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环境教育_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我国的环境现状3.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4. 学生应承担的环保责任5. 环保行动的实践与思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环保责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环保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我国环境现状等基本知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行动的实践与思考,促进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课程共需10 课时,每周1 课时,共5 周。
每课时40 分钟。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 导入:讲解环境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讲解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我国的环境现状1. 导入:讲解我国的环境现状,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
3.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1. 导入: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让学生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2. 讨论学生应承担的环保责任,明确自己的义务。
3.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学生应承担的环保责任1. 导入:讲解学生应承担的环保责任,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2. 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环保,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3.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五课时:环保行动的实践与思考1. 导入:讲解环保行动的实践与思考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4.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情况。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册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 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和方法,提高环保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和分类2. 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3. 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4. 生活中的环保实践5. 环保主题活动和案例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掌握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以及生活中的环保实践。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分类、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环保实践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主题活动和案例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15课时,每周一课时,共3周。
每课时40分钟。
您可以根据这五个章节的内容,继续编写六至十五章节的教案。
如果您需要,我可以为您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六、教学准备1. 教具:环保知识PPT、环保案例视频、环保活动道具等。
2. 材料:环保手册、笔记本、彩色笔等。
3. 场地:教室、会议室、户外活动场地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环保知识PPT,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环境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掌握环境的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播放环保案例视频,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解决方案。
4. 知识讲解:讲解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让学生学会保护环境的方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保主题活动和案例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总结环保的重要性。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2.了解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动能力,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课件、PPT、图片、视频、实际环境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寻找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图片,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是环境?我们身边的环境有哪些?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二、知识讲解(20分钟)1.通过PPT或实际环境模型,讲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
三、环保方法讲解(20分钟)1.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包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废弃物等。
2.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提出自己对环境保护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四、环保实践活动(30分钟)1.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整理学校周边的垃圾、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环保行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五、总结(1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回答以下问题:你们都参与了哪些环保活动?你们觉得环境保护对你们有什么好处?2.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号召学生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中。
六、作业(需要跟进完成,不在教学时间内):1.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参与环保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2.画一副描绘环保的图片,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想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实际环境模型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并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但是,在实践活动中,可能会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引导和激励。
小学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全册完整版-2024鲜版

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环保事业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社会组织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培训 等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鼓励公众积极 参与环保事业,倡导绿色生活方 式和消费模式,减少环境污染和 资源浪费。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国际交流 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 题。
家校合作与社会参与
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 ,共同推进环境教育工作,形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 育合力。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社会环保公益活动,培养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024/3/28
3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3/28
35
发展,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03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发展,开发具有地方
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促进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14
04
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
2024/3/28
15
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
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 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自我评价意义
阐述自我评价的意义和 价值,鼓励学生养成自 我评价的习惯,提高自 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 力。
33
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展望
工作计划
制定下学期环境教育课程的教学 计划和工作重点,明确教学目标 和任务,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 行。
拓展活动安排
设计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如环 保主题演讲、实地考察、环保创 意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 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 教案全册完整版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资料]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547be0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9.png)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气候、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等。
2. 地球的气候:气候的类型,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地球的资源: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让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地球的资源是如何被利用的?哪些资源是可再生的?哪些资源是非可再生的?3. 制作手抄报,展示地球的结构、气候和资源。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种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的种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动植物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污染的状况。
2. 小组讨论:我们周围存在哪些环境污染?这些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影响?3. 制作手抄报,展示环境污染的来源、种类和危害。
第三章:环保行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保的意义:环保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环保行动: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3. 环保标志:认识环保标志,了解其含义。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我们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2. 观看环保行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具体做法。
3. 制作手抄报,展示环保行动和环保标志。
第四章:爱护动植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到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动植物的作用: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资料]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217b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b.png)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和技能,能够自觉地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了解我们的地球1. 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乱扔垃圾、污染水源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第三课时:环保知识知多少1. 让学生学习一些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2. 引导学生掌握环保技能,如关灯、关水龙头等。
第四课时:保护动植物,关爱大自然1. 让学生了解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会保护动植物。
2.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课时:环保行动,从我做起1.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如步行、骑自行车、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2. 引导学生制定环保计划,养成环保习惯。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环保方面的认识和行为。
五、教学资源1. 地球图片2. 环保知识资料3. 环保实践活动案例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减少塑料使用,保护地球1. 让学生了解塑料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如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土地污染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塑料使用,如使用环保袋、拒绝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第七课时:节约资源,从我做起1. 让学生学习资源的重要性,如水、电、食物等。
2. 引导学生掌握节约资源的方法,如关灯、关水龙头、合理安排食物等。
第八课时:绿色出行,减少污染1. 让学生了解机动车辆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全球变暖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第九课时:环保意识,传播正能量1. 让学生了解环保意识的传播对社会的意义,如引起更多人关注环保、共同参与环保行动等。
四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环保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第1课:地球妈妈1. 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如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
2. 认识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
第2课:自然资源1. 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如空气、水、土地、植物等。
2. 学会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第二单元:环保我先行第3课:垃圾分类1. 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重要性。
2. 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第4课:节能减排1. 了解节能减排的方法和意义。
2. 在生活中实践节能减排,为环保做贡献。
第三单元:绿色行动第5课:绿色出行1. 了解绿色出行的意义和方法。
2. 养成绿色出行的良好习惯。
第6课:爱护植物1. 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2. 学会爱护植物,保护绿化。
三、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实践法、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时间本单元共需5课时,每周1课时。
六、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环保活动第7课:环保主题活动1. 了解环保主题活动的种类和意义。
2. 学会组织并参与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
第8课:环保小卫士1. 了解环保小卫士的职责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鼓励学为环保小卫士。
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环保科技第9课:环保科技的力量1. 了解环保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2. 激发学生对环保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10课:未来环保城市1. 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环保城市的样子。
2.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对未来环保城市的期望。
八、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全球环保合作第11课:全球环保合作的重要性1. 了解全球环保合作的意义和必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合作意识,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环保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环境、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技能,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和责任感,树立环保理念,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和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掌握环保知识,形成积极的环保态度和良好的环保行为。
同时也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大自然美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随后引出我们的主题——环境保护。
知识讲解:环境保护为什么重要?首先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丰富多彩的生物以及宜人的气候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我们的生存。
因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案例分析: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塑料垃圾污染河流、森林砍伐导致动物失去家园等,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并让学生思考这些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想法。
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行动。
课堂小结: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布置作业:每位学生制定一份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
教学意义: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会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可能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更是对未来社会的一份责任与承诺。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树立环保责任感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以及树立起个人的环保责任感。
四年级环境教育的课程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的课程教案四年级关于环境教育的课程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四年级关于环境教育的课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环境教育的课程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四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2.使学生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太阳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太阳的作用一、引入1.放映关于太阳用途的图片。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太阳给了我们阳光,所以植物才能进行光和作用,给人类提供必需的氧气;太阳给了我们热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个冰球。
今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已被人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书课题:太阳是万物之源)二、学习新课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呢?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看法。
2.观察两种植物在阳光下和室内的不同。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在石油可开采量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两大危机的夹击下,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做个现代工程师,展开想象,谈一谈,你最想"开发"出太阳能的哪些新用途?三、小结太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四、布置作业-做一个调查走访你生活的社区,调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比例,分析不同类型热水器的利与弊。
四年级环境教育的课程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穿的衣服面料和生产过程。
2.使学生知道服装的制作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3.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服装的制作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教学难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一、教学引入21世纪,流行着各种各样舒适随意、色彩斑斓的服装,在服装的大千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有纯棉,纯毛,纯丝,纯麻制品,有皮革裘皮制品,还有化纤,尼龙制品.(板书课题:穿衣与环保)二、学习新课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你身上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你知道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2、试着讲述一件棉质衣服的生产过程。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的概念,认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并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3. 环境保护的方法探究。
三、教学重点:1. 理解环境的概念,认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它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环境问题,并进行讨论。
步骤二:概念认知1. 让学生思考环境是什么,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理解。
2. 教师给出环境的定义,并与学生共同体验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步骤三: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1. 给学生展示一些环境问题,并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不良行为所导致的。
步骤四:环境保护的方法探究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提出自己的想法。
2.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并与学生一起探究环境保护的方法。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不同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步骤五:总结归纳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并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五、教学方式:1. 导入新课时使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采用问答、讨论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
3.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资源:1. 过于环境保护的图片或视频。
2. 多媒体工具。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中的积极程度,以及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办法的提出能力。
2. 通过学生的小组展示或个人作业,评价学生对环境概念的理解和环境保护方法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 提高学生环保知识水平,增强环保技能,为创建绿色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与分类2.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影响3.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4. 环保知识与技能培训5. 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与推广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提高环保意识。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4.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及解决方法,掌握环保知识与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教学课时本册教案共安排1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进程第1-2课时:环境的概念与分类1. 引入环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的种类和特点。
2. 分析不同环境类型,如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让学生认识到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
第3-4课时: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影响1. 分析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第5-6课时: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1. 介绍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 让学生了解政府在环保方面的职责和公民的环保义务。
第7-8课时:环保知识与技能培训1. 教授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水资源保护等。
第9-10课时: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与推广1.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实践绿色生活方式,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等。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宣传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概念的理解和分类掌握程度。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册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生态环境等。
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保障、资源的提供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环境的美丽和破坏,引发学生对环境的关注。
2. 讲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3.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环境的美丽和破坏。
2. 分组讨论材料:提供学生分组讨论的环境影响。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对环境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境保护的行动。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概念: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等。
2. 环境保护的方法: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讲解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方法。
3.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境保护,分享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分组讨论材料:提供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行动。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实践行动。
第三章:水资源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定义:地表水、地下水、降水等。
2. 水资源的重要性:人类生存的基础、农业和工业的必需品、生态系统的基础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水资源的状况和问题。
2. 讲解水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
3.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分享自己的实际行动。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介绍环境的含义、环境问题的种类等。
2. 环境问题的危害:讲解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危害性。
3.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阐述保护环境对于人类和地球的意义。
4. 身边的环境问题:分析学生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5. 环境保护的行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环境问题的危害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行动措施。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介绍环境的含义、环境问题的种类等。
3. 分析环境问题的危害:讲解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危害性。
4. 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阐述保护环境对于人类和地球的意义。
5. 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列举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并进行讨论。
6. 讲解环境保护的行动措施: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7.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8.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环保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境保护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环境保护行动措施的可行性。
3.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六、教学资源:1. 环境问题图片和视频素材2. 环境保护相关书籍和文章3. 环保实践活动所需工具和材料4. 垃圾分类模拟道具5. 学生分组讨论表格和指导手册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身边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3. 环保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难点:1.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 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3. 培养学生长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八、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第3-4周:分析环境问题的危害和身边的环境问题第5-6周:讲解环境保护的行动措施和实践活动第7-8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和总结与反思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问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共18课)

1.太阳是万物之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太阳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太阳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引入1.放映关于太阳用途的图片。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太阳给了我们阳光,所以植物才能进行光和作用,给人类提供必需的氧气;太阳给了我们热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个冰球。
今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已被人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书课题:太阳是万物之源)二、学习新课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呢?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看法。
2.观察两种植物在阳光下和室内的不同。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在石油可开采量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两大危机的夹击下,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做个现代工程师,展开想象,谈一谈,你最想“开发”出太阳能的哪些新用途?三、小结太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四、布置作业-做一个调查走访你生活的社区,调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比例,分析不同类型热水器的利与弊。
2. 绿色出行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过谈话、讨论、听故事,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3.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什么是绿色出行教学难点:培养绿色出行意识教具准备:1、调查表2、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记各二教学设计:一、以路人和家长为对象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调查了人们出行时最常选择的方式,同学们都把它记录在调查表上了,现在,谁来告诉我你调查的结果是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二、说出自己调查的结果,并固定在相应的标记下面,分辨出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最少。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资料]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e19357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4.png)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提高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环境污染教学重点: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2. 第二课时:我们的地球教学重点:了解地球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地球。
3. 第三课时:水资源保护教学重点: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掌握节约用水的的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4. 第四课时: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重点:了解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和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呼吸系统的健康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5. 第五课时:垃圾分类与循环利用教学重点: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讲解、实验、观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3. 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行为变化。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
2.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3. 实验器材、实践活动材料。
4. 环保宣传资料。
六、第六课时:动植物多样性保护教学重点: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行动。
七、第七课时:森林资源保护教学重点:了解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保护森林资源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了解森林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八、第八课时:野生动植物保护教学重点:了解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方法和行动。
四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环保知识,提高环保素养,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等。
2. 环境问题的表现: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3. 环境保护的意义: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地球家园。
4. 环保行为习惯: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噪音、绿色出行等。
5. 环保知识: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世界环境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环保行为,体验环保带来的好处。
4. 观看视频法:播放环保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环保知识。
五、教学课时本节课时为45分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环保短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环境保护。
2. 讲解环境的概念: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等,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多样性。
3. 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 讨论环境保护的意义: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地球家园,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6. 分析环保知识: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世界环境日等,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7.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模拟环保行为,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体验环保带来的好处。
8.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七、课后作业1. 调查家庭成员的环保行为,总结家庭环保的好习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收集有关环保的资料,如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等,进行阅读和学习。
3. 结合本节课所学,为班级设计一次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手工制作等。
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 环保法律法规。
4. 环保知识和环保技能。
5. 环保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环境问题的影响。
2.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影响及环保法律法规。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4. 采用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环境问题案例和图片。
2. 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 准备教学视频或课件。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图片,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4. 环保法律法规讲解:讲解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日记。
2. 让学生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标语。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 通用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能够形象化、直观化识别环境污染现象。
3.认知家庭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能进行有效分类。
4.了解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节约利用的方法。
5.培养广泛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二、教学内容1. 环保意识教育1.1 什么是环境?——生物、自然物和人类环境如何相互作用?1.2 人们为生存和发展而对环境进行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3 什么是环保?——如何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抵制不良嗜好。
2. 环境污染教育2.1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影响。
2.2 能源浪费和碳排放问题,并能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3 了解并识别一些典型的环境污染现象。
3. 垃圾分类教育3.1 盲目的消费和浪费会导致严重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了解垃圾分类及其重要性。
3.2 生活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识别及投放位置。
3.3 通过分类的方式解决垃圾污染问题。
4. 资源节约利用教育4.1 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意义。
4.2 能够识别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4.3 能够通过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的目标。
三、教学方法以上教学内容应以生动形象的实物为主要教具,有需要时可配以PPT和实验等教辅。
1. 观察法通过实地考察现场的环境污染现象,促进学生发现和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实验法比如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模拟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理解。
3. 分组合作法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高孩子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境与环保•课前活动通过环保图片及现场考察,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导入环节教师先在黑板上简单绘制出一幅生物、自然物和人类三者的图形,并让学生以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促使学生理解环境保护问题。
•课堂展示教师出示各种具体的环保图片展示,引导孩子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自然资源等。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敬畏之心,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地球的结构和特点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和结构。
视频播放:播放关于地球自然资源的短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资源状况。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环保问题。
二、第二章:环保意识从小培养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养成环保习惯。
2. 教学内容:环保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从小培养环保习惯的方法环保活动的意义和作用3. 教学方法:故事分享:通过分享环保先锋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环保实例,让学生明白环保就在身边。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从小培养环保习惯,并制定自己的环保计划。
三、第三章:垃圾分类与回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习惯。
2. 教学内容: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回收利用的意义和途径3. 教学方法:游戏互动:通过垃圾分类游戏,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过程。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提出改进措施。
四、第四章:节约用水用电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电资源的珍贵性,培养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2. 教学内容:水、电资源的使用现状和问题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和技巧珍惜资源的重要性3. 教学方法:数据展示:通过展示我国水、电资源的利用数据,让学生了解资源紧缺状况。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节约用水、用电的实例,让学生学会珍惜资源。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环境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
所以要教育学生注意爱护环境,提高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
此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鉴于此,特制定本学期环境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二、教学措施:本学期讲解时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教学措施为:1、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要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参与。
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然后用讲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教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把其中与中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事例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提高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扔垃圾,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幻灯、录像、VCD、多媒体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措施使学生达到在校、在家、在外,都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定的保护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通场景中,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避免危险的行动。
第一单元习俗与文明1、《给动物让路》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2、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
3、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4、懂得如何保护动物。
5、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了解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
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板书设计:给动物让路动物为什么穿越公路?为什么要保护他们?如何保护他们?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教师读“生活在线”。
二探求新知:1、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球上共存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积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三、拓展应用1、用美丽的图画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下几份倡议书(或宣传单)吧!教后记:2、《“煮鸡蛋”的思考》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
2、启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采取节约的方法,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转化思想、培养品质。
教学重、难点:树立节约意识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板书设计:“煮鸡蛋”的思考节约小妙法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你会煮鸡蛋吗?指名说。
教师:日本人和德国人是这样煮鸡蛋的:指名读教材。
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
二、探究新知:思考:1、德国人煮鸡蛋的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另据专家介绍,水开以后,五分钟即可煮熟鸡蛋,还不破坏营养成分,煮的时间长,会有许多浪费。
)2、现在生活好了还需要节约吗?3、你知道哪些家庭节约小妙法?4、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命中,过1分钟就减少1分钟的寿命,珍惜是从点滴做起的。
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教后记:3、“游动”的蒙古包教学目的:1、认识和理解游牧民的生活方式,。
2、引导学生阅读典型案例,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深刻剖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发展和环境间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讨论、归纳教学过程:1、游牧民的生活方式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丧葬、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男女都穿身宽袖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
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或束红、黄色头巾;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平时则以红、蓝色布缠头。
他们现在的服装式样和鞋子已有较多的改进。
饮食方面,牧区多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辅;农区则以粮食为主,辅以奶食或肉食和蔬菜。
普遍嗜饮砖茶。
居住方面,牧区多住容易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
这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以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部覆以毛毡,通常高约七、八尺,直径约丈余的住室(蒙古包)。
在定居的地区,部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出现了外形与蒙古包相似的土木结构住屋;农区则多已住汉式平房,并且聚为村落。
男女老幼都善于乘骑,出行不论远近,均以马代步。
2、游牧民的住所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
它们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
大多数的蒙古人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
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到落脚点,再起帐篷。
古族传统民居。
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
一圆形天空,通烟气。
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
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
多用在族“家”、“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
铺上厚厚的地毯,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
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要40峰骆驼或1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0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3、游牧民的禁忌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多以畜牧业为生。
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需求大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使牧区的范围大为缩小了。
被开垦的地区,冬春季节地表没有植被,此时风力又很大,地表遭受风蚀,表层土壤被吹走,逐渐变为沙漠。
牧区缩小之后,有些草地超载严重,植被同样受到破坏,也会导致土地沙化,这些都会破坏生态平衡,致使生态环境恶化。
去冬今春肆虐的沙尘暴,就与内蒙古草地开垦、沙化有关。
(提问)1、阅读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并思考:目前扩大耕地的方式有几种?分析各种方式引起的恶性循环过程是怎样的?2、阅读漫画“毁灭”,作者取名为“毁灭”的含义是什么?3、讨论:类似这样的的不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式还有哪些?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4、游牧民的环保意识游牧民的思维观念与生态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游牧民把自己看成是自然之子,人和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和情感。
对于生存在茫茫草原的游牧民来说,生态环境赋予了他们以畜牧业为生计的主要手段,使他们为之倾注全部心血,情感,技术,期望,从而获得感情上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经济上的收获。
因此,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不仅仅落实到行动上,还要表现在意识与精神的寄托上。
游牧民忌讳举杯就唱,端起碗就吃,甚至吃水果,品尝点心也必须是先敬天,敬地,敬祖先,否则他们认为这是“秃尾的驴,缺牙的猪,是牲畜。
”众所周知蒙古族举起酒杯首先要用无名指点三遍酒盅里的酒来敬天,敬地,敬祖先。
同样游牧民一日三餐的喝茶,吃饭,都必须先敬天,敬地,敬祖先。
他们用此行动来进行意念的沟通。
人类文明告知我们游牧民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热爱大自然,他们认为我生的土地像金子,哺育我的水像神水。
孩子们看着长者们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的举动而长大成人。
因此他们对苍天,对大地,对祖先有着一中感恩之情。
一生一世不知不觉的为自然环保做着贡献。
他们通过心理上的精细表述,再从形象上渗透到实际行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拨下了环保意识的种子。
这也是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所培育的蒙古游牧文化,心理素质,审美观念等所具有的特定感情。
必然使其将崇拜苍天,崇拜大地,崇拜祖先,同样也是蒙古游牧民的民族精神,心理与审美价值取向的一个心灵象征。
由于人口素质的低下,不仅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各种环境问题,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而且有时为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采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后记:4、《一次婚礼》环境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一次婚礼上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的一些数据,然孩子们认识奢华的婚礼对环境的危害。
2、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等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意识的思想教育,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教学重点:认识奢华婚礼对环境的危害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捍卫“环境小卫士”的责任课前准备:调查一次婚礼的经过,了解婚礼的花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豪华的婚礼喜宴。
师: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生1:这样的婚礼时很好,但我觉得很浪费。
生2:我觉得他们这次婚礼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还大的污染,我不提倡举行这样盛大的婚礼,应该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
生3:我也认为他们的婚礼对环境危害很大——烟火、鞭炮、长长地汽车队伍、丰盛的喜宴等。
师:是呀,婚礼时一个人一辈子的一件大事,固然重要,但作为地球母亲的一员,我们更应该考虑到,我们的环境问题,可以举行简单而富有意义的婚礼,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二、探究新知:组织学生对一次婚礼进行调查:1、都会引起哪些环境污染?2、通过访问的形式,算一算大约会浪费多少钱?3、有没有可以预防的好办法?三、环保金点子同学们在班内集体交流,你们设想的一举两得的“意义婚礼”组1、骑自行车的集体婚礼。
避免汽车尾气污染。
组2、在网上下请柬。
避免纸张浪费。
组3、可以在婚礼的那天植下“婚姻树”非常有意义。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一次婚礼变浪费、污染——节约、环保5、我的环境我爱护活动目标:1、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