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1)
财政学第一章
1-1-2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
财政产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和 国家形态的更迭,财政也在不断的发生变 化,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各种社会 形态,都有与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国家形 态相适应的财政。
(一)奴隶制国家的财政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们要一切从 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
四.继承和发展 国际税收
(一)奴隶制国家的财政 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
本课程以财政学基本理论为核心,重点论述了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预算、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几方面的基本理论。
特点:(1)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家族的收支没有严格划分; (2)国家财政以直接剥削奴隶劳动的收入为主; (3)国家财政收支基本上采取力役和实物 的形式。
1-1-3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 (二)封建制国家的财政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
(二)封建制国家的财政
收入
支出
财政分配
十二 财政平衡
考查
合
计
学时分配 2 2 4 4 2 2 2 4 2 2 2 2 2 32
课程简介
五、考试安排
本课程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作业占20
%,考勤成绩占10%。
课程简介
六、使用教材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章 导论
本 章 教学内容
结束放映
1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节财政概念●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财政”一词的来源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综观我国几千年留下来的古籍,可以找到关于古代财政即政府理财之道的记载,如“国计”、“国用”、“大司农”等。
日本引进西方Finance一词,同时借鉴中国古代的“财”与“政”的词意,创立“财政”一语。
1882年日本率先使用“财政奏折”一词。
我国文献中最初启用“财政”一词,见于1898年戊戌变法“明定国是”诏书中“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
《辞海》对“财政”作如下解释: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达之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
2.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经济现象),换言之,财政行为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因而,财政学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
当代西方基于财政与政府国家之间的关系,把财政学等同于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
3.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财政学的两个基础性概念——公共产品的定义1.布坎南的定义:在《民主财政论》一书中,他指出:“任何集团或社团因为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都将被定义为公共产品”。
也就是说,凡是由团体提供的产品都是公共产品。
2.奥尔森的定义: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指出:“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X1,…,Xi,…,Xn中的任何个人Xi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适当地排斥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则该产品就是公共产品。
也就是说,该集团是不能把那些没有付钱的人排除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之外的。
3.萨缪尔森的定义:所谓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
财政学1-公共需求
(三)最优多数性规则与交易成本
最优的多数就是抉择成本与外部成本之和 最小的那个多数,在图中就是由曲线 (D+E)最低点所对应的赞成率N*。
五、“投票之谜”
“投票之谜”(或“投票悖论”)是指在所有可供选择 的方案中,没有一个方案能够获得多数票。 如下表所列的颜色选择结果就出现了投票循环问题, 使得在三个人的投票选择中没有获胜者。
(二)中间投票人定理
中间投票人(或中位选民): 其偏好在所有投票人的偏好中 居于中间位置的投票人,称之 为中间投票人。 理性条件:无论哪个投票 人,如果认为X > Y,Y > Z, 则必然认为X > Z;且每个人 都会依据偏好顺序进行选择。 中间投票人定理:如果所有 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 在多数投票规则下,投票的结 果是中间投票人获胜。
红 √
蓝
蓝
√ √ 红 √
√ √ 蓝 √ √ 蓝色胜出 蓝色胜出
蓝色胜出
投票顺序对投票结果的影响
新的偏好顺序组合: A:红 > 黄 > 蓝 B:蓝 > 红 > 黄 C:黄 > 蓝 > 红 在这种偏好顺序组合下,最终的选择结果决定于投票顺序。
第一种选法
第二种选法
第三种选法
A 红
黄 红 蓝 √
二、公共商品
(一)公共商品的定义 公共商品是与私人商品相对应一个概念,二者含 义可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对于私人商品而言,有:
Xj X
i 1
n
i j
对公共商品而言,有:
X n j X
i n j
(二)公共商品的基本特征
与私人商品相比,公共商品有两个基本特征: ● 第一特征:非排他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公共商品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他人消费或受 益 2、有些公共商品在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 但从效率角度看却不必要排他 3、在有些情况下,“排他”尽管是可能的也 是必要的,但排他成本过于昂贵,经济上不可 行。 ● 第二特征:非竞争性 。 它是公共商品最重要的标志。 这一结论的有效 性是基于特定商品的既定技术条件,并以公共 商品的“最大技术供给量”为前提。
《财政学》复习笔记(完美打印版)[1]
年后财政政策实施和操作的基本经验
真题:某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年8月发生以下购销业务,购入服装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当月零售服装,取得含税销售额40万元;计算8月份应缴增值税。
①进项税额=3.4万元;
②销项税额=40 ÷(1+17%)×17%= 5.8万元
③应纳税额=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5.8-3.4 =2.4
★CPA真题:某商品零售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12月份购进货物(商品)取得普通发票,共计金额12万元,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购进税控收款机一台取得普通发票,支付金额5000元;本月内销
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财政学1_什么是财政
财政与生产的关系
财政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 1财政分配的规模制约着扩大再生产的规 模和发展速度 2财政分配结构制约着生产结构 3财政作为对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的分配,直接影响着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 系。
(二)财政与交换的关系
财政分配与交换的对立性 财政分配与交换分属于社会再生产 的两个 不同环节。财政分配解决的是价值运动问 题,交换解决的是使用价值的运动问题, 他们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具有各自独 立性。 统一性: 1、合理的财政分配是 交换顺利实现的基 本前提 2、交换的顺利 进行是实现财政分配的基 本条件
第一章
什么是财政?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
知识结构图
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财政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财 政,揭示财政的要素及其本质,探讨财政与经 济的关系。 学习目标:为学好财政学打下坚实的理论 基础。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第二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财政的要素与本质
(三) 财政分配与消费的关系
1消费是财政分配的最终目的 2通过作用于生产和流通,财政分配与消费 相互影响。 3财政分配制约消费.
二财政与其他分配的关系
1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的 关系 2财政分配与价格分配的关系 3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 4财政分配与企业财务分配的关系
二财政与经济机制
(一)财政与计划机制 1财政才财力高度集中 2财政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承担者 3对经济运行调控的直接性 (二) 财政与市场经济 1财政与微观经济运行 2财政与宏观经济运行
假设建设一间工厂,投资1000万 元,社会边际消费倾向为2/3.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变化为多少
万元? K=1/(1-ΔC/ΔY)
财政学名词解释与简答1(1)
财政学名词解释与简答1、帕累托效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2、帕累托改善: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3、简单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各成员的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4、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的高低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那个人的效用5、基尼系数:基于洛伦茨曲线、用于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G=A/(A+B)6、信息不对称:交易中的一方拥有另一方得不到的信息的情形。
7、劣值品:消费者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和服务。
什么是市场失灵?时常出现失灵的原因有哪些?市场不是万能的,自由放任基础之上的价格机制,并非在任何场合、任何领域都能充分展开,现实的市场经济还存在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这些缺陷或不足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出现失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大类:市场势力:主要指垄断和自然垄断等。
市场残缺:主要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
市场功能不足:主要包括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
8、公共选择:政治过程的参与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9、阿罗不可能定理:在个人理性、无限制领域、帕累托条件、无关备选方案的独立性和非独裁性等条件下,如果不违背至少一个所列的伦理上可接受的条件,就不可能将个人偏好转换为集体偏好。
10、林达尔均衡:公共产品的需求各方就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和相应的纳税份额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形。
11、中间投票人: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强,另一半则比他弱。
什么是林达尔均衡?林达尔均衡的达成存在什么问题?林达尔均衡指的是公共产品的需求各方就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和相应的纳税份额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形。
作为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一种方法,林达尔均衡的达成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它假定每个社会成员都真实披露自己关于公共产品的偏好信息,而不存在隐瞒信息以逃脱相应税收的动机,但这一条件很难具备。
财政学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率它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即所谓“同比”增长率。
以△G%表示,△G(%)=△G/Gn-1=(Gn–Gn-1)/Gn-1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以Eg表示。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若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Eg=△G(%)/△GDP(%)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MGP表示。
该指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产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MGP=△G/△GDP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稳定器作用由于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都是制度化的,社会保障的收支便与财政收支以及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某种函数关系。
基于这种关系,社会保障支出随经济周期而发生的反向变化,可能弱化经济周期的波幅。
课税对象(object of taxation)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也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在现代社会,国家的课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三类。
累进税率(progressive tax rate)累进税率的确定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等级再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
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的等级,税率越高。
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税收能力(tax capacity)税收能力(tax capacity)是指一国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
它包括两种能力: 一是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简称纳税能力) ; 二是政府的征税能力( 简称征税能力) 。
税收努力(Tax Effort)税收努力(Tax Effort)是指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程度, 或者说是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
税收中性(tax neutrality)税收中性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财政学习题(一)
《财政学》习题(一)第1-11章一、名词解释1.政府失灵2.投票悖论3.寻租行为4.公共财政5.转移性支出6.税收中性、7.鲍莫尔法则8.瓦格纳法则9.财政补贴10.罗尔斯标准11.多峰偏好12.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13.有条件性转移支付14.公共品的非竞争性15.中间投票人定理16.外部效应17.最适课税理论二、不定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1. 依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包括:_________。
A. 信息匮乏B. 寻租行为C. 政府决策失效D. 政府越位2. 市场机制的失灵可表现为_________等。
A. 无法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B. 资源不能充分流动C. 政府政策转变D. 收入分配不公3.下列属于公共品特征的有__________。
A. 非盈利性B. 非竞争性C. 非排他性D. 非市场性4. 公共物品按其受益空间可分为__________。
A. 地方公共物品B. 中央公共物品C. 国际公共物品D. 全国公共物品5.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
A.亚当•斯密B.凯恩斯C.布坎南D.萨缪尔森6.下列不属于财政分配范畴的是___________。
A.储蓄利息B.利息税C.企业债券D.行政单位职工工资7.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是___________。
A.基尼系数B.投资乘数C.恩格尔系数D.税收乘数8.下列物品或服务中,属于混合物品的是()。
A.国防B.行政管理C.天气预报D.高等教育9.下列物品或服务中,属于混合物品的是()。
A.国防B.行政管理C.天气预报D.高等教育10.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A.基本建设支出B.流动资金支出11.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
A.政治权力B.生产资料所有权C.财产权力D.国家信用12.将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的支出项目是:()A.转移性支出B.购买性支出C.消费性支出D.投资性支出13.在税制要素中,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
大学_财政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财政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财政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判断题】1.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包括( ABCDE )。
A、行政支出B、公安支出C、国家安全支出D、司法检查支出E、外交支出2. 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是( ABDE )。
A、转变职能B、理顺关系C、增加收入D、精兵简政E、提高效率3. 行政体制改革本身包含( BC )两方面的改革。
A、行政机构B、行政结构C、行政职能D、行政管理E、行政效益4.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按用途划分,可以分为( CD )。
A、通讯事业费B、广播电视事业费C、人员经费支出D、公用经费支出E、全额拨付5. 公用经费开支主要包括( ABCD )。
(P.98)A、公务费B、设备购置费C、修缮费D、业务费E、工资费6. 国家可以利用( ABCDE )等多种手段,全方位支援农业生产发展。
A、国家预算的支农资金B、预算外资金的支农资金C、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D、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E、减免农业税7.( ACE )等财政收入形式最后演变成了国家税收。
A、夏贡B、夏助C、商助D、商彻E、周彻8. 税收的性质是( AB )。
A、取之于民B、还之于民C、强制性D、无偿性E、固定性9. 古今中外,不论社会制度有何不同,税收都具有( CDE )。
A、公平B、效率C、强制性D、无偿性E、固定性10. 税制三要素是指( ACE )。
A、纳税人B、税目C、课税对象D、税源E、税率11. 与课税对象关系密切的术语包括( ABD )。
A、税目B、计税依据C、纳税期限D、税源E、偷税漏税12. 我国现行税率分为( ABCD )。
A、比例税率B、定额税率C、全额累进税率D、超额累进税率E、定量税率13. 按课税对象为标准分类,税收分为( ABCDE )。
)A、流转税B、所得税C、财产税D、行为税E、资源税14. 按税收的计算依据为标准分类,税收分为( AB )。
A、从量税B、从价税C、价内税D、价外税E、实物税15.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类,税收分为( CD )。
川大《财政学(1)2039》14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
B.中央税
C.地方税
D.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
正确答案:BCD
5.属于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是( )
A.经济性因素
B.政治性因素
C.文化因素
D.人口因素
?
正确答案:ABCD
6. ()便得财政支出的不断增加有了资金保证。
A.收入的增加
B.人口的变化
C.税收手段的发展
D.技术的发展
?
正确答案:AC
7.公共产品具有的特征是()
5.财政政策中最主要手段是()
A.税收
B.国家预算
C.国债
D.财政补贴
?
正确答案:A
6.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
正确答案:A
7.价格的变动影响企业的(),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
正确答案:B
8. ( )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4.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国有企业
B.国家
C.国有商业银行
D.私人企业
?
正确答案:B
4.税收收入的自动变化是指()的税收收入。
A.比例征税
B.累进征税
C.固定总额税
D.免税
?
正确答案:B
5. ( )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
A.财政支出
B.补贴支出
C.利息支出
D.基本建设支出
?
正确答案:A
C.平衡
D.下滑
?
正确答案:A
15.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
财政学多选题和计算题(1)
财政学多选题和计算题(1)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5.下列属于财政范畴的有(ABCD)A.税收B.公共支出C.公债D.政府预算E.政策制度6.私人品的基本特征是消费上的(AB)A.排他性B.竞争性C.非排他性D.非竞争性E.私有性7.公共品的基本特征是消费上的(CD)A.排他性B.竞争性C.非排他性D.非竞争性E.私有性10.市场失灵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ABCDE)A.公共产品供给B.“外部效应”项目C.自然垄断项目D.收入分配不公E.经济波动与失衡16、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BC )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17、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BCD )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19、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BD )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20、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 ABC )A、阶级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22、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ABCD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23、公共选择的投票规则一般指()A.一致性规则B.简单多数规则C.复杂多数规则D.直接民主规则E.间接民主规则24.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A.经济公平B.社会公平C.横向公平D.纵向公平E.规则公平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1、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哪几种方式(ABC )A、政府授权经营B、政府参股C、政府补助D、政府直接生产2、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哪些( ABD )A、平均成本定价法B、二部定价法C、市场定价法D、负荷定价法3、为了提高公共支出的配置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ABCD)A、财政支出的来源是受严格立法的约束B、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C、公共部门是非盈利性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D、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的集中体现7、公共选择要经过哪几个阶段(ABC)A、立宪B、立法C、行政和司法D、投票8、财政执法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CD)A、合法原则B、公正原则C、权利制约原则D、合理原则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2、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AC)A、基本建设支出B、价格补贴支出C、国家储备支出D、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3、下列产业中,理应有政府进行投资的有(ABCD)A、环境治理B、治理国土C、能源开发D、教育4、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AD)A、是由的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论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C、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势D、它是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的理论基础6、以下属于经济建设费的有(ABD)A、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B、城市维护费C、文化教育科学方面的补助D、简易建筑支出第四章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1.国防作为一种十分标准的公共品,具有()等特点A.边际成本为零B.内在效益较大C.内在效益为零D.典型的内部效应E.典型的外部效应3.财政在科学研究支出方面的重点主要有()A.基础理论研究B.一般应用技术研究C.一般企业生产技术研究D.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科学研究领域E.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应用性科研项目4.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BC)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B.国防科工委对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于联合利华所生产的立顿红茶投放市场后的食品安全检测所发生的费用支出D.国家发改委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5.影响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的直接因素有(ABCD)A.经济总体增长水平B.政府职能与机构设置C.行政效率D.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7.对一国而言,影响教育支出效益的主要因素有( AB)A.该国财政支出规模B.该国财政支出结构C.该国的文化传统与历史风俗D.该国对教育所采取的政策态度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1.政府投资的特点有()A.盈利性B.长期性C.效益外溢性D.非盈利性E.规模大2.基础产业包括()A.能源工业B.基本原材料工业C.纺织工业D.农业E.商业3.与其他产业相比,基础产业具有以下特征:()A. 基础性B.自然垄断性C.混合商品的属性D.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E.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部门4.公共投资的方式包括:()A.政府管制B.直接投资C.间接投资D.BOT投资方式E.TOT投资方式6.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比,农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农业面临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的双重风险B.农产品市场是一种典型的发散型蛛网市场C.农业比较利益低D.农业的资产利用率低.资金周转慢E.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较慢,农产品储运较困难9.根据投资的乘数作用原理,乘数与( A )同方向变化,同( C )呈反方向变化A.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B.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C.边际投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D.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投资倾向13.下列属于BOT投资的特点是( AD )A.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B.政府在投资资金来源中处于主导的地位C.投资项目一经建成则项目产权属于政府D.该投资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投资14.在我国,财政对于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在于( ABD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农业部门是特殊的生产部门,其难于凭借自己的力量抗拒某些不利的自然或经济外部因素C.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民的某些权益需要政府投资来得以保证D.资本市场对于农业投资的欠缺15.下列关于财政投融资的表述,正确的是( ABC )A.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B.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趋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物品C.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D.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是脱离市场,而是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主要依据,并对市场的培植起支配作用,投融资机构在结合范围内拥有经营自主权,实行市场化运营16.财政对于农业投资的范围,应该主要集中于下列领域( ABC )A.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B.农业科技推广C.农村教育和培训D.流动资金投资(农药、化肥、薄膜、除草剂等)以及类似农机具及供农户使用的农业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第六章转移性支出1.由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项目是()。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1)
第一章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1、配置资源: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率。
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④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分配收入: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
②规范工资制度。
③加强税收调节。
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二章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
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
3、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
五、什么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方法:平均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六、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
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财政学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第二章:混合经济:市场经济和公共经济的“混合”体。
即是指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
整个经济制度中的信息传递同时通过价格和计划来进行。
混合经济体制:就是以社会目标补充私人目标,以政府经济决策补充个人经济决策,以政府调节补充市场调节的一种经济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和私人通过分工与合作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帕累托状态:如果改变这种状态,不可能使这种状态下一个人的利益变好而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这种状态就叫做帕累托状态。
效率市场: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效率状态的市场经济。
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混合物品:一种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只具有公共物品部分特征的物品。
外部效应:指某一个体的经济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了他人福利的情形。
分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
庇古税: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相等。
市场失效:是指在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市场仍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正常发挥作用的现象。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茨(Lorenz)曲线和基尼(Gini)系数是用来测量收入差异程度的方法。
洛伦茨曲线反映的是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决定提供某种消费品(包括劳务)的职责和功能。
克服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缺陷,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平采用非市场机制对市场经济中形成的收入分配结果进行再分配的职责和功能。
政府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具有通过财政收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和功能。
经济波动一直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现象。
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指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的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
1财政学概述
政府从事哪些活动
提供法律制度 政府生产 例如,政府直接经营铁路、电力、学校、医院、 例如,政府直接经营铁路、电力、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部门 影响私人生产 政府 活动 补贴与税收 例如,农业税、农业补贴,关税 例如,农业税、农业补贴, 例如, 政府贷款 例如,政府直接向企业贷款 例如,对广告、价格、质量、 管制企业 例如,对广告、价格、质量、污染的管理 例如,采购办公设备,购买武器, 购买产品和服务 例如,采购办公设备,购买武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收入再分配 例如,城镇低保制度,食品券, 实物和现金转移 例如,城镇低保制度,食品券,学校午餐项目 社会保障 例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例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 例如,政府担保,公共定价, 隐性再分配项目 例如,政府担保,公共定价,地铁补贴
(2)农民负担和乡镇债务危机问题 )
•在当前财政分权的体制下,乡镇政府承担了许多公 在当前财政分权的体制下, 在当前财政分权的体制下 共支出的责任,例如基础教育,基础医疗, 共支出的责任,例如基础教育,基础医疗,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等, 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等,但是并没有相应的财政 收入来源。例如,某镇仅维持乡镇中小学教育经费, 收入来源。例如,某镇仅维持乡镇中小学教育经费, 就得用去全乡镇60%左右的财政收入。 60%左右的财政收入 就得用去全乡镇60%左右的财政收入。 •据估计,目前全国乡镇政府负债近1万亿,相当于 据估计,目前全国乡镇政府负债近1万亿, 据估计 全国每个县5 全国每个县5亿。 •要减轻农民负担,必须首先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财 要减轻农民负担, 要减轻农民负担 政关系。 政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三农问题 )
•2004年,中央政府宣布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农业税的归属如何? 2004年 中央政府宣布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农业税的归属如何? 2004 是否公平,是否有效? 是否公平,是否有效? •2004年开始以货币的形式给农民种粮补贴。其根据是什么?为 2004年开始以货币的形式给农民种粮补贴。其根据是什么? 2004年开始以货币的形式给农民种粮补贴 什么要以货币的形式补贴? 什么要以货币的形式补贴? •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是农民贫穷的一大原因。而在农村实施合 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是农民贫穷的一大原因。 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是农民贫穷的一大原因 作医疗保险已经几起几落。什么样的保险形式才能为农民接受? 作医疗保险已经几起几落。什么样的保险形式才能为农民接受?
财政学知识点(1)
财政学知识点(1)名词解释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购买性支出:与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交换相关联的财政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转移性支出: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事业以及其他单位供给财政资金。
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收支两条线”管理:针对原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
核心内容:将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提高。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Eg):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Eg>1,财政支出增长速度>GDP 增长速度。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MGP):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比例。
纳税人:纳税主体,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税收客体;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课税标准:课税依据;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
税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例。
定额税率:亦称“固定税额”。
按征税对象的数量单位直接规定的征税数额。
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
课税对象数额↑,税率↑。
税收能力: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
税收努力: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程度,或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
行政管理支出(一般性支出):用于国家各级政权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职能所支付的经费。
影响因素: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行政效率、管理费的使用效率。
——选择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税收中性: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or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财政学(第二版) 第1章 财政概论
财政学
第一节 财政及其特征
三、财政的一般概念 (一)“财政”一词的来源 (二)财政的特征 1.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2. 财政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且主要是剩余产品 3. 财政分配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三)财政概念的一般表述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 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可以简称为“以国家 为主体的分配”。
(二)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资源 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 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 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在实际生活中,各国政府通常是采取某些指标 (如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或由若干指标组成的 “景气指数”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当前主 要是采取GDP增长率指标。
第一章 财政概论
LOGO
财政学
第一章 财政概论
学习重点 公共财政的特征,市场失灵的表现,财政的资 源配置、收入公平分配、经济稳定等三大职能的 内涵以及实现这三大职能的财政手段。 学习难点 财政的三大职能以及今年我国宏观调控中三大 职能的具体体现。
财政学
财政学
第一节 财政及其特征
四、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 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是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公共 财政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 1. 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 2. 公平性 3. 非营利性 4. 法制性
财政学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
二、收入分配职能 (一)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通过 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克服 市场机制缺陷造成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以及按 劳分配不能完全保证实现的财富分配不公,从而 达到公平合理分配的目标。
财政学第一章 财政与国民经济的的关系
《财政学》
一些公共品只具备其中的一种属 性,即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或者具有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这种公共品叫做准 (次)公共品。
另外,政府从资源配置上考虑或是 政府从收入再分配功能上考虑,即使私 人部门也能提供,但由公共部门来强制 提供的公共品,叫做价值产品。
《财政学》
在财政支出中,政府的一般行政 服务支出和国防费支出等属于纯公共 品,而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 利等属于准公共品。教育、保健、区 域开发、经济适用房等可以看作是价 值产品。
《财政学》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政府活动就像 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论所示,是以提 供纯公共品为中心,基本上局限在“夜警 国家”(守夜人)的有限范围内。亚当•斯 密提出了税收的“公平、确实、便利和节 省”四原则,财政支出方面“厉行节约、 量入为出”的原则也一同产生,“廉价政 府”则成为财政所应追求的目标。这就是 斯密勾勒的财政学的基本框架。
《财政学》
第一节 现代财政与市场经济
《财政学》
什么是财政? 从经济效率角度考察和分析政府的收
支活动,以及研究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 一系列经济活动关系,就是财政。财政作 为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经济活动,同市场经 济的活动不同,具有行使公共权力的特征。
《财政学》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市场经 济体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是基础,但 市场在配置资源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失 灵,这时就需要由公共部门代替市场从 事市场所不能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即 公共部门以市场失灵为依据,从事公共 经济活动。
第二,金融机构部门(包括私人金融机 关和公共金融机关)
第三,一般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第四,家庭部门(包括个人和企业)
财政学课件1
38
(4)布坎南公共选择学派财政学时期(20世纪80年代 中叶——现在) :财政是公共部门经济,他们研究了 公共需要,及如何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问题,分 析了公共产品及其生产机器:国家的组织和机构。通 过投票论,制度选择论等,布坎南等人运用经济分析 的方法研究政治制度的运行,其中财政问题始终居于 研究的中心。
31
(二)财政问题 1、地方财政:紧张 2、中央财政:两个比重低、债务负担重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及中部崛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4、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带来的财政问 题 基本认识:财政是与政府的财力相关的经济范 畴。
32
二、财政学的对象
1、学科性质:应用理论学科 2、任务:阐述财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3、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1)经济决定财政 (2)财政影响经济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 政府:弥补市场缺陷,发展经济、调控 经济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 现代经济是混合经济(私人经济与公共 现代经济是混合经济 经济)
60
(3)公共产品的级次:国、省、市、县、乡、村
4、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 、
(1)纯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 ) (2)混合产品 )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 的提供方式 (3)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
1974年,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是公共物品私 年 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 人提供理论研究之开端。 人提供理论研究之开端。 美国布坎南研究中心的Tyler Cowen 从多个方面 美国布坎南研究中心的 做了进一步阐述。 做了进一步阐述。
36
(二)借鉴西方财政学
亚当·斯密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37
1、西方财政学发展的几个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绿色税收: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征收的各种税和采取的各项税收措施。
(主要是对破坏环境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征税,提高以上应税行为的成本,达到限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
2.国债负担率:是指国债余额占GDP 的比重。
3.国债依存度:是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靠国债来支付的。
4.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是否会成为现实,要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政府来承担。
5.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a.增量预算: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上年度各该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b.零基预算: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6.完全挤出效应:如果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当财政扩张增加需求时,由于利率上升而挤出的私人投资规模正好等于财政赤字或其增加额(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并不引起产出增加)
7.财政政策: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8.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本身不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业调节作用(政府利用本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9.政府间转移支付:政府间财力的无偿转移,一般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无偿补助或拨款而财力无偿转移的方法,规则和程序则构成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10.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11.政府性基金收入:是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支出的一种基金。
12.税收中性→两种含义
一是国家征税是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额外损失或负担。
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13.税收超额负担:指政府通过征收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的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图P151
图说明的是一种商品的市场,d是商品的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
征税前均衡点是E,产量为OG,价格为OB。
假定政府对这商品征FD的从量税,供给曲线S将向左上方移动至s+t,税后均衡点为F,产量减少至OH,价格上升至OA。
这种税的税收收入是CD(销售量)乘以DF(税率),即ACDF的面积。
消费者因课税而损失的消费者剩余为ABEF的面积,生产者因课税而损失的生产者剩余为BCDE的面积。
这两种损失合计为ACDEF的面积。
显然大于政府的课税收入,二者的差额的面积就是课
税的超额负担
14.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将纳税人的
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
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和
消费水平
图中水平和垂直两轴分别计量食品和
衣物的数量。
假定纳税人的收入是固定
的,而且全部收入购买这两种商品,两
种商品的价格也是不变的,咋叫纳税人
购买,其数量,组合连成一条线AB。
这时纳税人对其的需要都可以满足。
纳
税人的消费偏好可以由一组无差异曲
线来表示。
AB线与其中一条相切即
Ι1,切点为P1,在切点上,纳税人以
其限定的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
效用最大。
若政府决定对纳税人课征一次性税收,
税款相当于AC乘以衣物价格,或BD
乘以食品价格,那该纳税人购买两种商
品的组合线由AB平移至CD,CD与Ι2
相切切点为P2,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
以税后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
用最大。
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
表现为,因收入水平下降而减少商品购
买量和降低消费水平,但不改变购买两
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简答
1.政府干预渠道和手段
一政府的宏观调控
二立法和行政手段
三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四财政手段
2.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发生在
几个方面
一政府决策失误
二寻租行为
三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四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3.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一商品课税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
转嫁
二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
的课税易转嫁,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
性较小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
三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课税易转嫁,狭
窄的不易转嫁。
四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
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难以转嫁。
五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
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4.财政的一般政策目标
①经济适度增长②物价水平的基本稳
定③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④
收入的合理分配⑤社会生活质量逐步
提高
5.税收饶让的含义及举例
含义:一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
到减免的那一部分所得税,同样给予抵
免待遇,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征。
例:假设A国某公司在B国设立分公司,
并有所得10万元。
已知B国所得税税
率为30%,按税法,B国可对该项所得
征收3万元;但B国给予税收减免,改
按15%征税,当A国政府在对该公司
来源于B国的所得征税时,如果仍以3
万元作为该公司实纳外国所得税进行
税收抵免,而不对该公司在B国获得的
1.5万元,减税进行补征,即称为税收
饶让
6.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①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
相对独立,自求平衡②在明确市场经济
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
府职责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
支出职责范围③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④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制度⑤各国
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
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质
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
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经常进行
调查
7.对财政平衡和社会总供求的关系可
得出以下三点
①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个
组成部分,必须以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
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
衡难以得出全面的正确的结论②国民
经济整体的目标是社会总需求的大体
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
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
政平衡不过是总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
③在总量平衡的恒等式
C+S+T+M=C+I+G+X中,消费,储蓄,投
资以及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
为(市场行为),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
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
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财政平衡可
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
总供给
8.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
结构的借鉴意义有哪些?
内生增长理论是指劳动投入过程中形
成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形
成的技术进步,生产性公共投资的增
加,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
率,生产要素积累的收益率不会递减,
长期增长率将会大于零。
意义:一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认为
生产性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
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外
因素和内外动力,这些因素属于财政政
策的变量范围之内,所以财政政策对长
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特
殊和重要作用。
二从客观上说,财政支出结构取决于一
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变化发
展带有一定规律性。
三从政府制定财政政策上,则必须根据
一定时期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以及经
济形势的发现变化,推动财政支出结构
的调整和优化,而内生增长理论为调整
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
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效
应
①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双
松”政策,前者指减少税收,扩大政府
支出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后者指降低法
定准备金率,降低利率而扩大货币供
给,二者会造成社会总需求扩大,可以
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却可能带
来通胀;②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
策,“双紧”政策,前者会通过增加税
收,削减政府支出抑制社会总需求,后
者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
货币供给量,二者可以有效遏制通胀和
需求膨胀,但可能带来通缩和经济停滞
的后果;③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
策,前者可能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通
胀,后者在于保持经济增长,二者可能
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
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胀;
④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前者
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
后者可避免过高的通胀率。
二者组合可
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
免通胀,但长期运用会积累巨额财政赤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