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选择题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DOC)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A.《大学》 B.《中庸》C.《论语》D.《春秋》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教师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大赛第一部分客观题一、选择题1题-20题每小题分,31题-6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中国宋朝以后,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A.四书五经B.六艺C.三科D四学2、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是;A.理想国B.学记C.大教学论D.论演说家教育3、近年来,部分城市建立了“婴儿安全岛”,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儿童的;A.生存的权利B.受教育的权利C.受尊重的权利D.安全的权利4、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思想教育B.教学C.课外活动D.社会实践5、研究者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探索相关教育问题的教育研究方;A.观察法B.问卷法C.实验法D.文献研究法6、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是;A.成熟B.家庭教育C.社会舆论D.教师的榜样作用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是属于缺失需要的一种;A.尊重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审美的需要D.认知的需要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A.1951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B.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9、以下属于教育行政处分的是;A.记过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认识的10、在小学德育纲要中处于核心的地位;A.理想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劳动教育11、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的关键作用;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关键B.源泉C.内容D.途径13、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B.使学生更快乐的学习C.使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D.对传统教育课程的改革14、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罗杰斯C.皮亚杰D.卢梭15、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16、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A.夸美纽斯B.马卡连柯C.伊拉莫斯D.赫尔巴特17、班级管理中指定的班干部轮换制度属于模式;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18、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A.生活教师B.任课教师C.班主任D.学校管理干部19、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教学设计的关键、设计任务是按的先后顺序进行的;A.学习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B.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学习目标C.教学策略、学习目标、教学媒体D.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学习目标20、属于现代教学媒体中的视觉媒体;A.教学挂图B.投影仪C.标本D.mp32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是从时期开始的;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2、古代西方教育教育中强调身心和谐发展的是A.雅典教育B.斯巴达教育C.世俗教育D.骑士教育23、现实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新三中心”指的是A.教师、书本、课堂B.儿童、活动、课堂C.儿童、经验、活动D.儿童、书本、活动24、格赛尔双井子爬楼梯比较,证明了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A.遗传素质B.生理成熟C.环境D.教育25、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的观念的是;A.柏拉图B.凯兴斯泰纳C.卢梭D.亚里斯多德26、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A.教育功能B.教育所值取向C.教育模式D.教育方法27、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于年诞生于;A.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B.1632年/捷克C.1681年/法国D.1897年中国28、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包括;A.文化科学知识、学科知识B.教育理论知识、班级管理知识C.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D.文化开学知识、教学技巧29、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的一种教育思潮是;A.教育终身化B.教育民主化C.教育国际化D.教育制度化30、学制在大.中.小学阶段的入学年龄划分方面,很多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主要受因素的影响;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和科技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文化传统31、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A.学生的学B.教师的教C.教学环境D.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32、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A.学习B.模仿C.强化D.适应3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A.辅助作用B.主导作用C.强化作用D.促进作用34、智力的个体差异性并不体现在上A.发展水平的差异B.发展类型的差异C.发展早晚的差异D.各民族的差异35、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A.奥术伯尔B.杜威C.陶行知D.班杜拉36、人格的核心成份是A.情感B.意志C.兴趣D.性格37、社会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巴普洛夫B.斯金纳C.班杜拉D.布鲁纳38、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亚类A.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辨别B.辨别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规则高级规则C.具体概念规则定义性概念高级规则辨别D.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39、态度的三元论不包括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倾向成分40、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集中思维C.顺向思维D.逆向思维41、下面属于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归因因素是;A.努力B.能力C.工作难度D.运气42、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理论,是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中起调控作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43、按照教育法律规定,明知学校体育设施有危险,而不及时维护,结果造成学生人员伤亡的学校主管人员,依法追究其;A.一般责任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D.刑事责任44、以下属于教师一般权利的是;A.文化教育权利、学术自由权、受聘权B.受聘权、获取报酬权、政治权利C.名誉权、培训进修权、教育教学权D.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公民人身自由权45、某现任老师,因故意犯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其教师资格;A.可以保留B.自动丧失,且不能重新获取C.撤销,三年后可再获取D.撤销,五年后可再获取46、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法遵循了;A.长善救失原则B.疏导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47、采用座用铭激励学生属于;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情感陶冶法48、美国课程理论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最重要的问题是;A.课程内容B.教学方法C.课程目标D.教学评价4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的儿童诗属于形式运算阶段;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50、我国新课标改革不倡导的教学观念是;A.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B.教学过程的封闭与专制C.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D.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51、变式是指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正真含义A.本质特征变,非本质特征不变B.本质特征不变,非本质特征变C.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D.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52、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让教学更加符合原则A.循序渐进B.理论联系实际C.启发性D.巩固性53、计算机等级考试属于一种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差异评价54、班级活动的评估要做到A.随意性、客观性、全面性B.全面性、客观性、发展性C.随意性、全面性、发展性D.发展性、随意性、随意性55、通过自己扮演角色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在道德要求作业能动的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56、在中明确将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要求写入教育技术定义.A.教育大辞典B.AECT94定义C.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D.AECT’04定义57、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任务驱动”和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主线;A.操作演练B.演示讲解C.问题解决D.合作交流58、2013年6月27日-28日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在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世界变革中的国际安全:和平、发展、创新”;A.清华大学B.哈佛大学C.牛津大学D.香港大学59、为根本扫除单纯以学生学习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教育部办会厅颁布了关于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际工作的通知文件,该文件30个地区作为改革实验区,下列有江西;A.新余B.抚州C.吉安D.南昌6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A.局部性B.补充性C.决定性D.辅助性第二部分主观题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二、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有人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2;如何正确理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所以应优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教育;三、论述题本题13分1.依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联系实际,谈谈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策略;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在某乡村中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晚自习铃声响了,初二某班教室里面还是闹哄哄的,班长多次大声叫唤:“开始自习了,大家不要吵,否则老师看到又要发脾气的”,可是几乎没人理睬她;班长非常着急并跑到门口查看,发现值班老师很快到教室门口,情急之下,对着教室大声喊了一句“老师来了”;这位男教师听到有学生直呼其名,走进教室,阴沉着脸问:“刚才谁叫我的名字”班长举起手,站起来刚想向老师解释时,只见这位男教师径直走过来不由分说左右开弓抽了班长两记耳光,然后叫她滚出教室;班长伤心的哭着跑出教室,班主任因不知情一直没有找她谈话,周末回到家告诉了父母,单父母却责怪她:“谁让你直呼老师名字,打得好,下次就会长记性了”;她心想也许自己真的错了,可又觉得委屈,悲愤;1.请运用师德及教育法规相关理论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2.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履行班主任职责,以便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选择题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选择题1、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D)A、管理学生权B、科研学术权C、民主管理权D、教育教学权2、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是(C)A、掌握教育理论B、具备学科知识素养C、敬业D、良好的教育能力3、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B)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考试用书D、教科书4、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B)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5、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B)A、教学方法改革B、课程改革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D、教育结构改革6、班风和校风属于教学传播中的(B)A、教育传播系统B、教育传播环境C、教育传播媒体D、教育传播通道7、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是指学生的(D)A、名誉权B、荣誉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8、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D)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德育方法是(A)A、榜样示范法B、实践锻炼法C、陶冶教育法D、自我指导教育法10、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C)A、学生B、教师C、学校的观念文化D、校园设施12、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C、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3、教学从本质是讲就是(A)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14、教师进行的起始环节是(A)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15、中小学的“双基”教育是指(A)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D、基础知识,基本原理16、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A)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先后一致D、不快不慢18、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进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B)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联结反应D、习惯成自然19、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D)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导作用2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18周岁以下2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 )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2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起源说是:()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学校教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西周六艺教育以——为中心()A.礼乐B.射御C.书数D.礼书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体现了——教育理念()A.前制度化B.制度化C.非制度化D.前三项兼有5.强调“教育即生活”在中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赫尔巴特C.杜威D.夸美纽斯6.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著作是:()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漫话》7.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发展()A.身体和心理B.智力C.个性D.社会性8.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时期发生在()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9.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应该()A.抓关键期B.秩序渐进C.因材施教D.教学相长1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技11.学校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A物质文化B组织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或观念文化12. 是社会需求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集中体现。
A义务教育B教育制度C教育目的D教育评价1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智力劳动B体力劳动C接受劳动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4.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素质B主观能动性C学校教育D环境教育15.教师根本任务是()A关心学生学习B教学C教书育人D管理学生16.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关系A授受B相互促进C民主平等D朋友17.当今教育改革核心是( )A教学方法改革B课程改革C教育评价改革D教育结构改革18.以下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A复杂性B创造性C预期性D长期性19.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A综合课程B潜在课程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20.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主体活动D文化活动2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批改、D.学生成绩与检查评定22.实施德育最基本途径是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班会、D.少先队、共青团活动2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A.学术影响力、B.个性影响力、C.年龄影响力、D.职称影响力24.一个测验能测验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叫测验的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业书名为A.《教育心理学大纲》、B.《教育心理学讲义》、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概论》2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27.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是我国教育法规修订的立法机关?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D. 国家教育监察机构2. 《中小学教师法》是我国教育法规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它是在哪一年颁布的?A. 1998年B. 2002年C. 2011年D. 2018年3. 九年义务教育是指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 幼儿园、小学、初中B. 小学、初中、高中C.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D. 幼儿园、小学、初中、中职4. 以下哪个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历层次?A. 本科B. 硕士研究生C. 博士研究生D. 博士后5. 以下哪个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位层次?A. 学士B. 硕士C. 博士D. 博士后6.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要》提出了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目标,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个?A. 建设质量优良的全日制义务教育B. 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C. 保障每个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D.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7. 当今国际上认同的教育学科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学科?A. 三个学科B. 四个学科C. 五个学科D. 六个学科8. 教育学中的“教”是指以下哪个方面的内容?A.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B.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C. 教学的方法和手段D. 教育目标和价值观9.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以下哪个方面?A. 促进教学的改进B. 对学生进行区分C. 选拔优秀人才D.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10. 教育的本质是以下哪个?A. 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传授B. 品德和人格的培养C. 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D. 人的全面发展11. 以下哪个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学校?A. 北京大学B. 上海交通大学C. 中国人民大学D. 中国协和大学12. 教育学家罗伯特·斯蒂格勒提出的“知识三角”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 知识、技能和态度B. 知识、技能和价值观C. 知识、能力和兴趣D. 知识、智力和品质13. 以下哪个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学位与学历互认工程”的主要内容?A. 博士研究生招生系统的改革B. 学士学位证书的换发制度C. 本科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D. 学位与学历的层次等值14. 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科技的应用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下哪个是科技在教育中的典型应用?A. 智能教室和在线教育B. 电子档案和数字资源馆C. 社交媒体和移动学习D. 远程教育和虚拟实验室15. 以下哪个是我国教育部门进行教职工考核评价的方式?A. 教育部门考试B. 教育局定期检查C. 学校内部评估D. 教育评估机构评估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包括法律、法规和________。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和答案

教育理论知识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是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A、能力B、运气C、努力D、任务难度3、属于成长需要的是��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需要D、认知需要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关系D、无关系5、MURDER策略中M指的是��A、心境B、理解C、回忆D、复习6、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A、皮亚杰B、艾利克森C、柯尔伯格D、罗杰斯7、��是美国最早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
A、华生B、赫尔C、斯金纳D、桑代克8、对��的探讨�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
A、教师的教学B、教师的课堂管理C、学生的学习活动D、教师的心理9、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操作性条件作用B、经典条件作用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10、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属于实验研究法的有��A、问卷调查B、随机化现场实验C、单一个案实验D、访谈法12、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属于��A、代表学习B、有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D、概念学习13、我国学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包括��A、知识的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心智技能学习D、社会生活规范�品德�学习14、属于操作条件作用范型的有��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无强化D、顿悟15、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6、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构建认知结构�即促进生成学习的具体技术有��A、划线B、做摘要C、列提纲D、画网络框图17、根据归因理论的观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是�使学生看到��A、努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B、运气的作用C、能力的作用D、自己努力是有效的18、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使学生能��A、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B、进行自我管理C、投入到学习中去D、安静和驯服19、适用于运用代币制经济进行行为矫正的情况有��A、学生对学习无兴趣�其他方法无效B、问题行为多�秩序混乱C、优等生群体D、经常遭受失败的学生20、个人内差评价的特点��1A、可以用合格或不合格来表示B、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C、可以了解学生的强项和弱项D、可以借用相对评价的方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 )的的科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A. 感性认识活动B. 理性认识活动C. 实践活动D. 思维活动答案:C2.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发展能力C. 培养品德D. 促进身心发展答案:A3.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称为()A. 教育目的B. 教育内容C. 教育过程D. 教育方法答案:C4.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认识教学内容,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法是()A. 启发式教学B. 注入式教学C. 探究式教学D. 直观式教学答案:A5. 下列哪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呢?()A. 班级授课制B. 道尔顿制C. 翻转课堂D. 函授制答案:C6.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是注重评价过程,强调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评价方式呢?()A. 目标评价B. 常模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总结性评价答案:C7. 下列哪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呢?()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C8. 下列哪种德育方法是通过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修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呢?()A. 说服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实践锻炼法D. 品德修养指导法答案:D9. 下列哪种教学原则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答案:B10.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呢?()A. 讲授法B. 谈话法C. 演示法D. 练习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教育的个体功能包括()A. 促进个体身心发展B. 培养个体社会性C. 提升个体知识水平D. 传承社会文化答案:ABC2.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属于德育的基本方法呢?()A. 说服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实践锻炼法D. 品德修养指导法答案:ABCD4. 下列哪些属于陈述性知识呢?()A. 语文知识B. 数学知识C. 地理知识D. 人的性格特征答案:ABC5. 下列哪些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呢?()A. 练习法B. 演示法C. 实习法D. 实验法答案:ACD三、判断题1.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课堂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答案:B、C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培养人的全面发展B.提高人的社会地位C.改善社会环境D.传承人类文明答案:A、D3.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注重知识传授B.激发学生创造力C.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D.重视应试能力培养答案:B4. 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A.传统教育B.现代教育C.个别教育D.群体教育答案:A、B、C、D5. 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A.因材施教B.德育为先C.因势利导D.注重实践答案:A、B、C、D二、判断题1.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与个体无关。
答案:错2. 人的一生中,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
答案:错3.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答案:对4. 个别教育是指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
答案:对5. 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学校,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教育的机会。
答案:对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教育的定义以及其内涵。
答案: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以培养人的能力、品质和素养为目标,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并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教育的内涵包括课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
2.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的理解。
答案: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够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具竞争力。
3. 简述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答案: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德育为先、因势利导和注重实践。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德育为先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因势利导是指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发展趋势,调整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注重实践是指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哪个教育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A.行为主义教育理论B.认知发展教育理论C.社会文化教育理论D.人本主义教育理论2.按照知识结构的难度进行排列,下列哪个属于基础知识?A.解方程B.微积分C.线性代数D.数理统计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真实体验和互动属于以下哪种学习理论?A.建构主义B.社会认知理论C.行为主义D.认知发展理论4.下列哪项属于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A.客观性B.公正性C.主观性D.灵活性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举例法、概括法等属于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直接教学法B.合作学习法C.启发式教学法D.分组讨论法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项是否属于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是则在括号内写"√",否则写"×"。
1.(√)教育心理学2.(×)经济学原理3.(√)教育法规政策4.(√)教育经济学5.(√)教育社会学第三部分: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以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教师能够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简要介绍一下教育法规政策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育法规政策是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规范,它们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守教育法规政策,保证教育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教育法规政策也为教师提供了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的操作指南,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
3.简要概述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投入与产出关系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教育投资:研究教育资源的投入情况,包括财政资金、物质设备、人力资源等。
- 教育效益:研究教育投入对于学生学习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教育综合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传递知识B. 培养人才C. 社会交往D. 传授技能2.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品德C. 培养能力D. 培养情感3. 教育的目的是()。
A. 促进个体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促进个体与社会发展D. 促进文化传承4.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教育公平5. 教育的实施主体是()。
A. 教师B. 学生C. 家长D. 社会6. 教育的实施对象是()。
A. 教师B. 学生C. 家长D. 社会7. 教育的实施方式是()。
A. 课堂教学B. 自主学习C. 社会实践D. 网络教育8. 教育的实施环境是()。
A. 家庭B. 学校C. 社会D. 网络9. 教育的实施内容是()。
A. 知识传授B. 技能训练C. 品德培养D. 情感教育10. 教育的实施目标是()。
A. 提高学生成绩B. 培养学生能力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育的基本功能包括()。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促进社会进步12.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教育公平13. 教育的实施主体包括()。
A. 教师B. 学生C. 家长D. 社会14. 教育的实施方式包括()。
A. 课堂教学B. 自主学习C. 社会实践D. 网络教育15. 教育的实施环境包括()。
A. 家庭B. 学校C. 社会D. 网络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传递知识。
()17.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18.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发展。
()19.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
()20. 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
()21. 教育的实施对象是学生。
()22. 教育的实施方式是课堂教学。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德育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德育试题及答案教师招聘考试专项训练—德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特别是以德育为中心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__。
A. 基础B. 保障C. 核心D. 原则2. 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__。
A. 科学精神B. 创新思维C. 道德品质D. 沟通能力3. 德育工作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__。
A. 教学B. 管理C. 规划D. 修身4.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的行为起到的示范作用最为关键,以下哪种行为最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A. 骄傲自大B. 严于律己C. 懒散放任D. 熟视无睹5.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情操、基本人格完善的社会主义事业的__。
A. 建设者B. 参与者C. 维护者D. 监督者二、判断题判断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格培养和道德教育。
()2. 德育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3. 德育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
()4. 德育教育是通过道德规范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
()5. 德育教育的成功标志是学生的道德水平高。
()三、问答题1. 德育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德育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基本人格完善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信念和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并能积极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 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情感教育、道德规范引导、自我教育等。
其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为重要的手段,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和言行一致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3. 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计划,注重全员参与,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机制。
教师要注重个体化的德育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
同时,学校要加强德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社会进步D. 增进个人发展答案:B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教育制度B. 教育方法C. 学生的心理发展D. 教师的教学技能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原则?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一刀切D. 启发式教学答案:C4. 教育公平是指:A. 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B. 教育机会的平等C. 教育结果的平等D. 教育过程的平等答案:B5.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育C. 信息技术D. 远程教育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________。
答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 教育的“三全”原则包括全面教育、全程教育和________。
答案:全员教育8.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教育活动的________和效果,以便进行调整和改进。
答案:过程9. 教育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________。
答案:基本技能10. 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________能力。
答案:实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教育的四个基本功能。
答案:教育的四个基本功能包括:(1)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和科学知识;(2)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塑造个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4)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2. 什么是终身教育?它有哪些特点?答案: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教育过程。
它的特点包括:(1)终身性,强调教育贯穿人的一生;(2)全民性,面向所有人,不分年龄、性别、职业;(3)灵活性,教育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选择;(4)开放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13.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案: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1)客观性,评价要基于事实,避免主观偏见;(2)公正性,评价要公平对待每一个评价对象;(3)全面性,评价要全面考虑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4)发展性,评价要有助于促进教育活动的改进和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德育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德育试题及答案德育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学校正在如火如茶的开展“中国梦”主题活动,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属于(B)。
A.道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D.心理教育2.当前我国思想教育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内容是(A)。
A.理想念教育B.爱国主义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D.诚实守教育3.为了贯彻依法治国的要求,我国德育对法治教育越加重视,(C)9月中小学德育教材统称为《道德与法治》。
A.2013年B.2015年C.2016年D.2017年4.德育过程的(B),是指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会经历一个迂回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过程。
A.长期性B.反复性C.层次性D.针对性5.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由此,在实施德育时要注重(A)。
A.全面性、多端性、针对性 B.多端性、针对性、层次性C.层次性、自动性、全面性D.多端性、自觉性、全面性6.(B)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7.权衡人们品德的重要标记,在品德结构中处于关键地位的是(D)。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学生集体不但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体现了(A)。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B.劝导性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9.2020年8月,钟南山取得共和国勋章,他无疑就是人人研究的(A),他的先进事迹容易激起学生的敬仰之情。
A.典范B.示范C.典型D.模范10.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孟子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这些教育主张反映德育应遵守的办法是(D)。
A.榜样示范法B.理论锻炼法C.说吃法D.陶冶教育法11.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这属于(A)。
A.说服法B.榜样示范法C.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1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名言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C)的重要性。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起源说是:()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学校教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西周六艺教育以——为中心()A.礼乐B.射御C.书数D.礼书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体现了——教育理念()A.前制度化B.制度化C.非制度化D.前三项兼有5.强调“教育即生活”在中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赫尔巴特C.杜D.夸美纽斯6.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著作是:()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漫话》7.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发展()A.身体和心理B.智力C.个性D.社会性8.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时期产生在()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9.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应该()A.抓枢纽期B.秩序渐进C.因材施教D.教学相长1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范围和速度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技11.学校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A物质文化B组织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或观念文化12.是社会需求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集中体现。
A义务教育B教育制度C教育目的D教育评价1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智力劳动B体力劳动C承受劳动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合14.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素质B主观能动性C学校教育D环境教育15.教师根本任务是()A关心学生研究B教学C教书育人D办理学生16.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关系A授受B彼此促进C民主同等D朋友17.当今教育改革核心是()A教学方法改革B课程改革C教育评价改革D教育结构改革18.以下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A复杂性B创造性C预期性D长期性19.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A综合课程B潜在课程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20.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主体活动D文化活动2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批改、D.学生成绩与检查评定22.实施德育最基本途径是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班会、D.少先队、共青团活动2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A.学术影响力、B.个性影响力、C.年龄影响力、D.职称影响力24.一个测验能测验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叫测验的A.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业书名为A.《教育心理学大纲》、B.《教育心理学讲义》、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概论》26.提出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心理学家是A.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27.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选择题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选择题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是教育学的基本范畴?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法学c) 教育经济学d) 教育社会学2. 卢曼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 杜威b) 弗洛伊德c) 卢曼d) 弗雷贝尔3. 教育学的核心问题是:a) 教育目标问题b) 教育手段问题c) 教育内容问题d) 教育方法问题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 教师b) 学生c) 教育机构d) 所有选项都对5. 教育目的是:a)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b) 培养人的特定技能c) 培养人的社交能力d) 培养人的职业素养6. 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包括:a) 学科知识b) 价值观c) 道德规范d) 所有选项都对7.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是:a) 公正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综合性原则d) 所有选项都对8. 儿童自发性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弗洛伊德b) 古德曼c) 卡斯维勒d) 赫尔巴特9. 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 弗洛伊德b) 杜威c) 洛克d) 赫尔利10. 下列哪个教育法属于一种行为主义教育法?a) 直接教导法b) 启发式教育法c) 问题解决教育法d) 讨论教育法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与管理等方面。
教育学旨在认识和解释教育现象,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并为指导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 解释教育目标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或者期望的终极结果。
教育目标通常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例如,一所学校的教育目标可能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批判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简述教育法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价等方面。
教育法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保障教育的公正性、规范教育的发展、保护教育的权益,并为教育管理和教育实践提供法律依据和指导。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理论中,即可反映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的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学习理论C.社会文化学习理论D.连接主义学习理论2.现代技术手段以及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有效的原因不包括()A.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B.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C.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D.减少教师的教学负担3.判断题。
下列关于幼儿园教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幼儿园教育主要是以自由游戏为主B.幼儿园教育仅强调智力的培养C.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D.幼儿园教育只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C2.D3.C...本试卷主要考察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共计30道选择题,共计60分。
以下是本试卷的参考答案。
1. C2. D3. C...通过这些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师招聘考试对于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的考察内容。
本文不会按照试卷的格式进行展示,而是按照一般的文章格式进行呈现,方便阅读。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以便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需求,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其中,心理学的知识对于教师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便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另外,教师还需要了解学习的心理过程,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学是教师必备的知识之一。
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的原理和规律,对于教师来说,了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环境的要求,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1及答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1.“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2.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B)更为重要。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3.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B)。
A.理论加实践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C.读书加劳动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4.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B)。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5.中国古代所指的“六艺”教育是指(A)。
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易、春秋C.礼、乐、射、御、文、算D.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商君书 6.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7.“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8.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包含(D)活动。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9.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D)。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的课程理论是(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无法判断13.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选择题
1、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D )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权
C、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2、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是(C)
A、掌握教育理论
B、具备学科知识素养
C、敬业
D、良好的教育能力
3、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 B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考试用书
D、教科书
4、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B )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5、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B )
A、教学方法改革
B、课程改革
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D、教育结构改革
6、班风和校风属于教学传播中的( B )
A、教育传播系统
B、教育传播环境
C、教育传播媒体
D、教育传播通道
7、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是指学生的( D )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8、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D )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9、“桃不言,下自成蹊”的德育方法是( A )
A、榜样示法
B、实践锻炼法
C、冶教育法
D、自我指导教育法
10、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C )
A、学生
B、教师
C、学校的观念文化
D、校园设施
12、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C、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3、教学从本质是讲就是( A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教师进行的起始环节是( A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5、中小学的“双基”教育是指( A )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基础知识,基本原理
16、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A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不快不慢
18、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进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B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19、取得教学成功的因是( D )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导作用
2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2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D )
A、赞科夫
B、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2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23、教材包括( D )
A、教科书
B、CAI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2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C )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课堂教学
D、现场教学
2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B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26、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D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7、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
A、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8、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B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性特点
2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30、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A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3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C )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认识过程
D、组织过程
3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 )
A、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33、“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 )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 平等原则
34、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D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35、“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C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36、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B)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 社会教育
3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B)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38、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 A)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39、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B )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
C、被动地位 D. 关键地位
40、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C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41、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___课程,自小学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课时。
( A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4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 )
A、冶教育
B、榜样作用
C、品德评价 D. 示作用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D、学习知识、复习知识
45、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A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46、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 )
A、教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学论 D. 学科学习
47、记忆过程包括( D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48、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
心?( C )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 观察力
49、“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C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实践原则
50、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