏族谱4册泰宁吴氏民国2年(1913)1096 郑氏宗谱 郑厚流 8册 书带草堂民国16年(1927)1097 张氏谱书 张子廉 7册 烟台华益印书馆 民国8年(1919) 1098 余氏宗谱 余德炎 12册 尊孟堂 民国12年(1923) 1099 余氏家谱 余天仲 4册威远余氏 民国3年(1914)1100 许氏宗谱许立庄15册 文正堂 民国21年(1932) 1101 新安吕氏续修宗谱 吕继华 7册德本堂民国24年(1935) 1102 五云世家蒙城赵氏宗谱 赵登连8册 存卷1-5 7-9 赵氏民国17年(1928)1103 无棣张氏族谱张体乾8册 萃文印字馆 民国26年(1937) 1104 桐城白阳金社王氏宗谱王之道18册 谟烈堂民国28年(1939) 1105 遂安方氏族谱 1册 遂安方氏 民国 1106 硕范胡氏宗谱 胡凤鸣 8册 著存堂 民国10年(1921) 1107 石马陈氏宗谱 陈德薰 4册 莆田陈氏 民国16年(1927) 1108 沈庆垂堂支谱沈辅卿8册 慈溪沈氏 民国26年(1937) 1109 青浦南村沈氏族谱 沈乃嘉 4册 青浦沈氏民国23年(1934) 1110 桥东钟氏谱 钟才超 1册 南海锺氏 民国 1111 灊阳金氏族谱 金玉堂 16册 敦厚堂 民国24年(1935) 1112 南阳滕氏宗谱 2册 种德堂 民国18年(1929) 1113 南阳陈氏族谱 陈玉麟 3册 长乐陈氏民国22年(1933)1114 南湖何氏宗谱1册 [出版者不详] 民国17年(1928) 1115 南海烟桥何氏家谱 何毓桢 7册 南海何氏 民国13年(1924) 1116 灵川吴氏宗谱吴绍信5册至德堂民国12年(1923)1117 林氏宗谱 2册 浙江林氏 民国24年(1935) 1118 邻水任氏宗谱 任翺 2册 邻水任氏 民国17年(1928) 1119 金氏家谱 金巨源 1册 嘉兴金氏 民国15年(1926) 1120 济阳江氏统宗谱 江巨鏊 6册民国七年(1918)1121 即墨张氏族谱 张明善 4册 高密通德堂印刷局 民国十六年(1927) 1122 合肥沈氏宗谱 沈振乾 6册 八盳堂 民国37年(1948) 1123 关氏谱考 关豫 1册 杭州关氏 民国18年(1929) 1124 古滕张氏族谱 张星洲 12册 民国二十五年(1936) 1125 东安许氏宗谱 余玉 14册 爱敬堂 民国18年(1929) 1126 东安何氏宗谱 何永珍 1册 仁德堂 民国4年(1915)1127 戴氏宗谱戴文广20册 注礼堂 民国34年(1945) 1128 慈东赐亭沈氏续修宗谱 洪曰湄20册 一本堂 民国11年(1922) 1129 春穀强氏重修宗谱 强鸿钧 13册 敦本堂 民国15年(1926) 1130 春穀方氏宗谱 方义林 10册 叙伦堂 民国10年(1921) 1131 陈氏宗谱 陈沛然 24册 敦本堂 民国9年(1920) 1132 陈氏宗谱 1册 浙江陈氏 民国6年(1917)1133 白坭陈氏宗谱 陈可謌 17册 三水陈氏 民国16年(1927) 1134 遵义胡氏宗谱胡位咸7册 惇庸堂 民国24年(1935) 1135 紫阳龙潭朱氏宗谱 朱秀芝 39册 集盰堂 民国6年(1917)1136 烛湖孙氏族谱孙歧1册松江孙氏民国31年(1942)1137 竹冈李氏族谱 李卓民 6册 南汇李氏 民国10年(1921) 1138 朱氏家谱 朱洁甫 10册 松江朱氏 民国24年(1935) 1139 周氏宗谱世系略 1册 浙江周氏 民国37年(1948) 1140 周氏世谱 周绪恪等 4册 民国二十年(1931) 1141 舟山陈氏家谱陈昌平1册 定海陈氏民国30年(1941) 1142 重修南壁孙氏宗谱 孙智敏 1册 杭州孙氏 民国 1143 赭山严氏文三公支谱 周毓邠2册 慈溪严氏 民国12年(1923) 1144越国世家渊源一本之图 1册 绩溪汪氏 民国35年(1946) 1145 银湖吴氏族谱 吴兆蓉 4册 潮阳吴氏 民国9年(1920) 1146 义门陈氏宗谱 陈树桐 10册 重德堂民国4年(1915)1147 姚氏家乘 姚文籹 12册 嘉兴姚氏 民国 1148 杨氏族谱 杨兆梦 4册 景芝文华斋 民国5年(1916) 1149 雁门童氏宗谱 2册 三松堂 民国5年(1916)1150 严氏家乘严宏熙1册 海宁严氏 民国30年(1941) 1151 严陵郭氏家谱三续 郭宏昌 4册 威远郭氏 民国38年(1949) 1152 延陵郡吴氏宗谱吴铭山1册 处州吴氏 民国11年(1922) 1153 雅川李氏大房家乘 1册 定海李氏民国13年(1924) 1154 续修南浔周氏家谱 周庆云 1册 乌程周氏 民国 1155 秀溪王氏宗谱王茂骈4册 嘉善王氏 民国16年(1927) 1156 新安月潭朱氏族谱 朱承铎 14册 新安朱氏 民国20年(1931) 1157 辛氏支谱 辛佩先 1册 民国十九年(1930) 1158 谢氏族谱谢龙文18册宝树堂民国16年1159 夏氏族谱 夏安廷 4册 仁寿夏氏 民国31年(1942) 1160 席氏支谱席德济2册 济宁席氏 民国11年(1922) 1161 歙西汪氏重辑支谱 汪宗海 6册 歙县汪氏 民国8年(1919)1162 熙湖程氏滙修宗谱 程铭信 3册 世忠堂 民国二十年(1931) 1163 西河卓氏族谱卓颖杰2册 卓氏 民国8年(1919)1164西河九龙[林氏]族谱 1册 福建林氏 民国11年(1922) 1165 西冲瞿氏重修支谱 瞿鸿禨 4册 松阳堂 清光绪33年(1907) 1166 五云郑氏尚义公房谱 郑宗周11册 郑氏 民国18年(1929) 1167 五云王氏宗谱1册 缙云王氏 民国5年(1916)1168 五云世家蒙城赵氏宗谱 赵显达5册民国37年(1948) 1169 五团顾氏家乘 顾乃聪、顾乃明 1册南汇顾氏 民国20年(1931) 1170 王氏世谱 王方昇 4册 民国二十四年(1935) 1171 汪氏宗谱汪鹤年6册 永思堂 民国13年(1924) 1172 鼍阳报村头乡许氏族谱 许可鵴5册 阳江许氏 民国元年(1912) 1173 桐城陈氏迁闽支谱 陈遵楷 10册 团荫堂 民国9年(1920) 1174 天水郡赵氏合编族谱 赵墨林16册成文堂 民国4年(1915)1175 唐氏子英房谱 唐佑衡、唐炜琛 9册香山唐氏 民国23年(1934) 1176 汤浦吴氏宗谱 2册 汤浦吴氏 民国5年(1916)1177 遂安方氏族谱2册 永锡堂民国30年(1941)1178 四川简阳吴氏族谱 吴启御 3册简阳吴氏 民国32年1179 树德堂叶氏族谱1册民国(1912-1949)1180 寿州孙氏支谱孙传栋10册寿州孙氏清宣统3年(1911)1181 史氏族谱史启利5册莱阳史氏民国24年(1935)1182 上海倪王家乘钱基博2册上海倪氏、上海王氏民国16年(1927)1183 任氏宗谱任起? 22册旌德任氏民国13年(1924)1184 青溪周氏宗谱7册达孝堂民国1185 潜川王氏宗谱王光普6册三槐堂民国12年(1923)1186 萍邑邓氏族谱邓氏合族10册亲睦堂民国十一年(1922)1187 梅岙周氏宗谱邵国卫1册衍庆堂民国36年(1947)1188 毛氏族谱毛次俸3册毛氏民国14年(1925)1189 马氏族谱马俊光1册莆田马氏民国29年(1940)1190 渌川徐氏宗谱4册新城徐氏民国1191 陇西李氏族谱李宏标1册三友堂民国7年(1918)1192 陇西李氏续修族谱李春蓉四册巴县李氏民国2年(1913)1193 龙山丁氏宗谱丁既朋12册民国2年(1913)1194 柳塘陈氏宗谱10册东阳陈氏民国20年(1931)1195 临溪吴氏族谱吴元孝2册歙县吴氏民国25年(1936)1196 临江尹氏宗谱1册敦睦堂民国15年(1926)1197 两岳朱氏族谱朱云章2册清远朱氏民国14年(1925)1198 李氏族谱李佑平3册安岳李氏民国20年(1931)1199 李氏族谱 2册 李氏 民国(1912-1949) 1200 李氏家谱 李矩中 1册 民国36年(1947) 1201 李氏家谱 李鸿光 1册 青浦李氏 民国12年(1923) 1202 李氏家谱 李佐辰 8册 长山李氏 民国24年(1935) 1203 李氏家乘 李远荣 1册 富顺李氏 民国28年(1939) 1204 李氏家乘 李曾耀 1册 南汇李氏 民国14年(1925) 1205 李氏家乘3册 耕读堂 民国 1206 旌德吕氏续印宗谱 吕朝熙 14册 旌德吕氏 民国6年(1917) 1207 荆林聂氏续修衡山族谱 聂其杰4册 荆林聂氏 民国5年(1916)1208 泾县王一本堂总录 王维墉 1册 民国14年(1925) 1209 晋安杜氏族谱 杜逢时 3册 晋安杜氏 民国24年(1935) 1210 鵁鶄陈氏家谱 陈诗豪 5册 孝友堂民国12年(1923) 1211 嘉善夏氏家谱 夏国垲 1册 嘉善夏氏 民国 1212 季氏家谱 季同禄 7册 沧州季氏 民国13年(1924) 1213 即墨李氏族谱李道桥4册 思承堂 民国13年(1924) 1214 黄山王氏辅德堂支谱 周毓邠1册 慈溪王氏 民国10年(1921) 1215 环山吕氏宗谱 1册 吴宁吕氏 民国14年(1925) 1216 洪氏族谱 洪已任 4册 潮州洪氏民国11年(1922)1217 河南方氏宗谱 方增云 10册 梧冈尚礼堂 民国34年(1945) 1218 何氏宗谱 26册 梅清堂 民国35年(1946) 1219 何氏宗谱何文汉8册顺德堂民国28年(1939)1220 合肥龚氏宗谱 龚照昕 18册 福寿堂 清光绪16年(1890) 1221 海虞翁氏族谱翁同騄1册 海虞翁氏 清同治13年(1874) 1222 [关氏]元昌公家谱 关颂声 2册 番禺关氏 民国26年(1937) 1223 姑熟吴氏宗谱 吴健邦 20册 当涂吴氏 民国15年(1926) 1224 高密张氏族谱 5册 民国13年(1924) 1225 高密杜氏族谱 杜为卓 4册 高密杜氏 民国25年(1936) 1226 枫泾陈氏家谱 陈起凤 1册 民国元年(1912) 1227 飞山洪氏宗谱 洪德明 4册 务本堂民国20年(1931) 1228 方氏家谱 1册 遂安方氏 民国 1229 方氏家谱 方仲权 1册 方氏 民国28年(1939) 1230 杜氏宗谱杜怀诗4册 缙云杜氏 民国2年(1913)1231 东源重修张氏宗谱 张树煌 15册 叙伦堂 民国17年(1928) 1232 东冈寺分支钞谱 朱永治 1册 海宁朱氏 民国10年(1921) 1233 东安徐氏宗谱 徐学坤 3册 东安徐氏 民国10年(1921) 1234 定阳余氏宗谱 余京源 2册 馀庆堂 民国22年(1933) 1235 定阳江氏宗谱江世禄4册 民国21年(1932) 1236 定海孙谦堂孙氏宗谱 孙璧山1册 孙谦堂 民国21年(1932) 1237 慈溪赭山严氏宗谱 周毓邠 4册 奉思堂 民国11年(1922) 1238 春谷蒋氏宗谱 蒋金波4册民国8年(1919)1239 程氏宗谱 程畹香、程凤佐 21册四箴堂 民国五年(1916) 1240 陈氏族谱1册古香室民国(1912-1949)1241 陈氏家谱 陈炳纶 1册 嘉兴陈氏民国11年(1922) 1242 陈方氏谱系陈涓1册 海宁方氏 民国 1243茶园西堡陈贞六里祖家谱 1册中山陈氏 民国10年(1921) 1244 曹氏宗谱 曹时畏、曹时尚、曹时競 28册率性堂 民国三十一年(1942) 1245 保丰圩周氏族谱 周澄清 9册 亲仁堂 民国16年(1927) 1246 宝坻李氏谱稿李大揆4册 宝坻李氏 民国28年(1939) 1247 安徽建德县纸阬山周氏宗谱 周馥11册 世德堂 清宣统3年(1911) 1248 紫阳朱氏家乘朱苏吾1册 恒敬堂 民国9年(1920)1249 浙江湖州双林姚氏家乘 姚美誮1册 浙江姚氏 民国25年(1936) 1250 章氏族谱 章士钊 8册 河间堂 民国24年(1935) 1251 章氏家乘 章合 81册 祀事堂 民国8年(1919)1252 张氏宗谱 张善熏 1册 乌程张氏 民国33年(1944) 1253 张氏宗谱 张涤源32册三治堂 民国12年(1923) 1254 月河陆氏支谱陆树堂、陆树基1册吴兴陆氏 民国25年(1936) 1255 袁六俊三房一支墓图谱系录 袁嘉熙1册 传经堂 民国 1256 余氏宗谱 余殿抡 28册 集贤堂 民国15年(1926) 1257 颜氏族谱 颜永祯 1册 金城颜氏 民国22年(1933) 1258 徐氏家乘 徐国安 4册 中山堂 民国9年(1920)1259 徐氏家乘 徐家鼎 1册 嘉善徐氏 民国18年(1929) 1260 项城张氏族谱张拱宸12册项城张氏民国25年(1936)1261 席氏养初公支谱1册 青浦席氏 民国初 1262西清王氏重修族谱附图 1册 闽县王氏 民国 1263 西清王氏家谱 王子长 1册 闽县王氏民国32年(1943)1264 武城曾氏族谱2册 重庆广文石印局 民国十一年(1922) 1265五云郑氏留思祠知本常谱 1册 缙云郑氏 民国13年(1924) 1266 吴氏宗谱 吴旭昌 3册 海盐吴氏 民国20年(1931) 1267 童氏宗谱童镜川13册 大宗堂 民国二十二年(1933) 1268 汤溪塘头郑氏宗谱 1册 汤溪郑氏民国10年(1921)1269 太原王氏宝山支谱 王锺琦 1册 [出版者不详] 民国19年(1930) 1270 台门陈氏宗谱 2册 缙云陈氏 民国9年(1920)1271 遂阳任氏大宗谱 任正新 6册 积庆堂民国25年(1936) 1272 双溪高氏家乘 高鹰基 4册 归安高氏 1958年 1273 石桥垅李氏族谱 李建荣 2册 鸣凤堂 民国18年(1929) 1274 社前赖氏宗谱 赖宏 11册 永定赖氏 民国2年(1913)1275 上虞罗氏谱 罗继传 24册 贻谷堂 民国13年(1924) 1276 上蒋蒋氏宗谱蒋其?1册 兰溪蒋氏民国5年(1916)1277 上川明经胡氏宗谱 胡祥木 1册 绩溪胡氏 民国 1278 沙溪张氏宗谱 张朝桂 1册 宝山张氏 民国33年(1944) 1279 三槐王氏宗谱 王秀增 1册 兰溪王氏 民国10年(1921) 1280 乔氏宗谱乔先格8册 上海乔氏 民国21年(1932) 1281 砶下溪边蒋氏宗谱 蒋?友 5册 东阳蒋氏民国22年(1933)1282 潘氏族谱3册上海潘氏 民国1283 南通张氏常乐支谱 张謇 1册 南通张氏 民国10年(1921) 1284 罗阳沈氏家乘摘要 沈延台 1册 宝山沈氏 民国38年(1949) 1285 罗溪王氏家谱 王大钊 1册 宝山王氏 民国18年(1929) 1286 罗溪金氏谱略金慰曾1册 宝山金氏 民国7年(1918)1287 罗溪东阳陈氏支谱 陈祖衡 1册 敦谊堂 民国25年(1936) 1288 路氏族谱 路振玉 16册 临淄路氏 民国26年(1937) 1289 鹿城黄氏宗谱 黄福森 20册 崇报堂 民国2年(1913)1290 陇西宗谱李祖佑4册 娄县李氏 民国18年(1929) 1291 龙岩陈锡庆堂族谱 陈耀东 13册 龙岩陈氏民国4年(1915)1292 龙氏家谱 龙源深 1册 松江龙氏 民国 1293 刘氏族谱 刘业 12册 内江刘氏 民国25年(1936) 1294 刘氏族谱 刘国翔 1册 兴宁刘氏 民国9年(1920)1295 刘氏宗谱 刘凤书 9册 敦伦堂民国16年(1927) 1296 凌氏宗谱 2册 湖州凌氏 清 1297 姜氏宗谱 姜嘉旺 10册 渭水堂 民国30年(1941) 1298 江峡周氏宗谱 周茂富1册爱莲堂 民国6年(1917)1299 涧洲许氏宗谱许桂馨、许威 10册追远堂 民国三年(1914) 1300 绩溪县城北城后巷张氏宗谱 张永年6册 叙伦堂 民国19年(1930) 1301 会源蒋氏宗谱6册 东阳蒋氏 民国25年(1936) 1302 黄岩葛癤杨氏宗谱 陶梦松 6册 黄岩杨氏 民国7年(1918)1303 怀邑吴氏宗谱吴桢32册观乐堂民国10年(1921)1304 华峰施氏宗谱 8册 金华施氏 民国7年(1918) 1305 胡氏严陵派支谱胡震和1册 建德胡氏 民国4年(1915) 1306後宅新屋礼房雍和堂房谱 1册 东阳蒋氏 民国3年(1914)1307 横城蒋氏宗谱 1册 东阳蒋氏 民国21年(1932) 1308 海盐孙氏家谱孙锦芳1册 海盐孙氏 民国26年(1937) 1309 海盐丰山徐氏重修家乘 徐丙奎16册 海盐徐氏 民国4年(1915)1310 [龚氏]重修宗谱稿略 龚心湛1册合肥龚氏 民国37年(1948) 1311 高明罗氏族谱 罗锦垣、罗乃彬 13册高明罗氏 民国21年(1932) 1312 高密李氏家谱 李元正 10册 高密李氏 民国23年(1934) 1313 高城吴氏宗谱吴加斌2册 东阳吴氏民国19年(1930) 1314 富阳长春章氏宗谱 2册 富阳章氏 民国 1315 奉川周氏东四房宗谱 周和忠1册 奉化周氏 民国37年(1948) 1316 奉川盛墺周和房家乘 周子锄1册 奉化周氏 民国37年(1948) 1317 凤山南阳叶氏家谱 1册 复兴堂 民国十年(1921) 1318 凤林松溪王氏宗谱 王庆善 6册 民国17年(1928) 1319 芳坂学坦留嘉锺周氏宗谱 周吉文3册 江山周氏 民国22年(1933) 1320 定阳黄氏宗谱 黄起财 2册 敬义堂 民国元年(1912) 1321 丁氏宗谱 丁喜戊 32册 缙云丁氏 民国14年(1925) 1322 瞗邨孙氏家乘孙石如1册 慎德堂 民国11年(1922) 1323 慈溪庄桥舒氏宗谱 舒厚璲 1册 试墨堂 民国17年(1928) 1324 慈溪竹江袁氏宗谱 袁兆墀28册惇叙堂民国12年(1923)1325 慈溪李氏家谱 李贤树 1册 慈溪李氏 民国28年(1939) 1326 慈南徐氏宗谱徐馨桂12册 鸿绪堂 民国3年(1914) 1327 慈东马径张氏後新屋总家谱 张福康1册 慈溪张氏 民国8年(1919) 1328 白竹卢氏宗谱 1册 缙云卢氏 民国7年(1918)1329 朱氏家乘 朱维坤 1册 金山朱氏 民国37年(1948) 1330 重订徐氏宗谱 徐英镜 8册 陈敦礼堂民国10年(1921)1331 郑氏宗谱 郑松山 22册 霞峰裕昆堂 民国20年(1931) 1332 张氏宗谱 1册 继忍堂 民国 1333 云山洪氏宗谱洪锡韩10册 遂安洪氏 民国11年(1922) 1334 余川越国汪氏族谱 汪立中 6册 绩溪汪氏民国5年(1916)1335 岩阳余氏宗谱 1册 遂安余氏 民国 1336 徐坑钱氏宗谱钱让樑4册 丛桂堂 民国16年(1927) 1337 须江周氏五坦总纲谱 周锡福1册 须江周氏 民国26年(1937) 1338 秀峰黄氏统宗世谱 黄潭 2册 民国10年(1921) 1339 岘北周氏宗谱 2册 吴宁周氏 民国21年(1932) 1340 五云周氏宗谱周日希6册 民国37年(1948) 1341 五云陇川卢氏宗谱 卢俊达 29册 民国29年(1940) 1342 五云龙溪冠阳应氏重修宗谱 应昇20册 1949年 1343 五云东川徐氏宗谱 1册 缙云徐氏民国26年(1937) 1344 吴兴沈氏系谱2册 吴兴沈氏 民国 1345 巍东张氏续修宗谱 张昌钰3册东阳张氏民国18年(1929)1346 亭林顾氏支谱顾增辉、顾增耀4册华亭顾氏 民国 1347 坦川越国汪氏族谱 汪大铭 6册 叙伦堂 民国14年(1925) 1348太邑花果园王氏宗谱 38册 三槐堂民国6年(1917)1349遂安县修辑任氏宗谱 1册 遂安任氏 民国 1350 施氏宗谱 施南初 32册 湖州施氏民国23年(1934) 1351 上海唐氏族谱 2册 上海唐氏 民国 1352 濡须萧氏宗谱 萧兰馨等 6册 存仁堂 民国8年(1919)1353 南阳叶氏宗谱 叶万青 18册 尚义堂 民国15年(1926) 1354 李氏宗谱李芹38册 民国二十一年(1932) 1355 旌阳罗湾姚氏世谱 姚文俊 6册 旌德姚氏 民国12年(1923) 1356 旌德东固王氏续修宗谱 王昌榑6册旌德王氏 民国17年(1928) 1357 金谷李氏宗谱 李润藻、李增祥 7册民国二十七年(1938) 1358 蒋溪戴氏宗谱 戴有邻等 23册 民国14年(1925) 1359 蒋氏宗谱 蒋椿森 8册 金华蒋氏 民国20年(1931) 1360 姜氏宗谱 姜荫森 17册 太湖姜氏民国3年(1914) 1361 嘉湖姜氏宗谱 9册 江山姜氏 民国 1362 季氏家谱 季铭瞕 1册 南汇季氏 民国2年(1913)1363 计然村何氏谱江五民2册 世德堂 民国19年(1930) 1364 绩谿程里程叙伦堂世谱 程敬忠6册 叙伦堂 民国29年(1940) 1365 湖山黄氏宗谱 王醒华 22册 慈溪黄氏 民国25年(1936) 1366 宏农郡杨氏宗谱杨达三1册缙云杨氏民国6年(1917)1367 富春龙门孙氏宗谱 17册 馀庆堂 民国 1368 杜氏宗谱 杜文秀 16册 崇明杜氏 民国19年(1930) 1369 丁氏族谱 丁席珍 22册 怀宁丁氏 民国10年(1921) 1370 慈东姚氏宗谱 王载芳 2册 敦睦堂 民国20年(1931) 1371 崇明黄氏支谱黄浏1册 崇明黄氏 民国33年(1944) 1372 婺东莘溪余氏宗谱 1册 金华余氏 民国八已末年(1919) 1373 吴越钱氏七修流光宗谱钱文德6册德本堂 民国3年(1914)1374 吴兴双林镇沈氏家谱 沈蕙笙、沈子槎 2册吴兴沈氏 民国12年(1923) 1375 吴兴荻溪章氏家乘补编 章乃炜1册 吴兴章氏 民国33年(1944) 1376 宛陵蒲塘陶氏宗谱 4册 五柳堂 民国 1377 桐城陈洲刘氏暄公支谱 刘楷模16册 民国7年(1918)1378 天马山张氏家谱张葆熊1册 松江张氏 民国13年(1924) 1379水洋云浦金氏续修宗谱 31册 黄砶金氏 民国35年(1946) 1380 石桥谢氏谱 谢履贞 2册 番禺谢氏民国8年(1919)1381 沈氏宗谱沈九钧15册 白华庄三易堂 民国7年(1918) 1382 山口石林叶氏宗谱 叶桂芳 3册 绥思堂 民国35年(1946) 1383重修刘金二氏合宗家谱20册民国33年(1944) 1384 云间张氏族谱 1册 上海张氏 民国 1385 瀹坑方氏白云堂宗谱 方文蔚4册 歙县方氏 民国19年(1930) 1386 颍川陈氏家谱 陈軮 1册 嘉定陈氏 民国19年(1930) 1387 叶氏宗谱 华锦泉 8册 崇本堂民国10年(1921)1388 徐氏族谱徐宗尧2册青浦徐氏 民国3年(1914)1389 徐氏宗谱徐光瑚3册 合肥徐氏 民国2年(1913)1390 须江郎峰祝氏世谱 3册 须江祝氏 民国26年(1937) 1391 岘西杜氏宗谱 22册 东阳杜氏 民国13年(1924) 1392 西陆董氏宗谱 董河莲 2册 敦睦堂 民国6年(1917)1393 西城张氏宗谱 张志超6册九如堂 民国17年(1928) 1394 湶塘任氏宗谱 任杏江、任仲渊 8册东阳任氏 民国4年(1915)1395 潜阳叶氏宗谱叶锦如29册 益圭堂 民国13年(1924) 1396 蓬溪西乡叶氏续修宗谱 叶德生4册 蓬溪叶氏 民国14年(1925) 1397 蘖岭彭杨氏续修宗谱 杨世珍10册 民国36年(1947) 1398 南阳韩氏支谱 韩文麟 12册 民国22年(1933) 1399 南绥钟氏支谱 钟朝煦 1册 绥江锺氏 民国30年(1941) 1400 吕氏宗谱4册 东阳吕氏民国15年(1926)1401粮头田氏可分六修谱 1册 醴陵田氏 民国 1402 丽川姜氏宗谱2册 江山姜氏 民国18年(1929) 1403 李氏宗谱後附对勘坟图 李子英1册 合肥李氏民国32年(1943) 1404 兰溪三阜张氏宗谱 11册 兰溪张氏 民国 1405 旌义包氏重修宗谱 包聿堃 22册 东阳包氏 民国17年(1928) 1406 锦溪卢氏重修宗谱 6册 东阳卢氏 民国5年(1916)1407 金华华山季氏宗谱 季大容 6册 金华季氏 民国元年(1912) 1408 金华艮溪阮氏宗谱 阮兴礼3册金华阮氏民国14年(1925)1409 江左王氏宗谱 17册 遂安王氏 民国6年(1917)1410 江阳何氏宗谱 8册 江山何氏 民国15年(1926) 1411 嘉善项氏支谱项乃斌1册 嘉善项氏民国24年(1935)1412 嘉定钱氏盛泾支世系考 钱师仪1册 嘉定钱氏 清 1413 滙溪张氏支谱 张暎照 6册 青浦张氏 民国5年(1916) 1414 璜皌余氏宗谱 10册 馀庆堂 民国 1415 黄堂丰氏文献谱 丰桂棻 6册 仁让堂 民国17年(1928) 1416 黄氏家乘 黄岳生 52册 亦政堂 民国3年(1914)1417 环河项氏宗谱 项增寿 1册 金华项氏 民国19年(1930) 1418 淮裔郑氏家谱 13册 江山郑氏 民国2年(1913)1419 郭氏族谱 郭惠南 1册 大浦郭氏 民国18年(1929) 1420 桂林洪氏宗谱洪业远8册 歙县洪氏 民国12年(1923) 1421 官溪胡氏三派宗谱 8册 官溪胡氏 民国10年(1921) 1422 顾氏家谱 顾廷光 1册 嘉善顾氏 民国17年(1928) 1423 奉川俞氏房谱 戴乾 1册 显承堂 民国22年(1933) 1424 枫泾沈氏支谱 沈邦垣 1册 松江沈氏 民国14年(1925) 1425 莪溪朱氏宗谱2册 东阳朱氏 民国3年(1914) 1426 东阳癓国楼氏宗谱 6册 东阳楼氏 民国6年(1917) 1427 东阳南岑吴氏宗谱 1册 东阳吴氏 民国6年(1917) 1428 东阳何府何氏宗谱 2册 东阳何氏民国9年(1920)1429 东湖盛氏宗谱夏增荣3册兰溪盛氏 民国5年。
傅姓的由来
傅姓的起源姓氏:xx祖籍:xxxx:xx说郡望:xx郡分类:以xx父字或名为氏傅姓由来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傅姓是商相傅说的后裔,因居于傅岩,而以傅岩地名作为姓氏。
而《唐书•宰相世系表》也有类似的记载,书中指出,傅姓源自姬姓,黄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以地为氏。
望族居清河郡,清河郡在今河北的清河,枣强及山东济平,高唐等县一带xx姓名人傅姓在中国历史上表现不凡,尤其是汉代之后,如汉高祖的开国功臣傅宽、平不监傅介子、文学家傅毅,三国魏时的哲学家傅嘏、晋武帝的中臣傅玄、傅玄之子傅咸,唐代学者傅奕,宋时礼部尚书傅墨卿,明初将领傅德,清时思想家、医学家兼书法家傅山等,都是傅姓的显达之士。
傅姓起名,看见大量复制的“傅姓名字大全,傅姓姓字大全傅姓牛宝宝起名”之类,不仅与傅姓没有什么联系,其中还有许多笑话,注意不要上当!xx姓字辈辈分xx(1)梁平县虎城镇铜钵村傅姓一脉字辈80字:万代兴隆,永远福寿,文章华国,朝选俊秀,士学明贤,家传忠厚,功惟志崇,德本天佑,伦选以敦,进修为懋,奉先思孝,训子义方,奇才可献,世庄纯良,安上有宇,作邦之克,寄怀正大,应运宏昌,令宿光绍,专送吉祥(此支傅姓于1651年由今湖南省宜章县笆篱乡迁入)(2)沙坪坝区虎溪镇傅姓一脉字辈40字:铉维汝璨堂,金源本炳培,钟泽果光增,镇洪东辉在。
监治植耀基,钦沛桢烈坤,铭鸿荣焕封,钜溥树熙堪。
(3)xxxx傅姓一脉字辈40字:立先思良相,文人继其所,梦卜贤才远,调元赞化溥,同登清朝世,待时应国辅。
(4)沙坪坝区梁滩、兴隆、凤凰镇傅姓一脉字辈40字:长钟三希景,系永尚万祥,国土启文明,自兴显家邦,作相崇山命,兆民用以康,宪法从新政,世代应克昌(前20字于1774年春拟定,后20字于1931年秋拟定)(5)xx傅姓一脉字辈20字:以大祖宗德,其道显家国,朝廷锡恩荣,宏文光世泽。
(6)xx铜鼓镇傅姓一脉字辈8字:克国光文,风xxxx。
(7)xxxx各支字辈:①xx石学堂支系老字辈20字:元文德庆炳,国朝世相家,忠孝以为本,光必大荣华。
傅姓文化初探资料
源流四
舜帝之后裔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源》的记载,在上古时候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有的史书 上亦称其为“复阳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候塘 村,“城周十余里,中据土山”。据典籍《国语·郑语》中的记载,傅阳国为 商王朝大彭国陆终所封,姚姓,为陆终第四子。这个古国在春秋时期因孔子 之祖孔纥(字叔梁)曾在此地作战,并以双手勇托溃落的傅阳城门框、掩护士兵 和民众撤退而闻名遐迩。傅阳国后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 灭,其后,该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后省文简 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一个传奇——从奴隶到宰相
商王武丁是一位胸怀远大,懂得励精图治的帝王。他即位之前,曾经 生活在民间,比较了解社会底层的实际情况。即位以后,三年没有理 政,国事全由冢宰代他管理,而他则从旁观察了解,思索复兴殷商的 方略。但贵族中找不到理想的得力助手。其实,他心目中是有人选, 就是他在民间生活时结识的智者傅说,所谓梦见圣人,那只是他无奈 中的一个手段而已。他相信傅说能辅助其成就大业,但他深深地感到 ,在那个贵贱等级分明的政权环境中,启用一个身份被定义为奴隶的 人,就是越“雷池”。要不拘一格选拨人才,必然会遭到王公权贵们 的坚决反对。怎么办?商代的人十分相信鬼神,武丁就巧妙地利用了 这一点编个故事:上苍托梦引见,一个可以辅政的圣人,就在王国之 境中。并叫人按其梦中所见圣人面貌神态画成了画像。先对照王朝官 员进行寻找,没有一个人对得上号,便派郑达等大臣们到处去寻找。 结果,在傅险(亦即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以东的圣人涧),找到一个相 貌完全对号,叫做“说”的人。
傅氏百代源流世系
中华傅氏源流世系汇编第一世始祖傅説黄帝裔孙大繇之后。
帝局之次子。
字君访,讳鹗荐。
据《史记·集解》引西汉孔安国注,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
说贤良而隐于此,代胥靡筑之。
殷高宗得之,举以为相,辅佐武丁数十年,殷国大治,成为殷商贤相。
述作《说命》三篇,成为后世帝王治国经典;创造版筑技术,首开世界营造先河。
山西平陸太臣村人氏,据世代相传,生於農曆四月初八,是中華上古奴隸制社會殷商王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建築學家和橋樑道路專家,創造版築,首稱先聖,帝賁良弼,尊師擢相,輔佐高宗武丁,開創輝煌盛世,著《說命》三章,乃曠世哲言,古今治國典範。
總百官咨學,修天文曆法、創興協田、冶煉青銅、發展甲骨文。
為相五十六載,誥封陝州郡公,歿於前一二四六年,享壽八十九歲,葬虞步界下聖人澗馬趵泉頭。
有傅相陵“商相傅說之墓”碑刻。
敇封“神文睿智啟聖王”。
其思想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起源文化,是儒家、道家之魂,諸子百家學術之啟蒙文化。
被敬尊為夢父、寑父、天神、天策星,更奉为“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的天上星宿。
是華夏第一聖人。
平陆历代建有傅相祠奉祀。
妣:姜氏、严氏、张氏。
子三:奇、宣、恒。
第二世奇説公长子。
字国祥。
继承父业为商武丁、祖庚、祖甲相。
妣李氏。
子卣。
宣説公次子。
字国瑞。
商祖庚时以功封夔城大夫,食邑三万户。
妣郭氏、朱氏、苍氏。
子二:企、继。
恒說公三子。
字伯征。
商帝祖庚时人,以父荫袭夔城大夫,食邑三万户。
妣姬氏。
子:怀安。
第三世卣奇公长子,字著璋。
妣王氏。
子阔。
企宣公长子。
妣谢氏、房氏。
子明。
继宣公次子。
商祖庚时袭父职为夔城大夫,食邑如故。
妣仇氏、陈氏、车氏、伊氏。
子谆。
怀安恒公子。
世袭夔城大夫,食邑三万户。
妣陈氏、车氏、伊氏夫人,子仲乐。
第四世阔卣公子。
妣、子未详。
明企公子。
商廪辛时为将军,官至三正。
妣张氏。
子照。
谆继公子。
字仲乐。
袭夔城大夫,食邑如故。
妣端木氏。
子三:松、柏、梅。
百家姓富姓姓氏源流_百家姓富姓由来
百家姓富姓姓氏源流_百家姓富姓由来富氏最早发祥于今山东中西部地区,早期主要在山东、河南一带居住繁衍。
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十九位门阀。
接下来由店铺给大家带来百家姓富姓姓氏源流,希望大家喜欢!富姓姓氏源流富(Fù)姓源出有三:1、出自姬姓,黄帝、炎帝之后各一支,以人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期,周襄王时有姬姓大夫名富辰,是周天子的亲戚,在朝中身居高位,很有权势,直言敢谏,不避贵胄,为人称道,他的后代有的以其名字为姓,称富氏。
又据《元和姓纂》载,富姓是周大夫富辰的后裔,另鲁公富父终甥的后裔中也有单姓富的。
根据富辰是富氏始祖推算,这个家族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望族居齐郡(今山东省临淄县),是今天富姓的主要来源。
2、出自姜姓,春秋时鲁国有公族大夫富父终甥,为炎帝之后,其后人以富父为氏,后又简化为单姓富氏。
望族居济阴郡(今山东省定陶一带)。
3、出自满族中的富姓宗族。
在今日辽东地区满族中的富氏与傅氏,为同一原始满族姓氏中富察氏的后裔。
富与傅二者之间,只是在冠用汉字时所出现的同音异字。
满族富察氏是清代道光末年,仿效汉族文化习俗,取其满族“富察”氏多音节姓氏中的第一个音节富、傅,而冠用的汉字姓。
得姓始祖:富辰。
春秋后期,周王室日渐羸弱,诸侯已不大听命。
周襄王时,因郑国与楚相通,就想攻伐郑国,于是周襄王准备向西戎族翟人借兵。
大夫富辰反对这种借外族兵力的做法,他对周襄王说:“郑国虽有不对,毕竟与周同宗,是兄弟关系,而翟人凶狠残暴,若向他们借兵,无异于引狼入室。
”襄王不听劝阻,向翟人借兵,夺了郑国栎城等地。
为了笼络翟人,襄王又打算娶翟人之女为妃,富辰又反对。
他对襄王说:“翟人有功,表彰慰劳一番就可以了,怎么能以天子之尊娶外族之女呢?翟人本来就贪婪,如果联姻,翟人就会觊觎中原了。
”襄王又不听,娶翟女叔隗为妃,宠爱无比。
后来叔隗与襄王的弟弟太叔私通,被襄王发觉,太叔就逃到翟人那里挑拨离间。
遗爱堂家谱十五世全谱
世有守朋怀高赵芦沟北夏庄字辈盐城夏氏谱系考族之有谱,所以述既往,传将耒,使人知之,水有源,木本之义而发其孝子悌之心者也,既不可遗忘,尤不可荒渺,在昔,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余祖姒,部夏后氏,余祖夏氏传自崇伯鲧,己历世十有一矣,阅治水而开夏,华族首朝,间少康中兴,至桀失朝,散落四方,本支阅七十二世楚惠王灭杞,杞亡,简公弟佗奔鲁,鲁悼公以佗为大禹之后,封夏阳候,因称夏候氏,此夏氏之一变也,阅三世至钩远公去侯称夏氏,此夏氏之再变也,迨夫道真公婴从汉之高祖定天下,赐爵昭平侯,裔孙颇尚平阳公主,越九年,坐罪国除王,隋外家姓,号孙,公主二子.遂亦从母姓,此夏氏之三变也,宣帝元康四年,诏高祖功臣,失候者复爵,失姓者复氏,始夏候氏姓,此夏氏之四变也,又越世三十有六,三国两晋,书记公显仕唐.以直芗忤武宗旨,会昌四年,弃官隐九江,复去侯称夏氏,此夏氏之五变也,嗣后历(光庭公洼、深、洪[显清] 思凤.)宏祥、元祥相 . 忠. 昱. 奂.承皓.(文乔).安期.伯孙 .炳. 采. 子显 . 圭.绸. 纯.武. 遐 . (天培.天孙,)(克宽,)知孙.(智孙)丶若水[其六].[七六] 凡十九公皆姓夏氏,遂不复变,至七六公始迁淮之盐城,为盐城夏氏之鼻祖焉,盖谱系不可遗忘,故历叙由耒,以见渊源之有,以示删书,断自唐虞之意云尔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仲夏谷曰旦十四世孙圣锡谨撰并识夏氏婺源世系原稿抄附祖字重五号御龙,原藉徽州婺源县清华街,行列七十有二,群呼为七十二朝奉,相传先世为大禹苗裔,世降系分,莫能尽稽,始自吾祖御龙公始,昆季三人,长御龙,仲御凤,季御虎,家业颇饶,木山林立,后分事生业,御龙公客广陵,事盐荚,逐家於扬,御凤公偕弟祟丝绸,张市于姑苏阊门,御虎公则守徽之本山焉.元至正间,和阳王兵取徽州,婺无宁日,御虎公携眷挟资,徒就仲兄,是时江南多事,民不聊生,因同渡江北,就长兄谋厥所依,各携眷过高邮地界,首镇泊舟湖干,遇一老人鹤发童颜,飘然若仙.祖异之,与之语曰;仆江南,避兵北奔,日暮途穷,不识何方,远害全身乎.老人曰,观汝三人,气宇不凡,发祥有自,当为汝计之,各谋一地,何如.此去镇东不远数十里地,名宵陵岗,土地僻,水陆宜治,可以耕种,乱亦可以避兵,祖长跪谢教曰,此其一也,二将安之?老人日,北去淮安盐城其图,民殷地阜,清河亦善地也,相机处立,其无昝,吾祖询老人姓氏居地,老人曰,吾姓张,去此不远,姓好田里,喜居家宅之北,吾祖拜送,约数不远,忽失所在,且惊且喜,徐悟曰,异哉,此土神教我也,从此各定所向,二祖住盐城,三祖往清河,家业亦隆,然而此起,吾祖遵老人言,创业宵陵岗,安土神於宅北.盐城清河亦如此,吾祖遂作邮民矣,娶闾氏,生子一,继何氏,生子三,后户蕃丁众,迁业邮之北门,镇淮厢室联,三市璜接东西为高邮世系所传,云后世子孙考本宗渊源,合之婺源,本系庶为千万世不朽之谱可耳.录高邮夏氏渊源序前尊太守公为始祖,后奉原五公为始祖,至兆瑞公力辩,方定以七六公为始祖,源一公为二世,原五公为三世,太守公为四世,可谓知所推矣,圣主之制为报本之中,报本追远,必推其始.余先年曾阅高邮讳际良者,抄录之谱,序云;宋末兵起,有徽州婺源县籍御龙,御凤,御虎昆季三公,自苏州避兵来至高邮界,遇老人为之各谋一地,分为三处,御龙公居高邮,御凤公居盐城,御虎公居清河,切念;御凤公既为来盐之主,岂非夏族之始祖乎,余始见此,曷胜茫然,告之族中诸老,皆曰是,余既而思之,犹未敢遽定焉,盖以盐邑夏姓传者不一其地,觅之他地,谱谍无征,恐涉荒渺,后人疑心,则唯际良所录载之,以为后世子孙留心咨诹,以定於一可耳.十五世孙同云谨识嘉庆七年壬戌冬,十五世孙同云重录增补命名二十字,自十八世起,循序接次,以及无穷,不可紊乱,仅载於后世守期咸正斯文继大宗家修绍祖德廷献庆时雍建湖武家港支系谱在原二十字后又增补命名二十字,虽未经全系族推敲,但也未见与前二十字有矛盾之处,故采用,仅载於后生鸿成敬业仁荣诏晋华学古举圣卿国义常万立会稽堂字辈是:廷永开长山岩守正盐城夏氏家谱续修记盐城楼夏夏氏族谱创建于明代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见廷芳公建祖墓表序文),迄今已五百五十余年,其间族人经过五次续修.初修于清康熙甲戌年.(公元1693年)再修为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8年) 3修为清乾隆38年,(公元1774年) 4修为清嘉庆七年,(公元1803年)五修为清光绪乙亥年,(公元1875年)本次为六修,时在2006年为续修家谱小记翻阅家谱,回眸百年,却尽显历史的悠久与沉重,因为从印刻着斑斑历史痕迹的家谱中,看到的往往是先辈们留下的不平凡的行走足印,感悟的是家族精神,随着不同时代在不断涌动和流变,这是一个苍茫旷远的历史和深厚博大的现实之间的对话.是先辈和后人之间的近距离沟通,使我心旌震荡,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自豪感和沧桑感.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任何一个家族的家谱,无不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当然夏氏家谱也不例外.自清朝光绪元年续修的本支一世祖七六公由九江始迁到建湖楼夏后的夏氏宗谱共八卷十本.虽历经乱国时期.战争岁月.文革时代.穿越了漫长的时光隧道.迄今却仍然无损.完完整整保存了一百二十余年.岁月蹉跎,家谱犹存,这乃是我夏氏家族之大幸.近几年来,族人以寻祖归宗为尚,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将中断一百余年的家谱续修成册,奉献於世.了却了夏氏本支传人的心愿.这次续修虽不是总谱.但编入的支头较多.原谱文字一字不少.提供了精确,科学的史料.很有历史史料价质.可喜可贺.其他门支可以以此考证.家族的的理念.应该是民族精神的缩影.夏氏家谱既是夏氏族史.同时也见证了人类大繁衍,时代变迁,社会变革和发展.续修家谱一百年太久,十年一登记,卅年一续修.比较适宜.续修家谱是全家族人的心愿.是孝敬先辈的体现,是缏策夏氏子孙的举措.是对历史和后人的负责.家族情,民族心,振兴我中华,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正是在这种感召下,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一种涌动激情和智慧的思考,对历史和人生坐标去寻找新的审视角度.张扬和反思家族精神的全新领地,使族人在华夏浩瀚的历史长卷之中.继先人之遗志,以仁为本.扬我家之精神,沙起雷行,以沉雄壮阔的大乞概和大手笔,飞天长啸,尽情挥洒.年年岁岁,一代又一代谱写华夏新的华彩乐章,祭奠先人.激励后人,兴旺家族,振兴民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为祖争光.荣宗耀祖这乃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我想这也是应该成为全家族人共同之心声吧.夏振亚题於上海三栖堂已卯年五月二十八日印章江东人印章夏振亚族谱正文笫一世始迁祖七六公.讳号与生卒年月俱失传.娶傅氏.失所生之地.生三子长源一.次源二,季源三. 又娶单氏.乃张三四都单家庄单院判之女也.公业儒.居本县永福乡仇垛.西三都沙沟镇仁和桥南.后从先莹葬至本镇王祥庙石梁溪西.潭湾.今蒋沣州茔域之南是也.夏氏渊源甚远.然恐涉于荒渺.现据知实,以公为第一世祖.二世源一公七六公长子.娶潘氏.失所出.生子原五.公业儒.教授乡里.元末同潘恭人合葬本庄张三四都郭家庄西北原,其地乾山巽向丶水从西北单家庄荡来丶自墓前曲折于庄中穿流出东南塘河丶达射阳湖入海.原五公置产于此丶源二公七六公次子丶失传.源三公七六公季子.失传.上二公世远谱亡.讳号事迹不得其详.三世原五公讳应时.字润甫源一公子.娶钟氏氏乃本县张三四都马王庄钟八六公女也.生二子.昕一.昕三.一女适石人头王.纳吉氏.乃马逻乡吉元一女也.生子昕二.昕四.昕五.昕六.一女适在城张.公貌伟奇.深沉有大志.少时以功名自见为兵部侍郎参军.升义兵万户候.守泗州.寻归本贯.守盐城,元末兵起.挂冠不仕.生元延佑庚申 1320年六月初三.卒于洪武葵亥< 1382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附葬源一公莹东南冢.寿六十四岁.钟恭人生元至顺庚午< 1330年> 卒于洪武丁丑1398年七月初三日,寿六十八岁,吉氏生元至正壬午 1341年.卒于洪武丁丑1390年八月二十八日.寿六十五岁,先俱厝运盐河西塘沥河南.至永乐癸卯年十二月十九日始合葬于原五公茔.葬之日.有鹿一群.约二三十只自远来,乡人狄九公等打获三只.同为致祭.乡人以为大祥事也.四世昕一公讳升字景高.号冰鹤.一号虚舟知衢莱府.原五公长子.钟恭人生.娶李氏.本邑东三都朱家湾刘庄李十九公女.恭人名观.字汝仪,生三子.长荣一.次荣五.荣八.女一适在城张公鼎.一适唐家庄吉公宣.公滴长沙时钠徐氏.乃衢州府常山县一都人.生子荣十三公.一女适在城荣.公顺官东莱时.纳袁氏无出.公左肘下有黑鼾瘢,似人形,戴幞头.公南向坐,其形俯伏西北.东首仰卧,其形西向而立.左足下有黑痣.大如豆.风鉴者渭之贵相,自幼颖悟过人.克自树立.洪武初以春秋充邑诸生,丁父忧去学,乡老举任阴阳官.以事谪长沙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为求贤事.钦取赴京试中式.除浙江衢州府开化县令.永乐七年< 1401年>升衢州府知事,二十年.会巡抚考覆州县.公抗直不屈,遂诬以事.照例问送直隶美峪千户所.洪熙元年<1425年>.正月十三日.户部尚书夏原吉传圣旨;衢州府知府夏升.今在那里,着法司查来.钦遵查得,夏升先任衢州府知府,于永乐二十年九月十八日照例遣戍直隶美峪千户所去讫.十七日早,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等具本于奉天门奏闻.奉圣旨; 着兵部差人去取耒,钦此,都察院着舍人王斌取到.四月初九日,吏部尚书蹇义引见奉天门.奉圣旨; 夏升.本着你去衢州.今山东莱州府缺.你且去知莱.公自到山东.焕然为六郡称首.有奸吏不得遂其志.织事诬公.而耆民数千人条.公便民善政达于宪台.宪台上其事.宣宗知公名.命复厥职.至宣德十年< 1436年> 九月初七卒于官.公生元至正乙已1360年七月十七日午时.寿七十一岁,正统二年<1438年> 五月初一日葬润甫公莹南弟二冢,李恭人生元至正甲辰<1366年>七月十三日申时.卒于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八月二十八日.寿八十七岁,徐氏生年日俱失传,卒于宣德五年 <1431年庚戍>三月三十日酉时.袁氏生元至正< 1366年>丙午十月初十.卒于正统七年 <1443年>八月初一日已时.寿七十七岁.俱于景泰五年< 1455年>甲戍二月二十五日丙午合葬于昕一公莹.昕二公讳豫字景怡原五公次子.吉氏生,娶单氏生子安昕三公讳履字景和原五公季子.钟恭人生,娶时氏,嗣失传昕四公讳震字景威原五公四子.吉氏生,娶王氏,嗣失传昕五公讳观字景隆原五公五子,吉氏生,娶王氏.嗣失传昕六公讳恒字景年原五公六子,吉氏生,娶傅氏.嗣失传五世荣一公讳葵字孟芳知衢莱府景高公长子.李恭人生,娶李氏,生三子.长宗次宁次宣.公生洪武辛己十四年, <1382年>六月初四日,卒年月日俱失传.葬源一公莹笫五冢.荣五公讳芸字道芳知衢莱府景高公次子.李恭人生,娶本邑镇抚李公女.生子长宏,次宝,次富.继娶卢氏生子.长宠,次宙,次宇,公生洪武甲申年月十六日,卒于年月日失传.葬源一公莹侧.荣八公讳萱字廷芳荐举山东即墨县令,知衢莱府景高公季子.李恭人生.娶本邑西三都朱氏.生三子.长宥,次完,次寄.三女失所字.纳陈氏,山东登州府招远县曹孟社陈桥一公女.生二子.曰崴.曰贞.公以文学才行荐授山东即墨县令.因父冰鹤公卒于官.扶柩南归.隐居不仕,赋性耿介. 敦孝笫.睦宗族.和以处众.公正不谆.生于洪武二十八年<1398年> 十月十六日.寿八十一岁.卒时失传,临终有词曰; 八十一年寿数若干粗励文章生来性善合柔刚堪列中人之上尔生母育罔报君恩相泽难忘积书万卷子孙装去也神清气爽,成化甲申年淮安府盐城县八十一叟举贤良方正夏萱廷芳书于一心堂.大明成化十八年岁次壬寅十一月乙未朔.越初八日壬寅葬于张三四都郭家庄后河.水从西南来绕茔前而去,墓地一方.长十二步,东西阔十步.荣十三公讳蓉字世芳知衢莱府景高公弟四子.徐氏生.娶氏失姓,生二子,长实.次恩.公生永乐丙戊年十月初三日.卒年失传.莹失其所.六世讳宗字文伯孟芳公长子,娶孙氏,生子长镇,次钦,三珏,四鸾.讳宣失字孟芳公次子,氏失姓,生二女,一适薛,次适李.无嗣.讳宁失字孟芳公季子.氏失姓,生子钢.一女适郭.讳宏失字道芳公长子.氏失姓.生子长淮次深讳实失字道芳公次子.氏失姓,生子汶讳富失字道芳公季子.氏失姓.生子长清,次涟.次浣讳宠字文德道芳公四子.娶许氏.生子长浩.次满.次济.公生卒年失传.适葬本庄沟东正一冢.讳宙字文宙道芳公五子,娶沈氏.生子渊讳宇字文质道芳公笫六子.娶谢氏.生子广德.讳育字文泰即墨县令廷芳公长子.朱孺人生娶史氏.生子广立.继娶杨氏无出.讳完字文全即墨县令廷芳公次子.朱孺人生,娶刘氏,生子广年,寿三十八卒.时为天顺八年 1464年.讳威字文弼即墨县令廷芳公弟四子.朱孺人生.娶杨氏无出.继娶汪氏.生子广柱,广仁,广义.二女一适潘.一适滕.讳成字尚受即墨县令廷芳公五子.陈氏生.娶周氏.生子广才.广龄.广禄.侧室裴氏生子广信.又纳冯氏.生子广誉.广庆. 公有遗命析产.六子分券文.略云;侧室裴氏.冯氏先故世.同妻周氏年逾八旬.诚恐今后子孙众多.争短竟长.负辱先人.周氏栉凤沐雨.胼胝之苦. 家产增益不忝.所生深期六子.务耕务读.专于艺业.念创业之维艰.思守成之不易.为笃孝子. 读此则知公及周孺人德器深 .故子孙繁衍.虑嘱不洚祖宗之训.诚戒勉为身后之贻也哉. 生弘治年.以寿奉恩诏给冠带.生卒年时失传.讳贞字尚受即墨县令廷芳公弟五子.陈氏生.娶李氏.号妙真.乃本邑西三都宫河头李十九公女. 也生五子;长广喜.次广明.广烈.广仁.广义.继娶邹氏.号妙秀.无出. 公生正统十二年.<1447年.>闰四月十一日卯时.寿六十岁.李孺人生正统戍晨九月初二日.终于弘治丙辰四月二十二日.寿四十九岁.讳实字文诚世芳公长子.氏失姓.生子鳌讳恩字文惠世芳公次子.氏失姓.子失传七世讳镇字汝漳.文伯公长子,氏失姓.生二子.长谨次雍讳钦字汝敬,文伯公次子,娶郁氏,生五子,珑.瑞.琥.齐.整讳珏字汝钦,文伯公季子,氏失姑.生二一.长鹏.次昆.昆旁加一鸟字.一女适兴化.讳銮字汝和.文伯公第四子,娶杨氏.生二一.长玺次壁.二女一适赵.一适陈讳钢失字.宣公子.失传讳淮失字,宏公长子,氏失姓,无嗣讳深失字,宏公次子,氏失姓,生二子.长诘.次论讳文失字,宝公子.氏失姓.生二一.长稠.次标.讳涛央字.富公长子.氏失姓.子失传讳涟一作濂失字.富公次子.氏失姓.子失传讳浣失字.富公季子.氏失姓.生子盘讳浩字光辉.文德公长子.娶汤氏.生子长岜次柏.公生卒年月日俱失传.合奔文德公莹昭一冢讳满失字文德公次子,氏失姓.子失传讳济字光华.文德公季子,娶陈氏.生四子.梅.樽.楠.栋.公生卒年月俱失传.公葬文德公莹穆一冢讳渊字广远.文宙公子.娶杨氏.生子长松次枝.继娶金氏.生子柿讳广德失字.文质公子.娶杨氏.生子植讳广立字光振.文泰公子.娶兰氏.生子长训.次讼.次谅.沃评.一女适齐祁.所生四公俱失传邑庠生讳广年字光太.文全公子.娶朱氏.无嗣讳广才字光儒.尚受公长子.娶单氏.生子长让次谔.二女一适瞿.次适金.继配葛氏无出讳广龄字光岳.尚受公次子.娶虞氏.生子良臣.二女一适冈门王.次适单邑痒生讳广禄字光爵.尚受公笫三子.娶钱氏.生子长谟.次诏.次哗.一女适唐.莹葬王家港讳广信失字.尚受公第四子.瞿氏生.氏失姓子失传讳广誉失字.尚受公第五子.冯氏生.氏失姓子失传讳广庆失字.尚受公笫六子.冯氏生.氏失姓子失传讳广桂字光道.文弼公长子.娶姜氏.生子征.失传讳广义字光和.文弼公次子.娶颜氏.生子询.失传讳广喜字光荣.尚安公长子.娶沈氏.生子长谧.次渝.次访.二女一适陈.一适宋.公生成化壬辰.终于嘉靖十年.莹在郭沟头西北大路之西.在上三冢.讳广明字光远.尚安公次子.氏失姓.子失传讳广烈字光业.尚安公季子.氏失姓.子失传讳广仁字光德.尚安公第四子.娶韩氏.生子长谦次诰.一女适殷.讳广文字光表.尚安公第五子.失传讳鳌失字.文成公子.氏失姓.子名兰八世讳谨失字.汝璋公长子.氏失姓.生子长珏.次邦贤伟雍字国美.汝璋公次子.娶王氏.生子银.一女适吴讳珑字国祥.汝敬公长子.娶刘氏.生子沾.沾上加雨字.讳瑞失字.汝敬公次子.氏失姓.无嗣讳琥失字.汝敬公季子.氏失姓.无嗣讳齐矢字.汝敬公第四子.氏矢姓.生子全讳整字国兴.汝敬公第五子.娶吉氏.生子长电.次雾.次云.次同.次英讳鹏失字.汝钦公长子.娶颜氏.生子长本次木.一女适潘讳昆.昆旁加鸟字.字顺卿.汝钦公次子.氏失姓.生子长秋次科.讳玺失字.汝和公长子.氏失姓.生子贵讳壁失字.汝和公次子.氏失姓.生子德旺讳浩字验之.深公长子.娶杨氏.生子长执中.次适中讳论字道之.深公次子.娶葛氏.生子长果次权讳稠失字.汶公长子.失传讳标失字.汶公次子.失传讳桢失字.清公子.氏失姓.子名税讳盘字新之.汗公子.娶虞氏.生子玑.讳巴字下边山字.字从之.光辉公长子.娶李氏.生子长邦佐.次邦宁讳柏字秀之.光辉公次子.娶树氏.生子长邦兴次邦尧讳梅字报之.光华公长子.娶吴氏.生子长邦佑次邦舜讳樽字器之.光华公次子.娶孙氏.生子长帮本.帮定.邦泰.邦安讳楠字荣之.光华公季子.娶朱氏.生子帮顺.继配颜氏生子帮杰讳栋字远之.光华公笫四子.娶孙氏.生子失传讳松字敬之.劲之.光远公长子.娶祁氏.生子长佐桥.次龙津讳枝字茂之.光远公次子.娶王氏.生子失传讳柿字暑之.光远公季子.娶朱氏.生子失传讳植失字.广德公子.失传讳让字盛之.光儒公子.娶孙氏.生子长希尧.次希舜.希颜.三女适张.汪.宋讳谔字植之.光儒公次子.娶葛氏.生子长懋中.次朗中.以懋中出继堂兄益之为嗣.墓在本庄后河北乡饮宾讳良臣,字古泉.光岳公子.娶李氏.生子长钭.次钜.次镗.公享寿八十四岁.奉恩给冠带.载县志.讳漠字献之.光爵公长子.氏失姓.无嗣讳诏字应之.光爵公次子.娶杨氏.生子长金次银讳哗字忻之.光爵公季子.娶朱氏.生子长锐.次墉.次铜讳谧字静之号余齐注;本支系嫡祖光荣公长子,娶许氏,生子长建中,次一中,允中. 公赋性质直,心地光明,磊落大度,瓮天宿诸晏如也.讳渝字省之光荣公次子,娶谷氏,无出,继娶虞氏.生子大中.敏中,体中.墓在沙村中庄西.讳访失字光荣公季子,氏失姓,子失传.讳谦字益之号东台光德公长子,娶周氏,无出,以堂弟直之长子懋中入继,莹在本庄河南小沟东正一冢.计墓七冢.太学生任鸿胪寺序斑讳诰字子臣号桑陵光德公次子,娶孙氏,生子时中,继娶陈氏.生子用中.致中.毅中.一女适张.按义士传载; 有隐士王瑞早丧.妻夏氏守节.其姑受聘.欲夺而嫁之,公捐金偿聘.且供粟以完节,嘉靖己未春大疫,公见暴尸者辄具棺收痤.并详县志,寿八十五岁, 墓在东台,公莹正二冢.讳兰字馨之鳌公子,娶王氏,生子长佐,次像.九世讳珏失字.谨公长子.氏失姓.生子长炫次非讳帮贤失字.谨公次子.氏失姓.生子长郎.前边加火字.次晴讳银字荣之.国美公子.娶蔡氏.生子长养忠.出家.次养信.养心.养蒙.养德.养性讳沾.上加雨字.字天泽.国祥公子.娶樊氏.生子长应奎.次哓.次曜.次琅.讳全失字.齐公子.失传.讳电失字.国兴公长子.娶洪氏.生子长俊.次仪讳雾字惟腾.国兴公次子.娶朱氏生子长佐.次亿讳云失字.国兴公季子.娶张氏.生子长信.次仁讳同失字.国兴公笫四子,氏失姓.无嗣讳英字惟才.国兴公笫五子.娶朱氏.生子长伦.次及.前加单人讳本失字.鹏公长子.氏失姓.生子贤讳木失字.鹏公次子.失传讳秋失字.顺卿公长子.氏失姓.生子长应章.次应策.应文讳科失字.顺卿公次子.氏失姓.生子富讳贵失字.玺公子.失传讳德旺失字.壁公子.失传讳执中失字.验之公长子.氏失姓.子失传.讳适中失字.验之公次子.失传讳果失字.道之公长子.失传讳权失字.道之公次子.失传讳税失字.桢公子.氏失姓.子失传讳机失字.新之公子.氏失姓.子失传讳帮佐.字惟相.从之公长子.娶虞氏.生子长熙次勋讳帮宁.字唯敬,从之公次子.娶陈氏.生子长党.次羹讳帮兴.字唯言.号南塘.秀之公长子.娶刘氏.生子.灿.煜.煌.英.前加火字.暖.讳帮尧.字唯圣.号双桥.秀之公次子.娶朱氏.生子长烈.次煦.次照讳帮佑.失字.报之公长子.氏失姓.子失传讳帮舜.失字.报之公次子.氏失姓.子失传讳帮本.字唯之.器之公长子.娶倪氏.生子长烛次灯讳帮定,字惟仁.器之公次子.娶朱氏.生子长熊.次罴讳帮泰.字惟龙.器之公三子.娶陈氏.生子灼讳帮安.字唯实.器之公四子.娶王氏,长炼.次恒讳帮顺.字唯行,荣之公长子.娶支氏.生子长焘.次熹.次燕.次慕桥.次失名讳帮杰,字唯林.荣之公次子.娶顾氏.生子失传讳左桥.失字.劲之公长子.娶周氏.生子长新翘.次爱翘讳龙津.失字.劲之公次子.娶胡氏.生子奉翘讳希尧.字唯钦.号双溪.盛之公长子.娶杨氏.生子长幡.改王字傍.次琰.一女适高马庄颜养溪.莹在郭沟头讳希舜失字.盛之公次子.氏失姓.生女适胡.无嗣讳希颜.字惟先.号曲川.盛之公季子.娶焦木庄游氏.生子长瑷.次憬.改王字旁.一女适兴化周南.公寿八十岁.氏寿七十九岁.茔在收城后堡北墩讳钭字惟科.号小泉.乡饮宾古泉公长子.娶吴氏.生子长环.次瓒.墓在古泉公莹昭一冢讳钜.字惟科.号嗣泉.乡饮宾古泉公次子.娶朱氏.生子唿.改王字旁.二女一适卞.一适谷.墓在古泉公莹穆一冢讳赏字惟公.号仰泉.乡饮宾古泉公季子.娶刘氏.生子长琪.次增.次玳.沃瑁.夭.女一适冈门许.纳乔氏生子日濯.日琳.夭.墓在古泉公莹昭二冢讳金字东畴.应之公长子.娶王氏.生子长珍.次佩.次瑚.次琏.次碘.以上全是王字傍讳银字惟卿.应之公次子.娶孟氏.生子珊讳锐字南岗.忻之公长子.娶颜氏.生子长班.次诽.改王字傍讳镰字柳溪.忻之公次子.娶于氏无出.继娶任氏.生子长灌.改王字傍.次瑜.讳铜字近桥.忻之公季子.氏失姓.生子琢。
中华姓氏堂联
中华姓氏堂联林氏堂联:九龙新世第,十德旧名家。
丁氏堂联:凫游家池水化鹤归辽乡卜氏堂联:钜野振家声,续署乌罗,文学渊源东鲁重;杭川为牧守,疆开太古,风规道理西河传。
马氏堂联:绛帐家声远,铜标世泽长。
上官堂联:天水家声远,上官世泽长。
文氏堂联:信国昭日月,潞公品圭璋。
方氏堂联:正学家声远,壮猷世泽长。
王氏堂联:三公槐树,一甲梅花。
车氏堂联:京兆家声远,萤照世泽长。
毛氏堂联:风雅诗宗第,洁廉世望家。
邓氏堂联:东汉家声远,南阳世泽长。
石氏堂联:万石家声远,双莲世泽长。
龙氏堂联:日射风平第,星交龙宇长。
古氏堂联:勇冠鲁齐,名扬东汉。
冯氏堂联:文武世第,道德家声。
卢氏堂联:德为师表,学乃儒宗。
叶氏堂联:冠裳累叶第,科甲榴花香。
丘氏堂联:渭水家声远,河南世泽长。
包氏堂联:秉政清廉第,执法严峻家。
艾氏堂联:陵邑新世第,天水道脉长。
江氏堂联:文擅家声远,正阳世泽长。
汤氏堂联:铭盘世德,理学家声。
池氏堂联:西平旧居远,垣河流源长。
许氏堂联:高阳世泽,洛水家声。
刘氏堂联:藜阁家声远,彭城世泽长。
吕氏堂联:岳阳仙家,渭水耆英。
朱氏堂联:汉代名臣长,宋朝理学家。
华氏堂联:清平夙称康直,攻守令仰云龙。
危氏堂联:声振江南长,名登天府家。
邬氏堂联:世袭将军长,名贤双冠家。
孙氏堂联:金声播誉,良史传名。
阮氏堂联:竹林家声远,陈留世泽长。
江氏堂联:歙邑源流远,平阳世泽长。
沈氏堂联:修文彦士,匡正名贤。
巫氏堂联:治勤戴星,功称息警。
李氏堂联:西平世长,北海名家。
严氏堂联:楚辞章句长,沧浪诗话家。
杨氏堂联:四知门第,弘农世家。
连氏堂联:赋笔见称,连陂存爱。
苏氏堂联:眉山世第,武陵名家。
何氏堂联: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
邹氏堂联:尊亲家声远,仁厚世泽长。
余氏堂联:四谏家声远,三台世泽长。
吴氏堂联:渤海家声远,吴山世泽长。
陈氏堂联:妫水源流远,太邱世泽长。
张氏堂联:金鉴千秋长,青钱万选家。
宋氏堂联:西河源流远,京兆道脉长。
杜氏堂联:兆陵世泽,杜甫家声。
江西傅氏资料
江西傅氏进贤世系进贤县是江西省傅姓人口较多的县份,主要分为洪桥、云桥、板桥三大族群,均为尧俞公之后。
(南部村落则多为丰城世系)始祖尧俞公(献简),字钦之,郓州东平路须城县(山东省)人,宋仁宗(公元1023年)时任中书侍郎。
生有六子:旦、亘、宣、明、密英、申。
旦、亘、申留山东;宣迁江西进贤洪桥,明迁江西进贤云桥,密英迁江西进贤板桥。
(据洪桥族谱)一、洪桥(共58支)北岭、凰岭、三阳等①始祖宣公②源流尧俞(83)—宣公(84)—③字派自始祖宣公起就设立字派。
(按洪桥谱载,宣公为说公起第84代。
相对应尧俞公为第83代,延嵩、延峰、延岑为第80代,秦公为77代,钦公为58代。
)世序原歌:公自曰安中肇夫一大宗国元其允应文良汝正宗懋思惟绍述善学必登庸朝廷方有道万世永昌隆续世序歌:辅弼成相业云台列武功赓扬逢盛治忠爱受荣封清直钦君子声名达圣衷纶章膺介锡久远庆来同④说明洪桥谱同全国通谱,江西始祖钦公,为58代。
1948年丰城联修谱未参加全国统修,钦公为51代。
二、云桥(共4支):云桥(天)、泸浔(地)、里城(人)、南坑(和)①始祖樵斋公,号少十,四六(成烈公)之子。
生于宋朝咸淳年间(公元1265年),任京畿司训谢事归田里隐钟陵。
生二子:吉辅、名辅②源流成烈(79)—少十(80)—名辅(81)—仁玉(82)—文宗(83)—彦明(84)—孟芳、季芳(85)—#川(86)—邦#(87)③字派自云桥第9代(即江西始祖钦公第37代;华夏始祖说公第87代)开始统一字辈,时间为明朝年间,公元年前后。
本群傅氏字派分为宗派和行派。
宗派分为“清公位下旧宗派”,后续以“新联宗派”。
宗派中每一个字辈列有本地本字派的“行派”。
实用中宗派使用普遍,行派大多未用。
旧宗派:邦朝仪范正大光明继世奇英振蕃宗祖(第9-24代)新宗派:将相箕裘辉煌烈励志绳武恢宏先业(自第25代起)④说明云桥谱同丰城系谱,钦公为第51代。
与洪桥谱载不同,未载明同出尧俞之后(明公)。
傅氏源流和迁徙
1.江西傅氏源流和迁徙江西傅氏来自中原,有族谱明确记载最早到江西扎根的是在三国后期。
江西傅氏迁入后枝繁叶茂的有三大支。
钦公、署公和尧俞公。
公元265年,钦公任东吴柴桑(今九江)别驾。
后携子宝、定两府君,卜居南康军(今星子县)之赤渡桥,为江西傅氏始祖。
至唐朝时,后代已繁衍16-17代,鸿丁数千人,遍布于赣中、赣北、赣东城乡广大地区。
钦公第11世孙广公,生子开公、闰公。
开公,806-820年期间任荆襄都督,生子德广公,为临川、进贤祖。
闰公,821-824年期间任潭州剌史,生子秦公、泰公。
秦公,字尧臣,闰公长子。
唐朝授德安县主簿,兵变徙居洪州附近之吴皋曲豆镇(今江西省丰城市),为丰城祖。
泰公,字尧用,居临江府潇滩驿,守祖陇,为清江、吉安祖。
公元554年,祖公(字常德,咸公8世孙、昭公之子,灵州傅氏迁江西始祖)任江西洪州豫章太守司袁州军,首迁居江西许真人观铁柱前(即南昌市万寿宫),后迁沙墩,号曰义门。
为江西南昌义门第1世。
江西南昌义门第十世傅浚公,生有4子:经(后迁浙江)、千(后迁福建)、卜、翼(后迁江西进贤县凤凰村)。
卜公生有2子(毅、太初)。
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毅公任临江府(辖清江、新干、新余、峡江4县)太守时,因乱(黄巢农民起义)携子弃官隐居(江西)清江县(现为樟树市)潇滩驿(镇)。
澄公与父毅公在清江县潇滩驿生活四十余年后,唐庄宗同光甲申年(公元924年)伯父之子潞公因进士擢授(湖南)岳州府太守,澄公到岳阳协助兄潞公为政周祥吏民安之。
澄、潞同为迁巴陵之始迁祖。
其后裔于明清时又分迁湘潭、长沙、湘阴等地。
这一支傅氏为官宦门第,后代肯定昌盛。
南昌义门傅氏在南昌城内繁衍十一代,除迁湖南、浙江、福建者外,在南昌地区肯定还有众多后裔,我们正在积极寻找之中。
公元880年,署公(四府君)避黄巢乱,自湘潭白水湾徙家来袁州新喻县思贤乡石头里,逝后葬月角山。
经12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至宋朝时,本支傅氏已有后裔千人,分布于赣中、赣西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