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

合集下载

北京朝阳金盏地区地面沉降垂向分层研究

北京朝阳金盏地区地面沉降垂向分层研究

关键词:地面沉降;分层研究;地层结构;可压缩层;地下水
中图分类号:P64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21)02-0008-06
金盏地区位于北京朝阳区东北部地面沉降中心一带, 2007~2017 年间该区域中心沉降速率持续在 110mm/a 以 上,2018~2020 年沉降速率虽然有所缓解,但仍处于快 速发展状态。截止 2020 年底,该地区最大累计沉降量达 2229mm,是北京市累计沉降量最大,近年来地面沉降发育 最严峻的地区之一。区内第四系沉积有大量粉质细砂及粉 质黏土,主要为河流沉积与冲、洪沉积。脆弱的地质条件、 地下水的长期超采,导致地面沉降严重发育。且地面沉降 分布严重不均 [1-3],灾害损失明显 。 [4-5]
本次试验共采集原状土样 65 份,取土规格长 15cm, 直径 8cm。原状土样根据间距与土样岩性特征进行采集, 各土样取土间隔小于 5m,相同岩性特征的土层厚度超过 2m 的规定采集。原状土样土柱体采用铝皮包裹封装,进行 实验前放置于 4~6℃低温保存,以避免空气氧化及土样中 孔隙水蒸发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对土样进行各项工程性 质指标检测,包括天然含水率、天然密度、天然孔隙比、 孔隙度、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固结度。0~100m 地层的土样,利用固结仪实验 获取参数;100~300m 地层土体,使用大于 200kN 的材料 实验机进行实验参数获取。不同取土深度下土样实验结果 示例如图 2 所示。
岩性特征 杂填土、黏土 主要为黏土、夹少量细砂、粉质黏土 粉质黏土、中砂、细砂 黏土、粉质黏土、中砂
3.2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土体物理力学特性指标包括天然密度、孔隙度、天然
含水率,对室内实验结果获取到的各项指标随深度变化情 况进行概化,其结果如图 3 所示。

《2024年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化特征》范文

《2024年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化特征》范文

《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化特征》篇一一、引言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北京市迎来了水资源的大规模调配,同时也面临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地面沉降是城市化进程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特征。

二、南水北调工程背景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其主要目的是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自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北京市作为受水区之一,接收了大量的调水,有效缓解了本地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其中以地面沉降尤为突出。

三、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化特征1. 沉降范围逐渐扩大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持续进行,北京市地面沉降的范围逐渐扩大。

从最初的局部地区扩展到全市范围内,特别是在一些老旧小区、建筑密集的区域,地面沉降问题尤为突出。

2. 沉降速度加快南水北调工程使得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加之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面沉降的速度在近十年内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尤其是雨水集中排放的时段,由于地下土壤的排水不畅,使得地面沉降更为严重。

3. 对建筑与基础设施的影响地面沉降对北京市的建筑与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影响。

一方面,建筑物的基础下沉可能导致墙体开裂、地基不均等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地铁、桥梁等基础设施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挑战。

此外,地面沉降还会对城市的排水系统造成影响,导致排水不畅、内涝等问题。

四、原因分析北京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南水北调工程导致地下水位变化;二是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土壤压实、地下水过度开采;三是自然因素如地质构造、土壤类型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地面沉降的发生和发展。

五、应对措施与建议针对北京地面沉降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地质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地面沉降问题;二是优化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资源调配方案,减少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三是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壤压实和地下水过度开采;四是推广使用节水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五是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面沉降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北京市地面沉降原因探讨

北京市地面沉降原因探讨
• 第一压缩土层广泛分布于北京平原区, 底板埋深小于100m。土层岩性为第四系上 更新统冲积相、冲湖积相粉土、粘性土层, 厚度小于50m, 局部地方大于80m。其 压缩性模量由上到下逐渐增加。 第二压缩土层广泛分布于北京冲洪积平原中下部地区, 为中更新统冲洪积、冲湖积 的粉土、粉质粘土、粘土层。其在丰台、大兴等地底板埋深达到基岩界面, 一般小 于150m,在北京平原东部、北部第四系沉积中心地区, 深度可达280m左右。在 海淀山后, 昌平沙河, 顺义天竺及大兴南部的大辛庄一礼贤地区。在平原凹陷中心 地区, 分布冲湖积土层, 岩性以灰一灰黑色粘土为主, 含水量较大,压缩性较高。在 大量开采地下水时, 引发地下水水位下降, 土层压缩, 加大地面沉降。该地区的土层 性质有利于引发地面沉降的发生。 第三压缩土层主要分布在北京迭断陷北部和觅子店凹陷范围内, 为第四系下更新统 河湖相沉积的粉质粘土、粘土层, 结构致密, 大部分呈坚硬状态, 400m以下土层多 呈坚硬固结状态, 有胶结现象, 压缩性低。
• 第一含水岩组广泛分布于北京平原各河流冲洪积扇顶部地区。其上部为单一砂砾石结 构的潜水含水层:底板埋深20m左右;其下为浅层微承压水, 埋深20m~40m;再下为 浅层承压水, 埋深40~80m。该含水组底板埋深小于100m, 主要为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冲 洪积物。该含水岩组主要用于农业开采及少量工业和生活用水。 第二含水岩组广泛分布于北京平原冲洪积扇中卜部地区。地下水为中深层孔隙承压水, 含水岩组项板埋深80~100m,底板埋深300m左右。本含水岩组为第四系中更新统( Q2)冲洪积物、冲湖积物, 含水层为多层结构, 岩性以中粗砂为主, 部分含砾。其埋深 越大, 水力联系越差, 在开采条件下, 可得到侧向径流和部分越流补给。被开采的地下水 资源主要用于生活、工业供水及农业灌溉。.在通州、项义等城镇及工业供水水源地地 区, 大量集中开采中深层承压水, 一般开采量大于补给量, 水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第三含水岩组含水岩组主要分布在顺义天竺、后沙峪, 昌平沙河, 朝阳东坝, 平谷县城至 门楼庄、以及通洲区挎子店、觅子店, 大兴区采育、风河营等第四系沉积中心地区。含 水组顶板埋深300m左右。地下水为孔隙承压水。含水岩层为第四系下更新统冲积、冲 湖积物, 以中粗砂、砾石为主,多层结构, 顶板埋深左右, 其顶部有厚度大于的粘性土隔 水层, 与上部中深层承压水含水层水力联系差。第三含水组深层承压水基本上处于天然 状态。

《2024年南水进京后升降轨InSAR解译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范文

《2024年南水进京后升降轨InSAR解译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范文

《南水进京后升降轨InSAR解译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沉降已成为众多城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亦不例外。

近年来,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北京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地面沉降的潜在风险。

为了监测和评估北京地面沉降的发展态势,本文利用升降轨InSAR技术进行了解译研究。

二、南水进京与地面沉降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它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引入北方。

然而,在引水过程中,由于地质、水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地面高程降低的现象,对城市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InSAR技术解译地面沉降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雷达数据进行地面变形监测的技术。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雷达数据,可以获取地面的形变信息。

升降轨InSAR技术则是InSAR技术的一种,它通过卫星在不同轨道高度上进行多次观测,获取更丰富的地表形变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利用升降轨InSAR技术对北京地区进行地面沉降监测。

首先,收集了多个时期的雷达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干涉处理,提取出地表的形变信息;最后,对形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地面沉降的发展态势。

四、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通过InSAR技术的解译,我们发现北京地区确实存在地面沉降现象。

在南水进京后,地面沉降的速度有所加快。

这可能与引水工程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从空间分布上看,北京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特别是靠近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和输水管线附近。

这可能与这些地区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人类活动强度有关。

从时间变化上看,地面沉降的速度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这可能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五、结论与建议本文利用升降轨InSAR技术对北京地区进行了地面沉降监测,发现南水进京后,地面沉降的速度有所加快。

《2024年南水进京后升降轨InSAR解译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范文

《2024年南水进京后升降轨InSAR解译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范文

《南水进京后升降轨InSAR解译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沉降问题逐渐成为各大城市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地面沉降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大量水资源进入北京,对地面沉降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作为一种先进的地球观测技术,具有高精度、大范围、无接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面沉降监测中。

本文将利用升降轨InSAR技术对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进行解译,以期为北京市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南水进京与地面沉降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旨在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工程实施后,大量水资源通过输水管线进入北京,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地面沉降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北京部分地区出现了地面沉降现象,给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带来了安全隐患。

因此,对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进行监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三、InSAR技术原理及应用InSAR技术是一种利用两个或多个不同时间获取的SAR图像进行干涉处理,从而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技术。

升降轨InSAR技术则是结合了卫星升降轨观测的优势,可以更全面地覆盖研究区域,提高监测精度。

通过InSAR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地表微小形变信息,从而对地面沉降进行精确监测。

四、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解译利用升降轨InSAR技术,我们对北京地区进行了地面沉降监测。

通过处理和分析InSAR数据,我们得到了北京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信息。

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地面沉降现象较为严重,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和部分老旧小区。

在南水进京后,部分地区出现了因地下水位上升而导致的地面沉降加速现象。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南水进京后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的解译,我们发现地面沉降问题已经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构成了威胁。

为了减轻地面沉降对城市的影响,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测力度:继续利用InSAR等技术手段对北京地区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地面沉降的发展态势。

北京地区第四纪沉积特征与沉降监测标孔布设

北京地区第四纪沉积特征与沉降监测标孔布设

北京地区第四纪沉积特征与沉降监测标孔布设周毅;田芳;杨艳【摘要】地面沉降是北京平原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

本文从北京地区地质构造和第四纪地层沉积特点入手,分析平原区可压缩地层的特征与分布范围,寻找地面沉降与地质结构间的关系;并从第四系地质特征出发,合理选择地面沉降分层监测层位,系统地提出了适宜北京地区的地面沉降分层监测方法。

%Land subsidence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geological hazards in Beijing plain.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the basis of land subsidenc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Quaternary characteristics in Beijing plain are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compressible stratum, and tried to if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bsidence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Then, the paper described how to make a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layered boreholes for land subsidence according to the Quaternary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posed a layered monitoring method suitable for Beijing area.【期刊名称】《上海国土资源》【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90-93,97)【关键词】地面沉降;地质结构;监测方法;标孔布设【作者】周毅;田芳;杨艳【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187;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100195;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100195;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187;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1001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6“蓝天难见,繁星无影,河水断流,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是北京当前面临的几大生态环境问题。

《2024年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范文

《2024年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范文

《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其东部平原区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然而,近年来,该地区地面沉降问题日益凸显,对城市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和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对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面沉降的时空演化特征1. 空间分布特征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沉降中心主要分布在城区及近郊区域,其中一些老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区是沉降的高发区。

同时,该区域的沉降呈现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的趋势。

2. 时间变化特征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的时间变化特征表现为持续性和阶段性。

自上世纪末以来,该区域的地面沉降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趋势,且在不同时间段内,沉降速率有所差异。

其中,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沉降速率有所增加。

三、地面沉降成因分析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的主要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而人为因素则主要包括过度开采地下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工程建设等。

其中,人为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尤为显著。

四、地面沉降预测1. 预测方法目前,地面沉降预测主要采用数值模拟、统计分析等方法。

其中,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和水文模型,模拟地面沉降的时空演化过程;统计分析方法则主要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建立地面沉降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统计关系,进行预测。

2. 预测结果及分析根据预测结果,北京东部平原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地面沉降仍将呈持续发展趋势。

其中,老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区的沉降趋势将更为明显。

同时,预测结果还显示,人为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将逐渐减弱,但自然因素如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仍将对地面沉降产生重要影响。

五、应对措施及建议1. 加强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区域,为预防和应对地面沉降提供依据。

《2024年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范文

《2024年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范文

《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篇一一、引言地面沉降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市,其平原区地面沉降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梳理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思考。

二、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研究进展(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问题日益严重。

地面沉降不仅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如地下管线破裂、房屋倒塌等。

因此,对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成果目前,针对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研究主要采用地质勘探、地下水观测、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发现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土壤固结、地壳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政策建议。

(三)主要研究成果概述近年来,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建立了地面沉降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为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此外,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影响因素,如人类活动、土壤类型等。

三、对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思考(一)问题与挑战尽管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地面沉降的成因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其次,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于微观机制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防治措施的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二)应对策略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与建议:1. 加强监测与预警:进一步完善地面沉降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其准确性和时效性。

2. 深入研究成因机制:加大对地面沉降成因机制的研究力度,深入探讨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3. 制定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政策建议。

北京地面沉降灾害评估指标及标准划分

北京地面沉降灾害评估指标及标准划分

北京地面沉降灾害评估指标及标准划分范晓岭;张青【摘要】随着北京市地铁工程的大规模兴建,地面沉降灾害对其危害逐渐显现出来.地铁线路具有线路长、规模大,沿线可能穿越不同的工程和水文地质单元.如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科学、客观、合理地对地面沉降灾害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建议引入单位沉降速度差异率这一指标,与地面累计沉降量、沉降速度共同作为地铁等重大线性工程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指标,阐述各项指标值的获得方法,并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建立相应的地灾评估方法.【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6(029)004【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地面沉降;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单位沉降速度差异率【作者】范晓岭;张青【作者单位】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1;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地面沉降是北京市平原区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类型,是工程建设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评估指标的确定应以反映地面沉降对工程危害为基础。

地面沉降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导致地面下沉、水准点失准、地面开裂,间接造成地下井管变形,道路、建(构)筑物开裂等,在受灾体破坏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渐变性破坏。

目前常用的有地面累计沉降量和沉降速度两个指标,但对不同的工程类型(线状、点状、区域性)、规模(大、中、小)和地质环境(复杂、简单),其指标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在评估体系中的权重也不尽相同,甚至反映不出地面沉降对工程的具体危害情况。

因此,选用合理的指标类型,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评估结论的指导性更为重要。

目前北京市地面沉降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地面累计沉降量S和沉降速度V。

地面累计沉降量是对地面沉降总量最直接的反映,而沉降速度则是对该区域沉降快慢的反映,这两个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情况,在北京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最为常用,其常用评估标准见表1。

《2024年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范文

《2024年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范文

《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篇一一、引言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迅速的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梳理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思考,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二、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研究背景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化进程迅速,人口密集。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面沉降问题逐渐凸显,给城市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土地压实、地质构造等。

其中,人为因素在地面沉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一)研究方法与成果近年来,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学者们运用地质勘探、地球物理探测、遥感技术等多种方法,对地面沉降的成因、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通过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为防控地面沉降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还有学者从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探讨了地面沉降的防控策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二)研究成果的应用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一方面为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地区的地面沉降研究提供了借鉴。

同时,这些研究成果还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对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的思考(一)加强基础研究虽然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加强基础研究。

包括深入探讨地面沉降的成因、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精度和覆盖范围等。

(二)跨学科合作地面沉降问题涉及地质、水文、气象、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

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地面沉降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提出更有效的防控策略。

(三)政策支持与公众参与政府应加大对地面沉降研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2024年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化特征》范文

《2024年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化特征》范文

《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化特征》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近年来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

其中,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项目,对北京的水资源调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地面沉降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特征,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二、南水北调工程概述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旨在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渠道输送到北方缺水地区。

北京作为该工程的受水区之一,通过引水工程,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调配和利用。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地质、工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面沉降问题逐渐显现。

三、北京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特征1. 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北京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水区域,由于土壤类型、地质构造和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地面沉降较为严重。

而在其他地区,地面沉降的程度相对较轻。

总体来说,北京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与地质条件、工程建设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2. 地面沉降的时间变化特征北京地面沉降的时间变化特征表现为阶段性。

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初期,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地面沉降的速度较快。

随着工程的逐步完善和人类活动的逐渐稳定,地面沉降的速度逐渐减缓。

然而,在遇到特殊气候条件和地质灾害时,地面沉降的速度可能会再次加快。

3. 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北京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工程建设、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

其中,地质条件是导致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工程建设和人类活动则加剧了地面沉降的程度。

气候变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则表现在极端气候事件和长期气候变化对地面的影响。

四、应对措施与建议针对北京地面沉降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地质勘探和监测工作,了解地面沉降的成因和规律,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2. 优化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水方式和路线,减少对地面的压力和影响。

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

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

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近年来,北京市平原区的地面沉降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地面沉降是指地表或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高度降低的现象。

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稳定发展,加剧了环境压力和城市风险。

因此,对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平原区位于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丰富,长期以来被广泛开发利用。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量地下水的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引发了地面沉降问题。

此外,城市建设、地铁施工以及地质构造等因素也对地面沉降产生了影响。

地面沉降不仅引起土地沉降、建筑物损坏等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引发地下水位下降、地貌变化、地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近年来,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通过对地面沉降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沉降区域和沉降速率的分布规律。

其次,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研究人员对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表沉降的空间分异进行了定量分析。

另外,通过建立地下水动力模型,研究人员对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

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治地面沉降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当前对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问题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区域范围的地面沉降问题,对于局部范围和微观尺度的地面沉降缺乏深入研究。

其次,地下水动力模型的建立仍然面临挑战,对地下水位下降的综合分析和预测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地下工程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从多个尺度、多个因素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针对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问题,我们提出几点思考。

首先,加强监测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实时掌握地面沉降情况和变化趋势。

其次,加强与地下水资源和地下工程建设的研究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采取综合措施减缓地下水位下降的速率。

此外,开展科学研究,深入探讨地面沉降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北京东部地区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分析

北京东部地区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分析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上海国土资源北京东部地区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分析杨艳,刘贺,罗勇,雷坤超,王新惠(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 100195)摘 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利用水准测量、分层标地层变形、地下水位动态等监测数据,对北京东部地区地面沉降的发育特征与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该区域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具有显著相关性,深部地层仍是沉降的主要贡献层位;沉降中心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分层变化规律,深层承压水明显的水位降落漏斗,直接导致深部地层沉降压缩最为显著;地面沉降的区域分布、沉降速率变化与地下水降落漏斗具有一定的时空相关性;南水北调的稳定供水,有效缓解了北京地面沉降快速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下水;降落漏斗;发育特征中图分类号:P64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21)01-0007-06北京东部地区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北京主要工业区及城市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也是地面沉降发育最早、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面沉降的发展与地下水开采和地层固结直接相关。

本文研究区域主要涵盖朝阳区东部、北部及通州区北部,地层以交互沉积的黏性土、砂性土为主,多年来因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形成了以金盏—楼梓庄—黑庄户为中心的地面沉降漏斗,近年来该地区的沉降速率和沉降区范围仍处于快速发展和扩张阶段[1-2]。

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及区域地面沉降发展规律及特征分析入手,重点对研究区内北京首批建设并运行至今的天竺站、望京站和王四营站等地面沉降监测站的分层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东部重点沉降地区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同时,充分利用分层监测数据采集密度大、精度高的特点,通过地面沉降监测站内布设的分层标和分层地下水位观测及采集的监测数据分析,获取不同深度土体的变形量、相应含水层的水位和孔隙水压力变化,进一步分析土体的变形特征[3],以期对北京东部地区地面沉降发育特征进行多尺度、多维度分析。

北京规划新城地面沉降影响分析_杨艳

北京规划新城地面沉降影响分析_杨艳

67【作者简介】杨 艳(1982-),女,硕士,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面沉降监测研究中心)工程师。

贾三满(1961-),男,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海刚(1980-),男,硕士,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

周 毅(1983-),男,硕士,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工程师。

【修改日期】2013-09-28【文章编号】1002-1329 (2013)11-0067-05【中图分类号】TU984;P642.26【文献标识码】B 【摘要】地面沉降是发生在平原地区城市的最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北京平原区是我国目前地面沉降发育严重的地区之一。

文章首先概述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发展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北京规划新城发展布局,按照灾害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区和轻微区四级标准对各规划新城进行地面沉降危险性分区评价;综合分析地面沉降与规划新城建设相互影响关系:地面沉降灾害对新城建设造成一定破坏和潜在威胁,而规划新城建设也将促使局部地区地面沉降灾害进一步发展。

在上述基础上提出规划新城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减少地下水开采、科学规划、合理避让等工作建议。

【关键词】规划新城;地面沉降;影响分析;危险性评价;北京ABSTRACT: Land subsidence is the main geological disaster in the plain region. The plain area of Beijing is one of the areas with serious land subsidenc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and its main in fl uencing factors. The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layout of planned new cities of Beijing, the paper conducts land subsidence risk assessment for each planned new city according to the four-level standard of seismic area, serious area, general area, and minor area. 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bsidence and new city 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land subsidence can cause certain destruction and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new city construction can result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and subsidence in certain areas. In the e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ity,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process, reducing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conducting scienti fi c planning, making reasonable avoidance, etc.KEYWORDS: planned new city; land subsidence; impact analysis; risk assessment; Beijing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个人口接近两千万的国际化大都市。

《2024年基于熵和转移矩阵分析北京地铁15号线地面沉降时空特征》范文

《2024年基于熵和转移矩阵分析北京地铁15号线地面沉降时空特征》范文

《基于熵和转移矩阵分析北京地铁15号线地面沉降时空特征》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运营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

北京地铁15号线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其地面沉降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地面沉降是一种复杂的地质现象,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土体压缩、地下水开采、地铁运营等。

本文旨在利用熵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对北京地铁15号线的地面沉降时空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城市地铁建设和运营中的地质环境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本研究选取北京地铁15号线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该线路周边地区的地面沉降数据。

采用熵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对地面沉降的时空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熵是一种度量信息不确定性的指标,可以反映地面沉降的复杂性和随机性;转移矩阵则可以揭示地面沉降的空间转移规律。

三、地面沉降熵分析通过对北京地铁15号线周边地区地面沉降数据的熵分析,我们发现地面沉降的复杂性较高,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熵值的高低与土体性质、地下水条件、地铁运营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时间尺度上,地面沉降的熵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表明地面沉降的过程并非静态的,而是动态演化的。

在空间尺度上,不同地区的地面沉降熵存在差异,反映了地面沉降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四、地面沉降转移矩阵分析转移矩阵可以揭示地面沉降的空间转移规律。

通过对北京地铁15号线周边地区地面沉降数据的转移矩阵分析,我们发现地面沉降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转移关系。

某些地区的地面沉降会向周边地区扩散,而另一些地区的地面沉降则相对稳定。

这种空间转移规律与土体性质、地质构造、地下水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转移矩阵,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化趋势。

五、结果与讨论根据熵和转移矩阵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北京地铁15号线的地面沉降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随机性,熵值的变化反映了地面沉降的动态演化过程。

2. 地面沉降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转移关系,转移矩阵可以揭示这种空间转移规律。

南水北调对北京市地面沉降影响分析

南水北调对北京市地面沉降影响分析

南水北调对北京市地面沉降影响分析穆晨波【摘要】南水北调工程开通后北京市年调入水量达数亿立方米,使北京市用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北京平原区内地下水的开采量相对减少.文章收集数据分析2008年-2015年南水北调北京段开通前后北京市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讨论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对北京市地下水位的影响,运用数学模型阐明北京市地下水水位与地面沉降问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8年南水北调正式调水入京后,北京市开采地下水量减少,地下水平均水位由每年降低0.995 m减小到每年降低0.218 m,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明显变缓,地面沉降问题受良性影响得到一定缓解.【期刊名称】《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40)006【总页数】6页(P22-27)【关键词】南水北调;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地下水资源;北京【作者】穆晨波【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6南水北调工程是实施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变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工程,可有效缓解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危机,对于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改善城市水环境、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线北京段水质更是关系到北京市生活用水安全和社会稳定[1]。

北京是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地的特大型城市之一,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用水取自地下,第四系孔隙水开采量占到全市地下水开采总量的90%以上,地下水资源长期处于超量开采状态。

全世界有150多个城市出现了因地下水过量开采而引发的严重的地面沉降问题,地面沉降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灾害[2-7]。

而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与地面沉降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地下水位在反复升降中呈持续下降状态,地面沉降量呈持续增加状态[8]。

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灾害比较严重,主要发生在朝阳、海淀、顺义、通州、昌平、大兴等多个区,超过平原区三分之二的面积受到地面沉降的影响[9]。

前人针对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问题的研究工作主要放在研究地下水时空动态情况和水资源总量变化情况、地面沉降的相关性及运用遥感或干涉雷达等科学方法研究地面沉降变化规律等。

《2024年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范文

《2024年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范文

《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面沉降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以北京东部平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面沉降的时空演化特征,探讨其成因及影响因素,并尝试对未来地面沉降进行预测,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概况北京东部平原区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

该地区是北京市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区域,城市化进程较快。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质环境的变化,该地区地面沉降问题日益严重。

三、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1. 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数据的分析,发现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沉降中心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建筑物集中的区域,如城市中心、工业区等。

此外,地面沉降还受到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

2. 地面沉降的时间演变特征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的时间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在城市化初期,地面沉降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地下水开采、土地开发等。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地面沉降的速率逐渐加快,且呈现出持续性的特点。

四、地面沉降成因及影响因素1. 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变化、土壤类型等自然因素是导致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

例如,软土地区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压缩性,易发生地面沉降。

此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影响土壤的稳定性,从而引发地面沉降。

2. 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日益显著。

过度开采地下水、土地开发、建筑活动等都会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加剧地面沉降的发生。

此外,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也会对地面沉降产生影响。

五、地面沉降预测及应对措施1. 地面沉降预测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分析,预测未来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将继续发展。

为准确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需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以便及时掌握地面沉降的动态变化。

2. 应对措施为减缓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的发展,需采取一系列措施。

北京平原地区地质系统

北京平原地区地质系统

北京平原地区地质系统蔡向民;栾英波;郭高轩;刘鸿【摘要】经过几代人的工作,北京平原地质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领域都有重要进展.本文通过北京平原三维地质结构分析,认为北京平原的地下水资源、工程地质、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等地质问题均受三维地质结构控制,各种地质现象都处在一个统一的地质系统之内.第四系三维结构控制着第四系孔隙水资源的赋存、平原的工程地质特征和地面沉降的分布和演化;基岩的三维结构控制基岩裂隙水、岩溶水资源和地热资源的赋存状态;平原隐伏断裂对平原的地貌、基底形态起控制作用,对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由三维地质结构控制的地下水子系统、隐伏断裂子系统以及工程地质、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共同组成了北京平原区地质系统.【期刊名称】《城市地质》【年(卷),期】2009(004)003【总页数】7页(P6-12)【关键词】北京平原地区;三维地质结构;地质系统【作者】蔡向民;栾英波;郭高轩;刘鸿【作者单位】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2206;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100195;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100195;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63北京的地质工作历史较长,特别是建国以来,地质工作有了很大发展。

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为北京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我国的地质工作体制中,往往习惯按专业将地质工作分为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等类别,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相对独立,互相联系不紧密,往往不以大地质观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2008年北京市政府与国土资源部联合领导组织开展的我国首个大规模城市地质综合调查工作圆满结束,第一次以大地质观的角度将构造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等工作系统地开展综合研究,通过几年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4年北京平原区东南缘钻孔TB02第四纪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范文

《2024年北京平原区东南缘钻孔TB02第四纪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范文

《北京平原区东南缘钻孔TB02第四纪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平原区东南缘的地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钻孔TB02的钻探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该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本文将通过分析钻孔TB02的数据,对北京平原区东南缘的第四纪地层进行详细的划分,并探讨其沉积特征。

二、地质背景北京平原区东南缘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地区。

该地区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沉积环境复杂。

第四纪以来,受气候、地貌、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的地层序列。

三、钻孔TB02的基本情况钻孔TB02位于北京平原区东南缘,钻探深度达到了地层深部。

该钻孔的地层岩性、岩相、岩层厚度等数据详实可靠,为我们研究该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第四纪地层划分根据钻孔TB02的岩性、岩相及古生物特征等综合分析,我们将该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以下几个层位:1. 全新统(Q4)地层:主要包括近现代河流冲积物、湖沼沉积物等。

该层位岩性以砂土、粘土为主,含有大量现代生物化石。

2. 更新统(Q3)地层:主要包括古代河流冲积物、湖泊沉积物等。

该层位岩性以砂砾石、粘土为主,含有一定数量的古代生物化石。

3. 上更新统(Q2)地层:以河漫滩沉积为主,含有粘土质、粉质粘土及少量的粉质砂土等。

4. 中更新统(Q1)地层:该层位主要以河间地区为主的湖泊和河滩相沉积物为主,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五、沉积特征根据钻孔TB02的岩芯样品分析,北京平原区东南缘的第四纪沉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沉积速率:由于气候和地质环境的变化,不同地层的沉积速率存在差异。

总体上,全新统地层的沉积速率较快,而上更新统和中更新统地层的沉积速率相对较慢。

2. 岩性特征:各层位的岩性具有明显的特征。

例如,全新统地层以砂土、粘土为主,颜色多为浅色系;而上更新统和中更新统地层则以粘土质、粉质粘土为主,颜色多为深色系。

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

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

南水北调背景下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变化特征田苗壮,罗勇,崔文君,雷坤超,田芳,杨艳(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所,北京 100195)摘 要:南水进京后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开采格局发生变化,使地下水位动态和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发生相应的改变。

本文总结了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发展历史特征的同时,分析了南水进京后主要沉降区、沉降中心和地下水漏斗的发展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天竺、八仙庄、平各庄和张家湾监测站不同压缩层组地下水位上升的过程中地面沉降响应特征。

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范围已由南北部2个大区逐步收缩成多个独立沉降区,中心沉降速率呈线性下降趋势发展;地下水降落漏斗由扩张转变为收缩与地面沉降减缓范围分布高度吻合,地下水水位回升是抑制沉降速率快速发展的有效因素;地下水位回升的过程中不同层位土体形变特征表现出较大差异,第一压缩层组表现出由塑性形变转变为弹性形变特征,第二、三压缩层组表现出塑性变形包含蠕变变形特征和弹塑性变形特征。

关键词:地面沉降;南水北调;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变形特征中图分类号:P64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22)04-0044-06地面沉降已是世界范围内城市所面临的一种缓变形地质灾害,其影响范围广,危害大、不可逆[1]。

目前,世界上已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面临地面沉降灾害问题,中国已经有21个省份,90余个城市面临地面沉降灾害影响[2-4]。

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持续发展,并影响和制约着城市发展和安全运行[5]。

北京是以地下水开采作为供水水源的特大城市之一,地面沉降影响已有60余年,长期地下水开采占全市供水量的50%~70%,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日趋严重。

现阶段,北京平原区已形成南北两大区,7个沉降中心,影响范围占平原区总面积的2/3[6-7],水资源短缺造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使地下水长期处于过量开采状态,区域地下水位下降,降落漏斗的不断扩大,地面沉降愈发严重[8-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
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
地面沉降是指地表不断下降的现象,它是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地下工程施工、自然地壳运动等因素引起的。

北京东部平原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地面沉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进行预测。

首先,从时空演化特征来看,北京东部平原区的地面沉降主要表现为逐年加剧和向外扩散的趋势。

根据过去几十年的监测数据,地面沉降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地下水抽取量增加,地下工程施工量增加,地面沉降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同时,地面沉降也呈现出向外扩散的特点。

以北京城市为中心,地面沉降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蔓延至周边地区。

其次,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方面,主要包括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大规模地下工程施工。

由于北京东部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逐渐枯竭,人们不得不开采更深的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另外,大规模的地下工程施工也会破坏地下地质结构,引发地面沉降。

自然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和地下水补给减少等。

北京位于华北地块的东缘地区,地壳运动较为剧烈,加之地下水补给减少,也会引起地面沉降。

最后,对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进行预测是十分必要的。

预测地面沉降可以有助于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地面沉降带来的影响。

预测地面沉降主要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监测数据分析来完成。

数学模型可以运用地下水流动方程和地质结构的特征来
模拟沉降的过程。

监测数据分析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地面沉降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规律和趋势,为预测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北京东部平原区的地面沉降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它对城市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对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预测地面沉降可以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问题的研究和监测,提出相应的预测模型和技术手段,以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维护地区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北京东部平原区的地面沉降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严重环境问题。

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工程施工和自然因素如地壳运动和地下水补给减少都对地面沉降产生了影响。

预测地面沉降是必要的,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监测数据分析来完成。

预测结果可以为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地面沉降带来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加强对北京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问题的研究和监测,提出有效的预测模型和技术手段,对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维护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